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运行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运行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运行分析

集中供热换热站优化配置及运行分析

集中供热换热站优化配置及运行分析 作为连接用户和热源极为重要的一环,换热站设计的合理性将会对供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某热网调研数据发现,在换热站中存在能耗普遍较高的情况。造成能耗高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换热站规模不合适、设备选型不合理、连接方式不恰当、运行管理不科学等。文章就某换热站中现存管理问题以及设备型号进行了大致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标签:集中供热;换热站;优化配置 1 换热站规模 1.1 大规模换电站优缺点 对于供热能力在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换热站而言,由于其集中度高,进而使设备数量得以减少,也使得设备运行中的局部损失得以减少。 1.2 小规模换热站优缺点 就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下的换热站而言,其二次网的建筑物比较少,容易调节。但就其一次网而言,由于换热站的数量太多,使得换热站热力和水力的平衡很难实现,致使热网的稳定性差。并且小规模的换热站其设备投资费高,回收年限长,同时管理也很困难。 大规模的换热站其二次网辐射半径比较大,并且管线也比较长,致使二次网管网的损失也就比较大,同时水力失调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1.3 换热站规模 由于不同规模的换热站其耗水和耗电都很高,在对运行过程中的年经济费相结合的状况下,对城市规划和规模加以考虑,通常情况下需将换热站规模控制在二十万平方米一个站较合理。 2 循环水泵 2.1 确定水泵扬程和流量 水泵输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水泵的扬程和流量来决定的,对扬程和流量加以恰当的选择能使水泵高效率运行,进而减低能耗。 通过对热负荷加以设计来确定循环水泵流量,通常情况下,循环水泵扬程不能比设计流量中各部分的阻力之和小。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热水循环系统是闭式系统,当对扬程加以确定之时,只需对管网损失加以考虑,而无需对建筑物高

供热管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 厂区外网工程 实施性施工组织组织设计 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手签) 审核:(项目经理、手签) 批准:(公司技术负责人、手签) 华海水利工程 二〇一三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1.1 工程说明 (4) 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6) 1.3 管网的走向及敷设方式 (6) 1.4 热力网调节及控制 (8) 1.5 管网水力计算 (8) 1.6 土建 (9)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0) 2.1 施工布置 (10) 2.2 测量放线 (11) 2.3 管沟开挖及回填 (13) 2.4 管道焊接工程 (19) 2.5 管道防腐、保温及安装 (28) 2.6 混凝土工程 (31) 2.7 钢筋 (33) 2.8 模板工程 (35) 2.9 建筑物下灰土挤密桩工程 (35)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6) 3.1 质量计划 (36) 3.2 岗位职责 (36) 3.3 材料采购 (39) 3.4 过程控制及检验 (40) 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0) 4.1 安全体系建设 (40) 4.2 安全经费保障 (43)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43) 5.1环境保护体系 (43)

5.2污染物处理和排放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符合性 (43) 5.3技术及管理措施可行性 (44) 5.4文明施工 (45)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46) 6.1 进度计划 (46) 6.2 关键路径 (46) 6.3 逻辑关系 (46) 6.4 措施保证计划 (47) 第七章配备计划 (48) 7.1设备配置计划 (48) 7.2劳动力配置计划 (49) 7.3其它施工生产资源类的配置计划 (50) 7.4资金使用计划 (51) 附表1: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52) 附表2: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53) 附表3: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54) 附表4: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计划网络图 (55) 附表5: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计划横道图 (56) 附表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7) 附表7:临时用地表 (58)

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_谈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8年第4期(总第51期) SHANXI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2008年12月 出版 27 集 中 供 热 的 发 展 趋 势 ——谈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 刘 欢,王 飞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叙述了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特点、构成、设计步骤以及各种工况下多热源的运行调节等,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指出了多热源联网技术在多方面的优势和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热源联网;工况;运行调节 中图分类号:TU8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997-(2008)04-0027-03 0 引言 多热源联网是指2个以上的热源组成1个热网系统为用户供热。这项技术是国际上供热技术先进的国家,为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综合运用水泵调速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项先进的热水管网运行技术[1]。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可极大地减少区域锅炉的运行时间,还能充分利用热电厂多余的热能[2]。 1 多热源联网的特点 1.1 节能 多热源联网系统,由主热源担负基本热负荷,尖峰热源承担尖峰热负荷,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庞大设备的数量,进而减少初投资,而且可以使更多的设备在满负荷下高效运行,其节能及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3]。 1.2 经济 多热源联网的供热系统,由于其系统规模大,多被设计为环形网。这种设计有利于各热源竞价上网,优胜劣汰。低热价的热源(如热电厂)在整个采暖期尽量做到满负荷运行,从而压缩高热价热源的供热量,促进供热系统的优化,提高供热系统运行的效率。这样,热力公司就可大幅度地减少热量购入费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3 可靠 在多热源的供热系统中,当其中某一热源(或该热源主管网)发生事故,停止或减少对外供热时,其他热源能够承担全部(含故障热源所带的热用户)负荷的 75%以上,并能将这部分热量均衡地分配给用户,因此,他的安全可靠性比单一热源的供热系统有明显提高。 1.4 可扩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在迅猛发展,集中供热 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多热源联网有利于提高供热系统可扩展能力,比较适应城市建设的不确定性。 2 系统的构成 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由热源、热交换站与管网组成。 2.1 热源的基本形式 以1个或几个热源作基本热源(也称主热源),一处或几处锅炉房为峰荷热源(也称调峰热源) [4]。 这种热源形式是不同类型热源的组合。在设计和运行上,通常是以环境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利用率高或可再生的、运行成本低的为主热源,保持长时间、高效率、稳定负荷的供热。其他则为峰荷热源,当用热量超过主热源时依次投入运行供热[5]。 2.2 热交换站 在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中,热交换站可看作是从热网上取热的热用户。他的负荷是根据他所供热用户提供的资料来确定的。 2.3 管网的基本形式和特殊结构 多热源的供热管网可以是枝状管网,也可以是环状管网,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因整个管网与多个热源连接,因此,又有别于单热源的管网。 3 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的设计 多热源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的设计步骤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与枝状管网相比,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步骤如下。 3.1 收集资料 首先全面了解供热地形全貌,热用户近期负荷与规划负荷的分布情况及其性质。 3.2 确定供热整体方案 确定热源的分布情况、供热能力、供热范围、供热方式、供热介质及供热参数等。 3.3 确定环网主干线路径 收稿日期: 2008-10-15 第一作者简介:刘 欢(1983— ),男,山西朔州人,太原理工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在读硕士。

西安某小区供热系统间歇运行供暖房间热环境分析

!""#年#!月第#$卷第%期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1)*+2345)6/7)&,81938:;4<=/4=’ >=4)?!""#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西安某小区供热系统间歇运行供暖 房间热环境分析 官燕玲?田安民?刘宁 &长安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陕西西安B#""C#’ D摘要E对西安市某小区集中供热系统间歇调节运行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动态实测分析?得出供 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供暖房间热舒适的现况)指出只要适当调整供热时间就能明显地改善热舒 适条件) D关键词E集中供热F间歇供暖F热环境F热舒适 D中图分类号E G H$I!D文献标识码E2D文章编号E#""#J B K C L&!""#’"%J"#B"J"K M N O P Q R S R T U S N V T T W X Y Z W[O P Z N\S W T N[Z N X X TO W Z R S V Z N X S O P ]^O W X Z W Y Z O X S N_R Q R X Z[T U S N X Z W[S X X Z N X Y Z O X S N_S N‘S a O N b c M d e O N f P S N_?g h M d M N f[S N?i h c d S N_ &j*::=7=*+6/k<3*/l=/18:6/7

第十一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第一节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____/20____学年第____学期课程供热工程 1、了解热电厂的分类、基本原理; 2、掌握区域锅炉房分类、特点; 3、掌握集中供热系统的其它热源型式,特点。 旧知复习:换热站、换热器 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供热系统的其它热源型式,特点。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一、复习(5分钟) 二、新课 1、热电厂(15分钟) 2、区域锅炉房(25分钟) 3、集中供热系统的其他热源型式(40分钟) 三、小结及作业(5分钟) 课后作业: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型式的特点,适用范围。 教学后记: 只介绍一些分类形式及特点等,对原理性内容不介绍。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

十一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 在热能供应范畴中,凡是将天然或人造的含能形态转化为符合供热系统要求参数的热能设备与装置,通称为热源。 目前采用的热源型式有:热电厂、区域锅炉房、核能、地热、工业余热和太阳能等,最广泛应用的热源形式是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 第一节 热电厂 热电厂是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发电厂。 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方式,取决于采用供热汽轮机的型式。 供热汽轮机主要主要分两大类型: 1. 背压式汽轮机 排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汽轮机称为背压式汽轮机。 2. 抽汽式汽轮机 从汽轮机中间抽汽对外供热的汽轮机称为抽汽式汽轮机。这种类型的机组,有带一个可调式抽汽口的机组(通称为单抽式供热汽轮机)和带高、低压可调式抽汽口的机组(通称为双抽式供热汽轮机)两种型式。 第二节 区域锅炉房 区域锅炉房是城镇集中供应热能的热源。 虽然它的效率低于热电厂的热能利用效率,但区域锅炉房中使用燃煤锅炉的热效率也能达到80%以上,比分散的小型锅炉房的热效率(50%-60%)高得多。 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相比,其投资低,建设周期短,厂址选择容易。 区域锅炉房根据其制备热媒的种类不同,分为蒸汽锅炉房和热水锅炉房。 一、 蒸汽锅炉房 可分为两种主要型式。 1. 向集中供热系统的所有热 用户供应蒸汽的型式。 2. 在蒸汽锅炉房内同时制备 蒸汽和热水热媒的型式。 通常蒸汽供应生产工艺用热,热 水作为热媒,供应供暖、通风等热用户。 根据在蒸汽锅炉房集中制备热水的方式不同,有: 水管

郑州市某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一、工程概况 4 第二章二、施工部署 5 第三章三、施工准备 6 第1节 1、组织准备 6 第2节 2、技术准备 6 第3节 3、物资准备 7 第四章四、主要施工方法 8 第1节工艺流程 8 第2节 1、管沟定位放线 8 第3节 2、管沟土方开挖 8 第4节 3.管道吊运及安装 9 第5节 4.管道试压、冲洗施工 12 第6节 5.管道接口及管件的保温 14 第7节 6.管沟的回填和阀门井的施工 14 第8节 7、检查井的施工 15 第9节 8.管道支墩的施工(混凝土、模板、钢筋) 17

第五章五、劳动力及施工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20 第1节施工机具准备 20 第2节劳动力计划: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工种需用量汇总表 22 第六章六.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3 第1节⑴工程质量目标 23 第2节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3 第3节⑶工程设备材料的质量要求 25 第4节(4)质量保证体系 25 第七章七.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6 第1节 1、进度计划管理模式 26 第2节 2、计划的施行与控制 26 第3节 3、工期保证措施 29 第八章八.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31 第九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2 第十章九、施工进度总计划 33 第十一章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33 第十二章十一、施工总平面图 3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热电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一标段,包括:黄河东路(过南北运河),D426*8 热水管260 米;黄河东路(过七里河),D630*8热水管300 米;未来大道(沈庄北路—金水东路),D600 热水管660 米,本工程为市政道路配套工程热力子项。管道设计压力为1.6Mpa,供回水温度为130/65℃,供水管采用有补偿直埋敷设,回水管采用无偿直埋敷设。管道连接方式为焊接。 编制依据: 1、郑州市某热力工程设计院设计的某供热管网工程设计图纸及其它设计文件。 2、《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3、《城市热力管网工程设计规范》(CJJ34-2002) 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 5、《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8-90) 6、《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97) 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 8、《钢焊缝射线照片及底片分类法》(GB3323) 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4-97) 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管道及设备保温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85-93)

供热系统工况分析

供热系统工况分析 1.供热系统工况分析 1.1何为热力工况、水力工况? 研究供热系统供热量、温度等参数的分布状况称为热力工况。在热力工况的研究中,热用户室内温度的分布状况的分析尤为重要,室内实际温度是否达到设计温度直接关系到供热效果的好坏;当供热成为商品时,室温是否达标,将变为衡量供热这个商品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尺。因此,无论供热系统的设计,还是供热系统的运行,分析供热系统的热力情况都是头等重要的任务。 研究供热系统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分布状况称为水力状况。供热系统的供热量是通过热媒(亦称介质,为热水、蒸汽、空气等)输送的。因此,热媒的输送状况,直接影响供热量的分布状况,进而影响室内温度的分布状况。而热媒的输送状况,通常是通过其压力、流量等来描述的。由于水力状况是用来分析热媒传送状况的,因此,水力状况是热力工况的源头,研究热力工况,必须着手研究水力状况。 1.2热力工况与水力工况的关系 在供热行业里,通常困扰我们的最大难题就是冷热不均,处于热源近端的室温过热,被迫开窗户;靠近热源末端的室温过冷。表1.1告诉我们:凡是室外温低的,都是进入散热器的循环流量远小于设计流量造成的。进一步分析,还可得出以下结论:凡室温低于4.5℃的,其循环流量只是设计流量的20%;凡室温在10℃左右的,流量约为设计值的30%左右;凡室温在16以上时,流量均在设计流量的70%以上;

凡实际流量超过设计流量1-2倍以上的,室温都将超过20℃以上。 1.3热力工况与水力工况的稳定性 实现热力工况稳定,供热系统在整个运行期间,并不是始终维持设计流量(最大循环流量)进行定流量运行,而是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系统循环流量。在表1.2的实例中,当室外温度tw为设计外温tw=-18℃时,保持热力工况稳定的循环流量为设计运行流量,此时,各热用户皆为室温18℃。当外温升至-4.1℃(当地供暖季的平均外温)时,维持热力工况稳定的循环流量是设计流量的89%(即失调度Xs=0.89),而不是设计流量。而且随着室外温度的不断升高,维持热力工况稳定的循环流量也将不断减少。这就说明:供热系统,只有实施变流量调节,才能使热力工况得到稳定。因此,通常习惯采用的质调节即定流量调节,是无法维持热力工况稳定的。这种调节的好处是简单方便,因而,多年来,国内长期一直延用这种调节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的普遍应用,变流量调节已经变得十分方便,不但可以保证热力工况的稳定,而且有显著的节电效果,此时,再坚持质调节即定流量调节,就显得太过落后了。 推广供热计量技术以来,行业内仍有一些技术人员主张继续维持定流量运行。他们的理由是:推广供热计量技术以后,由于恒温阀的调节作用,系统的流量肯定是变动的,但这种变动只是系统总流量的10%左右,因此,为了维持热力工况的稳定,建议系统仍然按定流量运行。这种理念的基础,是认定定流量调节才能保证热力工况稳定。根据上述分析,这显然是错误的,根源是对室内供暖系统的工况缺乏

某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标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供热管网工程,位于****恒达路,由***设计室设计,供热介质为过热蒸汽。本工程设计压力为1.3 Mpa,温度为280℃,管道采用?529×8、?426×8、?325×8的螺旋钢管,全长共1090.7米,敷设方式采用架空形式。 二、施工程序及方法: (一)施工准备 1、成立****供热管网工程项目部,具体组织实施本工程施工。 2、技术准备 ⑴图纸会审:组织有关技术、施工、质检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图纸会审,熟悉设计图纸,查验工程现场,同建设单位协调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结合合同工期合理安排施工。 ⑵技术交底:由发包方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向施工承包方管理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按有关规定提出施工工艺要求,承包方应严格要求各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质量要求施工。 ⑶材料供应:材料供应责任人应严格按照工程材料供应计划,做好材料进出把关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的规范要求。 ⑷人员培训:对参加该工程的各专业负责人、专业人员、特殊工种进行岗前业务技术培训,做好岗前教育,择优录用。对参加本工程的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人员遵守施工纪律。 (二)主要施工工序

标高基准点的确定——固定桩位置及标高确定——固定桩基础土建施工——管线、基础验收——放线——沟槽(基坑)开挖——管道吊支架制作——管道轴向高程控制——管道连接——焊接检验——补偿器安装——管道整体试压——保温——吹洗——交工验收。 (三)水压试验 1、本供热管网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63 Mpa,强度试验压力为1.95Mpa。 2、试验器材准备,备好试压所需试压泵、管材、管件、阀件、压力表等器材。所用压力表须经校核合格,精度不低于1.5级,且铝封良好。 3、试压系统准备,用堵板将所有管口堵死,将排气阀、疏水阀、阀件、管件、试压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试压系统。 4、组建试压指挥系统,所有参加试压人员应服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精心组织,确保试压工程的安全进行。 5、试验工程,在试压系统最高处设排气阀,便于系统注水时排气,开启系统内阀件,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系统满足实验要求是即可向系统注水加压。 6、试验时,升压不能太快。压力升至0.4Mpa时暂停生压,对系统作全面检查。排除存在问题再缓慢升至系统工作压力时,再作一次全面检查,尔后缓慢升至试验压时停止生压,并注意压力变化情况,在20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得超过0.02Mpa,然后将试验压力将至工作压力,对系统内的焊旋、阀件、管件等进行全面检查,无渗漏为合格。试验过程应如实准确记录试验压力和试验时间,并请有关方面人员鉴证。 7、试压注意事项: ⑴试压时一定要排除系统内空气。 ⑵试压时应保证系统阀件呈开启状态,直至试验完毕。 ⑶试压时若发现漏点,一定要泄压,将水排除后再修理,且勿带压修理。 (四)管道的吹扫与清洗: 热力管道一般采用蒸汽吹扫: 1、为蒸汽吹扫安设的临时管道应按蒸汽管道的技术要求安装,安装质量应符合GB 50235—97规范的规定。 2、蒸汽管道应以大流量蒸汽进行吹扫,流速不应低于30m/s。 3、蒸汽吹扫前,应先进行暖管、及时排水,并应检查管道热位移。 4、蒸汽吹扫应按加热——冷却——再加热的顺序,循环进行。 工程质量组织措施

低谷电蓄热设备供暖运行分析

低谷电蓄热设备供暖运 行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低谷电蓄热设备在集中供暖领域运行分析 低谷电蓄热设备是采用电热丝利用低谷电时段廉价的电力,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800度以上高温存储在固体蓄热材料中,通过风水交换器输出85度以下热水,作为供热热源,是集中供热热源的一种新型模式。 现就该设备的典型应用,采用具体案例进行初投入及运行分析。 A:在写字楼,学校等办公类间歇供热场所的应用 概况:某办公楼供暖面积1万平米,每天白天运行时间10小时。原采用集中供暖每个取暖季费用35万。供暖指标18度,每个取暖季120天,每个取暖季每平米实际耗能量约吉焦(平均热负荷40-50瓦,供热系数)。现采用低谷电蓄热设备进行替换。 设备选型:每天理论最大耗能10000㎡×45w/㎡×10h=4500kwh 4500kwh÷8h=562kw 可以选择500kw低谷电蓄热设备(实践中选择大于562×=设备即可,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初投资,此种情况下在极端天气时,如果储能不足,可以在8小时低谷电时段外再利用平价电进行少量补充)。本方案以选取500kw设备,采用白天供热,夜间循环对管道保温防冻方式进行计算分析。 初投资:500kw×1200元/kw=60万元。 政府补贴:按《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 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见附件1),可以申请500kw×440元/kw=22万元

运行费用:10000㎡×45w/㎡×10h×元/kwh×120天×=119880元。折合每个取暖季每平米12元左右。考虑到周末节假日期间只是循环保温防冻(每个取暖季节假日约30---40天),实际费用还有可控部分约1/4。 结论:1低谷电蓄热设备非常适合办公类间歇分布式供热场所,如学校办公楼,工厂办公楼,单位集体宿舍,社区基本医疗点,金融营业网点,中小型酒店,写字间,营业网点,商场等场所。 2设备运行两个取暖季,则节省的运行费用可以全部回收设备初投入。且低谷电蓄热设备完全采取无人值守,PLC智能控制运行模式,无污染无噪音,无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紧张的制约。 3非集中供暖季或者需用热水的情况下,非常适合采用,如宾馆洗浴及集体宿舍等。 B在居民住宅楼,连续供热等领域的应用 概况:某住宅(或者办公楼)供暖面积10万平米,全天24小时运行。原采用天然气集中供暖每个取暖季费用220万,另政府补贴供暖企业150万。供暖指标18度,每个取暖季120天,每个取暖季每平米实际耗能量吉焦(平均热负荷40-50瓦,供热系数)。现采用低谷电蓄热设备进行替换。 设备选型:每天理论最大耗100000㎡×45w/㎡ ×24h=108000kwh 10800kwh÷8h=13500kw,最低可以选择 13500×=8100kw设备。建议本方案选择12000kw设备。(针对节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运行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运行分析 2011-11-28 作者:黄蓉来源: 《中华建设》查看次数119次关键字: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 目前在许多城市中,一个城区往往同时存在多个供热系统,甚至同时存在多个热电 联产的集中供热系统,但各个热源系统却相对独立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几个热源联合供 热的互补性。而多热源环状管网作为几个热源联合供热的网状连接形式,在实际应用中 表现出来的是便捷的工况调节,良好的水力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等优点,逐步被一些集 中供热的同行们应用的越来越多。本文在几年来的双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实际运行调 节和技术改进工作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的设计与运行 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1.多热源联合供热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能实现良好的供热 能力,是我们设计技术人员必需面对的首要问题。 1.1可行性的关键是良好的水力工况 一种供热方式和供热系统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是指在供暖期能否满足用户供热质量, 通过实践,多热源供热时,只要通过对热源的循环水量,供、回水压力的集中调节,各 热力站和用户局部调节,就可获得良好的水力工况。 1.2多热源系统供暖的方式 1.2.1 热网全部为间接式供暖。由于间接式供暖是把热网分成相对独立的系统,许 多相互影响的因素可以分时处理,使运行中的调节工作得到简单化。各热源间的协调可 在一次网中解决,对于用户的水力工况可以在二次网中解决。 1.2.2热网由间接与直接混合供暖。由几个单热源系统组合成多热源系统,将原有 的间接供暖与直接供暖方式在一次网中连在一起,形成直接与间接并存的运行模式。 1.2.3 热网全部为直接混水式供暖。因直接混水式供暖存在许多缺点,所以多热源 联合供热不宜用这种方式供热。 2.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系统运行方案的确定

供热管网技术标范本解读

XX供热管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 投标文件 投标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 XX _________________ 投标文件内容:_________ 技术标______________ 投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或盖章)日期:_______ 年____ 月 ________ 日

技术部分: 一、规划设计方案 二、经济技术指标及控制造价措施 三、单位业绩 四、项目总设计师及业绩(若项目总设计师业绩同单位业绩相同 时,需在两项中分别附上中标通知书原件或合同原件) 五、项目组人员配备 六、服务承诺

一、设计技术方案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概况 XX供热站规划位置位于XX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目的是解决XX用热需求。“十三五”期间热源厂建设规模为XX锅炉,规划将其作为调峰锅炉房与XX联网供热。 本次投标项目为XX锅炉配套供热管网工程设计,管网全长XX米, 管径为XX。 1.1.2投标依据 1、项目设计招标文件; 2、规划 1.1.3执行的规程规范 本投标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技术条例严格掌握设计标准,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设计中使用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及行业和工程所在地省级地方的标准、规范为(不限于此):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DBJ 10567-2013 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 —2010 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 4、《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认识多热源联网供热

认识多热源联网供热 建环102 03110218 乔世嘉 摘要:叙述了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特点、构成以及各种工况下多热源的运行调节等,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指出了多热源联网技术在多方面的优势和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热源联网,环状管网,优越性,运行调节 0.引言 目前,集中供热主要采用单热源枝状管网的布置形式。这种系统形式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 管网供热的可扩展能力差。对于一个供热系统,随着其热用户负荷逐年的扩大,枝状管网无法满足后期负荷的不断增加; (2) 系统安全可靠性差。系统采用单热源运行,当热源发生故障时,整个管网都处于瘫痪状态;当管网主干 线某管段发生故障时,其后部用户均不能正常运行; (3) 经济性较差。在供热初期和末期,热源的供热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浪费了许多能量,经济性较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供热事业的不断发展,供热管网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多热源联网运行自然也就成为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的方向。多热源联网技术是供热先进国家为节约能源、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合理调配热源运行综合运用水泵调速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热水管网运行技术。 1.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 到目前为止,大型热源联网运行模式主要有联络管式供热管网、串联热源供热管网、多热源环状管网3 种形式。 1.1联络管式供热管网 联络管式供热管网是在单一热源供热管网的基础上,在管网间邻近处设置联络管而构成的,这是最早提出的一种联络形式。由于联络管一般处于各管网接近末端的地方,是管径最小、管道阻力数最大的地方,因此,当某一热源发生故障时,流过联络管的救急流量实际上是非常小的,水力工况也非常差,引起各节点的资用压头严重失调,末端用户的供热流量甚至难以满足管道防冻的要求,这也是这种方案未能推广的原因。 1.2串联热源供热管网 对于串联热源供热管网,它是通过热网中的热源相互间加热回水而串联起来的,一旦某一热源或某一管段发生故障,整个管网的供热能力就处于瘫痪状态,所以其安全可靠性极差。

某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技 术标.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供热管网工程,位于****恒达路,由***设计室设计,供热介质为过热蒸汽。本工程设计压力为1.3 Mpa,温度为280℃,管道采用?529×8、?426×8、?325×8的螺旋钢管,全长共1090.7米,敷设方式采用架空形式。 二、施工程序及方法: (一)施工准备 1、成立****供热管网工程项目部,具体组织实施本工程施工。 2、技术准备 ⑴图纸会审:组织有关技术、施工、质检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图纸会审,熟悉设计图纸,查验工程现场,同建设单位协调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结合合同工期合理安排施工。 ⑵技术交底:由发包方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向施工承包方管理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按有关规定提出施工工艺要求,承包方应严格要求各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质量要求施工。 ⑶材料供应:材料供应责任人应严格按照工程材料供应计划,做好材料进出把关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的规范要求。 ⑷人员培训:对参加该工程的各专业负责人、专业人员、特殊工种进行岗前业务技术培训,做好岗前教育,择优录用。对参加本工程的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人员遵守施工纪律。 (二)主要施工工序 标高基准点的确定——固定桩位置及标高确定——固定桩基础土建施工——管线、基础验收——放线——沟槽(基坑)开挖——管道吊支架制作——管道轴向高程控制——管道连接——焊接检验——补偿器安装——管道整体试压——保温——吹洗——交工验收。 (三)水压试验 1、本供热管网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严密性试验压力为1.63 Mpa,强度试验压力为1.95Mpa。 2、试验器材准备,备好试压所需试压泵、管材、管件、阀件、压力表等器材。所用压力表须经校核合格,精度不低于1.5级,且铝封良好。 3、试压系统准备,用堵板将所有管口堵死,将排气阀、疏水阀、阀件、管件、试压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试压系统。 4、组建试压指挥系统,所有参加试压人员应服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精心组织,确保试压工程的安全进行。 5、试验工程,在试压系统最高处设排气阀,便于系统注水时排气,开启系统内阀件,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系统满足实验要求是即可向系统注水加压。 6、试验时,升压不能太快。压力升至0.4Mpa时暂停生压,对系统作全面检查。排除存在问题再缓慢升至系统工作压力时,再作一次全面检查,尔后缓慢升至试验压时停止生压,并注意压力变化情况,在20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得超过0.02Mpa,然后将试验压力将至工作压力,对系统内的焊旋、阀件、管件等进行全面检查,无渗漏为合格。试验过程应如实准确记录试验压力和试验时间,并请有关方面人员鉴证。 7、试压注意事项: ⑴试压时一定要排除系统内空气。

区域集中供热节能和运行管理分析

区域集中供热节能和运行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3T17:23:33.0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作者:张龙[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倡导环保节能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越来越强,对现代建筑使用及运行中产生的能耗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上海金桥土控联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01206)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倡导环保节能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越来越强,对现代建筑使用及运行中产生的能耗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建筑供热系统为例,通过采用趋于集中供热节能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运行管理效率与质量,对于较小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根据现阶段区域集中供热节能与运行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具体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集中供热;节能技术;运行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在城市建设中建筑产生的能耗也随之提升。目前,在全国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已经占到了接近1/3,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供热、制冷产生的能耗有占到了1/3。与同等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指标高出了数倍之多,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供热事业产生了巨大的限制,同时也影响着城市污染的治理。为了使能耗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解决好相应的污染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节能降耗其中,而区域集中供热节能与运行管理则成为了关键,因此,针对区域集中供热节能及其运用管理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热源方面 第一,现阶段,大部分锅炉“小马拉大车”现象十分普遍,这一问题使得锅炉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与设计效率相比,锅炉效率并不理想,整个运行的积极性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设计人员对锅炉实际运行负荷进行充分调查,并结合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在锅炉选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性与运行需求,在保障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对后期成本投入加以严格控制。 第二,由于炉型与容量的不同,锅炉使用的煤种也存在差异。为了使煤种燃烧充分,就需要对燃用设计或相近煤种进行研究并加以运用,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锅炉效率,确保其与设计热效率相符合。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煤粉炉,这种设备能够使不同的煤种在其中燃烧充分,其燃烧率最高能达到93%,对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第三,区域供热锅炉房应对链条炉加以充分利用,这种设备是通过煤和炉渣的混烧法实现供热,其取得的效果相对理想,并且在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节煤途径。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对煤和炉渣的比例进行合理设计,通常以4:1为宜,待混合充分之后将其投入锅炉中进行燃烧,为了使通风阻力得到有效降低,可以将一些具有较大粒径的炉渣掺入到煤中,如此就可以提高送风的均匀性,使煤层透气性得到提升,进而使其稳定燃烧,最大限度的降低炉渣含碳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分层燃烧技术加以运用,该项技术能够使炉渣含碳量得到减少,对于锅炉热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其具体运用效果也相对理想。 第四,由于锅炉类型的不同,其经济煤层厚度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且十分严格。本文以某市区域集中供热中对高效煤粉锅炉的应用为例展开探讨。高效煤粉锅炉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煤粉储供单元、燃烧器单元、锅炉本体单元、热水系统等等。该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就燃煤技术而言,高效煤粉锅炉对燃料的利用率比传统燃煤锅炉要高出很多,并且在经济运行成本上也相对低廉,如表1、表2分别为该项目不同燃料供热锅炉建设与运行成本、不同燃料供热锅炉环保排放对比。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 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供热管网工程编号: 注:本表一式三份,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存一份。 供热管网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主管: 审核: 编制: 施工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准备 四、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五、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六、保证道路安全通行措施 七、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为热网工程,供热管网工程,随道路新建同步敷设。设计管径为D377x7,管位中南9.0米,全长510米。设计压力1.6Mpa,设计温度130/65℃,本工程供回水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方式,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弯头采用预制保温弯头。本工程工作钢管公称直径为DN200及以下钢管选用20号钢制作的无缝钢管,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T8163—要求;公称直径在DN200以上的钢管,采用材质为Q235-B的螺旋焊缝钢管,其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的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 2.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城市供热直埋管道技术规程》CJJ38-98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35-97 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97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9.现场施工情况及工期要求 10.我公司的施工设备及技术力量 三.施工准备 a)施工技术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施工技上的优势及施工经

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Word版

1、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力网(热网)、和热用户 2、供暖系统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 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3、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 n,供暖系 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4、热负荷计算包括的内容:(1)、供暖房间失热量: 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b、加热经门、 窗缝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称冷风渗透耗热量。c、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额耗热量,称冷风侵入耗热量。d、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耗热量。e、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称通风耗热量。f、水分蒸发耗热量。 (2)供暖房间得热量:a、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b、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c、热物料的散热量。 (3)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5、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散热面积按下式计算 F-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Q-散热器的散热量(W) 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T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散热器连接方式修正系数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6、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1、热舒适度高2、节约能源3、不占据室内地面有效空 间4、房间热稳定性好5、便于实现分户热计量6、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 7、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

8、 重力循环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9、 单管系统各层水温计算 10、 膨胀水箱的作用是用来贮存热水供暖系统加热后的膨胀水量。水箱上连有膨胀管、 溢流管、信号管、排水管及循环管路等管路。膨胀管与供暖系统的连接点,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一般接至循环水泵吸入口处。 11、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绘制方法1、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2、选定静水压曲线的位置 3、选定回水管的动水压曲线的位置 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的位置 12、供暖热用户与热水外网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 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这种系统不需要其他能源,而是靠外网与用户 系统连接处供、回水压差工作的。 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13、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保证热用户有足够的资用压力、热水网路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0kp ,以免吸入空气。 14、选择循环水泵时,应注意: 1、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在水泵工作点附近应比较平缓,以便当网路水力工况发生变化时,循环水泵的扬程变化较小。 2、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3、循环水泵的工作点应在水泵高效工作范围 4、循环水泵的台数选择,与热水供热系统所采用的供热调节方式有关。不得少于两台 5、当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应绘制水泵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确定其工作点,进行水泵选择。 15、热水网路补水装置的选择:1.流量 主要取决于整个系统的渗漏水量。闭式热水管网补水装置的补水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的2%;事故补水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的4%;对开式热水供热系统,开式热水网路补水装置的补水量,不应小于生活热水最大设计流量和供热系统泄漏量之和。 2,压力 补水压力不应小于补水点管道压力再加30~50Pa 。当补水泵同时用于维持管网静态压力时,其压力应满足静态压力的要求 H ——热水网路补给水泵的扬程,Pa ; H b ——热水网路补水点的压力值,Pa ; H xs ——补给水泵吸水管路的压力损失,Pa ; H ys ——补给水泵压出管路的压力损失,Pa ; h ——补给水箱最低水位高出补水点的高度,m 。 3,补给水泵台数 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台数,不应少于两台,可不设备用泵,正常时一台工作,事故时两台工作;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不宜少于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h H H H H ys xs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