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治理的形势转变及未来趋向

农村社会治理的形势转变及未来趋向
农村社会治理的形势转变及未来趋向

农村社会治理的形势转变及未来趋向在农业税费取消之后,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社会发生了由静到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取到予的矛盾转换和从简约到精细的治理模式变迁。精细治理将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未来趋向,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夯实基层,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加强系统治理;明晰规则,加强依法治理。

随着农业税费的取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对旧问题的解决,也包含着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由静到动的发展模式转变

在本世纪初,基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考量,政府重点关注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和干群关系问题,将问题限定在了农村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农业税费负担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因素。在上述认识中,问题的根源在农村,解决的思路也在农村。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问题不再局限于农村,而是要在城乡关系的互动中,在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中重新审视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城镇化、人口流动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出现了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

和农民市民化问题。而且随着农业机械的应用,社会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出现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产生了新型职业农民,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自给自足功能逐步弱化。同时,还产生了农民以及村庄之间的分化。农民与村民不再是指同一群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并非都拥有农民身份,住在农村的也并非都是农民。

有些村庄逐步推进社区化建设,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突出了生活的功能;有些村庄则重点保留生产功能,逐渐演变为农庄;还有些村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城市人休闲、度假的地方,以为城市提供生态、乡土性产品而获得发展空间。

总之,当前的农业、农村与农民产生了分立,每个都可以独立存在,关联度有所降低。它们更加注重与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或者说,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影响,不能再静态地去看待这些问题,而是要在动态的系统中去把握。

从取到予的治理矛盾转换

原来农村中的治理问题主要是收取农业税费和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两项工作构成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及其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后来,随着税费改革的实行,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乃至于全部取消,还实行了各种惠农补贴。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这些都极大改善了干群关系和基层的社会面貌。基层政府从管理转向了服务。

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

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平安资阳的刚性任务,是资阳决胜全面小康必须同步抓好的关键环节。市政协高度关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近期集中时间精力,组织相关专委会、部分市政协委员,与市综治办一起,深入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实地查看、沟通走访、座谈交流,经过系统梳理、研讨,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全市上下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资阳建设,为美丽繁荣怡然资阳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截止x年,我市16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优秀市,乐至县连续3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长安杯”。 (一)治理工作的职责使命和时代担当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三个精准”。一是精准实践基层社会治理的“资阳模式”。切实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的“133”工作模式,即1个中心(坚持以平安创建为中心)、3条规律(把源头化作为“社会治理之基”、把精细化作为“社会治理之本”、把智能化作为“社会治理之要”)、3条道路(走党建引领之路、走社会协同之路、走发动群众之路),有力指导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迈进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精准掌握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势变化。洞察当前公共安全压力日益增加、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矛盾遗留问题与新问题交织、新行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等方面形势变化,增强治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精准把握基层社会治理的使命担当。从提升治理能力、构建治理体系角度出发,精准把握城乡发展趋势、社会治理现状、社会治理需求等情况,确保治理工作更富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网格基础。全市县(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均实体化运行。建立健全网格管理员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建立矛盾预防化解的多元机制。市、县、乡三级建立各级调解组织,充实调解人员。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离婚冷静期”“家事调查员”等为载体的家事审判调委会、医疗纠纷调处“3+2+1”模式、交通事故首端联动处置机制等创新举措成效显著。三是探索各界广泛参与的联动模式。建立三大类“红袖标”队伍。通过制作平安建设微视频、微电影,策划“微直播”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平安建设。 (三)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化精细化智能化改革成效初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目前全市部分乡镇、村已实施“雪亮工程”,实现与“天网”“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十户联防”“平安大喇叭”的对接。市本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平台已基本建成。试点乐至县县级、乡镇、村综治中心建设工作得到省委政法委、省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城关镇李海英董亚丽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做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既是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在乡镇社区建设实际,就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我县的22个社区都是农民转为居民,撤村建居而成的村居混合型社区,其特点如下: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二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三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村改

居越来越多,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建设管理方面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从我镇社区建设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建设未完全达标。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镇社区的数量由原来的六个增至现在的11个,但按照社区建设“三有一化”要求,只有城区6个老社区活动室面积和室外活动广场面积基本达标,5个村改居的社区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室面积不达标和没有室外活动广场的问题,再加上社区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和管理。 2、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从我镇社区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县、镇党委、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社区党建、文化等各类活动室,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配齐配足了党支部、居委会、监委会班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还是被动沿用老一套方法,严重制约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 3、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引言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等问题。研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言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大的现实就是旧的二元体系没有被完全打破,新的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半截状态。本文将在下面部分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说明。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3号黑体) 1.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二级标题4号黑体) 建国以来,由于特定的环境,我国采取了牺牲农业,优先;牺牲农村,优先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为保证这一战略的实施,国家运用行政手段,人为的建立起了城乡二元的治理结构,这种政策的长期实施,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乃至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不仅仅是表现在某一方面,而是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的。 2.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新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先是在城市国有中建立起来,是针对国有企业职工而言的。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行,是公认的新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标志。”(郑功成,2002)。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被比较完善的建立了起来,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却始终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状况令人堪忧。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目前国家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仍然是剩余型的,即只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大多数农村人口被排除在外了;此外,社会保障资源的城乡占有也是存在巨大差距的,“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经费,而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费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张亨明,2008)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按照党和政府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在农村社会的复杂性以及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滞后,使得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家庭保障功能的退化 在传统农业社会,家庭一直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一方面,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是自给自足,个人的生老病死只能依靠自己或家庭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农业社会,家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家庭成员共同生产劳动,共同生活,只有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60%。 2、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今后10年,人民币

社会工作部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社会工作部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我区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个中心”运行、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中央媒体采访团及《X 日报》、《共产党人》杂志等多次对我区社会治理做法和经验进行刊载和宣传,XXXX年、XXXX年我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和和谐社区建设经验在自治区进行交流。现将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整体推进,奠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基础 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我区于XXXX年X月份,成立了X区委社会工作部,由一名常委兼任部长,配备了专职副部长,在编工作人员X名,实现了社会治理工作专人专事专管。XXXX年X月份,相继成立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兼任,进一步

加强了社会治理工作组织领导。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X区网格服务人员管理办法》、《X区关于进一步规范镇、街道“两个中心”运行改进服务水平的意见》、《X区清理规范社区各类评比达标创建和出具各类证明的实施意见》、《X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权力清单》和《X区XXXXX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加强我区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突出重点,优化服务,打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亮点 建设街道“两个中心”,搭建服务群众平台。按照市委彭书记要求,自XXXX年,我区投入资金XXXX多万元,率先在星海镇和XX个街道建设了民生服务中心和综治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实行“前台接待受理,当场综合办理,后台协同处理”机制,将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权力、职责下放,工作重心下移,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进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真正将两个中心建设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政府”。一是建设标准化。根据街道服务人口和承担工作量大小,对“两个中心”窗口设置、大厅布局、人员配备、服务管理等进行了统一规范,民生服务中心以方便群众办事为主,采取业务“一口清”的形式设立X-X个综合窗口,综治服务中心设置X-X个窗口,实行AB岗定期轮换。配齐了以街道正式干部、聘用专职“两个中心”工作人员和部门派驻干部为主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 —以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为例 太平乡地处莲都区西北部,东面与市林场、仙渡乡交界,南与联城镇毗邻,西同老竹畲族镇接壤,北靠雅溪镇,丽雅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从乡域中部通过,交通便利。现太平乡由原巨溪乡和太平乡2006年10月撤并而成,驻地太平村,辖1个办事处,33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203个村民小组, 2011年年末农户6973户,总人口21443人,辖区总面积105.3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3.2万亩,耕地面积7479亩。2011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7.36%,农民人均收入 4619元,较上年增长25.45%。 和绝大部分农村一样,处于转型时期的太平乡的治理模式,同样存在着体制内控制手段不完备和体制外控制手段失控,体制内控制功效不断削弱和体制外控制功效逐步增强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乡镇机构改革没有明确的方向。2006年10月,巨溪乡和太平乡撤并成现在的太平乡,但乡镇领导班子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改,方向在何处。甚至有同志连乡镇政权的职能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必然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也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二是邻里纠纷普遍存在,包括责任田纠纷、水利纠纷、邻里口角纠纷等。这些纠纷得不到合理解决极易引发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甚至是刑事案件。三是一些村霸、乡霸、市霸、地痞流氓等恶势力,欺压群众,危害一方。四是青少年犯罪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不可忽视的因素。五是太平乡各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村内卫生严重存在着“脏、乱、差”,通村道路弯、窄、多,车辆无法进村,严重制约了本村群众的吃、住、行。笔者认为,从太平乡实际出发,可从以下基本途径进行农村的社会治理: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基层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是政府改革与转型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实现基层治理的有效保证。根据“善治”理论的思想,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应当集中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基层建设等方面,应当突 出“指导”和“服务”这两个核心要素,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可以借鉴的做法是: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观念,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各种组织以及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等。例如,在保留乡镇作为一级政府的前提下,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把一切以满足农民的各种需要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为农民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包括农民最为需要的信息、技术、资金服务等。政府将乡村问题内部化,让基层化解自己衍生出的问题,建立各式各样属于农民自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在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潮如保守主意和自由主义以及教派主义民族主义等 2,新派思潮如女权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3,学科交汇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 影响: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太大致归结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备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以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到: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者是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从政治概念研究的角度上来说,它与政治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政治学说历史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了解。而政治思潮是一种社会曾面的动态思想倾向,它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不是取决于它在

某一历史时期是否重复出现,存在多长时间,而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标志政治观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倾向,影响其对应的政治活动,甚至能影响到政治学说的发展。 也可以说,政治思潮是政治学说的发源地,作为某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孤立的,而且是必然有着与社会接轨的现实存在其中。而政治学说的背景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治思潮的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 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 一、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 命质量为主 在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 诊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缺欠或某个系统有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 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开出的不会全是去药房取药的处方, 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 医学的对象将从以患者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面向整个人群的模式。因此, 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中心。有相 当数量的医生(有些国家约有半数左右)是从事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而比全科 医生多得多的,对人群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省 资源的是社区护理队伍(包括家庭病床服务、老年公寓服务以及社区围产与婴幼 儿服务等等)。 医学中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多的人们,在社区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以方便就医与择优就医的方式,来选择他们的就诊医院。所谓方便就医,已 不再是区域观念,也不是距离概念,而是指要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多元 因素进行考虑与判断的概念。 限制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定点报销制度都将被淘汰,一些不方便、不优秀、无特色的医院势必走向分化,走向倒闭。其出路是:一、化整为 零走向社会,踏踏实实去做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二、彻底改革,提高水平,成 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可选择的医学中心。否则就只好眼看着门诊量逐年减少, 空床位日益增多,医院效益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计,最终不得不宣告倒闭。 。 二、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精心保存的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这张卡片也许只 有名片大小,最多二、三张,就足可以记载一生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甚至 包括全部的影像资料。所谓病历,不再只是在某医院、某时期的病情档案的记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676591.html,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艳秋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5期 摘; 要: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原因;对策 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治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治理过程包括治理手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目标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 一、锦州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分析 1、民主不足,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有相当一些村镇村务公开不彻底,村民代表大会、村监会、村支部会大都形同虚设,很少召开或基本不召开,村民无法有效参与村镇治理,重大事项村民无法参与决策,村委会经常代替村民主体地位,村两委干部管治意识大于服务意识,“一言堂”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農村内部难以形成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制约。而村民自己也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表现得消极冷漠。 2、农村基层组织成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 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恢复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但基层组织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主动性、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农村两委成员中,50多岁的居大多数,40多岁的属年轻成员,30岁左右的只占极小比例,30多岁的村两委负责人更是凤毛麟角。加强村级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必须面对的长期性问题。 3、经济腐化问题依然存在 传统农村治理中,村内纠纷大多以村内事务为主,主要是承包地分包、邻里纠纷等,涉及人员、范围、金额均有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资本向农村渗透,农村逐步被卷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大量征地拆迁、土地流转、项目分包、劳务用工、资源出租出卖等纠纷,逐渐在农村治理中占据越来越大比重。 4、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农村宗族与村民自治

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农村宗族与村民自治 农村宗族复兴在当代农村形成一种隐性的非正式力量,对村民自治的实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重要影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既要尊重农村社会存在的内生力量,又要以现代法治规范和制约,通过在法治框架内合理整合才能走出一条村民自治的最优发展路径。 标签:社会治理;农村宗族;村民自治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村与宗族始终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转型使得传统宗族势力重新找到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资源空间,宗族组织在农村开始活跃,对农村村民自治的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基层社会治理中农村宗族对村民自治的积极影响 (一)农村宗族德育传统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凝聚作用 农村宗族比较注重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宗族文化这个载体,宗族道德被不断传承,很多宗族都秉承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尽管其中不乏封建伦常色彩,但也凝聚了许多传统道德精华,对宣扬和保持优良传统道德具有一定教化功能。《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中选录的孔子宗族的族规家训中,就规定“务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崇道重道,好礼德”〔1〕。山东淄博翟氏在总结该族历史经验时,提出“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乃吾族之美德……如果人类把血脉相连的亲缘丢掉,那么罪恶便会疯长;如果人们把最具良知的孝道忘记,那么世间便失却了真情。”〔2〕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村宗族宗法关系一直与基层政权并存,农村宗族承担着一定的组织、协调、教化和救助的义务,维系了农村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时至今日,在宗族文化内化下的传统道德仍然是维系农村社会安定秩序的重要基础,在解决农村社会矛盾和纠纷方面发挥着很好的调解功能。实践证明,现代文化与传统宗族文化经过适度整合可以统一,其功能可以促进当代乡村社会的和谐。 (二)农村宗族力量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衡影响了乡村政治民主化进程 马克思曾经提出社会参与国家、社会制约国家、社会收回国家这三种防止国家权力蜕变的途径,村民自治就是社会参与国家,社会制约国家和社会收回国家的重要表现形式。〔3〕随着国家制度安排的多样化,村庄内部的公共事务由国家严密管控变成了村庄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分权。在农村,村民会认为村委会背后有乡镇政权的支持,他们往往会在认为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寻求宗族力量的帮助,宗族力量无形中成为制约基层行政权力的一种独特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委会选举的竞争性和选举的公正性,影响了乡村政治民主化的进程。①借助宗族这种隐性的形式,农民形成了一定的利益表达共同体,参与乡村政治,悄然改变了农民对政治的冷漠观望,逐渐由动员性政治参

对当今未来主义思潮释解

对当今未来主义思潮释解/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文史论文中国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对当今未来主义思潮释解 当代西方未来主义的基本特征未来主义思潮借用未来学的方法为未来社会蓝图进行了描绘,阐述了人类迈向未来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据此提出了人类社会未来生成的实现路径。一言蔽之,它具有如下特征:致思思维缜密当代西方未来主义思潮植根于未来学,向多学科借力,综合汲取其他领域研究优势,发现了新问题,建立了新理论,创造了新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未来社会研究的逻辑体系。未来主义对全球性环发问题的研究就是以生态学为科学背景和根据展开的。19世纪中叶,赫克尔(德国)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主要是探究有机体自身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未来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同有机体和环境的关系一样,都存在着物质变换,通过物质变换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因而,必须将环境和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系统关联(如食物链),因此,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就会造成生态破坏,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限制社会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人类通过掌握和运用生态学规律,可以最终实现生态协调,因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的。预测方法前瞻性后工业社会理论、增长极限理论、信息社会理论、后福利社会理论、数字化生存理论、后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全球化理论等都是当代西方未来主义思潮中比较着名的理论。各位思想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筹划不一而足。尽管建树理念有所不同,模板建构相去甚远,我们依然从中看到未来图景中的现实范本和对社会演化模式的科学掌控。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就是架构于“概念性图式”和“旋转着的中轴”基础之上而进行技术反思生成的社会机制。贝尔写道:“社会结构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是一种概念性图式的‘反映’。”贝尔的观点中突出技术运用的科学性。“我的重点在于技术的影响,我并不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因素,而作为一种分析的因素,以观察新技术出现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及其政治制度必须设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贝尔不仅对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2-07-26 17:07:33) 转载▼ 标签: 杂谈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静云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所谓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尤为迫切。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总的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而这些农民都没有。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参保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有财政补贴的约为1000万人。在农村低保方面,全国农村低保对象有4291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9%,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3亿元,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国有543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增,由于人们对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原本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和,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原本住在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已经绑架了中国,成为了一种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的方式来剥削,也不愿意让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的方式(多多发行就行了)来保持的稳定,结果是其他价继续暴涨。 2. 3.1 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4. 5.未来随着中国的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一旦立即出现生存。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

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健全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的,加强的度,尽力确保。 6. 7.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不高的普通,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了吗?他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理很简单,教会了你对他有好处吗?传说中的确实写了几本书教大家做,但是,他出书的目的是通过书的畅销来赚取子,不是为了教你做企业的经验。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遍,没有看到多少有的,远不如看道德经有意思。希望大家在这个欲横流的社会里冷静思考,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别人的价值,多多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身边

当今国际局势有哪些深刻变化

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快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南北经济力量博奕是促进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所谓南,系指南方国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获得独立与主权的发展中国家。所谓北,系指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集中在被称之为“富国俱乐部”的经合组织(OECD)之中。南北关系,体现为南北政治、经济、科技和安全、军事等各方面的相互合作与斗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南北经济实力对比逐渐发生的变化。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南方国家的GDP 增速已高于北方国家,但人均GDP增速则低于北方国家。然而步入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在经济总量上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在人口基数增加的前提下,人均GDP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在21世纪头1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 和人均GDP增速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私人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三大要素”的增速都继续保持高于发达国家的势头。变是永恒的,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人们不应再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比发达国家以更快速度增长,南北差距就会趋于缩小,世界经济格局就会发生改变,这是必然的结果。 所谓国际经济格局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具体包括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的力量对比关系。从地缘角度划分,世界总体上可分为六大经济区域: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一、亚洲率先走向崛起 亚洲地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堪称世界第一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过自己的辉煌。在1997—2007年的10年里,亚洲国家和地区克服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跃居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GDP年均增速超过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愈益增大。日本《富士产经商报》在2008年4月4日报道中指出,2007年,中日韩、台湾、香港、东盟10国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7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6倍。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业已替代日本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行模式”早己不复存在。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指出,150年来,西方享受了进步与繁荣,而亚洲却遭受贫困与饥饿。现在,亚洲正走上经济复兴的道路,这将使他们重新得到他们以前文明所拥有的辉煌和荣耀。 二、新兴大国的腾飞和“超高速”发展 美国高盛集团于2007年推出了所谓“钻石十一国”概念(菲律宾、孟加拉、埃及、印尼、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越南),指出在2004—2007年4年间,十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5.9%,是欧洲国家平均增长率的两倍以上。新兴市场或新兴经济体现已遍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东欧及中东各个角落,形成了“新兴经济群体”。 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发展模式、美国的金融创新制度、美国推行的新自由主义及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等等,都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美国匹兹堡G20峰会弱化了八国集团的作用,将包括10个新兴经济体的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最重要论坛”和“世界经济新协调群体”,标志着主导世界经济的美日欧三强已无法单独解决全球性大问题,标志着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和话语权的扩大,标志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

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增强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社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社区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加强城市基层管理,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社区建设总体情况凉州区城区面积xx平方公里,现有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委会xx个(其中包括武南镇x个、黄羊镇x个)。有社区居委会主任xx人,副主任xx人,委员xx人,各类社区党组织xx个,党员xx多名。(一)选足配强领导班子,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xx年x月全区第四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各社区选足配强领导班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总支、支部)工作职责、居委会工作职责、书记岗位职责、主任岗位职责、居委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居委会民主听证会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居民代表会制度、居民事务代办制

度、档案管理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二)社区办公场所得到改善。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自建、购置、划拨、借用等方式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其中自建解决的有x个,购置的有xx个,划拨的有x个,借用的有x个;其中社区办公用房在xx平米以上的有x个,xx平米以上的有x个,xx平米以上的有xx个,其余xx个均小于xx平米。(三)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人员xx名,其中,公职人员xx名,民选副主任xx名,公益性岗位xx名,进村进社服务人员xx名,参战参试安置人员xx名,聘用人员xx名。年龄结构上,xx岁以下xx名,xx岁至xx岁xx名,xx岁至xx岁xx名,xx岁以上xx名。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xx名,高中及中专xx名,大专及以上xx名,本科及以上xx名。(四)社区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近几年,通过争取项目建设,西大街、东大街和西关街三个街道均完成了“四站一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各街道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建成集民政、社会保障、综治、计生等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并整合各部门资源,配套建设文体活动、图书阅览室、爱心超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使社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五)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在城区各社区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第一章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一、农村社会救济的现状、问题 农村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农村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它保障的对象主要是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孤苦无依、无法生活者,以及虽有收入,但因遭受意外事故或收入较低无法维持生活的农村社会成员。这些社会成员如果得不到安全保障,也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因此,农村社会救济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前的农村社会救济主要包括临时性的贫困救济、灾害救济、农村五保救济、扶贫开发。由于农村财政汲取能力低、社会集资能力低、个人支付能力低,从而使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大、筹集资金贫乏、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薄弱,虽然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做过种种努力,但是农村社会救济依然存在种种问题,主要突出体现在: 1、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与高收入群体相比较而存在。农村弱势群体是低收入农户或农民的集合,其中包括大量的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 目前,重庆农村已形成了一个人口较多、收入很低的弱势群体。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社会阶层的五分法,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2001年重庆市农村人口中最低收入人口约有540万人,约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2%。这540万人口人均纯收入(包括折价的自产自食农产品)为916元。另据重庆市扶贫办测算,200 1年重庆农村的贫困人口达367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09万人,相对贫困人口258万人。上述测算结果表明,重庆农村弱势群体中,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占20.2%,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6~865元)占47.8%;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占32.0%。农村弱势群体的弱势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严重不平均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收入差距巨大、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最明显、且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存在的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中为温饱问题所困扰的人口,是社会结构中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根据国际通常的评价标准,以基尼系数来评价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程度。当基尼系数小于0.3时,收入分配处于最佳的平均状态;当基尼系数处于0.3~0.4之间时,收入分配处于正常状态;当基尼系数大于0.4时,收入分配进入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的警戒状态;当基尼系数大于0.6时,则处于社会动乱随时发生的危险状态。据测算,重庆市按城乡家庭收入分组

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新特点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机遇

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新特点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机遇 (2 13."02)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球治理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是中国官方对于全球治理问题的最新理论概括和战略判断。其中至少透出几个最关键的要点: 其一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在最高文件中以“全球治理”取代了“全球经济治理”,表明中国不再把全球治理限定在经济事务领域,它涵盖着经济、政治、安全、社会和其他新领域的全球治理内容;其二是中国官方文件也是首次使用“全球治理机制”的概念,这表明全球治理不只是一种外交事务和世界现象,而且是一种机制和制度,它是世界秩序的另一种表述;其三是这种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也可以说“全球治理”正在从“西方治理”转型为“西方和非西方的共同治理”,这种变革不仅关系到国际体系的发展趋势,而且影响到各国的国内治理理念和制度安排。仅仅从这些初步理解来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治理机制变革的重要推动者,这个转变的战略内涵和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全球治理是全球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大国既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又是国际体系权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它们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符合世界大势的客观进程。在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低迷状态,难以提供全球治理公共品的背景下,新兴大国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治理的重要特点之 一。"同时,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不同领域的能力发展极不平衡: 全球经济治理走向深入,全球安全治理陷入僵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具体化阶段。中国需要与其他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各领域发挥各自特长,协同作战,互为补充。 为了抓住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历史机遇,这里对新阶段的特点稍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