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思考

庐江县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

一、推进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

(一) “一核、四区、多极”构筑县域发展的战略空间。

按照新兴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和现代产业基地的标准,加快庐江中心城区建设,推进大庐城一体化发展,构建统领庐江发展的核心发展区,编制了大庐城发展战略规划;以温泉旅游为特色打造集休闲、娱乐、度假、会议为一体的汤池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以发展基

础农业、特色农业、建设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及国家级水稻育种研究基地、辐射中东部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四水”现代农业创新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和科技产品等高端要素聚合区,打造以农业科普和观光为主的国家4A 级景区与生态农业区,“创新、特色、生态”三位一体的合芜蚌(合肥庐江)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以重点发展矿业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循环重化示范基地,成为合肥市域南部产业发展支点和对接皖江经济带的桥头堡的庐南循环经济示范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推进河流整治、污水处理、环境整治三个全覆盖,大力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巢湖南岸生态示范片区规划。为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1 3 2 11”构建县域城镇体系格局。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以现有城镇为基础,协调城镇功能分区、区域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共建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庐城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以汤池、泥河、龙桥三个重点镇为主体,构建“1 3 2 11”城镇体系格局(1个主城:庐江中心城区,3个新城:汤池、龙桥、泥河,2个新市镇:白山-同春滨湖特色小镇、盛桥重点镇,11个一般镇)形成一个结构优化、等级分明、布局合理、和谐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

(三)“六大战略”塑造城市新形象

依托区位优势,以现有城市为基础,建好城市入口,加强城市形象塑造,对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优势资源在庐江聚集和流动,彰显庐城个性,提升庐江魅力。

1、因循本底,大山水筑基:将周边的山水资源纳入中心城区的空间组织要素,奠定中心城区的空间骨架基底。规划沿县河主河道及其支流河道形成“十”字形滨水空间,串联舒庐干渠、庐南干渠等外围水系,最终形成“一个水环、十字水廊”的水系网络,串联塔山、移湖、黄陂湖等城市各大开放空间并与外围生态田园和冶父山、东顾山、福泉山相连,形成山水交融的网络状空间,凸显庐江的山水特色。

2、充实内涵,合理布局功能与用地:规划以水廊及规划道路作为空间边界划分五大片区,中心城区以东目前正在建设新区,以居住为主,新建的学校、体育、文化等配套设施较好,且靠近山水,环境优美。未来发展功能以生态宜居、文化娱乐、人文养生等为主。中心城区以南靠近黄陂湖,城市拓展空间较大,交通便利,与主城联系紧密。打造具有生态城市标识的南大门,未来发展功能以生态宜居、旅游休闲等为主。中心城区以西位于主要交通门户,工业基础较好,空间腹地较大,且有河道、移湖水库等生态资源。未来发展功能以生态产业园、商务配套等为主,体现门户形象。中心城区以北现状产业、交通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物流基础,内拥塔山、余月水库,环境本底优良。未来依托交通都市产业园发展服务城区产业极核的商贸物流。

4、提升品质,科学组织交通、绿化与公共配套:通过“三核多廊”,三核:冶父山东顾山森林生态源区、福泉山森林生态源区、黄陂湖湿地生态源区;多廊:连接生态核心地区及连接庐西、庐北、庐

南的大型生态廊道;打造城区生态体系,构筑改善环境的老城林荫环,串联各个组团的中间休闲环,以及环抱城区的外围生态环,提升城区整体品质。

规划区生态网络规划图

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设施网络,完善对外交通系统,促进规划区城镇协同发展,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规划区综合交通规划

建设完善的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综合医院、商业购物等公共设施配套体系。

规划区公共设施规划

5、历史保护,提升城市文化:把庐江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与提升庐江文化内涵,形成有特色有魅力的庐江文化。围绕周瑜等历史人物和淮军文化,做好周瑜墓、武状公祠、何氏陵园等文物古迹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围绕岗湾老街历史,挖掘文化底蕴,加快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围绕传统节日、传统工艺、地方风味做好城市文化发展传承。

6、景区建设,美化城市风光:依托县河、东大河、中塘河等现有城市风光带基础,进一步推进县河、东大河、中塘河、苏家河、城东内河风光带和冶父山风景区、照壁山文化景区、余月生态公园、狮子山科技公园、黄陂湖湿地公园、移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使其成为市民观光、锻炼、休闲的乐活之地;加速城市路网的升级改造,抓好城市园林绿化,做好城市亮化美化。

二、推进城镇化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全县经济总量较小,推进城镇化物质基础薄弱。

尽管经济总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但是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市存在较大差距。各产业发展的技术、资金等支撑条件薄弱,经济发展面临全方位结构调整的多重压力,自身财力薄弱,未来五年,每年将新增城镇人口2万多人,城镇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13万元每人,每年需26亿元,5年需投入130亿元,本级财政难以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

(二)城乡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进程面临多重矛盾。

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现快速推进势头,但也暴露出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支柱产业不强、城镇功能不完善、城乡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和吸纳承载能力较弱,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明显改善等。

(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难度较大。

受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县城及其以下的建制镇和一般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很低。尽管通过开展“村村通”工程,城乡交通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仍有个别村与村之间道路没有完全硬化。在城乡医疗卫生领域,村卫生院资源配置与县城医院差距过大,农村卫生信息

化程度不高,无法与县城医院进行资源共享。在城乡供水方面,部分乡镇仍然存在缺水问题,亟须加大乡村供水管网建设。

(四)城市管理理念相对滞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观念,全民文明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有待提高,爱护城市意识不强,一些不良行为仍然存在。城市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也制约了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协同执法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三、推进城镇化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七个方面跨越,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新兴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标准,加快县城规划建设。我们拉高标杆,积极作为,奋力推进县城向中等城市跨越,力争到2020年,全县城镇常驻人口达到65万人以上,常驻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庐城镇建成区面积突破50平方公里,将庐江打造为合肥市南部副中心城市。推进七个方面跨越。一是在城市规划编制上实现新跨越。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完成庐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市主要干道的城市设计,开展庐城城市色彩研究、建筑风貌、特色街区的研究,建设幸福康居、独具特色的中等城市。二是在拉开总体框架上实现新跨越。按照“畅通内环,打通外环”目标,实现大庐城50平方公里的新围合。完成外环南路、城西大道、黄山南路、文明南路等在建工程,启动五里南路等17条道路建设,实现主次干道全部贯通。三是在推进产城共融上实现新跨越。按照一体二翼、城区东扩、产业西移的总体格局,加快城东新区南扩北拓、环移湖开发和都市产业园建设,把单一生产型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集生产、服务、消费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多点支撑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加快

13个片区老旧城区改造,实现新老城区的产城共融、和谐发展。四是在建设宜居城市上实现新跨越。立足庐城自身条件,精心打造“三山、三湖、四园、五河”,保护和修复冶父山、东顾山和塔山山体;建设冶父山、东顾山、庐城(塔山)、狮子山四大公园;打造黄陂湖、移湖、余月人工湖风景区;建成县河、东大河、苏家河、中塘河、城东内环等五条绿化景观带。以山体、河道、城市通道为基本骨架,以重点地段为节点,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展现和突出城市的生态景观特色。启动新一轮文明县城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五是在开发地下空间上实现新跨越。充分挖掘庐城地下空间,兴建地下地上停车场。新建工程严格按要求配建地下停车位,适应汽车时代的需求。六是在建设“智慧城市”上实现新跨越。提升天网工程,建设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加快4G网络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七是在镇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县及汤池、泥河两镇分别获批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和全国重点镇,汤池还获得中国最美村镇评比第一名,汤池果树村跻身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启动2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罗埠、铺岗、齐嘴等美好乡村成为全市亮点。

(二)强化产业支撑,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

工业园区建设与全市现有产业相对接,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矿业经济、机械制造及汽配、磁性材料及电子、食品加工及制造业、旅游经济等主导产业。做大园区经济,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实现“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发展”,重点培育与合肥经济圈相关的产业功能片区。

1、依托合芜蚌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推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升级、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产业保障。

2、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实现工业载体新突破。.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拉开发展框架,,推进环移湖开发,完善园区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打造产城一体化的工业新城。龙桥工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西河码头、220千伏龙桥变电站和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园区主干路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完成供电、道路、供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工业集中区。按照“一镇一业、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工业布局。重点支持庐城都市产业园,同大汽配、羽绒产业园,泥河食品工业园,石头渔网工业园,万山磁电五金产业园,金牛台商创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3、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庐城周边“三山一湖”旅游区为重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掘庐江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打好“文化牌”,合理有序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做足“山水文章”,融入环巢湖旅游整体发展之中,打造合肥市、安徽省的旅游强县,将庐江建设成合肥市民旅游休闲的首选地,国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全面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着眼于现代化发展需要,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县城,以“三治”(治脏、治乱、治违)、“三增”(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为突破口,推动“三提升”(提升规划水平、提升建设水平、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将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彰显、社会和谐的美好城市,充分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到2020年,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标准,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达到省级园林县城标准,达到省级文明县城标准,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33%左右,县城建设水平和整体面貌显著改善,形成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县

城基础设施水平达到中小城市标准,县城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提升。

四、对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建议

一是建议建立中央(省)对下转移支付、建设用地指标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和政策,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成本分担机制;

二是建议充分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明确庐江在合肥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功能定位和分工,支持庐江的产业发展,推动庐江县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是建议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要向县城倾斜,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庐江的布局、在庐江建设高等教育院校和职业院校,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庐江设立分支机构,168中心和安医在庐江设立分校和分院、实现市域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庐江的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实施公交通达工程,落实合肥战略规划将轻轨1号线延伸至庐城,实现互联互通;

四是支持庐江县改市及汤池镇改市,鼓励庐江探索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乡镇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XX县规建局的正确指导下,镇将城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紧密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切实确保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保障了城镇一体化的顺利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改变我镇的场镇面貌。现将我镇20XX年度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落实 一是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文件精神,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城镇综合实力的战略性目标摆在首要位置,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的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体制,具体负责全镇城镇建设的规划、发展和综合协调。 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建立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细化分解城镇化建设工作要点,进一步落实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案,对集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逐个制定工程进展计划。 三是营造浓厚的城镇化建设氛围,通过政策宣传、积极引导,让城镇化建设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主动投身城镇化建设中。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投入

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切入点,努力改善镇容村貌。 一是突出灾后重建重点,即XX县镇市政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审批资料办理,该项目“一书三证”报监、报建等前期手续已全部完成了办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场镇风貌、道路、照明、供水、消防等场镇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推进我镇城镇化建设。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二是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小、快、灵”项目。改造铺设人畜饮水管网15万余米,解决90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新建村组公路15公里,硬化道路31.4公里,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项目,安装维护路灯或安装自来水管道,整治各村卫生问题,保持街道清洁整齐。四是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目前,7个村活动室(卫生室)重建项目均已主体完工,装饰装修正在紧张推进,争取早日完工投入使用。绿洲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我镇学前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五是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改造提升绿化亮化,新种植树200余棵,新安装路灯60余盏,各村均摆放垃圾桶,实行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 三、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学习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各村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了《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通村道路养护、庭院保洁等制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7908650.html,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德生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3年第10期 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兴起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或称为小城镇建设。当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将可能成为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

甘肃区域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分析这些条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甘肃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是山地形高原地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 (2)气候特征: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关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年平均降水量300mm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mm 之间,主要降水集中在6-9月。甘肃省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3)自然资源: a.土地资源: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农用地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 b.水利资源:甘肃省的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河流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潜,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但总体处于缺水状况。 c.矿产资源:甘肃省是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截止2006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4%。 2.社会经济背景条件 2008年,甘肃实现GDP3176.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110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14亿元,同比增长18.82%。完成出口总值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总人口数2628万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69.41元,同比增长9.56%。甘肃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向中期推进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40%左右。甘肃是西北重要的科技和人才基地,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与发达省区还有一定距离,恩格尔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可从社会状况和经济状况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社会状况:a.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较为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促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b.文化事业: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文物遗迹较为完善;秦安大地湾遗址、武威铜奔马等一系列名胜古迹极大促进了甘肃的旅游业发展。发行量亚洲第一的《读者》杂志;多次获奖的舞剧《丝路花雨》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荣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舞剧《大梦敦煌》等都代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c.卫生事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全国唯一的重离子肿瘤治疗落户于兰州,并拥有佛慈制药,奇正藏药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 d.体育事业甘肃体育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在全国保持较高水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多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达到全省总人口的38.4%。 (2)经济状况:经济发展处于平稳较快态势。劳动就业形势较好,2008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20%,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增长12.7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7万人,增长27.17%。农业经济运行良好,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发展平稳。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 报材料(仅供参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

甘肃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甘肃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人口城镇化是农 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又称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一、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2007年,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31.59%,与2005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47.93万人,比重提高了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9个百分点(“十一五”前两年年均提高0.96个百分点,要完成“十一五”规划“2010年达到35%”的指标,2008-2010年必须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数量较多,2007年甘肃省地级城市12个,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数排名中与湖北、黑龙江并列第10,在西部排名第3。2007年12个地级市中(不包括县)城镇人口比重最高的嘉峪关市,高达88.81%,兰州市、金昌市和白银市,分别达到88.75%、76.67%和63.60%,增幅最快的兰州市、陇南市、平凉市和张掖市,比2005年分别提高4.35、2.64、1.91和1.02个百分点(见图1)。甘肃全省整体上进入城镇化率30~60%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在30~60%之间,为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在80%以上,为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即到了城镇化发展的青春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其社会经济效应也在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1 2005-2007年甘肃地级城市城镇化率变化图 1.城镇化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其中中心城市起主要作用 据统计,2007年占全省土地面积80.94%、占全省人口30.3%的12个地级城市完成了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8.6%、工业增加值的46.9%、固定资产投资的54.7%、房地产投资的89.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6.9%,地方财政收入占到了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 2.城镇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城镇聚集能力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渐依靠二、三产业拉动 随着城镇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城镇经济综合实力增强,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显现,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明显提高。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2个主要城市市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7.4︰50.5︰42.1演变为2007年的7.0︰53.6︰39.5。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逐年扩大之势,同时其就业比重也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之一。换句话说,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城镇体系逐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随着撤乡并镇和乡转镇力度的加大,全省城镇体系逐步完善。2007年全省地级城市12个,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数的4.2%,在西部排第3位。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1个,大城市(人口100-50万)1个,中等城市(人口20 -50万)2个,小城市8个,其中人口10—20万的7个,人口10万以下的1个;同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65个(县城),其他建制镇462个。形成了以兰州、白银为核心,以陇海兰新线甘肃段沿线的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创新措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问题。实施该项计划涉及诸多领域的改革创新,尤其涉及到障碍新型城镇化的住房体机制机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需求。 满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需要,不可能由政府包揽,住房保障不能走福利分房的老路,政府只能“补好位”对社会上及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吃低保的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市场化是以货币来调节商品供给的经济法则,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基本住房保障的土地也必须执行有偿使用,应该与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匹配,定性为政策性商品房,处理好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把基本住房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一、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从哪里来? 城市以“就业人口”数量来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以人均100㎡划定城市边界,鼓励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划定的城区内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由政府统一规划,提高容积率、增加人口密度,把新建的住房全部纳入政策性商品房的建设。在满足原地居民基本住保障后,将多余房屋向当地符合购买基本住房人群出售,解决“三个1亿人”的基本住房建设用地问题。

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XXX城镇土地使用现状及建议 政协XXX经环委 2013年4月25日 一、我县城镇土地使用现状 我县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总人口3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5万人,城镇人口5万人。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土地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城镇土地开发的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县城面积2.76平方公里,从2008年年供应土地56.78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入库649万元,到2012年年供应土地400.44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入库4775万元。五年来,共供应土地1669.98亩,实现土地收入入库15007万元。 二是城乡规划逐步完善和细化。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多次对县城和各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善,目前,县城的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镇总体规划已基本修编完善,城镇建设将更加有章可循。 三是城镇土地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我县建立了县土地储备中心,实现了县政府有效控制全县一级土地市场,通过直

接征地、开发、拍卖的方式,避免了由房地产开发商控制开发土地,一级土地利润由房地产开发商获取的现象出现;实行了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逐步规范了土地开发管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多头开发土地,低价出让土地现象。 四是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快。XX小区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检察大楼、劳动大楼、地税大楼、教育新村、卫生新村、经济适用房和部分居民建房拔地而起。XX、XX等小区投入使用。完成了XX大道、XX路、XX路、XX大桥路灯改造,XX路和工业路工程已经建成,XX路改造已全线拉通。XX公园、中心城区防洪堤景观工程业已竣工。城镇品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社会效益显著。 五是工业园区建设效益初显。我县创办工业园以来,从统计的园区11家企业来看,2010年到2012年共缴纳国税2311.8万元(其中增值税1973.2万元,企业所得税338.6万元)。2010年为355.8万元,2011年为434万元。同比增加78.2万元,增长22%,2012年为1522万元,同比增加1088万元,增长251%,从税收增长的速度来看,工业园占用城镇土地使用效益还是较好的。非园区的工业企业产销不理想,个别规模企业年缴税量还停留在个位数上。 二、制约我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1.城镇体系布局不合理。我县经过多方努力编制了各类规划十多项,但这些规划大多是方向性、理论性的总体规划,大部分建制镇没有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甘肃城镇化发展规划-“十五”

甘肃城镇化发展规划-“十五”

甘肃城镇化发展规划 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能够有力地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镇化既是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城镇体系完善的过程,也是城镇经济不断增长、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实施城镇化战略,一方面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镇产业、优化城镇经济结构,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我省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已成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综合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增长动力;有利于拓展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调整城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集聚效应,增强全省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资源、生态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十五”时期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本规划是《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对全省城镇化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所称城镇,是指城市和小城镇,包括设市城市、县城、县以下建制镇。本规划的期限为2001~2005年,并展望到2010年。 一、城镇化现状与评价 (一)城镇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省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电力、机械电子、轻纺医药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先后建成了兰州、天水、金昌、白银、嘉峪关等重要城市,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3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476元。 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省城镇化进程在经历波折后开始稳步发展。到1999年底,全省已有14个设市城市、228个建制镇,初步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天水、白银为次中心,沿西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和主要河流分布的城镇体系基本骨架。全省城镇人口达到612万人,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到24.07%,比1978年的14.41%提高了9.66个百分点,年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今年,XX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城镇化道路,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壮大产业为支撑,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成绩斐然。 一、措施有力 (一)完善组织体系,合力协同推进。今年3月,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共召开3次全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座谈会,及时研究解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工作运行模式,8个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在原有规划建设机构和人员基础上成立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确保各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完善配套政策,提供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印发了《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小城镇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XX市小城市建设标准》和《XX市特色镇建设标准》,将小城市和特色镇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了量化,将概念化的任务变成便于考核的具象化指标。市级部门先后共出台20多个政策性文件支持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巩固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包容性小城镇建设政策体系,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卫星城、小城市、特色镇

和新农村综合体梯度转移,加快推进重点镇向小城市、一般乡镇向特色镇转型升级。 (三)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善技术规定。制定了《XX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编了《XX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市小城镇办会同国土、规划、统筹、经信等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对新启动的34个小城镇改造规划进行评审,完成了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快推进小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XX县完成了五凤镇、白果镇、赵家镇3个特色镇专项规划。 (四)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今年市城建资金安排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小城镇建设;安排0.6亿元专项支持小城镇改造工作。区(市)县财政配套小城镇改造资金11.2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40.3亿元,占小城镇改造实际完成投资60.3亿元的66.8% (五)注重总结创新,夯实工作基础。今年,市政府牵头编撰了《XX市特色小城镇建设案例分析》,分析了我市平原、丘陵、山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建设异同,为其他小城镇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市统筹委牵头收集并编印了《XX市园区外传统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典型案例选编》,起草了《关于支持夹关镇住户自主自愿参与场镇改造的若干政策(试行)》,不断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方法、路径。创建了“一问一答”工作机制,各乡镇及时提出发展建设中的各类问题,由市小城镇办成员单位进行解答,一对一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同时,在完成小城镇范围内土地房屋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小城镇建设政策宣传,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小城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9月中旬,党中央又一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次的主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回顾历次专题研讨班,均是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的研讨。这次关于城镇化的研讨班,在十八大前夕举办,预示着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这次研讨班上所说,“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 随着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一蹶不振,国家巨额投资计划副作用的逐步显现,扩大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快速前行的力量。 而面对国人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振内需的抓手又在哪里呢?作为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副总理近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镇化”。梳理媒体的报道,李克强最早在2009年底考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而这个时间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显现成效的时候。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2010年2月,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此后2010年的讲话中,“最雄厚的潜力”成为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词语。 无论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还是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很高,这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智慧的力量就在于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李克强提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新型城镇化意义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坚持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产业聚集和公共服务提升,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居乐业平台,更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切实保障全体居民的发展权利,让所有人享受现代文明,实现全面发展。 (二)加强和提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坚持超前规划,质量优先,加强城镇道路、电力、给排水、通信网络、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住房以及商贸、餐饮等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三)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要积极推动城镇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多力支撑的产业体系,并以产业为保障,促进城镇承载力提升和各类服务配套,推动城镇与产业共同升级,吸引和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现产业、城镇、人口有机融合。(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积极发展城镇产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使进城人口能够实现稳定就业,服务有保障,生活安居乐业。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和能力,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各类要素,不断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镇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动农村改造提升,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城镇历史和文化特色,承接历史脉络,凸显特色和建设风格。 (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群为单元,突出城镇的相互关系及分工合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与服务功能,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和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在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基础。 (一)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增加,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问题。同时,城镇化能够推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人口在城镇集聚,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同时带动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和火车头。加快城镇化,目的在于让发展要素最大限度地集聚城镇,以城镇为平台交换整合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城镇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推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升级,有利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

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主要内容

附件1 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紧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三大国家战略平台作用,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省级战略部署,构建推进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综合性空间平台。 二、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规划范围为甘肃省全部行政辖区,国土面积为45.4万平方公里。 三、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战略 1、发展总目标 到2030年,将甘肃省建设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文化高地和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生态和地缘安全屏

障,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西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建立起以都市圈、都市区等现代城镇簇群为主体形态、“核心突出、特色多元、城乡美丽、功能协调”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建成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优势突出、综合承载力强、宜居水平高、文化高度发达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富强新甘肃。 2、新型城镇化目标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达到266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28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 3、新型城镇化战略 通道带动,凝聚实力,高效发展;文化引领,增强活力,开放发展;产城互动,融合动力,特色发展;生态提升,挖掘潜力,优质发展;分区推进,强化效力,整体发展。 规划划定兰-白-临-定综合城镇簇群发展区、天-陇历史文化与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区、酒-嘉向西开放门户综合发展区和平-庆现代资源型城镇提升发展区、丝路文明与生态资源特色发展区、金-武绿洲生态城乡统筹发展区、张掖绿洲生态城乡统筹发展区、甘南民族文化与生态经济特色发展区等八个分区。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行动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以“十大行动”为重点,围绕8项牵头任务60项配合任务,制定了《全县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放开市县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率先在×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试点基础性工作。出台了烟花爆竹禁燃、秸杆禁烧、取缔小锅炉、城市街道除尘等4个大气污染防治具体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了城乡环境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和农村各方面环境监管治理。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资武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分工模式,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万亩,总流转面积达到**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制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稳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开展。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改建各类渠道**多公里,完成宅前铺装**平方米,农村宅前铺装率达**%。建成和提升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总数达**个,占全县

的**。深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完成景观带绿化水源改造项目和上海路、延安路等道路树池下沉式改造。制定了《×高标准公厕建设及改造方案(2015-2017年)》,在武水湖、武川公园、紫武苑、×镇等地新建旅游厕所**座。大力推进×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建设工作,完成下双路、陈武路部分路段太阳能路灯架设、绿化灌溉管道铺设工程,集中供热升级改造工程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中心村便民服务中心、小城镇便民农贸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公共服务进一步均衡。深入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完成双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双中学室外运动场、东四沟小学水厕改造建设工程,建成并运行教育“四通两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健全校长和教师交流任职机制,严格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各项政策,推进各类教育规范健康发展。完成了全县27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实现乡村舞台100%全覆盖。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动工建设。出台全县城乡全面推进社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方案,将社县服务管理延伸至村。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全覆盖,全县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 (四)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考核评选办法》及《×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截至2016年底,全县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新增**家,认证家庭农场**家、新增**家,申报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个,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县)**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