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精品】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精品】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

【思考题】

1.从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致病性上,比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1)形态结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只有原始核,由裸露的环状双链DNA构成,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分化明显。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生长繁殖。只有一种类型核酸(为DNA或RNA)。

(2)培养特性:细菌和真菌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病毒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需采用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方法培养。

(3)致病性:细菌主要依靠侵袭力和内、外毒素致病。病毒可直接杀死宿主细胞,但主要是通过免疫病理损伤致病。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思考题】

1.试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在致病性、抗原性、染色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意义。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其中的磷壁酸组成,特点是肽聚糖含

量高,结构致密,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少,结构疏松,但具有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构成的外膜。

(1)致病性: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所构成,是

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革兰阴性菌主要靠内毒素致病,而革兰阳性菌无内

毒素,主要靠外毒素致病。

(2)抗原性: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重要的表面抗原。

(3)药物敏感性:革兰阴性菌脂质双层上镶嵌有孔蛋白,可阻止一些

- 1 -

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的进入,故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大多

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

(4)染色性:脱色时,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结构更加致密,结晶紫不被

脱出体外,菌体呈紫色。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外膜,含大量脂质,

可溶于乙醇,结构更为疏松,结晶紫易被脱出菌体外,故菌体最终呈红色。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及医学意义?

细菌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并参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细菌的

致病性有关。

(2)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有利于细菌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

和逃避有害环境,与某些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可用于鉴定细菌。

(3)菌毛:普通菌毛具有黏附能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可传

递遗传物质,与细菌的毒力或耐药性转移等有关。

(4)芽胞: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辐射等抵抗力极强,是细菌在

不利环境下形成的休眠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迅速发芽转化为繁殖体,应以

杀灭细菌芽胞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可用于

鉴别细菌。

3.细菌L型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和临床意义?

细菌L型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少数自发产生L型,多数诱导产生L型,主要诱导剂有溶菌酶和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

细菌L型因缺乏完整的细胞壁,不能维持其固有的形态,呈现高度多形性,大多为革兰染色阴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2~7天后形成“油煎蛋”状细小菌落。去除抑制物后,L型细菌可返祖而恢复

成原来形态的细菌。

L型本身可能不致病,其致病性与回复有关。此外,有些L型亦有一定

的致病性,并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因此,细菌L型与许多慢性反复发作的

感染有关,在临床上可引起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作用于

细胞壁的抗生素治疗后发生,易复发。在临床上遇到症状明显而标本细菌分

离培养为阴性者,应考虑L型感染的可能性。

4.试述革兰染色法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染色法,其步骤是:在细菌涂片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芦戈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再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菌体最终呈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在

鉴别细菌、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了解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

- 2 -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思考题】

1.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何意义?为什么?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最确切、

最可靠的诊断依据(“金标准”)是,从患者标本中将病原菌分离培养出来,

并鉴定其菌属、种和型。细菌的生化反应对菌体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菌落

特征相同和相似的细菌的鉴定尤为重要。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能指导临床选用

抗菌药物治疗。

(2)生物制品的制备: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等用于防治,制备

菌液、抗血清等用于诊断。

2.根据培养基的性质与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几类?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按营养组成和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

养基等;按物理性状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其中,平板固体培养基用作纯种细菌的分离;斜面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保存;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增菌;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即有无鞭毛。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

【思考题】

1.在防治疾病过程中,为什么强调医务人员一定要树立无菌观念和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

从预防感染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处处有菌”和无菌观念,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这就要求必须对所用的物品(如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衣等)、工作环境(如无菌操作室、手术室、产房等)和人体体表进行灭菌或消毒,

以确保所用的物品和工作环境的无菌或处于无菌状态。

- 3 -

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实验废弃的培养物亦须进

行灭菌或消毒处理。

2.简述湿热灭菌法的杀菌机制和各种湿热灭菌法的特点和用途。

热力灭菌的杀菌机制主要是,促使菌体蛋白质(酶)变性和凝固,失去

生物活性而死亡。

(1)巴氏消毒法:72℃ 15~30s,可杀灭液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

生物,用于牛奶和酒类等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2)煮沸法:100℃ 5min,常用于饮水、食具、注射器等消毒。

(3)间歇灭菌法:100℃水蒸汽15~30 min,取出后置37℃培养过夜,次日再加热一次,如此连续3d,可达到灭菌目的,用于不耐高温的含糖、牛

奶或血清等培养基灭菌。

(4)高压蒸汽灭菌法:在一定蒸汽压下,水蒸汽温度达到121.3℃,

维持15~20 min,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这是最有效和最

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等耐高温、耐湿

物品的灭菌。

3.简述化学消毒剂的分类与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用途。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红汞(皮肤黏膜、小创伤)、乙醇(皮肤、温度计)、重金属盐类如高锰酸钾(尿道、阴道冲洗)、甲醛(浸泡尸体)等。

(2)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双氧水(外耳道、口腔冲洗)、碘液(皮肤)、氯(饮用水)等。

(3)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新洁尔灭(洗手)、肥皂(洗手)、醋酸(空气消毒)。

第五章噬菌体

【思考题】

1.试述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可能结局。

噬菌体侵入宿主菌后有两种结局:一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二是噬菌体核酸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基因组中,随细菌DNA 复制而复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

4

即为溶原状态,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

2.为什么质粒、噬菌体和转座子可作为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

噬菌体基因数量少,结构简单,容易获得大量的突变体,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例如,利用λ噬菌体作为载体,构建基因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可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到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中,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从而简化抗体库和单克隆抗体的筛选过程。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思考题】

1.试述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变异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1)耐药性突变:耐药菌产生、选择标记。

(2)毒力突变:减毒活疫苗研制、新现传染病的产生。

(3)营养缺陷体突变:新药诱变作用检测。

(4)高产突变:抗生素等药品、食品生产。

(5)抗原性突变:逃逸免疫机制。

2.什么是质粒?质粒DNA有哪些主要特征?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大多由闭合环状双链DNA组成。质粒DNA的特征:①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②所携带的基因往往赋予宿主菌新的生物学性状(如F质粒、R质粒、毒性质粒、代谢质粒),增加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存活机会;③非生命活动所必需,可自行丢失或消除;④可在细菌之间转移。

3.试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主要种类。

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有: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主要有:①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②糖肽类如万古霉素。

(2)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功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主要有:①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②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③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

(3)抑制核酸的合成:主要有:①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干扰DNA复制;②利福霉素类如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干扰mRNA的合成;③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噁唑,竞争抑制核酸前体物质的合成。

5

(4)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多黏菌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磷脂,使细胞膜受损,细胞质内容物漏出,引起细菌死亡。

4.试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生化机制和遗传机制,并举例说明。如何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

(1)耐药的生化机制:①灭活作用: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方式。细菌被诱导产生灭活酶,通过修饰或水解作用破坏抗生素,使之失去活性;②靶位改变:通过产生诱导酶对抗生素的作用靶位进行化学修饰,或通过基因突变造成靶位变异,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失去杀菌作用;③药物累积不足:通过减少药物吸收或增加药物排出,使菌体内的抗生素浓度明显降低,不足以杀死细菌。

(2)耐药的遗传机制:①基因突变: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相类似的药物耐药,且比较稳定,突变频率较低;②R质粒接合转移:细菌的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携带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主要通过接合方式在相同或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③转座:当转座子或整合子插入某一基因时,可因带入耐药基因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与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此外,还有转化和转导等方式。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扩散,应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在使用抗生素前,除危重患者外,应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药物。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如病原体不明或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剂量要足,疗程要尽量缩短。

5.试述细菌遗传物质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1)细菌染色体:为一条环状双链DNA,含核蛋白,但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围。有4000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连续的,无内含子,功能相关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

(2)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链DNA。

(3)转座元件: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特异性DNA片段,可在质粒与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间随机转移。转座元件主要有插入序列和转座子。其中,转座子不能独立复制,必须依附在染色体或质粒上与之同时复制。

在结构上分为中心序列和二个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中心序列带有遗传信息,如常带有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

(4)整合子:是可移动的基因元件,由5'端保守序列、中间的可变序列和3'端保守序列组成,具有启动子、整合酶基因和位点特异性的重组表达系统,可识别和捕获外源基因和基因盒,尤其是抗生素耐药基因。

6.试述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意义。

(1)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阐明病原微生

6

物致病基因及其产物对于了解其致病机制至关重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全基因序列,应用现代生物信息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基因与毒力有关,为研究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因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寻找更灵敏及特异的微生物分子标记,作为诊断、分型等依据:通过测定多种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可以获得大量的基因信息。如特异DNA序列用于诊断,菌株特异性基因用于分型,特异性毒力基因用于判断疾病进展,耐药基因用于预测临床治疗效果等。

(3)促进抗微生物新药的开发和新疫苗的发展: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一方面能揭示细菌耐药的确切机制,另一方面可找到对细菌生存必不可少并在感染过程中常优先表达的因子。选择这些因子作为抗菌药物的靶位点,可设计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药物。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还可大大加速新疫苗的研制。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思考题】

1.试述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1)宿主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宿主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患有慢

性消耗性疾病,烧伤或烫伤,接受放疗与化疗,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免疫防御能力普遍下降,成为免疫容忍性宿主,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2)菌群失调:当较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

诱发菌群失调,体内原本处于劣势的机会致病菌(耐药菌)则趁机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

(3)定位转移:正常微生物群在其原籍生境通常是不致病的,如果转

移到外籍生境或无菌部位,则可能致病。

2.试述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包括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类和内外毒素等。例如,鞭毛运

动逃离不利环境;菌毛黏附作用,避免被排除体外;荚膜抗吞噬作用。透明

质酸、链激酶、链道酶有利于链球菌在组织或血液中扩散。尿素酶有利于幽

门螺杆菌创造适合生长的中性微环境。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内毒素休克、DIC等。外毒素引起特殊临床病变。

3.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7

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

产生菌存在部位化学组成稳定性毒性作用

抗原性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由活菌分泌,少数细菌死亡后释放出

蛋白质。大多为A-B型毒素

多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引起特殊的临床病变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被甲醛

脱毒形成类毒素

革兰阴性菌

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

脂多糖。主要毒性组分是脂质A

耐热(160℃ 2~4h才被破坏)

弱,毒性作用大致相同,有发热反应、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休克和DIC等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

弱,不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

4.以破伤风梭菌和伤寒沙门菌为例,试述影响感染过程发生与发展的

主要因素。

致病菌侵入宿主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

位和机体免疫力的强弱。(1)毒力:破伤风梭菌靠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伤

寒沙门菌具有菌毛、Vi抗原、内毒素。(2)侵入数量: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

仅次于肉毒毒素。(3)侵入部位:破伤风梭菌需有厌氧微环境。伤寒沙门菌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4)宿主免疫力:破伤风愈后免疫力不持久,伤寒愈后

可获得终身免疫。

5.试述病原菌抵抗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主要策略。

(1)抗吞噬和消化作用:有些致病菌能引起吞噬细胞凋亡。有些致病

菌(如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金黄色葡萄球

菌凝固酶能使血浆中的液态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有些胞内菌虽被吞噬细胞吞噬,但能抵抗杀伤作用,在吞噬细胞中生存和繁殖。

(2)产生IgA蛋白酶:流感嗜血杆菌能产生IgA蛋白酶,水解宿主黏

膜表面的SIgA,降低其免疫防御机能,增强致病菌在黏膜上皮细胞黏附与生

存能力。

(3)抗原变异:通过修饰菌体表面抗原,可协助致病菌逃避宿主特异

性免疫应答。

(4)干扰补体活性:某些致病菌能抑制补体活化或灭活补体活性片段,抵抗补体的溶菌、调理及趋化作用。

6.什么是内源性感染?为什么目前内源性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的感染,大多为机会性致病菌,少数是以潜伏于体内的致病菌。机会性致病菌大多来自患者自身,亦可

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或医院环境。近年来,由于免疫容忍性宿主的

8

增加和抗菌药物与介入性诊治手段的广泛应用,机会性致病菌所致内源性感

染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7.试述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主要特点。

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具有以下微生态学特点:

(1)大多为机会致病菌:病原体主要是患者体内的毒力较低的、甚至

是无致病力的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

假丝酵母菌等,以及来自医院环境中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2)具有耐药性:由于在医院环境内长期接触大量抗生素,医院内耐

药菌的检出率远比社区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许多抗生素失效。

(3)具有特殊的适应性:一些细菌在获得耐药性质粒的同时,也可能

获得侵袭力及毒素基因,从而增强其毒力,更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的宿主。

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黏附于插(导)管、人工瓣膜等医用材

料表面的能力,可形成生物被膜,增强对抗生素、消毒剂和机体免疫细胞及

免疫分子的抵抗能力。

8.试述二重感染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二重感染是指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而产生的一种新感染。在正常情况下,宿主正常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而维持动态平衡。但是,当较长期或大量服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时,宿主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株大部分被抑制,来自医院环境的或体内原本

处于劣势的耐药菌则趁机侵入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例如,

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破坏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寄居在肠道的艰难梭菌趁机

迅速生长繁殖,释放大量的外毒素A和B,引起假膜性肠炎。

若发生二重感染,除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外,需对临床标本中

优势菌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同时,亦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协助调整菌群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微生态

平衡。

9.试述外毒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特点。

根据作用机制和所致临床病理特征的不同,外毒素可分为神经毒素、细

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①神经毒素:通过抑制神经元释放神经介质,引起

神经传导功能异常;②细胞毒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某种酶或细胞器,致

使细胞功能异常而死亡,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炎症和坏死等;③肠毒素:可引

起胃肠道各种炎症、呕吐、水样腹泻、出血性腹泻等症状。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外毒素可分为膜表面作用毒素、膜损伤毒素和细

胞内酶活性毒素。

根据肽链分子结构特点,外毒素又可分为两大类:①A-B型毒素:是由

9

两种不同功能的肽链构成完整毒素;②单肽链毒素:主要包括膜损伤毒素和

磷脂酶类毒素。

10.具有超抗原性质的细菌毒素有哪些?有何生物学作用?

具有超抗原性质的主要有葡萄球菌肠毒素A~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C、链球菌M蛋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等。

细菌毒素性超抗原作为一类强大的免疫激活因子,生物学效应主要有:

①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效应:SAg可超常量地激活T细胞。由于T细胞被大量

激活后,随之出现凋亡,T细胞数量骤减,必然使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继发

免疫抑制。此外,SAg还可能大量激活B细胞,使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自

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例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关节炎等;②由

细胞因子介导的间接效应:SAg超常量激活T细胞和MHC分子表达细胞,

使之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尤其是IL-1、IL-2、IL-6、TNF-α和IFN-γ等,导

致免疫功能严重紊乱,往往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与毒性休克样综合征、食

物中毒、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等密切相关。

11.试述抗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杀灭和清除胞外菌的

主要力量,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是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免疫机制。特异性抗

体的作用有:阻断致病菌黏附与定植、中和外毒素、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等。体液免疫对胞内菌感染作用不大,主要依靠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主要

包括CD4+Th1细胞和CTL。

12.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患者绝大多数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婴幼儿由于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

免疫功能处于未完全成熟状态。老年人免疫水平随着寿命的延长却相应地呈

下降趋势,并可能患有免疫受损的基础性疾病,对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较青

年人和中年人低。因此,婴幼儿和老年人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现代医疗手段

的应用,如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以及介入性诊治手段,使

医院患者免疫防御功能受损的机会增加,受到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机会亦相应

增加,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可导致微生态失调而出现二重感染。

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施全方位的监测,认识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特点,

是制定控制与管理医院感染规划和措施的依据。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清洁、消毒、无菌技术、隔离、净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其中,手部卫生

如洗手最为重要,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在患者之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手部卫生“达标”可明显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0

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思考题】

1.对一疑似伤寒(或流脑)的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伤寒患者第一周取血液,第二周取粪便或尿液。流脑患者取血液或脑脊液。

(2)细菌学诊断:伤寒患者标本接种至伊红美蓝等选择鉴别性培养基培养,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流脑患者标本直接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作出初步诊断。标本接种至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作分离培养与鉴定。

(3)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对流免疫电泳可用于快速诊断流脑。

2.试述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的主要优缺点。

(1)灭活疫苗: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免疫原性稳定性高,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疫苗安全性高,储存及运输方便。

(2)减毒活疫苗:能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一般只须接种1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可采用口服、喷鼻途径免疫。

(3)亚单位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和表位疫苗,已除去了病原体中不能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对宿主有害的部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显增强而稳定,可靠性不断提高,对机体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小。

(4)核酸疫苗:兼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减毒活疫苗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答的高效力,可在机体内不断翻译表达,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蛋白水平,免疫具有连续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或终身免疫力。

3.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优缺点。

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措施。免疫出现时间慢(2~4周),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主要用于预防。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患者注射特异性抗体(如抗毒素、纯化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等)、细胞因子或致敏的免疫细胞等,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迅速。但是,这些免疫物质不是患者

11

自身产生的,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第九章球菌

【思考题】

1.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的关系。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胞外酶。

(1)葡萄球菌溶素:对人致病的主要是α溶素,为膜损伤毒素,能损伤红细胞、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小板等。

(2)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吞噬细胞吞噬。

(3)肠毒素: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腹痛、腹泻次之的食物中毒。

(4)表皮剥脱毒素:可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5)毒素休克综合毒素-1:引起发热,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促进T细胞增值,诱生IL-1、TNF和IFN等,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

(6)凝固酶:能使人和兔血浆发生凝固,沉积在感染病灶周围,保护病菌免受杀菌物质的破坏。因此,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器官化脓性感染易于局限化,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并形成血栓,脓汁黏稠。

2.试述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诱发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灶中均检不出链球菌,但血清中补体效价明显降低,因此,发生机制不是链球菌直接侵袭所致,可能是:①链球菌M蛋白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滑液膜等处,引起Ⅲ超敏反应;②链球菌细胞壁多糖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组织有共同抗原,机体产生的抗链球菌抗体与这些组织结合,引发Ⅱ型超敏反应,造成肾小球或心脏损伤。

3.甲型链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口腔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或插鼻胃管时,正常寄居在口腔或鼻咽部的甲型链球菌可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如果宿主心瓣膜为先天缺损或是人工瓣膜,甲型链球菌可在心瓣膜上黏附、定植和繁殖,形成生物被膜,引起亚急性细菌感

12

染性心内膜炎。变异链球菌与龋齿的发生密切相关。

4.简述常见化脓性球菌的微生物检查的检测方法和鉴别依据。

检测方法主要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1)致病性葡萄球菌:为球形,常呈葡萄串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和发酵甘露醇,可作为判定致病性的指标。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亦可致病,故应结合临床表现予以判定。

(2)链球菌:为球形,常呈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营养要求高,需在血琼脂平板上才能生长。根据溶血性,链球菌可分为: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草绿色溶血环;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完全透明溶血环;③丙型链球菌:没有溶血环。

(3)肺炎链球菌:呈矛头状,底面相对,尖端向外,常呈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革兰染色阳性。

(4)脑膜炎奈瑟菌:为肾形双球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革兰染色阴性。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培养。

(5)淋病奈瑟菌:为咖啡豆状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革兰染色阴性。培养特性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5.试述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主要疾病。

(1)化脓性炎症:包括皮肤或皮下组织感染,如痈、脓疱疮、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咽炎等。因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溶血素,故感染病灶有明显的扩散倾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色。

(2)中毒性疾病:致热外毒素引起猩红热,表现为高热、咽炎、全身鲜红色皮疹等。

(3)超敏反应性疾病:为链球菌感染后的并发症,主要有:①风湿热: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心肌炎为主;②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

第十章肠杆菌科菌

【思考题】

13

1.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简述其致病特点。

大肠埃希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一般是不致病的。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病变以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年轻女性尿路感染大多由大肠埃希菌引起。此外,可引起腹膜炎、阑尾炎、胆囊炎、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有些大肠埃希菌菌株有致病性,可引起腹泻。

2.简述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及特异性诊治原则。

伤寒沙门菌借助菌毛黏附至小肠黏膜M细胞表面,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侵入肠壁淋巴组织,被吞噬细胞所吞噬。伤寒沙门菌具有Vi抗原,能抵抗吞噬作用,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沙寒沙门菌二次入血,引起菌血症,并随血流播散,侵犯肝、脾、肾、胆囊等,引起肝脾大。细菌死亡后释放出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皮肤玫瑰疹等。

特异性诊断方法:①病原菌分离培养:肠热症随病程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标本。第1周取血;②肥达试验:作辅助诊断。

3.简述痢疾志贺菌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痢疾志贺菌借助菌毛黏附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继而通过由质粒编码的IpaB、IpaC和IpaD介导,穿入上皮细胞内并向邻近细胞内扩散和大量繁殖,在黏膜固有层内形成感染灶,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引起发热,甚至中毒性休克,主要表现为高热、神志障碍、抽搐、内毒素休克、DIC等;破坏肠黏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黏液脓血便;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功能发生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另外,可产生志贺毒素:兼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的作用。

4.试述肥达试验及其结果判断。

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检测相应抗体效价及其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肠热症,称之为肥达试验。

肥达试验结果的判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病程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一般地,伤寒沙门菌O抗体效价应≥1∶80,H抗体效价≥1∶160,甲、乙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效价≥1∶80;或者抗体效价随病程延长而升高4倍或以上,方有诊断价值。

第十一章弧菌属

14

【思考题】

1.试述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及特异性防治原则。

致病物质有鞭毛、菌毛、霍乱肠毒素和内毒素。细菌借助鞭毛运动穿过小肠黏膜黏液层,依靠菌毛黏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处生长繁殖,产生霍乱肠毒素。霍乱肠毒素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分泌功能增强,引起霍乱,临床表现为剧烈的上吐下泻,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丧失,腹泻物呈米泔样,导致严重的酸中毒,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思考题】

1.厌氧菌在平时和战时感染中有何重要性?有哪些迹象可疑为厌氧菌感染?

在厌氧菌中,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创伤感染,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可发生。肉毒素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毒素,对人致死量为0.1μg,是最常用危害性最大的4种生物战剂之一。厌氧菌是术后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厌氧芽胞梭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通常为创伤感染,需要厌氧微环境。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为内源性,致病条件有:①由于物理损伤及动物咬伤,导致无芽胞厌氧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或无菌部位;②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③菌群失调;④宿主免疫力下降,主要发生于术后接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以及糖尿病、白血病、癌症和免疫缺陷患者。其感染特征主要有:①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多呈慢性过程;②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形成局部脓肿或组织坏死,也可引起败血症;③分泌物或穿刺液呈血性黑色,有恶臭;

④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⑤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有菌,但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阴性。

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和致病机制。如何防治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为创伤感染,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出芽繁殖,如深而窄的伤口;坏死组织较多;有泥土混入,伴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从伤口侵入,在厌氧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

15

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沿神经纤维或通过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与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结合,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致使屈肌与伸肌同时强烈收缩,骨骼肌强直性痉挛,产生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破伤风特有的临床症状。

及时、正确地清创、扩创,避免形成局部厌氧的微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1)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主动免疫,免疫力可维持12年。对3~6个月的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免疫。

(2)紧急预防:对伤口污染严重而又未经过基础免疫者,可立即肌注破伤风抗毒素作被动免疫,同时给予类毒素作主动免疫,效果更好。如有过基础免疫者,则只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3)治疗:对已发病者应早期注射足量的抗毒素。同时服用抗生素。

3.肉毒梭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何不同?

食物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芽胞在厌氧环境中发芽繁殖,产生毒素,人食入含有毒素的食品后引起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如眼肌及咽肌瘫痪)。在国外,以罐头、香肠、腊肠等肉制品为主。在我国,主要由发酵豆制品和面制品为主。

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常见的食物主要为畜、禽肉类食品,其次为蛋、奶和奶制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腹痛、水样腹泻等。

4.试述气性坏疽的诊治原则。

气性坏疽病情严重,发展急剧,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应尽早作出细菌学报告。直接涂片镜检对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极大。从疑似患者创口深部取材涂片染色镜检,检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伴有杂菌混合感染,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治疗不能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应立即清创、扩创,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患者需严格隔离。早期注射足量的多价抗毒素血清,同时服用大剂量的青霉素,如过敏,则换用链霉素。必要时截肢以防止病变扩散。高压氧舱法治疗有效,可终止毒素产生,控制病情发展。

第十三章棒状杆菌属

【思考题】

1.试述白喉毒素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上的可能用途。

白喉毒素为AB型毒素,其中,B亚单位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

16

A亚单位进入易感细胞;A亚单位可灭活细胞内肽链延长因子2,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利用白喉毒素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肿瘤单克隆抗体与相应的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构建成免疫毒素(“生物导弹”),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即将白喉毒素A亚单位与肿瘤单克隆抗体结合,借助抗体的特异性将毒素带至肿瘤细胞内杀死肿瘤细胞。。

2.试述白喉特异性防治原则。

一般人群注射白喉类毒素作预防,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作预防。对与白喉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童,一般主张立即服用抗菌药物作紧急预防。对白喉患者的治疗,应及时注射白喉抗毒素,同时服用抗生素。对严重喉白喉患者,应密切注意观察,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手术,取出假膜。

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

【思考题】

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实际应用。

(1)原理:迟发型(Ⅳ型)超敏反应性皮肤试验。

(2)结果判断:若局部红肿和硬结小于5mm者为阴性反应;红肿和硬结≥5mm者为阳性反应;≥15mm为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表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具有免疫力。强阳性者提示可能有活动性感染。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3)主要用途: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测定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效果;对儿童阳性反应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未接种过卡介苗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2.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根据不同感染类型,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如痰、尿、粪便、脑脊液、腹水。标本直接涂片或集菌后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若检出抗酸性杆菌,有重要诊断意义。同时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作细菌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和菌体形态染色特征等作出确诊,亦可采用液体快速玻片培养法,培养1周后染色镜检。快速诊断方法主要有PCR技术。

3.试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属于传染性免疫,亦称有菌免疫,即只有体内有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存在时才有免疫力。

17

机体在产生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免疫的同时,也可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结核分枝杆菌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不同。细胞免疫由结核分枝杆菌rRNA引起,超敏反应主要由结核菌素和蜡质D共同引起。二种不同抗原成分激活不同的T细胞亚群释放出不同的细胞因子。

第十五章放线菌属和奴卡菌属

【思考题】

1.试述硫磺样颗粒的诊断意义。

放线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革兰阳性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易形成链状或丝状菌丝,排列成放线状。菌丝末端膨大成棒状体。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液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米粒大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为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是诊断放线菌感染的重要依据。

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

【思考题】

1.为什么目前仍将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和天花病毒列为重要的生物战剂?如何防止炭疽和鼠疫的发生?

目前,危害性最大的4种生物战剂是天花病毒、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氏菌和肉毒毒素。

(1)天花病毒:是最危险的,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性极强,毒性极大,致死率高,而人类对天花的抵抗力日益下降。

(2)炭疽芽胞杆菌:分布广泛,容易大量生产,可形成芽胞,抵抗高温、干燥的自然环境,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芽胞直径为2μm,易于在空气中传播并吸入肺中。另外,感染早期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由呼吸道感染的肺炭疽的病死率高达80%。因此,炭疽芽胞杆菌是第一位的战略性生物

18

武器。

(3)鼠疫耶氏菌:通过鼠蚤叮咬引起感染,肺鼠疫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通过投放患病鼠类,引起鼠疫的传播。

(4)肉毒毒素:是迄今已知的化学毒和生物毒中毒性最强的毒物,对人的最低致死量为0.1μg。肉毒毒素是嗜神经毒素,可经食物经消化道侵入,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炭疽芽胞杆菌是常用的生物战剂之一,应加以高度防范。病(死)畜必须焚烧或深埋2m以下,严禁剥皮或煮食。灭鼠、灭蚤是切断鼠疫传播环节和消灭鼠疫疫源的根本措施。加强国境检疫,建立疫情报告网。一旦发现患者或可疑患者,应立即以“紧急疫情”上报,将其隔离。

2.什么是生物武器?如何将生物武器改造成基因武器?

生物武器是指以生物战剂使人致病造成伤害的武器,是装填有生物战剂的弹药和施放装置的统称。基因武器,即基因工程生物武器,是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对生物战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进行有目的的修饰或改造,制造出自然界没有的新生物,并武器化。

可能的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有:微生物基因修饰、嵌合病毒、毒素基因重组等。经过修饰或改造的生物战剂,可以克服传统生物战剂的固有缺陷,例如,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或致病力弱的微生物中植入毒力基因,培育出新的毒力更强的致病微生物;提高其对环境的耐受性;在一些致病微生物中植入能对抗普通疫苗的基因或耐药基因,改变其抗原性,使原有检测措施失灵,防护疫苗无效,或增强其耐药性,使原有预防和治疗药物无效;改变其遗传特征,蒙蔽和逃避指控和核查,以及增强可控性,使其在自然界不易扩散和不稳定,后果可控,而使用者自身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试述波浪热的产生机制。

布鲁菌为胞内寄生菌,能在吞噬细胞内繁殖。当病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可突破局部淋巴结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汗、乏力、疼痛等。之后,布鲁菌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处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大量繁殖后再次入血,如此反复形成菌血症,使患者的发热呈波浪式,临床上称为波浪热。

第十七章其它细菌

19

【思考题】

1.试述幽门螺杆菌的培养特性、致病物质和所致主要疾病。

幽门螺杆菌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展翅状,传代培养后可变成球形或杆形。为微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血液或血清,初代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加入混合抗生素,37℃培养3d后,可见针尖状、半透明的菌落。致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毒力因子,如鞭毛、黏附素、尿素酶、蛋白酶、空泡毒素、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内毒素等。其中,空泡毒素能诱导细胞质发生空泡变性,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和溃疡形成。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胃癌的危险因子之一,并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2.哪些人易患军团病?如何预防嗜肺军团菌感染?

军团病,以5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最高,有流感样型和肺炎型二大类。肺炎型军团病出现以肺部感染为主的继发性感染。治疗首选红霉素。加强供水系统的管理是控制和预防军团菌的主要措施。

3.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有何特点?如何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的潮湿环境中,主要通过污染的医疗器具(如静脉导管)和带菌医护人员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易感染皮肤黏膜受损部位,引起烧伤、创伤和手术切口感染等。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绿脓菌素和青脓菌素),感染后使感染部位或敷料出现绿色。此外,也见于长期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炎症或全身感染,以及中耳炎、角膜炎、心内膜炎等。该菌呈多重耐药性,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治疗首选妥布霉素和青霉素类联用。

4.试述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营养要求高,需X因子(高铁血红素)和V因子(辅酶Ⅰ或辅酶Ⅱ),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较佳,故名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V因子,故在其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出现“卫星现象”,这有助于鉴定流感嗜血杆菌。

第十八章支原体

【思考题】

20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致病作用的、、。正常菌群在、和条件下可转化为条件致病菌。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从甲型到丙型的五种肝炎病毒中,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 沙眼衣原体的传染途径是___________,所致疾病是___________ 。 免疫系统由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组成。 免疫功能表现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三方面。 最常引起脓毒血症的化脓性球菌是___________ 。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蒸汽压力为_________,温度是____ _,维持时间是____ _。 皮肤癣真菌是通过__________传染,引起 __________ 。 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是屏障。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两阶段:无症状的阶段和有症状的阶段。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特异性防治。 简述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前提下,为什么湿热灭菌的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试分析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的来源。(想想:手术的步骤,可能接触的物品等)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临床上乙肝“两对半”检查包括哪几项? 列表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简述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1.青霉素的杀菌机制是:

A.干扰脂多糖合成 B.抑制黏肽的合成 C.干扰磷壁酸的合成 D.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E.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1.与致病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维生素 E.B+C 2.某婴儿室护士采用煮沸法消毒婴儿配乳用品时,为提高沸点,可在水中加入:A.0.9%氯化钠 B.1%~2%过氧乙酸 C.0.5%亚硝酸钠D.1%~2%碳酸氢钠 E.1%~3%过氧化氢 3.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共同抗原 4.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SIgA 5.新生儿从初乳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SIgA 6.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的细菌是: A. 肺炎链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痢疾杆菌 D.伤寒杆菌 E.变形杆菌 7.痢疾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应选用: A.肉汤培养基 B.血平板 C.葡萄琼脂平板 D.厌氧培养基 E.SS平板 8.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 A.类毒素 B.抗生素 C.抗毒素 D.抗毒素 E.丙种球蛋白 9.以下哪个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A.皮肤过敏 B.消化道过敏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呼吸道过敏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名词解释:细菌L型;中介体;质粒;芽胞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 4、试述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溶菌酶、红霉素、链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5、革兰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与临床意义。 第2章细菌的生理 1、名词解释:IMViC试验;热原质;细菌素;内毒素;外毒素;培养基;菌落;纯培养 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 6、按用途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哪几种?请各列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 7、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求与否,可将细菌分为哪几类?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1、名词解释: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 2、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及其效果与适用范围。 3、高压蒸汽灭菌法所要求的条件和用途各是什么? 4、请叙述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机制、特点和注意事项。 5、化学消毒剂按其杀菌能力可分为哪三大类? 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7、请简要说明手术室常规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9、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将其分为哪四类? 10、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有哪些?各自种类的代表是什么? 1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第4章噬菌体 1、名词解释: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 2、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3、温和噬菌体在宿主菌内有哪几种存在状态?

标准化良好行为试题(含答案)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1、标准化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 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5分) 2、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 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5分) 3、企业标准体系的定义为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5分) 4、公司标准化方针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的标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今年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目标是通过AAA级。(5分) 5、公司标准化体系表内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共三类。其中 工作标准分为高管层、管理层、质控负责人、执行层、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五个层次结构。(5分) 6、Q/WW(R)G01-2006标准编号的含义是:Q 企业标准代号、WW企业名称代 号、(R):润发面业G 类别号、01 顺序号、2006 年代号。(5分)7、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是目的性、系统性、结构(层次) 性、 协调性、科学性。(5分) 8、企业标准体系表应由组织结构图、体系表、汇总表、体系表编制说明、发布令五个文件组成。(5分) 9、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依据是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5分) 10、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定义是: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 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10分) 11、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划分为四级,即A级、AA级、AAA级和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基本分为400分。A级基本分280分以上;AA级为320分以上;AAA级基本分370分以上;AAAA级基本分390分以上。(5分)12、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的目的是:(10分) (1)、平价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的程度及其是 否有效有效地运行。即评价企业标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平价企业标准体系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和企 业方针目标的程度。 (3)、符合GB/T15496~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要求。(4)、识别并证实企业标准体系存在的不合格项,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和预 防措施;建立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制。 13、企业自我评价应至少在标准体系有效实施三个月以上,评价机构确认应在 企业标准体系发布实施并有效运行至少三个月以上。(5分) 14、申请企业标准体系社会确认的否决条件是:(10分) a 、企业未建立和运行有效的企业标准体系,产品标准覆盖率未达到100%,无标生产或产品不能满足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性标准的; b 、企业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国家、地方通报或处分的,其中包括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新 闻媒体上的批评和曝光者; c 、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质量未达到产品标准要求,并两年连 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灭菌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 2、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3、细菌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或拟核)的裸露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4、医学微生物学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传染致病的机理、 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特异性防治措施等,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免疫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5、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6、非细胞型微生物结构最简单和最小的微生物,它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增殖的微生物。 7、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8、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9、潜伏感染一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也不出现临床症状。 10、慢发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达数年或数十年。此时机体无症状, 也分离不出病毒。 11、汹涌发酵现象在牛乳培养基中,产气荚膜梭菌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散形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向上推挤,甚至冲开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现象. 12、内毒素血症是由于血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 13、毒血症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 14、ASO试验是一种传统的体外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简称抗"O"试验,即用SLO检测血清中的抗ASO,常用于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 15、类毒素由于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毒性的毒素,但仍保留其抗原性。 16、病毒的增殖病毒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 17、抗原转换流感病毒抗原发生的大幅度或彻底的变异现象。 18、包涵体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可以是原核细胞, 19、卡介苗(BCG)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传代,得到减毒菌株,可用于预防结核菌感染。 20、条件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 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23、亚单位疫苗其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或有害的成分,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 24、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5、抗原漂移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一种形式,由点突变所致,与人群选择力有关,其变异幅度小。 26、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 27、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或机体时,常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 28、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增殖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不能合成本身成分;或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安全标准化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安全标准化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 2、安全标准化采用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即计划、实施、检 查、改进。(√) 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 达给相关方。(√) 4、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做到“一岗一责”。(√) 5、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 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 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6、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或安全责任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 费。(√) 7、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直接向主管部门和 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口头说明。(×) 8、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五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 评估。(×) 9、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分标准“未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或进入受 限空间管理制度”属于B级要素否决项,扣40分。(×)10、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并取

得安全资格证书。(√) 11、新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 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定期复审,操 作证失效不得从事相关作业。(√) 13、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经厂级承包商安全培训 及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安全培训教育。(√) 14、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 (×) 15、企业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 16、企业应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实施有效安全监督,保证施工过 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并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检查。(√) 17、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 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8、安全设施在工作不方便时可以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19、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企业应当向直辖 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20、“三违”现象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21、剧毒化学品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 在专用仓库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22、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

最新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

1、细菌以微米()为单位。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 毛、芽胞仅某些细菌具有,为其特殊结构。 3、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 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又称细菌L型。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5、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6、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 7、革兰氏染色:原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 醇不易透入;而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少,脂质含量多,乙醇易渗入。 (2)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低(pI2~3),革兰阴性菌等电点较高(pI4~5),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且不易脱色。(3)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和碘牢固地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方法:(1)初染:将结晶紫染液加于制好的涂片上,染色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2)媒染:加卢戈碘液作用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3)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摇动玻片数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酒精无色为止(约3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4)复染: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结果:G+菌:紫色G—菌:红色 8、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大营养类型。 9、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10、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的方式有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系统。 11、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 氧菌、专性厌氧菌。 12、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对数期的细菌。 13、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 别。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14、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合称为IMViC试验。 15、热原质或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映的物质。 16、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裂后游离出来,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17、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 抗生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18、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 而将后者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9、鉴别培养基是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培养基。 20、可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21、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 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称为分离培养。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

安全标准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标准化考试试题及 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试题 单位:部门: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AQ/T 9006—2010)有: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投入、教育 培训、作业安全等个核心要素要求。 A、10 B、13 C、15 D、17 2、冶金企业标准化等级分为级,有效期为年。 A、三一 B、三三 C、五三 D、三五 3、冶金企业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 备不少于从业人员‰比例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3、300 B、2、200 C、3、200 D、2、300 4、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号)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A、行业达标 B、企业达标 C、部门达标 D、作业达标 5、高危行业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在2012年底前、煤矿等其他高危行 业的企业必须在2011年底前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重点企业要达到一级标准。冶金、机械等其他行业的企业必须制定达标规划,确保年内全部达标,逾期不达标的要依法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 A、一 B、二 C、三 D、五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中关于“进一 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中指出:企业加强对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行为。 A. 班组基础工作三超 B. 生产现场三超 C. 班组基础工作三违 D. 生产现场三违 7、事故隐患分为()事故隐患和()事故隐患。 A.一般,重大B.一般,特大C.重大,特大 D.一般,较大 8、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法人B.主要负责人C.主管负责人D.安全管理人员 9、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_____等。 A 冲床 B 车床 C 起重机械 D 数控机床 10、变配电所建筑物的门应采用_______。 A 推拉式 B 向内开启式 C 向外开启式 D方式不限 11、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 ______dB。 A 95 B 90 C 85 D 80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难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用于鉴别细菌。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电镜可见。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细胞类型特点种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在 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 原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细胞的核、 缺乏完整细胞器 细菌、放线菌、衣原 体、支原体、立克次 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上的核、有完 整的细胞器 真菌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 1μm = 1/1000mm 球菌:直径1μm 杆菌:长2~3μm 宽0.3~0.5μm 螺形菌:2~3μm 或3~6μm 形态:球形、杆形、螺形,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 G+菌G-菌 粘肽组成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同左 同左 无 特点三维立体框架结构,强 度高 二维单层平面网络,强度 差 含量多,50层少,1~2层 其他成分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 脂多糖 医学意义: 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 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 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 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 4.简述L型菌的特性。 1、法国Lister研究院首先发现命名。 2、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3、高渗低琼脂血清培养基2-7天荷包蛋样、颗粒、丝状菌落。 4、具致病性,常在应用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治疗中发生,且易复发。 5、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细菌培养(-),予以考虑L型菌感染 5.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裂解 -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 青霉素:竞争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以上两者主要是抑制G+菌。 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6.为什么G-菌的L型菌比G+菌的L型菌更能抵抗低渗环境? G+菌细胞壁缺陷形成的原生质体,由于菌体内渗透压很高,可达20—25个大气压,故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较少,菌体内的渗透压(5—6个大气压)亦比G+菌低,细胞壁缺陷形成的原生质球在低渗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抵抗力。 7.叙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荚膜:a、抗吞噬作用——为重要毒力因子 b、黏附作用——形成生物膜 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a、细菌的运动器官 b、鉴别细菌(有无鞭毛、数目、位置) c、抗原性——H抗原,细菌分型 d、与致病性有关(粘附、运动趋向性) 菌毛:普通菌毛: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性菌毛:a、传递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的传递通道。 b、作为噬菌体的受体 芽胞:a、鉴别细菌(有无芽胞、位置、大小、形状) b、灭菌指标(指导灭菌,以杀灭芽胞为标准) 8.分析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1、含水量少(约40%)—繁殖体则占80% 2、含大量的DPA(吡啶二羧酸) 3、多层致密膜结构 第2章细菌的生理 名词解释 热原质:热原质(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致源的细菌大都为格兰阴性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分为三型: 1.光滑型菌落 2.粗糙型菌落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

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e) A、细菌 B、病毒C、类病毒D、卫星病毒 E、朊粒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b) A、脂蛋白B、磷壁酸C、核酸D、脂多糖E、肽聚糖 3、a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 A、外膜B、脂磷壁酸C、核酸D、壁磷壁酸E、肽聚糖 4、e质粒是细菌的(e) A、核质DNAB、胞质中核蛋白体C、异染颗粒 D、中介体 E、核质外(或染色体外)DNA 5、下列关于细菌芽胞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是某些细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B、是能形成芽胞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C、具有多层膜结构 D、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芽胞是细菌的一种休眠状态 6、关于革兰染色操作步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标本涂片干燥固定 B、结晶紫初染 C、碘液媒染 D、75%酒精脱色 E、稀释复红复染 7、保存病毒最适温度是 (b) A.37℃ B.4℃ C.室温 D.-20℃ E.-70℃ 8、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d) 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9、类毒素是(b)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

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10、下列哪种不属于垂直感染病原体传播的方式(e)A.胎盘B.生殖细胞C.产道D.产后哺乳E.血液 11、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属于(c) A.急性感染B.慢性感染C.潜伏感染D.慢发病毒感染E.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12、有关于潜伏感染叙述正确的是(c) A.血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B.慢性发展的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C.原发感染后,潜伏在机体某些组织,一定条件激活而致疾病复发 D.潜伏期短、发病急E.病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13、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可引起(a)A宫颈癌B.Kaposi肉瘤C.原发性肝癌D.B细胞淋巴瘤E.鼻咽癌 14、6个月以内的婴儿较少患病毒性传染病是由于来自母体的(b)A.IgA B.IgG C.IgE D.IgM E. IgD 15、条件致病菌是:(b)A.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非致病菌B.正常时存在于机体内而不引起疾病的细菌C.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的病原菌D.恢复期病人排泄的病原菌E.以上都不是 16、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标准化考试题及答案

标准化试题(A) 姓名:分数: 一、选择:(每小题分,共25分) 1.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处于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之内的一种 公差要求是( )。 A.独立原则 B.包容要求 C.最大实体要求 D.最小实体 要求 2.可逆要求的表示符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3. 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中规定的符号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以 便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传递、处理和存贮,即谓()。 A.信息编码 B. CAD C. CAM D. 层次码 4.封闭式车厢的四轮农用运输车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 A.50% B.70% C.60% D.55%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要求,行业标准由国务院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A.继续有效 B.即行废止 C.与国标并用 D.可做为国标的补充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要求,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A.达到并且超过 B.达到 C.超过 D.低于7.下列单位中正确的是()。 A.KW B.rpm C. D.N·m 8.机械制图中规定,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 A.垂直 B.水平 C.顺时针 D.逆时针 9.量的符号应采用()。 A.大写 B.小写 C.正体 D.斜体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必须标注在图面上; B.标准化审查中出现图样及设计文件不成套时,审查人员不应鉴字;C.标准层次的名称有章、条、段、款; D.产品小批鉴定时,产品标准必须完成备案。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医学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部分 备注:可直接作为复习资料使用,也可作为见习简易参考资料-107cly 概述 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名解1):在人体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一般情 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而有益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 2)营养作用:例如大肠埃希菌产生VB VK 3)免疫作用:例如双歧杆菌诱导产生SIgA 4)抗衰老作用:例如双歧杆菌 2、条件致病菌(名解2):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一定条件影响下而引起疾病的细菌 临床上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成为机会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填空) 1)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的比例失调。 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3)定位转移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形态 2、形态 1)球菌:球形、近球形;排列方式:双球菌(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杆菌 3)螺形菌:弧菌、螺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重点) 1、细胞壁: 2)作用:(1)参与胞内外物质交换;(2)承受胞内渗透压;(3)维持细菌一定形态 (4)与细菌抗原性、致病性、药敏性有关 能性,为荷包蛋样 2、细胞膜 5)中介体:多见于G+菌,增大细胞膜面积,具有拟线粒体之称 3、细胞质: 1)核糖体 (3)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常是抗菌药物选择作用的部位: 2)胞质颗粒 (1)作用:暂时储存的营养物质 (2)染色为异染颗粒,多见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在两端,有鉴别意义) 3)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环状DNA双链 (1)作用:控制非细菌所必需的性状,如耐药性、毒素、性菌毛 (2)特点:①自我复制 4、核质: 2)作用: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仅在某些种类的细菌才出现的结构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本科)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正常菌群菌群失调症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病毒干扰素院内感染人工自动免疫垂直传播 二选择题(单选) 1 下述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 单细胞生物 C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D 体形小于1um的生物 E 以上均是错误的 2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D A 衣原体 B 支原体 C 放线菌 D 病毒 E 真菌 3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E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细胞壁 D 对抗生素敏感 E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4 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E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放线菌 E 病毒 5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E

A 磷壁酸 B 外膜 C 脂多糖 D 蛋白质 E 粘肽 6 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E A 物质交换 B 呼吸作用 C 合成和分泌作用 D 物质转运 E 维持细菌的外形 7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C A 较疏松 B 无磷壁酸 C 肽聚糖含量多 D 有脂多糖 E 有脂蛋白 8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为:C A 芽孢B细胞壁 C 荚膜 D 鞭毛 E 细胞膜 9 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机理为:E A 破坏磷壁酸 B 损伤细胞膜 C 干扰核糖体上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D 破坏肽聚糖骨架 E 抑制四肽侧链与甘氨酸交联桥之间连接 10 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时,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A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E 以上均可 11 有关质粒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D A 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 具有自我复制的特点

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全

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 可通过性传播的病毒:HSV-2(单纯疱疹病毒),HHV-3/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HV-5/HMCV(人巨细胞病毒),EBV(EB病毒),HIV(艾滋病) 名词解释: 疱疹病毒:有包膜的线性DNA病毒,具有相似生物学特性,归类于疱疹病毒科 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儿童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成年后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 整合感染:病毒基因组一部分整合到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可导致细胞的转化或癌变 潜伏感染: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基因受到抑制,此时病毒不增殖,也不引起细胞的损伤,与细胞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受到某种理化因素后,病毒基因可激活,复制增殖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第三十五章~真菌学总论 问:菌丝和孢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结构,菌丝是由孢子长出芽管,向外延生形成呈细丝状。 有隔菌丝:多数是致病性真菌 病例 一个27岁AIDS患者剧烈头痛已有2个月,目前出现发热,恶心,说话含糊不清,颈项强 直。脑脊液中含淋巴细胞和有荚膜酵母菌。 1 患者上述症状和体征最可能是哪种病原体感染? 新型隐球菌 2 该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呼吸道传染,蔓延至肺部,散播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 问: 1.fungus菌落有哪几种? 酵母型菌落:由单细胞真菌产生的表面光滑,湿润,柔软,致密的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由单细胞真菌产生的菌落,类似酵母型菌落的,另外其还有向下生长的假菌丝 丝状菌落:由多细胞真菌产生的绒毛状,絮状或粉末状的菌落,菌落的正反面不同颜色。 2. Cryptococcus neoformans形态结构特点如何? 新型隐球菌,用墨汁负染可见具有厚荚膜,是普通荚膜的1-3倍 3. candida albicans形态结构如何? 白假丝酵母菌,圆形或椭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菌,在SDA培养基上看见其光滑湿润,,灰白色或者奶油色,向下生长假菌丝 致病性:皮肤黏膜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 脏感染:肺炎,脑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中枢神经系统:脑膜脑炎,脑脓肿 个人疑问,酵母菌的结构是什么? 为什么单细胞真菌没有菌丝,多细胞真菌才有菌丝 4.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素感染 真菌性超敏反应 真菌感染 名词解释: 营养菌丝:是多细胞真菌用于吸取营养的结构,可伸入培养基吸取营养 生殖菌丝:是多细胞真菌的生殖结构之一,露出培养基表面(气生菌丝),可产生孢子 大分生孢子:无性孢子,体积较大,多细胞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绪论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 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 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 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 ■细菌L型的诱发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溶葡萄球菌素,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绪论 一.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1.非细胞型微生物: 就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特点:无典型细胞结构,无能量产生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代表生物: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核呈环状裸DNA团块,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 与RNA 同时存在。 代表生物:分古生菌与细菌二大类。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与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完整。 代表生物:真菌属于此类微生物。 4.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 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矿层、空气及人类、动物与植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其中以土壤中的微生物最多。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按期外形区分主要有球菌、杆菌与螺形菌三大类。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1、细胞壁:

用革兰染色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G+染成紫色)菌与革兰阴性(G-染成红色)菌。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就是肽聚糖,但分别拥有各自的特殊组分。 (1)肽聚糖:就是细菌细胞壁的共同组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又称为粘肽或胞壁质。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与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交替间隔排列,经β-1,4糖苷键(溶菌酶作用点)联结而成。 五肽交联桥:青霉素的作用点,所以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G+细菌的细胞壁较厚,肽聚糖(G+主要成分)与磷壁酸(特有成分)还有少数就是磷壁醛酸。磷壁酸具有抗原性及黏附素活性,具有黏附作用,与细胞的致病性有关。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G-细菌细胞壁较薄,除了肽聚糖以外,还有外膜(G-主要成分),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与脂多糖三部分组成。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的就是脂多糖(LPS)。LPS由脂质A、核心多糖与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G-菌的内毒素。 ●脂质A: i.不同种属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 ii.脂质A就是内毒素的毒性与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无种属特异性。 iii.耐热,毒性反应为发热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 ●特异多糖:就是G-的菌体抗原(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 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G+菌的细胞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A.较疏松 B.无磷壁酸 C.有脂多糖 D.有脂蛋白 E.肽聚糖含量多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A.脂蛋白 B.肽聚糖 C.几丁质 D.胆固醇 E.脂多糖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____________.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脂质双层 E.脂多糖 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 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5.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 A.细胞核结构的不同 B.细胞壁结构的不同 C.细胞膜结构的不同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 6.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____________. 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 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 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7.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 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_________. A.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有助于维持菌体内离子的平衡 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 9.关于细菌L型的特性,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高度多形性 B.革兰染色阴性 C.去除抑制物后,可回复原有形态 D.仍有一定致病力 E.在低渗高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10.下列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____________. A.荚膜 微生物- 1 -

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试题与答案

2017年公需课计划 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 特征的事物, 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 态呈现的。 A :标准化 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 :标准化 3、1906年英国颁布了() 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 :国家公差标准 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 :现代标准化 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 从 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 :国家标准化组织 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 ) , 1946年10月14日在ISA 的基础上成立() ,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标准是() 。 D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8、标准化是() 。 B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 款的活动 9、简化原理是() 。 A :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10、统一化原理是() 。 D :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11、通用化原理是() 。 C :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2、系列化原理是() B :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 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 A :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4、模块化原理是() 。 C :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生产出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 然后, 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和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5、采标是() 。 D :将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并贯彻实施 16、采标的原则是() 。 B :凡已有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17、质量功能展开法是() C :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和质量工程工具,用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保证 18、正交试验设计法是() 。 A :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 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19、三次设计法是() 。D :包括系统设计(第一次设计) 、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和容差设计(第三次设计) 。它是一种优化设计,主要用于质量管理前期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从而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开发周期 20、数据统计标准体系主要有()个方面的标准。 C :6 21、标准体系表是() 。B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22、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 。 C :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 23、标准体系表包括() 。 B :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