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导语:缺铁性贫血的现象,在现代生活当中,是很多女性以及老年人容易发生的问题,自然而然这对我们的健康是会产生影响的,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就

缺铁性贫血的现象,在现代生活当中,是很多女性以及老年人容易发生的问题,自然而然这对我们的健康是会产生影响的,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下面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临床表现,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受到这种问题的影响和伤害。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起病较为隐匿,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发病年龄、喂养史及血象特点可作出诊断。血红蛋白量比红细胞数降低明显及红细胞的形态改变对诊断意义较大。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较为明显。

2.消化系统: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

3.神经精神改变: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或智力减退。

4.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合并感染。

5.常见体征:口唇、眼结膜、甲床苍白,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丽江就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通过这些内容介绍之后,生活常识分享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铁性(IDA)(ICD-D5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之南、悌主编,科学,2008年,第三版),《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血液病诊疗规》(王建祥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1.明确的铁缺乏病因和临床表现。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孕 妇低于100g/L;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0g/L;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小于28pg/cell;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3.血清铁蛋白(SF)低于12ug/L。 4.血清铁(S1)<8.95цmol/L(50ug/d1),总铁结合力(TIBC)>64.44umol /L(360ug/d1),转铁蛋白饱和度(TS)低于15%。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5.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或块团中可染铁(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 细胞少于15%。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去除病因应予营养知识教育和治疗基础疾病。 2.补充铁剂 (1)口服铁剂:宜选用二价铁盐,治疗剂量为元素铁100~150mg/d。常用的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疗程一般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服用2~3个月。如有条件可测定血清铁蛋白,在血清铁蛋白>30ug/L(女性)或50 ug /L(男性)后停药。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注射铁剂:如患者不能口服和不能忍受口服铁剂的胃肠道反应,或持续失血一时不易控制时,可用肌或静脉注射铁剂。用前应计算所需注射的总剂量。所需注射的总剂量(mg)=[150一患者血红蛋白(g/L)]*体重(kg) *0.3,分次使用。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3.输血缺铁性贫血一般不需要输血,仅在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而又有不易控制的出血或组织明显缺氧时应用。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50.902 缺铁性贫血疾病编码。 2.临床表现及血液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红蛋白<90×109/L,或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薔。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铁代指标、叶酸,维生素B12浓度、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60g/L)、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同时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实体肿瘤免疫性标记物;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有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类型的最多的疾病之一,如果发现自己的发色暗淡、苍白憔悴,一脸疲惫,而有时会感到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那么也许你已经患上了贫血。一般的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1、贫血的症状表现之一唇色发白 一般来说,贫血的人由于血液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不仅唇色白,而且眼睑发白,面色苍白,指甲发白,并且都白得没有光泽。 2、贫血的症状表现之一头晕乏力 贫血的常见症状头晕乏力,是因为血液缺铁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引起氧气运输出现问题,因此缺氧发生脑部头晕和四肢乏力等 缺铁性贫血可口服常用的补铁剂,如口服含有阿胶的铁之缘片,补铁生血改善贫血,补充一个月时间可以改善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作为贫血的主导治疗,同时饮食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缺铁性贫血还会有以下症状: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一、前言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由于健康教育和广泛采用铁强化食品等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据美国1999—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l~2岁儿童ID和IDA患病率分别为7%和2%,其中西班牙裔儿童ID患病率仍高达17%o。发展中国家儿童铁缺乏症情况更为严峻。据WHO资料,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为IDA,而ID患病率至少为IDA患病率的2倍。 我国儿童ID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16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个月一7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总患病率高达43%,其中多数为IDA。2000一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ID总患病率4 0.3%,IDA患病率7.8%。尽管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缺铁(不伴贫血的ID)仍很严重,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因此,ID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缺铁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建议参考了国外有关防治指南,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共同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修订完成,希望能对我国儿童ID及IDA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定义 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total body iron,TBI)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ron deplet ion,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和IDA 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异常的特点,是ID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 铁减少期仅机体储存铁水平降低,但红细胞造血并不受到影响,临床上无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由于储存铁进一步降低或耗竭,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转运至骨髓幼红细胞参与Hb合成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orin,FEP)水平增高,但临床仍无贫血。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因此也被统称为“不伴贫血的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 without anemia)。为简便起见,本防治建议将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统一命名为“缺铁”。 三、ID病因和高危人群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及症状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女性缺铁性贫血通常会出现头晕,消瘦,手掌没血色等等相关问题。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儿童缺铁性贫血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

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专家介绍: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此外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人体内铁的功能: 铁与酶的关系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并激活旈基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正是这些亚铁血红素中的铁离子,才是真正携带和输送氧的重要成分。肌红蛋白是肌肉贮存氧的地方,每个肌红蛋白含有一个亚铁血红素,当肌肉运动时,它可以提供和补充血液输氧的不足。近代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血清肌红蛋白显著增加,与上述机制有关。 细胞色素酶类,是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有了它才能完成电子传递,并在三羧酸循环中使脱下的氢原子与由血红蛋白从肺“运来”的氧生成水,以保证代谢,同时在这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休息。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2)营养失调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让家长了解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应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 同服,以利吸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消除顾虑。铁剂治疗有效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注射铁剂时应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注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知识。介绍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贫血纠正后,仍应坚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营养失调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改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异常角化,易发生口炎、舌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要点: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用铁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注意保护患儿,不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感染。 2.纠正偏食习惯,食物应多样化,并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1.妥善安排患儿饮食,增强含铁食物摄入,坚持用药。 2.向家长及患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本病,协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注意休息,减少体能消耗。 4.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2-3个月。 5.定期复查血象。 10.先天性心脏病的出院指导 1.喂养耐心,给予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勿食过饱。 2.让患儿注意休息,勿剧烈活动,有蹲跪时,让患儿自己蹲下,自己起立。 3.预防感染: (1)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2)少去公共场所。 (3)做小手术时,如拔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99 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路径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CD-10:D5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存在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查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I,孕妇低于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小于 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小于27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小于310g/L,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 血清铁蛋白(SF)低于12μg/l。 (3) 血清铁(SI)<8.95μmol/L(50μg/dl), 总铁结合力(TIBC)>64.44μmol/L(360μg/dl), 转铁蛋白饱和度(TS)低于15%。 (4)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或块团中可染铁(细

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15%。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期为:1缺铁期(贮存铁缺乏):仅有 2或4项。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具备2、3或4项。3缺铁性贫血期:具备 1、2、3 或 4项。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去除病因应予营养知识教育和治疗基础疾病。 2. 补充铁剂 (1)口服铁剂; (2)注射铁剂。 3.输血(必要时)。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50.902缺铁性贫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缺铁性贫血的缩写

缺铁性贫血的缩写 【篇一:缺铁性贫血的缩写】 【疾病名】缺铁性贫血【英文名】iron deficiency anemia 【缩写】【别名】【icd 号】d50 【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 ,ida)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 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 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组 织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呈现小细 胞低色素性贫血。 【流行病学】缺铁性贫血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较多。 据who 1985 年报道,全球约30%的人患有贫血,其中至少半数(即约5~6 亿)为缺铁性贫血。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约有2/3 的儿童 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 为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20%的 育龄妇女及40%左右的妊娠妇女患缺铁性贫血。北京协和医院于1986~1990 年对河北、陕西、广东三省1851 岁以下儿童的调查发 现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15.3%。 【病因】人体内的铁是呈封闭式循环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 排泄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在需要增加、铁的 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才致缺铁。造成 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和丢失过多两大类(表1)。 1.铁摄入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偏食或吸收不良。 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容易被吸收,且不受食物组成及胃酸的影响。非 血红素铁则需要先变成fe 才能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成年人每天铁的需要量约为1~2mg。男性1mg/d 即够,生育年龄的妇女及生长发育的青少年 铁的需要增多,应为1.5~2mg/d。如膳食中铁含量丰富而体内贮存 铁量充足,一般极少会发生缺铁。 造成铁摄入不足的其他原因是药物或胃肠疾患影响了铁的吸收,某 些金属如镓、镁的摄入,制酸剂中的碳酸钙和硫酸镁,溃疡病时服 用的h 抑制剂等,均可抑制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 手术后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等,均是造成铁摄入不足的原因。 2.铁丢失过多正常人每天从胃肠道、泌尿道及皮肤上皮细胞中丢失 的铁约为1mg。妇女在月经期、分娩和哺乳时有较多的铁丢失。临

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一、常用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1~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待血红蛋白正常后,需继续服药3-6个月,补足体内铁贮备。 二、常用注射用铁剂为右旋糖酐铁,其指征为:①因严重消化道反应而无法耐受口服铁剂治疗;②消化道吸收障碍;③严重消化道疾病,服用铁剂后加重病情。 三、病因治疗:纠正饮食习惯,治疗慢性失血,治疗胃肠道疾患等。 注意补充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即非血红蛋白铁。肉类、鱼类、家禽中的铁40%能被吸收;蛋类、谷类、硬果类、豆类和其他蔬菜中的铁能被人体吸收的不到10%,而菠菜中的铁只能吸收2%左右。因此,补铁应以富含血红蛋白铁的肉类、鸡肉、鱼类等动物性食品;并应注意如何提高铁的吸收率,如注意荤素食品的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 经过发酵的粮食也能提高铁的吸收率,如馒头、发糕等。 增加维生素C摄入维生素C能促进蔬菜中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若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汁、橘子汁和富含铁的蔬菜,就能使人体对蔬菜中铁的吸收率增加2~3倍。 如果同时补充铁制剂,也应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

注意选用富含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物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叶酸含量高,补充叶酸可以纠正叶酸缺乏性贫血,如青菜、香菜等。还有动物肝脏、肾脏,蛋类,大白菜,菠菜,菜花,芹菜,莴苣,甜菜,蚕豆,硬壳果类,大豆类,梨等。 供给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一方面可促进铁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长期偏食和素食的人,要进行纠正,使其改变饮食习惯,以保证铁和各种营养的供给。 不宜饮茶和咖啡限制含鞣酸高的食物,如咖啡中的咖啡因,均能减少食物中铁的吸收。茶叶中的磷酸盐和鞣酸也能与铁结合成不易溶解的复合物,使铁的吸收明显减少。因此,在饮食中,特别是在食用补铁饮食时,不宜饮茶和咖啡,更不能饮浓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在小儿贫血中最常见。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概述:胎儿在孕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4~5个月造血所需。 病因: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一般贫血表现:皮肤粘膜苍白 (2)骨髓外造血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3)非造血系统表现:反甲 3、实验室检查: 血象:末梢血中血红蛋白量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 2、活动无耐力 3、有感染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补充含铁食物 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2、按医嘱应用铁剂 1)制剂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 2)用量口服元素铁剂量为每日4~6mg/kg,分2~3次口服3、注意休息,适量运动 (1)轻、中度贫血患儿 安排喜欢且力所能及的活动,适当休息 (2)对烦躁、激动患儿 耐心看护,陪伴,避免激惹 (3)对严重贫血患儿 半卧位卧床休息,酌情吸氧 4、预防感染 (1)保护性隔离 (2)做好口腔护理 一般每日2次,鼓励患儿多饮水 (3)保持皮肤清洁 应勤洗澡,更换内衣,重症勤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5、观察病情 (1)观察病情变化 (2)预防心衰的发生 (3)输血时观察与护理 6、健康指导 (1)适度活动注意休息 (2)指导用药注意副作用 (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4)关心患儿重视心理疏导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

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广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 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

营养性贫血临床路径及表单

营养性贫血临床路径 一、营养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营养性贫血(ICD:D50.900/D52.001/D53.100),含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科学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表现:乏力、面苍等;常伴消化道症状,如纳差;舌质红,乳头萎缩,表面光滑;如果维生素B12缺乏还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脊髓后侧束变性,轻者表现为手足麻木,严重的可有下肢对称性深部感觉及振动感消失,平衡失调及步行障碍。亦可同时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及精神抑郁。 2.实验室检查

2.1缺铁性贫血 2.1.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27pg,MCHC<0.32;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1.2血清(血浆)铁<8.95μmol/L(50ug/d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60ug/dl) 2.1.3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2.1.4血清铁蛋白(SF)<12μg/L 2.2巨幼细胞性贫血 2.2.1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多数红细胞呈大卵圆形,网织红细胞常减低 2.2.2血清叶酸测定(放射免疫法)<6.91nmol/L (<3ng/ml);和/或血清维生素B12(放射免疫法)<74-103pmol/L(100-140ng/m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液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血液病诊断及疗效

标准》(科学出版社)等国内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改善膳食结构,加强营养,避免应用影响铁、维生素吸收的食物或药物,如茶叶、咖啡、钙制品、抑制胃酸药物等; 2.药物治疗: 2.1缺铁性贫血 患者一般首先口服铁制剂,如右旋糖酐铁、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辅以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不能吸收或吸收不良,须及时补充者,可予胃肠外给药。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铁肌肉注射。治疗总剂量的计算方法是:所需补充铁mg数=(150-患者Hb g/L)Х体重(kg)Х0.33.首次注射量应为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二次可增加到100mg,以后每周注射2-3次,直到完成治疗总量。约有5%-13%的患者于注射后可发生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结炎、头痛、头晕、发热、荨麻疹及关节痛等,多为轻度及暂时的。偶尔(2.6%)出现过敏性休克,会有生命危

缺铁性贫血病历模板

主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3月余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以为劳累所致,未引起注意,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遂来我院检查发现RBC399X 1012/L HGB:98g门诊以缺铁性贫血”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醒,精神差,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髙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C P 7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苍白、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 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项目方案】 1 立项依据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 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1.治疗原则 治疗IDA的原则是:①根除病因;②补足贮铁。 2.病因治疗 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3.补铁治疗 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2~3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完整版)缺铁性贫血病历模板

姓名:**** 科室:内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3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以为劳累所致,未引起注意,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遂来我院检查发现RBC:3.99×1012/L HGB:98g/L,门诊以“缺铁性贫血”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醒,精神差,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姓名:**** 科室:内科住院号:000000*****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72次/分 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苍白、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醒,精神一般,贫血貌,全身散在出血点,皮肤苍白,结膜苍白,唇苍白、轻度紫绀,咽部微充血,扁桃体无明显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服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未

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 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涂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 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增高 3.慢性病性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小细胞性,血清铁、 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可有溶血、脾脏肿大, 尿液颜色加深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的难治性贫血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 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低增生。但有病态造血现象 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前者可 测及外周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后者可测及骨髓未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 4.急性白血病(AL):特别是白细胞减少和低增生性AL,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 周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幼)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5.恶性组织细胞病:常有非感染性高热,进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出血 较重,全血细胞减少。多部位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反应缺铁最敏感的指标是:血清铁蛋白 缺铁首先表现为骨髓幼红细胞外铁消失 缺铁性贫血治疗目标是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即有正常的铁储备 首选脾切除治疗的溶血性贫血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出血倾向最明显的急性白血病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血液病科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门诊患者。 一、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萎黄。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CD-10编码:D50.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萎黄(缺铁性贫血)协作组制定的“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萎黄(缺铁性贫血)临床常见证候: 脾胃虚弱证 心脾两虚证 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萎黄(缺铁性贫血)协作组制定的“萎黄(缺铁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萎黄(缺铁性贫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萎黄(缺铁性贫血)的患者。 2.必须符合HB>60g/L,并无严重脏器功能损害需要治疗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

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 (2)铁四项(转铁蛋白、血清铁浓度、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 (3)肝功能、肾功能; (4)血细胞形态分类。 、叶酸、肿瘤标记物、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清维生素B 12 骨髓穿刺、妇产科彩超、腹部彩超、消化道造影、胃镜、肠镜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 (2)心脾两虚证:养心健脾。 (3)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4)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 2.针灸疗法 3.外治法 4.食疗 5.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心悸等症状明显好转。 2.血红蛋白比治疗前提升30g/L以上,接近或达到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费用。 2.合并心血管、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疾病,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心力衰竭等时,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缺铁性贫血病历模板

主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3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以为劳累所致,未引起注意,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遂来我院检查发现RBC:3.99×1012/L HGB:98g/L,门诊以“缺铁性贫血”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醒,精神差,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72次/分 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苍白、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醒,精神一般,贫血貌,全身散在出血点,皮肤苍白,结膜苍白,唇苍白、轻度紫绀,咽部微充血,扁桃体无明显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服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3.99*1012/L WBC:6.3*109/L HGb:98g/L PLT:2.9*109/L;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腹部彩超:肝胆脾肾暂未见明显异常;多普勒示:所测颅内部分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增快。

缺铁性贫血病因和表现及饮食指导

中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病因和表现及饮食指导在老年人中贫血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铁和蛋白质的不足而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是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在我国以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 / L ,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妇女低于100g/L,其红细胞压积最低值分别为40.0%、35.0%和30.0%, 均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常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感染、恶性肿瘤、失血等:由于人体膳食中营养素供给不足也可导致贫血,临床上以铁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贫血较为常见。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它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各国各民族均有发生。 缺铁性贫血病因和表现 人体内铁65 %组成血红蛋白,5 %左右分布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中,约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体内铁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每天排出的铁量从摄入的食物中得以补充。 造成体内铁不足的原因有:(1)机体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膳食中铁含量低及吸收率差,或由于食物相互作用抑制铁的吸收以及

由于机体患有胃肠疾病而影响铁吸收,从而造成体内铁缺乏。(2)老人在急性腹泻、慢性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时可使铁丢失增加,患有肾病综合征时由于运铁蛋白自尿漏出,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小儿(6个月-2 岁)、哺乳期及妊娠妇女、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异。病人常表现为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气短等症状。常见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低下,体重减轻,可有异食癖,爱吃泥土、粉笔等,大便隐血阳性,胃酸可减低,严重腹泻伴多种营养缺乏症,萎缩性舌炎、胃炎等。病人皮肤干燥、角化甚至萎缩,可见指(趾)甲无光、扁平、反甲等。较严重的贫血,血红蛋白在70g / L 以下时,可有心律加快,心脏扩大及收缩期杂音,肝脾肿大。此外,还可有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转化率、中性粒细胞杀菌力降低等改变。贫血可导致机体组织缺氧,表现出活动后心慌气短、无力:易发生感染,这与缺铁导致细胞免疫力功能损害有关。 中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导 1、增加机体铁的摄入。老人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保证每天铁摄入达到供给量标准以上,如动物性食品中,畜禽类的肝脏、猪、牛、羊肾脏、驴肉、鱼翅、蛤蜊、海哲、河螃蟹、蛋黄等,铁含量较高;在植物性食品中铁含量较高的有:豆类、小米、糯米、芝麻、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芹菜、干枣、葵花籽等。另一方面,要保证机体对铁的吸收,增加血红素铁、蛋白质、“肉因子”及维生素C 的摄入量,每日膳食中应保证畜、禽、鱼肉类的数量在200 克左

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想了解更多可以家薇?yaomami141007 人体的铁缺乏是一种很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特别是在婴幼儿、孕妇和乳母中更易发生,2岁前因生长发育快,需要量相对增加,且平日膳食中铁吸收不高,故易造成铁缺乏。青春期少女因发育速度较快及月经失血,易处于铁缺乏状态。 据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流行病学调查,见下表:[1] 上海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流行病学调查表 缺铁性贫血IDA 铁缺乏ID 6m-2y婴幼儿 33.8-45.7% 75-82.5% 10-17岁青少年 9.84% 13.17% 妊娠3m以上妇女 19.28% 66.27% 育龄期女性 11.39% 43.32% 根据铁缺乏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仅有体内的铁储存减少(ID),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降低;这一阶段,现有的微量元素检测查不出功能铁缺乏;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其特征是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等都下降,但血红蛋白尚未下降,在这个阶段,现有的微量元素检测有可能查出铁缺乏;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IDA),此时血红蛋白下降,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 铁缺乏的第三个阶段是缺铁性贫血,换句话说,长期的、严重的铁缺乏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增加,孕期缺铁会增加死胎、流产、畸胎的发生率、提高出生缺陷的发生率[2];缺铁性贫血能引起机体工作能力的明显下降。儿童铁缺乏,可引起心理活动和智力发育的损害以及行为改变,也可以导致儿童认知能力的损害,即便以后补充铁剂也难以恢复。此外,儿童自述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精力不集中、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也同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密切相关。 治疗贫血的药物主要是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右旋醣酐铁等,都是亚铁化学制剂,有胃肠刺激不说,虽然可以较快升高血红蛋白,但是因缺铁和贫血引起的头晕、精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免疫力下降症状并不能明显改善;而力血康,高纯度功能铁,改善睡眠、精力不集中、头晕头疼、提高免疫力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都挺快,但是升高血红蛋白比较缓慢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