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戴乃迭资料

杨宪益戴乃迭资料
杨宪益戴乃迭资料

杨宪益、戴乃迭中文资料

一:杨宪益资料介绍

杨宪益(1915年1月12日-2009年11月23日),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

出生

杨宪益(1915年1月12日 - 2009年11月23日),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生于天津。据自传体《漏船载酒忆当年》,他出生于“甲寅年冬月二十七”,即公历1915年1月12;阴历仍为甲寅年(1914年)冬季,未到乙卯年(1915年)春节

学习经历

1934 年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抗日战争时与吕叔湘、向达等友人在伦敦华侨中作救亡工作,出版中文报纸。

《译余偶拾》

1940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41至1942年任贵州贵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英文教授,1943年4月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47年把在重庆北碚时所写的文史考证文章编辑成一个集子,由卢前(冀野)起名为《零墨新笺》,是为“新中华丛书”的一种。后来在解放期间又写了一些,于1949年解放后把后写的这部分编成一集,自费印了100册,名为《零墨续笺》。在1983年6月三联出版社将《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合起来出了一本书,名为《译余偶拾》印刷9500册(《译余偶拾》于2006年5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再版印刷6000册)。

翻译《红楼梦》

1953年调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译专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中国文化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均先后由北京外文

出版社出版。六十年代初,杨宪益和

戴乃迭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其间曾一度中断,最后于1974年完成,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译文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上述各种译本在国外皆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

“熊猫丛书”系列

1982年,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旨在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熊猫丛书”系列,重新打开了中国文学对外沟通窗口。这套丛书里,既有《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也收录了《芙蓉镇》《沉重的翅膀》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新凤霞、王蒙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此外他还写有英文自传体《白虎星照命》,意大利文译本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中文译名《漏船载酒忆当年》,于2001年4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作为“百年人生丛书”出版,薛鸿时译,印刷10000册。2009年11月23日早上6时45分,这位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在北京煤炭总医院逝世,享年95岁。

自著作品

零墨新笺(随笔集)1947,中华书局

零墨续笺(随笔集)1950自印赤眉军(中篇小说)1957,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译余偶拾(随笔集)1983,三联书店

翻译作品

老残游记(长篇小说)1947,南京独立出版社英国近代诗抄 1948,中华书局离骚(楚辞)与戴乃迭合译,1953,外文出版社屈原(话剧)与戴乃迭合译,1953,外文出版社雪峰寓言与戴乃迭合译,,1953,外文出版社唐代传奇与戴乃迭合译,1954,外文出版社王贵与李香香(诗歌)与戴乃迭合译,1954,外文出版社白毛女(歌剧)与戴乃迭合译,1954,外文出版社长生殿(戏剧)与戴乃迭合译,1955,外文出版社鲁迅选集(1—4卷)与戴乃迭合译,1956,人文出版社宋明平话选与戴乃迭合译,1956,外文出版社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与戴乃迭合译,1957,人文出版社牧歌(诗歌)古罗马维吉尔著,1957,人文出版社汉魏六朝小说选与戴乃迭合译,1958,外文出版社关汉卿杂剧选与戴乃迭合译,1958,外文出版社阿里斯多芬喜剧二种古希腊阿里斯多芬著,1959,人文出版社地心游记(长篇小说)法国凡尔纳著,与闻时清合译,1959,外文出版社中国小说史略(文学史)与戴乃迭合译,1959,外文出版社故事新编(短篇小说集)与戴乃迭合译,1961,外文出版社野草(杂文集)与戴乃迭合译,1976,外文出版社红楼梦(1—3册)与戴乃迭合译,1978—1980,外文出版社史记选与戴乃迭合译,1979,外文出版社奥德修纪(史诗)古希腊荷马著,1979,译文出版社呐喊(杂文集)与戴乃迭合译,1981,外文出版社彷徨(杂文集)与戴乃迭合译,1981,外文出版社三部古典小说节选与戴乃迭合译,,1981,《中国文学》杂志社聊斋故事选与戴乃迭合译,1981,《中国文学》杂志社卖花女(戏剧)英国

肖伯纳著,1982,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古罗马喜剧三种古罗马普劳图斯等著,1985,中国戏剧出版社汉魏六朝诗文选与戴乃迭合译,1986,《中国文学》杂志社

二:戴乃迭资料介绍

戴乃迭,原名Gladys B.Tayler, 婚后更名为Gladys Yang,1919年戴乃迭生于北京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戴乃迭七岁时返回英国,在教会中学接受教育。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最初学习法语语言文学,后转攻中国语言文学,是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自40年代起定居中国,1999年11月18日戴乃迭于北京逝世。戴乃迭女士是中国文学出版社英籍老专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戴乃迭的父母为英国来中国的传教士。1940年与杨宪益在重庆举办婚礼。

学习与爱情生活

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当年牛津大学有许多俱乐部性质的协会,导师修文斯先生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协会,缘此,她结识了后为该协会主席的中国留学生杨宪益(1915—2009),杨宪益本是津门富家子弟,才华横溢。他的聪明、调皮和幽默,以及身上洋溢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戴乃迭。家庭的熏陶和戴乃迭本身固有的中国情结使她对杨宪益一见钟情。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日甚,杨宪益主持的牛津中国协会反日活动十分活跃,他将100多人的组织发展到了1000多人,钱钟书、杨绛、俞大缜、俞大絪等皆是成员,杨宪益到处发文章、演讲、募捐,戴乃迭一道参与,她也成了坚定的反日战士。戴乃迭回绝了英籍追求者,认定了杨宪益,两人感情日深(杨宪益晚年回忆说,他爱戴乃迭,除了为她惊人的美丽所吸引外,还发现她有一颗质朴的心。她清新脱俗,没有英国上流社会女孩常有的虚荣与势利,这一素质在“中国上层的小姐们之中也很少见”。晚年的戴乃迭幽默地对朋友们说:我爱的不是杨宪益,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虽是一句戏言,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戴乃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

共同的事业

1940年,戴乃迭与杨宪益先生在重庆举办婚礼。在以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夫妻联袂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从先秦散文到《红楼梦》(dream of red mansion)达百余种,他们合作译出了屈原的名篇《离骚》(戴乃迭后来回忆道:“实际上是杨宪益将中文译成英文,我又把它改写成对偶叙事诗。”译文发表后,著名的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大吃一惊,幽默地评论道:“这部《离骚》的诗体译文在精神上与原作的相似程度正如一只巧克力制成复活节鸡蛋和一只煎蛋卷的相似程度一般大。”)此外在40年代初,她在重庆中央大学执教时她也开始鲁迅小说和中国古代名著的翻译。

1952年调入新成立的北京外文出版社担任英译工作,她与杨宪益合作,翻译出版了《楚辞》、《史记选》、《长生殿》、《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红楼梦》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为外文出版社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戴乃迭调至《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改革开放以后,戴乃迭翻译了沈从文的《边城及其它》、《湘西散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古华的《芙蓉镇》,邓友梅的《烟壶》,张贤亮的《绿化树》等;数十年来,她还为《中国文学》培养了不少知名翻译和业务骨干。

学术研讨活动

戴乃迭女士是中国文学出版社英籍老专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活跃于世界各地;她是香港翻译家协会荣誉会长、英国中国研究会终生会员、英中了解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笔会成员,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国举行的有关中国和世界学术研讨活动。“文革”中她与丈夫曾共同遭遇4年牢狱之灾,戴乃迭于1999年因病去世;10年后的2009年11月23日,她的丈夫杨宪益先生也在北京离世。

英国才女与翻译大师珠联璧合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做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这是杨宪益先生在爱妻戴乃迭去世之后写下的一首缅怀诗,在先生与爱妻戴乃迭相濡以沫将近六十年的岁月里,熟悉他们的人说,这样恩爱不渝的夫妻是很少见的。六十年来,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名字从来没有分开过,即使今天接受我们拜访的只有杨宪益一个人。夫人戴乃迭的素描画像就端挂在客厅的墙壁上,杨夫人戴乃迭原名格拉蒂丝·玛格丽特·泰勒(Gladys Margaret Tayler),她的父亲是一位英国传教士。出生在北京的戴乃迭,自幼就对中国、对北京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相应的情感。1936年,杨宪益进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并通过一位朋友认识了戴乃迭。不久,戴乃迭发现,先生是个非常有趣的同伴,而且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大概正是杨宪益身上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让戴乃迭爱上了他。后来,戴乃迭干脆改学中文,成为牛津大学攻读中文学位的第一人。正是生活、情致和事业上的志趣相投,使他们成了彼此的知己,也为日后共同的翻译工作铺就了坦途……1940年,杨宪益毕业回国,与六年前他独自漂洋过海相比,这次他带回了21岁的戴乃迭,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英国姑娘,怎么会跟随杨宪益来到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的中国。但从两人走到一起的那天起,他们两人便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人世间的一切。

杨宪益夫妇工作情况

回国后,杨宪益夫妇不断地在中国西南的各个城市之间奔波,生活非常辛苦。直到1943年,友人推荐他们去了梁实秋领导的国立编译馆。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只有人从事将西方经典翻译成中文的工作,还没有人进行中文外译。事实上自19世纪末以来,与外文中译的繁盛景观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就显得势单力薄。所以,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西方人对中国文史经典还几乎一无所知。梁实秋希望杨宪益夫妇能去领导一个部门,专门从事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工作。

翻译了大量中文作品

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杨宪益夫妇以惊人的速度翻译了大量中文作品。三卷本的《红楼梦》英译本便是此间的作品,这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另外仅有的一个全译本是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红楼梦》两个英文全译本的出版,不仅是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大事,也是文学翻译的大事,它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进程。在此后不

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又出版了由沙博里翻译的《水浒传》(Outlaws of the Marsh,1988)等其他三部中国古典文学的英文全译本。

楊憲益、戴乃迭日本資料

中国の文学を世界に紹介した楊憲益、グラディス?ヤン夫妻

中国古典の名著『紅楼夢』は、美しく、生き生きとした文章で、賈宝玉と林黛玉の悲恋の物語を通じて、封建社会や古い婚姻の罪悪を告発し、当時の社会や生活や伝統文化を壮大なスケールで描いている。『紅楼夢』が世に出てまもなく、まず日本に伝わったが、英語に翻訳されたのは200年以上経った1978~80年になってからである。これを翻訳したのは、有名な楊憲益とグラディス?ヤン(中国名?戴乃迭)のオシドリ翻訳家であり、外文出版社から出版されると、直ちに世界の出版界の大きな反響を呼んだ。

楊憲益の原籍は安徽省で、1915年、天津市で生まれた。後に英国のオックスフォード大学に留学し、古代ギリシャ?ローマの文学や中世の英仏文学を研究し、学士と修士の学位を取得した。1940年、彼は未婚の妻である英国女性、グラディス?テイラーを連れて帰国し、後に結婚し、グラディス?テイラーはグラディス?ヤンと改名した。

1952年、二人は外文出版社の中国文学雑誌社に入った。そこで50余年、二人は、中国と西洋の長所を生かし、正確で優美な英文で『詩経』『楚辞』『史記』や唐宋の詩文、伝奇、元曲、明清の講談、『聊斎志異』『儒林外史』などの古典文学名著や魯迅、沈従文、丁玲ら有名作家の作品、さらに『芙蓉鎮』『沈重的翅膀』など多くの現代の作家の作品を翻訳した。彼らの訳書は200

を超えるとも言われる。

1980年、楊憲益は英文版の『中国文学』の編集長となった。ちょうどそのころ「改革?開放」の風が吹いて、中国文壇に繁栄をもたらしていた。老作家たちは再び筆をとって作品を書き、多くの若い作家たちは頭角を現し始めていた。楊憲益は、文芸界との幅広い付き合いがあり、欧米の読者について

もよく理解していたので、『中国文学』に読者から喜ばれる多くの作品を掲載することができた。グラディス?ヤンが翻訳した『愛是不能忘記的』や『緑化樹』などは欧米の読者の大きな反響を引き起こした。

1980年代、かわいい孫といっしょに写真を撮った楊憲益(右)とグラディス?ヤン(写真?厳欣強)

中国の文学を系統的に紹介するため、楊憲益は『熊猫』叢書の編集?出版を提案した。その第一冊『七个女作家作品選』が出版されると、多くの読者から歓迎され、八刷りの重版となった。

グラディス?ヤンは中国で生まれ、4歳のころ、父母とともに英国に帰国した。家は豊かで、楊憲益とはオックスフォード大学の同級生だった。二人は終生の伴侶となったが、この半世紀の間、中国文学の翻訳で二人は一心同体で協力しあってきた。

グラディス?ヤンは中国籍には入らなかったが、1940年に中国に来て以来、中国を故郷と思ってきた。彼女は北京郊外に行って労働に参加し、現地の農民たちと友情を結んだ。その後、週末になると自転車に乗って、農民たちに

会いに行っていた。

「紅楼夢」英訳の楊憲益氏が翻訳生涯業績賞を受賞

中国翻訳協会は17日に北京で式典を開催し、中国の著名な文学翻訳者で外国文学研究専門家の楊憲益氏が翻訳文化生涯業績賞を受賞し、中国外文出版発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で中国翻訳協会の郭暁勇常務副会長、中国外文出版発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で中国翻訳協会の黄友義副会長から栄誉証明書を手渡された。

郭暁勇常務副会長と黄友義副会長(左)から栄誉証明書を手渡された楊憲益氏

「紅楼夢」英訳の楊憲益氏

楊憲益氏は妻の戴乃迭氏とともに、中国古典の名作である「楚辞」「離騒」「史記選」「漢魏六朝小説選」「唐代伝記選」「紅楼夢」「儒林外史」他、中国の現代名作である「魯迅選集」や「青春之歌」など、百冊以上の中国文学の著作を英訳してきた。

郭暁勇氏は授賞式で「訳書の中でも特に奥さんの戴乃迭さんとの共訳である『紅楼夢』は、内外の学者や読者に高く評価される1冊であり、より広く世界に中国文学と文化の影響を与えた」とあいさつした。

楊憲益氏は「外国に紹介される中国の文学の数はまだ多くなく、中国は自らのものをもっと外国に向けて全面的にアピールするべきだ」と述べた。

翻訳文化生涯業績賞は中国翻訳協会が2006年に設立したもので、楊憲益氏はこの栄誉を授与された2人目の翻訳家。1人目は季羡林氏で、2006年9月26日に受賞している。

「チャイナネット」 2009年9月18日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逝世 时间:2009年11月24日作者:看世界分类: [ 墙旮旮 - 零碎的其他 ] 永久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077978.html,/user/kanshijie/200911248099 11月23日电中国著名翻译家、《红楼梦》英译本作者、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23日在北京煤炭总医院逝世,享年95岁。 杨宪益先生 杨宪益1915年生于天津。1934年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1940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41至1942年任贵州贵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教授,1943年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 自1953年起,杨宪益任外文出版社翻译专家,与夫人戴乃迭翻译了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及《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唐宋诗歌文选》等经典作品。

上世纪60年代初,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最终于1974年完成并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该三卷本《红楼梦》在国外皆获好评,有着广泛影响,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被誉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英译本。1993年,杨宪益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82年,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旨在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熊猫丛书”系列,重新打开了中国文学对外沟通窗口。这套丛书里,既有《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也收录了《芙蓉镇》《沉重的翅膀》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新凤霞、王蒙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 24岁译《离骚》惊动周恩来

《边城》英译本中杨宪益的翻译策略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 2 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 3 4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5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6 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动物庄园》的主题浅析 7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8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9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10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背影》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1 The Horror Elements in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12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13 14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5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 16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17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 18 简析译者文化背景对其处理习语翻译的影响--《水浒传》赛珍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 1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0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21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22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 23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24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 化妆品商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26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27 28 汉语公示语英译之跨文化交际研究 29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30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31 从接受美学看广告翻译 32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33 中美隐私观的跨文化视角分析 34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 35 艾米丽?狄金斯诗歌死亡主题分析 36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8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 39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40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41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42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杨宪益,戴乃迭

杨宪益和戴乃迭是40~9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更是一对惊才绝艳、绝无仅有的夫妻翻译大家。熟悉他们名字的外国人远多于中国人,因为他们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的作家之一,作品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到《水浒》、《红楼梦》、《鲁迅全集》,以至现当代文学作品等百余种,蜚声海内外。他们的翻译事业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的合作被誉为珠联璧合、不可替代。不过光看名字可能没多少人有兴趣,还是看看俩人的合影,相信会多出些联想—— 新婚:1941年摄于重庆 在了解他们的故事之前,我已经看过一些他们的译作。资料里都把戴乃迭称为戴乃迭先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不知道她是位女士,当然更想不到是一位英国淑女。俗话说,鸡蛋好吃也不用追究母鸡的卖相。从这点说,看他们夫妻的译作就够了。可是人的好奇心总是特别调皮,当我偶然看到他们的照片时,终于生了一探究竟的念头。我承认,这一点上我是完全不能免俗。

留学:英国湖区 先来说说杨宪益先生——一位“阴差阳错”成就的翻译大家:1915年生于天津,21岁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40年回国在重庆中央大学等学校任教,43年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解放后53年调至北京外文出版社,开始了长期稳定的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作为主要译者和实际主编,杨、戴共同支撑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近50年(自51年创刊以来,这份刊物一度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惟一窗口)。 戴乃迭女士,英籍汉学家。原名Gladys Tayler(婚后改为Gladys Yang/格莱迪丝·杨)。父亲是一位英国传教士。1918年戴生于北京,在中国度过6年美好的童年后随父回国。在杨宪益34年赴英留学期间,与之相识相爱。41年俩人返回中国、结为夫妻,并共同长期从事翻译工作。虽然没有加入中国籍,戴乃迭却一直把婆家的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国家。她不仅学会了中文,会写一笔正楷小字,还能仿《唐人说荟》用文言写小故事,文字娟秀。“文革”中无辜遭遇4年牢狱之灾,99年因病去世;在去世后出版了自传《我有两个祖国》。

翻译家 杨宪益、戴乃迭 1914 11 27 1915 1 10 1934

翻译家 杨宪益、戴乃迭 Yang Hsien-yi& Gladys Yang 杨宪益(1914-) 安徽泗县人。其自传体《漏船载酒忆当年》上说自己出生于1915年1月10日,阴历1914年11月27日。 1934 年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Merton College)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 抗日战争时与吕叔湘、向达等友人在伦敦华侨中作救亡工作,出版中文报纸。 1940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 1941至1942年任贵州贵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英文教授。 1943年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47年把在重庆北碚时所写的文史考证文章编辑成一个集子,由卢前(冀野)起名为《零墨新笺》,是为“新中华丛书”的一种。 后来在解放期间又写了一些,于1949年解放后把后写的这部分编成一集,自费印了100册,名为《零墨续笺》。 1983年6月三联出版社将《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合起来出了一本书,名为《译余偶拾》印刷9500册。 1953年调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译专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华人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均先后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 六十年代初,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其间曾一度中断,最后于1974年完成,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译文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上述各种译本在国外皆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 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

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

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 A Study on Yang Xianyi’s Translation Ideas 摘要 杨宪益是中国当代成就卓越的文学翻译家。在五十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与夫人戴乃迭笔耕不缀,精诚合作,将数以千万字的中国优秀古典、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译介给了西方读者,同时杨宪益独自将许多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Abstract Yang Xianyi is one of outstang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Throughout his life,he,teeming up with his wife Gladys Yang,who was also a noted translator,has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numerous Chinese classical,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ks to western readers as well as some masterpieces from other languages to Chinese readers on his own.thus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rogress of China’s translation cause. 一、杨宪益简介 中国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安徽泗县人。生于1915年1月10日。早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1940年回国,曾先后执教于重庆、贵阳、成都各大学,在重庆和南京任国立编译馆编纂。1953年奉调到北京,长期担任外文出版社外文版《中国文学》主编,1979年起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几十年来,杨宪益在文学翻译园地上辛勤耕耘,成绩卓著。他一方面与夫人戴乃迭合作,把《红楼梦》、《楚辞》、《史记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集》、《关汉卿杂剧》、《老残游记》、《鲁迅选集》(4卷)等大量中国古今文学名著译成英文出版,同时把阿里斯托芬的《鸟》和《和平》、荷马的《奥德修纪》、维吉尔的《牧歌》、法国中古史诗《罗兰之歌》、萧伯纳的《凯撒与克丽奥帕脱拉》和《卖花女》等欧洲古今文学名著译成中文出版。此外,他还撰有《译余偶拾》、《零墨新笺》、《零墨续笺》等学术著作多种。 二、翻译思想 翻译思想,是译者对翻译工作的总体认识,是译者在自己的知识和翻译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翻译行为各个层面所涉及的问题的主观观念。 1、杨宪益翻译非常注重准确性,其次还注重译、介结合。 “译、介结合,是先生的治学态度所致。杨先生对历史研究感兴趣,也写过一些历史考证的文章。他在介绍作品的同时,总是会做一些文学研究的工作,对作家本身以及创作背景做相应的介绍,以让外国读者更好地走进作品。这对翻译工作者而言,的确是非常珍贵的学术习惯。 此外,杨宪益还特别注重译介的系统性,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都有涉猎。 2、杨宪益译本的文化策略 杨宪益和戴乃迭最著名的译本,就是《红楼梦》了。《红楼梦》英文全译本,除了杨戴本外,还有一种译本是英国的霍克斯在1973年的译本,由美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该版本译为《石头记》。在对一些容易引起理解歧意的地方,霍氏译本采用更多的方法是意译,所以他的译本非常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英美世界影响力很大。杨戴译本更多地采用的是直译,一般人多以此认为他们的译本只适合中国人来读。其实,这正是杨宪益的高明之处。 今天的译者,多把翻译只看作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其实远非如此,它更多是两

第五课 杨宪益译文赏析

第五课杨宪益、戴乃迭译文赏析 《红楼梦》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 这里宝玉悲恸了一回,忽然抬头不见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可巧看见林黛玉在前头走,连忙赶上去,说道:“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待要不理他,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有一句话,请说来。”宝玉笑道:“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林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宝玉叹道:“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滴下眼泪来。 Chapter 28 …… When Baoyu recovered sufficiently to look up she had gone, obviously to avoid him. Getting up rather sheepishly, he dusted off his clothes and walked down the hill to make his way back again to Happy Red Court. Catching sight of Daiyu ahead, he overtook her. "Do stop!" he begged. "I know you won't look at me, but let me just say one word. After that we can part company for good." Daiyu glanced round and would have ignored him, but was curious to hear this "one word," thinking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in it. She came to a halt. "Out with it." Baoyu smiled. "Would you listen if I said two words?" he asked. At once she walked away. Baoyu, close behind her, sighed. "Why are things so different now from in the past?" Against her will she stopped once more and turned her head. "What do you mean by 'now' and 'the past'?" Baoyu heaved another sigh. "Wasn't I your playmate when you first came?" he demanded. "Anything that pleased me was yours, cousin, for the asking. If I knew you fancied a favourite dish of mine, I put it away in a clean place till you came. We ate at the same table and slept on the same bed. I took care that the maids did nothing to upset you; for I thought cousins growing up together as such good friends should be kinder to each other than anyone else. I never expected you to grow so proud that flow you have no use for me while you're so fond of outsiders like Baochai and Xifeng. You ignore me or cut me for three of four days at a time. I've no brothers or sisters of my own -- only two by a

中国翻译家--杨宪益

出生 杨宪益(1915年1月12日- 2009年11月23日),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生于天津。 据自传体《漏船载酒忆当年》,他出生于“甲寅年冬月二十七”,即公历1915年1月12;阴历仍为甲寅年(1914年)冬季,未到乙卯年(1915年)春节。 学习 1934 年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抗日战争时与吕叔湘、向达等友人在伦敦华侨中作救亡工作,出版中文报纸。 《译余偶拾》 1940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41至1942年任贵州贵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英文教授,1943年4月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47年把在重庆北碚时所写的文史考证文章编辑成一个集子,由卢前(冀野)起名为《零墨新笺》,是为“新中华丛书”的一种。后来在解放期间又写了一些,于1949年解放后把后写的这部分编成一集,自费印了100册,名为《零墨续笺》。在1983年6月三联出版社将《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合起来出了一本书,名为《译余偶拾》印刷9500册(《译余偶拾》于2006年5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再版印刷6000册)。 翻译《红楼梦》 1953年调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译专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中国文化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均先后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六十年代初,杨宪益和 戴乃迭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其间曾一度中断,最后于1974年完成,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译文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上述各种译本在国外皆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 “熊猫丛书”系列 1982年,杨宪益发起并主持了旨在弥补西方对中国文学了解的空白“熊猫丛书”系列,重新打开了中国文学对外沟通窗口。这套丛书里,既有《诗经》、《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也收录了《芙蓉镇》《沉重的翅膀》以及巴

第五课 杨宪益译文赏析

第五课xx、xx译文赏析 《红楼梦》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 这里宝玉悲恸了一回,忽然抬头不见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可巧看见林黛玉在前头走,连忙赶上去,说道: “你且站住.我知你不理我,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林黛玉回头看见是宝玉,待要不理他,听他说“只说一句话,从此撂开手”,这话里有文章,少不得站住说道: “有一句话,请说来。”xx笑道: “两句话,说了你听不听?”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宝玉在身后面叹道: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林黛玉听见这话,由不得站住,回头道: “当初怎么样?今日怎么样?”xx叹道: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 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我又没个亲兄弟亲姊妹。——虽然有两个,你难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独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样。谁知我是白操了这个心,弄的有冤无处诉!”说着不觉滴下眼泪来。 Chapter 28 ……

When Baoyu recovered sufficiently to look up she had gone, obviously to avoid him. Getting up rather sheepishly, he dusted off his clothes and walked down the hill to make his way back again to HappyRedCourt. Catching sight of Daiyu ahead, he overtook her. Daiyu glanced round and would have ignored him, but was curious to hear this "one word,"thinking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in it. She came to a halt. "Out with it." Baoyu smiled. "Would you listen if I said two words?" he asked. At once she walked away. Baoyu, close behind her, sighed. "Why are things so different now from in the past?" Against her will she stopped once moreand turned her head. "What do you mean by 'now' and 'the past'?" Baoyu heaved another sigh. "Wasn't I your playmate when you first came?" he demanded. "Anything that pleased me wasyours, cousin, for the asking. If I knew you fancied a favourite dish of mine, I put it away in a clean place till you came. We ate at the same table and slept on the same bed. I took care that the maids did nothing to upset you; for I thought cousins growing up together as such good friends should be kinder to each other than anyone else. I never expected you to grow so proud that flow you have no use for me while you're so fond of outsiders like Baochai and Xifeng. You ignore me or cut me for three of four days at a time. I've no brothers or sisters of my own -- only two by a different mother, as well you know. So I'm an only child like you, and I thought that would make for an affinity between us. But apparently it was no use my hoping for that. There's nobody I can tell how unhappy I am." With that, he broke down again. 2.《xx》 《xx》片段 xx

夫妻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

夫妻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 解说: 他出生于银行世家,虽然童年丧父但仍备受呵护享尽富贵 他被认为是白虎星下凡,命中注定他将成就一番大事。 他与英籍妻子戴乃迭携手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合作翻译了一千多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著作 离骚、楚辞、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以及鲁迅文集…… 通过他们的翻译,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学,也更加了解了中国 他在历经无数的困苦和忧患之后终于成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大家 他,就是杨宪益。 孤独的童年 1915年,杨宪益出生于天津。其父杨毓璋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后成为天津中国银行第一任行长。关于他的出生,杨宪益在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里这样回忆道: “我妈妈说她生我之前做了个梦,梦中见一只老虎跳进了她的肚子。据算命先生说这既是吉兆又是凶兆:这个男孩将孤单地长大,没有兄弟,他父亲的健康也会因他的诞生而受到危害;但是他在历经许多不幸和危险之后最终会取得事业的成功。”(摘自杨宪益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雷音译) 少年杨宪益 专心翻译做到极致

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 1920年,杨毓璋先生因病逝世,年仅 5岁的杨宪益成为一家之“长”,父亲死后,他被包围在一大堆女人和仆人中间,处处受到过分的呵护和照顾,失去了许多正常孩子的运动和欢乐。杨宪益一辈子没学会骑自行车,也不会游泳。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他的嫡母请了老师让其在家读私塾,在魏汝舟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杨宪益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 1927年夏季,外面的世界终于向杨宪益打开大门。在母亲的帮助下,杨宪益进入天津新书学院就读。中学大大开阔了杨宪益的眼界和知识领域。他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对各门功课都感到兴趣。 访谈: 杨宪益:我生在天津,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家里面就请了一位老师,因为我上的学校是一所英国教会中学,家里面怕我英文不够好就给我请了一位女的英文老师,那个老师教了我三、四年英文。 我在天津念完了中学,中学毕业以后那个时候有一个英国老师正要回英国,我就跟他一块走了。还有一个同学叫李亚福,他在天津大家都知道他,他的爱人叫张美如,她到美国去了,李亚福也想到美国去,就跟着我们一块决定到英国去念书。 杨宪益先生近照(2009年7月)摄影 裴正 1934年深秋杨宪益经南安普敦到达了伦敦。伦敦给杨宪益的印象并不好,他在自传中写到: “初抵伦敦觉得这是个萧条沉闷的地方,也许是因为我们到达时正是天黑。伦敦那时候污染得很厉害,以我的眼光看来也很破旧。火车是老式的,而且不怎么干。整个城市似乎包裹在一层雾气里,阴湿寒冷。与光彩四射的新大陆相比这当然是使人失望的……” (摘自杨宪益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雷音译) 解说:在天津读中学的时期,杨宪益就非常喜欢十八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爱国者马志尼。同一时期,他还接触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这两位伟大哲人的憧憬又引起他对古希腊的强烈兴趣。 求学牛津与戴乃迭的爱情故事 访谈: 杨宪益:我喜欢希腊文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最早的时候从希腊的史诗,到希腊的悲剧我都看了一些,觉得都很好。后来有一些古罗马的东西我也读了一点,都是从英文学的,我都很喜欢。那个时代正是希腊帝国强势的时候,后来是罗马帝国强势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喜欢他们的文学。 初到伦敦,人生地疏,杨先益苦读了5个月后一举通过了牛津大学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专业笔试,他的成绩让当时面试的考官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认为杨宪益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还不够巩固,而且当时的牛津每年面对亚非地区只招收一名学生,所以,站在牛津大学门槛上的杨宪益失去了1935年入学的机会,他只能等到1936年秋季入学。为了犒劳自己,杨宪益选择了去地中海旅游。 在开罗,一位埃及导游告诉杨宪益一个预言: “……他说他能看穿眼前的大海,说在大西洋对面有一个美丽的金发英国姑娘为我而憔悴,我们还没有见过面,但不久的将来就会相会。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将来还会有许多异乎寻常的经历。……那个月光朦胧的沙漠之夜,那晚的经历使我永不忘怀。”(摘自杨宪益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雷音译) 解说:1936年秋季,杨宪益进入牛津大学墨顿学院攻读希腊和拉丁文的荣誉学位,并在此进行了为期4年的学习。活力四射的杨宪益一到牛津就参加了中国学会并被选为学会的秘书,他进行抗日宣传、自费编杂志,搞翻译,写剧本。1937年他被选为中国学会主席。在牛津期间,杨宪益结识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格莱迪

翻译家杨宪益和他的时代_名人故事

翻译家杨宪益和他的时代 也许我们永远不该轻谈霍克思与杨宪益之译本孰优孰劣。当我们多少了解了一些译者的命运时,就更不该妄加评判。 11月23日,95岁的杨宪益病故于北京;此前的7月31日,86岁的大卫·;霍克思(DavidHawkes)在牛津去世。短短5个月内,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红楼梦》英译者先后亡故。 20世纪70年代,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GladysMargaretTaylor)合译的《红楼梦》与霍克思译的《石头记》几乎同时出版,三人皆因此获致巨大声誉。后人或会猜测杨家与霍教授之间存在着某种竞争关系,当年必如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高手对决,非要分出个雄雌。然而这并非事实:杨霍分居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又因冷战隔绝,故而各译各的,对对方的工作几乎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什么竞争的压力或发奋的动力。

相反,霍克思与杨宪益英雄相惜,两家人日后亦结下厚谊。杨宪益先生晚年在海外出版英文自传《白虎星照命》(WhiteTiger),即是由霍克思的女婿、接续译完《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汉学家闵福德(JohnMinford)作序。 两本《红楼梦》译本,两种情境 但杨译与霍译并非不可对照甚至对比。事实上,30年来,述及两种译文比较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不仅事关翻译技巧,对译本背后传达出的文化背景乃至意识形态亦多有论及。 有人说杨宪益采直译,霍克思取意译。实际上并非如此。两人当然都是直译,只是意趣不同。概括地讲,杨译简练,但略显苍白,文采不足。霍译虽饱满、耐读,却也有落口罗嗦与过度之嫌,有时甚至自由发挥、添枝加叶。

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副教授张南峰在所著《中西译学批评》一书中,举《红楼梦》焦大发酒疯一段,将两译对照,指出,杨译过于整齐,有些字眼太“严肃”,“令焦大显得像正气凛然的英雄,而不大像口吐狂言的酒鬼”,霍译有些段落虽“在字面上离原文较远,但这种俚俗 的语言和人物性格相当配合”。霍甚至煞费苦心,将中式度量单位转 换成英制,为此不惜调整数字,亦别出心裁,在字体和字号上多变花样。 张南峰大概不知,按当时的标准解读,焦大是劳动人民,属正面人物,发酒疯也是批判腐朽没落阶级,自然该正气凛凛。 张引原著例句:“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个,揪翻捆倒, 拖往马圈里去。”曹雪芹没有写明焦大被拖走时脸朝上还是朝下,霍 克思却在此处加了半句:“andthrowinghimfacedownwardontheground”

孔乙己--杨宪益译

KUNG I-CHI The wine shops in Luchen are not like those in other parts of China. They all have a right-angled counter facing the street,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wine. When men come off work at midday and in the evening they buy a bowl of wine; it cost four coppers twenty years ago, but now it costs ten. Standing beside the counter, they drink it warm, and relax. Another copper will buy a plate of salted bamboo shoots or peas flavoured with aniseed, to go with the wine; while for a dozen coppers you can buy a meat dish. But most of these customers belong to the short-coated class, few of whom can afford this. Only those in long gowns enter the adjacent room to order wine and dishes, and sit and drink at leisure. At the age of twelve I started work as a waiter in Prosperity Tavern, at the entrance to the town. The tavern keeper said I looked too foolish to serve the long-gowned customers, so I was given work in the outer room. Although the short-coated customers there were more easily pleased, there were quite a few trouble-makers among them too. They would insist on watching with their own eyes as the yellow wine was ladled from the keg, looking to see if there were any water at the bottom of the wine pot, and inspecting for themselves the immersion of the pot in hot water. Under such keen scrutiny,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dilute the wine. So after a few days my employer decided I was not suited for this work. Fortunately I had been recommended by someone influential, so he could not dismiss me, and I was transferred to the dull work of warming wine. Thenceforward I stood all day behind the counter, fully engaged with my duties. Although I gave satisfaction at this work, I found it monotonous and futile. Our employer was a fierce-looking individual, and the customers were a morose lot, so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be gay. Only when Kung I-chi came to the tavern could I laugh a little. That is why I still remember him. 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He was a big man, strangely pallid, with scars that often showed among the wrinkles of his face. He had a large, unkempt beard, streaked with white. Although he wore a long gown, it was dirty and tattered, and looked as if it had not been washed or mended for over ten years. He used so many archaisms in his speech, it was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half he said. As his surname was Kung, he was nicknamed "Kung I-ch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a children's copybook. Whenever he came into the shop, everyone would look at him and chuckle. And someone would call out: "Kung I-chi! There are some fresh scars on your face!" Ignoring this remark, Kung would come to the counter to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ured with aniseed. For this he produced nine coppers. Someone else would call out, in deliberately loud tones: "You must have been stealing again!" "Why ruin a man's good name groundlessly?" he would ask, opening his eyes wide. "Pooh, good name indee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I saw you with my own eyes being hung up and beaten for stealing books from the Ho family!" Then Kung would flush, the veins on his forehead standing out as he remonstrated: "Taking a book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 . . . Taking a book, the affair of a scholar,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 Then followed quotations from the classics, like "A gentleman keeps his integrity even in poverty," and a jumble of archaic expressions till everybody was roaring with laughter and the whole tavern was gay. From gossip I heard, Kung I-chi had studied the classics but had never passed the official

杨宪益

杨宪益:他“翻译了整个中国” 来源:《北京青年报》等作者:宗红 又一位文化老人走了。他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的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他就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他于2009年11月23日,离开了我们。 伉俪恩爱,走上翻译之路 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花园街8号的大公馆内。其父杨毓璋曾经留日,并当过天津中国银行行长。1928年,杨宪益进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学习,1936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英国姑娘——戴乃迭,他们给世人演绎了中西合璧的山盟海誓。 戴乃迭,原名Gladys B·Tayler,于1919年生于北京一个传教士家庭。她在北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当年牛津大学有许多俱乐部性质的协会,导师修文斯先生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协会。由此,她结识了后为该协会主席的中国留学生杨宪益。杨宪益本是津门富家子弟,才华横溢。他的聪明、调皮和幽默,以及身上洋溢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戴乃迭。家庭的熏陶和戴乃迭本身固有的中国情结,使她对杨宪益一见钟情。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日甚,杨宪益主持的牛津中国协会反日活动十分活跃,他将100多人的组织发展到了1000多人,钱钟书、杨绛、俞大缜等皆是成员。杨宪益到处发表文章、演讲、募捐,戴乃迭一道参与。自从结识了杨宪益后,戴乃迭毅然放弃了法国文学专业,改学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大学第一位获得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毕业生。杨宪益也放弃了法国文学专业,改学英国文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身处国外的杨宪益心怀祖国,他决定回国抗日。他对戴乃迭说,我必须回国抗日,很辛苦的,你受不了,咱们分手吧!戴乃迭被杨宪益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当场宣布订婚,并对杨宪益说,再苦再累她都愿意。1941年2月16日,戴乃迭披上了嫁衣,成为中国新娘。 婚后,戴乃迭与杨宪益应贵阳师院之邀去教书。贵阳地处边远,生活艰苦,医疗条件差。不久,戴乃迭有了身孕,儿子1942年8月出生,杨宪益为其取名“烨”,有光辉灿烂、明盛美茂的意思。杨烨的出生,给小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无奈工资低物价高,日子过得相当拮据。直至1943年秋,他们经卢冀野(卢前)介绍到梁实秋主持的北碚国立编译馆工作,生活才有了转机。之后杨宪益、戴乃迭联手,历时3年将《资治通鉴》译成英文。翻译之路,改变了他们的后半生。“他非常想搞历史,最喜欢的就是历史。可是因为嫂子教书不行,口头表达能力不好,只能读书、译书。所以,为了让妻子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他一直从事着翻译事业,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了。”杨宪益的妹妹杨敏如感叹地说。 晚年的戴乃迭受困于老年痴呆症,但杨宪益与她寸步不离。戴乃迭去世后,杨宪益一直很遗憾“自己没能和她一起走”,作悼亡诗云:“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淡看权势,遭受4年牢狱之苦 杨宪益虽然早年留学英国,但他在生活中一点也不洋派。“即便是老来照顾他的护工,他还得要求是男的,他害羞。”杨老的外甥女赵蘅告诉记者。杨宪益好酒,家里洋酒不少,但他最好“二锅头”。他曾写下《谢酒辞》:“休言舍命陪君子,莫道轻生亦丈夫。值此良宵虽尽兴,从来大事不糊涂。” 1949年,有人请杨宪益去台湾发展,他不去;后来在“运动中”,又有人“动员”他离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