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 2.1诊断依据: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1.2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2.1.4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1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CA125可增高; C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

慢性盆腔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慢性盆腔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3-06-20T14:32:22.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刘凤新杨春英[导读] 在结束分娩半个月后出现新生儿低体质量有4例,没有表现出畸形或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刘凤新杨春英(新疆温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833500)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15-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自2002年至2012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抗菌素加中药灌肠,另一组给予抗菌素加服中成药。结果两组病例一周症状缓解无差异,三月后复发及半年后复发,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优于服中成药。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疗,或者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临床上较多病人都是因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来院就诊。本文就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与各位同仁进行商榷。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将2001年至2012年间我科共收治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病人125人,随机分成两种。一组为抗菌素加中药灌肠,另一组为抗菌素加服中成药。观察两种病例的一周症状缓解、三月症状复发、半年症状复发的情况。 1.2临床方法:两种均给予抗菌素三天,控制急性炎症,一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连续15天,每日一次,每次保留2小时;中药方剂:当归12g,生地12g,赤芍12g,丹参12g,桃仁12g,穿 山甲12g,路路通15g,三棱10g,牛膝12g,木通12g,川芎12g,乳香12g,没药12g,甘草12g,桔核12g,莪术10g,血竭粉5g,水煎后,保留灌肠。另一组给予妇科千金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共服15天。 1.3本组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两种用药方法比较结果 x2=0.04 P>0.05 x2=5.38 p<0.05 x2=10 p<0.01 2.1治疗一周症状完全缓解没有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是有效的。 2.2三月后复发及半年后复发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优势。 3.分析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腔炎。盆腔炎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盆腔炎有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类。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生活及工作,也会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可以单纯为需氧菌、单纯厌氧菌或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可伴有或不伴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可兼有急性盆腔炎及慢性盆腔炎的症状,表现为发热、下腹痛、脓性白带、腰骶部酸痛,做妇科检查:阴道可能充血,并有较多脓性白带,宫颈充血举痛,子宫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有明显压痛,附件区可触及片状增厚及包块。所以,在治疗上首先要使用抗菌素控制急性炎症。目前慢性盆腔炎单一治疗效果较差,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1)一般治疗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2)中药治疗,可口服或灌肠。(3)物理治疗。(4)其他药物治疗。(5)手术治疗。 本文两组病例均使用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除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外,灌肠药液由直肠粘膜吸收后,促使血循环加速,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包块的吸收,且避免了苦寒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另外,局部用药,直达病所,因药物提高直肠粘膜吸收后,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痉挛缓解,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盆腔内静脉丰富,且与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又吻合,并与痔静脉丛交通,药物进入直肠后经痔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又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迅速二发挥其药理作用,取得较好疗效。 4.结论 中药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优于口服中成药。参考文献 [1]柯新桥等.《新编妇科秘方大全》,1993年,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p68-70.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p302-304. [3]柯应夔等主编.《临床妇科学》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年,p290-293.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10T13:32:35.6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孟芸 [导读]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 675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7月本院门诊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临床总有效率83.7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疗效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性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无性生活者很少发生,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炎症的扩散。最常见发病年龄为18-35岁之间女性,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1]。若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慢性盆腔炎症状,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在160例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年龄25-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对照组年龄22-5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可有低热或易疲乏。当抵抗力低下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患者可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而且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期间加重。(3)由于盆腔瘀血可表现有月经过多,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4)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输卵管呈条索状,可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卵巢囊肿,可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底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对照组药物组成:替硝唑200ml、左氧氟沙星200ml。治疗组药物组成:自拟盆腔消炎方组成:金银花20g,败酱草20g,连翘15g,红藤20g,炒枳壳15g,香附15g,薏苡仁15g,绿豆15g,赤芍10g,醋延胡索20g,牡丹皮15g,栀子15g,黄柏15g,当归15g,三菱10g,莪术10g,每日1剂,若兼尿频、尿急,加瞿麦15g、扁蓄15g。下腹有包块或条索状物,加大黄5g,川楝子15g,荔枝核15g,煎煮方法:取上方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沸30分钟,复煎三次,共取汁450ml,三汁相混,分早、中、晚三次温服。同时用盆炎清栓(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粒(100mg)纳肛,每日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局部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显著减轻,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减轻;有效:症状略有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用药后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3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75.% 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41.25.%,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有宫腔操作史,月经期同房史,妇科手术史。致病菌有两个来源:(1)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以混合感染多见;(2)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其他有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据报道,盆腔炎主要病原体是衣原体、淋病奈瑟球菌[3],在我国,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盆腔炎在明显增加,其病程表现为广泛盆腔组织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性包块形成,输卵管僵硬等,病程较长容易复发,单纯性应用抗生素疗效欠佳,容易产生耐药和菌群失调。中医认为[4]盆腔炎是因为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凝滞、经络闭阻,损伤任带脉所致。临床治疗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理气调经、活血化瘀软坚。方中金银花、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三菱、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连翘苦寒通降,被前人誉为“疮家圣药”,赤芍,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枳壳理气行滞,当归活血化瘀,薏苡仁,绿豆,黄柏清热利湿,全方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具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结缔组织粘连的作用。配合含有毛冬青提取物、吲哚美辛栓肛门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50. [3]李丽,褚兆萍.盆腔炎81例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3):34-34. [4]赵爱妮.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6(6):29-29.

慢性盆腔炎诊疗常规

妇人腹痛(慢性盆腔炎) 【概述】 妇人腹痛是指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亦称“妇人腹中痛”。 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机理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及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临床常见的有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及寒湿凝滞等类型。禀赋肾气不足,或房事过度,命门火衰,或经期摄生不慎,感受风寒,寒邪人里,损伤肾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血行迟滞,以致腹痛。素禀体虚,血虚气弱,或忧思太过,或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损伤脾胃,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耗伤血气,以致冲任血虚,胞脉失养而痛;且血虚气弱,运行无力,血行迟滞亦可致腹痛。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气滞而血瘀,冲任阻滞,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瘀积冲任,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伤及胞脉,血为寒湿所凝,冲任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本诊疗技术是指西医慢性盆腔炎(CPID)等引起的腹痛。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1.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3.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二、西医诊断标准: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增高;或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可增高;血清CA125可增高。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5-12-17T15:50:48.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作者:雷艳梅 [导读] 广西桂林兴安县中医医院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表现在女性内生殖器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雷艳梅 广西桂林兴安县中医医院妇科 541300 【摘要】目的:探索在妇女慢性盆腔炎外用中药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编号顺序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外用中药和对应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结论:中药双柏散配合暖身贴应用于妇女慢性盆腔炎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护理方法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表现在女性内生殖器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如果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则急性盆腔炎可反复发作转变成慢性盆腔炎,当然也有因手术损害、侵入性检查、致病菌感染导致[1]。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抗菌药物为主,但是效果各异[2]。为此我科于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对100例慢性盆腔炎进行了研究,并对50例患者使用了外用中药配合物理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呈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为(32.3±12.3)岁。病程最低为3个月,最长为5年,且均有性生活史。患者均有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临床症状,均由既往病史、B超等检查确定满足妇科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口服抗生素,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用外用中医疗法并做针对性的护理。 治疗方法:(1)中药灌肠,蒲公英、红藤、薏仁、败酱草各取30g,紫花地丁、桃仁各取12g,生大黄12g,黄柏18g,水煎至 200ml,常温冷却至38-40℃。并叮嘱患者在中药灌肠之前排净大小便,患者取侧卧位,保持臀部朝向床外,并将患者臀部垫高约10cm,将肛管前段润滑后插入到患者肛门10-15cm左右,然后将灌肠筒举高到肛门上方30cm处,保持药液能够缓慢均匀的流出,等药液全部流出。用医用纱布环绕灌肠管然后将其缓慢的从肛门中拔出来,并按摩患者肛门,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1次/d,在睡前完成,灌肠后让患者取侧卧位保持15min,疗程10d;(2)中药外敷,取双柏散药物组成成分加工成粉末状即为双柏散。取适量双柏散加水加热搅拌成糊状,再取适量调好的双柏散均匀涂于无菌纱布上,厚1厘米,敷于下腹部双侧附件区,覆盖范围大于病变范围1~2厘米。嘱患者敷药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以免敷料脱落。注意观察药膏有无外渗,避免污染衣被。敷药处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无破损,以免引起局部感染,若出现过敏现象,应停止外敷。配合妇科治疗仪热敷,温度设置为40-42℃(以患者舒适为主),持续40-50min,避免烫伤皮肤。月经前后3天内不宜外敷,妊娠期、新产后禁用外敷。外敷期间,禁止房事或盆浴[3]。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由于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治疗心理,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为其讲解中药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2)饮食护理,饮食的合理对于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叮嘱患者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逐渐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3)健康护理,调整患者的生活作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疼痛护理,详细对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叮嘱患者尽量保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5)巡视护理, 30min 巡视查看敷药是否固定牢固,询问患者温度的耐受程度,发现移位时应及时复位,并嘱患者不作剧烈运动,注 意休息,若出现红疹、瘙痒、水疱、过热等皮肤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敷用,并及时处理[4]。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子宫和附件均全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缓解,B超检查盆腔内积液和包块明显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部分体征消失,B超检查盆腔内症状稍有减少,且仍存在;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消失或者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和有效例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结果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使用(x±s)表示,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表-1 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n 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9 10 13 18 82 观察组 50 2 10 14 24 96 3 结论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瘾瘕”,该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如果长期下去极有可能引发输卵管疾病导致不育症[5]。单纯的西医治疗并不理想,本文探索了中药外用的方法,以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患者使用了中医外用且辅以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中药外用对于该病有着的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很容易复发的,因此,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一定要进行一段长时间的治疗,确保一次到位,这样对于患者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也会少很多,或许大家对于西医疗法会更了解一些,但是其实中医也是可以治疗的,那么中医疗法是怎样进行的呢? 盆腔炎的中医分类 (1)湿热淤结: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月经量多,低热起伏,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 方药: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红藤、败酱草各15克,三棱、莪术、川牛膝各10克。 (2)寒湿淤结:小腹及腰骶冷痛,得温则减,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清稀量多,无臭味,月经后期,有血块,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有淤点、苔白腻,脉沉迟。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意苡仁、丹参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吴茱萸6克。 (3)气滞血淤: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或少,色白质黏,经前乳胀,胸胁胀痛,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暗红或边有淤斑淤 方药:醋柴胡、香附、枳壳、投药各10克,赤芍、丹皮、白芍、白术各15克,炙甘草6克。 盆腔炎的中医方法 1、穴位按摩: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2、中药治疗:中药[清炎妇善纺贴]可以活血化瘀,开通腠理,促进膏药药性之快速发挥、直达病所,有效治疗盆腔炎顽疾。 3、艾灸:艾灸穴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方法:用三眼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5-20分钟。这期间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4、耳穴按摩:选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钟。每日3-5次。

叶玉妹主任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叶玉妹主任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发表时间:2016-12-29T14:08:14.8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王归雁 [导读] 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2]。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学归为“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等范畴。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200137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治疗后容易复发,给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其基本病机是日久耗伤气血,虚实夹杂。与妇女行经、妊娠、产后,胞脉开放密切相关。以“攻补结合”为治疗原则,釆用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名医经验;叶玉妹; Abstrat: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women, long course of disease, easy relapse after treatment, b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life. Its basic pathogenesis is long time consumption of qi and blood, factors. With menstruation,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women, closely related to cell pulse open. With "attack in which" for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the calculation of evil spirits, and on the centralizer treatment. Keyword: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Ye Yumei;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女性内生殖器、盆腔腹膜及周围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普遍是因为患者在患有急性盆腔炎后未能进行彻底治疗而使病情迁延所导致,部分是因为患者体质较弱而未经过急性盆腔炎而直接发展成慢性盆腔炎[1]。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下腹痛、腰骶酸胀痛、白带增多等,可伴有低热、月经失调等。输卵管伴有炎症时,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物,可伴有轻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时,子宫有片状增厚、压痛,下腹部可触及包块。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治疗后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增加不孕症、异位妊娠的几率。大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2]。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学归为“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等范畴。 叶玉妹主任医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精于医理,勤于临床,行医30 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中医内、妇科疾病,在辨证论治月经病、不孕症、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叶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叶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日久耗伤气血,虚实夹杂的病症。妇女在行经、妊娠、产后,胞脉开放空虚之时,感受外邪,或外阴不洁,或不禁房事,导致瘀、热、湿三者与冲任气血相互搏结,凝聚难愈。 《金匮要略》:“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诸病源候论》:“若经水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小腹重急支满,??,结牢恶血不除,月水不时,或月前月后,因生积聚”。《温病条辨》:“热入血室??为邪热陷入,搏结而不行,胸腹少腹必有牵引作痛拒按者”,皆与慢性盆腔炎的描述相近。 《妇人大全良方》提出:“夫妇人小腹疼痛者,此由胞络之间素有风寒,搏于气血,停于小腹,因风虚发动,与血相击,故痛也。”由此可见当时已认识到寒邪入侵,与气血相搏结、正气虚弱而发病,可导致小腹疼痛,这与由盆腔炎而引起的腹痛类似。《女科证治约旨》:“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松驰,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说明经期、产后女性本身胞脉空虚,若经产期再不注意卫生调摄,湿热之邪乘虚内侵,伤之任带二脉,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量多色黄或伴有异味,这与由盆腔炎带下增多的症状很相似。《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癥瘕:“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褥不善调护,内作七情,外感六淫,阴阳劳逸,饮食生冷,遂致营卫不输,新陈干怜,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说明那时已认识到癥瘕的形成因产后调护不善,内伤七情、外邪侵入,致气血不畅,外邪与血气夹杂凝滞而成,这些描述与慢性盆腔炎包块类似。《医贯》:“八脉皆虚肾经,肾气虚损带脉漏下。白为气虚,赤为火,治法俱以补肾为主”。 古人对本病的病因可归纳为,经期、产后胞宫胞脉开放空虚,外邪入侵,滞于冲任,留于胞宫胞脉,气血受阻,雍滞不同所致。 2 治疗 慢性盆腔炎病程长,容易反复,临床上出现虚虚实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叶师以“攻补结合”为治疗原则,釆用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治疗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痰瘀立论,按清热活血、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创立“慢盆方”,药味精炼,基本组成为:败酱草30g,皂角刺30g,鬼见羽30g,菝葜30g,王不留行30g。败酱草在组方中为君药,其药性微寒,味辛、苦,能清热解毒排脓,活血消痈。现代研究表明,败酱草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抗病毒;还能防止肝细胞变性,舒通门静脉循环,加速肝细胞再生;皂角刺为臣药,药性辛温,归肝、胃经。《本草纲目》记载,皂角刺能“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本草崇原》记载,皂角刺能“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等,现代药理试验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和抗肿瘤等作用;菝葜为臣药,药性甘温。其有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作用;鬼箭羽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之效,组方中为佐药,中药药理实验认为,鬼箭羽水煎液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总胆固醇,调节脂质代谢,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降血糖作用;王不留行入肝、胃经。有镇痛、消炎作用。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组方中为使药。五药组方相得益彰,桴鼓即应,以达清热利湿,化瘀软坚之效。 3 有效病案举例 刘某某,女,41岁,职员。病史:患者有慢性盆腔炎6年,原有子宫内膜增生史,经刮宫后月经延后,曾用黄体酮治疗。2015年9月17日求治于本处,证见腹胀疼痛,腰酸,经前乳胀,未次月经:2015年9月8日,察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诊其脉象细。妇科检查发现附件肿块;子宫+附件B超提示:“子宫大小正常,左侧肿块55×51×38mm,子宫直肠积液”。虑其盆腔炎常源于邪犯冲任,引起冲任损伤,致使湿热和热毒客于冲任和胞宫,故有腹痛、痛经之症状。故应根据“冲任以通畅为贵”的理论,以清利湿热、清热解毒为治则,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局部充血、水肿与渗出,使气机通畅,冲任疏泄。法当清热利湿,化瘀软坚。 [处方]败酱草30g,皂角刺30g,鬼见羽30g,菝葜30g,留行子30g,红藤30g,延胡索10g,当归10g,大川芎6g,制香附10g,7剂二诊:(2015年9月24日) 证见小腹胀痛好转,白带不多, 腰酸如折,察其舌质红、舌苔薄白,诊其脉象细。析该病又呈慢性过程,病延日久,可出现湿热内阻、久而阻络、血瘀痰阻、肝肾不足、脾肾气虚等征候,故后阶段应清热利湿,化瘀软坚,佐以清养调补,杞子、黄精、杜仲以补肾调冲任,使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09T16:37:2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泽萍 [导读]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主要有小腹疼痛、月经不规律、失眠多梦、生殖器官疼痛感强烈等症状。张泽萍(内蒙古赤峰宝山医院医保门诊 024076) 【摘要】目的: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中医治疗方法,为病人服入复方理冲汤。对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经过复方理冲汤的中药治疗之后,有2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3例好转,有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经过抗生素的西医治疗之后,有1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7例好转,有1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3.13%;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展开研究。 【关键词】盆腔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76-02 慢性盆腔炎是我国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升高态势。该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细菌导致感染[1]。使女性的生殖器官和相关的组织发生炎症和感染。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实现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因其治疗效果不好且不适宜长期服用。现对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院的65例病人进行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共有65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入住我院。对这65例病人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的临床研究。将全部例病人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8.65±4.32)岁,平均病程为(3.34±2.34)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在年龄、病程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进行中医治疗方法,为病人服入复方理冲汤。复方理冲汤的具体方剂为:10g党参、10g知母、10g益母草、5g白术。服药方法为每日一剂,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对药剂的药量加减。对照组治疗方法: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以两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治疗疗程,两个疗程以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的研究分析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两组针对慢性盆腔炎治疗的结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与分析。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针对慢性盆腔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经过复方理冲汤的中药治疗之后,有2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3例病人病情好转,有2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经过抗生素的西医方法治疗之后,有1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7例病人病情好转,有15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3.13%;慢性盆腔炎病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一。 表一 组别显著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 28 3 2 93.93% 对照组 10 7 15 53.13%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主要有小腹疼痛、月经不规律、失眠多梦、生殖器官疼痛感强烈等症状。多数情况下,由于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并不彻底,或由于病人本身的疏忽和忽视延误了治疗,导致疾病慢慢演化为慢性盆腔炎[2]。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在临床上有很多种,但是由于盆腔炎炎症内部的粘连和纤维化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组织内部的血液循环状况[3]。由于这种情况,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对中药方法医治慢性盆腔炎作出了实验研究。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针对慢性盆腔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经过复方理冲汤的中药治疗之后,有2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3例病人病情好转,有2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经过抗生素的西医方法治疗之后,有1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有7例病人病情好转,有15例病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53.13%;慢性盆腔炎病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原理是通过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来驱散病人体内的寒气[4]。复方理冲汤活血化瘀、健脾补气,对慢性盆腔炎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性高、没有不良的副反应症状,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方红哲.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4):29-30. [2] 李虹,苗凌娜.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 53 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3):2927-2928. [3] 冯莺,骆宏,孙津津,等.团体教育干预辅助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8):740-742. [4] 乃狄芬,程玖邱宇清,等.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概况]JI.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9.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分析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及微波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慢性盆腔炎;中西医治疗;微波 Clincal Analysis of combined therapy on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120 cases LIU Yun-hua.Peng’an.County People’s Hospital, Nanchong 637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on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Methods 2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120 cases in every groups,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antibiotic and additional microwave combined therapy,a month after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ntrasted between control groups and observation.Results Effective power of treatment was 80.83% in control groups and was 96.67% in observation groups, effective power of treatment was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s than in control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ingificant in statistics(P <0.01).Conclusion Combined therapy on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ould obtain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icrowave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發展而来,多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病人体质差导致病程迁延引起,但是也有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病史[1]。慢性盆腔炎单一治疗效果较差,笔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诊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40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8.2岁,病程0.4~7年,平均3.3±1.8年;临床表现主要以下腹和腰骶部疼痛为主,白带增多、月经失调、低热、血象升高以及继发性不孕等。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2],并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恶性肿瘤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慢性盆腔炎穴位按摩法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穴位按摩法治疗方法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迁延所致,也有部分患者急性期不明显,一开始发病即为慢性。它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不适,有坠胀和疼痛感觉,下腰部酸痛,月经和白带量增多,可伴有疲乏、全身不适、失眠等症。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症状加重。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长期慢性的疾病。它的治疗究竟要过多久时间,这谁也说不准。光是等着医生吩咐用药还不够,如果你担心自己的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恢复不够迅速,不妨在平时生活中也采取一些穴位按摩法帮助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揉按脾俞穴、胃俞穴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胃俞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祛湿止带。 3.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4.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健肾,活血通络。 5.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逆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调经止痛。 6.揉按中脘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健脾利湿。 7.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8.搓大腿内侧 将左(右)手掌心紧贴在同侧大腿内侧,适当用力搓擦0.5~1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健脾益胃,理气散寒。

98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98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4T13:37:40.3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常青[导读]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妇瘤科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王常青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妇瘤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资料数据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应用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中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4%,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59%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症状积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中医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临床效果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女性盆腔腹膜、生殖器官、结缔组织等发生炎性反应,可表现为白带异常、发热、下腹坠痛、腰部酸痛等。由于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异位妊娠等,严重时并发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国中医学博大精深,蕴藏着许多慢性盆腔炎的知识,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腹痛”、“崩漏”范畴,采用中医治疗,可调节气血,改善微循环状态,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本文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医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患者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7.86±4.3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25±0.12)年。本组9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将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数据包,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腹部、腰骶部酸痛,月经前后和性交后加重;子宫粘连,输卵管可触及条索状物,经B超现实回声异常,存在不规则暗区。 1.2.2 中医诊断标准[2]。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经期或性交加重,带下量多,色黄或白,乳房胀痛,心烦抑郁,大便干燥,苔薄白,微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涩;湿热瘀结型:主症为下腹胀痛,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为经期或性交后腹痛加重,经期延长,量多,大便干燥,神疲乏力,苔黄或白,舌质暗红,脉弦滑。 1.2.3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非妊娠、哺乳期妇女;无肾、肝、心、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近期未使用过相关药物治疗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2g头孢曲松钠+0.9%氯化钠溶液250ml+100ml奥硝唑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中药方剂组成:薏苡仁30g,黄芪、白花蛇舌草各25g,茯苓、丹参各20g,白术、党参、虎杖各15g,桃仁、甘草、三棱各10g,肝经湿热者,加土茯苓15g,10g夏枯草;气虚者加10g人参;寒湿凝滞者加小茴香、乌药、肉桂各10g;湿度盛者加二妙散、蒲公英各20g,两面针10g;瘀热者加连翘、丹皮各20g,鱼腥草30g,赤芍12g;附件有包块者加20g冬瓜仁,10g猫爪草。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参考慢性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3],规定治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妇科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经妇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好转: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无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对患者临床症状程度进行评估[4],包括月经紊乱、白带异常、下腹疼痛等,重度记6分,中度记4分,轻度为2分,正常记0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录入表格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8.0统计学数据包对研究数据作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x?)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若结果为P<0.01或P<0.05,那么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84%,与对照组79.59%比较(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9 21 10 14 4 45(91.84%)对照组49 12 12 15 10 39(79.59%)x? 6.1278 P 0.0133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