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一、优势多多,不可取代

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持网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拓展教育时空。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融合课程)和心理咨询门诊。由于是在固定的时空中主要以书籍活动为载体,以口头讲述为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故不仅信息传播的范围极为有限,速度比较缓慢,且学生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只要信息交流双方与互联网络想连通的,就可以实现及时的对话,且不需要考虑地理位置。这种灵活、快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仅使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也能及时接受教育,且使他们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解决自己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增多服务对象。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只能在一堂课中教几十名学生;许多学校由于这类教师的匮乏,尚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正常开设。在传统的门诊心理咨询工作中,一咨询员一次只能接待一个来访学生,由于人力资源和时间方面

的原因,要想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几乎不太可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福音:网络能将许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连接起来,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网络的快捷复制方式可使一位咨询员能“同时”接待多位来访者。网上的团体咨询或辅导,将能使服务对象大大增多。

三是降低教育成本。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无论是专门课程的开设,还是辅导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还是教师的专业培训,都需要投入较多的师资和经费,即需要一定的运作成本;就学生个人接受的学费、杂费等外,到心理咨询室门诊是应该交费的。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个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和学校运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都得到了降低。比如,心理测试量表的网上使用可让来访者随时自测增进自我了解,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在必要时寻求帮助。网上测试与传统笔纸测试相比省时、省力、省钱,诊断分析也更为便捷。再如,电子邮件在物理时空中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发送和接受,它既省去了许多麻烦,堪称既经济又便利。此外,教师在网上的学习和培训,其教育经济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

四是促进心灵开放。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传统偏见,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有的闭锁性,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无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还是在心理咨询门诊中,都不愿或不敢暴露自己,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学生甚至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鸵鸟政策”,讳疾忌医,不敢去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与他人距离

较远,因而有一种安全感,愿意作更多的自我袒露。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学生不必担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因而可以直接而真实地表述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减少传统心理咨询中阻抗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五是提高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归结为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它必须积极调动起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保守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心理教育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难望其项背的: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既能以求助者的身份出现,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服务项目;又能以助人者身份出现,通过BBS、电子邮件、线上交谈、网络新闻组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网上的心对心的交流所构成的互动,可以增进学生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的目标。这种“他助——互助——自助”的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二、弊端明显不容忽视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生事物是随着现代网络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它在充分显示自身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优势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某些不足之处。一是耗时多。在网络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中,网络交互的速度取决于双方录入的速度,不言而喻,这远比双方面对面的言语交流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二是屏蔽信息。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咨询者(或辅导者)和来访者(或受辅者)双方的信息交流除了言语通道外,还有非言语通道。非言语信息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咨询者(辅导者)对来访者(受辅者)的热情、尊重、关心、理解;真诚,以及咨询者(受辅者)表现出来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知觉水平、行为方式等,往往都通过非言语信息表达出来。这些非言语信息或伴随着言语行为出现、补充、修正言语内容;或独立地出现,传达了“言未能尽或”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信息。在目前网络心理咨询(辅导)中,上述非言语信息还不能为咨询双方所感知,而主要靠言语(图)来达到咨访双方的沟通,从而建立起双方的联系。换言之,大量对心理咨询(辅导)有价值的非言语信息都被屏蔽了。

就言语信息而言,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常是使用月头语言(有时也使用文本语言)进行会谈。会谈作为“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式交流”,包括倾听和影响两个方面。倾听包括充分运用开放式提问、恰当运用封闭式问题、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准确运用说明、有效运用情感反映等技术;影响包括指导、解释、忠告和提供信息、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等技术。然而无论是倾听还是影响,都要借助于语音、语调、语气技巧(诸如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等),来传达“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网上心理咨询(辅导)通常使用网上文本语言(当然,

有时也使用口头语言)进行会谈,网上文本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更注重语词、逻辑、修辞、文采等,表现出一种抽象化和理性化倾向。概言之,在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大量对话心理咨询(辅导)有价值的言语信息也被屏蔽了。

三是安全隐患。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局限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使得互联网上侵害行为层出不穷,而电子邮件的泄密问题,收发对不上号的乱码问题也屡见不鲜。上述安全问题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毋庸讳言的负面影响,因而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网络建设必须重视

上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说明它应该且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足之处则说明它尚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青少年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建议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可考虑在尤网站上设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主页。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以实现各网站或主页之间的互联,并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

二是开展工作。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辅导与咨询、在线交流与讨论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多种形式的整体配合。应重视应用网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师资培训与辅导工作。此外,还应重视家校联网工作,如为学生家庭提供必须的学生心理健康资料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正反面家教实例、家庭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是提高素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上网者有一定的文化和技术;既能通晓电脑操作的基本程序和种教育的主导者的教师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为此,帮助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提高网络文化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也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四是加强引导。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学生带来增进心理健康的福音也可能造成“网络成瘾”等心理伤害,甚至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科技杀手。网享受、快捷友好的界面操作、引人入迷的刺激情景,对于青少年来说,常成为一种不可抵抗的诱惑,使其长时间地被吸引在网络上,以致产生迷恋和依赖心理而不能自拔。对此,英国学者克里夫希斯曾对38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有33%的人对网络成瘾,表现出视力下降、头痛和影响学习。我国学者的研究则发现,“网络成瘾”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终日沉迷于网络中的学生,其人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懦弱、自卑、焦虑、退缩、孤独,伴发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意志薄弱、记忆减退、思维迟缓,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消化功能不良,失眠、头痛;恶心、厌食以及品行障碍等,甚至会消极自杀。明乎此,我们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上网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其上网动机,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避免“网络成瘾”现象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

心理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以避免其对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污染。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测试试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题

————————————————————————————————作者:————————————————————————————————日期: 2

一、填空题 1.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2. 自我意识的辅导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4. 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5.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单项选择题 1.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 和社会适应的………………………………………………………………( C ) 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 2.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D )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3. 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A )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4. 情绪辅导,又称…………………………………………………………( B ) A.情感教学 B.情感教育 C.情绪教育 D.情感训练 5. 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A )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六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要求,根据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集中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打造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健全课程体系; 3、建立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等学生的关爱体系。 三、主要工作 1、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各校要按照科学化的配比去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并逐渐加大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力度,实现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对于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达标的学校,要配备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此外,要将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放在突出的工作位置。要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满足以下要求:心理辅导室面积不低于20平米,单独设立,不能与教师办公室混用;

要选择相对安静又方便进出的地方,尽量避开热闹、嘈杂区域,楼层不易过高等;学校心理辅导室须定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预约、上门或来信等方式与心理辅导教师联系。 2、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 一级网格:各校的主管领导; 二级网格: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师; 三级网格:班主任; 四级网格:科任教师; 五级网格:学生。 各级网格的职责: 一级网格职责:制定网格化管理的方案、制定及各项活动的计划,督促和监管其他网格职责的履行情况; 二级网格职责:全面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能够完成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工作情况; 三级网格职责:负责对本班学生的心理调节工作,并及时搜集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及时上报; 四级网格职责:积极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并配合班主任及时观察和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变化; 3、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课时。小学至初一、每2周至少开设1课时,其它学段保证每学期至少开设1次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对初三学生要进行考前心理辅导。

最新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容易丧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在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同时,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使大学生在情绪上得到宣泄的同时,却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应该从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心理障碍,加强挫折教育;③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影响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其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状态和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介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大学生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方面发生变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可用匿名的方式进入网络,嬉笑怒骂、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不受时空、地域的约束,纵横驰骋,因此轻而易举地赢得大学生的青睐,使之无“网”而不胜,有的大学生甚至对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整天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 一、网络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网络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另一方面却影响了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前进动力。由中学到大学的改变与适应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原来中学时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平平、缺少特长,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中难以获得成功,而成为校园中的普通一员。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导致自信心缺乏,其价值感和成就感便无从谈起。而在网络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是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高峰体验”,可以找回“辉煌”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许多需求是很难轻易得到满足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随着上网次数的增多这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也会不断得到满足。尽管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心理感受,也让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体验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要多得多,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更加依恋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的空虚感当中,丧失了前进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以这种方式选择 (二)网络的平等性、隐蔽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愿望,却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孤独。大学生渴望友谊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强烈的交往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由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恰好为这些学生满足和实现交往愿望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人们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根据你的话语来形成对你的印象;在网上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且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7653544.html,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发展建议 作者:杨敏 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18年第05期 [摘要]互联网已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和娱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新形势下,高校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新方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在实践中存在课程内容过于片面、缺少人文关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稳定、网络教育条件基础较弱、缺少合力教育等问题,需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和及时反馈制度,注重各部门协同教育,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杨敏(1983- ),女,四川万源人,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四川成都6101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重点教改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7002Z)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9-0110-03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各种移动电子产品于一体,能够即时地将多媒体信息传送到拥有终端接收设备的个人或群体。当代大学生很容易被互联网中的各种新奇事物所吸引,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固有特征因应了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点。 1.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社会资讯和不同观点的思想,其中既有正面信息,也有负面信息,甚至谣言。大学生阅历较浅,自主判断力不是很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很难进行判断,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一些不良信息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式。互联网的虚拟式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大学生发泄情绪的渠道。不过,在适当减压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网络交流是一把双刃剑,长期沉迷虚拟社交,可能导致大学生和身边的朋友、同学或家人产生隔阂,严重者会引发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或压抑的心理问题。 3.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向往过度自由,逃避现实压力。由于真实身份在互联网虚拟空间可以隐藏,因此,部分大学生抛开真实世界的限制,在网络上进行着各种角色扮演。他们向往虚拟

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青少年的心理如果不健康,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网络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又是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有力支持和重要补充。因此运用网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形 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不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培训,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网络时代如何借助计算机的使用,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中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培 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一、网络走进生活,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短信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自1 995年开通互联网,到2003年底,上网计算机达2083万台,上网人数近8000万,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上网人数的17.6%,达1400万,许多中小学生以当“小网虫”为荣。但是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是青少年的一个新伤害源。根据调查,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主要是网上暴力信息、网上色情信息、网上游戏。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痴迷于网络而影响了学业,甚至导致走向犯罪的道路。 但网络也并非谈虎色变,现在许多心理健康咨询进入网络,是青少年与他人沟通的良好途径,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和使用有关的心理与教育理论进行自我教育,在相互了解中加快成熟的步伐。因此,网络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 用尤为重要。 二、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对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提供了最佳的方法和途径 “英特尔未来教育”通过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发表工具和交流工具,运用得当,无疑会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渠道,提供不同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 一、单选题(10) 1、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A.初中时期 B.高中时期 C.大学时期 D.成年期 2、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人际关系良好 3、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A轻微的心理失调B.轻度的心理障碍C.中度的心理障碍D.严重的心理疾病 4、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A.情绪障碍B.适应不良C.人格障碍D.精神障碍 5、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A.焦虑症B.抑郁症C.疑病症D.精神分裂症 6、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 A.16-20% B.30-34.4% C.37.9% D.64.4% 7. 近年来,成为大学校园一大杀手的是()。A.焦虑症B.疑病症C.恐怖症D.抑郁症 8、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 情绪健康D.人际关系状况C.自我评价 B.环境适应. 9、某生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病起来,情绪会异常兴奋

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交替出现。请问该生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A.反应性精神病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人格障碍 10. 某大一学生小明,经常感觉自己的车没有上锁,然后跑到停车点查看,请问该生患有什么症状()。 A.焦虑症 B.强迫症 C.疑病症 D.偏执狂 11.院学生心理访谈室是在() 12.我院在线QQ咨询热线是() 13.我院心理信箱是() 二、多选题(6) 1、常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包括()。A.个人经验标准B.社会文化标准C.症状检查标准D.数理统计标准 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 D.精神分裂症 3.人格障碍包括哪几种类型()。A.偏执型B.分裂型C.冲动型D.强迫型 4.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有()。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 C.反应性精神病 D.人格障碍 5.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包括()。A.门诊咨询B.访问咨询C.广播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报

本期内容: *开学初心理危机排查工作 *心理咨询室建设 *个案咨询工作 *心理委员团队建设工作 *女生节系列活动 *3.20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开学初心理危机排查工作 本学期开学初,学工处心理咨询室进行了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摸排工作,旨在及早发现问题,预防危机。心理咨询室下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到各系部,要求每位班主任根据自己对本班学生的了解,排查心理或行为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并认真填写调查表,完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 经排查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室老师梳理了各系问题学生的情况后,分层次对每个心理问题学生分别进行了电话约谈,部分学生在接到约谈电话后,能主动走进咨询室进行咨询,但大多数学生拒绝接受咨询。经过初步咨询,发现心理问题学生由于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对心理咨询存在不合理认识,导致他们出现问题不会主动求助,造成身心问题,学习问题,人际问题,甚至行为上屡次违反校规校纪,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目前急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次摸排虽然暂时没有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但危机预防工作仍然不能倦怠,咨询室老师会积极保持与各班班主任的沟通,共同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在校生活情况。 心理咨询室建设 本学期开学初,对我校现有两个心理咨询室分别进行了硬件与软件建设。 硬件方面,按照心理咨询室布置的专业标准,为了给来访者营造安全轻松、温暖舒适的咨询环境,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效率,我校心理咨询室需要添置一些必需品,如各类心理健康与咨询图书,绿色小植物等,同时,为了做好个案的心理诊断与全体学生的心理状况测评,科学有效地开展个别咨询与心理普测工作,急需引进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以期尽快完善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化建设。 软件方面,具体做了一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修改制定了《心理咨询室工作职责》、《心理咨询人员工作守则》、《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流程》、《心理咨询转介制度》、《心理委员工作制度》等,并将进一步做好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体规划、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的具体实施意见,系心理辅导员工作制度等。 2.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建档工作。完善心理咨询室的电子档案工作,汇总整理预约登记表、个案记录表、咨询效果反馈表、家校沟通记录表等。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在校园网站下属学工处网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分为若干模块,初步架设本专栏的框架结构,并将进一步充实更新内容。 4.积极做好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经过调查分析,已向教务处提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申请》,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能成为我校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从日常教学入手,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个案咨询工作

浅谈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同名45858)

浅谈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同名4585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与分析 ————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 赵晓楠 前言: 在“素质文明”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才能适应高度开放、价值观念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以及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生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后,心理健康教育又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为网络时代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接触互联网和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大学生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一旦走向极端那就势必会造成许多的负面影响,很有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因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业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是逐年增加。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加深,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被逐一揭示出来,其中大学生沉

溺网络游戏引起大学生情绪及人格障碍的问题也迅速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资料,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会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而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主要研究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游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问题逐渐凸显。目前,在高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染上了网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络游戏。与现实中的游戏不同,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网络游戏能够让大学生获得难得的成就感,这是现实生活和学习所不能给予的。同时网络游戏当中一些厮杀的行为能够让大学生获得一种快感,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让他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对他们的学业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解决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选择网络游戏的原因

网络环境下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答案

网络环境下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答案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紧密配合。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2)个别咨询与辅导 (3)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4)积极开

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三、学生怎样才能科学塑造自我? (1)确立理想自我;理想自我的确立和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方向性,第二现实性,第三,激励性; (2)改变现实自我。确立理想自我后,就要不断改变现实自我,完善自我,向理想自我前进。 四、健全的自我意识标准是什么? 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全,根据樊富珉、马建青教授等心理卫生学专家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察: (1)一个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自我肯定的人、一个自我统合的人; (2)一个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协调一致的人; (3)一个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独立的,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 (4)一个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自我发展的人,其自我具有灵活性; (5)一个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五、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指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措施,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将学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含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三套及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第1套) 一、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心理健康教育 答: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 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心理咨询 答:心理咨询是指通过良好人际关系,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协助当事人认识自 己、接受自己以致克服成长的障碍,达到自强自立的过程。 3. 团体辅导 答:团体辅导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 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 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4. 智商 答:智商是个体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用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 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增进心 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种课程主要是以班级活动的形式而展开,有时 又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它面向全体学生,属于发展性的教育。 二、 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参考答案 题目 1 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ABCABAADBABDDA 1.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 )。 A.早期经验 2. “鱼我所欲也, A.双趋冲突 3. 定性观察是指 5.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 A. 1999 B 、 2000 C 、 2001 D 、 2002 6. 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 B 、以教师讲授为主 C 、以学生活动为主 D 、有教师指导 7. 咨询员把体察到的当事人的各种情感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 称为()。 A 、情感反映 B 、内容反映 C 、简述语意 D 、摘要 D.遗传因素 B.教育环境 C.人格特征 熊掌亦我所欲也”,而二者不可兼得,这属于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严重冲突 A 、结构性观察 观察 4. 不予批评、暂缓评价、 A B 、非结构性观察 C 、参与观察 D 、非参与 鼓励畅所欲言、鼓励新奇想法的讨论方法是( )。 B 、配对讨论法 C 、脑力激荡法 D 、辩论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针对在校中学生大多独生子女或留守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2.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治疗。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七年级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七年级入学适应不良 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 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 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 七年级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 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 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 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 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 恼不已。 4.和家长或老师间的沟通不良而苦恼 家长们怎么这么唠叨,不断的碎碎念,动不动的私自翻我的东西, 我的空间,我的秘密,什么时候能还给我;老师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 在啊?偏心还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我不行…… 5.不能恰当的控制休闲时间,自制力较弱,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 四、工作安排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 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养成教育 21 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是社会变化及变化所带给人们的要求,这一系列要求的达成,无一不建立在人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人的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然而,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是否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人们或许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80 年代曾流行一时的“智商”一词,那时候的人们把“智商”看作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但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相反,一些智力并不出众的人,他们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怕苦、不怕挫折、谦虚谨慎、奋发努力、结果倒是干成了事业,让那些聪明人“甘拜下风”。这些研究充分显示了人的心理素质在一些人的成功中所占的分量。 前不久,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接连自杀事件,究其缘由,都是因为这些人在年少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当面对各方面压力时,无法自我调节和控制,心理抵抗力差,最终酿成恶果。如果每所学校都把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落实,都能做到尊重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地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心理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会相当大的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据调查研究和检测,目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自我中心、任性、忍受性低、孤僻、不合群等现象较为普遍,心理异常的检出率分别达到27% 和24% ;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 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心理品质,已是关乎国家、社会未来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社会的稳定、个人的未来、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及以往的研究经验都充分说明:学校开展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种类型 综观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就其主要表现, 可归纳为这样几种类型: 学习焦虑型: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再加上频繁的考试竞赛,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正确使用网络

任务四正确使用网络 同学们,芊芊走到这步的原因是什么? 在现代生活中,一台电脑可以搞定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这是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方便,但也因此产生了依赖,而其中尤以网络依赖为主。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先是由心理学家伊万·戈德堡(Ivan Goldberg)于1991年提出来的。是指在无成瘾物质的情况下过度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根据我们对于网络的不同需求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大致有:(1)网络游戏成瘾。现行的各种网络游戏都是通过闯关、奖赏、角色扮演等来吸引人的眼球,致使很多同学为了最终的通关、游戏中的虚拟奖赏以及在角色扮演中的的角色满足而不断的沉迷。(2)网络色情成瘾。一般表现为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一些网络色情文学,以达到自己某些方面的满足。(3)网络关系成瘾。主要表现为沉溺于网络交友、聊天,结实陌生人等。(4)网络信息成瘾。主要表现为难以克制的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可能并不是很

需要的信息。(5)网络强迫成瘾。主要表现为着迷于网络购物、交易、写作或者其他的在线赌博等等。(6)电脑成瘾。这种主要是针对与电脑机器本身而言,沉溺于电脑的编程写作或者是单机游戏。 网络成瘾者一般会出现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行为冲动、情绪抑郁等情况。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就有必要去找专业人员来进行评估、治疗了。 关网活动 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推选一名平时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监督员。监督员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观察同学们的与网络有关的日常生活情况,并用本子记录下来(比如上网的时间,休息的情况,上课的情况等)。然后所有的同学到手机营运商申请手机关网一个星期,手机仅只用来打电话,接电话。监督员在此期间要观察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与关网之前有什么不同,同时也用本子纪录下来。活动结束之后,以宿舍为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地使用网络。 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通过自己不断的给自己灌输相应的上网有害的信念,让自己在内心将这种信念不断的得到强化,同时最重要的是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能上网,自己一定能够做到的,就放佛有人在身边在一直强调一样。从而拒绝网络。比如在特别想要上网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现在还不可以,等把手头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再说。”“上网会让我浪费更多的时间的”每当抵制住了诱惑,认真学习,度过了充实的一天后,就进行自我鼓励,如“今天我又赢得了一次胜利,继续坚持,加油!”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强自己的意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 厌恶疗法 主要是运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在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自己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还要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 题目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一、如何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 1、智力正常,有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大学生智力正常主要表现为: ①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智力要素正常; 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③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率,无学习障碍。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①能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身心状态、认知水平、行为表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②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能做出恰当的评价,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自傲,不自卑,不自暴自弃; ③能悦纳自己、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恰当表现自己。 3、情绪稳定协调,积极情绪占优势 ①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②肯定情绪多于否定情绪; ③情绪稳定,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情景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符合; 4、人际关系和谐 ①乐于与人交往。 ②在交往中,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③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善于扬长补短; ④能融于集体;

⑤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 5、人格完整 ①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统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6、意志坚韧,有较强的执行力。 ①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②能承受挫折、恐惧和不幸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③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7、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强 ①能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 ②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 ③能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相协调。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等特征。 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以及严重偏离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角色要求均视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如何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个人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个人总结 为响应学校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自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四级网络建立以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在全院学生的广泛参与下,传播学院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XX-XX学年我们以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工作、通过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及做好个案咨询三条主线开展工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在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 1、协助做好5.25心理健康节的相关工作。 在我校首届心理健康节中,我们和管理与经济学院共同承办了“心随影动”优秀心理影片展播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选择了《海上钢琴师》等四部心理影片,精心制作海报,联系教室,为大家放映。放映前,我院心里协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向观众简要介绍影片内涵,引导同学们从心理角度欣赏影片。此外,我们还组织观众撰写

影片观后感,并邀请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老师担任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 2、建立心理档案,做好个案咨询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做好201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通过整理档案数据,我们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心理知识普及工作;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反馈给该生辅导员,并通过于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寻找该生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案咨询工作,并关注该生在学校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由于广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通过抓好心理社团、心理委员和心灵护航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素质拓展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工作具体实施: 1、依托组建心理社团,倡导自我服务 20XX年6月,为激发学生积极关注心理健康,学院在心理辅导员老师指导下成立了心理协会。协会从成立初就建立了较完备的体制,征集确定了协会名称”聆心心理协会”及logo,拟定了协会章

浅谈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6-01-28T14:06:53.6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作者:白鹏[导读] 沈阳工程学院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针对性、交互性等特点。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挖掘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手段,扎实有效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针对性、交互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和网上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加,网络正在以神话般的速度将其触角延伸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网络对大学生们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已经增至2.1亿人,年增长率达到53.3%。18-24岁的青年占总体网民的31.8%,在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占据了重要地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时尚,网络交往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时代的新特征,我们称其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傅荣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二、校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受传统观念、专业人员数量、时间、空间等限制,有其不足之处。而网络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不足,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资源丰富、保密性强、交互性好、形式灵活、服务范围广等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发挥网络的功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一大创新,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校园网是指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兼顾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的网络媒体教育环境。校园网通过高数据宽带通道,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各层次用户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校园网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和隐秘性等特点。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网络平台的辅助下,那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灌输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得以呈现。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授课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积极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平台,促进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帮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心理健康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网络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致可遵循以下发展模式:1.有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网络资源的优势 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实际运用上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课程实施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二者的合作教学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2.积极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构建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我们从全方位来进行立体式的模式建构。其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网站的建立,通过各种网络活动来普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其二是心理咨询网络模式的构建。最后,关于网络心理课程的开展也是内容之一。 3.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理念,从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双重角度来完善自身的教学工作,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来促进自身的课程教学。 4.从多方面支持学生网络心理互助系统的建立 学生网络心理互助系统强调以教师为指导中心、学生为执行中心,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一些重要的心理辅导与测试或是在线心理课程的讲授等都可以通过互助系统来实现。 只有真正处理好网络资源和课程实施间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巨大促进作用。在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大学生必能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pp://https://www.360docs.net/doc/f817653544.html,/GB/8219/114643/index.htm1. [2]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3]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1分×60,共计60分): 1.心理素质中的“素质”是。 A.广义上讲;B.狭义上讲;C.综合上讲;D.潜能上讲。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教集体育;B.咨询;C.开设相关课程;D.个别教育。 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一对一的“镜像”反映;B.个人的主观反映;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4.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与有意识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心理活动统称为。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情、意的过程。 5.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 6.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A.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 7.心理自我不包括。 A.能力;B.角色;C.爱好;D.智慧。 8.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9.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一个人具有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1.一个人具有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2.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最好地说明哪种调节情绪方法。 A.转移调节;B.延缓调节;C.宣泄调节;D.升华调节 13.一个人企图摆脱或逃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是。 A.恐惧;B.愤怒;C.悲伤;D.羞耻 14.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A.动机;B.需要;C.行为;D.认知 15.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调控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是意志。 A.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16.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A.遵循循序渐进;B.增强挫折承受力;C.确立适当目标;D.完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