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学习讲座讲稿

民族政策学习讲座讲稿
民族政策学习讲座讲稿

蒙之韵社团“民族政策学习”专题讲座讲稿

民族政策常识

杨庭

一、民族平等政策

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

- 1 -

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 2 -

意义?)

(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3)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5、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政府方面: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

- 3 -

族优秀文化。

公民(青少年)方面: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人口的多少和分布范围的大小,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证少

- 4 -

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权,以实现民族平等。

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

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实践、确立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1)实践阶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了一些自治政权,进行了具体的实践。1947年5月1日,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2)确立阶段。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布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3)发展完善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44个少数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共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占全国总面积的64.3%,总人口1.6亿人。

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第一,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第二,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

- 5 -

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和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6.关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7.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四、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1.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专门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1)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2)普遍且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3.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1)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3)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

- 6 -

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3.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1)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①重点培训、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员;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③在民族院校增设紧缺专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培训、提高现有的少数民族科技人员;④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

- 7 -

提高经济效益;⑤建立和健全农村牧区的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实用科技的普及、培训和示范推广;⑥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在民族地区建功立业;⑦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支援。

(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①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②加快“两基”步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③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④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⑤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援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⑥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

⑦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⑧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德育工作。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①抓住机遇,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②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③做好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④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⑤大力培养人才,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扶持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⑦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加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

(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①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②从实际出发,- 8 -

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工作;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基层卫生组织建设;④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⑤搞好对口支援工作,把帮助培养当地的卫生技术人员摆在首位;⑥为民族卫生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六、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1.民族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数量达80种以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等五个语系。

3.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

4.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措施

(1)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设立专门的机构(3)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

5.国家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普通话

七、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 9 -

1.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1)群众性;(2)民族性;(3)区域性

3.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宗教。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形式。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宗教的含义和特性

(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2)现实中的宗教,包括宗教行为、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组织等。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长期存在。(3)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3.我国宗教的基本情况

- 10 -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现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以及一些民间信仰。

4.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 11 -

[VIP专享]民族政策常识习题

民族政策常识的习题 第一课 民族平等政策 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哪些特征? 答:民族平等: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特征是: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与更多保护;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答: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4、国家为什么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这体现了党和 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答:为了使少数民族人民尽快改变经济落后状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体现了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中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5、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权利平等? 答:①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享有平等权利。②少主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民族平等。④努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⑤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⑥落实民族平等政策 ⑦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等。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的含义: 答: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 相处。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②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③各民 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使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使各族 人民之祸”或为什么要维护民族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即使公民的义务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维护民族团结利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⑤各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4、国家为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加强民族团结 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 问题。 5、在维护民族团结的过程中你应该怎么做?

最新民族政策常识测试题

精品文档 《民族政策常识》考查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64分) 1.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______________ 、 它在党和政府民族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 1947年5月1日,________ 自治区政府正式成立,宣告我国 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诞生。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等四个自治区相继成立,其他各省建立了_______ 个民族自治州、个民族自治县。 3.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______ 个少数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有 ____ 个自治区, _____ 个自治州,______ 个自治县(旗),总面积为 ________ 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__________ ,总人口 ______ 亿人。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一个总原则。 5. 我们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________ ,权利的__________________ ,权利的_____ ,权利的___________ ,权利义务的 ___________ 等特性。 精品文档 6. _______ 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7. _________ 是__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8. ________________ 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_______________ 也, 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二、简答题(共36 分)1、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有哪些内容?(12 分)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 认识中医—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古称“角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一、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吸拔经络中的风寒湿气外出,还具有引出排脓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 二、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 ①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②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③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 三、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②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 ③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④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 ⑤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 ⑥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 ⑦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⑧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 ⑨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⑩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5~7ml。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整理

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 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那些特征? 答: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的一致性等特征。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答: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 1、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2、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答:民族团结对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证。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3、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答: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它经历了实践、确立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事务。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第四课: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1、新时期我党在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方面的方针是什么? 答:1987年,中央提出“要积极培养具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条件的少数民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梳理

一、填充题 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 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 原生形态)民族。 1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 )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 民族(融合 ) 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 自然的 )、( 自由的) 、( 自愿的)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 )的内容。 20.2005年5月27日,胡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并存。

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心得体会

学习民族宗教政策理论心得体会 中庄小学汪祖花我国宗教坚持的是实行独立办教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国际宗教势力进行干涉。我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没有超越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允许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公民不论信仰或不信仰宗教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种义务。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任何人,不管是信教的公民还是不信教的公民,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的安全。有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却错误的认为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宗教自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宗教自由”为借口,反对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这是不允许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都是自由的,而不是说信仰宗教的人可以打着宗教旗号为所欲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国家,宗教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离开法律讲“宗教自由”,是违反人民利益的,也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悖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老师每天忙于教学和业务的学习,未必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能够有用心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政策的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这种思想上含含糊糊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工作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为此,学校开设了民族教育课程,做到

每天为学生宣传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另外班会课、板报宣传、校园广播等也绝不放松。真正的让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入脑入心,不能有任何含糊。 以上是这次学教活动的一点心得。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地摸索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党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向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讲话稿

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讲话 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再一次来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法律知识。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不过大家是否有能分辨得清楚呢而且往往这种不健康的东西更具有诱惑力,大家是否有毅力能够克服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呢大家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部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耍弄清楚的问题。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理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中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己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理应负责任。《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理应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

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己具有事实上的识别水平,但因为年龄小,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理应受他们刑事贡任水平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部负刑事责任,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末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实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同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因为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发生在2002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冉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己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国各民族的概况: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增强热爱个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写问题。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梳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团结,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重点:党的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撰教学思路,编写问题。

民族政策常识习题

1、 民族团结的含义 : 答: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 相处。 2、 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 答:①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②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③各民族 人民齐心协 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 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使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使各族人 民之祸” 或为什么要维护民族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维护 民族团结即使公民的义务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维护民族团结利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和 谐民族关系的发展。 ⑤各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的基础。 4、 国家为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 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 妥善处置 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5、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过程中你应该怎么做? 答: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之事,向各族人民宣传国家 的民族政策。在学校生活中,帮助关心少数民族同学,并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少数 民族的风 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1、 2、 3、 4、 5、 民族政策常识的习题 第一课 民族平等政策 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哪些特征? 答:民族平等: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异同,都一律平等,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应的 义务, 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 平等。 特征是: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 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帮助一切民族实现 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与更多保护;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 的重要前提? 答: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民族平等又是和 谐民族 关系的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 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全体国民 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 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 团结,互助与和谐。 国家为什么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这体现了党和 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答:为了使少数民族人民尽快改变经济落后状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了加 快少数 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体现了 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中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权利平等? 答:①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享有平等权利。②少主民族聚 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民族平等。④努力发展教 育科学文化事 业。⑤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⑥落实民族平等政策 ⑦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地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等。 第二课 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政策讲座简报

民族政策讲座简报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简报 主办单位:学益教务处、年级组政治组日期:2015年12月 25日 宁夏育才中学是一所民族地区的全寄宿制超大学校,既要有质量、更要有特色,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2015年我校新五年规划确定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为我校的特色教育。为体现这一办学理念,学益学区于24日下午对全体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了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讲座。 首先,李向辉老师在文化交流中心为全体高一学生集中宣讲。向辉老师用她富有激情的语言指出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我党历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基本原则,在民族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年来我们国家部分地区也受国内外各种极端思想的影响,也出现了极端宗教组织搞得的一些破坏活动等不和谐的声音。她告诉同学们一定要理性的分析这些问题根源,并相信我们的党一定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民族关系成为最和谐的关系。 同时,李佳、郝永胜、曹爱萍、王东恒四位老师在学益多功能厅分别为高二全体学生做了民族政策宣讲教育。李佳老师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之一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前景令人欣慰。郝永胜老师指出宁夏民族关系空前和谐,我们应该珍惜身边这美好的生活。曹爱萍老师指出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很好的处理了的当前我国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东恒老师从国内、国际角度分析了当前各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指出发展经济,使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要反对国际霸权主义的行径干涉。 王东恒老师告诫学生今后一定要从尊重同学之间的宗教信仰做起,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把民族关系的事当成大事来看待。各位老师今后也要继续努力,为我校民族政策教育、我区回汉民族关系的融洽做出政治教师应有的责任。 同学们被李向辉老师的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和吸引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 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什么叫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 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 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 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结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 3、民族团结的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主要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民族内容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5、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6、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7、“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汶川地震救援与灾后重建体现了三个离不开) 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民族团结的时代特征 9、民族团结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10、国家维护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演讲知识讲座3——演讲的分类_1

演讲知识讲座3——演讲的分类 演讲一般从其功能、形式、内容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第一、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五种。 1、“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2、“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3、“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

4、“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5、“使人乐”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们大都能听到。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 第二、从表达形式上划分,可分为五种类型。 1、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某单位搞“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主题演讲,为了让演讲员各有侧重,分别拟了《把爱送到每个顾客的心坎上》、《练好本领,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三个题目,给了三个演讲者,要求以此组织材料,准备演讲。半命题演讲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进行的演讲。1986年,中央电视台和《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命题演讲即是以“四有教育”为范围,具体题目自拟。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1、什么叫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予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区、我市民族基本情况怎样?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10449万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41%,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10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17个(傈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撒拉族、毛南族、锡伯族);10万以下1万以上的有13个(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基诺族);1万以下的有7个(高山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一般把毛南族、撒拉族和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民族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12个世居民族。全区总人口4789.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34%。全区壮族人口1454.54万人,占总人口的32.40%.桂林市少数民族人口74.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76%,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瑶族、侗族、壮族、回族。桂林市各县(区)都有少数民族分布,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 3、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民族平等的权利有哪些?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1)各民族一律平等;(2)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3)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民族平等的权利有:(1)政治权利:①平等权;②参政权;③民族区域自治权;(2)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①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②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权;③保持、改革和发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④宗教信仰自由权;⑤受教育权;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权。 4、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5、国家对民族平等团结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1)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图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民族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心得体会 七营中学王海东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我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之后,感到受益匪浅,感触很深。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代表共产党员可以信教。我们党宣布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当然不是说共产党员可以自由信奉宗教。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对我国公民来说的,并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 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对社会的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 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认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观点。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这是一项长期政策。我想,我们党之所以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基于对宗教本质的深刻认识。因为宗教是意识形态范畴,是长期存在的,而且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消除,宗教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我更加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在新疆,非法宗教活动总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干着不耻的勾当。有的干预教育、婚姻、计划生育,强迫青少年和学生信教,教唆学生非法学经,甚至和民族分裂联系在一起,利用部分群众的无知,歪曲宗教教义,煽动宗教狂热,蓄意制造民族矛盾,打击和迫害爱国宗教人士和干部群众,成为影响新疆的团结和稳定的主要危险。在新疆,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非法宗教活动,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 通过这样系统的学习,使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加明白了熟悉和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认清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危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处理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我想县委政府提出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就是要让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依法运用政策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

校长专题讲座讲稿

校长专题讲座: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六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是指在设计教学时要全面考虑教学的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因素。使多种因素能够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向着共同的目标形成合力。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其表现为三个不同层次,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服务。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生活的世界,构建课本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价值观的体验等等。教师要自觉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策略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过程体验、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3、发展性原则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学是认知、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整体生命成长、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学习,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知识

地、情感的、价值观的因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与教师共研讨、共探索、共提高,同发展。 4、过程性原则 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过程重于结论”。传统教学的误区就在于重传授结论,轻过程探究,这一条残杀儿童创造性的所谓捷径,从源头上剥取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为机械的听讲和记忆。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摧残。重过程在于让学生“会学”,重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探究知识。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这是怎样来的”。同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直接动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一场考验和锻炼。 5、开放性原则 新课程理论主张课程是开放的。因此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也应该是开放的。课程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师生互动、多感官参与、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立体教学信息传递以及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师生身心愉悦的气氛,使学生的心态和思想不受拘束,保持自由与开放,让学生展开想像与思考的翅膀,去学习、研究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开放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6、情境,体验教学原则 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态与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一、《民族政策常识》总体概况 1. 《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位于中间部分,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它是小学民族知识常识与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的衔接。相对小学的知识要更为抽象一些,而又比高中所学的要更为现实、具体。 2. 《民族政策常识》教材讲授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以及制定这些民族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教材以民族政策常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民族团结作为教育的主线。 本教材介绍到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民族政策常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了解党和国家制定上述八个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与对待党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4. 《民族政策常识》教材整体结构与体例 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2、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知道我国各民族的一般特点。 4、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能力目标 1、认识到各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中国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从具有热爱各个民族的情感 2、通过学习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用行动自觉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教学重点: 1、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2、我国各民族都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哪贡献? 教学难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发言稿

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活动的发言稿 在学习中我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是加深了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产生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对社会的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二是加深了党的宗教政策的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团结,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建立了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中国共产党一直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国后,这一政策被写入宪法。宪法规定: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不同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不同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一方面,我们党要贯彻执行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但是另一方面,从宗教界来说,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 三是更加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非法宗教活动总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干着不耻的勾当,成为影响新疆的团结和稳定的主要危险。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非法宗教活动,对此,我们要有一个非常清醒地认识,时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在行动上予以坚决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最好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是关系新疆稳定大局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提升全区持续发展水平的根本性工作,是让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满幸福、文明和谐生活的长远性工作,必须大力度抓起来、高强度落实下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尤其是国家干部,一定要成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最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站在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最前沿。 唐努尔.伊敏 2015-3-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