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诊断弹性成像概述

合集下载

剪切波(SWE)及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诊断价值

剪切波(SWE)及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诊断价值

剪切波(SWE)及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诊断价值剪切波(SWE)及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诊断价值引言:乳腺实性病灶是指乳房组织中的肿块或包块,包括乳腺增生、囊实性结节、腺病变和乳腺癌等疾病。

正确诊断乳腺实性病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和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 ARFI)成为乳腺实性病灶诊断的新方法。

本文将从两种成像技术的原理、诊断价值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剪切波(SWE)成像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剪切波弹性成像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播速度变化来评估组织硬度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激起组织内深部的弹性波,通过超声线性阵列探头记录并分析传播速度,进而计算出组织的硬度。

相比传统B超成像,剪切波成像不仅可以提供肿块的大小、形状等信息,更能提供肿块的弹性特征。

剪切波成像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无创性。

由于采用超声波作为激发源,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或不适;其次,实时性较好,成像速度快,能提供定量数据和图像;第三,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组织内部的结构;第四,可重复性好,适合长期观察疾病的变化。

二、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的原理与特点ARFI是利用超声波对组织施加辐射力,并通过测量物体形变的特性来推断组织的硬度。

其原理是在超声成像中使用特定的束斑模式产生一个辐射力,产生的应变迅速蔓延,并被激发源所监测到,通过处理和分析声脉冲信号的时间幅度变化,可以得出组织的硬度信息。

ARFI成像的特点如下:第一,定量化程度高,能够提供组织硬度的具体数值;第二,成像速度快,可在几秒钟内完成;第三,对于深部组织也有较好的成像效果;第四,对于小肿块的检测敏感度较高。

三、剪切波(SWE)和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应用1. 诊断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可导致乳房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PPT课件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PPT课件

临床应用
➢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肛门指诊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规二维超声和经直肠超声检查 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有限的,而超声弹性成 像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信息及方法。弹性成像技术可 用于指导前列腺癌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敏 感性,对于鉴别组织的良、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
平 均 硬 度----软的------绿色 低于平均硬度----位移大---红色 高于平均硬度----位移小---蓝色
概述
相关技术:
➢ 压迫性弹性成像:是目前最主要的弹性成像技术,激励是指操作者手 法施加一定的压力,比较组织受压前后的变化,得到一幅相关压力图。
➢ 间歇性弹性成像:组织所受的激励是一个低频率的间歇振动,造成组 织的位移,然后用组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去发现组织的移动位置。通 过这种方法得到组织相对硬度图,此种方法不依赖于操作人员,重复 性好,但仪器比较复杂,价格昂贵。
临床应用
➢ 静脉血栓:不同时期的血栓其危害性及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 急性期的血栓与血管壁的粘附比较疏松,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等 致命性病变的危险性较大,通常应积极地进行抗凝治疗,部分进行 溶栓及置入滤器等。亚急性及慢性期的血栓开始机化,与血管壁粘 附较紧密,不容易脱落,主要以维持抗凝治疗为主。
➢ 振动性弹性成像:此种激励是一个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组织并在组织 内传播,产生一个振动图像并通过实时多谱勒超声图像表现出来。振 动性超声成像是最新的弹性成像技术,目前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仅对 离体组织有实验研究。源自弹性成像硬度分级等级
弹性等级评分标准
模拟图 弹性成像
1 病灶整体或大部分显示为绿色
2 病灶内蓝绿色混杂,绿色为主 3 病变内蓝色为主,周边见部分绿色

乳腺b超弹性评分标准

乳腺b超弹性评分标准

乳腺b超弹性评分标准乳腺b超弹性评分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诊断方法,通过对乳腺组织的硬度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乳腺疾病的情况,对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将介绍乳腺b超弹性评分的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1. 弹性评分标准。

乳腺b超弹性评分通常采用5分制,分为0分、1分、2分、3分、4分五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组织硬度。

其中0分代表组织极软,1分代表组织较软,2分代表组织中等,3分代表组织较硬,4分代表组织极硬。

医生通过触诊和b超检查,根据乳腺组织的硬度,进行评分,从而判断乳腺疾病的情况。

2. 评分标准的临床应用。

乳腺b超弹性评分主要用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

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通过对乳腺肿块进行b超检查,并结合弹性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块的性质。

一般来说,恶性肿块的硬度要大于良性肿块,因此弹性评分可以作为判断肿块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乳腺b超弹性评分还可以用于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乳腺增生则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

通过评估乳腺组织的硬度,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程度,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乳腺b超弹性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评分过程需要细致、耐心,医生需要熟练掌握b超仪器的操作技巧,以保证评分的准确性。

其次,评分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导致诊断偏差。

最后,乳腺b超弹性评分只是乳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最终诊断结果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之,乳腺b超弹性评分是一种重要的乳腺疾病诊断方法,通过对乳腺组织硬度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乳腺疾病的情况,对于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评分技巧,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地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发展
技术进步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从最初的静态弹性成像发展到动态弹性成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实现了实时成像和定量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肿瘤诊断、心血管疾病诊断等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其他成像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波的折射:当超声波遇到介质的界面时,部分声能会进入另一种介质,形成折射波。
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组织弹性的技术。
应用:主要用于检测组织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原理:通过测量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计算组织的弹性系数。
优点:无创、实时、可重复,对组织损伤小。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的传播与反射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超声波在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超声波的反射:当超声波遇到介质的界面时,部分声能会反射回发射端,形成反射波。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检测反射波的强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实现对组织弹性的定量评估。
A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材料的弹性和强度
B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的疲劳和磨损情况
D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检测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地质勘探
B
D
A
C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地质构造分析
医学诊断
肿瘤诊断:通过检测肿瘤组织的硬度和弹性,辅助诊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
肝脏疾病诊断:检测肝脏组织的硬度和弹性,辅助诊断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应变式弹性成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应变式弹性成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应变式弹性成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我们来了解一下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原理与特点。

应变式弹性成像是通过人工手动压迫乳腺组织,观察组织的变形程度,来评估组织的硬度与弹性。

而剪切波弹性成像则是通过产生机械振动或声波传导,测量组织内剪切波的传播速度,从而计算出组织的弹性模量,以反映组织的硬度。

两种技术在原理上有所不同,但都能够提供客观的组织弹性信息,对于乳腺结节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呈现出结节组织的硬度信息,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尤其是对一些乳腺纤维瘤、囊性乳腺病变等良性结节,其组织较软,与恶性结节有所不同,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更好地将两者区分开来。

对于一些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的结节,弹性成像技术也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除了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优势外,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它不仅可以用于乳腺结节的评估,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部位的肿块、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诊断。

而且,弹性成像技术的操作简便、无创伤,对患者无痛苦,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感,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广泛好评。

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的诊断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乳腺组织的解剖结构复杂,受到周围组织的挤压等因素影响,结节区域的弹性成像图像可能产生干扰,导致诊断的不准确性。

弹性成像技术的标准化还不够成熟,不同设备、不同技术操作者之间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到诊断结果的可比性。

对于弹性成像技术的标准化操作、诊断标准的统一、技术操作者的规范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们能够提供客观的组织硬度和弹性信息,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乳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预后评估。

随着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它将会在乳腺结节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超声弹性成像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弹性系数不同的特征成像的一种新技术,它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成为医学成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超声弹性成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近年来关于乳腺以外器官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如甲状腺、前列腺、肝脏等,并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显示出日益增长的优势。

本文就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这些组织器官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发展情况进行综述。

标签:超声弹性成像;临床应用;乳腺近年来,医学弹性成像新技术发展迅速,其中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是这些新技术的典型代表之一。

UE这个概念最初是在1991年被Ophir等[1]提出的,它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弹性系数的不同,对组织施加一个内部(包括自身的)或外部的动态或者静态(准静态)的激励,在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规律的作用下,组织将产生一个响应,例如位移、应变、速度等的分布产生一定的改变,利用超声成像方法,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感兴趣部位组织的形变程度,借图像色彩反映组织的硬度[2]。

弥补了常规超声不能反映组织硬度的不足。

目前常用的UE技术包括瞬时超声弹性成像(TE)、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RTE)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发(ARFI)。

至今UE已经发展为医学成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UE在临床应用最多的是乳腺疾病的检查,近年来其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其他脏器,如甲状腺、前列腺、肝脏等,现综述如下。

1 UE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乳腺肿瘤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显示组织的硬度,乳房比较方便进行外部施加微小压缩,因此UE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最为常见,并且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乳房内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大小顺序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化>乳腺>脂肪组织,弹性系数越大代表组织的硬度越大[3]。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实时成像,可动态 观察组织变化
高分辨率,可清晰 显示组织结构
操作简便,可快速 获取检测结果
高分辨率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 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结 构和病变情况。
高分辨率成像还可以帮 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变 的性质和程度,为治疗 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高分辨率成像有助于医 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提高诊断准确性。
动态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动态成像,提 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的发展
技术突破
1
2
3
4
1970年代:超声弹 性成像技术的概念
提出
1980年代:超声弹 性成的广泛应
用和进一步发展
1990年代:超声弹 性成像技术的临床
应用
临床应用
肿瘤诊断:通过 测量肿瘤组织的 弹性系数,判断
肿瘤的良恶性
心血管疾病诊断: 测量血管壁的弹 性系数,评估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
肝脏疾病诊断: 测量肝脏组织的 弹性系数,评估 肝脏疾病的严重
程度
肌肉骨骼疾病诊 断:测量肌肉骨 骼组织的弹性系 数,评估肌肉骨
骼疾病的程度
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应用领域拓展:从医学领域向其他领域拓展, 如工业检测、地质勘探等
04 弹性系数的应用:评估材料 的弹性、强度、耐磨性等性 能指标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的应用
肿瘤检测
01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检测肿 瘤的硬度和弹性
02 肿瘤的硬度和弹性与肿瘤的恶 性程度有关
03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辅助医 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
04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提高肿 瘤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还可 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辐 射伤害,提高患者的舒 适度和安全性。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物 体 的弹 性,是该 物体在 力的作用 下保持 自身形状 的 能 力。比如说 在同等 的外 力作 用下 ,相 对较软 的脂肪组 织 和相对较硬的肿瘤组织 比较 , 脂肪会 比肿瘤有更 大的形变 。
材料 在弹 l f 牛变 形 阶 段 , 其 应 力 和 应 变 成 正 比例 关 系 ( 即 符
松 比数 值 介 于 0 . 4 9 0 ~ 0 . 4 9 9 之间 , 不 组 织 间的 差 异 非常 小 , 几 乎 不 可 被 压 缩 】 。 杨 氏 模 量 、 剪 切 模 量 和 泊 松 比在 均 匀 各 向 性 材 料 中有 着 以 下 关 系 G - __ _ 。 生 物 体 组 织
为 含 水 量 高 , 泊 松 比接 近 0 . 5 , 由上 面 公 式 可 以得 到 剪 切 模 量 与 杨 氏模 量 之 问 的 关 系 , 即 E = 3 G。 也 就 是 说 , 对 于 常 的 生 物 软 组 织 杨 氏模 量 和 剪 切 模 量 表 征 的 是 同 一 一 物 理量 。 后 面 统 一使 用剪 切模 量 这 个 术 语 。 在 常 见 的 生 物 软 组 织 中 ,剪 切 模 量 有 巨 大 的 差 异 性 。 D u c k 和 S a r v a z y a n 0 指 出 在 机 体 软 组 织 中 ,剪 切 模 量 的 变 化 范 围 可 以 高 达 4个 数 量 级 , 因 此 剪 切 模 量 是 所 有 弹 性 参 数 中 最 适 于 成 像 的 , 同 时 也 是 与 触 诊 关 系 最 密 切 的 弹 性 参
用。超声作为乳腺检查的常规方法 ,以其方便 、实时、准确、 分辨 力高及价 格低廉等优 点为 临床医师 所青睐 。近 年来可
以 检 测 生 物 组 硬 度 的超 声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出 现 , 为超 声 提 供 了检 台 病 变 的 新 手 段 。利 用 该 技 术 的 许 多 研 究 也报 道 了 趟 声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在 准 确 鉴 别 、诊 断 乳 腺 疾 病 方 面 有 着 良 好 的 应 用 前景 _ 】 。 J 。 目前应 用 F乳 腺 检 查 最 常 见 的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主 要 有 2种 , 即 准 静 态 ( 静 压 式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和 剪 切 波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这 2种 技 术 采 用 了 不 同 的 激 励 手 段 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疾病的超声弹性成像
(一)概述
生物组织的弹性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分子构成、组织构成形式,以及ROI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某些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弹性差异。

临床医师通过触诊发现乳腺肿瘤,就是利用手指的触觉定性地判断正常乳腺组织与肿瘤组织之间的弹性差异,从而判断有无肿块,以及进一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因此,乳腺组织的弹性信息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成像模式如CT、MRI和二维或彩色多普勒超声都无法直接提供组织弹性这一基本的力学属性信息。

近年来,弹性成像发展迅速,尤其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半定量或定量研究组织弹性信息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1991年Ophir首先报道了定量测量软组织应变与弹性模量的方法。

Krouskop等研究显示乳腺显微组织的硬度是脂肪组织的10~100倍,而浸润性导管Ca的硬度则远远超过了正常乳腺组织的硬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首先介绍一些弹性成像中的基础术语。

(1)应力与应变
应力(stress)是指力作用于物体,当作用力与弹性平衡时弹性体所呈现的力。

应变(strain)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产生形态或提及的改变。

应力与应变式描述物体弹性(elasticity)的基本物理量。

(2)弹性系数(modulus of elasticity)
弹性系数(modulus of elasticity)为一常数,为应力与应变之比(应力/应变)。

在弹性成像中,通常采用杨氏系数(Young’s modulus, 线性伸长系数)。

杨氏系数=应力/应变=F×L/A×△L(F:外力;L:线原长;A:截面积;△L:伸长长度)。

组织被压缩时,只内所有的点都会产生一个纵向(压缩方向)的应变,如果组织内部弹性系数分布不均匀,组织内的应变分布也会有所差异。

弹性系数大的区域,引起的应变比较小;反之,弹性系数小的区域,相应的应变比较大。

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为弹性成像通过收集被测体的磨时间段内的信号,利用自相关技术(combined autocorrelation method,CAM),对压缩前、后的射频信号进行分析,估计组织内部不同位置的位移,从而计算出组织内部的应变分布情况。

然而组织内部的应变不仅分别与组织的弹性模量分布有关,海域组织的形状和边界等因素有关。

因此,应变图像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组织弹性模量的差异。

目前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逆问题的求解,由组织内部的应变分布和边界条件的假设,重建其弹性系数,以便于更准确的反映组织内内在弹性性质。

(二)应用
(1)操作方法
加压手法分为徒手加压(free-hand)与振动器加压两类。

在徒手加压时,手持探头在病灶部分做微小、中等速度的振动(加压-减压),尽量保持振动方向与胸壁垂直。

由于组织受压产生的应变与位移,与加压的压力大小有关,亦可因压放的频率高低而不同,因此在部分仪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一个综合指标----施加的外力、施加外力的频率,以数字1~7表示。

临床实际操作时,一般使仪器显示屏上的压力数字控制在2~3级为宜。

弹性图像的取样框应稍大于病灶范围,应包括皮下组织、腺体组织和部分胸肌组织,尽量使病灶居于取样框的中央部位。

弹性图可以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

(2)弹性硬度分级
以下以日立EUB-8500超声诊断仪为例,介绍弹性图像硬度分级。

该系统以彩色编码不同组织的弹性大小,绿色表示取样框内组织的平均硬度,红色表示比平均硬度软,蓝色表示比平均硬度硬。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是Ueno等推荐的硬度分级标准,该方法格局低回声病灶区县市的不同颜色,将病灶表现分为5级别:1级,病灶区域整个变形明显,病灶表现为均匀的绿色,与周围乳腺组织相同;2级,病灶区域大部分扭曲变形,病灶表现为蓝绿相间的“马赛克”状;3级,病灶区域的边缘扭曲变形,病灶中心为蓝色,周围部分为绿色;4级,整个病灶区域没有明显变形,整个病灶表现为蓝色;5级,病灶区域以及周边没有明显变形,表现为整个病灶表现为蓝色。

乳腺囊肿在弹性成像中有特殊的表现,即由浅至深分别为蓝、绿、红的分层状结构;多数学者认为这种表现是由弹性成像中的应变伪像造成的。

由于其特殊表现无法归类于5分法分类,目前倾向于视为弹性成像中的一类特殊现象。

(3)临床应用结果
已经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病变的组织弹性评分通常以1~3级多见,而恶性病变以4~5级多见。

罗葆明等对170例患者共计219个乳腺结节进行检查,采用RTE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RTE4分以上为恶性,3分以下为良性。

所有患者均获手术病理证实。

在166个良性结节中,组织弹性评分1~3级者162个(97.6%);在53个恶性结节中,组织弹性评分4~5级者45个(84.9%)。

在Itoh等的研究中,恶性病灶的平均硬度为4.2±0.9,而良性病例的平均硬度为2.1±1.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研究显示,恶性病变的硬度与病灶的大小、深度、腺体类型均无关[参考文献],这对于发现较小的乳腺Ca具有重大意义。

常规超声对乳腺Ca的发现和诊断与病变大小、深度及所在的乳腺背景回声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常规超声对较小的乳腺病灶(<5mm)显示率低于50%。

弹性成像提供了组织弹性差异这一新的力学属性,由于某些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弹性系数的变化较之与常规超声的声阻抗差大几个数量级,故可发现在常规超声声像图上模糊不清的病变,或者给出病变区与正常区域间硬度上的相对差别。

朱庆莉等在个案报道中曾提及在1例浸润性导管Ca的检查中,采用灰阶超声仅见1个病灶(1.9cm),而弹性成像发现了该病灶旁的2个未曾被灰阶发现的结节,后被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病灶,直径分别为0.6cm和0.7cm,结合弹性成像结果后,可以使一部分病例的超声诊断敏感性得到提高。

Garra在研究中发现,部分乳腺Ca在灰阶超声显示病灶后方明显衰减,在弹性图像中则可清楚地显示原本隐藏于声影之中的肿块后边界,从而得到一个病变区与正常区域间硬度上的分界。

然而,乳腺肿的脂肪组织、腺体组织,以及致密结缔组织的硬度有很大差异,在弹性图像中形成了一个相对不均匀的背景,朱庆莉等在研究中发现某些乳腺组织也可表达为硬度大的区域,如Coop’s 韧带或其他致密结缔组织,因此弹性成像评分为5级对常规超声隐形乳腺Ca的诊断价值还有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和进一步证实。

超声组织弹性成像评分1分的临床意义:由于乳腺Ca,包括浸润性Ca和导管内Ca,硬度远远高于正常乳腺组织,所以如果病变的弹性系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那么乳腺Ca的可能性就很小。

以往,部分乳腺病变在常规超声中显示为低回声的局限性病变,当病变较小或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时,往往只能采用活检的方式确定其性质。

但是,如果这些病灶的弹性成像为1级,则说明其硬度与周围组织相近,往往提示病变的性质为良性。

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中弹性成像分级为1级者仅有2例为恶性病变,且均限于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研究的早
期。

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弹性分级为1级的乳腺肿块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活检。

这对于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声像图上显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良性病变、部分炎症性病变的准确诊断有很大帮助,与常规超声结合肯定可以提高乳腺Ca检出诊断的特异性。

弹性成像的假阴性与假阳性:乳腺病灶的特殊组织学改变可能直接影响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特异性。

多数浸润性乳腺Ca其硬度明显高于周围的乳腺组织,弹性成像可做出正确诊断。

但是,部分特殊类型的乳腺Ca,如髓样Ca和粘液Ca,以及一部分内部合并坏死、液化的恶性病灶,影响了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较大的乳腺病灶,由于却反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照,无法准确评估其应变,因而使诊断的准确度偏低。

从病理组织学的角度分析,引起良性病变硬度增加,造成弹性成像诊断假阳性的原因可能包括:纤维腺瘤合并钙化,硬化性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合并梗死、变性等。

此时,紧密结合常规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可能对做出准确诊断有很大帮助。

减少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差异的方法:保证操作时的标准型和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临床实际操作的实际条件所限,并不是每一个检查过的病例都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

因此,规范化操作显得很有必要:1、要保证病灶居于图像的中央;2、加压获取图像时应匀速、垂直于胸壁,尽量避免侧向华东以尽量避免弹性伪像的形成;3、超声弹性成像不适用于过大的病灶。

此外,全面掌握乳腺常规超声的诊断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弹性成像的结果,对两种成像方法采取优势互补的方法,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三)超声弹性成像的局限性与展望
目前公认的评分标准难以判定部分乳腺肿瘤,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是如何完善却是一个不争的、尚待商榷的事实。

造成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或者是否确实与ROI局部恶性可能病灶内是不是存在坏死、液化或者ROI局部良性可能病灶内是不是存在硬化、钙化等有关,尚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之后回顾性分析所证实。

二维常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的结合以及优势互补是一个比较值得采取的、中肯的建议。

弹性成像的图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采集的质量,目前在有效获取弹性成像数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虽然现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可以确信,弹性成像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扩展了超声诊断的范围,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应该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