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复习题(整理篇)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整理篇)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整理篇)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

一、是非题采矿工程10-1王征

1.接近地球中心的物质密度比较小。(×)

2.地球内部压力随着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

3.地壳运动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

4.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都是独立进行的。(×)

5.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6.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7.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8.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9.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10.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11.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在两极处最小,在赤道上最大。(√)

12.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13.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14.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5.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16.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17.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18.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9.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20.变质作用可以完全抹掉原岩的特征。(√)

21.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22.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23.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24.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2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26.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27.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28.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9.地球上没有一块地方完全没有地震活动。(√)

30.地表每个地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都完全相同。(×)

31.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计算出来。(√)

32.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33.深源地震总是与洋中脊相伴随。(×)

34.浅源地震的烈度总是比深源地震的烈度要大。(×)

35.在任何条件下震级大的比震级小的地震烈度要大。(×)

36.地震的震中分布可以告诉我们岩石圈活动的有关信息。(√)

37.我国南北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38.我国地震预测预防中总结出的“小震闹、大震到”的“规律”是普遍规律。(×)

39.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强震频繁,说明地震活动有活动期和平静期之分。(√)40.地震台站接收到远处发生地震后的信息:首先是P波的突然出现,其次是振幅稍大的S波,最后是高振幅的表面波。(√)41.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永久冰冻区。(×)

42.岩石是热的良导体。(×)

43.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44.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含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

45.硬度不同的矿物,硬度大者其抗风化能力必然很强。(√)

46.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易溶解。(√)

47.风化带可能达到的深度在一般情况下均大于氧化带。(×)

48.在自然界的水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CO2参加作用。(√)

49.干旱、极地及寒冷气候区等都是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地区。(√)

50.土壤与其它松散堆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51.石灰岩是抗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的一类岩石。(×)

52.矿物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矿物抵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5.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16.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17.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18.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错

19.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20.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21.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22.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23.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24.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

25.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26.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27.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

28.熔岩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动。(√)

29.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影响。(×)

30.流纹质熔岩粘性很大所以流动缓慢。(√)

31.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以酸性岩浆为甚,其喷发时常很猛烈。(√)

32.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死火山,永远不会再喷发了。(×)

33.火山活动对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

34.火山灰很容易风化形成较为肥沃的土壤。(√)

35.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

1.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2.古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代。(×)

3.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4.三叶虫是水下底栖固着生物。(×)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裸蕨植物。(√)

6.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于三叠纪初期。(×)

7.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

8.半衰期愈长的同位素,在测定地质年代时作用也愈大。(×)

9.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1.地表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大多数以脆性变形为主。(√)

2.坚硬的岩石不可能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

3.很高的围压可以阻止岩石产生破裂。(√)

4.包括岩石在内的任何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变形。(√)

5.时间是岩石变形过程中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很难判断和度量它。(√)

6.一条断层总的位移量通常是一系列小的位移的总和。(√)

7.地壳可以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些地区相对下降。(√)

8.地史上大规模地壳运动遗留下的证据,几乎没有什么能在岩石中保留下来。(×)

9.断层面上最明显的相互平行的擦沟与擦痕仅记录了断层最后一次运动留下的痕迹。(√)

10.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11.许多的逆掩断层常常出现在褶皱紧密的地层中。(√)

12.一般说时代越老的地层其变形程度越强烈。(√)

13.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14.斜歪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又是倾伏褶皱。(×)

15.一条断层上盘下降,其走向又垂直地层的走向,这条断层既是正断层又是横断层。(√)

16.剖面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越小,则所切剖面岩层的视倾角越接近真倾角。(√)

17.某岩层的走向为N250°,用象限角表示则为S70°W。(√)

18.岩层走向与岩层倾向相差90°。(√)

19.知道岩层走向,就能确定岩层倾向。(×)

20.背斜的特点是核部地层新,两翼地层相对较老、倾向相背。(×)

21.断裂构造只包括断层,不包括节理。(×)

22.岩层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但用倾向、倾角两个要素正确即可表示。(√)

23.按断层上下盘运动方向,可将断层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和斜交断层。(×)

24.岩墙、断层面、节理面也可以用岩层的产状要素表示。(√)

25.节理与断层的主要区别是节理两侧岩体未发生位移。(√)

26.张节理是由压应力作用形成的,延伸较远。(×)

27.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如果岩层对称重复出现,则一定存在褶曲构造。(×)

1.由高等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形成腐泥。(×)

2.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变质阶段。(×)

3.在地史上,大致有过三次高等植物的极盛时期,即泥盆、奥陶纪,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白垩纪。(×)

4.植物、气候、地理和地壳运动都是成煤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时间越长,越有利成煤。(√)

5.地壳运动是成煤的主导因素,对成煤起控制作用。(√)

6.煤岩成分指肉眼能观察到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

7.丝炭和镜煤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可单独分层。(×)

8.亮煤和暗煤在煤层中所占比例较大,二者均可形成较厚分层或单独成层。(√)

9.宏观煤岩类型可分为:大块煤、半亮煤、半暗煤和暗煤。(×)

10.煤是一种非均质体,化学成分复杂,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

11.煤中的碳含量越多,其发热量也越高。(√)

12.硫和磷是煤中的两种主要有害元素。(√)

13.暗煤灰分高、硬度大、发热量低、煤质差。(×)

14.挥发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煤中有机质的性质、煤的变质程度。(√)

15.含煤岩系是指一套含有煤层且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简称煤系,与含煤地层、含煤建造同义。(√)

16.与内陆型含煤岩系相比,近海型含煤岩系一个主要特点是煤系厚度小、煤层数多、标志层也多。(√)

17.煤中的氮元素虽然含量较少,但可以在煤加工过程中被回收利用,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18.煤层顶板是指煤层之上且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岩层。(×)

19.一般内陆型煤系比近海型煤系中的煤层结构复杂。(√)

20.煤层的稳定性是指煤层形态、厚度、结构和可采性的变化程度。(√)

1.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是指泥炭层在接受上覆沉积物以后,因各种地质因素影响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错

2.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无影响,对煤炭采出多少有影响。(×)

3.主要运输巷遇到局部煤层变薄或尖灭,巷道可按原计划施工,穿过变薄尖灭带。(√)

4.大型褶曲对采区和工作面部署影响较大。(×)

5.小型褶曲往往引起煤厚发生变化,使生产条件复杂化。(√)

6.煤层顶板节理(裂隙)发育时,工作面顶板支护不能用顶柱,要用顶梁。(√)

7.在开拓设计阶段,一般以落差大于50m的特大型断层作为井田边界。(√)

8.当断层落差较小,在综采工作面内,当断层两盘对接部分的煤厚大于液压支架最小支撑高度是,可以强行通过断

层。(√)9.岩浆沿煤层底部侵入对煤质影响最大、顶部侵入影响最小。(×)

10.基性岩浆侵入体和酸性侵入体相比,前者对煤质影响较小。(×)

1.粘土的孔隙度比砾石层的孔隙度大,所以粘土的透水性比砾石层好。(×)

2.地下水的渗透流速随深度的加大而变小。(√)

3.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常常可以互相补给。(√)

4.当钻孔打穿层间含水层上覆的不透水层后,如该处层间含水层的承压水头高于该处地面标高时,则可获得自流水。(√)

5.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多少只决定于该地区将雨量的多少。(×)

6.泉不仅在山区和丘陵低洼处普遍分布,在平原区也常见。(×)

7.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急剧升降变化,因而形成了多层溶洞。(×)

8.溶沟、溶芽、石林是岩溶发育过程中形成于同一阶段的地貌景观。(×)

9.陆地上地表水的分布要比地下水广泛。(×)

10.一般民用井水中的水位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潜水水位。(√)

11.孔隙度大的岩土,其孔隙也大。(×)

12.在地下水循环较通畅的部位,常常可形成低矿化水。(√)

13.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作用。(×)

14.喀斯特的形成除与地下水有关,风化和地面流水的作用也起重要作用。(√)

15.透水层与隔水层在自然界是相对的。(√)

1.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一般适合在裸露或半掩盖地区进行。(√)

2.竖井属于穿层巷道,而斜井属于顺层巷道。(×)

3.钻探工程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勘查技术手段,在煤田勘探各个阶段都得使用。(√)

4.探槽适合在表土厚度大于3m的地区进行。(×)

5.探槽适合在表土厚度小于3m的地区。(√)

1.根据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煤炭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

2.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是经济的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3.煤炭资源/储量分为远景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4.可采储量(111)是勘查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5.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勘查工作程度达到了普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

1.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可以做勘探线预想剖面图。(√)

2.根据一个剖面图不能做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能确定断层产状,但不能确定断层性质。(×)

4.在不同的地质图上断层的符号是不同的。(√)

5.运输大巷的布置可在水平切面图上进行。(√)

6.不同巷道遇见断层的预测,一般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进行。(√)

1.煤矸石是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灰分大于50%,是矸石的一种。(√)

2.因为次生地质环境是人为地质作用造成的,所以环境污染地质调查不需调查原生地质环境。(×)

二、选择题

1.月球是地球的(B)。A.行星;B.卫星;C.恒星;D.彗星。

2.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B)%。A.10.9;B.29.2;C.67.5;D.70.8。

3.紧邻大陆的浅海海底称(A)。A.大陆架;B.大陆坡;C.大陆基;D.大洋盆地。

4.温度常年保持不变其温度大体接近当年温度,比当地平均气温高0.8℃~2℃的地带叫(B)。

A.变温带;

B.恒温带;

C.增温带;

D.外热带。

5.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B)。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6.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A)。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

7.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C)A.古地磁法;B.地电法;C.地震波法;D.重力法。

8.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B)。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

9.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10.通常引起强震的原因是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C)。

A.岩浆活动;

B.滑坡和山崩;

C.构造作用;

D.潮汐力诱导的应力释放。

11.下列矿物中相对最易氧化的是(A)。A.黄铁矿(FeS2);B.磁铁矿(Fe3O4);C.赤铁矿(Fe2O3);D.褐铁矿[Fe(OH)3] 。

1.下列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组是(D)。

A.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B.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C.白云母、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

D.绢云母、刚玉、蓝闪石、滑石。

2.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B)。A.方解石;B.白云母;C.辉石;D.橄榄石。

3.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B)。A.矿物成分;B.岩石结构;C.岩石构造;D.岩石颜色。

4.下列哪种矿物不能在花岗岩中出现?(D)A.黑云母;B.石英;C.钾长石;D.钙长石。

5.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C)A.石英;B.白云母;C.辉石;D.钠长石。

6.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A)。A.扩张板块边界;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C.活动的俯冲带;D.古老造山带。

7.枕状熔岩形成于(A)。A.水下的熔岩喷发;B.陆地的熔岩喷发;C.熔岩台地;D.炽热的火山云。

8.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A)A.水蒸气;B.氨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9.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C)。

A.同化作用;

B.熔离分异;

C.结晶分异作用;

D.混染作用。

10.变质岩约占构成地壳物质的百分之几?(B)A.25%;B.15%;C.5%;D.35% 。

11.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C)

A.化学成分不同;

B.矿物成分不同;

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

D.色率和比重不同

1.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D)。

A.上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B.晚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C.晚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晚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2.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C)。A.寒武纪;B.奥陶纪;C.志留纪;D.泥盆纪。

3.石炭二叠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C)。A.三叶虫、腕足类;B.笔石、海绵等;C.蜒、珊瑚等;D.鱼类。

1.断层的上盘是指(B)。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

D.断层主动一盘。

2.按断层上、下盘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可分为(C)。

A.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

B.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C.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D.逆断层、逆掩断层、叠瓦状断层。

3.地质构造基本形式包括(A)。A.褶皱构造、断裂构造;B.褶曲、断层;C.岩溶陷落柱;D.岩浆侵入体。

4.关于断层和褶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褶曲是脆性变形、断裂塑性变形;

B.褶曲和断层都是塑性变形;

C.褶曲和断层都是脆性变形;

D.褶曲是塑性是变形、断裂是脆性变形。

5.若在掘进石门过程中,发现地层重复出现,则一定存在(D)。

A.断层;

B.褶曲;

C.褶曲和断层;

D.褶曲或断层。

1.泥炭化或腐泥化作用主要在沼泽中经受(B)的过程。

A.生物物理作用;

B.生物化学作用;

C.化学作用;

D.物理作用。

2.煤中的有害元素主要是(C)。A.C、H;B.N;C.P、S;D.稀有元素

3.宏观煤岩类型分为(C)。

A.丝炭、镜煤、光亮型煤、暗淡型煤四种;

B.镜煤、丝炭、亮煤、暗煤四种;

C.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和暗淡型四种;

D.大块亮煤和大块暗煤。

4.有关煤层顶板下述正确的是(C)。

A. 所有煤层的顶板都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B.有的煤层可能没有老顶;

C.有的煤层可能没有伪顶;

D.有的煤层可能没有直接顶和老顶。

5.煤层按倾角可分为(D)。

A.近水平煤层、倾斜煤层和急倾斜煤层三种;

B.水平煤层、缓斜煤层和急倾斜煤层三种;

C.水平、缓斜、中斜和急斜煤层四种;

D. 近水平、缓斜、中斜和急斜煤层四种。

1.下列哪一种地质因素不是煤厚原生变化的影响因素(D)

A.地壳不均匀沉降;

B.沼泽古地形影响;

C.河流同生冲蚀;

D.岩浆侵入煤层。

2.造成煤层厚度增厚与变薄的地质因素是(A)

A.地质构造的变动;

B. 河流同生冲蚀;

C.河流后生冲蚀;

D.岩浆侵入煤层

3.在沿着煤层掘进的巷道,突然煤层中断仅见到岩石,其可能原因是什么(D)

A.有断层存在造成的;

B.河流冲蚀的结果;

C.岩浆侵入煤层的结果;

D.以上原因均有可能。

4.节理的存在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D)

A.只影响开采效率;

B.只影响顶板管理方法;

C.只影响工作面布置;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地质填图或地质测量适合在( C )进行。A.热带丛林;B.平原地区;C.裸露或半裸露地区;D.所有地区。

2.探槽适合在( B )进行。A.表土厚度大于3m的地区;B. 表土厚度小于3m的地区;C. 平原地区;D.所有地区。

3.钻探工程基本线距主要取决于勘探区( D )。

A.断层的发育情况;

B.火成岩的发育情况;

C.煤厚变化及煤层可采情况;

D.以上都有关。

1.下列岩土中孔隙度最大的是( C )。

A.砾石层;

B.砂层;

C.粘土;

D.黄土。2.一个地区潜水面坡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C )。

A.旱季;

B.雨季;

C.地形坡度大;

D.地形坡度小。

3.我国喀斯特(岩溶)最发育的省区是( B )。A.云南省;B.贵州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广东省。

4.喀斯特发育第一阶段所形成的主要景观是( C )。

A.溶沟、溶洞、溶盆、落水洞;

B.溶斗、石林、孤峰、溶蚀洼地;

C.石芽、溶沟、溶斗、落水洞;

D.石芽、溶洞、溶原、残丘。

5.降雨过程中,潜水面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是( D )。

A.降雨开始;

B.降雨达到一定程度后;

C.降雨停止时;

D.降雨停止一段时间后。

6.在下列各类岩石中相对最易溶解的是( A )。

A.石灰岩;

B.泥灰岩;

C.白云岩;

D.不纯石灰岩。7.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 D )。

A.粉砂岩;

B.砾岩;

C.粗砂岩;

D.粘土岩。

8.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是( D )。

A.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B.颗粒的形状;

C.胶结物数量;

D. A 、B、C 均有影响。

9.PH值<5的水属于( B )。A.强碱性水;B.强酸性水;C.弱酸性水;D.弱碱性水。

10.适合人类饮用的水,其PH值范围在( C )之间。A.5-7;B.5-8;C.6-8;D.6-9 。

1.储量不包括(B)。A.可采储量(111);B.基础储量(111b);C.预可采储量(121);D.预可采储量(122)。

2.下列编号哪个代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D)。

A.333;

B.331;

C.334;

D.332。3.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编码是(C)。

A.111b;

B.121b;

C.122b;

D.122。

1.下列图件哪个不是煤矿主要地质图件(B)。A.剖面图;B.水平切面图;C.地形地质图;D.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下列图件中,哪个不能存在指北针(C)。A.地形地质图;B.剖面图;C.水平切面图;D.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断煤交线只能在哪个图件上出现(D)。A.地形地质图;B. 剖面图;C.水平切面图;D.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4.下列哪组图件是煤矿主要地质图(A)。A.剖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B.综合柱状图、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C.水平切面图、地形地质图、剖面图;D. 综合柱状图、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5.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煤层相邻等高线的间距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D)。

A.比例尺大小;

B.煤层倾角;

C.等高线距;

D.与上述三者都有关。

1.煤矿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 )。 A.矸石;B.煤泥;C.粉煤灰;D.生活垃圾。

2.引起矿井热害的主导因素是( D )。A.煤岩层氧化热;B.煤层自燃热;C.机电设备运行热;D.地热。

3.煤矿环境监测内容不包括下列哪种( C )。A.空气监测;B.水质监测;C. 生活垃圾监测;D.土质监测。

三、简答题

1.地壳中元素丰度(克拉克值)最大的元素是哪个?其次是哪个?答:氧元素(O),硅元素(Si);

2.矿物的肉眼鉴定主要依据哪几方面?答: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按强度大小矿物的光泽分哪四种?答: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

4.摩氏硬度计中,硬度最小的是哪种?硬度最大的是哪种?答:滑石,金刚石。

5.按解理面裂开方向解理分哪几种解理?答:一组、二组、三组、多组解理;

6.按解理产生难易程度与解理面光滑程度解理可分为哪几种?

答: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

7.云母具有几组解理?答:一。

1.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表面可分为哪些地形?答: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

2.地球的内圈层包括哪些?答:地壳、地幔、地核;

3.根据大陆地表以下地温的来源和分布状况,可以把地内温度分为哪三层?

答: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恒温层)、内热层(增温层);

4.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地质作用的场所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哪两种?答: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5.按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哪四种?答: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6.按地震发生原因可分哪几类?答: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7.按震源深度地震分哪几类?答: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8.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哪几种?答:纵波(P波)、横波(S波)、表面波(L波);

9.地震预报要求回答哪三个问题?答:何时、何地、发生何种震级的地震;

10.全球的地震分布很有规律,主要集中在哪四个地震带上?

答: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带。

11.火山喷出的物质包括哪些?答:火山气体、熔岩、火山碎屑;

12.变质作用的因素包括哪几种?答: 温度、压力和具有化学活性的流体;

1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种?答: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 什么是正常层序?答: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

2.地层间接触关系分哪三种?答: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不整合)接触;

3.和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分别是什么?答:宙、代、纪、世;

4.和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对应的地层单位分别是什么?答:宇、界、系、统;

5.在地质年代表中,符号K2在时间上代表什么?在地层上代表什么?答:晚白垩世,上白垩统;

6. 在地质年代表中,符号T3在时间上代表什么?在地层上代表什么?答:晚三叠世,上三叠统;

7. 在地质年代表中,符号J1在时间上代表什么?在地层上代表什么?答:早侏罗世,上侏罗统;

8.什么是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什么是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答:宇,宙;

9.若在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则可以判断该地层是在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答:古生代;

10.恐龙类是什么时代的爬行动物?答:中生代。

1.地质构造基本表现形式包括哪两种?答:褶皱、断裂;

2.岩层按产状可分为哪几类?答:水平、倾斜、直立和倒转岩层;

3.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哪三种?答:走向、倾向和倾角;

4.在岩层走向线上任意一点的高程有何特点?答:相(同)等;

5.岩层的真倾角与伪倾角大小有何关系?答:大于;

6.从岩层产状符号300 °/45 °可知,岩层的走向为?倾向为?倾角为?答:210°或30 °,300 °,45 °;

7.背斜特点是什么?答:核心部位岩层老,两侧岩层新,新岩层重复对称出现,两翼岩层倾向相背;

8.向斜特点是什么?答:核心部位岩层新,两(翼)侧岩层老,老岩层重复对称出现,两翼岩层倾向相向;

9.褶曲的纵剖面形态分哪两种褶曲?答:水平,倾伏;

10.断裂构造分为哪两类?答:节理,断层;11.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哪两种?答:张,剪(切);

12.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可分哪几类?答: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3.下图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从左到右断层分别叫什么断层?

答: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成煤作用包括哪两个阶段?答:泥炭化,煤化;

2.成煤的必要条件包括哪些?答: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地壳运动条件;

3.宏观煤岩成分包括哪几种?答:丝炭、镜煤、暗煤和亮煤;

4.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哪几种?答: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暗淡煤;

5.根据成煤古地理环境,将含煤岩系分为哪两类?答:近海(海陆交互),远海(内陆);

6.按倾角煤层可分哪几种?答: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中(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

7.根据地下开采条件下的煤层厚度,可将煤层分为哪几种?答: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8.中国三个主要聚煤期包括哪些?答: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古近纪);

9.根据岩性、厚度以及采煤时顶板变形特征和跨落难易程度煤层顶板可分哪几类?答: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10.以大型地质构造带为界,将中国的聚煤区划分为哪五个聚煤区。

答:东北聚煤区、西北聚煤区、华北聚煤区、滇藏聚煤区、华南聚煤区。

1.节理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

答:影响钻眼爆破效果;影响开采效率;影响顶板控制方法;影响工作面布置;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2.断层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答:影响井田划分;影响井田开拓方式;影响采区的划分和工作面的布置;影响安全生产;增加煤炭损失量;增加巷道掘进量;影响煤矿综合经济效益。

3.断层揭露前有哪些征兆?答:煤层顶、底板裂隙增加明显;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煤厚发生变化,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柔褶和破裂现象;在大断层附近,伴生一系列小断层,性质与大断层同;巷道接近断层时,常出现滴水、淋水以至于涌水等现象。

4.断失煤层的寻找方法?答:层位对比法;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牵引褶皱、擦痕、伴生小断层等);规律类推法;作图分析法;生产勘探法(钻探、巷探、物探)。

5.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答:煤系地层下部含有可溶性岩石;煤系地层分布区裂隙或断层发育;地下水含有大量溶蚀性二氧化碳;地下水动力条件好,水循环强烈。

6.陷落柱出现前的征兆?答:岩层产状发生变化;岩层中裂隙增加,裂隙面常见铁质、钙质充填物;小断层增多;煤质氧化,煤光泽暗淡,强度降低;涌水量增大。

7.陷落柱的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答: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炭储量;影响正规开采;影响采掘施工;影响安全。

8.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

答:煤的变质程度;围岩和煤层的渗透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活动;煤田的暴露程度;煤层的埋藏深度。

1.水的循环分为哪两大类?答:大(外)循环。小(内)循环;

2.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答: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3.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地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答:孔隙水、裂隙水、溶隙水;

4.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答: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老窑积水。

1.煤矿地质勘查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哪几种?

答:遥感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填图、坑探工程、巷探工程、钻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探;

2.目前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勘探最常用的手段有?答: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

3.煤炭地质勘查程序划分为哪4个阶段。答: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1.矿井三量指的是什么?答: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2.采区回采率对不同的煤层的要求是什么?答:薄煤层≥85%、中厚煤层≥80%、厚煤层≥75%;

3.工作面回采率对不同的煤层的要求是什么?答:薄煤层≥97%、中厚煤层≥95%、厚煤层≥93%。

1.地质编录基本类型包括哪两种?答: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

2.煤矿三大主要地质图是什么?答:地质剖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地形平坦时,水平褶曲褶曲和倾伏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是什么?

答:水平褶曲的地层界线表现为一组近似平行的界线;倾伏褶曲为半封闭的曲线;

4.断层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的表现特征是什么?答:正断层表现为中断缺失,断煤交线之间为无煤区;逆断层表现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层底板等高线的重叠,断煤交线之间为煤层的重复区。

四、概念题

1.元素丰度(克拉克值);答: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称元素丰度。

2.矿物;答: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3.解理;答: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一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4.断口;答: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不沿固定方向裂开所形成的断裂面。

5.沉积岩的结构;答:指组成沉积岩的组分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6.层理构造;答:沉积岩因成分、结构、颜色等变化而沿垂直方向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7.主要矿物答:火成岩中含量较多且大于10%的矿物。8.次要矿物答:火成岩中含量较少且小于10%的矿物。

1.标准化石;答:演化迅速、时间短、分布广、数量多、易识别的化石。

2.标志层;答:地层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明显、容易识别的岩层或矿层。

1.含煤岩系;答: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2.含煤地层答: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3.含煤建造答: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4.煤田答:是指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5.聚煤区;答:是指地史中有聚煤作用,且煤田、含煤区的形成条件具有一定共性,边界与大地构造基本吻合的广大地区。

煤矿地质学作业题

一、填空(每空1分,计30分) 1、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一级圈层。 2、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地质构造、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4、引起原岩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及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等。 5、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6、按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7、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压固、胶结和重结晶。 8、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等。 9、石英的化学分子式为SiO2、摩氏硬度为7。 10、岩石按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1、按地史中生物演化的阶段可建立6个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它们分别是宇、界、系、统、阶、时带。 12、与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宙、代、纪、世、期、时。 13、岩(煤)层的产状通常以岩(煤)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表示。 14、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15、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两类。 16、断层要素主要包括断层面、断层线、交面线、断盘、断距。 1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分类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8、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19、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 20、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 21、影响煤矿生产具有普遍性的地质因素有: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底板条件等。 22、现在把瓦斯矿井等级划分为三级:(1)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以下;(2)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以上;(3)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 2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和大气降水 24、现行的规范中,把储量由高到低划分为A 级、B级、C级、D级四个级别,其中A级和B 级为高级储量,C级和D级为低级储量。 25、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地层、矿层分布、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 26、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为水平切面图。 27、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和喀斯特洞穴塌陷是形成陷落柱的根本原因。 28、瓦斯在煤层和岩层中有两种存在状态,即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 29、人们对地下水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法,其中对煤矿生产有直接意义的有两种: (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分类有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2)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有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 30、可采储量(T)、设计储量(P)与工业储量(I)三者之间的关系为:T=(I-P)K。 二、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 2、内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球旋转、重力、放射性元素蜕变、地热以及结晶相变、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等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动力,促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 3、外力地质作用: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和日月引力等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壳表层进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 4、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特征,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岩层的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称为~。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1、小鼠的给药途径有那些?请演示一下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肌内注射(im):多注射后肢股部肌肉,如一人单独操作,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小指、无名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及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后肢肌肉给药 尾静脉注射(iv):将动物固定,鼠尾巴露在外面,用70%~75%的酒精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0℃温水中。待尾部左右静脉扩张后,左手拉着尾,右手进针 2、请演示一下大鼠、小鼠的捉持、固定及灌胃给药 答:(1)小鼠的捉持: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2)大鼠的捉持:大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3)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3、大鼠的给药方法有那些?请演示一下常用的给药方法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答案

LL学院成人教育煤矿地质学考试试卷 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2、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和,并依此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为、、。 3、与地质年代中的代、纪、世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 4、浅成侵入岩的产状有、、(至少写三种)。 5、岩层产状要素包括、、。 6、煤厚变化的原因可分为原生变化与后生变化,其中原生变化包括、 、、和四种原因。 7、成煤的必要条件有,,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构造运动 2、震中 3、节理 4、逆断层 三、简答题(共18分) 1、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12分) 2、岩浆侵入对煤矿生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共10分) 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断层预测?(10分)

煤矿地质学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 3、界、系、统 4、岩床、岩墙、岩盖、岩盆、岩脉 5、走向、倾向、倾角 6、地壳不均衡沉降、泥炭沼泽古地形影响、河流同生冲蚀和海水同生冲蚀 7、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壳运动条件。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构造运动造成地壳岩层位移、变形的内力地质作用。 2、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3、节理指岩石发生破裂变形但无明显相对位移的地质构造。 4、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三、简答题(共18分) 1、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12分) 答: 整合接触: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连续沉积,无明显间断。(4分) 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虽平行一致,但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一段沉积间断,反映了一次先升后降的地壳运动,其间有风化剥蚀的痕迹。(4分) 角度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交角,其间有明显剥蚀面。表明一次褶皱运动升起剥蚀后再沉降接受沉积的过程。(4分) 2、岩浆侵入对煤矿生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分) 答: 1、使煤质变差,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粘结性破坏;(2分) 2、减少煤炭储量、缩短矿井服务年限;(2分) 3、破坏煤层连续性,影响掘进、回采。(2分) 四、论述题(共10分) 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断层预测? 答:预测断层可从以下几点进行:(1)煤层及顶、底板岩石中节理(裂隙)显著增加。(2)煤层产状急剧变化;(3)煤厚发生变化;(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揉皱和破碎现象;(5)在大断层附近伴生一系列小断层,指与主断层伴生,且产状大致一致、性质相同的小断层;(6)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增加;(7)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出现滴水、淋水和涌水现象。(一点2分)

煤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二答案汇编

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专用纸 A()B()卷 学年第学期课程煤矿地质班级闭(开)卷姓名关英斌 ================================================================================ 一、解释下列概念:(10分) 1、沉积岩:在地表及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或某种火山作用所形成的物质经过改造而形成的岩石。 2、地质作用:促使地壳物质发生运动和变化的各种自然作用。 3、岩床:地下岩浆沿煤、岩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侵入体。 4、勘探程度:勘探区在不同阶段,在相应工程基本线距控制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问题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和查明程度。 5、矿井瓦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和围岩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 (评分标准:本大题共计10分,每个概念2分) 二、填空:(10分) 1、地震波(0.5分) 2、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3分) 3、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3分,每个0.5分) 4、勘探线、构造线、煤层底板等高线(1.5分,每个0.5分) 5、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极复杂构造(2分,每个0.5分) 三、简答题:(25分) 1、宏观煤岩类型有:(1)光亮型;(2)半亮型;(3)半暗型;(4)暗淡型。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4分,每种类型1分) 2、煤田普查与勘探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和物探四种。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4分,每种手段1分) 3、地质误差包括:构造误差、煤层对比误差和边界线误差。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3分,每种误差1分) 4、矿井原始资料整理包括:(1)检查、补充、誊清原始记录;(2)清绘原始地质图件;(3)建立原始地质资料台帐;(4)清绘原始地质资料。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2分,每种分类0.5分) 5、矿井总储量的划分如下: 矿井总储量包括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1分) 其中能利用储量包括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1分) 工业储量中包括可采储量和设计损失量(1分) 6、地质说明书的种类有:建井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4分,掘进地质说明书可以不答,其它每种说明书1分) 7、地表防水的措施有:慎重选择井筒位置、河流改道、铺设不透水人工河床、修筑排水沟、堵漏。(评分标准:本题共计5分,每种措施1分) 四、叙述题:(20分) 1、答: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有以下十种:①矿物的外形;②颜色;③透明度;④条痕色;⑤光泽;⑥解理及断口;⑦比重;⑧硬度;⑨磁性;⑩与化学试剂反应。 四种矿物的区分方法是:分别取四种矿物少许加稀盐酸,剧烈反应者为方解石,粉末剧烈反应而块状矿物反应微弱者为白云石;在剩余的两种矿物中,具有贝壳状断口且为油脂光泽的为石英,具有解理的为斜长石。另外从硬度上石英的硬度大于斜长石也可区分两种矿物。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圈层构造大致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层与外圈层。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与地核。 2、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与老窑水。 3、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4、煤矿储量中的“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与回采煤量。 5、地质年代表,中生代包括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古生代包括晚古生代与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包括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早古生代包括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 二名词解释 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下移动,下盘相对向上移动。 逆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上移动,下盘相对向下移动。 低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以 °C/100m表示。 含水层:地下岩层空隙中,储存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水,称含水层(带)。隔水层:由不透水岩石构成的岩层,具有阻隔地下水的性能。 煤炭储量:赋存在地下具有工业价值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煤炭数量。 三、简答题 1、矿物岩石节理,解理,裂隙,断裂的区别? 答:解理就是指矿物晶体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不同矿物解理的方向数目与解理的完全程度不同,因此,解理就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在岩层的一定部位与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岩层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无显著位移的称为节理又称裂隙;有显著位移的称为断层。她们统称为断裂构造。 2、地层接触关系的几种特征? 答:地层之间接触关系有3种。1、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两者连续沉积,没有时间间段。2、平行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平行,但不就是连续沉积,有沉积间断。3、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斜交,两者时代不连续,岩性与化石变化明显,具有明显凸凹不平剥蚀面。 3、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对比方法? 答通过地层对比可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地层的分布规律为找矿打下基础。 方法有:根据岩层的生成顺序划分与对比;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划分与对比;根据岩层中赋存的古生物化石划分与对比;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划分与对比;利用放射性同为素测定地质年代。 4.井下煤层厚度的变化原因以及对生产的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地质学》试卷六及参考答案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34分) 1.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 ,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 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 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 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4.古生代可划分为六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 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 二叠纪(P)。 5.成煤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 和古构造。 6.岩浆是由地下深处上来的,含有气体物质的,灼热的熔融状,成分及其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7.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 老窑水。 二、简述题(共26分) 1.简述地壳的圈层构造。 答:(要点)分外圈层与内圈层; 外圈层又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圈层以莫霍面与古腾面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 答:答题要点: 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 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 B、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 包括:顶底板中裂隙增多(一般在10-20m范围);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如岩层裂隙构通含水层,则出现淋水增加、甚至发生涌水。

C、遇断层前后,瓦斯涌出量往往明显变化; 3.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什么是外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 答: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地壳运动、地 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外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所引起,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三、图件分 析(14分) 1.识别 图1、2中哪 是背斜,哪 是向斜(在 图上标出), 并完成图中构造形态,画出轴面的位置(图1、2为未完成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为地层代号,剥蚀掉的地层请用虚线连接)。(共14分,每小题7分) (图1) (图2) 四、作图题(10分) 下图为地质图,试沿I—I’方向作地质剖面示意图。(为产状符号)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更新)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完整版改)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广义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也包括试验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科学。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实验动物环境:是指人工控制的, 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的特定场所及有关条件, 即围绕实验动物所有事物的总和。 实验动物设施:界定实验动物生存空间、维持其所需的建筑物和设备等。 AEIR:生物科学研究四个基本条件:animal、equipment、information、reagent(试剂) 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普通级动物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按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 清洁动物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立的等级动物,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通常被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按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菌动物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导致人兽共患病的主要病原体 1、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猕猴疱疹病毒1型(B病毒)、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细菌—沙门菌、布鲁杆菌、志贺菌、结核分歧杆菌、钩端螺旋体。 3、真菌—皮肤病原真菌。 4、寄生虫—弓形虫。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通常可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医征候动物模型等类型。 品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的遗传。品系即“株”,指来源明确,并采用某种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命名:由1~4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大写英文字母开头,结合数字命名。特点:基因纯合性,遗传稳定性,遗传同源性,表型一致性,独特性,可分变性,分布广泛性,资料可查性。近交: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 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特点:1、一定的杂合性:不引入新的基因,又不使群体内基因丢失。2、相对的稳定性: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3、个体差异取决于祖代动物。 4、较强的繁殖力、抗病力。 5、群体易保存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命名:用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如:KM,ICR,LACA. N:NIH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存的NIH小鼠。 应用:1、类似人群体遗传的异质性组成,在药物筛选、毒性试验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可大量供应,用于预试验、教学。3、携带突变基因,评估群体对自发或诱发突变的遗传负荷能力。 系统杂交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特点:1、杂交优势,克服了近交引起的近交衰退。 2、遗传与表型上的均质性;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3、分布广泛。应用:1、干细胞研究。2、移植免疫研究。 3、细胞动力学研究。 4、单抗研究 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包括: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3.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残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体。 支系;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或对动物进行人为的技术处理,对某些动物特征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支系。同源性;在近交系中(突变系),所有动物可追溯到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遗传同源性使近交系有3个重要特征:⑴品系内个体间可接受组织移植⑵品系内单个个体的监测可得知品系整体基因类型⑶从一个群体内可分离出遗传上相同的亚群体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煤矿地质学各种习题附答案

煤矿地质学 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从太阳由近而远排列) 。 2.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 ,和。 3.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在平均地深km为第一地震分界面,又称面;平均地深km为第二地震分界面,又称面,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和。 4.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5.矿物是。 岩浆岩的六种造岩矿物是。摩氏 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6.矿物的特征包括,,, ,,,,等,矿物的鉴定特征指 7.按照矿物解理面的完善程度,将解理分为,, ,,莫氏硬度计由一到十级的矿物分别为

。 8.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 。 9.岩浆是 。根据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 和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10.岩浆岩的八种造岩矿物是 。摩氏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1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沉积岩根据划分为 等类型 12.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是按照___________来划分的,具体的划分规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源沉积岩的种类有,, ,,, ,和。 14.岩石地层单位从小到大为,,和,年代地层单位由小到大为,,,,和。 15.岩石地层分类系统的组是最基本的单位,组指 。列举出三个含煤地层的组名 16.地层对比是指, 地层对比的依据有,, ,。 17.地层对比的方法有:,, 和。 18.地质年代被划分为五个代,它们分别是,, ,,。 19.古生代可划分为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 。 20.中生代和新生代共有六个纪,他们由老到新分别是,,,,,。 21.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和,根据岩层的倾角,可以将岩层分为,,和。 22.地层厚度包括,,,, 按照厚度,煤层可以分为,,, 。 23.褶曲要素包括,,,和,影响褶曲发育的因素有,, 24.成煤的必要条件有,,和。 宏观煤岩成分包括,,,和。 25.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和。煤岩类型有,,和 26.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 。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8套)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8套)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片理:指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而形成的构造。 层理: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矿物——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较稳定的化学成分和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和化合物,一般为固体。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由先成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瓦斯——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其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一般以甲烷为主,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隔作用的岩层。 4,组合带:指所含化石的内容在整体上构成与相邻地层不同的自然组合的地层体。 5.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6.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7.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 8. 条痕:矿物条痕是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9. 正断层:地质构造中断层的一种。是根据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划分的。断层形成后,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 .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1.品种、品系——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作为实验动物的一个品种或品系,应具备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等条件。 2.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品系,品系内所有的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3.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长期的保种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残余杂合基因、遗传污染等原因而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原近交系的亚系。 4.支系——育成的近交系由于饲养环境改变或人工技术处理,如代乳、胚胎移植、冷冻保存等,导致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相对于原来的近交系或亚系,称为支系。 5.同源突变近交系——简称同源突变系,是指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它和原近交系的差异只是突变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的基因,而其他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6.同源导入近交系——简称同源导入系,是指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而培育出的新的近交系。它与原近交系比较,只是一个染色体片段的差异(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差异)。 7.分离近交系——是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

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而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如果同源突变近交系的突变基因为杂合状态,则其遗传组成特征与分离近交系相同,只是培育方法不同。 8.重组近交系动物——是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之后,杂种一代互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再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培育出的近交系动物。通常从多对杂种二代中平行培育出一系列重组近交系。 9.杂种F1代动物——是由两个不同的近交系杂交而生育的第一代杂种动物,称为杂种F1代动物。杂种F1代动物的基因组成大都是杂合的,但各个体具有相同的表型和基因型。 10.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群体,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该群体动物称为封闭群动物。 11.遗传概貌——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实验动物品种或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检测后的数据总汇,即品种或品系基因标记表型的总汇。 12.无菌动物(GFA)——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体内外无可检测出的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13.悉生动物(GNA)——又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14.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A)——是指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

最新煤矿地质学试题库

《煤矿地质学》考试题 一、填空 1.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和三个一级圈层。 2.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 3.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等。 4.引起原岩变质的主要因素是、及等。 5.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6.按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等。 7.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和。 8.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矿物的、、、等。 9.石英的化学分子式为、摩氏硬度为。 10.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 11.按地史中生物演化的阶段可建立6个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它们分别是、、 、、、。 12.与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13.岩(煤)层的产状通常以、、来表示。 14.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5.断裂构造可分为和两类。 16.断层要素主要包括、、、、。 1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分类为、、。 18.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 19.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20.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是:、、。 21.影响煤矿生产具有普遍性的地质因素有:、、等。 22.现在把瓦斯矿井等级划分为三级:(1),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2)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 2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和。 24根据地质可靠程度,把资源/储量分为四个级别,它们分别是、、和。 25.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及 的图件。 26.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为。 27.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和喀斯特洞穴塌陷是形成的根本原因。 28.瓦斯在煤层和岩层中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和。 29.人们对地下水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法,其中对煤矿生产有直接意义的有两种: (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分类有、、; (2)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 2.内力地质作用: 3.外力地质作用: 4.岩石: 5.岩石的产状: 6.褶皱构造: 7.成煤作用: 8.煤化作用: 9.含煤岩系:: 10.喀斯特陷落柱: 11.矿井瓦斯: 12.绝对瓦斯涌出量: 13.相对瓦斯涌出量: 14.矿山压力:

实验动物学复习资料汇编

一、名词解释 1.SP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简称SPF动物),指不携带特定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但带有未知的微生物群的动物。 2.品系(Strain):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3.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4.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为生物医学科研而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的动物模型。5.克隆动物(clonal animal):是指用人工方法得到无性繁殖的在遗传上与亲本动物完全相同的动物。6.转基因动物:基因组中稳定的整合有以转基因技术导入的外源性或特定DNA片段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7.免疫缺陷动物:是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的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缺陷的动物。8.重组近交系动物:指近交程度相当于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近交系数达98.6%以上、群体基因达到高度纯合和稳定的动物群。 二、简答题 9.简述作为一个品系所具备的特征。 品系有三大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外貌特性,稳定的遗传特性。 10.试述亚系及其形成的原因。 在近交系培育和维持过程中,由于残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以及在不同地区繁育而造成同一品系内不同分支之间在遗传上有差异的动物称为亚系。 亚系形成的原因:1.近交40代之前,残留杂合基因的分离;2.不同地点繁育100代以上,由于基因突变;3.遗传污染后继续近交许多代。 11.简述近交系动物及其优缺点。 是指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20代以上,基因型高度纯合,等位基因趋于完全一致的动物近交系动物的特征。 优点:1. 基因的纯合性 2. 遗传的同源性 3. 表现型的一致性 4. 遗传的稳定性 5. 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 6. 遗传组成的独特性 7. 背景资料的可查性 8. 国际分布的广泛性。 缺点:1.缺乏普遍性 2.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3.产子数量少 4.体型小 5.维持费用高。 12.什么叫杂交群动物?试述其具有的几种特征。如何命名? 又称:F1 代动物定义:由两种不同的近交系杂交所繁殖的第一代杂交动物称为系统杂交动物,俗称“F1”代。系统杂交动物的双亲来自两个不相关的近交系,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具有杂交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比近交系强。 2.各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是其父母基因型的组合。 3.表型一致,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

《煤矿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温增加率:是指深度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以C/100米表示。 2.岩浆:是地下深部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分,具有高温高压粘稠的复杂硅酸盐熔融体。 3.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互不吻合,它们之间的夹角成为磁偏角。 4.层理:是指沉积岩的成分、颜色和结构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层状构造。 5.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6.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岩石的总称。 7.地层单位:是地层按它们形成的先后次序进行分段,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级别的分层单位。 8.倾伏褶曲:两翼延伸不平行,而在一个方向上渐趋合拢成“V”字形,表示枢纽向一个地方倾斜。 9.倒转褶曲:其两翼向同一个方向倾斜,一翼地层次序正常,另一翼倒转。 10.倾斜褶曲:又叫不对称褶曲。其轴面倾斜;两翼的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包括倾斜背斜和倾斜向斜。 11.穹窿:褶曲的平面形态为浑圆体,其长宽之比小于1/3,其中背斜的称穹窿。 12.冲断层:为断层面大于45度的逆断层。 13.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垂直称为横断层。 14.走向:倾斜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是一条水平的交线。走向线两端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 15.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岩层下倾一侧的方向,称为岩层的倾向。 16.倾角: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 17.节理:节理又称裂隙,是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18.泥炭化作用:高等植物遗体堆积在沼泽中,在微生物参与下,经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变为泥炭的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19.煤变质作用:是指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促使煤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 20.煤成岩作用:一般由泥炭转变为褐煤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21.含煤岩系: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且连续沉积的一套含有煤系的沉积岩系。 22.煤田:在同一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广大区域,虽经后期的构造破坏或侵蚀冲刷而又分割,但基本上连成一片或有规律可循,起面积可达数十平方公里至数千平方公里,储存有数千万吨至数百亿吨。 23.含水层:含有地下水且有透水的岩层。 24.隔水层:由不透水的岩石构成的岩层,且又阻隔地下水的性能。 25.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稳定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26承压水:当地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时,水位高的水对水位低的水产生很大压力,则称为承压层间水或自流水。 27.物探:它是以不同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为基础,利用物探仪器测出地下各种地质体对地球物理场所产生的异常而得到的物理数据,来寻找煤系、煤层,了解地质构造等。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8套).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片理:指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而形成的构造。 层理: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矿物——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较稳定的化学成分和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和化合物,一般为固体。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由先成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瓦斯——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其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一般以甲烷为主,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储量——储量是煤田内蕴藏的具有一定工业价值和一定研究程度的煤炭资源数量;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高温、粘稠的、以硅酸盐物质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质,可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组分和金属硫化物物质。 陷落柱——是由于煤层下伏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层经地下水强烈溶蚀而形成空洞,从而引起上覆岩层失稳,向溶蚀空间冒落、塌陷,形成的筒状或似锥状柱体,内部充填塌陷形成的角砾状岩石碎块,俗称无炭柱。

构造运动——造成地壳岩层位移、变形的内力地质作用。 1.摩氏硬度计:十种矿物作为相对硬度的是个级别,从1级到10级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2.解理与端口:解理: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端口:外力打击下,在任意方向产生不平整端面的性质。 3,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地下水的岩层。 隔水层-透水性能差,对地下水运动、渗透起阻隔作用的岩层。 4,组合带:指所含化石的内容在整体上构成与相邻地层不同的自然组合的地层体。 5.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6.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7.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 8. 条痕:矿物条痕是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9. 正断层:地质构造中断层的一种。是根据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划分的。断层形成后,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 .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煤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精彩试题(共8套)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片理:指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而形成的构造。 层理: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矿物——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较稳定的化学成分和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和化合物,一般为固体。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由先成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瓦斯——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其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一般以甲烷为主,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储量——储量是煤田蕴藏的具有一定工业价值和一定研究程度的煤炭资源数量;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高温、粘稠的、以硅酸盐物质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质,可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组分和金属硫化物物质。 陷落柱——是由于煤层下伏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层经地下水强烈溶蚀而形成空洞,从而引起上覆岩层失稳,向溶蚀空间冒落、塌陷,形成的筒状或似锥状柱体,部充填塌陷形成的角砾状岩石碎块,俗称无炭柱。 构造运动——造成地壳岩层位移、变形的力地质作用。 1.摩氏硬度计:十种矿物作为相对硬度的是个级别,从1级到10级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2.解理与端口:解理: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端口:外力打击下,在任意方向产生不平整端面的性质。 3,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地下水的岩层。 隔水层-透水性能差,对地下水运动、渗透起阻隔作用的岩层。 4,组合带:指所含化石的容在整体上构成与相邻地层不同的自然组合的地层体。 5.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 6. 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7.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 8. 条痕:矿物条痕是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9. 正断层:地质构造中断层的一种。是根据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划分的。断层形成后,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 .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