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设计(崔启祥)

《逍遥游》教学设计(崔启祥)
《逍遥游》教学设计(崔启祥)

《逍遥游》教学设计

(3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古代文化的积累不厚,对庄子了解不多,对庄子的文章有畏难情绪,学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教学设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应该引导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把握寓言含义为突破口,以感悟庄子的思想情感为主。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但课下注释非常详细,所以课前安排预习,不纠缠于字词,不忽视内容,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了解庄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赏析本文借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借寓言形式阐述深邃思想的写法。

3.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字、词、句式。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积累“志、图、名、置”等词语。

教学重点:同目标

教学难点:寓言的含义;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庄子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

教学时数:3

第一、二学时

教学重点:

1.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及《庄子》特点。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章,积累常用词、句。

教学过程

导入: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

——海德格尔(德国)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

所谓知人论世,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

一.庄子大家谈——庄子的思想及《庄子》

(一)庄子及其思想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城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做过漆园吏,靠织鞋为生,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威王请他为相的厚币礼聘。他不愿为官场所束缚,“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一方面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这使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1.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顺应自然”“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在道德观方面,他继承老子“道法自然”学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是宇宙的本体,永恒存在,谁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才终结。因此,他认为人要自由地发展自然本性,充分发挥自然的能力,而这自然的能力就是“德”。在发挥“德”上,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大小,高低之分,都要顺乎自然。

2.蔑视权贵,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但他在揭露之后不是设法去改造社会,而是否定社会上的一切,认为社会上的一切都是坏的,所以他就产生一种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的思想。所以他就幻想回到原始社会,认为原始社会没有矛盾,没有斗争,一切都好,这是一种复古倒退的思想表现。

3.反对科学文化。庄子看不惯充满矛盾斗争的社会,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有矛盾、斗争,是人们有知识,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只有让所有人都抛弃知识,使所有人都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象原始人那样,只有这样,天下才会太平无事。这是极端错误的思想。

(二)《庄子》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但留下来的只有33篇。其中内篇7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庄子》散文善用寓言说理,善用比喻,极富于想象和夸张,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最能体现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奇文大家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泛读第一段,生分读第二段,齐读第三段。(学生正音)

检查预习,完成学案一

北冥.(mínɡ)鲲.(kūn)鹏抟.(tuán)坳.(ào)堂

夭阏.(a)蜩.(tiáo)学鸠.(jiū)决.(xua)起而飞舂.(chōnɡ)粮晦.朔.(huìshu?)蟪.蛄.(huìgū)穷发.(fà)之北

斥鴳.(yàn)翱.(áo)翔蓬蒿.(hāo)知.(zhì)效一官

数数(shu?)然泠.(línɡ)然恶.(wū)乎待哉抢.(qiāng)榆枋.(fānɡ)朝菌.(jùn)

三.知识大家学——梳理词句,疏通文意。(重点词句见电子文档)

1.学生就语言层面逐段提出自己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生解答,师指导。

2.学生自定每段重点语言现象,师明确。

3.师提问重点内容。

4.生读。

四.练习当堂做——基础知识巩固。

《中华一题》13页课前预习1—6小题,14页课堂学习1—10小题。

作业:

分类整理本课文言知识点。(见电子文稿)

第三学时

教学重点:

1. 赏析本文借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借寓言形式阐述深邃思想的写法。

2.在前一节课理解《逍遥游》的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逍遥游”深刻的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

马叙伦曾经说过:“开宗不解‘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足见《逍遥游》之魅力。“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怎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庄子的“逍遥”其内涵指的又是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逍遥游”的深刻内涵。

一.疑难大家议——“逍遥游”之我见

(一)借寓言说理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

探究1:全文用了哪些寓言或比喻?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

(1)大鹏——大胆想象

鲲本指极小的鱼卵,可是庄子却把这极小的鱼卵,想象成千里长的大鱼,此其一;作者接下又写“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海中鱼经庄子想象,竟变成直冲云宵的大鸟,此其二;鹏是神话中的鸟,就是凤凰,凤凰以其美丽著称,其形体不见得很大,可是庄子却把这美丽的凤凰,就是鹏鸟想象成其大无比的鸟,单是鸟的背,就有几千里,它的翅膀就象无边的乌云,此其三。

(2)蜩与学鸠笑之

(3)斥鴳笑之

引问1: “之”各指代什么?为什么要笑?作者是什么态度?

明确:“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蜩与学鸠嘲笑鲲鹏是因为它们不理解鲲鹏的远大志向。作者都持否定态度。

【小结】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

探究2:第三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宋荣子、列子说明什么?

引问2: 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又怎样?

探究3: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没有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用课文原话就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引问3: 按照庄子的“无所依凭”的思想,庄子“笑”万物,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试指出“有所待”的具体体现。

明确:大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万物皆有所待鹏鸟南飞有所待,

雾气,尘埃待“以息相吹”。

大舟飘浮有待深水,

芥草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第1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这一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描述鲲鹏的形象。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第二层,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南飞,鹏鸟所待的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山野中蒸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为了强调鹏鸟的“有所待”,作者连用了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芥草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第三层,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枪榆枋而知足。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

第2段,对上文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这一段可分两层。

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

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小知”与“大知”,“大年”与“小年”的不同,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常可悲的。

第二层,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1段“北冥有鱼”内容好像重复,其实不然。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这两段话有很好的解释:“前语近怪,且出《齐谐》,恐人疑其不典,故引汤棘问答以实之。且前后详略各异,足以明之。前言鹏背几千里,当指其修也,此则以泰山形其高与大。扶摇不知其状也,此则以羊角形之。野马等不知其实也,此则以云气二字释之。腾跃而上,明枪之势也。数仞而下,明枪之高也。非此,则前语未了,前意未申,且不足征,故复而非复也。”由此可见,这段文字不是第1段的重复。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

第3段,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修养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虽然有一定的才智和修养,但都被功名利禄所束缚,都被世俗“一”隅所累,无法摆脱主、客观的限制,就像斥、蜩鸠一样见识短浅,远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宋荣子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内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也”,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列子御风而行,轻妙可观,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身心也没有什么束缚,算不算逍遥游呢?回答是否定的:“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因为列子仍有待于风力。列子和宋荣子固然比前面的四种人高得多,正像鹏鸟比蜩鸠、斥高得多一样,然而这高低之间的共同点是“有所待”,因此他们算不得逍遥游。那么,怎样才算是逍遥游呢?庄子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至此,文章的主题豁然明朗。

总结:

全文若即若离,疏而难分。为分析方便,权且分为三段。第一段从篇首至“圣人无名”。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

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

庄子的人生境界,统而言之,即逍遥无待;细分之,则为“无名”、“无功”、“无己”。庄子说的“无名”,就是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不能为别人做了件好事,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所谓“无功”,即顺应自然,顺应规律;“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

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这里还有必要提到大鹏这个形象。尽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这种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作业:

1.完成《中华一题》;

2. 课外阅读庄子的作品,写一篇读书心得。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