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社会

结论

1.下列几种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1)铁的生锈(化学变化)(2)从海水晒盐(物理变化)

(3)蜡烛的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4)蔗糖溶于水(物理变化)

2.下列说法是否合理?请举例说明

(1)发展农业最需要的产品有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等

答:不合理,塑料薄膜除外。

(2)化学在科学发展中处于中心位置

答:合理,化学在科学发展方面有很重要的地位,就以复合材料举例。我们常见的飞机表面就有Al的合金,一些较硬机械都有Al5N3成分,复合材料也在医学上有很大用途(像人工脊椎等),可以说材料学是化学在科学应用中的一种常见体现。

(3)化学在科技发展中处于中心位置

答:不合理,化学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领域处于不同地位。

(4)我们生活在“化学世界”里

答:合理,例如,我们生活需要的空气,里面包含很多化学物质。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答:正确。

(2)原子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答:不正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3)4g氢气和4g氧气所含分子数量相等

答:不正确,根据N=n*NA ,n=m/M ,氢气和氧气的摩尔质量M 不同,所以N不同。

(4)0.5mol 的铁和0.5mol 的铜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答:正确,根据N=n*NA 可知,二者的原子数目相等。

(5)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答:不正确,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6)化合物的性质是元素性质的加和

答:不正确, 化合物是一种新物质,它的性质与组成元素的性质无关,比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能源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国际相比有何特点?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特别是天然气的增长极为缓慢,不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发达国家主要以石油为主。

2.什么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举例说明

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非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以人类历史尺度衡量)无法恢复、不能重复再生的自然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化学能。

3.能源的利用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何联系?

答: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能源的利用,其实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在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尽管做功的效率

因所用工具或技术不同而有差别,但是折算成同种能量时,其总值却是不变的,这就是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这是自然界中一条极为基本的定律(另一条为质量守恒定律),也是识破各式各样永动机的有力判据。

4.某种天然气发热量为38.9MJ﹒m﹣3(标准状况),那么100立方米的这种天然气相当于多少公斤标准煤?答:标煤的每公斤发热量:29306千焦 天然气的:38.9MJ/标方=38.9*1000千焦 38.9*1000*100/29306=132kg。

5.比较原煤,石油气,天然气和柴草的优缺点。

答:原煤:不够卫生干净,燃烧有烟尘,及一些污染气体产生

石油气:燃烧后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较环保

天然气:成本较低,并可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柴草:简易的低成本燃料,但燃烧率低,燃烧温度不高,一般适用与最普通的燃烧需要

6.煤焦油,焦炉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何重要用途?

答:主要由氢气和甲烷构成,分别占56%和27%,并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氧气和其他烃类。焦炉煤气的用途可划分为燃料用气、发电用气、化工用气几种,适合用做高温工业炉的燃料和城市煤气。焦炉气含氢气量高,分离后用于合成氨,其它成分如甲烷和乙烯可用做有机合成原料。

7.石油和煤相比,它们的成因和主要成分有何异同?

答:石油成因:石油是古代生物遗骸,堆积在湖里、海里,或是陆地上,经高温、高压的作用,由复杂的生物及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煤成因: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二者主要成分是C 和H,此外也有O,N 和S 等。和煤相比,石油的含氢量较高而含氧量较低。在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以直链烃为主,而在煤中则以芳烃为主。

8.石油炼制工业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答:主要过程有分馏、裂化、重整、精制等。

9:乙烯产量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根据何在?

答:众多的乙烯产品广泛用于工农业、交通、军事等领域,它是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一个龙头产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我国目前乙烯年产量200 多万吨,居世界第8 位。

10.什么是辛烷值?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缺点?

答:辛烷值:是汽油在稀混合气情况下抗爆性的表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在规定条件下与试样抗爆性相同时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

作用:在车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四乙基铅,对提高车用汽油的辛烷值,改善车用汽油的抗爆性,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缺点:汽油燃烧后放出的尾气中所含微量的铅化合物已成为公害。

11.衰变,裂变,聚变都是原子核反应,举例说明它们的异同,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的是哪些反应?

答:(1)把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铀核在俘获一个中子后,发生了一个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裂变。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叫做聚变。同:都是原子核的反应 异:聚变是合成,裂变是分裂,衰变是转变。

(2)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的反应:核裂变。

12.写出下列几种电池的电池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1)锌—银电池

(2)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放电(工作)时的电极反应:

负极:Pb + H2SO4——PbSO4(沉淀) +2H+ +2e

正极:Pb02 + 2H+ + H2SO4 + 2e——PbSO4 + 2H2O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反应)

(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PbSO4 + 2H2O + PbSO4 ---> PbO2 + 2H2SO4 + Pb (充电反应)

(硫酸铅) (水) (硫酸铅)

(3)镍—铜蓄电池(碱性可充电电池)

(4)银—锌电池

13.当前有实数又有前景的新能源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新能源指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阳能的利用。据估计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是目前全世界能量消费的1.3 万倍。如何把这些能量收集起来为我们所用,是科学家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利用”太阳能极为成功的范例。它不仅为大地带来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养育万物的粮菜瓜果,地球蕴藏的煤、石油、天然气的起源也与此有关。寻找有效的光合作用的模拟体系、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及直接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等都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课题,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与鼓励。

14.美国、日本把节约的能源列为继煤,石油,自然能(水力,风能,地热,太阳能等),核能之后的第五常规能源,这对我国的能源建设有何启示?

答:一是市场问题,市场需要才会有出路,在当今社会只有行业产业化,规模化,才能产生

出效率和利润。但现在市场还不成熟,包括技术方面也是,并没有多少可以投向市场的,现有能源还是主流。节约是一个发展方向,是从可持续和降低使用成本考虑的。 二是建设思路问题,像国内流行的太阳能,其原料多晶硅这几年的产量增长了几十倍,而一个在建的太阳能电厂,一块太阳能板每天的供电量只够带动一台电冰箱,但生产一块板需要烧掉2吨的煤,这两吨的煤却能带动一台电冰箱20年!也许是从清洁卫生方面考虑,但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 仍然是技术不成熟,还是以降低消耗和提高使用效率为主 。

环境污染

1.人类环境的结构和特征是什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随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社会环境的发展既要受到自然规律,又要受到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和制约。显然,社会环境的质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对社会的进步都影响极大。

2.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生产者主要指吸收、利用太阳能后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合成的有机物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这一类也称为自养生物。消费者指依赖于生产者(绿色植物)而生存的异养生物。按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初级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还可以有三级消费者等,后者均以前者为食。依次类推,就使来源于植物中的食物能量通过一系列有机体进行传递和转移。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形成一条一环扣一环的链条,称为“食物链”。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昆虫吃牧草,蛙吃昆虫,蛇吃

蛙,鹰吃蛇?.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都叫做“营养级”。

分解者也属于异养生物,又称小型消费者。如存在于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它们能分解复杂的动植物尸体,并释放出为生产者所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其作用正好和生产者相反。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中也不可缺少,若没有分解者,地球上将被动植物的遗骸所充斥,而养分元素也被束缚于其中,就不可能进行循环了,所以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生物成分(自然环境)包括水、气、矿物质、阳光,以及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它们组成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

3.生态平衡的特点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特点: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率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这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能自动调节并维持自身稳定结构和正常功能,但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当超过这个限度,就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失调。

因素: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旱涝灾等自然灾害,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严重,地域常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出现的频率一般不高。而人为因素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这是大量的、长期的、甚至是多方面的。这种人为因素会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从而干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对人体键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甚至是潜在的不利影响,这就称为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的人为因素主要可分为物理的(噪声、振动、热、光、辐射及放射性等)、生物的(如微生物、寄生虫等)和化学的(有毒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三个方面。其中化学污染物的数量大、

来源广、种类多、性质互异,它们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又各不相同,污染物彼此之间或污染物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也还有相互作用和迁移转化等。造成环境污染的具体源,既与工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和交通运输有关,又与都市的恶性膨胀、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和盲目地大面积改造自然环境等有关。

4.请举例阐述食物链或食物网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是

很复杂的。因为自然界中一种动物常常以多种生物为食,所以实际上并不存

在单纯直线式的食物链,而是各种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

食物网。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食物网,由一个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机体中。食物链上每一营养级都将从前面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的一部分,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繁殖,然后将剩余的部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人类则处于食物链的终端。生态系统最初的能量来自太阳,由绿色植物(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所吸

收并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于物质之中。消费者以食物的形式接受了生产者传递来的糖类和其中蕴藏的能量,用以构成本身机体的物质和自身活动的能源。最后分解者又将累积于消费者体内的物质回送到环境中。

5.大气中硫氧化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有哪些?

1.硫氧化物SOx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3.一氧化碳CO

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人群吸烟等等。

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是:它进入肺泡后很快会和血红蛋白(Hb)产生很强的亲合力,使

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止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合力要比与氧的亲合力大200~300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向机体组织运载氧的功能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对供氧不足最为敏感的中枢神经(大脑)和心肌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从而使人产生中毒症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续时间短,经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可较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状态,往往出现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严重的心肌损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皮肤水泡或成片的皮肤红肿、肌肉肿胀坏死、肝、肾损害等.

6.试评述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

这是“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7.试举例讨论水体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占人体重量的70%~80%。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水量减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为此国家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现将超过该标准的主要污染物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及危害简介如下:

一、毒理学指标

1、氟化物氟化物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饮水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0~1.5mg/l的水时,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 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2、砷砷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元素砷的毒性极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三价砷化合物比其他砷化合物毒性更强,人所共知的毒药“砒霜”即是三氧化二砷(三价砷)。砷可以在人体内积累,是致癌物质,人们还怀疑它有致突变作用。

3、铅儿童、婴儿、胎儿和孕妇对铅较成人敏感。铅是有毒金属。铅可引起溶血,也可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的正常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主要沉积于骨骼系统,少量存留于肝、脾、肾、脑、肌肉等器官和血液内。

4、镉镉是剧毒性物质,且有协同作用,可使进入体内的其他毒物的毒性增大。镉进入人体后,可以在人的肝、肾、胰腺和甲状腺内积累。由于肾小管中毒变性及钙质吸收能力下降,可引起骨、消化道、血管的病变,表现有神经痛,肾炎、骨质松软、骨折、高血压、贫血、内分泌失调等症状。镉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饮水中镉不得超过0.01mg/l。

5、铬(六价)铬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六价铬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在高浓度时具有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并能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在低浓度时是常见的致敏物质。进入体内的铬主要分布在肝、肾、脾和骨骼内。铬在体内具有一定的积蓄作用和致癌作用。

6、汞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被人体吸收。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慢性中毒引起的。甲基汞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各种加工、烹调方法都不能把它除掉。甲基汞极易被肠道粘膜吸收(80%以上)。当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时,就会在体内积蓄。甲基汞在脑组织中的蓄积程度虽然不如其他器官,但一旦进入脑组织后,衰减非常缓慢,并对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有特异的选择性损害。症状表现为视野缩小,听力下降,手、脚、嘴唇麻痹发抖,步态不稳,口齿不清,严重者出现神经紊乱,运动失调,进而疯狂痉挛致死。甲基汞还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损害胎儿。

7、硝酸盐亚硝酸盐可经氧化生成硝酸盐,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亦可受微生物的作用而还原为亚硝酸盐。硝酸盐在人胃中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还可以与仲胺作用形成亚硝胺,现在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8、氨氮水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初始污染,受微生物作用,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

二、一般化学指数

1、锌饮用水中含锌50mg/l时,会引起恶心和昏厥。过量的锌盐经口进入人体可发生急性中毒。

2、铜饮用水中含铜0.5mg/l时,具有明显的金属味;铜急性中毒时,表现剧烈呕吐、腹泻,有时伴有腹绞痛、便血、剧烈头痛、出冷汗和脉弱,严重中毒可因休克、肝肾损害而致死。

3、氯化物氯离子是保持人体细胞内外体液量、渗透压以及水和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要素。氯化物含量过高时,可干扰人体电解质平衡,使人体细胞外渗透压增加,导致细胞失水,代谢过程出现故障。

三、细菌学指标

1、细菌总数水中的细菌来源于土壤、地面垃圾和人及动物的排泄物。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细菌总数含量高时,表明水体受到污染,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和病毒,饮用后会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

2、总大肠菌群水中大肠菌群含量高时,表明水体已被粪便污染,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致病菌,饮用后会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

3、耐热大肠菌群其危害性在于它夺取了人们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

8.如何才能防治食品被污染?

(1)根据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法,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和卫生监督,加强对食品企业、饮食

行业、集市贸易市场等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找出污染原因,及时处理。(2)提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其他防治方法,以减少农药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3)加强对“三废”的管理,杜绝“三废”对食品的污染。(4)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受潮或变质。(5)加强禽畜防疫检验工作,严禁病死畜肉进入市场,发现病畜禽及肉品应立即进行处理。(6)大力进行防止食品污染的健康教育。

9.:为什么淡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会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

答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环境质量监测的作用是什么?

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质量评价(分级)的基础,首先要根据被测对象和评价目标确定监测项目。如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价时一般需要测定的项目有三类:①无机物,包括硝酸盐、铵态氮、磷酸盐、氯化物、水中总固体浓度、硬度、pH 值等;②有机物,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有机酸、氰化物、洗涤剂等的含量;③重金属,铬、镉、铅、汞、砷等含量。此外还有色度、臭度、透明度、温度、放射性物质浓度、细菌总数、藻类含量及水文条件等许多项目供各种评价目标选择。

3.什么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的良性循环?

4.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主要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请举例讨论化学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答: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有很多应用,比如:(1)汽车尾气净化:利用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或危害较小的气体;(2)烟道气体脱硫:烟道处加装脱硫设备,利用化学反应,对烟气进行脱硫,防止含硫气体排入大气中;(3)废水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酸、碱中和,将重金属离子沉淀等等。

6.你认为什么是“环境意识”?如何才能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一、环境意识应该包括:

(1)人与环境关系的意识,人类中心主义者,环境中心主义者,还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均衡;(2)环境问题的意识。环境问题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应从源头抓起;对它的解决是持零增长论,还是做盲目乐观主义者,抑或积极乐观主义者;(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见到有人随地吐痰或乱倒垃圾,有一种玄制欲望或对此种人产生厌恶之感;(4)关于民间环境组织的意识。我们不应该整日埋首于故纸堆中作学问,发表长篇大论。理论是实践的指导,但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是否该成立一些民间环保组织,开展一些实际的工作,像做些实地考察,从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全国建立起环保组织网,使之遥相呼应等。(5)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环保权益的意识。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时,我们是否勇敢打破沉默,拿起法律武器,充分保护自己的权益等等。而环境法意识,我们从定义可知,它是指人们关于环境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它反映了公民对国家环境法的制定、执行、保障、修改、存废等重大问题的基本,它的内容包括了人们对

环境法的基本看法;对现行环境法的态度和要求;对于环境法本质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环境法的知识和修养等。

二、提高广大公民的环境意识主要还是应该从教育方面下手:

第一、大力加强维护社会公共环境意识与相关能力的教育。广大中小学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共生活环境意识与相关能力的教育,一定会为培养具有自觉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相关能力的新一代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大力加强人口健康意识教育,注重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在持续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十分需要及时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施途径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以进一步强化广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把他们培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的新一代公民

7.汽车、飞机的尾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减少或消除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答: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X,SO2,HC,颗粒物和臭氧等。CO 是汽油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其数量占尾气成分的首位。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高温下存在的 2CO+O2 2CO2 的平衡,使得CO 存在于所有实际燃烧器的尾气之中。CO 无色、无臭、无味,当被吸入人体后,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其亲合力比O2 约大200~300 倍),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CO 浓度低时会使人慢性中毒,浓度高时则会导致窒息死亡。

NOX 对人体也有危害,它进入人体后,开始是刺激呼吸器官,然后逐渐侵入肺部,与细胞液中水分结合成亚硝酸和硝酸后产生强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NO2 的毒性高于NO,NO2 气体呈红棕色,有特殊刺激臭味。NO2 既有害于人体健康,还会腐蚀建筑物,并能导致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被列为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

烃类污染物对自然界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还是诱发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成分。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包括铅化合物、碳颗粒和油雾等。

硫的氧化物是由燃料所含的硫经燃烧而形成的。低浓度的SO2的危害主要是刺激上呼吸道,浓度较高时会引起深部组织障碍,时会致人呼吸困难和死亡。特别是大气尘粒与SO2 的协同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更大。

减少途径:现在已研制开发成功的催化转化器,就是一种与排气管相连的反应器,它使排放的废气和外界空气通过催化剂处理后,氮的氧化物转化成无毒的N2,烃可转化成CO2 和H2O。大气污染物绝大部分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一般可通过下列措施防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①改革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无污染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等),或采用相对低污染能源(天然气、沼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和能源供应办法,逐步采取区域采暖、集中供热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燃烧效率,又能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③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工艺;④及时清理和合理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⑤加强企业管理,注意节约能源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并要减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

⑥植树造林,这是治理大气污染、绿化环境的

8.什么是“绿色工艺”?它在化工生产中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绿色工艺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尽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工艺与洁清生产密不可分。绿色工艺主要还应从技术入手,尽量研究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如现在的精确成形、干式切削、准干式切削、生产废物再利用、快速原型制造等都是绿色工艺的新技术。

材料

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人们常用的棉花、蚕丝、羊毛、毛皮等是天然材料。从橡胶树中取得的胶乳经加工可得到橡胶,天然橡胶也是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是人们运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大致可分为无机合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

2.请写出聚苯乙烯和尼龙-66两个聚合物的单体和结构单元。

尼龙—66:

-C(O)-C4H8-C(O)-NH-C6H12-NH-,这是尼龙66中的结构单元,尼龙66结构就是由多个这样的结构组成;单体有两种:己二胺、己二酸。结构NH2-C6H12-NH2,HO -C(O)-C4H8-C(O)-OH。

聚苯乙烯:单体是苯乙烯,结构单元是-[CH2-CH]-n ,n是苯环。

3.举例说明什么是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小分子的烯烃或烯烃的取代衍生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反应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乙烯生产聚乙烯、苯乙烯生产聚苯乙烯都是属于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一种或多种较简单的化合物通过共同缩去一些小分子(如水、氨、卤化氢等),而彼此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如尼龙-66 又称聚酰胺。用己二胺和己

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具有活性,可继续与单体分子缩合,最终形成长链状大分

子聚合物,即聚酰胺。

4.为什么说所有蛋白质分子都是聚酰胺?

蛋白质分子里含有大部分酰胺键即肽键。

5.什么叫共聚合?有哪几种共聚物?

答:共聚合(copolymerization),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聚合,生成同一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反应。其产物为共聚物。类型:交替共聚、嵌段共聚、无规共聚、接枝共聚。

6.试解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什么没有确定的分子量?

答:因为高分子化合物都是属于聚合物,聚合物的聚合度n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与n有关,所以没有确定的分子量。

7.何为热固性和热塑性?请各列3种热固性物质和热塑性物质

答:热固性: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热塑性: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大多数线型聚合物均表现出热塑性,很容易进行挤出、注射或吹塑等成型加工。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热塑性塑料。

8.高分子一般都是绝缘性物质,什么样的高分子才能导电?

答:通常导电的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是由有高分子链结构和链非键合的一价阴离子或阳离子共同组成。即在导电高分子结构中,除了具有高分子链外,还含有由“掺杂”而引入的一价对阴离子(p型掺杂()或对阳离子(n型掺杂)

9.下列聚合物的商品名叫什么?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酯,聚甲基丙酸甲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答:聚乙酸乙烯酯是胶姆糖基础剂、,聚丙烯酯是腈纶,聚甲基丙酸甲酯是,聚酰胺是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是涤纶。

10.什么是硫化剂?橡胶为什么需要硫化?

答:硫化剂能使橡胶分子链起交联反应,使线形分子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可塑性降低,弹性剂强度增加的物质。除了某些热塑性橡胶不需要硫化外,天然橡胶和各种合成橡胶都需配入硫化剂进行硫化。橡胶经硫化后才具有宝贵的使用价值,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11.生铁和铜的含碳量有何不同?把铁炼成钢主要除去什么物质?

答: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体系总称。其特点是强度高、价格便宜、应用广泛,钢铁约占金属材料产量的90%,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材料。钢铁中含碳量大于2.0%的叫生铁,小于0.02%的叫纯铁,在这两者之间的称为钢。钢中含碳量小于0.25%的称低碳钢,介于0.25%~0.60%的称中碳钢,大于0.60%的称高碳钢。

所谓炼钢,其实质是控制生铁中的含碳量达到钢的要求,同时除去危害钢的性能的一些杂质,如S,P 等。若想得到特殊性能的合金钢,当然还要加入一些其他金属。

生命

1.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哪几类有机化合物?

答: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2.请举例糖类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咀嚼米饭等时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单糖。食物进入胃肠后,还能被胰脏分泌出来的淀粉酶水解,形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成为人体组织的营养。糖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大,当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时,就会结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中,当葡萄糖含量降低时,糖原就可分解成葡萄糖而供给机体能量。纤维素能促进肠的蠕动而有助于消化,适当食用是有益的。牛、马等动物的胃里含有能使纤维素水解的酶,因此可食用含大量纤维素的饲料。生物界对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均离不开糖类。生物界对太阳能的利用归根到底始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CO2 的固定,与这两种现象密切有关的都是糖类。

糖类不仅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而且在生物体内发挥其他作用,因为糖类可以与其他分子形成复合物,即复合糖类。例如糖类与蛋白质可组成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糖类可以与脂类形成糖脂和多脂多糖等。复合糖类在生物体内的种类和结构的多样性及功能的复杂性,更是超过了简单糖。糖类在生物界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支持和保护作用。很多低等动物的体外有一层硬壳,组成这层硬壳的物质被称为甲壳质,它是一种多糖,其在动物细胞表面没有细胞壁,但细胞膜上有许多糖蛋白,而且细胞间存在着细胞间质,其主要组分是结构糖蛋白和多种蛋白聚糖构成,另外,还有含糖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也是骨的基质。这些复合糖类对动物细胞也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糖类还能通过很多途径影响生物体的生老病死,其中有些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些是有害的。在生物体内有很多水溶性差的化合物,有的来自食物(有的是体内的代谢产物),它们长期储存在体内是有害甚至有毒的。生物体内有一些酶能催化葡萄糖醛酯和许多水溶性差的化合物相连接,使后者能溶于水中,进而被排出体外,这时糖类起到了解毒的作用。

9.1.2 蛋

3.淀粉和纤维素有何不同?

淀粉(starch)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储藏多糖,它是植物体内养分的库存。淀粉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直链淀粉(amylose),另一种是支链淀(amylopectin)。

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残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不分支的直链葡聚糖,是植物中最广泛存在的骨架多糖,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它们的不同之外在于:一,n的数量级不同;二,每个单体之间相连接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内部结构不同。纤维素的每个链节上都有三个羟基,可以发生酯化,生成所谓的纤维素硝酸酯、醋酸酯等等,而淀粉没有这个性质。淀粉与纤维素仅仅是结构单体在构型上的不同,却使它们有不同的性质。淀粉在水中会变成糊状,而纤维素不仅不溶于水,甚至不溶于强酸或碱。人体中由于缺乏具有分解纤维素结构所必需的酶(生物催化剂),因此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所利用,就不能作为人类的主要食品。

4.什么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答:氨基酸。

5.(1)以大米为主的饮食是否适宜?为何?(2)为以玉米为主的饮食补充适宜蛋白质提几条建议。

答:(1)适宜的。人类以大米或小麦类为主食是因为它们含有比较多的淀粉,能为人类日常.生活劳动提供足够的能量。我国北方人就以小麦为主食,而南方就以大米为主食,这是因地域的不同造就的。米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米饭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饭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含量都较精米米饭中的要高,但米饭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

(2)可以每天吃一个水煮蛋,人每天最多吸收一个半的鸡蛋,所以不要吃多。可以买些放心的蛋白质粉来补充。

6.酶是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何不同?

答:酶是一类由生物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作用,有其很多特点,最主要的是:

(1)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而对周围环境的

变化比较敏感,若遇到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配位体或紫外线照

射等因素的影响时,易失去它的催化活性。

(2)酶催化反应都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例如在人体中的各种

酶促反应,一般是在体温(37℃)和血液pH 约为7 的情况下进行的。

(3)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某一种酶仅对某一类物质甚至只对某一种

物质的给定反应起催化作用,生成一定的产物。

(4)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低,而且催化效率非常高。

(5)无机催化剂寿命一般比酶长的多,并且不容易中毒。酶的稳定性不如无机催化剂,成本也要高很多。但是酶拥有可怕的效率。通常酶的催化速率可达无机催化剂的一百万倍以上。所以酶一般应用在医学制药等高科技,靠质量产品需求的领域。

7.你能简单阐述核酸和蛋白质的关系吗?

答:核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蛋白质是基因作用的直接产物,并含有遗传信息。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生物体内大部化化学反应也离不开称作酶的蛋白质进行催化。因此,基因对性状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DN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执行者,遗传信息由DNA→RNA→蛋白质的表达过程,也称基因表达,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核心。

1.简述生命必需元素的含意。

答:必需元素是指下列几类元素:(1)生命过程的某一环节(一个或一组反应)需要该元素

的参与,即该元素存在于所有健康的组织中;(2)生物体具有主动摄入并调节其体内分布和水平的元素;(3)存在于体内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有关元素;(4)缺乏该元素时会引起生化生理变化,当补充后即能恢复。

2.化学元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

答:摄取食物及水中的物质。

3.营养素包含哪几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人从食物中摄取这些营养素。

(1)肌肉组织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糖类而不是脂肪物质。而且单糖对于体弱的病患者来说则是最主要最快捷的营养来源,这正是医院里为无法进食的病人输葡萄糖的原因。

糖类食物可提高人体的血糖水平,并向肌肉供能。多糖食物能够向脉搏率达到每分

钟120~150次的中等运动程度的运动员提供直接的能量。糖类还可使身体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并有助于保持体内适宜的酸碱平衡。

(2)脂肪是贮备人体能量的形式,脂类更多的营养价值在于它是机体代谢所需能量储存运输的主要方式,与糖类所提供营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被利用的快慢上。显而易见

的,没有人身上会有许多糖类物质作为能量储存,反而如果血糖浓度过高还是一种

病态——糖尿病,而几乎所有人都会有多余的脂肪组织,在需要的时候,这些脂肪

可以被利用来“燃烧”产生人体所需能量。

(3)蛋白质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皮肤、肌肉、内脏、毛发、韧带、血液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的。食物中蛋白质

的功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以实现其各种生

理功能;二是供给能量。

(4)维生素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和生化反应途径,参与和促进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利用。许多维生素还是多种酶的辅酶重要成分,所

谓的维生素缺乏症就是因为维生素缺乏时,酶的合成就会受阻,使人体的代谢过程

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的身体疾病。轻者症状不明显,但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和工作

效率,重者会表现出血、脚气、夜盲等各种典型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维生素对人

类生命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5)无机盐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尤其对于植物吸收养分有重要作用。

(6)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水,如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

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

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在体温调节上有一定的作用。

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

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时,由于水贮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

作为能源物质,提供人体从事劳动所需的能量;作为人体结构的物质,供给身体生长发育修

补所需的原料;调节生理功能。

4.人体缺铁或铁过量对健康有何影响?

答:缺铁,血液的血红蛋白就变得不足,心肺运送到细胞的氧气也就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为缺铁性贫血。这种病人因红色素的缺乏而面色苍白,因氧的缺乏而倦怠。

5.人体缺碘有何症状?为什么建议用碘盐?碘盐中加入的是碘的什么化合物?

答:缺碘最严重的危害是影响儿童的智力,甚至会使其终生难以得到改善。碘缺乏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克服碘缺乏问题并不十分困难,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就是烹调时使用碘盐(氯化钠中加碘酸钾)。

6.你认为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素吗?为何?

答:是的,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有些生物体可自行合成一部分,但大多数需由食物供给。维生素不能供给机体热能,也不能作为构成组织的物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作为辅酶的成分调节机体代谢。长期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导致某种营养的缺失。

7.什么是平衡营养观念?如何做到平衡营养?

所谓平衡营养,就是指通过食物补充人体所需的热能和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并且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当,以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种类很多,它们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共同调理,以求在人体中之和谐。在我们日常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们所需的一切营养素,必须吃多样化的食物,来满足多种营养素的供给。

8.你认为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关键是什么?

答:人类健康长寿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维系人体内几十种元素的平衡。若体内元素平衡失调,就会导致患某种疾病,而治疗疾病就是补充。

1.近代化学学科是如何发展的?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化学学科发展中,它与物理学,生物学和材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近代物理学对化学的发展不论在理论上和实验上都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有力的手段。借助于近代物理学的进展,化学得到了如虎添翼般地迅速发展。

3.通过多化学学科建立、发展过程的学习,试总结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特点。

4.有人说,化学式人类生存的关键和科学,你对这一论点有何看法?

5.结合你的生活想象化学给社会带来哪些益处?又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你对化学是怎样评价的?

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中考复习——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姓名:﹍﹍﹍﹍﹍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命题:韦日达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种类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又有“黑金”、“工业的粮食”之称。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混合物。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有埴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天然气被称为“洁净的天然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中碳燃烧后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造成“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解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新能源 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高效清洁的氢能 氢能源具有的优点: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极易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但制取氢气的成本高,储存困难,所以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 (2)乙醇(C2H5OH):属于可再生资源,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制得。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十3O2==2C02+3H20。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例1】(2009·福州)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 (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 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9题) 评卷人得分 1.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棉毛巾 B.尼龙丝 袜 C.真丝围 巾 D.纯羊毛衫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 2.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CH4、CO2、H2 B.CO2、SO2、N2 C.SO2、CO、NO2 D.CO、N2、O2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 3.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 硫 C.PM2.5 D.二氧化氮 【答案】A 难度:中等知识点:空气 4.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D.pH<7的雨水说明空气已受到污染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5.下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 肥 C.钾 肥 D.复合肥料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肥料 6.材料的应用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聚乙烯 B.陶 瓷 C.青 铜 D.玻璃钢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 7.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①工业“三废”②生活污水③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④滥用农药化肥⑤水生植物的繁殖⑥暴雨洪水激 增 A.①②③ B.①② ④ C.③④ ⑤ D.④⑤⑥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8.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 行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C.自带布袋购 物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9.水污染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接触;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2)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标解读] 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复习:(1)燃料燃烧时释放热量的有效利用,怎样使燃料完全燃烧;(2)燃料燃烧的安全问题,怎样应用化学知识进行灭火;(3)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怎样减少燃料燃烧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洁净、高效的能源。通过复习,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梳理 说明: 1.根据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破坏维持燃烧进行的条件②或③,从而使燃烧停止。 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及酒精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都会产生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因此可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其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能源。 3.可燃物的燃烧与燃烧空间有关。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应试方略] 考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知道燃烧的条件,能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

现象。知道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和措施。(2)知道爆炸的条件,能用爆炸的条件去分析实际生活中发生爆炸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爆措施。(3)知道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成分,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它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会写一氧化碳、乙醇、甲烷等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知道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了解氢气作为燃料的突出优点和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氢气作为能源的原因。会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了解石油分馏产品(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的用途,知道煤的综合利用的产品及其用途。(6)知道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 [考点聚焦] 能源问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均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题目以选择、填空、简答题为主,试题往往以信息题、开放性题的形式出现。在试题设置上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分值占全卷的2%~6%。[名师解题] 例1.(2005年湖北黄冈)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能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化石燃料的有关知识。 答案:(1)煤、石油、天燃气、“可燃冰”(2)天然气(4)“可燃冰”(3)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例2.(2004年广东珠海)某市一炼油厂油罐汽油泄漏,有一拖拉机在其附近发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后基本扑灭,消防水龙头仍对油罐继续喷水一段时问。几天后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区上空大气进行监测,测知其污染指标均没超过国家有关标准。试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 (1)油罐起火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请写出灭火后要继续对油罐喷水的主要理由。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哪些有害气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爆炸的条件和燃烧的条件以及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成分。(1)油罐泄漏,在其附近就会形成可燃性气体,遇拖拉机发动时冒出的火花就会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2)灭火后,油罐及其内汽油温度仍然较高,若不处理,任其聚积热量,一旦达到汽油的着火点,又会引起燃烧、再度爆炸,因此当明火已灭后仍要设法降低油罐及其内汽油的温度。(3)汽油中含有C、H、O、S、N等元素,其燃烧会产生SO2、NO2、CO等有害气体,环保部门主要监测这些气体的含量是否增大。 答案:(1)由于油罐泄漏汽油,使附近空气中含有大量汽油蒸气,拖拉机发动时;引起的火花将空气中的汽油引燃,从而导致油罐起火爆炸。(2)继续对油罐喷水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罐的温度,使其低于汽油着火点,防止汽油重新燃烧发生爆炸。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SO2、NO2、CO等。 例3.(2004年广东)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甲)。请回答: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017桂林一模)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只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2.(2017春安徽月考)鸡年春节前夕,湖南一市场鞭炮仓库发生爆炸致多人伤亡的事故令人痛心,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和火场逃生让人再次醒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觉遵守禁鞭规定 B. 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 C. 楼内着火后,乘坐电梯快下 D.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少烟气的吸入 3.(2017肥城市三模)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一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采集圣火的方式是在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几种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 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烧的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 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 4.(2017乐平市校级一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 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 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 触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5.(2017定西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与,但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都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D. 金刚石可以切割玻璃,所以石墨也可以切割玻璃 6.(2016秋龙泉驿区校级月考)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高考专题第一题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带答案)化学与生活-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化学用语 (1)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石油干馏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2)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3)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热水瓶胆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B. 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碘元素 C.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出现黑色物质,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做红烧鱼时,常加一些食醋和酒会更香,是因为生成少量的酯 (4)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花生油、豆油、羊油和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汽油、柴油通常作为汽车的燃料,是一种清洁的燃料 (6)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硬铝和碳素钢都是合金 B.葡萄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蛋白质和花生油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食用植物油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相同 (7)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社会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从环境污染的几大类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谈起,地讲解了环境污染的定义,介绍了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并从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完善环境宣传和机制及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保证人类身心健康。 关键词: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机制建设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漂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碳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氯氟烃类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可怕的。因此,我

们必须加强防治,减少污染,保护人类。碳氧化合物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释放而产生,如汽车;摩托,以及工业生产中化工原料的燃烧,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光的红外线,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改变并破坏了生态平衡,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为氧气与血红蛋白亲合力的210倍,因而它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的急剧增加,如果不治理,吸收二氧化碳的海洋表层将达到饱和,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据统计,到2057年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全部消失,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充分吸收,在未来的100—150年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20%,平均气温提高℃,到21世纪末,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升高5至6℃,那时地球上将无现在的冬天。因此,我们应重视其治理。 二、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可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②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③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典型例题 例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遇到意外事故,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拔打求救电话 C.处在烟雾较浓的环境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火灾事故中的自救知识。室内起火后,紧密门窗可造成缺氧,阻止火灾蔓延,故A 正确;打电话求救是危险发生时正确、必要行为措施,B也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可吸收火灾产生的HCl 等有毒、有害气体,还可降低吸入气体的温度,同时由于温度高,火焰产生的气体一般积聚在室内高处,使脸部紧贴地面弯腰或匍匐逃离是最好的姿势,C 也正确;在山林中,火势顺风蔓延且速度很快,顺风逃跑是最不易逃出火海的,本题应选D 。 例2(2004·芜湖)“再生能源”是指人类可以再生产的能源,它不因被人类利用而日益减少;“非再生能源”是指随着被人类利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为主要能源。2001年我国政府宣布,在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汽油,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得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是_____(填“再生能源”或“非再生能源”,下同),乙醇是_____。 ⑵从环保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_____。 ⑶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考虑,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______。 【解答】⑴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 ⑵可减少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2SO 、2NO 等有害气体,保护环境;另外,生产乙醇需用植物,大规模种植绿色植物可吸收2CO ,防止温室效应。 ⑶使用粮食作物生产乙醇,可使农民多种粮,多卖粮,提高农民收入。 【解析】⑴根据题给信息及能源使用与开发实际知,三种化石燃料随着被人类利用逐渐减少,因此它们属于非再生能源;而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得到,因此乙醇是再生能源;⑵⑶因为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含硫、氮等有害元素,同时生产乙醇需要大量的植物,因此,使用“乙醇汽油”的益处是可减少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2SO 、2NO 等有害气体,保护环境;另外,生产乙醇需要植物,大规模种植绿色植物可吸收2CO ,防止温室效应;同时,使用粮食作物生产乙醇,可使农民多种粮,多卖粮,提高农民收入。 【方法规律】⑴理解题给信息并联系实际认识到非再生能源及再生能源概念的内涵,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⑵乙醇组成中不含硫、氮等有害元素且生产乙醇需用大量的绿色植物,因此使用“乙醇汽油”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能为农民增收,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例3(2004·北京实验区)甲烷、酒精、氢气、一氧化碳都能做燃料,从人类生存环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社会发展 四川李良 三. 合成材料 (一)考点精要 1. 了解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2.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进展的紧密关系。 (二)05、06年中考的特点 1. 从促进社会进展的角度动身,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考查对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用途的认识,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化学对社会进展的庞大奉献。 例1. (06,昆明)有机合成材料的显现是人类材料进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塑料、纤维、橡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热固性塑料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 C. 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D. 合成橡胶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成材料的综合认识,突出了化学与社会进展的重要关系,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纤维和橡胶均有天然和合成之分,故A错误;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可不能受热熔化,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故B正确;C叙述的是合成纤维的性质,D叙述的是合成橡胶的用途,均正确。 答案:A 2. 结合材料科学的最新研制成果,考查对新材料的认识,增强同学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CO合成了可降解塑料例2. (05,南京)据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中科院用 2 聚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B. 聚二氧化碳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聚二氧化碳确实是干冰 D. 聚二氧化碳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CO的组成可判定它属于氧化物,点评:本题结合最新科技成果考查塑料及相关知识。由 2 故A对;聚二氧化碳是大量二氧化碳分子集合成的可降解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对;

CO,是无机物,故C错;聚二氧化碳属于可降解塑料,可不能产生白色污染,干冰是固态 2 故D错。 答案:A、B 3. 从实际生活中猎取命题素材,从能力立意动身,命题上注重生活体会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重视培养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认识到化学无处不在。 例3. (06,成都)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依照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_______________; (3)从熨烫标准估量,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线头,点燃,可观看到的现象是: 面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里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本题取材于实际生活,考查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性质、区别,培养了同学们猎取标签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还需要一定的实际体会,否则不易作答。从标签的成分分析,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涤纶有耐磨性;羊毛、涤纶不耐高温;面料中含有羊毛,羊毛含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里料是涤纶,燃烧后熔化成黑色小球。 答案:(1)涤纶(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3)不耐高温 (4)有烧焦羽毛气味熔化成黑色小球 (三)07年中考考向推测 1. 紧密联系现代生活实际,结合新材料的开发,考查同学们对有机物及有机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和用途的认识,专门是一些新型合成材料如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的认识,表达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 2. 白色污染的缘故、危害及防治一直是中考的重点,通过这些知识的考查,充分认识合成材料的两面性,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四)复习建议

学习《化学与社会》的感受

学习《化学与社会》的感受 姓名:学号: 单位:邮编:邮箱: 摘要:化学涉及各行各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一个国家的独立和强盛。就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国家的独立和强盛,需要军事、经济力量做后盾,而化学在这两方面都功不可没,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新能源的出现和逐渐普及,也缓和着石油危机等风险,材料的再利用更是减少了浪费资源的境况,这些都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随着社会的前进,化学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我们还会了解更多的未解之谜,完成更多的科学探索。 关键词:社会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地位作用 正文概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各个分支也各有其特点与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化石燃料的应用,它是 人们拥有了更美好的生活。总之,化学无处不在,不断地为我们的社会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 思想主张: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它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密切联系。 论述: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丰富多彩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要装满粮袋子,丰富菜篮子,关键之一是发展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调味剂和色素等等,它们大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用化学分离方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现代建筑所用的水泥、石灰、油漆、玻璃和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工产品。用以代步的各种现代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作动力,还需要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以及机械部分的润滑剂,这些无一不是石油化工产品。此外,人们需要的药品,洗涤剂、美容品和化妆品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也都是化学制剂。可见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有关,人人都需要用化学制品,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化学世界里。 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要大幅度的增产,农、林、牧、副、渔各业要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科学的成就。化肥、农药、植物生长激素和除草剂等化学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也改进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复习及答案

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考查内容】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3、能源危机以及理想的新能源——氢能源 二、化学与材料 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区别 2、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 1、空气污染物、水体污染以及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以及化学在治理环境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典型问题】 1、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所需的氧气,则质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航天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kg。(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 2O + 2CO 2 === 2Na 2 CO 3 + O 2 ↑ 从减少飞船 发射质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 优缺点(各写一点)。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航天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 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 _ ______。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_____ ____。 【分析】 题目提示要从两方面去考虑问题。从CO 2 的循环处理来看,方案②要优于方案①, 但通过计算可知,产生同质量的O 2 ,方案②消耗原料质量大,发射成本高,从这 点看,方案①要优于方案②。我们最熟悉的CO 2与O 2 之间的循环就是植物的光合 作用了,它与人的呼吸作用过程恰好相反,且成本低,简单易行。 【答案】 (1)11838(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1%计算) (2)方案①:优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飞船发射时质量较小;缺点是不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方案②:优点是产生氧气的同时能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缺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时飞船发射质量较大。

化学与社会思考题答---参考答案2

化学与社会思考题答---参考答案2

姓名:丁晖学号:2009210323 第一章化学无处不在 1.化学与“衣、食、住、行”有何关系?请各举5个以上例子说明之。 答:化学与“衣”的关系:制衣的原料化纤有化学合成,布匹的染色与化学相关;化学与“食”的关系:食品中的添加剂及用量与化学相关;化学与“住”的关系:建筑物的材料与化学相关;化学与“行”的关系:各种交通工具的燃料都与化学相关。 2.化学与信息社会有何关系?请举5个以上例子说明之。 答:光导纤维的使用是的信息科学得到飞跃的发展;化学传感器使得信息的传输和获取变得可以实现;集成电路板的使用也与化学相关;以半导体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也与化学有关;分子计算机的实现也依靠化学的发展。 3.化学与国防有何关系?请举5个以上例子说明之。 答:国防中,钢材的使用离不开化学;炸药本来就是化学家的发明;国防中的飞机的制造,

会涉及到特殊材料的使用;飞机,坦克燃料的使用与化学相关;生化武器的使用与防备与化学相关。 4.化学与环境有何关系?请举10个以上例子说明之 答:大自然中的碳循环,氮循环都是化学元素的循环;对环境中有害化合物的化学分析;对污染的控制与污染控制化学相关;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与化学相关;大气环境中气体的污染与保护;土壤的污染与防护;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温室效应;大气的酸性沉降;臭氧层的破坏。 5. 化学与资源有何关系?请举10个以上例子说明之 答:人类使用的最多的资源——化石燃料,其产生以及使用都涉及到化学;提到利用率节约资源也涉及到化学;对废物的利用;水资源的使用与污染防治都与化学相关;海水的淡化;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淡水资源的与人类健康;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矿藏资源的开发。 6.化学与能源有何关系?请举10个以上例子说

《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试卷

经典专题卷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5连云港)最清洁的燃料是( ) A.煤B.氢气C.石油D.天然气 2.(2015扬州)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Cu B.C C.H D.O 3.(2016淮安)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鸡蛋B.米饭C.黄瓜D.红烧肉 4.(2014无锡)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 5.(2016南京)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 6.(2014苏州)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B.保鲜膜属于塑料 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 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7.(2014无锡)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 ) A.对工业污水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防止水体污染 B.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C.机动车用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减轻空气污染 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8.(2015泰州)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 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 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 9.(2014无锡)营养素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会使人发胖 B.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少 C.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饮食中应增加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D.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炎热的夏天更要及时补充水分10.(2016苏州)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缺铁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11.(2016苏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12.(2014苏州)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一章测试题答案

1、什么是科学素养?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1、关于科学知识的认识;2、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的理解;3、关于科学、技术、社会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科学素养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基础,是迎接知识经济的群众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同于英才教育,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是科学普通教育,是科学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传统的化学学科课程是英才教育理念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当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新时代的化学课程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化学科学不仅是化学专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是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是什么? 1、建立国家课程标准, 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 2、大力提倡课程设置综合化, 适度减少分科课程, 普遍用“学习领域” 代替了“ 学科”的概念 3、调整培养目标, 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 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积极变革教学方式,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5、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 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 6、拓展传统的教材观,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 3、爱尔兰高中化学课程在选择性方面有什么特色? 1、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其中必修部分包含个主题,选修部分包含个主题。必修部分所有学生均需学习,而选修部分的自由度很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实际需要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学习,这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大有裨益。 2、将课程分为两种水平,适应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分为普通水平及高级水平两种。两种课程的主题完全相同,均为13个。但具体到每一个主题,高级水平课程在涵盖普通水平所有内容的同时,加深了内容的难度,增加了活动的数量,扩展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虽然高中化学课程分为两种水平,但该国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分班教学,而是同班分组教学。在授课时,首先全体学生学习普通水平,然后选择高级水平的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而选择普通水平的学生则进行复习。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甚至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自己普通水平的学习状况决定是继续学习高级水平,还是复习普通水平,这种授课方式十分有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4、请举例说明化学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正面影响: 1、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使更多的人解决吃饭问题 2、新材料的使用,如储氢合金的研制,解决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储存和金、记忆合金的应用是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4、抗高温材料的问世,把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等 负面影响: 1、三大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2、农药的滥用 3、白色污染日趋严重

2017年深一模化学试题与答案

2017年深圳市一模化学试题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豆浆、食盐水均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B.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D.纯铝质轻,耐腐蚀性强,可直接用作航天材料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8 g CO 和C2H4 混合气体中的碳原子数为N A B.1 mol N2 与3 mol H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己烷中含有的碳碳键数为2.5N A D.32 g 硫粉与足量的Cu 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2=CHCH(CH3)2 的化学名称是3-甲基-1-丁烯 B.由乙醇生成乙醛属于还原反应 C.乙烯与苯乙烯为同系物 D.乙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蒸发皿中加热胆矾晶体制无水硫酸铜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 C.用K3[Fe(CN)6]溶液检验FeCl2溶液中的Fe2+ D.将CO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可得到纯净的CO2 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H2,两个电极均为惰性电极,c为阴离子交换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电源的正极 B.工作时,OH-向左室迁移 C.右室电极反应为: C2H5OH+H2O-4e-=CH3COO-+5H+ D.生成H2和CH3CO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2.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 是淡黄色粉末,m 为元素Y 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 B.阴离子的还原性:Y>W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D.W2Y2 中含有非极性键 13.25℃时,将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分别为V a 和V b 的HA 溶液与BOH 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 a+V b=100 mL,V a、V b 与混合液的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K a(HA)=10-6mol?L-1 B.b 点时,c(B+)=c(A-)=c(H+)=c(OH-) C.c 点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a→c 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主题主要内容包括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要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知识体系】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台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6.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情景素材】 ·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 ·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 ·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 ·海底深处的“可燃冰” ·海水的综合利用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中国的化石能源 ·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学习建议】 1.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2.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3.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 4.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 5.比较原油常见馏分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其燃烧的情况。 6.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 【经典名题】 例1(1999.黑龙江竞赛)刚开始燃烧不久的煤火上洒少量的水,火变暗甚至熄灭,向烧旺的煤火上洒少量的水,火苗更旺.请解释其原因. 例2(2002.江苏省竞赛)据新华社2002年3月10日报道,山东海洋大学模拟海底条件,用甲烷与水合成了每分子带有几个结晶水分子的可燃冰,并且点燃了它,为我国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创造了条件.试写出合成、点燃可燃冰的化学方程式: (1)合成; (2)点燃. 例3(2002.全国竞赛)2001年11月,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洞中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 一82的高效能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除产生高温外,还可使山洞内的氧气耗尽,使其中的所

化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5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 21世纪初化学新教材的内容特别体现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的联系。()1.正确 2. 从科学教育的功能考察,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方法。() 错误(2分)修正:其广域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态度。 3.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有三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错误(2分)修正:三方面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错误(2分)修正:化学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具体化学问题的行为与表现。(1分 5.化学问题解决就是学习与某一化学命题相关内容的知识。() 错误(2分)修正:化学问题解决可以理解为克服化学问题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障碍,填补其间的空隙,使问题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6. 化学教学改革中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论述正确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 错误(2分)修正:正确的是师生互动。( 二、简答题 1. 某青年教师按照本校著名化学特级教师“苯的结构和性质”的课堂教学过程,模仿他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请你从理论上分析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可能性分析:没有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2分);对教材的地位和内容不熟悉,不会应用教学策略与方法(2分);缺乏教学经验,教师应变能力差(2分);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探究活动少。(

2. 以“电解质”为例具体说明概念图的制作过程。 上图的制作过程,“电解质”这个核心概念是与“溶液”和“电离”逐个两个概念形成了概念图的中心内容。(1分) 然后再去完善“溶液”和“电离”相关的概念,“溶液”的上位概念是“分散系”,而溶液还包括非电解质。电解质根据电离情况的不同分为强弱电解质。(1分)此外,也要关注“电解质”的直接的特征,并注意在概念下面加上实例,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图。(1分) 3. 以钠与水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将实验、观察与思维结合,学生的思维的参与更深刻,更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使结论的获得与具体的情景、过程有机结合,增进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3分)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2NaOH+H 2 学生首先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浮、熔、游、红、嘶),尝试根据反应现象解释原因,并对该反应的产物作出推测,即提出假说,然后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说,从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3分) 验证实验方案: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收集的气体能被点燃。(2分)三、设计题:(共50分)

论述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论述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号 0962126322 姓名杜世平

内容摘录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生命过程奥秘的探索,是目前国际上最关心的几个重大问题,它们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尖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关键词信息能源环境污染材料纳米材料 化学与能源 能源是指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现代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的储量都极其有限!因此,各国在积极寻找新能源的同时,都大力提倡节能!化学能源将是21世纪的重要能源之一,其中的氢氧电池被誉为绿色电池,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氢直接作为电极是不行的,必须将其固定在一个极板上,通常是用储氢合金!储氢合金可以和氢气形成金属氢化物,从而固定氢气,加热后又可以把氢气放出来,其储氢的密度可以大于氢气瓶!合金的组成和结构是决定其吸氢量的主要因素!在节能方面,化学起重要作用!如燃油乳化、煤的合理利用等! 化学与信息 信息技术与化学联系非常紧密,这是因为信息离不开载体和介质,而载体和介质的组成及化学状态对信息有很大影响!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可以制造出性能各异的信息材料,主要包括电子材料和光电材料!这些材料种类繁多,从成分

看,有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包括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如将超导体用于雷达,可使其灵敏度大大提高,有效作用距离增加好多倍!光导通讯使信息通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而光导通讯离不开光导纤维!有些材料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半导体材料,它既是组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元器件,又在信息发送、加工、储存和显示等技术中起关键作用! 化学与环境 化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对环境的污染,现在发展很快的绿色化学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化学虽然带来了污染,但治理污染同样离不开化学!如20世纪早期,电冰箱制冷剂是乙醚,二乙醚等!但二乙醚有毒,,有的不但有毒还有腐蚀性,丙烷易于燃料!因此希望找到一种无毒、无味、无腐蚀性、易液化和价格便宜的制冷剂!为此,人们开始求助于元素周期表!美国工程师小米德莱,根据元素周期表合成出了氟里昂类制冷剂,广泛用于制冷设备!后来发现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从而开始研究无氟冰箱,这都需要从了解反应本质开始,同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与材料 材料是指人类利用单质或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用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的制备离不开化学,材料的合理应用同样离不开化学,而材料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