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12.整理)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12.整理)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12.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班级姓名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6页)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 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和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 :。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现有1:1000和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_______,较小比例尺是___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选用比例尺,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选用比例尺。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式。

5、图例和注记: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地球的形状: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为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

5、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用地理坐标(经度和纬度)表示。

6、低纬度范围是;中纬度范围是;高纬度范围是。

练习:

1、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A、20°S

B、40oN

C、40oS

D、80oN

2、有关经纬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B、利用经纬网可以辨别方向。

C、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航天等方面都十分有用。

D、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实际存在。

3、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日界线

4、20oW,160oE组成的经线圈是()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5、人们通常习惯上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以下属于中纬度所占

范围的是()

A、30oN----60oN

B、60oS----90oS

C、0o纬线---30oN

D、30oN----30oS

6、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0o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经线都是大小相同的圆,而所有的纬线都是大小不等的圆。

7、首都北京的经纬度为:39oN,116oE, 按南北半球划分,属半球,按东西半球

划分属半球,按中低纬度划分属于纬度。

8、在下面A、B、C、D四点中,属于东半球、北半球的一点是()

9、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点的纬度是, B点的纬度是。

②从南、北半球看,A点属于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B点属于半球。

③A点位于B点的方向。按低、中、高

纬度划分,B点位于纬度。

④假设有一架飞机,从A地上空沿正北方向飞行,并保持航向不变,在不考虑天气、燃油等因素干扰的情况,飞机最终会到达哪里?为什么?

10、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是为了()

A、挡住风沙

B、美观

C、反射阳光

D、遵守伊斯兰教教规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答11---12题:

11、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

B、正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13、学校准备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楼间的距离为300米,若绘到图上的距离为

30厘米,则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10000

B、1:50000

C、1:1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米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本28—32页)

1、全球的海洋面积占%,陆地占%,所以人们常用“分陆地,分海洋”粗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

2、①从海陆分布看,南极地区以为主,北极地区以为主。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或北)半球,(东或西)半球,但不管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概念: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块大陆,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最大,最小。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4、七大洲:

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5、四大洋:

①概念:洋:海洋的主体部分;海: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较窄水道。

②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最浅、最小的大洋是。

③第二大洋是,呈“S”形;第三大洋是,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也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6、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山脉、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运河(沟通了海和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运河(沟通了洋和洋)。

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海峡(沟通洋和洋)

⑤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沟通洋和海)。

7、看图填空:(填写代号及名称)

①赤道穿过的洲有、、

②赤道穿过哪些洲的大陆、

③东半球的大洲主要有 ③非洲⑥大洋州

④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 ⑤北半球的大洲主要有⑤亚洲④欧洲③非洲 ①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本33—39页)

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 、 、 、 和 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4、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 山脉带,如纵惯南、北美洲西部的 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山脉组成);二是 山脉带,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等。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盆地,位于 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位于 洲; 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 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 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山脉,位于 洲。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海拔 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海沟,位于 洋。

6、海底地形包括 、 、 、 、 五部分。

学看地形图

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23、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 坡,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 4、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

① :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 ②陡崖:等高线 的地方② 脊:等高线向 弯曲的地方 ④山谷:等高线向 弯曲的地方

(1)判断下列地形

A B F

(2)甲地在乙地的方向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4)A—F处哪个易形成河流(5)D地

海拔高度在米以上

(6)若要登上山顶,B、D哪个合适

(7)若将此图涂上颜色,变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绿色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

(课本40—46页)

1、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的例子:海陆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海洋变成陆地)

②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森林遗迹:(陆地变成海洋)

2、大陆漂移假说:20世纪初由国科学家提出的。主要内容2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陆地,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球岩石圈由大板块组成即

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D 板块、

E 板块和F

板块。其中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板

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容易发

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练习:

1、海底地形从近海到远海依次是()

A、大陆坡、大陆架、大洋底部

B、大陆架、大洋底部、大陆坡

C、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

D、大陆坡、大洋底部、大陆架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蓝色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褐色表示。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海拔高度由高向低凸出的是,由低向高凸出的是。中部低,周围高的闭合曲线是;河流肯定发育在里,瀑布一般出现在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铁路、公路线路的选择一般沿建设,水库的选址一般是在水量丰富的地带。

4、下图中表示盆地的是()(并说出其它部位名称)

右图为一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甲、乙两处有一处形成了小河,这条小河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北向东南

6、图中两山头的相对高度是()

A、268米

B、328米

C、60米

D、596米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

7、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8、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面是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等高线图EF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10、上图中,从E处上山容易还是从F处容易?处,原因:。

11、读右图,回答问题:

①当图中A点气温为18.2℃时,B点

应为℃(仅从地形考虑)

②图中地区欲建一水库,那么水库大坝

应建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请在图上用//标出)

③甲村计划在C点建一造纸厂,你认为是否

合适?,理由:

④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如果根据

行政管理的需要,将甲、乙两村合并到其中的一个村落,你认为应合并到哪一村合适?

理由:。

1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清河画有甲、乙两条支流,其中支流画错了,

原因是:。

②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方向到方向。

③A与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米。

④计划修建一条连接李庄与宋庄的公路,现有方案①和

方案②两条线路,如右图所示。你认为哪条线路合理?

为什么?

13、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最大的盆地是,最大的高原是

最高的高原是,最大的湖泊是,最长的河流是,

最长的山脉是,火山最多的国家是。最高大的山脉是。

14、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15、地球上的火山、地震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

成数十万伤亡,损失惨重。地震发生后,国

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国人民万众

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材料二:六大板块示意图。

①地震发生后,为及时救治伤员,一批急救药

从北京、上海等地运往成都,指挥部采用了

的运输方式。

②有记者拍摄到牌照为“湘X”开头的运输车队正赶往灾区,该车队来自省。

③写出图中的板块名称:a 板块; b 板块。

④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②乘汽车逃命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⑤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结合示意图,说明汶川地震形成的原因。

快速增长时期。

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4、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经济发展水平低国

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纬度的沿海地带,

①其中亚洲和、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为人口最为稠密区。

②原因是这些地区位于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的平原和盆地。

6、人口稀少的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

7、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 __÷____ ___

9、人口的增长应与相协调,与相适应。

③黑色人种分布:。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本56—59页)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2、拉丁美洲地区,巴西通用语,其他多数国家为语。西亚和北非通用语。

3、世界三大宗教:

①基督教:经典为《》,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是高高耸立的。

②伊斯兰教:经典为《》,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和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中国穆斯林以地区相对集中,是祭祀场所。

③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典型建筑为。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节世界的聚落(课本60—65页)

1、种类:和。乡村又包括村庄和集镇。

2

寒冷地区的民居多注意,而炎热地区的民居多注意。

我国云南的传统民居多竹楼是因为,而西亚、北非的民居屋顶多平顶则是因为。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课本67—70页)

1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蓝色表示,绿色表示。

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被污染的越严重。

4、天气符号的识别: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本71—77页)

1、气候的两个要素:和。

2、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月最低,月最高。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和纬线(经线、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②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

度因素。

③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不同、相同)

a夏季气温,陆地,海洋;b 冬季气温,陆地,海洋。

④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气温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4、最炎热的大陆是洲,最寒冷的大陆是洲。

5、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6、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雨、雨、雨。

②世界“雨极”是,其降水类型属于雨。

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较,两极地区降水较;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大陆的西岸降水。

8、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本78—86页)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就越,纬度高,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就越。

②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地面得到的热量多。

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地面得到的热量少。

3、人类活动与气候

①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排放出的

破坏高层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④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要。

3、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度的夹角不变。

(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线和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此时北半球昼夜。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此时北半球昼夜。

③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上,此时昼夜:

(3)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上,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太阳直射次。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

B 。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现象。此时湖南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是在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倾

角总是。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6)我国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区间范围)。

(7)

4、海陆分布与气候: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近海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近海但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

5、地形地势与气候: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气温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1

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

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带;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

B ,

C

D

E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

的纬度:

①、②、

③、④、

(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用字母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用字母)

(5)、夏至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的是。(用字母表示)

(6)、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D和E的分界线是。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本87—98页)

练习:

1、在我国的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 、日平均气温高

B 、气温年变化大

C 、气温日变化大

D 、居民审美风格

2、某小组在室外测得一日内的气温为: 2时(5℃) 8时(7℃) 14时(15℃) 20时(13℃) 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A 、 8℃

B 、9℃

C 、10℃

D 、12℃

3、我国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镇冬季严寒漫长,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较远 B 、纬度较高 C 、地势较高 D 、多刮西北风

读右边“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7题。

4、当地球公转到甲处时,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5、丙节气时太阳直射点在( ) A 、0°纬线 B 、23.5°N C 、23.5°S D 、66.5°N

6、当太阳直射点在丙处时,北极圈内有( ) A 、极昼现象 B 、极夜现象 C 、太阳直射现象 D 、明显的四季变化

7、我们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中可看出,世界气温从 向 逐渐降低。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地区,年平均气温 一般在 ℃以上。

③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 冷的地方位于 洲。

④陆地上的等温线密集且较 (平直、曲折) 海洋上的等温线稀疏且较 (平直、曲折) ⑤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要 (平直、曲折) 因为 。

⑥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以下,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10℃多, 主要原因是 。

读下列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回答18---20题。

9、图中气候类型中,全年降水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③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11、四类气候中,分布在热带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读地理漫画图,分析回答问题:

①“地球出汗了”是指现象,又称“”

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的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③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大气“出汗”的原因()

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需要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D、过分抽取地下水

④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臭氧层被破坏

⑤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13、根据下列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能说出其特征及分布地)

14、我们学校所在地怀化(约25°N),一年太阳直射的次数是()

A、 0次

B、1次

C、2次

D、3次

15、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①请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

四地的对应关系:

A为 B为

C为 D为

② A地的地形名称为,

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

盆地和亚洲的群岛等地。

③ E地气候的特征是

④A、B、C、D、E五地中,全年降水量最为

丰富的是地。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课本100—105页)

1、不同类型的国家

(1)目前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和地区。

(2)面积大小不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美国,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3)人口多少不同: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其次是、美国。

(4)政治制度不同::如中国、古巴;:如美国、日本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国家和国家。

①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大多数位于半球;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②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大多位于半球的部和半球。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他如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

③在国际上,南北差距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别,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说明:“南”——国家,“北”——国家。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课本106—109页)

1、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已被打破,

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2、国际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1)、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英文简称为,总部在美国,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为韩国人。

(2)、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是,英文简称是WTO,总部在瑞士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综合题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经度是,纬度是。

(2)图中半球是(南、北)半球。

(3)按东西半球划分,①地位于半球,

②地位于半球。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①地属于纬度区,

②地属于纬度区,④地属于纬度区。

(5)③地在④地的方向,②地在④地

的方向。(2分)

(6)②所在经线度数为,该线又叫线。

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C的经纬度

A C

(2)A点位于D的方向

(3)关于D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北半球

C、位于低纬度

D、位于西半球

(4)在图中适当位置描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A、B两地都有太阳光直射现象吗?

3.(12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________,

为西半球的是________,为南半球的是________,

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东西半球的

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________;

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________。

(4)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________。

(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

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

(6)A~D四个半球中,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像的是________。

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洋,其周围

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洲。

(2)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_洲和_____洲。

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

(3)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所在的大洲的字母代号是____,该洲与B洲的界线是________。

(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从________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5.下图为赤马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

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2)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

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在图中①②两条考察路线中,考察小

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________路线,坡度

较陡的是________路线。

(4)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处。

6.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2)给这幅漫画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属________洲,主要为________人种,

信仰________教。

(2)B地属______人种,通用的语言是_____语,

A、B两地是人口________(稠密、稀疏)区。

(3)C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

(4)D、E两地主要是________人种,大多信仰

________教,说________(语言)。

(5)A、B、C、D四地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

重的是________。

8.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位于________洋沿岸,气候终年严寒,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居住________。

(2)B点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了

适应这种气候特征,当地人建筑了________。

(3)C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炎热

干燥,因此当地聚落具有________的特点,主要是为了阻挡外面的热量。

(4)D点位于大陆的内部,降水稀少,因此这里的房屋屋顶________,能够晾晒东西和乘凉。

9.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的气温在________ ℃以上,B点的气温在________ ℃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 ℃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___,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

(5)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月。

(6)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世界的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洲。

10.右图是①、②、③、④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

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1)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2)四地气温年较差较最大的是地,该地最热

月气温为,最冷月气温为,气温

年较差较约为

(3)①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是,主要分布在。

(4)②地的类型,气候特点

是,以

地区最为典型。

(5)③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11.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2)根据表中1~6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补充完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3)概括这种气候类型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生活体验,比较这种气候类型与北京气候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列国家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六个国家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E

F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面积最大的是(填字母)。

(2)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是(填字母)

(3)发展中国家有、(填字母)

(4)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有、、(填字母)。

12、写出右图中每个大洲的名称:

A 、B、C 、

D 、

E 、F、

G

其中,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洲,该洲人

种主要是;居民主要信仰教.

世界最大的高原分布在洲。(填字母)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精华打印版)

七年级下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 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波斯湾,C红海,D地中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阿拉伯半岛F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 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篇一:20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20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直觉→推测→实践→科学确证。 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 →大西洋→西班牙。 4、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 5、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 到船身。(2)月食现象。 6、经纬线特点。 纬线 经线 7、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8、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9、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0°纬线——也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66.5°纬线——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10、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方法步骤:①找线②读数③定位度数往东增大是东经(E),度数往西增大是西经(W),度数往北增大是北纬(N),度数往南增大是南纬(S)。例如: (l)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B,C ,D ,E ,F。 (2)写出C、D、E三点所在的半球:C、、D、 E、。(3)F点在E点的方向。 11、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复习提纲—6.26日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亚洲跨东、西、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 纬度位置:地跨低中高三大纬度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大温度带 2、分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土耳其海峡。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③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3、亚洲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④人口最多 4、亚洲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5、各个分区主要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亚:俄罗斯 西亚: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中亚:名字大于五个字的斯坦国家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略 6、代表人种:①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帐篷,宽大袍子,游牧生活 ②北亚东西伯利亚亚库特人:木屋、毛皮衣服、狗拉雪橇;③南亚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捕鱼、船;④东南亚印尼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聚居,长屋二、自然环境 1、亚洲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从东向西,从南向北地势变化:低高低 2、主要地形区:略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恒河

4、河流分布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5、亚洲地理集锦: 最高山: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群岛:马来群岛最大湖泊:里海 最深湖泊:贝加尔湖最低点:死海 三、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4、独有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没有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 季风对农业的影响: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弊: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画图1:在下图中填注: 主要地形区:①西西伯利亚平原,②中西伯利亚高原,③东西伯利亚山地,④蒙古高原,⑤青藏高原,⑥东北平原,⑦华北平原,⑧长江中下游平原,⑨喜马拉雅山脉,⑩印度河平原,⑾恒河平原,⑿德干高原,⒀伊朗高原。 主要半岛:A.阿拉伯半岛,B.印度半岛,C.中南半岛 主要河流: D鄂毕河、E叶尼塞河、F勒拿河;G黄河、H长江、I湄公河.J印度河,K恒河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2018中考背诵版)讲解学习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第一大洲。 3.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4.读亚洲图回答 (1)A、B、C 三河注入北冰洋,D、E、F 三河注入太平洋, G、 H 两条河流注入印度洋。 (2)上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反映出亚洲大陆 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3)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北临 北冰洋。 (4)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乌拉尔山,②喜马拉雅山, 半岛③阿拉伯半岛,④印度半岛, 岛屿⑤斯里兰卡岛,⑥台湾岛, 河流 B 叶尼塞河, D 黄河,E 长江,F 湄公河水 域 a 贝加尔湖(最深淡水湖)b 里海 c 波罗的海 平原 A 河所在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I 东欧平原, J 东北平原。土耳其海峡 e 白令海峡 f 马六甲海峡g苏伊士运河 (5)北回归线通过亚洲的湄公河和恒河两大河流,通过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两大半岛。 5.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湖泊—里海,陆地的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6.亚洲的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7.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回答 (1)图中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寒带气 候,④ 热带季风气候,⑤ 温带季风气候,⑥ 热 带雨林气候,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候,缺少 的两种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 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4)亚洲的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 害,主要发生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利弊: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弊:降水不稳定,易 发生旱涝灾害。 8.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6 个地区,中国属于东亚。亚洲不同居民生活差很大。

整理七下地理每章思维导图

七下地理每章思维导图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生物复习 郑芳君(浙江省浒山中学315300) 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国内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我认为,思维导图也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的又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特别适合开展生物复习。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是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思维导图是用就关键词、图画、代号、连线等构成的、反映大脑思维的一幅幅图片。它就是一幅幅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 2思维导图的制作 2.1找主题 找主题,就是找出文章的中心、主题。如高中生物新课程第一册(人教版)的主题就是“分子与细胞”,这是第一层次。接下来就是要确定次主题,也就是各章的主题。各章的主题其实就是各章的标题,如走近细胞、组成分子等。再下面一层就是各节的主题,也就是节标题。再延伸下去就是文章内容,在文章中,要找出关键词。关键词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2.2画导图 画导图,把中心主题(如分子与细胞)画在中央,从中心主题出发,把找出的次主题(如走近细胞)等用线连起来。如图1:(人教版《生物与分子》这一册的摘要图) 2.3加标记 加标记,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或其他颜色)把它们标记出来。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锚定在具体的事物中。

2018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8、利用经纬网定位。 要会判断某点的经纬度及两点相对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 (课本11——15页)

2、 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 以南、北极圈(66.5N O )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 ※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 处)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如右图F 处)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如右图D 处) (区分山谷山脊的方法:看等高线凸出方向数值变化 “低脊高谷”); ☆山谷处易形成河流,图中D 处形成河流,河流走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3、(课本27页)陆地表面5种地形类型:平原(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地形平坦,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海拔高于500米,外围较陡、内部和缓)、山地(海拔高于500米,具有耸立的山峰)、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 4、地形剖面图相较于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课本29—44页)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1%)、三分是陆地(21%) 2、看下图和课本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熟记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能在空白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 F

人教版七下地理知识点梳理

前言:上学期的地理为世界地理总论,这学期的地理为世界分区/区域地理。在学习本册书的时候会用到上册学习过的知识,同时又会增加新的知识点,所以要求同学们在预习下册书的时候遇到相关知识要去联系上册学习过的 内容。这个知识梳理同学们可以配合课本一节一节看,大部分内容我是按照教材编写顺序梳理的,但考虑到有些知识点的前后关联会有所调整。后期开学还会重新梳理。 预习提示:1.结合知识梳理仔细看教材,相关图片也不要漏掉,图文结合,尽可能做到图文转换. 2.有计划的预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与范围 知识点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占据亚欧大陆大部分,三面临海: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 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南纬11度--北纬81度,东经26度--西经170度之间。 知识点二: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地跨热、温、寒三带③东西距离最长 2、大洲分界线(上册已学)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亚洲6个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知道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第二节自然环境 了解: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之分。自然地理环境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岩石,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在地球表面上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结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各处的自然环境也就不同。初中阶段一般说到某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是从气候,地形,和水文这三个方面总结。

知识点一:亚洲的地形 1、地形特点:⑴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⑵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地理锦集(教材第8页阅读材料部分,需背诵以下内容,并要了解它们的位置)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知识点二:亚洲的河流 1、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主要河流(结合P7图6-8) 知识点三:亚洲的气候 西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东岸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洲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亚洲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洲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终年寒冷中部高大的山脉和高原—高原山地气候 3、(熟读,理解)气候特点解析: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七下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背诵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2.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三带。 3.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5.读亚洲图回答 (1)A、B、C三河注入北冰洋,D、E、F三河注入太平洋,G、 H两条河流注入印度洋。 (2)上述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 周边的海洋,反映出亚洲大陆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 低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个地形剖面图 (3)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乌拉尔山,②喜马拉雅山, 半岛③阿拉伯半岛,④印度半岛, 岛屿⑤斯里兰卡岛,⑥台湾岛, 河流 B 叶尼塞河, D黄河,E 长江,F 湄公河 水域a 贝加尔湖(最深淡水湖)b 里海c 波罗的海 平原A河所在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I 东欧平原, J 东北平原。 d 土耳其海峡e 白令海峡f 马六甲海峡g 苏伊士运河 (4)北回归线通过亚洲的湄公河和恒河两大河流,通过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两大半岛。6.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湖泊—里海,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7.亚洲的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8.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回答 (1)图中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寒带气 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⑥热带 雨林气候,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候,缺少的 两种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 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4))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 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 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 (5)季风气候的利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弊: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亚洲的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9.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中国属于东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印度和孟加拉国属于南亚。沙特阿拉伯属于西亚 亚洲不同居民生活差异很大(课本第5页):

湘教版地理七上复习提纲(背诵版)精编版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背诵版) 第一章走近地理 1.画地图时,必须注明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即: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3种表示方法: 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例如:1:5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千米。 3.比例尺是一个分值,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在相同图幅的条件下,当比例尺越大时,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大小详,小大略) 4.在通常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所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 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假如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 么他的前、后、左、右,都朝着正南方。 5.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请用数字式写出该图的比例尺 1:100 000 (2)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方向。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由自南向北流。 (4)图中公路的方向先由西南向东北,再由 西向东方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诗句“坐地日行8万里”描述的是在赤道上,因为地球的最大周长即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约 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3.比较经线和纬线: 4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 经线圈 ,经度之和为 180° 。 180°经线有几条? 1条 。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20°W 以东到160°E 。 5.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判断方法(找界限,看变化) 越往北越大,北纬N 越往东越大,东经E N S E W E W N E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三)南极洲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平均海拔、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四)日本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峰为富士山,是一座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情况: 1、形状:两极部位略偏的不规则的___________.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二、经纬网 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位置.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度垂直相交的半圆. (1)特点:形状是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都指向____方和_____方. (2)经度:由本初子午线(0°)向东(E)向西(w)各分180°.________度经 线以西称_________,用_____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______,用____表示. (3)东、西半球分界线:_________E和_________W组成的经线圈. (4)判定东西半球:例:170°E. 步畴:1.写出六姨(160°E)和二妞(20°W) 2.符号相同来比较.170°E找160°E比较,170°E大 3.根据“小小东,大大西”,判定170°E在西半球. 3、(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___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特 点:形状都是___________,长度由赤道到两极变_________,都指示__________ 方向. (2)纬度:由赤道(0°)向南(S)向北(N)各分90°.赤道以北称___________, 用___________表示.赤道以南称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表示. (3)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 (4)判定南北半球:例:25°N. 判定南北半球直接看符号,N是在北半球,S是在南半球.所以25° N是在北半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为界。(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记忆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 欧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图7.2 p18,活动p19) 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图7.17-18 p26-27) 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图7.22 p29 活动p30) 3、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最新)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图片 全貌图片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要结合图)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 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东岸三种季风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中国地图出版社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4—p11 一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阳关、空气、土地、水、生物等)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煤炭资源) 4、淡水资源的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地球上水量的%为咸水,淡水只占%,而且%的淡水以冰川形式存在) 5、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在时间上,河川径流夏秋季节丰沛,春冬季节水量减少。影响:水旱灾害。降水过于集中,夏季洪灾,春季旱灾;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径流年际变化大,连续几年的丰水或连续几年的枯水。 在空间上,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少水的状态。 影响: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加剧北方缺水的状况。3、水污染原因:工农业发展,部分地区的工厂、乡镇企业把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更为严重。淮河、海河和辽河是我国受污染最重的河流。 三、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 1、供水紧张原因: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解决方法: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喷灌技术是农业节水及增产的重要措施。) 2、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3、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功能:防洪、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等。 4、防治水污染。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p12—p19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2、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六位。)②山地多,平地少。③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不多,后备耕地资源缺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2、因地制宜:利用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把最适宜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适宜它发展的地区。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分章节知识点梳理【图文结合】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章节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最准确最能直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8.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

9、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第十题、十一题,要会判断某点的经纬度及两点相对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 (课本11——15页)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课本13页)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情况: 3.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 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即南极圈(66.5 O S)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 ——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 ※阅读方向: (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