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建设求职

云平台建设求职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28岁

河南

139*******(手机) xuyu@https://www.360docs.net/doc/e514534025.html,

许玉云平台建设

最近工作

公司:X X有限公司行业:影视/媒体/艺术/

文化传播

职位:云平台建设

最高学历

学校:河南大学

学历: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

工作经验

公司:X X有限公司2014/1--2015/1

职位:云平台建设

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部门:研究部

工作内容:

1.负责互动电视产品全省部署实施的项目管理工作;

2.负责互动电视新产品开发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

教育经历

学校:河南大学2009/8--2013/6

专业:计算机应用本科自我评价

X年的iOS开发工作经验,参与多

款APP开发,涉及健康医疗、电

商、社交、新闻资讯等方面。技术扎

实,有独立开发项目能力,自学能力

强,可以通过学习快速掌握新技术。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目标地点:河南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云平台建设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

听说:良好

读写:良好

证书

大学英语四级2010/12

云平台建设思路

云平台 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平台建设意义

云平台建设意义 由于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顺应政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构建电子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建设政府信息化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管理服务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设云平台的意义如下: 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首先,通过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系统 的建设,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2.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在网络社会,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的 源泉,政府不仅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因此,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建设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将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3.实现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信息化可以使人力和信息资源得到 最充分的利用和配置。随着人才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的行政和管理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使国家数据库中不再仅仅是死气沉沉的作用甚微的文字和数据,而是可以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无价之宝。也只有在政府信息化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和一体化才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信息的共享也才不是一句空话。 4.实现政府职能的动态化透明管理。权利阳光平台,使政府信息化 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政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上网后,政府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遏制进而消除官僚主义,也有利于反腐倡廉,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以上现状的推动下,中裕磐云的云平台应用而生。中裕磐云的云平台具有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达沃时代科技有限公司2016 年04 月29 日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背景 (1) 1.2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1) 1.3面临的问题 (2) 1.4建设目标 (3) 1.5所解决的问题 (3) 第2章设计方案 (5) 2.1设计原则 (5) 2.2总体架构 (5) 2.2.1 逻辑架构 (5) 2.2.2 技术架构 (7) 2.2.3 部署架构 (9) 2.2.4 方案优势 (9) 2.3总体性能要求 (11) 2.3.1 存储容量要求 (11) 2.3.2 计算资源要求 (11) 第3章基础设施层 (12) 3.1总体方案拓扑 (12) 3.1.1 逻辑架构 (12) 3.1.2 组成 (12) 3.2虚拟化云平台建设 (13) 3.2.1 系统特性 (14) 3.2.2 虚拟化系统硬件构建选型 (18) 3.3集群存储系统建设 (19) 3.3.1 系统组成 (20) 3.3.2 系统特性 (21) 3.4云平台网络系统建设 (27) 第4章设备配置 (29)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国内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中明确提出了“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 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国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1.2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当前,从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有以下一些基本趋势。 (1)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从普及期走向整合期,如何将日益广泛存在的硬件设施、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各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和应用到广大一线教师的例常化教学行为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并深刻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使得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向常规化方向发展。 (2)自2005年以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有效性已清晰地演化成两个发展重点:一是高可用性的区域级信息化支撑基础平台/设施/环境;二是广大教师及学生群体的个体化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上述环节的作用正日益凸现。 (3)从信息技术和教育系统耦合的整体要素来看,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正成为深化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重要突破点,而打造在线

最新版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 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内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内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拟化、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云状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定制功能及相应的扩展。 软件即服务:对外提供终端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基础服务提供统一门户、公共认证、统一通讯等,专业服务主要指各种业务应用。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底层的稍微变化,都可以在云计算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 按需服务是SaaS应用的核心理念,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负载均衡满足大并发量用户服务访问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云计算平台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

云平台建设意义修订稿

云平台建设意义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云平台建设意义 由于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顺应政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构建电子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建设政府信息化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管理服务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设云平台的意义如下: 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首先,通过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系 统的建设,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2.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在网络社会,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的 源泉,政府不仅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因此,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建设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将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3.实现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信息化可以使人力和信息资源得 到最充分的利用和配置。随着人才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的行政和管理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使国家数据库中不再仅仅是死气沉沉的作用甚微的文字和数据,而是可以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无价之宝。也只有在政府信息化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和一体化才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信息的共享也才不是一句空话。 4.实现政府职能的动态化透明管理。权利阳光平台,使政府信息化 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政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上网后,政府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1、配置满足当前(2014)年度,硬件投入需求 2、一定的扩展能力,10台4路,10台2路可迁移系统 3、应用包括(DB、中间件;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环境)移动平台 1、规则引擎数据库、 中间件 健康险平台2、统计分析中间件 能力提升年,提高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影像系统3、OA中间件、数据库 1、计算投资管理系统 2、存储稽核审计系统 3、网络GPS查勘调度系统 资金管理系统 方案对比:费控系统 硬件对比人力资源系统 软件对比:vmware、Huawei FusionCompute 河南农户电子 档案 非车险承保理赔系统改造 第一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重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及相关子 系统。具体有:核心业务(含影像资料)、规 则引擎、农险电子档案、保协车险共享平台、 广域网络专线和96999客服专线。 第二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部分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 较大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 支撑平台。具体有:统计分析、精友车型数据、 保单自助查询、短信平台。 第三类系统(即间接支持关键业务功能或保险 机构对系统中断具有一定容忍度的信息系统) 包括OA办公自动化、邮件、网站、GIS系统、 移动查勘等。 云平台建设方案 (讨论稿) 信息化经历了T-S模式(终端-主机)、C-S模式(PC时代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服务器);新时代以服务的方式被发布和访问的“云计算”模式;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减少公司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构建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我们将云平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201X年公司面临再一次的职场搬迁,有了2012年职场搬迁网络实现无缝切换的经验,我部将以新职场中心机房建设为契机,构建云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在保障业务平滑迁移的基础上,以实现IT 资源的大整合、数据中心的大集中。 根据私有云建设的规律,我们将云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建设周期2~3个月;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建设周期1~2个月; 第三阶段:建设云平台的灾备系统,具体建设时间根据新职场搬迁计划等实际情况待定。 本次建设方案为第一二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 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 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

互联网+电子政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电子政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前言 (4) 2项目概述 (4) 2.1建设背景 (4) 2.2建设意义 (5) 2.3建设原则 (11) 2.3.1实用性 (11)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12)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12)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3)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4) 2.3.6业务多样性 (14) 2.3.7最佳性价比 (14) 2.4建设目标 (15) 2.5编写依据 (16) 3需求分析 (17) 4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内容 (24) 4.1城市基础数据库 (24) 4.1.1系统概述 (25) 4.1.2需求分析 (25) 4.1.3系统功能 (25) 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26) 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27) 4.3政务协同办公 (28) 4.3.1远程医疗系统 (29) 4.3.2区域卫生系统 (30)

4.3.4医讯通平台 (33) 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33) 4.5无线政务平台 (36) 4.6统一身份认证 (39) 4.7电子证照 (39) 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39) 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 (39) 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 (43) 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 (44) 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 (47) 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 (60) 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83) 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 (102) 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 (205) 6建设范围 (211) 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 (212) 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212) 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212) 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214) 7.1.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214) 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5) 7.2.1服务宗旨 (215) 7.2.2体系建设内容 (216) 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9) 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221) 7.2.5运维制度建设 (224)

轨道交通云平台业务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云平台业务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张定铭 2019年4月11日

目录 一、轨道交通建设云平台的意义—为何要云? 二、建设轨道交通云平台关健技术—如何上云? 三、业务的融合与业务的IT化—有何变化? 四、展望—建设注意事项

什么是云计算? 狭义的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 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 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 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 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云计算是一项在业务模式方 面的创新。云计算的核心是将某 一或某几个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 虚拟化之后,向用户提供以租用 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这种服 务实际上并不是技术创新,而是 业务模式上的创新。 资源共享; 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定员; 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运行的效率,增强城市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应急的能力; 实现纵向业务贯穿、横向分工协作; 技术发展的需要。 轨道交通各业务IT化后,全部业务可以上云平台

1)中国轨道交通协会情况介绍 信息化专 业委员会

1、《城轨交通云平台构建及部署技术方案》 2、《城轨交通网络拓扑架构技术方案》 3、《城轨交通网络安全技术方案》 4、《城轨交通大数据平台技术方案》 5、《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系统技术规范》 《智慧城轨信息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规范》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方案总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目标 (2) 1.3项目建设原则 (2) 第2章系统建设规划 (4) 2.1项目建设目标的理解 (4) 2.1.1 项目建设范围 (4) 2.1.1.1 业务范围 (4) 2.1.1.2 组织范围 (4) 2.1.1.3 数据范围 (4) 2.1.2 项目建设内容 (4) 2.1.2.1 基础数据平台 (5) 2.1.2.2 集团级指标体系 (6) 2.1.2.3 统一报表平台 (6) 2.2集团(企业)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 (7) 2.2.1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一期建设目标 (7) 2.2.2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二期建设目标 (7) 第3章整体设计方案 (8) 3.1系统设计方法论 (8) 3.1.1 方法论 (8) 3.1.2 设计原则 (10) 3.1.2.1 标准规范 (11) 3.1.2.2 开放性 (12) 3.1.2.3 可扩展性 (12) 3.1.2.4 高性能 (13)

3.1.2.5 可管理性 (14) 3.1.2.6 高可用性 (15) 3.1.2.7 安全性 (16) 3.1.2.8 可重用性 (17) 3.2数据平台技术体系 (18) 3.2.1 数据平台逻辑架构 (18) 3.2.1.1 数据集成区 (18) 3.2.1.2 集团分析型数据区 (19) 3.2.1.3 管理平台区 (19) 3.2.1.4 统一报表展现平台 (20) 3.2.1.5 ETL设计关键技术点说明 (20) 3.2.1.5.1.1 ETL处理策略 (20) 3.2.1.5.1.2 ETL处理流程 (21) 3.2.1.5.2 质量检核 (21) 3.2.1.5.2.1 ETL处理原则 (21) 3.2.1.5.2.2 ETL处理方法 (21) 3.2.2 数据采集设计 (21) 3.2.2.1 T+1数据采集 (22) 3.2.2.2 数据补录 (23) 3.2.2.2.1 检核规则管理 (24) 3.2.2.2.2 录入任务管理 (24) 3.2.2.2.3 数据录入 (26) 3.2.2.2.4 查询操作 (27) 3.2.2.2.5 录入任务审批 (28) 3.3数据平台数据体系 (28) 3.3.1 数据架构设计 (28) 3.3.1.1 源系统数据落地区 (29) 3.3.1.2 缓冲数据层(ODM) (30)

XXX云平台规划方案

目录 1方案整体规划 1.1整体拓扑 方案划分为五个功能区: 线路接入区:包含互联网线路,市局、各委办局、采集点等专线接入 网络纵深防御区:包含各种网络安全、审计设备,符合等保3级规范要求

核心交换区:包含万兆核心交换集群及汇聚交换设备 网管、客服区:包含网管平台及客户终端 计算、存储区:包含云计算机平台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1.2设计依据 传统计算中心观念是根据功能需求的变化实现对应的硬件功能盒子堆砌而构建的,这非常类似于传统软件开发的组件堆砌,被已经证明为是一种较低效率的资源调用方式,而如果能够将整个网络的构建看成是由封装完好、相互耦合松散、但能够被标准化和统一调度的“服务”组成,那么业务层面的变更、物理资源的复用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提出支撑业务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也应当向“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转变,构造“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erviceOrientedDataCenterSODC)。 具体而言SODC,应形成这样的资源调用方式:底层资源对于上层应用就像由服务构成的“资源池”,需要什么服务就自动的会由网络调用相关物理资源来实现,管理员和业务用户不需要或几乎可以看不见物理设备的相互架构关系以及具体存在方式。SODC的框架原型如下所示: 在图中,隔在基础架构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服务层”实现了向上提供服务、向下屏蔽复杂的物理结构的作用,使得网络使用者看到的网络不是由复杂的基础物理功能实体构成的,而是一个个智能服务——安全服务、移动服务、计算弹性服务、分布式存储服务等,至于这些服务是由哪些实际存在的物理资源所提供,管理员和上层业务都无需关心,交互服务层解决了一切资源的调度和高效复用问题。 SODC构成的数据中心IT架构必将是整个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实现真正理想的SODC融合的架构将是一个长期的历程,但在向该融合框架迈进的每一步实际上都将会形成对网络灵活性、网络维护、资源利用效率、投资效益等方面的巨大改

桌面云建设内容、意义、服务对象

具体建设方案 4.3.1.办公桌面云建设方案 4.3.1.1.方案特点 ●办公桌面云是指企业使用桌面云来进行正常的办公活动(如处理邮件、编辑文档等),同时提供多种安全方案,保证办公环境的信息安全。 ●华为桌面云支持与企业已有的IT系统对接,充分利用已有的IT 应用。比如利用已有的AD系统进行桌面云用户鉴权;在桌面云上使用已有的IT工作流;通过DHCP给虚拟桌面分配IP地址;通过企业的DNS来进行桌面云的域名解析等。 ●华为的桌面云提供DSM(Document Security Management)和TSM(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等多套信息安全方案,充分保证办公环境的信息安全。

4.3.1.2.方案优势 ●减少投资,平滑过渡:充分利用已有IT系统设备与IT应用,减少重复投资,做到平滑过渡。 ●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桌面云提供多种认证鉴权与管理机制,保证办公环境的信息安全。①、桌面云的用户需要经过企业的AD进行认证才能使用企业的虚拟桌面;②、DSM是对文档的安全进行管理,可以给文档定义不同的安全级别,同时定义不同用户具有的不同权限;③、TSM是对整个虚拟桌面的外设进行管理,比如USB口权限控制,网络权限控制,DVD读写权限控制等。 ●方案成熟,有规模商用经验:桌面云按Service Block的方式进行部署扩容,每个Service Block为2000个虚拟桌面,当前已经在华为的深圳办公环境、上海办公环境完成商用部署,账号用户10000个,最高活动在线用户8000个。 ●TC接入带宽需求低:300kbps/VM

4.3.2.租赁桌面云建设方案 4.3.2.1.方案特点 ●租赁桌面云是专门针对运营商提供的桌面云租赁解决方案,通过在数据中心建立各种不同规模的虚拟桌面云,然后把该虚拟桌面云租赁给不同企业,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华为租赁桌面云的虚拟桌面云之间采用VPN的方式来保证桌面云之间的隔离,同时提供完整的计费解决方案,满足桌面云运营时各种不同的计费场景,可以采用虚拟桌面的不同规格包月计费,或者按桌面资源的使用时长和资源容量灵活计费。 4.3.2.2.方案优势 ●快速灵活部署:租赁桌面云的租赁手续非常简单,没有新建桌面云系统的中间过程,缩短了桌面云的部署周期。

云平台规划方案

目录 1.1整体拓扑 ................................................... 1.2设计依据 ................................................... 1.3方案描述 ................................................... 2网络部分规划..................................................... 2.1网络拓扑 ................................................... 2.2设计依据 ................................................... 2.3方案描述 ................................................... 2.3.1物理交换网............................................ 2.3.2云平台虚机网络........................................ 3计算及存储规划................................................... 3.1平台拓扑 ................................................... 3.2设计依据 ................................................... 3.3方案描述 ................................................... 3.3.1弹性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 3.3.2按需服务,平台交付.................................... 3.3.3敏捷的IT服务水平..................................... 3.3.4简化管理,智能统一运维................................ 3.3.5硬件故障无害化,保障业务连续.......................... 3.3.6计算虚拟化需求........................................ 3.3.7分布式存储............................................ 3.3.8网络虚拟化(SDN)..................................... 4网络安全规划..................................................... 4.1方案目标 ................................................... 4.2设计依据 ................................................... 4.3等保要求 ................................................... 4.4方案拓扑 ................................................... 4.5功能描述 ................................................... 5运维管理规划..................................................... 5.1设计依据 ................................................... 5.2方案描述 ................................................... 6附件:功能参数................................................... 1方案整体规划 1.1整体拓扑 方案划分为五个功能区: 线路接入区:包含互联网线路,市局、各委办局、采集点等专线接入 网络纵深防御区:包含各种网络安全、审计设备,符合等保3级规范要求

浅谈BIM施工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谈BIM施工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扩大、复杂程度变高、传统的二维识图已经让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和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力不从心。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出现,为建筑产业实现集成化、精细化、节约化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BIM施工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大规模、程度复杂、建设周期长的建筑施工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施工联合体的施工协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标签:BIM;施工管理 集中化程度明显不高、建筑信息化、数据化水平落后和整个建筑行业的表现水平就是效率低、落后。尽管一直强调供给侧改革,倡导建筑施工企业也实现建筑产业的集成化、精细化、节约化改革,但是往往忽视了建筑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从而导致口号喊得响,但是生产效率一直提高不上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BIM施工管理平台的是将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的信息汇总到云平台中,通过终端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和汇总到施工的各个因素,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后期的评估进行数据处理,同时,数据终端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这样为相似之间工程的对比和分析研究打下数据基础,也为政府部门就行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对于BIM施工管理平台来说,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共享云的发展,平台本省依托这些因素的提高而功能更加强大,思路更加开拓。对于整个建筑行业都是一次从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方向转变为技术与劳动联系紧密、集中节约型。 1、BIM施工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的意义 1.1无可比拟的优势 BIM的本质将与建设有关的所有项目的数据进行汇总,从而形成三维的可视化模型,实现建设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化。这个过程包含于建筑生命全周期的过程,即: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将施工项目数据化、可视化、共享化、信息化能够从一个非常科学非常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建筑模型设计、处理建设相关过程信息。这是任何一种传统的施工数據采集无法比拟的。BIM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挑战者传统的建设手段,更颠覆整个行业的理念。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塔的建设就是采用最先进的BIM手段,摒弃传统落后的建设理念,采用BIM施工管理平台,对工程的从设计到后期维护的建筑生命全周期进行信息化采集和数据化处理,得到了大量的传统手段无法得到的建设数据,为BIM施工管理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从理念到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 当今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采用联合体施工,怎样做到多家施工单位信息同步、沟通及时、责任明确一直是一项难题。但是只要引用BIM施工管理平台,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与设备配置上都就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就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政务云平台建设优势

政务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由于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顺应政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构建电子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建设政府信息化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管理服务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设政务云平台的优势如下: 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首先,通过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系统 的建设,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2.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在网络社会,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的源 泉,政府不仅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因此,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建设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将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3.实现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信息化可以使人力和信息资源得到 最充分的利用和配置。随着人才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的行政和管理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使国家数据库中不再仅仅是死气沉沉的作用甚微的文字和数据,而是可以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无价之宝。也只有在政府信息化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和一体化才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信息的共享也才不是一句空话。 4.实现政府职能的动态化透明管理。权利阳光平台,使政府信息化的 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政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上网后,政府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遏制进而消除官僚主义,也有利于反腐倡廉,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以上现状的推动下,中裕磐云的政务云平台应用而生。中裕磐云的政务云

云平台在社区建设的作用

云平台在社区建设的作用 1传统社区与智慧社区面临的问题11传统社区面临的问题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层单元,是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我国的社区基本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协管功能、民主自治功能、监督功能和文化功能,这些功能都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与品质。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城市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的生产,也带来了城市生活对资源的更大需求和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传统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应对越来越突出的社区安全问题、邻里关系问题以及社区服务质量问题等方面显得捉襟见肘。 12智慧社区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是综合运用无线网络、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建立社区公共数据资源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集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和小区智能化为一体的理想社区[4]。 智慧社区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全面感知、充分融合、协同运作和智能处理。 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始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截止到2013年3月,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已开展了智慧社区探索试点。 上海市目前已有16个街镇开展了试点,北京市已出台《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期间社区信息化建设指

导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期,在北京市建设约1500个智慧社区。 13智慧社区面临的问题目前,各地的智慧社区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建设运营和服务各有特色。 但是由于缺少最核心的架构平台,智慧社区仿佛是一个个信息孤岛,缺少了互通互联的氛围,建立一个标准化、开放的综合平台成为智慧社区的阿喀硫斯之踝[5]。 从上海、北京等地的智慧社区试点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存在如下问题1高花费、低利用。 在花费巨资采购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同时,又有很多的计算资源闲置;而资金有限的地区或部门却无法获得必要资源。 2信息孤立。 海量数据被孤立于所属的部门,综合数据的应用受到限制,缺少相应的共享机制。 3难应用。 由于分布、异构、多样和动态变化的环境,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复杂程度高、开发时间长,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 4难维护。 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和维护费用高,由于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频繁升级换代,各个部门不得不维持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系统的升级维护。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开放、成熟的云计算平台,在这个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