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

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
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

近几百年,中国经济地理的变化大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开发走上了“全域性开发”的道路,一是地区发展中有了新的模式出现。这些正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也是今天“现代化”的“立脚基石”。但是在“虚妄史观”和“if”理论的支配下(如假设李自成能坐稳江山,或不要早早达到四亿人口,就会如何如何),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未曾发生才好。因而历史也不免遭到扭曲(在这里是指清史而言),或出现某些“盲点”和“断裂”。例如,拿明代“地图”与清代相比,无论在疆域(相差数百万平方公里,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耕地(相差六七亿亩,大约一半左右的农耕面积)、还是人口上(相差三亿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差距都是巨大而明显的。这些恐怕都是人们熟知的史实,但它在人文和经济地理方面还有什么意义?又和以后的历史有着什么关系?对此,我们还有不少问题应当思考。一中国的版图,在秦汉之际已是相当辽阔,特别是内地省份,与今天似也不惶多让。因此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土地开发也早就弗远无届,走上了一条迅速开发和“均平发展”的道路。实际的情况却可能不是这样。到明代末年(从以后的统计数字上看),中国还有一半耕地没有开垦,就是一个重要的史实。一方面,中国很早就进入人口密集型的精耕农业,另一方面,它的土地开发,走的却是“成熟”一片(即把它作成精耕农业),再开发一片的道路(这和人们潜意识中美国式短时间内迅速“撒向全国”是不一样的)。这一个过程,至少从汉到清,就走了很长时间(由是我们也可把汉代和清代的历史重新衔接起来)。<1>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观察近代经济地理的变化。借助于人口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明代的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太偏重于东部运河沿线了(即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基本经济区”)。从人口统计中可以看出,三分之二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地区(上述省份加上江西、福建),其他省份只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据史书记载,直到明代后期,淮河流域和湖广等地仍属“地广人稀”、“旷莽之墟”,<2>更不用说东北和西南地区了。这一切在清代获得了极大的改变。在民国年间新的耕地统计中,绝大多数都是前代开垦的(民国耕地增加很少,主要集中在东北等地),其中清代占了将近一半。原属落后地区的湖北、湖南、四川,在清代成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输出地区,同时获得显著发展的还有广东,以及东北和台湾等地。举例来说,四川在明代的人口比重,只占全国的百分之二(1393年,2.4%),到清代则发展到全国的十分之一(1851年,10.4%)。东部与西部的比重,由明代的2∶1,改变为清代的1∶1。中南和西南地区所占比重,也由百分之十九,上升到三十四。<3> 这可以被称为国土的“全域性开发”,是清人的最大成就之一。它奠定了今日中国耕地的基础,相比之下,明代则差得很远(且不谈西部和北部边疆地区)。 [!--empirenews.page--]进而言之,没有清人的努力,当十九世纪面临外敌入侵之时,中国的西、北部边疆固然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态势(对比明、清两代的疆域图),二十世纪的对日抗战,也将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由此可见历史的发生,自有它的规律,并不凭依人们的喜怒爱憎,它也由此而取得它应有的历史地位。二清代中国的成就又不限于土地的“全域性开发”,也许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早期历史里,粮食是一项最重要的产品。因为没有充分的粮食供给,中国古代文明就无从建立、发展和繁荣。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各地区粮食都供给有余,其主要问题是如何寻求和扩大产品的销路。粮食生产的这种情况,只是到近几百年才发生变化。到清代,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耕地的全域性开发,人们必须考虑,在耕地不再增加、投入也几近饱和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生产可能性的边界,和进一步发展生产。为此,如何安排粮食和其他作物的生产,就更为严重和有了新的含义,它已不再可以任意为之,而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地方都在原有的粮食生产之外,发展了新的优势产品。例如在清代四川,蚕桑的发展,使它成为全国几大产区之一,每岁获利不下数百万金;棉花棉布,在与湖北输入品竞争的同时,可以销往云南、贵州,或千里以外;隆昌、容昌麻布,贩至京师,遍及各省;红花则远销江南,烟草可销售湖广、河南,它们的收益都远远超过了粮食种植。四川就这样提高了它的生产阶梯,能够在长时间内

养育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4> 四川盆地的发展已显示出一种新的模式,但是它还不够典型。最典型的例子也许还属广东。古云“东粤自来多谷”,一向作为中国稻谷主产区的广东,到了清代,却变成了稻谷的大量输入地区。据说康熙雍正年间,广东一岁所产米石,仅支半年有余,即丰收而乞粜于广西者犹不下一二百万石;民国年间,每年输入粮食平均为一千二百多万担。<5>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遂走上了一条主要致力于蚕桑、塘鱼、果品、甘蔗等生产以至“民富而米少”的道路。例如,在南海县九江乡,明末清初已是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力农本务无几。其乡地如棋盘,周回三十里,黑脉者堤,方格者池塘,池塘养鱼,堤以树桑。所产鱼苗,贩往两粤郡邑以至豫章、楚、闽,并从外地购回米谷。据称九江利赖多藉鱼苗,次蚕桑,次禾稻,次园眼,次芋。粮食生产只能位于鱼、桑之后,占据一个次要的位置。但是这样一个地位也不能长久保持。乾嘉以后,民多改业桑鱼,无田可植,几乎全部地土都改为基塘,不再生产稻谷。道光年间,九江乡落为南海冠,男女二十余万,日需谷二千余石。正合人均日食一升之数,说明其所需米谷几乎全部需从外输入。综计一年所需,可达70-80万石之多!<6> 与九江为邻的顺德县龙山,乡田原倍于塘,乾嘉之际以田入歉薄,皆弃田筑塘。故村田不及百顷,民舍外皆塘。每岁鱼价以数万计;而蚕凡八熟,所售丝价,每一墟期辄以万计。龙山人口,嘉庆初年通计不下十余万人,其口食尽仰给于他乡。咸、同之时,全乡只剩有民田数十亩。与之相邻的顺德县龙江乡,道光年间也是旧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乡无耕稼,而四方谷米云集,<7>全部依赖外来谷米。 [!--empirenews.page--]与九江隔江相望的鹤山县坡山、维敦等地,亦几于无地不桑,无人不蚕。而鱼利最饶,常舟载而鬻诸省会。<8> 综计上述以九江为中心的基塘区人口,在道光年间当不下50-60万人,每年需输入的米谷,约为200万石。这当是一个很大的数值。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九江四周不过是桑基鱼塘区的一小部分,在清代,这一区域还包括西起西江西岸,高明、鹤山的沿江地带,东经南海,以至顺德整个南部地区,南到新会、香山北部,这样一个宽广的地区。根据现代卫星象片等量测,在1980年左右,珠江三角洲上桑基鱼塘的总面积为1172平方公里,<9>约占三角洲总面积的10%,总耕地面积的22%。应当指出,这一数字与清代所达到的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我国著名的传统产品蚕丝生产中,粤丝从清末以来便占有三分之一的产量,其绝大部分即为三角洲所产。珠江三角洲以小得多的面积能与长江三角洲的蚕丝产量相抗衡,足以说明其产量之丰富与产区之集中。在鱼、桑之外,还存在大片的果品种植和果基鱼塘,象顺德陈村周围四十里及从南海平洲东接番禺大石,又至增城沙贝“蔽亏百里”的荔枝、龙眼产区,番禺、增城、东莞“连岗接阜”、“动以千顷计”的甘蔗产区,以及香山、新会等地数十里相连的柑、桔,和成围成顷的蒲葵产区,无疑也是不种或很少种植稻谷的。在顺德县,据光绪年间估计,已是禾田多变基塘,“莳禾之地不及十一”。<10> 综上所述,我们[1][2][3][4]下一页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1)粮食生产在珠江三角洲已不占主业的地位,而只是农村收入中的一小部分,不少地方已经不种或很少种植粮食作物;2)与之同步发生的,是养蚕、饲鱼以及各种果木和经济作物栽培,已成为该地的主业和经济的重心,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农业的唯一出产。这里我们尚未计入农村经济中传统工业的部分。<11> 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什么会发生这一转变,它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应从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来作考察。在宋代,广东及其毗邻地区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并有不少剩余可以运销其他省区。如广西生齿不蕃,需谷不多,故谷贱莫甚,只得销往广东等地。<12>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广西等地区的经济将如何发展?看来其可能的途径,一是找到米谷销路,从而扩大其生产;另一个就是抓住时机,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明清时期广东经济的变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在历史上一个很长的时期之内,粤、桂、湘、赣诸地的米谷就在互相争夺市场,互相冲击,各自生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这可能也是我国中南地区很长时期发展迟滞的一个原因。不过,他们现在面对的已不仅是如何扩大产品销路,而是如何使经济

进入一个新阶梯的问题了。不错,无论是江西、湖南还是广西,在米谷这一主产作物之外,并不是没有其他可以获利的生产,我们往往在各地都能看到这类记载,他们势必也曾程度不等地开展过这样一些经营,或说在较低的水平上调整了自己的生产结构。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优势突出,和感受到问题的尖锐,并像历史事实表明的那样,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empirenews.page--]当面临上述各方面压力时,广东珠江三角洲既拥有较高的机会成本和广阔的发展可能,自然就要放弃米谷,而去从事收益较高的其他经营。大量将稻田改为鱼塘、蚕桑、果木、甘蔗、蒲葵等现象,就是这样发生的。珠江三角洲从粮食开始,逐步退出若干生产经营,使农业逐步向较高层次,向经济上更能获益和几乎独具优势的品类发展,从而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转变,并终于使它成为一个“繁盛甲于中国”的省份。<13>这,就是近几百年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研究地区经济,不能不把它放在一个较大的区域环境和较长的历史背景之中,否则就难以充分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确切含义。清代广东的上述转变,是否由于本省生产能力不足以应付本地的需求,从而“被迫”做出的一个反应?这种看法也不一定正确。事实上,追求本省粮食自给,在广东并不是不能做到,但这样就会丧失了结构调整的良机,导致收入水平的下降;而一些地方粮食的自给,也未必能始终保证。<14>在人地比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珠江三角洲农业的这一发展,不仅对其自身,也给周围地区带来益处。它扩大了对粮食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广西等地的生产优势得以发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广西从历代统计人口不到200万人,昔日“土旷人稀多弃地”的状态,到清代发展到近千万人口;并到清代后期,仍汲汲于谋求米谷输出的扩大。<15>另一方面,在从广西输入米谷、木、牛等产品的同时,广东也供给广西果品、糖、盐、铁器、陶瓷和各种纺织品。这样就建立起一种区域间各自发挥优势的经济交流关系。<16> 广东及其毗邻地区的发展,已具有不仅局限于小区域内的更大意义。当时实现了经济较高发展的地区,除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外,还有江南长江三角洲,以及华东、华北、华中棉区中心地带等一些地方。地方虽然不多,但意义十分重大。三如果说清代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可以作为新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那么,另一种模式的典型就非江南长江三角洲莫属了。在清代中国,一方面,以农家手工为主的传统工业走上了一条广泛而分散的发展道路,以满足当时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工业需求;另一方面,在江南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一个相对集中的,以工业产值为主要收入的“传统工业区”。可惜,这一事实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多把眼光集中到了江南地区的其他问题,而忽略了它在中国经济史中的基本含义。从地区发展的角度观察,近几千年,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先是在西部关中一带,然后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样一些地区被称为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它们大体具备这样一些特征,即粮产丰富,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并能提供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部分。在很长时期里中央政府都设立在这种区域之内,古代史上那些国都东迁、西迁的故事,可以说都与基本经济区的演变密切相关。但在宋代以后,中央政府与基本经济区开始分立,南方的经济地位也开始超过北方,并逐渐取得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在这中间处于关键位置的,恰是江南长江三角洲。到明代以后,处于全盛期的江南开始显现出与旧有基本经济区的不同发展形式,并导致出一系列的后果。 [!--empirenews.page--]丰富的粮产,曾是江南成为基本经济区的一个主要原因。北宋以后,据称京师漕粟多出东南,而江浙居其大半,南宋时更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17>从此江南就成为中国稻谷的主产区之一。但江南的经济发展是否就依靠着粮食生产呢?不,并不是的,因为正在明清时期江南发展到全盛之时,其粮食生产的地位开始下降,并从外地成百成千万石地输入粮食。因此可以肯定,在早期的一个发展阶段之后,粮食生产并没有在江南的发展中起到带动的作用。在江南经济中起到这种带动作用的,不是粮食,而是其他产业,特别是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它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是地区性的,而是引发了全国经济面貌和经济结构的演变。中国棉花生产,早期只存在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离中

国经济的中心地带相当辽远,对中国农村经济结构也不发生影响。以后棉花在中国广泛传布,直至今日成为世界第一大棉产国,大约是自宋代开始,“关、陕、闽、广,首得其利”;<18>到宋代末年,开始传入江南松江一带。从此,江南棉花种植就与棉纺织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能“兢相作为,转货他郡”,<19>带有较强的商品性质。这种商品性是棉业从始即具有的一大特点,它贯穿和影响了棉业的整个历史。到明代,夙以“佳禾一穰江淮为之康”著称的松江地区的粮食生产,就逐步为棉作所取代。棉花种植不但在长江南岸(如嘉定县、太仓州等地)大为扩展,也伸展到北岸。明代末年,今日中国的三大棉区(华东、华中和华北棉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20>其中江南棉区更是“鹤立鸡群”,独居首位。这样江南就成为首屈一指的棉布产区,销路几乎遍及各省。如嘉定棉布,贩至杭、歙、清、济,远及蓟、辽、山、陕;上海标布,俱走秦、晋、京、边,另一部分中机布,则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松江府更以俗务纺织,“为天下第一”,绫布二物,“衣被天下”。<21>当时,华北、华中以及西南的棉纺织业还比较落后,华南闽、广等地虽善纺织,但多局限于本地市场,因此唯有江南一枝独秀,面对各地的巨大需求,颇有应接不暇之势。明代江南棉业的特殊地位,显示出明代中国棉业的发展尚不充分,以及当时的经济重心太过偏于东南。这种局面迟早要发生改变。明清鼎革之后,中国棉业的基本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方由于本地纺织业的发展,已不像过去那样依赖江南的棉织品,江北山东等地的棉花也不再输往江南;除山东外,江南棉业丢掉的还有湖广、江西、两广等市场;<22>并形成了棉纺织品山东销东北、湖北销西南,以及广东销广西的新局面。但不久之后,江南的贸易之手又伸到了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以至东北等地。由于其后中国人口的大幅度增长,江南棉业仍保有极广大的市场,其地位虽不及明代,但仍居全国第一的位置。为满足各地的需要,清代江苏棉区扩展到上一页[1][2][3][4]下一页包括松江府、太仓州、苏州和常州二府沿江地带,以及通州和海门大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在南起金山,西至江阴,北到如皋,东濒大海的地区之内,据记载,大约十分之七的耕地都种植了棉花。如果考虑到当地棉稻轮作,“七分棉花三分稻”的习惯,<23>这就可以说是一个几近于单一种植的棉产区。其面积,据民国初年测算约为九百万亩,约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二十五。<24> [!--empirenews.page--]江南地区生产的棉布,据估计每年大约不会下于一万万匹“小土布”之谱。如果以一匹土布值银二钱计算,江南棉布的总收入将达到二千万两白银。这样一种地区的存在,在当时中国还只独此一家。在整个江南地区,同等面积棉花与稻谷的收益相比,是相差不多的。如果我们只看农田生产的收入,就难以理解农民何以会改粮为棉,也会因广东珠江三角洲具有土地利用的较高水平,而产生江南较之不如之感。但是若注意到江南农作只是一种原料生产,是为当地的农家手工业生产服务的,江南经济的重心是在“工”而不在“农”,便会得出不同的想法和结论。而这一点,正是江南与以往各“基本经济区”的最大不同之处。也可以说,如若没有棉业的发展,江南的先进地位也许早就难以保持。为什么说江南经济的重心在“工”而不在“农”?又为什么说江南地区已成为一个“传统工业区”?这不仅是因为江南棉区农民收入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卖布所得(即工业产品价值);如果将其收入中农业部分与工业部分加以区别和比较,也会得出相应的结论。据纪载,明末动乱以前棉花每担值银一两六七钱,每斤约合一分七厘;棉布每匹约值银一钱五六分至二钱以下,再以三斤棉花织一匹布计,就可得出每匹布中工业和农业收入的比重∶它们在明末分别为一钱二分和五分左右,即总收入中工业部分约占百分之七十,农业部分占百分之三十,前者约为后者的二点四倍。清代康熙二十三年以后,花价布价趋于稳定。是年上白好花每担值银一两三四钱,棉布恢复到每匹一钱四分到二钱上下的水平。总收入中工业部分大约达到农业的三倍。乾隆三十年,常熟县沙头里大布细者每匹二百六十文左右,同一时期邻邑昭文棉价每担不出三千,<25>总收入中工业部分约为农业的一点九倍。再从农民整体经济生活来看,江南许多诸如“竭终岁之耕,不足供二三月费”,“寒暑不

辍,纱布为务”,“男子耕获所入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已罄(俗有六十日财主之称),其衣食全赖女红”的纪载,<26>都可表明,江南棉区农民的一大半收入是依靠棉纺织等手工业劳动所得;如上所述,其工业收入约为农业部分的二倍以上。棉作区以外,在江南地区的西南部即苏州、常州地区还有大面积的稻作地带,那里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事实上,他们在“地利”之外,也是要依靠“力作之利”的。<27>例如其中大部分州县都程度不等地纺棉织布,最著名的有无锡、金匮和苏州附郭三县;其丝织业更是历史悠久,名声素著,主要集中在苏州、吴江、震泽等地;太仓、镇洋、靖江、金坛等地则是著名的麻织品产地。在纺织业以外,江南传统工业还包括很多的内容。江苏地方志中,“物产”之内往往列有“工作之属”一项,这在其他省区是相当罕见的。例如,常州府酒作以无锡最擅名,窑作则属宜兴,无锡砖瓦盛行于数百里内外,金匮铁器最佳。苏州府男子多工艺事,各有专家,精工倍于他所;女子善操作,织纫刺绣,工巧百出。<28>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酿酒、织席、土木、营建、造船、造纸及刻书等等,不胜枚举。江南传统工业的这一发展,在过去也并非无人察觉。如明末徐光启曾指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徭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苏州)、杭(杭州)、常(常州)、镇(镇江)之币帛枲苎,嘉(嘉兴)、湖(湖州府)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若求诸亩之收,则必不可办。”<29> [!--empirenews.page--]明清时期还有一些人也指出,太湖沿岸,人浮于田,“以是仰贸易工作为生”;大江以南,民习耕种,“且能手艺营生”;今人口众多,东南地窄,“则弃农,业工商”;农人皆不专仰食于田,“谋生之方不出一途”;所出百货非地产,“以其出于力也”。<30>都对江南传统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指陈。综上所述,清代十八世纪中叶,在长江三角洲上千万农民的生产经营中,传统工业部分已远远超出了其农业部分;在这里,农村工业已不是什么“副业”,而是主业和正业;这样的农民,亦工亦农,与其称之为“农民”,还不如称之为兼营农业的“工人”,更为贴切。正是因为这样一些理由,我们称这一地区为“传统工业区”,而不再简单地把它与其他农作区等同看待。它的出现,在地域上不能离开江南长江三角洲,在时间上也离不开清代。换句话说,如果忽略了清代江南,就可能“失去”了这样一个发展的类型,从而无法完整地刻画出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整个序列。另一方面,到明代中叶,“苏湖熟天下足”已逐渐为“湖广熟天下足”所取代;江南由原来的稻米输出区,一变而为输入地区。<31>这成为江南与以前基本经济区的又一个重大不同。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新的经济格局开始形成。到清代,在江南大量输出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同时,长江中上游、华北及东北等地将大量粮食及其他初级产品输往江南。仅以长江水路而言,十八世纪初叶每年运往东南沿海的食米,据估计约在1600—2700万石之间;十九世纪中叶,按时人冯桂芬的观察,每年数达3000—4000万石之多。<32>这样棉花棉布的集中产区(如江苏),就能以其产品与粮食的优势产区(如长江中上游省份),进行跨省区的互相交换。同时或稍后,相似的现象也发生在珠江流域(通过珠江水系),以及华北与华南之间(通过运河和沿海航运等)。到十八世纪,这种跨区域比较优势互换的格局终于形成。这,是以前历朝都没有过的。它可以在不增加耕地、肥料甚至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布局的调整,进一步扩大生产可能性的边界和提高社会的整体收入。这是在耕地的“全域性开发”之外,清代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主要成就。尤应指出,这一经济格局与中国现代的经济发展有着切近的接续关系。它到今天也没有“过时”。近百年出现的机器工业和现代城市的巨大发展,也未使之发生大的改变;而且,不管这种交流是否曾被人为割断,一旦“放开”,类似的局面就会再现和复兴。进而言之,正是它及其背后的制度性因素,构成了中国当代改革的历史依托,<33>和现代发展的真正基础。注释: 1.与许倬云教授的谈话,1987年9月,美国匹兹堡;另见许倬云∶《汉代的农业》。 2.见张瀚∶《松窗梦语》卷1、卷4,谢肇浙∶《五杂俎》卷4,于慎行∶《毂山笔麈》卷11、12。 3.以上参见高王凌∶“明清时期的耕地面积”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2∶3、1994∶3。 4.参见高

王凌∶“关于清代四川农业的发展”,《平准学刊》,第一辑,1985。 5.广东巡抚杨文乾奏,见雍正5年2月乙丑谕,《世宗实录》卷53;《朱批谕旨》,雍正8年4月20日鄂尔泰奏;《广东经济概况》,1935年;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等。 [!--empirenews.page--]6.《广东新语》卷22,顺治《九江乡志》卷2,《九江儒林乡志》卷3、卷4。 7.嘉庆《龙山乡志》卷4,民国《龙山乡志》;道光《龙江志略》卷1。 8.道光《鹤山县志》卷2。 9.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1982年修订版,页256。 10.民国《顺德县续志》卷1。 11.著名者如粤纱,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大良麻布,通贸江浙,岁取数千金;新会麻布远销江、浙、汉口、四川等地,……见《广东新语》卷15,罗天尺∶《五山志林》卷7,道光《新会县志》卷2等。 12.周去非∶《岭外代答》卷4;叶适∶《水心上一页[1][2][3][4]下一页文集》卷1。 13.何如璋∶《复粤督张振轩制军书》,见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页472。 14.例如到光绪年间,新会“匀计每口得田不足一亩,一亩之入岁以谷三百斤为率,是每口仅得半年之食”,《新会县乡土志》卷9。 15.《清史稿·韩良辅传》;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甲表82、86等;何如璋∶《复粤督张振轩制军书》。 16.以上参见高王凌∶“传统模式的突破──清代广东经济的发展”,《清史研究》1993∶3。 17.卫泾∶《后乐集》卷13《论围田札子》;绍熙《吴郡志》卷第50《杂志》。 18.丘浚∶《大学衍义补》卷22《治国平天下之要·治国用·贡赋之常》。 19.陶宗仪∶《辍耕录》卷24。 20.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木棉》。

21.万历《嘉定县志》卷6《物产》;叶梦珠∶《阅世编》卷7;正德《松江府志》卷4《风俗》。

22.褚华∶《木棉谱》;叶梦珠∶《阅世编》卷7。 23.光绪《罗店镇志》卷1《风俗》。 24.参见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棉花表1。 25.见叶梦珠∶《阅世编》卷7;乾隆《沙头里志》卷2;郑光祖∶《一斑录杂述》6《棉花价》。

26.嘉庆《石冈广福合志》卷1《风俗》;光绪《南汇县志》卷20《风俗》,参前志。 27.黄卬∶《锡金识小录》卷1。 28.康熙《常州府志》卷之10《物产》;乾隆《金匮县志》卷11《物产》;乾隆《元和县志》卷10《风俗》;乾隆《吴县志》卷之23《物产》。 29.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 30.见张海珊∶“积谷会议”,《皇朝经世文编》卷39;高晋∶“请海疆禾棉兼种疏”,《皇朝经世文编》卷37;包世臣∶《庚辰杂著》,《齐民四术》卷2;雍正《常昭合志》卷4《风俗》;嘉靖《常熟县志》卷4《食货志》。以上参见高王凌∶“关于清代的江苏经济”(《清史研究集》第8集,1997)。 31.见藤井宏∶“《新安商人的研究》中译本序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3;吴应箕∶《楼山堂集》卷10。 32.见王业键∶《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页14,台北,1981。 33.参见高王凌∶“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依托”(1987,未刊)。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

目录 摘要---------------------------------------------------------3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1.1交通枢纽作用-----------------------------------------------3 1.2增长极作用-------------------------------------------------4 1.3支撑经济总量的中流砥柱作用---------------------------------4 2.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4 3.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5 3.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5 3.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6 4.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分析--------------------------------------6 4.1空间网络差异------------------------------------------------6 4.2时间错位差异------------------------------------------------6 4.3生态位扩充差异----------------------------------------------7 5.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竞争力的比较分析-----------------------------7 5.1发展水平----------------------------------------------------8 5.2发展能力----------------------------------------------------8 6.总结-----------------------------------------------------------8 附录:参考文献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原理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以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例 摘要: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产业集聚形成大量颇具竞争力的经济群落,它吸引并粘附着流动着的财富。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关键往往由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所支撑。产业集聚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其身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某些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大代价。因此集聚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本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不仅应具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减少和控制环境负效应的产生也应是其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研究,运用产集聚与分散的原理分析其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园区对于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希望能够供我国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参考。 关键字:产业集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经济活动分散生态工业园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competitive competitive economic communities are formatted by industrial clustering ,which attracted and adhered the flow of wealth . the industry cluster is often the key support to the competitiv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dustries cluster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hidden behind at the same time 。some industrial clusters promotes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crifice of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aggregation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business advant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should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dustrial cluster should not only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benefits, reduce and control the emergenc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co-industrial Guigang Guangxi (model) Research Park,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analysis of its role as China's first eco-park for the local economic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with the hope that other high-pollution industrie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take it as reference . Keyword: Industrial Cluster Circular Economy Resource Allocation Economic Activity Allocation EIPs

易初莲花-经济地理学案例分析

易初莲花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说到易初莲花大型连锁超市,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是正大集团在中国零售领域的投资项目。提起正大集团,大多数人更是耳熟能详。正大集团是由泰国籍华人创立的世界最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之一。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目前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已扩展至饲料业、水产养殖、国际贸易、石油业、通讯业、房地产、零售业等十多个行业,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是其属下最大的零售企业。易初莲花在中国第一家门店于1997年6月23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对外营业,开业当日其销售额就达到创记录的600多万元。公司本着“天天低价”和“为顾客提供最大利益”的经营理念,以零售方式销售三万余种商品,并为顾客提供开架式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自1997年开业以来,公司业务迅速发展。截至2004年10月,先后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山东、天津、北京、西安等地成立了33家连锁超市。2003年底,易初莲花的年营业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2003年7月30日,在上海跨国采购洽谈会现场,易初莲花对外宣布将在未来2-3年内,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开设100家店。 现在,这个泰国商业集团已经在20个国家建立了250个公司,聘用了超过100,000名员工,是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的企业之一,且以亚洲领先的跨国企业形象活跃在世界的前沿。 依靠最先进的现代购物理念,易初莲花已经被看作是可以信赖的商店,它提供了新的购物体验、舒适的购物环境和天天低价的高质量商品。继续其稳定的发

展形势,易初莲花保持每年约20%到30%的销售增长和超过50,000,000的顾客数量,在中国开了75多家购物中心。 二、易初莲花选址要求 (1)对商圈的要求 1、在项目公里范围内人口达到10万以上为佳,2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可达到12-15万人; 2、须临近城市交通主干道,至少双向四车道,且无绿化带,立交桥,河流,山川等明显阻隔为佳; 3、商圈内人口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4、项目周边人口畅旺,道路与项目衔接性比较顺畅,车辆可以顺畅的进出停车场; 5、核心商圈内(距项目公里)无经营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同类业态为佳。 (2)大卖场选址设计 1、易初莲花的主要理念:低价、一次购足、免费停车、高周转、新鲜程度、品质; 2、卫生、舒适、店内通道进出方便、国际标准; 3、位置要求描述:交通方便(私家车、公交车、地铁、轻轨);人口密度相对集中;两条马路交叉口,其一为主干道;具备相当面积的停车场,比如在北京至少要求600个以上的停车位。 (3)其他要求 1、建筑面积:平方米,最好一层,最高两层;建筑净高5米以上,进深最少60米;柱距米左右; 2、地面荷载:1500公斤/平方米,面层为耐磨硬化剂地面; 3、用电荷载:2×800KVA,双回路用电; 4、照明:照度不小于600lux; 5、用水:主要以生活用水和生鲜冷冻用水为主,日用水量40吨; 6、通讯:一条DDN数据专线积20门电话(应有一条中继线); 7、收货区:应有8个左右火车停车位,可满足40尺集装箱卸货及转弯半径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中国经济地理习题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总分20分,每题4分,共5小题)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三、图表分析题:(总分10分) 四、简答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 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 中国经济地理习题集 第2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简述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五大焦点问题。 2、中国水功能区划 第3章中国人口 1、生态足迹 2、农民工市民化 3、论述题:近年来的“民工荒”使得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人口资源已经面临“易斯拐点”,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简述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5、阅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2012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表(单位:万人) (1)简述中国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 (2)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请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4章中国的生态环境 1、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 2、国家环境功能区划 3、简要评价我国农村环境状况,提出改善的对策措施。 4、论述题:请对中国水资源进行总体评价,说明为什么中国现阶段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第5章中国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 1、简述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2、三线建设 4、结合我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分析中国1949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6章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1、“七区二十三带” 2、简述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布局特点。 3、案例分析题: 2006-2010年中国棉花生产情况 请结合案例分析一下问题: (1)简述中国棉花的生产与布局情况。 (2)影响中国棉花产量及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的总体特征。 5、《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2007年)》将我国草原划分为四大区域,分析四大草原区的主要特点,并说明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分布特征。 第7章中国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 1、非化石能源 2、波罗的海指数(BDI) 3、简述光伏发电的全球市场特征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4、下图是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主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哪些? (2)简要分析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论文1

重庆市沙坪坝区食品加工业布局因素分析 摘要:食品在人们生活水平大量提高的今天,现如今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定了各项标准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食品加工厂加工食品所必需要满足的各项条件的要求,有着大量的需求和市场。因此,为了正确并合理的分析一个区域内影响食品加工业布局的因素,我们本着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只有通过对该区域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与之相关的更有力的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食品加工厂的发展,才能带动该区域经济飞速前进。 关键词:食品加工业布局因素分析 1研究食品加工业的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为了消遣闲暇时光,人们对于休闲食品数量和品质的需求不断的增长。休闲食品俨然已近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进而推进了食品加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展与加大,分析其影响因素势在必行。 2 食品加工业的布局因素 2.1自然因素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位于重庆市城区西北面,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渝北区相望,东南与渝中区接壤,东北与北碚区相连,南与九龙坡区相靠,西接璧山县,紧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部新区;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24个街镇,总面积396.2平方千米;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域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 沙坪坝区地貌归属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全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乐山森林区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2℃左右。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的水量丰富。全区水体除嘉陵江外,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中国经济地理考试作业

论我的家乡——红安自然地理环境这学期上了中国经济地理这门课,让我对我们国家的一些地理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作为大学生必须知道的一些基本的经济地理知识。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的家乡湖北红安的自然地理环境。 红安县是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县,原名黄安县,位于省境东北部,大别山脉南麓。面积1796平方公里,人口59.66万,县府驻城关镇。大别山在境内分出2支脉,自北向南伸延于县境东、西两侧,成为举、倒、滠三水的分水岭,构成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全县均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县北的老君山海拔840米,天台山海拔817米,最低处杜家湾海拔30米。倒水流贯全境,两岸有河谷平原分布,“天台云雾茶”为湖北省名茶之一;丘陵区为湖北省花生集中产区之一;平原区主产稻、麦。县境西北有中国重要萤石矿产地。公路通武汉及邻近鄂、豫各县。1927年“黄麻起义”发生于此,此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境内革命纪念地遗址近百处。 红安县- 自然环境 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邻麻城,西接黄阪、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省新县。县城距武汉130公里,省级公路阳(逻)福(田河)公路纵贯境内,为大别山通往长江港口的重要线路。全境总面积1795.67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大别山南麓,红安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和北部多高山,最高处老君山海拔840.5米;西北部系丘陵地带,南部是平缓的低丘山岗;县西、县南有少数河谷平原。全县在海拔高度50米以下的面积为280平方公里,50-200米的1355平方公里,200-500米的139平方公里。整个县境形成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以丘陵为主,北部低山,南部岗地的地貌特点。境内大小河流100条,加上水库、塘堰,总水面积18.6万亩,耕地50.85万亩,构成“六山半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红安境内名山众多,据《黄安县志》载:“县有三台:天台以奇胜,云台以峭胜,阳台以幽胜”,这其中的天台山主峰817米,历来是兵民避险之所,军家必争之地。“飘渺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水从宵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李贽诗中对天台夜景的赞美。与天台山遥相对峙的老君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世传老君曾炼丹于此,上有药臼石”,故名老君山。这里四周群山环绕,道路崎岖,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曾是红军和新四军的重要依托和据点。 红安境内有倒水、滠水、举水三大水系,其中倒水河自北向南纵贯县域中部,把全县划分为倒东、倒西两个自然地区。倒水又名界河,为山区季节性河流,4-8月常有洪水发生,水势较猛。它源出大别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从河南新县奔腾而下,流经红安。倒水河流经红安有大小支流72条,下店河、七里坪河、烟宝地河、金沙河、高桥河、依河等。红安物产丰富,既有黄金、铁、铜、水晶、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又有丰富的银杏、水杉、松树、楠竹等林业资源;既有享誉全国的花生、水稻、油菜籽、红薯等粮食作物,又有山植、天麻、青茶、珍珠花、乌柏籽、煨葫芦等土特产。如此丰富的物产必然吸引着各地客商往来经营,雍正年间,黄安北部重镇七里坪曾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倒水河上竹排运输往来如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河南省的生猪,湖南的杉木,安徽六安的茶叶,新洲张渡湖的鲜鱼,黄冈、应城的烟叶,应城的石膏,以及来自汉口的食盐和本地及新县一带的米、花生油、土

经济地理学论文(DOC)

吉首大学 JISHOU UNIVERSITY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姓名:田曦芳学号:20114198021

学期:2012-2013 第一学期 目录 1 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 (4) 1.1 济宁市地下煤炭开采与地面建设 (4) 1.1.1 济宁市煤炭开采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 1.1.2 解决煤炭开采与地面建设的对策 (4) 1.2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化 (4) 1.2.1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格局特征 (4) 1.2.2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格局演化 (5) 2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问题 (6) 2.1 大庆市建设用地扩展 (6) 2.1.1 大庆市建设用地概况 (6) 2.1.2 大庆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因素 (6) 2.2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 (6) 2.2.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6) 2.2.2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特征 (7) 2.2.3 珠江三角洲投入产出与建设用地效率的耦合关系 (7) 2.2.4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 (8) 2.2.5 解决措施 (9) 3 城市建设与耕地的矛盾 (9) 4 土地集约利用 (10) 4.1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 (10) 4.1.1 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10) 4.1.2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关系 (10) 4.2 香港与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11) 4.2.1 香港与深圳土地利用结构比较 (11) 4.2.2 香港与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12)

4.2.3 香港与深圳差距产生的原因 (13) 4.2.4 深圳今后应如何向香港学习 (13)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摘要: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也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的扩张使得城市用地景观逐渐替代了农业用地、自然用地为主的景观。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产生了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为使城市扩张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必须了解城市扩张的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如济宁市、徐州市、大庆市,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例举了香港特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为解决这些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土地集约利用

关于四川资阳经济地理的研究

关于四川资阳经济地理的研究 系别:物理与电子信息系班级:物理学(2)班姓名:刘丹【摘要】资阳市是川南的一个地级市,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平方公里。全市有4个街道办,171个乡镇、2815个村和1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88万,其中农业人口400万,耕地418万亩。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相距87公里)、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区内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国道318、319、321等骨干交通干线。有利的地理位置为资阳与外市的联系与合作提供了有力条件。资阳市的浅丘地貌使资阳成为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沱江河和涪江是贯穿资阳市的两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川西北高原茶坪山脉九顶山麓的沱江自简阳市的宏缘镇入境,向东南流,在资阳市与内江接壤的伍皇镇压出境而蜿蜒东去。丰富的水资源极大的促进了沿江、沿河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资阳农业资源经济发展 1.1资阳的地形特征 资阳市位于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带内,龙女寺半球状构造和威远辐射构造之间,西高东低。按大的地貌形态全市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冲击坝三种地貌类型。其中以丘陵为主,资阳平均海拔400米,属浅丘地貌,丘陵大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 资阳市的地形主要为龙女半球环状构造的影响带,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地层平缓。出露岩层按其新老秩序有: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侏罗系遂宁组地层、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土壤以粽紫泥土为主。一般海拔在300——550米之间,低山的最高点在龙泉山的长松寺(海拔1059米),河坝的最低点在夏家坝的琼江河出界处(海拔247米)。资阳市的浅丘地貌使资阳成为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1.2资阳的气候分析 资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终年碧翠,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夏日雷雨多而不酷热,冬天霜雪少而无严寒;雨量相对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常常旱、涝交错危害;初夏绵雨,影响夏粮收晒;仲秋淫淋,酿成秋作欠收;夏去

经济地理学论文格式要求

大标题 ——以**为例 姓名 班级,学号 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以分号隔开;一般3~8个为宜 1 引言 一般不超过三段 2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2.1 ** 正文 2.2 ** (1)** 正文 (2)** 正文 (3)** …… 3 案例实证分析 3.1 ** 正文 正文 3.2 ** 正文[1] 3.3 ** 正文[1] …… 4建议 4.1 ** 正文 4.2 ** 正文 4.3 ** 正文[1] 4.4 ** 正文[1]

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 – 2010)[M].2003. [2] 刘筱非,杨庆媛等.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1-14. [3] 闫东浩.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 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附:解释 1、字数要求:2500- 3500字 2、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 3、内容摘要的写作应力求简明扼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4、正文 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 1 1.1 1.1.1 1.1.1.1 5、文中图名在下方,表名在上方。文中数据和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格式。其他格式建议学习使用格式刷。 注:本文字体格式参考中国土地科学杂志,不同期刊要求不同,本课程论文要求不代表其他。 6、参考文献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期刊文章、统计年鉴等等,都在参考文献中进行标注,并在正文相关引用位置进行标注,以右上角小标形式进行标注。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其格式参考前面。 四人以上,从第四人开始不罗列(**等) 温馨提示:上交论文之前请检查确认格式符合要求。 最后论文上交截止时间:第15周。 严禁抄袭及造假!!!!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 1、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或者: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即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 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 (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 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 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 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经济地理学(1).(DOC)

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 1.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载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3.苏格兰学者奇泽姆1889年出版了《商业地理手册》。 4.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来的。 5.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提出科学鉴定科学系统的经济地理学。 6.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6.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7.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8.学科体系: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9.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1.区位:在本书中主要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条件:是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3.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分为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 4.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②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空间和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4)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固定资本的地理惯性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②资金尤其

中国经济地理知识点

中国经济地理复习点 绪论 1.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包括陆地和海洋)及其各个区域为范围,研究各个经济-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的地域组合(产业地域综合体-经济区)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2.研究内容:(1)总论以我国全部国土作为一个整体,着重分析、探讨全国经济-产业布局条件和特点的总的面貌,阐明其共性。(2)基本内容:条件、结构、区域、潜力、方向。 3.基础理论:人地关系论(研究核心)、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第一章 1.中国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课题:(1)人口、耕地与粮食的协调;(2)协调城乡聚落的建设发展;(3)制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保持相对的生态平衡;(4)加强对人地关系严重失调地区的治理;(5)协调区域间经济的发展;(6)国土开发、政治与规划。 2. 中国人地关系协调的目标:(1)生态过程的破坏最小;(2)资源的最大保护;(3)稳定人口;(4)要实现协调发展中的最优效益。 3. 中国人地关系协调的途径:(1)普及环境教育,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2)珍惜每一寸土地,提倡精细开发,充分发掘土地活力;(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水土资源优势,发展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4)实行环境责任制,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道路;(5)要实施节省资源、适度消费的发展模式;(6)进一步搞好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7)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章 六大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核心,(2)水资源:限制因子,(3)气候资源(4)矿产资源(5)森林资源(6)海洋资源 第三章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东、西两地区的内部人口密度也随地貌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迁移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六章 1.水稻:除少数高寒或水源缺乏的干旱区以外都有分布,具体南方(秦岭淮河以南)多而集中,北方(华北、东北、西北)少而分散。 2.小麦:遍及全国,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一年一熟;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冬小麦区:秦岭淮河以南商品率较高。 3.玉米:北方旱作地区和南方丘陵山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4.棉花: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西北内陆。 5.油菜:长江流域各省,南方分布于冲积平原、山间盆地和附近的低山丘陵区。 6.甘蔗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于长城以北地区。 7.畜牧业生产类型:(1)农区畜牧业(2)牧区畜牧业(3)半农半牧区畜牧业(4)城郊畜牧业 8.中国农业分区:(1)东北区(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3)黄淮海区(4)黄土高原区(6)西南区(7)华南区(8)甘新区(9)青藏区 (5)长江中下游区:位于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