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学大师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指出:“封建制度,则是一族征服他族之后,分据其地,而食其赋入,而治理其人的办法。一族的人分据各处,则可以互相藩卫,而别族的人不易将他推翻。这种精神,要算周代发挥得最为充足。”对周代“这种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A. 周代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B. 周族的人是大宗,其他族为小宗

C. 周代分封制内涵的本质体现

D. 周王对各诸侯国有很强的控制力

【答案】C

【解析】由“封建制度,则是一族征服他族之后,分据其地,而食其赋入,而治理其人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分封制,故题干中的这种精神是周代分封制的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分封的对象;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本身错误,各诸侯国有世袭统治权,周王对各诸侯国不可能有很强的控制力。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封建制度,则是一族征服他族之后,分据其地,而食其赋入,而治理其人的办法”,结合所学的分封制做出选择。

2. 张传玺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中提到:“春秋时期,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原则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说明春秋时期

A. 西周以来的土地国有制全面崩溃

B. 出现了土地私有和卿大夫专权

C.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D. 土地由周王控制变为诸侯控制

【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原则是井田制的原则;“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形成,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全面崩溃”说法绝对;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土地私有制的形式;D项说法错误,土地私有制主要是封建地主拥有土地。

3.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州逐渐成为一级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武帝制定刺史制度,负责监视州内之郡县。东汉时期,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这说明汉代刺史制度

A. 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B. 削弱了秦以来膨胀的相权

C. 奠定了三省六部制度基础

D. 逐渐取代了郡国并行制度

【答案】A

【解析】由“汉武帝制定刺史制度,负责监视州内之郡县。东汉时期,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可以概括出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刺史与丞相无关;C项不选,刺史与三省六部制没有关系;D项错误,刺史是监察制度,郡国并行是地方行政制度。

4. 隋唐时期出现了柜房(现代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现代的汇票),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主要原因是

A. 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

B. 唐宋时期国家政治统一、交通便利

C. 唐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D. 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和商业经济发达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柜房和飞钱”“交子”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D项,排除A项;B项不是出现“柜房和飞钱”“交子”的原因;C项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对外贸易就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5. 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述了“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对此记述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中国古代世卿世禄制

B. 体现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进步性

C. 是中国古代门阀政治的体现

D. 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复杂性

【答案】D

【解析】由“昆山徐氏科名之盛”可以看出当时是科举制,排除A和C项;由““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可以分析出家族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排除B项,故本题答案选D项。

6. 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的排序反映了人们的等级和身份状况。但到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更是出现了“绅商”、“儒

商”。这说明

A. 江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较快

B. 中国小农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 标志着中国已开始社会转型

【答案】A

【解析】由“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更是出现了“绅商”、“儒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很多身份高贵的“士”阶层参与到商业发展中来,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小农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时期;C项中的“根本性变化”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还处在封建社会时期。

7. 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有一组数字“1840年,1两银子折合1643.8文制钱,10年后变成折合2230.3文制钱”。下列造成当时银价上涨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鸦片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

B. 战争赔款和吏治腐败

C. 太平天国运动使社会动荡

D. 苛捐杂税和滥发钱币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10年后”应该是1850年,此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没爆发,不可能是银价上涨的原因,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符合题意。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从时间角度分析,抓住“10年后”计算出1850年,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进行选择即可。

8.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1860年更具标界意义是指

A.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这之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起步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B项正确,1860年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比洋务运动晚;D项与“标界意义”不符。

9.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设立外务部、陆军部、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应该是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清末新政

D. 预备立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