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

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

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

韦 青 张金艳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weiqing@cma.gov.cn)

依据《气发〔2005〕109号关于下发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的通知》,对中央气象台预报员2011年9月和10月08时1~7天24小时间隔全国降水落区预报产品进行累加降水检验。评分站点采用全国范围内的2513站点,对其中有实况的所有站点进行评分,没有实况的不参与评分的统计。

检验量为: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技巧评分。除了文件规定的检验量外,参照美国NCEP水文预报中心(HPC)的降水检验,增加了预报偏差检验,其含义是预报某级降水站(次)数与实际该级降水发生站(次)数的比值。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的计算公式参见本刊2010年刊登的检验报告。

从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结果(表略)和2010年9月—2011年10月中央气象台降水预报检验结果(图1)可以看出:

2011年9月内短期时效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量级TS评分分别在0.58~0.64、0.32~

0.37、0.26~0.31、0.10~0.20、0.15~0.23之间,10月各量级TS评分分别在0.60~0.65、0.29~0.36、0.18~0.21、0.06~0.12、0.01~0.14之间;中期时效内各量级降水预报随着时效延长TS评分有所下降。短期时效内,自2011年4月份开始,小雨量级TS评分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1~7天预报偏差看,9月小雨、中雨和大雨预报偏差分别在0.73~0.98、1.04~1.31、0.6~1.16之间,说明小雨量级预报范围均小于实况,中雨量级则均比实况大。1月小雨、中雨和大雨预报偏差分别在0.81~1.07、0.98~1.36、0.58~1.15之间,其中,小雨量级短期时效内预报范围比实况大,中雨量级除168小时预报外,其余时效预报范围均较实况小。

总体看来,9月小雨和中雨各时效预报TS评分基本和10月持平,大雨各时效较10月均偏高。预报偏差9月、10月水平相当。与2010年同期相比,9月小雨、中雨、大雨各时效预报TS评分均提高明显,10月小雨、中雨较2010年提高明显,大雨短期时效较2010年偏低

图1 2010年9月—2011年10月中央气象台1~7天降水预报检验结果

第3卷6期

2011年12月

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专刊

WEATHERFORECASTREVIEW

Vol.3,No.6

December2011

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

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 韦 青 张金艳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weiqing@cma.gov.cn) 依据《气发〔2005〕109号关于下发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的通知》,对中央气象台预报员2011年9月和10月08时1~7天24小时间隔全国降水落区预报产品进行累加降水检验。评分站点采用全国范围内的2513站点,对其中有实况的所有站点进行评分,没有实况的不参与评分的统计。 检验量为: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技巧评分。除了文件规定的检验量外,参照美国NCEP水文预报中心(HPC)的降水检验,增加了预报偏差检验,其含义是预报某级降水站(次)数与实际该级降水发生站(次)数的比值。TS评分、漏报率、空报率的计算公式参见本刊2010年刊登的检验报告。 从中央气象台2011年9月和10月降水预报检验结果(表略)和2010年9月—2011年10月中央气象台降水预报检验结果(图1)可以看出: 2011年9月内短期时效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量级TS评分分别在0.58~0.64、0.32~ 0.37、0.26~0.31、0.10~0.20、0.15~0.23之间,10月各量级TS评分分别在0.60~0.65、0.29~0.36、0.18~0.21、0.06~0.12、0.01~0.14之间;中期时效内各量级降水预报随着时效延长TS评分有所下降。短期时效内,自2011年4月份开始,小雨量级TS评分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1~7天预报偏差看,9月小雨、中雨和大雨预报偏差分别在0.73~0.98、1.04~1.31、0.6~1.16之间,说明小雨量级预报范围均小于实况,中雨量级则均比实况大。1月小雨、中雨和大雨预报偏差分别在0.81~1.07、0.98~1.36、0.58~1.15之间,其中,小雨量级短期时效内预报范围比实况大,中雨量级除168小时预报外,其余时效预报范围均较实况小。 总体看来,9月小雨和中雨各时效预报TS评分基本和10月持平,大雨各时效较10月均偏高。预报偏差9月、10月水平相当。与2010年同期相比,9月小雨、中雨、大雨各时效预报TS评分均提高明显,10月小雨、中雨较2010年提高明显,大雨短期时效较2010年偏低 。 图1 2010年9月—2011年10月中央气象台1~7天降水预报检验结果 第3卷6期 2011年12月 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专刊 WEATHERFORECASTREVIEW Vol.3,No.6 December2011

天气预报中台风命名表

天气预报中台风名称表(是由几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各拟出10个名字,组成台风循环顺序表)1-1 Damrey 达维柬埔寨大象 1-2 Longwang 龙王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雨之神 1-3 Kirogi 鸿雁朝鲜一种侯鸟,在朝鲜秋来春去 1-4 Kai-tak 启德中国香港香港旧机场名 1-5 Tembin 天秤日本天秤星座 1-6 Bolaven 布拉万老挝高地 1-7 Chanchu 珍珠中国澳门珍珠 1-8 Jelawat 杰拉华马来西亚一种淡水鱼 1-9 Ewiniar 艾云尼密克罗尼西亚传统的风暴神(Chuuk语) 1-10 Bilis 碧利斯菲律宾速度 1-11 Kaemi 格美韩国蚂蚁 1-12 Prapiroon 派比安泰国雨神 1-13 Maria 玛莉亚美国女士名(Chamarro语) 1-14 Saomai 桑美越南金星 2-1 Bopha 宝霞柬埔寨花儿名 2-2 Wukong 悟空中国孙悟空 2-3 Sonamu 清松朝鲜一种松树,能扎根石崖,四季常绿 2-4 Shanshan 珊珊中国香港女孩儿名 2-5 Yagi 摩羯日本摩羯星座 2-6 Xangsane 象神老挝大象

2-7 Bebinca 贝碧嘉澳门澳门牛奶布丁 2-8 Rumbia 温比亚马来西亚棕榈树 2-9 Soulik 苏力密克罗尼西亚传统的Pohnpei酋长头衔 2-10 Cimaron 西马仑菲律宾菲律宾野牛 2-11 Chebi 飞燕韩国燕子 2-12 Durian 榴莲泰国泰国人喜爱的水果 2-13 Utor 尤特美国飑线(Marshalese语) 2-14 Trami 潭美越南一种花 3-1 Kong-rey 康妮柬埔寨高棉传说中的可爱女孩儿 3-2 Yutu 玉兔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兔子 3-3 Toraji 桃芝朝鲜朝鲜深山中的一种花 3-4 Man-yi 万宜中国香港海峡名,现为水库 3-5 Usagi 天兔日本天兔星座 3-6 Pabuk 帕布老挝大淡水鱼 3-7 Wutip 蝴蝶澳门一种昆虫 3-8 Sepat 圣帕马来西亚一种淡水鱼 3-9 Fitow 菲特密克罗尼西亚一种美丽芬香的花(Yapese语) 3-10 Danas 丹娜丝菲律宾经历 3-11 Nari 百合韩国一种花 3-12 Vipa 韦帕泰国女士名字 3-13 Francisco 范斯高美国男子名(Chamarro语) 3-14 Lekima 利奇马越南一种水果

10月15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10月15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2016-10-15 来源:中国天气网 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北京河北等地有霾 一、重要天气 1.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15夜间至17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等地将先后有4~8℃降温,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以上;上述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风。另外受其影响,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2. 北京河北等地有霾 15日夜间至16日白天,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北京南部局地有重度霾。16日夜间起,受冷空气影响,霾逐渐减弱。中央气象台10月15日18时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此外,今天夜间至明天早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江苏南部、陕西关中、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二、未来具体预报 15日20时至16日20时,青海中东部、甘肃中南部、西藏中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西部有小雨(雪)或雨夹雪,局地中到大雪;华北中东部、黄淮中东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东北部、西南地区大部、海南岛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内蒙古大部、安徽等地有4~6级风。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和巴士海峡将有7~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南海中东部偏北海域将有10~11级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附近海域将有12~13级大风、阵风14级。

16日20时至17日20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新疆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云南以及江南东部沿海、华南南部沿海、海南岛、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有4~5级风;南海北部和中部、巴士海峡将有7~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其中南海中部偏北海域将有10~11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附近海域将有12~14级大风、阵风15~16级。

常用气象网站功能简介

常用气象网站部分功能简介 主要对如下网站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常用气象网站的查询功能,以及信息提示 南汇气象局气象服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 福建水利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 泉州气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 香港天文台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hk/contentc.htm 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nmc/index.jsp JEPPESEN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 南汇气象局气象服务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008741750.html,/ 本网站主要可以用于查询地面天气图和高空等压面图,MTSAT卫星云图以及上海地区实时雷达图象等

一、高空等压面图和地面图的查询 1、点击主页中天气形势实况中的地面图和高空图一项 2、通过以上步骤之后将进入如下界面。(天气图为韩国气象部门提供) 点击Far-East Asia Surface Chart 项可以查询地面图。全天共0000、0300、0600、0900、1200、1500、1800、2100(UTC)等八个时次,一般在其有效时间之后1-2个小时更新。 点击East Asia Chart(00,12UTC)项可以查询surface\925hpa\850hpa\700hpa\500hpa\300hpa\200hpa\100hpa等高度层的高空等压面图。全天共0000、1200(UTC)等两个时次,一般在其有效时间之后3-4个小时更新。 其详细操作如下图:

雨天、台风等天气安全保障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雨天、台风等天气安全保障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86-65 雨天、台风等天气安全保障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雨天、台风等天气安全保障措施 1、建立项目气候预报网络,及时了解气象预报,掌握雨汛、台风情况,及时预报,做到现场施工信息准确及时,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出防汛防台部署。 2、台风高发期间经理部安排人员24 小时轮流值班,随时接听天气预报,将信息及时反馈到各作业区域。 3、接到台风预报,现场适时停止施工,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防风、防台领导小组立即按应急预案,统一部署,开展防台抢险工作: 4、怕雨淋的材料要采取防雨措施,放入棚内或屋内。

5、台风来临前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加强对脚手架、操作平台及临时防护设施的加固处理;施工机械设备统一停靠在安全区域;钢柱、钢管等施工材料堆放在安全地带,保证不被台风刮动、移位,进而确保线路安全;将施工工具、机具(电焊机等)统一安放在材料库;电工对全线施工临时用电进行全面巡查,必要时可停止供电。 6、盖梁模板若已经安装,则将模板与墩墩身固定,或根据预报作出判断加快施工进度将混凝土浇筑完成。防止钢模板在台风袭击时发生偏移甚至是滑落等危险。 7、支架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到台风季节强风对钢箱梁的影响,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8、现场电焊机、施工辅助材料、小型机具等应及时转移或固定,防止台风 袭击时滑落伤人。 9、雨天应尽量避免高空作业,若因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应穿防滑鞋、戴布手套。 10、雷雨天气应注意安排工作,避免作业人员直

中国气象局工作介绍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

台风强对流考试题目

台风强对流考试题目 1、台风按照其强度可以分为()个等级。答案:C A、4 B、5 C、6 D、7 2、0519“龙王”代表的意思是()。答案:B A、5月19号台风龙王 B、2005年19号台风龙王 C、第519个台风龙王 D、2005 年1月9号台风龙王 3、台风生成的地点基本在()。答案:A A、海面上 B、陆地上 C、海面和陆地上都可以 D、不一定 4、台风的水平结构里,()部位风力最小,()部位风力最大?答案:C A、涡旋区、外围大风区 B、眼区、外围大风区 C、眼区、涡旋区 D、涡旋区、眼区 5、台风的()区域经过本地时,常伴有分散性阵雨,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体感觉闷热。 A、眼区 B 涡旋区C外围大风区D以上都不是答案:C 6、操纵台风移动的主要因素是()。答案:B A、内力 B、外力 C、内力和外力 D、随机移动 7、台风预报路径图里,24小时警戒线的意思是()。答案:A A、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对我国有显著影响,并可能于24小时内登陆我国。 B、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将转变为强台风。 C、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将登陆我国。 D、该区域的台风在24小时内将对我国造成较大损失。 8、台风的预警信号有()种。答案:D A、 1 B、2 C、3 D、4 9、台风根据气旋的强度划分等级,当达到()时才对其进行编号。答案:B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强热带风暴 D、强台风 10、台风移动发展时,()路径对我国的影响最大。答案:B A、西进型 B、登陆型 C、抛物线型 D、不清楚 11、一旦台风进入()警戒线后,气象部门会逐小时对台风的位置、强度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公众及各级政府通报。答案:B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12、台风路径图里,常出现风圈图,其中7级风圈的意思是().答案:A A、在7级风圈里,容易有7级或更大的风。 B、在7级风圈里,不容易出现7级或更大的风。

《天气预报》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天气预报》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天气的两个特点; 2、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能够观测到我们当时的天气情况,可是我们想知道未来的天气状况要怎么办呢? 新课讲解: 一、怎样看天气 神舟六号就带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带着中国人民的骄傲顺利地升上太空。 就在那一天的早上,神舟六号差点不能升空,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答:天气,因为那天下雪了如果雪再大一点恐怕就飞不上了。 1、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谈一谈)

2、你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 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拔气象预报电话,查互联网。 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3、展示书本上关于上海的天气预报(上海明天阴到多云,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15℃~23℃)。从中你知道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你知道他们的含 义吗? 二、天气的用语 介绍各种天气用语的含义及符号。 答:一般天气预报包含了五个要素:云量、降水量、降水概率、风向风速以及气温。 三、小知识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天气谚语。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人类对大气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确。1970年代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今天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初中地理知识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 【知识点的认识】 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象.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云区和各种不同的地表特征,在这种图象上都有其特定的色调、范围大小和分布形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在海洋、沙漠、高原等大片缺少气象观测台站的地区,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这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了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现在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现在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注意识图. 例 1:(2013?齐齐哈尔)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A.陆地B.海洋C.云区D.高原 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解答: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只有了解卫星云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才能看懂卫星云图. 例 2:某日,小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多云转阴,气温 2℃~6℃,降水概率 20%.第二天()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D.绝对有雨 分析:降水概率指的是今天这个城市下雨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多少.

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

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工作,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气象台根据中国气象局授权,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标准发布的台风、暴雨、暴雪、寒潮、海上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霜冻、冰冻、大雾和霾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 第三条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每类气象灾害预警最多设为4 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对应I至IV级,I级为最高级别。 第二章气象灾害预警标准 第四条台风预警按以下标准发布: (一)红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4-15级)、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6级及以上)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二)橙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2-13级)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三)黄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11级)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四)蓝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8-9级) 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第五条暴雨预警按以下标准发布: (一)红色预警: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且上述地区有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 (二)橙色预警: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250毫米以上降雨。 (三)黄色预警: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有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超过250毫米的降雨。

台风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是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台风伴有狂风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世界各地对台风的称呼不同,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称飓风,在印度洋称热带风暴,在南半球称热带气旋。 中国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根据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最大风力分为:热带低压(Tropical depression),最大风速<8级,(<17.2m/s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8~9)级,(17.2m/s~24.4m/s);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级,(24.5~32.6m/s);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级,(≥32.7m/s)。 台风的生命期一般为(3~8)天,台风直径一般为(600~1000)km,最大的可达2000km,最小的只有100km。在北半球台风集中发生在7~10月,尤以8、9月最多。据统计,每年5~11月台风可能影响或登陆我国。 全球每年平均大约有80个热带气旋发生,其中半数以上可以发展成台风,台风集中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东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阿拉伯海、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和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等8个地区。西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发生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热带气旋的多发地带集中在5°~10°纬度带内,而南北半球纬度5°以内几乎没有热带气旋发生。 台风的结构 台风是一种天气尺度、暖中心的强气旋性涡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发展成熟的台风其要素值多呈园形对称分布,台风涡旋半径一般为(500~1000)km,铅直范围一般到对流层顶。台风中心气压值(即风暴强度)一般在960hPa以下,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表现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对称的、气压梯度极大的闭合低气压系统,水平气压梯度能达(5~10)hPa/10km,台风过境时,测站气压自记曲线出现明显的漏斗状气压深谷(如下图所示),发展成熟的台风往往有台风眼,即在深厚云区的中间有一个直径为几十千米近似圆形的晴空少云区,眼区为微风或静风,气压最低,平均直径为(30~40)km。台风眼区外围的圆环状云区称为台风云墙或眼壁,云墙区主要是由一些高大对流云组成,其高度通常在15km以上,宽度为(20~30)km,在云墙区域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其值可达(5~13)m/s,云墙附近是风雨最剧烈的地区,摧

关于印发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央气象台 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现将《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气象局2007年12月29日印发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警报发布办法》(气发〔2007〕500号)同 时废止。 二○一○年四月二日 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工作,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气象台根据中国气象局授权,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标准发布的台风、暴雨、暴雪、寒潮、海上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霜冻、冰冻、大雾和霾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 第三条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每类气象灾害预警最多设为4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对应I至IV级,I级为最高级别。 第二章气象灾害预警标准 第四条台风预警按以下标准发布: (一)红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4-15级)、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6级及以上)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二)橙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2-13级)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三)黄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11级)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四)蓝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8-9级) 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 第五条暴雨预警按以下标准发布: (一)红色预警: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且上述地区有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 (二)橙色预警:过去48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250毫米以上降雨。 (三)黄色预警: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有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超过250毫米的降雨。 (四)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 第六条暴雪预警按以下标准发布: (一)红色预警: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25毫米以上降雪,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 (二)橙色预警: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15毫米以上降雪。 (三)黄色预警:过去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 (四)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5毫米以上降雪,且有成片超过10毫米的降雪。 第七条寒潮预警按以下标准发布:

台风模拟预测

福建农林大学 2014年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论文 队号队员年级专业 队员姓名分管项目或完成的任务160312信科 黄荣林建立模型,编程求解12信科 叶建军建立模型,编程求解12信科 刘艺辉论文排版,查阅资料 题目:台风的模拟与预测 关键词:Myers 气压模型伯努利方程指数拟合傅里叶 拟合ARIMA 预测模型 摘要 本文主要是用所给台风的数据结合气象学与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模拟与预测出台风的行走路径及其在未来期间的相关数据,便于对台风的准确预报,减少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考虑到在经纬度相近的位置台风的影响因子的组合情况是相似的,因此台风A、B、C 在性质和变化上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所以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附件1和附件2的数据(即台风B 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台风A 与台风C 的相关数据。 针对问题一,为了给出台风A 在9时福州台风相关数据预测,首先建立了Myers 气压模型,据附件1和附件2的数据利用MATLAB 编程求解相关参数得到台风A 的Myers 气压模型为:r Pe P P /4526.520-?+=。另一方面,给出基于伯努利方程的风速预测模型,由所给数据求得模型的未知参数,最终得到待测点的风速与气压的关系模型: 4350052.432+-=p v 。 综合以上分析给出此时福州台风相关数据预测:气压值:997.2388百帕,风速:9.81米/秒,风力:5级。 针对问题二,本文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分别对台风路径和最大风速关于时间进行拟合。对于台风路径,本文分别对经度和纬度做指数型函数拟合,得到经度和纬度关于时 间的指数函数模型:?????+==-,1.157.116)(,03.22)(002219.0002697.0t t e t E e t N ;对于最大风速预测,先通过傅里叶函数拟合出中心气压与时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原气象厅长官高桥浩一郎得出下面的经验公式:P K V -=1010max ,给出最大风速同时间的关系模型:3.383934.0cos 162.23934.0sin 032.76max +-=t t V , 并根据模型得到台风C 路径预测图及风速预测值。 针对问题三,要求福州未来100年内的台风最大风力,先收集了福州近30年每年遭遇的台风最大风力数据,建立ARIMA(p,d,q)模型,通过平稳化处理、模型定阶等操作确定ARIMA 模型的参数,即ARIMA (2,1,0)。运用spss 软件的分析预测,运行ARIMA 模型选项得出结果,福州未来100年内遭遇台风最大风力为13级。

台风预测与模拟教学内容

台风预测与模拟

对台风的模拟与预测的研究 摘要 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每年遭受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为了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准确有效的台风预报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围绕台风相关数据的预测、台风的路径图以及预测福州10—100年内可能遭遇的台风的最大风力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台风的预测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求解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针对问题一,首先把台风B 中心的经纬度以半小时为单位的形式算出来,然后分别求出台风B 中心和观察点的距离;然后利用拟合工具箱,分别得出距离与气压的关系式:1005*5.203615.01+-=-x y 和距离与风速的关系式:913.1*5.1865076.02-=-x y ;最后算出台风A 中心到福州的距离大致为760公里,把该距离代入所得关系式,即可得出福州此时的气压为(1.0016e+03)百帕,风速为4.5195m/s 。 针对问题二,为了预测该台风此后72小时内的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需要该台风以往的数据,因此,我们首先收集了该台风相关的数据,然后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对此后72小时内的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进行预测,得出结果,并作出该台风的路径图。并且,为了更直接地看出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误差,我们分别作出时间与气压、时间与风速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预测值与真实值出入不大,且路径走向一致。 针对问题三,我们建立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对福州10-100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风力进行预测。首先把收集到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求解,最终预测出福州10-100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风速为:44.6721m/s ,再根据风力等级划分表确定出最大风力为:14级。 关键词

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天气预报就是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天气预报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人们根据天气预报,可以适时安排生产和生活,使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 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这是大气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对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趋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天气预报的时限分:1—2天为短期天气预报,3—15天为中期天气预报,月、季为长期天气预报,1—6小时之内则为短临预报(临近预报)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目前有天气学方法以天气图为主,配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数值天气预报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解流体力学,热力学,动力气象学组成的预报方程,来制作天气预报;统计预报,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手段作天气预报。以上各种有时互相配合、综合应用,并广泛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天气图 是指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在天气图底图上,填有各城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气象科技人员,根据天气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的分布特征和相互的关系。是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天气图分地面天气图及高空天气图主要层次如850百帕、700百帕、500百帕、300百帕、200百帕等天气图,同一时刻上、下层次配合,可了解天气系统的三度空间结构,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范围的天气图,在我国通常用欧亚范围的天气图,有时也用北半球范围,或低纬度(30°N ─30°S)图或某一省,地区范围的小图作辅助分析用。

我们关心天气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协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个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能够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理解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协助学生全面理解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实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实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实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仅仅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升学生对天气的理解水平。能够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实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能够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实行分类。 2.使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防台风措施

防台风措施: 1、人员准备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台风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防风工作。 2)、防风办公室设在项目部,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值班电话或负责人手机,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将台风预报通知到各成员,做好预防工作。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队长的防风抢险突击队,并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快速响应,在出现台风险情时,能够迅速出击,实施抢险工作。 4)、安排专人每天密切跟踪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台风预报,台风警报或紧急警报,提前了解天气预报,及时掌握近期的天气情况。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防风小组加强值班,以便在第一时间内落实相应防范措施。 2、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的配置 器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风速仪1台现场测量 对讲机4台施工机械操作工和安全员手拉葫芦3t 4个 枕木28cm×30cm×300cm 30根 缆风绳30 10根叶轮、叶片固定 急救车辆面包车、皮卡各1辆根据需要调派沙袋若干压盖设备 铁丝若干 3、防范措施。 1)、设备现场上的叶片、轮毂用缆风绳做好防风固定工作,防止被大风吹翻受损。机舱、轮毂上蓬布等遮盖物用铁丝加固。根据台风风向,已吊装完成的风机将风机叶片执行顺浆避风,叶轮偏航至顺风向,使叶轮处于自由避风状态。 2)、吊车做好防风措施,履带吊将起重臂放置于地面,汽车吊开至避风处。3)、台风来临前对工地围墙、室外宣传牌等易兜风的设施要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防大风处理,多加侧面支撑,防止倒塌和脱落。 4)、用电设施和线路要逐一检查,对施工电源、生活用电电源进行全面检查测试,防止漏电和短路,对松散线路进行绑扎加固。电气设备的接地及吊车、风机的接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满足《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台风来临

《收听天气预报》教案示例1

收听天气预报·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天气预报及其意义,了解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组成,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识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和预知天气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在学习卫星云图时,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它技术先进的事实,使学生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和练习法。 教具某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或当地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录音;投影片(天气符号表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讲授提纲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2.卫星云图的识读 三、简易天气图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录相(或录音)]让学生看天气预报的录相(或听录音)。 [提问]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教师讲解]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我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板书]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板书] [教师归纳]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 [提问]通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看到有哪几类气象图?(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等等) [教师讲解]通常气象台就是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做出天气形势的预测,才能准确地预报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只重点学习观看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方法。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板书] 1.什么是卫星云图[板书] [读课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27页“卫星云图”一节课文的第一段,并观察“气象卫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图。 [教师讲解]现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卫星云图,是我国自行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回来的图象。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才能做到。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封底“卫星云图照片”,让学生读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内容。(日期和时间、地球、经纬网、我国的国界和海岸线、长江和黄河、城市、云层及其运动方向标、陆地和海洋) [提问]卫星云图和上述内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层表示各地区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内容表示地区的位置。)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的主要内容就是云。在看云图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海陆界线等等内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层的分布和范围大小、云层的厚薄以及它的运动方向。根据对云层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卫星发射图象的时候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 [练习]看“卫星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云图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的天气状况?(1990年5月31日14点30分) (2)图中的主要云区在哪里?大致呈怎样的方向延伸?向哪个方向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向东移动。)

第一届全国天气预报竞赛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全国天气预报竞赛理论知识试题 山东·济南 2008年1月17日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共20小题52个空,每个空0.5分,计26分) 1、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和地面摩擦,当然这些外因都要通过大气本身的特性而起作用。 2、1月北半球中高纬西风带上有三个大槽,分别位于东亚沿岸、北美东岸以及东欧地区;而7月份西风带整体显著北移,中高纬有四个大槽,分别位于北美东岸、西欧、亚洲中部及西太平洋。 3、全球高空急流有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 4、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有: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东风波、赤道辐合带、赤道缓冲。 5、我国的寒潮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三个大类,即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 6、根据天气分析预报实践的总结,我国常见大风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风、低压大风、台风大风、雷雨冰雹大风等。

7、依据500hP环流形势,中央气象台将大范围冰雹天气划分为四个类型:高空冷槽型、高空冷涡型、高空西北气流型、南支槽型。 8、霜冻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 9、高空槽和地面气旋移近大山时,在山前填塞,山后重新发展。在无明显系统东移时,迎风坡常有地形脊形成,而背风坡常有地形槽形成。 10、当700mb的高空槽线落在地面锋线的后面时,如果暖空气比较湿而稳定,则锋前的天气由晴转为多云(中高云)天气,冷锋过后,风雨交加,700mb高空槽过后大雨即停,转为中云天气,待500mb高空槽过后才会转为晴或高云天气。 11、南亚高压:南亚高压脊线的位置和变动与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和季节性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南亚高压通常分为:东部型、西部型、带状型三种类型。当南亚高压为东部型时,500百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西伸北跳,588线控制在长江中下游,长江流域少雨,而西北和东北地区一带多雨。当南亚高压为西部型时,500百帕588线偏东偏南,雨带多在长江流域。 12、《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中,暴雨预报等级用语分暴雨预报、暴雨警报、暴雨预警信号三级。 1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