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

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
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浅谈构建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

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消防部队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后勤保障机制的好坏,不仅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关系到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良好的保障机制和充足的业务经费是保障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圆满完成的前提。新修订的《消防法》颁布实施后,人民的新期待和法定的新职责,对消防后勤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是消防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的成败,关系到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关系到全体消防官兵的切实利益。构建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为灭火作战和应急救援提供强有力的战勤保障,笔者认为:要从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入手,努力在构建后勤保障体系中实现“四化”,即:系统化、制度化、专业化、现代化。

一、加强整体部署和规划,深入推进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系统化。

后勤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其中包括物资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后勤装备、财务审计等许多方面,并与部队管理、灭火救援、消防监督等其他工作密切相关。后勤保障是其他的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其他各项工作体现后勤保障工作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后勤保障工作要加强整体规划,不断推动后勤保障系统化建设。一是充分依靠各级人民政府。没有各级领导机关对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的资金投入,整体规划和系统化建设就成为“空中楼阁”。消防部队必须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和领导机构,尽最大可能地争取到他们对消防工作支持和帮助。解决后勤保障中的经费问题,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

的物质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后勤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后勤部门是后勤工作的主导力量,也是各项后勤工作开展和实施的部门,在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后勤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后勤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构建后勤工作的整体规划体系才能推动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系统化建设,促进消防部队后勤建设的发展。三是充分依靠广大官兵和社会力量。官兵在消防部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缺少官兵积极参与的后勤保障工作系统化也就无从谈起,也就失去了保障的意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使得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有生机、有活力;时下,部队后勤工作出现多样化特点,而单凭部队自身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必须合理地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推动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

二、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制度化。

后勤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是消防部队后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保障工作的现代化需要制度化来作为依靠,部队后勤制度化相对于社会单位特别是企业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验结合部队实际特点,进一步促进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制度化。一是健全财务审计制度。严格、科学的财务制度对于以经费为基础的部队后勤工作来说无疑是前提和保证,财务审计的重点要从以前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制度的作用,合理、高效的利用资金做好后勤工作。二是健全物资保障制度。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灭火救援,这就离不开器材装备,就要有物资保障,而且目前火灾救援情况复杂多变,提高战斗力必须建立健全物资保全制度,为灭火救援和监督检查提供必备的物资保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三是健全卫勤保障制度。

定期组织广大官兵进行体检,及时关注和治疗出现的伤病,联合社会医疗单位定期下基层和机关开展“医疗进警营”、“健康进警营”等活动,将以上工作作为后勤工作的重点来抓,形成长效机制。抓好营房、训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后勤餐饮等生活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三、强化后勤专业人才建设,全面建设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专业化队伍。

“人才强警”战略一直以来都是消防部队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基本指导思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必须适应部队后勤建设发展的需求,切实推动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人员专业化。一是将有针对性地引进地方院校专业对口毕业生和培养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部队成长干部相结合。地方院校毕业生具有功底扎实、思想活跃和求知欲强等鲜明特点,虽然存在经验不足等缺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在工作上所表现出的能力较其他后勤人员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应当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继续招收地方院校专业对口毕业生,如财务会计、计算机等专业,进一步加大对部队成长干部的培养力度,使得这些专业化人才充实到后勤工作岗位上,使支队以上后勤机关的大多数专业岗位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加快消防部队后勤保障人员专业化工作的进程。二是抓好后勤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任用。在消防部队后勤的建设上,应按照后勤工作规范化标准设置岗位,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切实把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业务熟悉、善于协调、能干实事的人员充实到后勤岗位上来,并依据年龄、文化梯次等各方面要素调整人员。关心后勤人员进步成长,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能动性,给予施展才能的舞台,以此推动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发展。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各级后勤部门应当定期、定岗对后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开办

培训班、组织参观等形式,加强后勤人员业务能力、道德修养和法纪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尤其要加强财会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财务岗位持证上岗,提高后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四、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手段,全面加强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现代化建设。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化”风暴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面对新的形势和不断变化发展的任务,消防部队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后勤工作的“先进性”,向科技、信息化和数字化要战斗力,后勤保障工作需不断充实新的内容,采取新的方式,吸收新的科技成果,努力推进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现代化。一是做到后勤保障内容的现代化。开展从消防后勤领导到专业技术干部和基层干部的统一培训和考试工作,不断发展、完善、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时代进步的节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易燃、可燃装修材料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更高、更复杂的建筑结构越来越多的被应用,这也增加了灭火救援工作的突发性、多样性和危险性。同时要求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容要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形势,合理地配置器材装备满足灭火救援和防火监督工作的需要。二是保障方式的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接警出动到战场通信和指挥,从文件下发到文件宣贯,从物质保障到医疗卫生,从技术支持到运输保障,无不要求信息化的保障方式。这就要求后勤部门要加强信息化的后勤保障,确保各部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三是做到后勤管理的现代化。部队建设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后勤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在深化后勤规范化管理上应时刻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谋求新的发展。以完善后勤管理

机制和实现管理手段创新为方法,不断推进后勤管理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现代化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为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增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团队意识,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节本公司正式聘用的员工及试用期间的新员工,以下均称员工。 第三节凡本公司的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执行本制度及公司其它的管理制度(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招聘与录用 一、本公司对员工采用聘用制管理。基本政策是:根据每年人力资源规划,保证人员选聘和录用工作的质量,为本公司选拔出合适、优秀的人才。 二、员工招聘程序 1、制定招聘计划:由公司各部门经理提出招聘计划,经总经办审批,由行政向合适的招聘中介发出招聘通知。 2、查核应聘人员资料: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真实的个人资料及填写相关表格。公司保留调查核实应聘人员个人资料真实性的权利。 3、初试:部门经理对应聘人员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对符合公司用人条件者进行初次面试。初试主持人应对应聘人员的情况做全面了解、核查有效证件、介绍公司情况、并在审批表的初试意见栏填写个人意见并签名。

4、复试:经初试筛选后通知复试。复试主持人主要对应聘人员进行个人品质、业务能力、管理才能的深入考核。复试结束后,复试主持人要在审批表的复试意见栏填写个人意见并签名。 5、报请审批:应聘人员经复试合格后,报总经办审批生效。 6、重要职务考核:对于重要职位的招聘需由总经办作最终的面试考核。考核由以下几项内容组成:1仪表、修养、谈吐、品质;2求职动机和工作愿景;3责任心和协作精神;4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5相关工作经验;6综合素质测评;7必要时增加笔试。 三、员工入职 1、行政负责通知受聘人员报到时间、地点;办理受聘人员入职上岗手续;建立人事档案;安排座位;办理员工卡、考勤卡,发放文具等。 2、经核准试用的应聘人员办理入职时,须提供身份证、学历证明、个人简历和免冠近照2张;试用期第7个工作日到第10个工作日内办理工资卡(本地农行);并亲笔填写《员工资料登记表》。在认真学习完公司规章制度及相关部门管理制度后在员工签名页上签名。上述资料不齐者,不予办理入职手续,因特殊原因需延迟提交者,报总经办批准后,在入职2周内必须补齐资料,否则不予留用。 3、受聘财务、客服、工程的员工必须出具当地户口或者有当地户口个人担保。由担保人填写《入职担保书》并将其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留公司存档。 4、每位员工的人事档案应包含:员工资料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劳动合同、入职担保书及其他相关资料。 5、员工报到后,公司将组织入职培训,培训合格后进入试用期。 6、试用期为3个月。因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结束试用期。如果新员工感到

后勤保障工作要求措施

旬邑县医院总务后勤保障工作措施 (一)、健全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医院职工服务的”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二)、保证水、电、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 (三)、物质供应满足医院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 (四)、为员工提供餐饮服务,为患者提供营养膳食指导,提供营养配餐和治疗饮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五)、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转移、登记造册和操作人员职业防护等符合规范。污水管理和处置符合规定。 (六)、安全保卫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人员、设备、设施满足要求符合规范。 (七)、重点环境、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监控室符合相关标准。 (八)、医院消防系统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定期演练;灭火器材、压力容器、电梯等设备按期年检。 (九)、后勤相关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十)、医院环境卫生符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无烟医院的相关要求,美化、硬化、绿化达到医院环境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

医环境。 (十一)、对外包服务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四、实施方案: (一)、健全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为医院职工服务的”理念,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 1、健全后勤保障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有《总务科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组织后勤人员对岗位职责和相关制度进行学习,并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活动。 3、对后勤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有意识的树立后勤服务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巩固了服务建设成果,提升了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培养、教育训练职工的主动服务的意识,让这种意识存在于每位职工的思想认识中,成为一种习惯。经过努力提高了职工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职工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4、从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与程序上进一步完善、正在实施的“病区管理”、“每月对后勤附的满意度调查”。(以上2个案例均可以做为“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事实) (二)、保证水、电、气等后勤保障满足医院运行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

企业信息化数据库管理体系(doc 10)

企业信息化数据库管理体系(doc 10)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操纵。为了能够在系统开发和开展业务工作期间有效地与信息服务人员进行联系,用户管理人员应具备本章中所提到的有关概念、方法和术语方面的业务知识。 一、数据和信息 计算机系统并不存储信息,只存储数据。数据是获得信息的原始材料,为了满足定期存取的需要,它们被存储在二级(辅助)存储设备(磁盘和磁带)上。信息是经过同化、聚合和“加工”后的有特定含义的数据。为了突击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差别,我们考察下面的例子。一个部门领导要求每个职工分别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的年龄。每张纸只有一行含义简单的数据。然而经理可以从这些数据中获得信息。他能够以此确定超过50岁的职工有多少、职工平均年龄是多少,最年轻的职工年龄是多少等等。人们经常使用“信息处理”这个词汇容易造成误解,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为了产生信息而处理数据。 二、数据组织的层次体系 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一个数据组织的层次体

示256个字符。读者可能会问:既然用六位就可以对一个字符编码。为什么还要用八位来编码?这是因为六位码的64种可能的组合只够表示字母、数字和18个特殊符号。如果希望有表示大写和小写字母,那么六位编码就不够用了。因此,就需要具有128种组合的七位编码。 目前还难以想象出对128种以上的位的组合需要。引进八位编码体制(EBCDIC)是为了利用这一个事实,即只用4位(24-具有16种可能的组合)来表示一个数值数据。因此,一个8位的编码实际上可以用来表示两个十进制数字。由于所存储的数据多数是数值数据,所以将两个数字的编码压缩成八位可以节省存储空间。EBCDIC 的8位组合称之为一个字节。而BCD的六位就构成一个字节。在BCD和ASCII编码体制中,字节是字符的同义词。在EBCDIC编码体制中,由于可以将两个数字压缩到一个字节中,所以EBCDIC 的字节与字符间并不一一对应。然而,在涉及到存储容量时,则经常交替地使用字符和字节。一个磁盘组可以有800兆字节容量(即800兆字节的永久存储器),而一台计算机的主存可以有8兆字节(作为处理用的兆字节的高速临时存储器)。较小的存储设备用千字节(一千个字节的倍数来度量)。通常将兆和千分别缩写“M”和“K”。 在逻辑上讲,一个EBCDIC字节是8位,而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深入分析,及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的梳理,对进一步构建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开辟特色后勤保障工作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高校后勤保障管理可持续发展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Logistic Work //Wang Jian,Qin Jindong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logistic work in Changzhou Campus of Hehai University,this paper proposes the writers'consideration on a specialized logistic work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ve 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logistics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uthor 's address Changzhou Campus of Hehai University,213022,Changzhou,Jiangsu,China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下简称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和为高校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 河海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因为这是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河海大学全体后勤人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后勤各项工作的改革,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优良的后勤服务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拓宽内涵、与时俱进 高校后勤工作体系范围广、内容多,工作时效性要求强,包括了教学后勤、科研后勤和生活服务后勤等多层面的内涵,各层面的服务保障既各自相对独立、有着各自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特点,又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完整的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它不仅要逐步提高师生生活服务保障质量,同时也要着眼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后勤、科研后勤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 2坚定信念、强化服务 后勤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稳定,后勤工作无大事,但出了问题无小事,故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后勤”的理念,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始终坚持“让师生满意”,并将其作为衡量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唯一标准,始终把“满意无极限,服务无止境”、“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为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3认清现在、把握实际 3.1后勤社会化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 1999年11月2日,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 作会议在上海召开; 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此为标志,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 经过10年的改革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局面。部分高校将企业做大做强,完全社会化,另一部分高校在进行探索后又重新回到改革前的局面,更多的学校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探索中寻找适合学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 目前高校后勤市场还不健全、高等教育改革尚未完善、高校后勤正式职工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社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实条件下, 高校后勤仍是学校事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仍要承担学校的政治责任、公益性服务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职责,这些都决定了目前高校后勤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进程较缓慢。 3.2在服务学校事业发展中,后勤工作仍有明显不足 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校园基本建设方面,现有土地面积不足,自筹经费能力有限,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资产管理方面,教师的办公、科研和实验条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程度不高,资源配置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后勤服务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能力与学校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 距;财力保障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能力不够强,办学规模与层次较小,自身造血功能较弱,办学经费紧张,办学资源总量有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这些不足制约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进一步改进与提高。3.3追求一流后勤、师生满意仍有较大空间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较缓慢的吸收、消化和付出的过程。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改革效果很难显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师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如为教师的办公、科研、实验以及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等目前所提供的条件还远不能达到其实际需求。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广、事务多,千头万绪、内外交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各有不同,加之一些硬件设施的局限,造成了为广大师生服务上的局限性,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4解放思想、努力探索 近年来,我校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各个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造了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大了保障力度,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4-0188-02 188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

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及奖励办法 (2016年1月修订) 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管理创新成果,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企业管理现代化体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并指导做好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6号)和《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暂行办法》(国管审〔2009〕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特征,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明显作用和效果的办法和措施。其主要要求:一是具有创新性,即符合管理科学原理,能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结构、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取的管理办法,并达到或超过北京先进水平的创造发明;应用国内已有的成果在实践中确有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与企业实际结合进行创造性应用。二是具有实践性,即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指导企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三是具有效益性,即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二、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切实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经营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成果主题。 三、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创造单位,是在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工业、交通、建筑、商贸、农林、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各行业企业,包括国有及其控股、集体及其控股、股份合作、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和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央在京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可作为创造单位申报。 四、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由企业自愿申报。由市国资委监管(双管)企事业单位、各区国资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级社会团体、中央在京企业、行业和外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模板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 容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是当前最为发达的一种企业体制。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 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主要包括如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产权归属的明晰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任权利的有限性和治理结构的法人性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要求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 明晰企业的产权划分和归属主体, 在此基础上引导出多元化的投资来源。同时, 根据投资的多少, 确立对称的责任和权利, 打破国家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的传统体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前提下, 企业依照自己的法人财产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规范下, 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国家也不再是企业的惟一投资主体。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 所有权属分散的股东, 企业经过自己独立的法人地位运营全部资产。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分散的股东之间, 各自的责任与权利是明确的。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化改造后, 在其内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部门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确保企业产权关系的有效实施。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 其基本特征是: 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 经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形成各自独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本文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分为战略管理、实施管理和运维管理三个层面。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框架,然后对企业信息化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企业信息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通过不断地进行PDCA而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0、前言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领域不断增长,应用深度不断加深。作者在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保障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信息系统相当于企业的神经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的业务流程。此外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实施和运作有其内在的规律,因此作者就产生了结合企业管理和IT管理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设想。 本文是作者在工作实践和阅读了许多文献后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作出的初步探索。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反馈和优化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发展和运作的效率和效果。质量控制中利用PDCA 循环较好地体现了反馈和优化改善质量的思想。在本文中也将PDCA的思想贯注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中。 在开始正文前,先简单扼要地给出PDCA循环如图1所示: 1、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对信息沟通速度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的信息化需要在良好的管理方法下进行运作。企业的IT管理分为三个层面:战略管理层面;实施管理层面;运维管理层面。战略管理层面关注于IT如何服务于企业的中长期规划和事业方针,如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关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利用IT的手段改善企业流程。实施管理层面主要关注于对于规划的IT项目如何进行管理,保障软件开发项目、系统集成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运维管理层面主要关注于如何保障已有的IT系统稳定、高效、安全地运行,保障企业业务顺利进行。在各管理层面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遵循PDCA的方法,不断地进行优化。 企业信息化大的PDCA循环圈需要IT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评价系统实施的效果,决定如何优化规划、实施和运维管理。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管理和运维管理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PDCA,确保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日常工作得以不断地改进。 企业信息化管理在不同层面和时期需要具有不同的能力。在规划中需要战略规划能力;IT专业技术能力(这里主要指对IT技术和发展方向以及IT应用领域状况有较为宏观把握的能力)。在实施管理中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技能,当然也离不开专业能力了。在运维管理中需要企业管理能力,在这里更加强调专业技术能力去解决实际发生的各种问题。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 一,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二,权责明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三,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保证。 第一,产权关系明晰。 企业中的资产所有权按照股份划分,并吸纳员工与社会股东,形成社会化公司,财务、管理等重大事务透明,老板可以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占大股东,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真正的核心管理层团队。 第二,权责明确,制度健全。 企业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工艺流程等要清晰明确,制度健全,并且有监督考核体系;级别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职能作用;老板不直接隔级管理。奖罚体系完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衡量标准明确,企业内部人事与机构是按照外部市场竞争规律而优胜劣汰;不能人为搞人事矛盾; 第三,管理科学、环境友好。 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企业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 (二)家庭式管理公司会带来什么影响 1.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的运作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而且人才的素质高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建立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如家族、朋友、亲属,这种人际关系对一些人群具有凝聚力,相对地,也意味着对另外一些人群的排斥力,而且,这种凝聚力并非以现代化、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整合力为准则。企业的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那些具备管理与技术才能却游离于信任圈子以外的人无法被任用。 2.企业决策者素质不高。在民营企业初创阶段,企业处于小规模,客观上对企业主要决策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复杂化,决策者仅靠对市场的感性了解和经验来驾驭企业必然会感到力不从心,由此导致经营决策“见识短浅”问题的凸现,这种见识短浅可能阻碍民营企业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甚至使企业破产。中华全国工商联合

企业管理体系现代建立方案

企业管理体系建立方案 一、建立体系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大杂烩现象 管理一个企业,就像管理一支军队,必须成系统、成建制,必须有清晰的战略目标,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有明确的奖惩机制,一个接一个战役地打,一个接一个山头地攻,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花俏,这样企业才能够令行禁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领导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为了加强企业管理,不惜投资大量的费用进行CI形象策划、广告宣传、产品促销、IS9000认证、5S、绩效考核、甚至建立ERP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投入越来越多,花费越来越高,拼凑了一盘“管理大杂烩”,结果企业的管理仍然是危机重重,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企业管理缺乏“目标”,企业管理不成“体系”,虽然搞了那么多的办法、制度,但由于没有考虑整个企业各条块之间管理上的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和互相关联!其“事与愿违、成效甚微”,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毫不奇怪了。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企业依然缺乏发展后劲。 2、老总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据管理学家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5年,民营企业则更短,只有2.5年。创业者辛苦成立一个企业,历经千难万险,企业却突然之间轰然倒塌,在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对社会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如何做强、做大、做长? 企业只靠一两个人的聪明或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个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依然不能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制度难以执行问题 好的制度总是无法实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我们许多公司总是在“人治人”、“人斗人”

的怪圈里运转,靠个人的行为去维系企业的生存,并没有真正建立一套法制的系统来管理我们的企业。 讲到规范化管理,人们会想到:管理规范化就是制度管理,于是就开始定规章制度,公司的制度越定越多,就能说明公司的管理越规范。许多企业导入一个IS9000就认为自己公司的管理已经规范了,但实际情况绝不仅仅只是制定规章制度这么简单。规范化管理就是给企业的管理打好地基。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应该包含七个子系统,这是企业管理的六根地基桩:(1)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系统;(2)企业流程设计系统;(3)组织结构系统;(4)部门及岗位描述系统;(5)规章制度设计系统;(6)企业管理控制系统;(7)企业文化系统;(8)考核系统。要把八根桩深深打入企业地基,在八根桩的基础上经营管理企业,企业大厦就稳了。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战略与执行力缺一不可。企业虽有好的战略,会因缺乏执行力而最终失败,因此,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而规范、健全的管理体系正是企业高效执行的关键。相反,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系统不规范只能造成执行力缺失,使企业腾飞的“翅膀”脆弱不堪。 这就要求企业在重视制度规范的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系统的水平来完善、发展自己,惟有这样,企业才有能力持续发展、长久生存。 4、没有明确的目标,“摸着石头过河” 无明确工作目标,无明确工作计划,无明确工作程序,无明确工作标准。许多企业的每一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并不明白,也不会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因为总是习惯于等待由上级来下达任务,制定计划。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却从来不会写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企业的管理必须要明确的目标,必须配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去逐步实施。如果没有互相的支持与联系,企业的管理系统最终还是会瘫痪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必须在事

后勤保障制度

朱林小学后勤保障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我校校后勤管理,建立后勤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特制定本规范。 2、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为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服务,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育人的功能。 第二章校园管理 1、校园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学生宿舍区管理等。校园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2、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①校园绿化建设应有规划,突出重点,形成风格。校园绿化中要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合理配置景点,将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融为一体,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②学校应配备懂技术的专(兼)职人员,负责绿化和养护。③总务处应建立学校绿化管理制度和绿化档案。档案包括绿化现状图、规划图、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及地块绿化统计表、各类合同等。 3、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的任务是环境的清扫保洁,消灭蚊蝇兹生地及保持排水排污系统管道畅通等。①学校各部门应协同配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和学生劳动服务活动的作用。②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专职清洁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③加强宣传教育,在师生中形成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环境的文明习惯和良好风

气。 第三章资产管理 1、公用房的使用管理。①公用房的分配,由后勤部门按学校意见安排。②公共用房和专用房屋,如电化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室内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锅炉房等,由使用部门负责管理。 ③集体活动的公共用房,由使用部门制定制度,并负责管理。④教职工集体宿舍由后勤部门管理。入住教职工应遵守学校有关制度,保证宿舍的安全、卫生、文明。 2、公用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①应加强对公用房屋的巡视,发现破损或接到用户报修,应及时维修。②整幢房屋的常规维修保养,由管理部门提出方案,经校长室研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水电管理 ①、水电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爱护设施、保证安全、注意节约、改善服务。水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熟悉学校的供电、广播、电话、电视、网络线路、给排水管线和消防管线等。 ②、水电设施的常规管理。对校内的水电系统要建立档案资料和巡视维修制度,保证用电安全,防止水质污染和管道破裂。 ③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完好无损。 ④供电设备的检查、维护学校应按供电部门规定,在变电所(配电房)门前设立警示标志,定期检修、保养,避免发生事故。自备发电机要有专人负责管理,按规定检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高校后勤信息化解决管理方案计划方案计划

XXXX大学 后勤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1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高校后勤如何应对高校改革与发展、师生多元化的需求、以及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等问题,已是高校后勤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事宜。顺应形势发展,提高后勤服务品质,从“三服务、二育人”的角度来引领高校师生生活,高校后勤必需转变管理模式,不断引进新技术,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型,关键的因素就是信息管理方式的彻底变革。本方案从如何推进我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处正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必须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成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进行高校后勤信息建设是必由之路。 随着我校的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后勤在管理的范围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原有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后勤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内部运行效率的有力手段,是提高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提高高校后勤行政决策水平,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促进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信息化建设是巩固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新的后勤体制改革和不断探索出新的后勤模式,方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只有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方可跨越式提高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我校后勤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现代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展开的,信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后勤发展的生命线。现在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技术工具,学校后勤可依托校园网的建设适时建设后勤信息化。现在我校后勤的管理者,包括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中央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2011年2月28日)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资委党委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企业管理创新暨全面风险管理经验交流会,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给大家印发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典型经验材料,这些经验都是中央企业自己创造、实践的成果,操作性非常好,值得深入地学习和借鉴。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交流管理创新及全面风险管理经验,探讨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系,研究部署在“十二五”期间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具体措施。今天上午和下午,听了四个典型经验介绍和麦肯锡专家所作国际化专题讲座,感到深受启发。就今天会议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实现了重大转型和升级,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洗礼,特别是前几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磨炼,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国内竞争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国外管理方法的学习模仿到消化吸收、融合提炼、自我创新的重大转变。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绝大多数企业牢固树立起市场、效益、质量、成本、品牌、营销、全球化、以人为本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极大地丰富、拓展了企业管理的领域。战略管控、购并整合、流程再造、精益生产、虚拟联盟、扁平化组织、供应链管理等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视野和范畴。前些年我们还在引进这些概念,现在不少企业已经比较深入地在实践了。三是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被广大企业所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六西格玛、5S管理等国际流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都在国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四是经营管理人员与职工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批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职工使命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五是“软实力”培育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企业形象等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努力保持竞争优势。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转变,对国有企业来讲意义重大而深远。国有企业这几年发展状态较好,应该说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关系,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对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外部人士可能很难理解,国有企业怎么会在几年之间突然就变好了?除改革的因素之外,如果深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就会发现,国有企业一直在学习、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所以,国有企业现在状态好不是偶然的,有着内在的原因。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 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第一节现代企业质量与质量管理 一、质量的概念 (一)狭义的质量概念---产品质量 人们一般所说的质量,往往是指物品的好坏,即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也就是指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即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所具备的自然属性或特性。这些特征表现为产品的外观、手感、音响、色彩等外部特征,也包括结构、材质、物理、化学性能等内在特征。 产品质量的好坏,不能单凭直觉来判断,而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标准。为衡量产品质量而判定的技术尺度就是质量标准。它的主要内容有:(1)产品名称;(2)产品用途;(3)规格和使用范围;(4)对该产品各种专门的技术要求;(5)检验工具;(6)检验方法或测试手段。对有些产品还需制定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就是合格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就是不合格品。质量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二)广义的质量概念——全面质量 广义的质量概念是指产品质量、工程(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总和,亦称全面质量。它是比产品质量具有更深刻、更全面的含义。 1、产品质量

2、工程(工序)质量 3、工作质量 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第二节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现代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贵在一个”全”字,其特点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四全”、”三性”。所谓”四全”是指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和采用全面方法的质量管理。”三性”是指预防性、科学性和服务性。 (一)全企业的管理 这是指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既要管产品质量,还要管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在工作质量方面,要管好影响产品质量的设计质量、工程质量、检验质量、交货期质量、使用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总之要求质优、价廉、交货及时、服务周到,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宗旨。

建立科学的人民法院后勤保障体系

建立科学的人民法院后勤保障体系 在分工协作和共同劳动的前提下,社会要有效地进行活动,就必须根据需要建立各类、各级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的社会目标,这些组织根据分工的需要从事着各方面的职能活动。在各种组织中,后勤部门是法院这座大厦的“地基”,后勤部门的运转失灵,直接影响着法院审判工作的正常运转,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后勤管理工作不仅为广大法院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审判人员的正常工作,也为人民群众到法院解决讼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起到关键作用。法院后勤管理工作是否搞得好,直接影响着全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以及审判工作的质量。 一、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法院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与其他行政部门的后勤管理工作存在共性,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性: 1.服务性 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后勤管理部门是法院正常运转的能量保障,必须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归结为:一是为领导服务。后勤管理部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首先应该为领导服务好。领导工作涉及到哪里,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为法院内部各部门服务。后勤管理部门往往掌握着法院的财、物,也是确保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的“命根子”。后勤管理部门切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而应看作是服务的职责和途径。什么时候都不要显示自己的权力,而限制和阻碍各部门的工作,而应急其所急,帮其所帮,解其所难,热情服务。三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机关各个部门的主旨。后勤管理部门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服务。例如办公环境条件的改善,庭院环境的美化等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审判工作能够更好的运作,更重要的是为人民来法院诉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民在一个优美舒心的环境中解决生活中的争端。 2.琐碎性 后勤管理工作常常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切不可小看。例如,会务工作,需要抬桌子、搬椅子、端茶倒水,如果没有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准备,无法保证大事的顺利进行;迎来送往,的接进接出,是再小不过的事,但却代表着法院的精神风貌,弄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上下、内外的关系;如果是对待外宾,小事处理不当,也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形象。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针对性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一)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部人员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式,实现迅速、全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日常OA 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2021年高校后勤部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下面是为您整理的高校后勤部工作计划【三篇】,仅供大家查阅。 高校后勤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作全局,以教育局学校后勤工作保障管理工作要点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后勤保障工作的规律,开创后勤服务新局面。 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师生、社会、家长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创新工作思路,弘扬务实作风,强化团队意识,引入时代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现代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开源节流,节支增收,为学校事业的发展、为创建xx省红旗食堂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 二、后勤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 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滞后、财产和仪器设备动态管理欠缺、对关系师生切身利益问题深度关注不够等,制约着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一)校园规划设计未能突显学校的独特文化意韵 校园缺少统一规划,环境布局不够协调,建设缺乏目的性,难以突显学校的独特的文化意韵。 二)学校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欠缺动态管理 目前财产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只限于统计总量、使用部门、使用人员、存放位置等最基本的数据。由于管理系统缺乏相关的动态信息,无法评价财产和仪器设备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和投资效益,例如所配置的财产和仪器设备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训练要求(配置依据);是否存在浪费情况(使用率过低);仪器设备的过早损坏,是超负荷运行或是质量问题,还是管理不当;实验耗材与实验效益是否成正比等,都无法从现有的数据库获知,影响了学校对财产设备的有效管理,也影响了学校在信息化设备投入时的科学决策。 1、对总务处及总务处管理人员和后勤岗位职工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调动全员积极性乏力。 2、制度落实不到位有死角,规范管理不足,岗位人员工作质量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