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第二章_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第二章_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志。其包括形式

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

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二层性: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语言符号中最小的辨义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4、组合关系:语言系统中的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

关系是有条件的.比方说“红”和“花”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和“花红‘。它们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5、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

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比方拿“红花“这个符号的链条来说,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蓝、白、紫、大、小、好、香……”,能出现在“花”

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脸蛋、眼睛、房子……”,这两组词各构成一个聚合。

二、填空

1、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构成的。

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

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3、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

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

俗成的)。

5、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

(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即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

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8、(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性序

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可当定义)

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三、判断正误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4、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

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

5、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6、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7、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8、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

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

10、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

(√)

11、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指各个符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

12、人类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13、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14、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15、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16、“玫瑰”一词,如果我们的祖先在最初不把它读做玫瑰而读成别的什么音,我们今天也

可以不把它读成【meikuei】了。(√)

17、语言的音义关系是不可解释的(√)

18、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因此我们如果愿意,把“袜子”说成“鞋子”也可以。(×)

19、同别的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灵活运转的特点。(√)

20、动物的语言可以分析出大小不同的结构单位。(×)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由哪些因素构成。

所谓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这种记号代表什么意义是社会全体成员都知道的,都认可的。

现实生活中,用一个事物做另一个事物意义的标记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街上的汽车,开着开着突然停了,因为遇见了红灯,因为红灯是社会成员约定表示停止意义的记号;一会儿绿灯亮了,汽车又继续往前开,因为绿灯是大家共同约定表示可以通行中一意义的标记。古代人打仗,击鼓表示前进进攻,鸣金(敲锣)表示退却收兵;敌人来了,在烽火台上放火发出信号。现代军营还用号声表示起床、休息等意义。交通警察用手势还可以表示各种意义。

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中两个方面的要素,二者互相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缺一不可。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中的音是符号的能指,是符号的形式;义是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内容。词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符号。语言具有符号的特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符号系统。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符号,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符号,句子是符号和符号组装的成品,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符号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组成是分层级的。音位——30至40个,语素——5000至6000个,词——500000个,句子——无穷。

组合和聚合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运转规则。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又称“搭配关系”“拼合关系”。聚合关系——组合体中的各个单位往往可以为其他单位替换,这种语言单位间可以相互替换的关系是聚合关系。有聚合关系的各个语言单位组成一个聚合体。组合是横向的,聚合是纵向的。组合是第一性的,聚合是第二性的。组合与聚合是语言系统的一个纲。如:

组合——→

聚 d a

合t a

n a

l a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语言符号都处在一个以上的聚合群之内。绝大多数语法符号都能与至少一个符号构成组合关系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1)使用起来最简便。声音是每个人都能发出来的,本身没有任何“重量”,便于携带,人走到哪里,它就能“跟”到哪里,张嘴就能说,既不需要像大人国里的人那样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口袋,也不需要任何其他专门的物质设备(即使像旗语这种简单的交际工具,也还需要两根棍子、两块布)。

(2)容量最大。语言系统中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就可以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的现象都表达出来。

(3)表达效果最好。说话只是动“嘴皮子”,可以大声疾呼,也可以慢声细语,上下古今,喜怒哀乐,不管多么复,杂的道理,动人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改用手势,效果就要差得多:远处看不清,暗处看不见;深奥的哲理,细腻的感情,也难以用手势表达;而且做手势时还得把双手腾出来,影响劳动。

由于用声音作语言符号的材料有这种种优越性,因而人类的祖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选用它做交际工具的物质形式。

4、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什么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即语言符号的意义。例如“人”这个符号,“rén”是它的语音形式,“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构成符号的内容。音和义是语言符号的两个“面”,彼此依存。不可缺一,犹如一张纸有正反两面,我们不能只要正面而不要反面,也不能只要反面而不要正面;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与此一样,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叫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叫作语义。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改变这种联系。

5、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二者不可分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又叫做约定性,也就是说,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比如同样是汉语,同样表示“太阳”这一意义,有的地方叫“日头”,有的地方叫“火神爷”,有的地方叫“阳婆”等等,如果联系世界上不同的语言来看,那叫法就更多了。可见,语言符号音义之间联系不是必然的,不是本质的联系。

6、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a”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同样的意义内容,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语音形式,这是不同的社会习惯决定的,是不同的民族在创造这个词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语音形式,各个社会的成员约定俗成的,因为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是任意的,非本质的,所以不同语言之间出现这样的差异就不奇怪了。

7、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世界上为什么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形式选择的是声音,即语音,而不是色彩、线条一类作为形式。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之类。

(2)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而其它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只有红绿黄三种色彩的变化,军营的军号通过长短音的组合表示不同的意义,构成也很简单。

(3)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其中的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黄灯表示预备。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汉语中可以用“死亡、逝世、殉职、就义、牺牲、驾崩、坐化、驾鹤西归、完蛋、蹬腿”表示不同身份的人的死亡,用“精细、精巧、精美、精致”表示美好的物品的一些细微差别。这样细腻地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功能,除了语言符号,别的符号不可能做到。

(4)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来个新的创造。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致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

9、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是个层级体系

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语言层级装置中的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这样连跳三级以后,就从几十扩大到无穷。句子虽然无穷,但是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出几千个语素的范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就使说话的人可以纵意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

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10、举例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组合,形成述宾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其中"学习"可以用"研究"替换,"外语"可以使用"知识"替换,"学习"与"研究"、"外语"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第二章_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志。其包括形式 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 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二层性: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语言符号中最小的辨义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4、组合关系:语言系统中的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 关系是有条件的.比方说“红”和“花”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和“花红‘。它们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5、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 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比方拿“红花“这个符号的链条来说,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蓝、白、紫、大、小、好、香……”,能出现在“花” 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脸蛋、眼睛、房子……”,这两组词各构成一个聚合。 二、填空 1、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构成的。 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 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3、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 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 俗成的)。 5、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 (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即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 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8、(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性序 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可当定义) 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三、判断正误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4、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 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 5、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和()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和()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的概括。 4、我们是通过()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里现实的()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和()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和(),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层的最小单位。 9、()和()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活基础看是不具有()和( ). 二、判断正误 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符号系统的关系? 5、说明“张三”、“李四”、“请”、“周日”、“春游”可以构成哪些句子,从符号的系统性说明为什么同样的语言符号单位可以构成不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意思? 6、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 7汉字是否是具有二层性的符号,为什么? 第二章答案 一、填空 1、词、规则 2、形式、意义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同一般符号一样,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一样,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共同遵守。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定义-核心-展开)。无论是底层还是上层,我们都能看到,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实际上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级在数量上就是增量翻番,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数量成倍扩大。例如汉语,音位层只有30来个,它们可以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又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在这些组合中,从音位到语素是最关键的,因为音位还只是形式,结合成语素后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定义,二是举例分析,三是认识其作用。 1.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组合关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所以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

语言符号层级体系

语言结构要素及其单位包括:语素,词汇,句子。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原理的要点是:底层是一套音位,叫音位层;上层是 一套音义结合体,是符号层。高一级符号单位以次一级单位为组合成分。从音 位层到符号层第三级,数量逐级递增。层级递增效应的意义是:符号单位可以 反复使用,人们可以用有限的符号来组合成无限的符号序列。 语言符号看起来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乱糟糟的材料,但实际上它们相互 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 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 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 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我 们可以从下到上去观察语言系统的结构层次。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音”本来是 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毫,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一种语言的音 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 合而构成语音,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构成语言符号。音位本身没 有意义,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意义如果不经语音的包装,也是无法显示和 表达的。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下层,其特点就是单面性,因为它本身没有意义。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 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个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 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的组合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 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

语言学概论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学习重难点: 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3.语言的习得 第一节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一、语言是符号 (一)符号与征候 1.符号 符号,又叫记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事物。 符号,有一个人知道的符号,有若干个人知道的符号,有整个社会都知道的符号。 一个人知道的符号,如猎人在山中打猎的时候,先是打到了一直野鹿,后来半途又遇到了另外的猎物,于是,把野鹿藏到一棵大树后面的草里,用刀子在树上刻了一个三角号。以便回来去找。然后去追另外那只猎物。 两个人知道的记号,如解放前两个地下党员接头,一人拿着一朵白菊花,作为接头的暗号。否则,“地下党”就变成了“地上党”了。发电报的电报语,也只有收发的双方知道,实际上就是成套的记号。如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窃听到一个信号,翻译如下:“姐姐,我要水喝!姐姐,我要水喝!”原来,敌人要求后勤支援。整个社会都知道的符号,如红绿灯等交通标志。 上面这些记号,猎人的记号可以是三角号,可以使五星等,但意义不变——猎物在这里;地下党员接头的暗号,可以是白菊花,也可以是一把带有牡丹图的纸扇,但意义不变——那就是我要接头的人;红绿灯如果我们反过来规定,大家同样会记住并遵守。由此可见,记号和它所代替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征候 征候,是事物本身内部性质的一种反映,而且是外在的反映。如颜色、形态、动作、声音、气味等。此外,物候也是。换句话说,征候和它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其本身就是事物所具有的特征。所以,征候,又叫特征。 征候和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练习:指出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符号,哪些是征候。 ①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征候)按: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四种。 ②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绿,是绿叶的特征,这里用特征代事物,红,代指花,红瘦,花凋落了,征候)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同一般符号一样,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一样,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共同遵守。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人类之所以有多达5500多种语言,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音义联系的任意性。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一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无论是底层还是上层,我们都能看到,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与语言符号 (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我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①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例如: 箭头(甲)方向(乙)马路上的红灯(甲)停止前进(乙)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箭头、红灯都是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符号包括两个方面:用来当代表(标记)的事物,如箭头、红灯,所代表的事物,如方向、停止前进。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把前者称为“能指”,把后者称“所指”。语言也一样,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也是一种符号。如, “黑板”,h e ibn这个声音就是能 指,“一块表面光滑的坚硬材料制成的板, 常涂黑色”。语言符号和我们刚才举的那两个例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是听觉符号。 符号是用作传递信息和意义的,符号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来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意思。所以,代替关系包含着代替者与被代替者两个方面。这种代替与被代替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根据需要,人们可以改变符号。符号的这种代替性、任意性和人为性表示了符号的本质特点请大家思考:看到冒烟,我们知道有火,听到别人咳嗽的厉害,我们就会判断,这个人可能感冒了,那么,冒烟、咳嗽是不是着火、感冒的符号呢?

对于符号,我们要注意,就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着火后冒烟,感冒后咳嗽这是事物的特征,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冒烟、咳嗽不是符号,这些一般被称做征候,或叫征兆。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符号都是人们事先用语言约定的,否则就不能被人所理解,所以实际上都是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符号,而且要比其他任何符号都要重要的多和复杂的一种符号。语言的符号性一般是指词的语音形式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词的这种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符号的特点。即语音性和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符号的特点。即语音形式是指代意义内容的,指代与被指代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为的,任意的。汉语用“y勿”(汉语拼音)这个声音去指代“有靠背的坐具”这种客观事物,而英语却用chair 指代“有靠背的坐具”这种客观事物,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但经过社会公认和共同使用后就不得随意改变。语言具备了符号的全部特点,所以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 以上图示的意思是:事物的个体是无数的,人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给每一个具体的事物设立一个符号,只能把事物概括成类,给每个类设立一个符号。语义是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语音和语义相结合构成符号,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人们用这种符号去代表现实现象。 人类为什么不像大人国里的人那样用实物进行交际,而选择用声音做表达材料的语言符号作为交际的工具呢?(见教材)语言符号不同于其他符号,它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即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下面我们分别谈谈。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的

语言学概论之二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之二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要用符号来交际, 语言是符号,符号是什么,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 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视觉符号触觉符号听觉符号形式红绿灯; 盲文铃声意义停/行; …… 上 下课作为交际和思维工具的语言必须是一种符号(不可能用实物)。 视觉符号作为信息输入手段方便,但不适于输出,费时费力,相比之下声音要更方便。 二、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 1、可以用某个事物(A)代表另一个事物(B),A就是符号吗, 征候不是符号(电闪雷鸣——下雨,打呵欠——困倦); 动物的表情不是符号(本能); 人的手势,比如:拍掌——高兴(可能不是符号,一种本能),手势语(符号)。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必须是任意的。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作为符号(代表某种事物)的功能。如果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联系,不能独立自由地运作,整个系统的功能会受到牵制。(如,公司不允许员工恋爱,更不能结婚)。任意性赋予语言潜在的创造力。符号的特点:形式和意义不可分离;形式和意义的一般性;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 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如:铃声和上下课) 3、关于语言这种符号

(1)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音心客 (编码) (认知) 约理观 定现现 义实实 语言符号 (反映) (指称) 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 不同语言对客观现实的概括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心理现实,比如法语的“mouton”不区分活羊和羊肉,英语的“sheep”则只指活羊;同一个事物的表征方式也可能不同:不同语言对“雪莲花”的不同构词。 心理现实受到人的生理心理机制、生存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制约。比如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在认知中表现为雷公、阎王、上帝等超越客观现实的心理现实。 (2)关于语言符号的形式和语言符号的意义: 语言符号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以声音为物质载体的优势。 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心理现实:直接经验感知得到的信息;间接通过语言文字得到的信息 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1、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 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表现: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通常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语言,在不同历 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常会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