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

合集下载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及注意事项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及注意事项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及注意事项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检测方法MPN检索表使用GB/T 4789.3-2023检索表中阳性管数是以1mL(g)×3、0.1mL(g)×3和0.01mL(g)×3的梯度进行表示,GB 4789.3-2023阳性管数是以0.10、0.01和0.001的梯度表示,均根据稀释倍数推算结果,结果相同。

推算方法以GB 4789.3-2023为例,改用1g(mL)、0.1g(mL)和0.01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高10倍,其余类推即可。

常用标准常见问题及解答1、如何选择检测方法?答:你要依据产品的执行标准去选择检测方法,不是说你喜爱那种就可以用那种。

2、03版的结果能不能和10版的结果进行换算和比较?答:其实换算是不行的,这个两个不同的标准。

假如只是进行比较两个结果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

3、同一批产品,检测的两份结果不一样,是不是那里出问题?答:其实不是出问题,这个是正常的,同一批产品不代表他们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是一模一样的,假如是这样也没必要做五份去验证产品合格了吧?假如说同一份样品(制成一份样)消失结果差好远的话,这里就要去分析那里出问题。

样品采集怎样采样,才能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这里将样品分为两类: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1、对于预包装食品① 应采集相同批次、独立包装、适量件数的食品样品,每件样品的采样量应满意微生物项目检验的要求。

② 独立包装小于、等于1000g 的固态食品或小于、等于1000mL 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包装。

大肠菌群的概念

大肠菌群的概念

大肠菌群的概念
大肠菌群是指一类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等。

这些细菌在肠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

然而,当这些细菌离开肠道环境,进入外界环境时,它们就成为一种污染物,因此大肠菌群通常被用来作为水质和食品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大肠菌群在肠道中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食物。

它们可以分解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从而产生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合成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B。

此外,大肠菌群还能帮助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与有益菌群一起维持肠道的健康。

然而,当大肠菌群离开肠道环境时,它们就成为一种污染物。

在水中,大肠菌群可能引起肠道疾病的传播,如腹泻和食物中毒等。

在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可以反映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的优劣。

因此,在水质和食品检测中,大肠菌群的数量被用来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大肠菌群检测通常包括两个主要的步骤:培养和计数。

培养的目的是增加大肠菌群的数量,以便更容易地进行计数。

计数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如显微镜计数或自动计数器等,来计算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在实验室中,培养大肠菌群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取决于细菌
的数量和样品的类型。

一般来说,需要24到48小时来培养大肠菌群并进行计数。

在计数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培养基来促进大肠菌群的生长,同时还需要遵循一些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计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大肠菌群是肠道中的重要细菌群体,在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肠菌群在emb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大肠菌群在emb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一、大肠菌裙简介1. 大肠菌裙是指在人体和动物的结肠内生活的细菌裙,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和类大肠埃希菌等。

2. 大肠埃希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结肠内,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微生物,同时也是一种致病微生物。

二、emb平板的介绍1. emb平板是一种用于检测肠道细菌的培养基,通常用于分离和鉴定大肠埃希菌。

2. emb平板富含琼脂、硬琼脂和牛血精制而成,是一种含有低浓度的增菌霉素和优菌霉素的选择性富集培养基。

三、大肠菌裙在emb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 菌落形状大肠埃希菌在emb平板上的菌落形状通常为大而平坦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2. 菌落颜色大肠埃希菌在emb平板上的菌落颜色通常为闪烁的金属绿色或带有金属绿色光泽的暗紫色。

3. 胆红素产生大肠埃希菌在emb平板上产生的胆红素是造成其菌落呈现金属绿色或暗紫色的主要原因,胆红素是大肠埃希菌代谢产物的一种。

4. 水解作用大肠埃希菌在emb平板上具有葡萄糖激酶、极少量葡萄糖酸乳糖的水解酶,这使得在emb平板上的大肠埃希菌菌落具有独特的颜色和形态。

四、emb平板对大肠埃希菌的选择性1. 低pH值emb平板的pH值通常维持在5.2-6.8之间,对大肠埃希菌有选择性的作用,不利于其他细菌的生长。

2. 抗生素含量emb平板中的增菌霉素和优菌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具有选择性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

3. 胆红素指示剂emb平板中含有微量的胆红素指示剂,使得大肠埃希菌在平板上表现出特有的金属绿色或暗紫色的菌落特征。

五、emb平板在大肠埃希菌检测中的应用1. 医学领域emb平板常常用于临床医学中对大肠埃希菌的快速筛查和鉴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食品工业emb平板可用于对食品样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3. 环境监测emb平板还可用于对水体和环境样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用以评估环境污染情况。

六、结论emb平板对大肠埃希菌具有很好的筛查和鉴定作用,其独特的选择性培养基配方和菌落特征,使其在医学、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大肠菌群测定步骤

大肠菌群测定步骤
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稀释 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样品匀液。
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混匀或 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样品匀液。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
每固递体增 和稀半释固1体次或样,品换生稀用释1理支1 m盐L灭菌水吸管的或吸无头。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min,制成1:10 的
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mL,则用双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或其他无菌容器中充分振摇或置于机械振荡器中振摇,充分混匀, 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情境六:微生物检测技术
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 知识点:大肠菌群测定步骤
称取25g样品,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 min 均质1 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 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之一。

而大肠菌群数是衡量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大肠菌群数的定义、危害、检测和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一、大肠菌群数的定义大肠菌群是指肠道中的细菌群落,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梭菌等多种菌种。

在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是指每100毫升水中含有的大肠菌群数量。

通常情况下,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数应该是0个/100毫升,否则就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大肠菌群数的危害大肠菌群数超标的生活饮用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具体表现如下:1.引起肠胃疾病。

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会通过口腔、食道、胃等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肠胃疾病,如腹泻、呕吐、腹痛等。

2.导致感染性疾病。

某些大肠菌群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3.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儿童和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较弱,对大肠菌群的抵御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受到其危害。

三、大肠菌群数的检测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需要对其进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一般来说,大肠菌群数的检测应该由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膜过滤法、MPN法等。

1.膜过滤法。

该方法是将水样通过一种特殊的膜过滤器,将其中的大肠菌群过滤出来,并将其培养在含有大肠菌特异性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最后通过计数器进行计数。

2.MPN法。

该方法是将水样分别加入多个含有大肠菌特异性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通过观察每种培养液中的大肠菌群的生长情况,最终确定其大肠菌群数。

四、大肠菌群数的控制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大肠菌群数的污染。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应该建立保护区,禁止污染源进入,保护水源的纯净。

2.加强水厂处理。

水厂应该对水源进行充分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以保证水质达到标准。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1. 传统的培养方法:将样本(如粪便)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利用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进行鉴定和计数。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特定菌株的数量和种类信息,但对于非常少量的菌群或无法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群不敏感。

2. 分子生物学方法:使用PCR、实时定量PCR、高通量测序等技术,通过分析样本DNA中的16S rRNA基因序列或其他特定的代谢基因序列,对大肠菌群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计数。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复杂菌群的成员组成及其数量,也可以观察菌群的动态变化。

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选择适当的方法取决于研究目的、样本来源及需求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大肠菌群超标的常见原因

大肠菌群超标的常见原因

大肠菌群超标的常见原因大肠菌群超标的常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不洁净:食物和饮水中存在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群的污染,尤其是来源不明的生食、未经充分加热处理的食品,如生肉、海鲜、水果和蔬菜等,容易成为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

2. 食品不合格:质量不过关的食品也是导致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之一。

这些食品可能受到污染或储存不当,导致大肠菌群繁殖。

3. 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大肠菌群超标。

如经常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品,不吃足够的膳食纤维,长期有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使肠道营养平衡失调,细菌滋生。

4.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感染肠道病原菌,从而引起大肠菌群超标。

因为免疫系统的功能不正常,无法有效抵抗细菌入侵。

5. 药物滥用:长期或过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等药物,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使大肠菌群超标。

6. 肠道疾病:一些肠道疾病也会导致大肠菌群超标,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等。

这些疾病会破坏肠道屏障,使大肠菌群进入其他部位,导致感染和炎症反应。

7. 环境污染: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不良,如下水道不通畅、垃圾滞留等,容易造成大肠菌群的超标。

8. 旅行与旅游:旅行和旅游时,可能会暴露在不同地域的饮食水环境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水质和食品卫生状况较差,容易导致大肠菌群超标。

9. 不良卫生习惯:不常洗手、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卫生习惯,容易给大肠菌群的繁殖提供生长的条件。

10. 慢性压力:长期承受压力、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容易导致肠道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引起大肠菌群超标。

总结起来,大肠菌群超标的常见原因涉及到饮食和生活习惯、药物滥用、肠道疾病、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使用药物、定期进行体检等,以预防大肠菌群超标带来的健康问题。

水中总大肠菌群应急条件下处理案例及方法

水中总大肠菌群应急条件下处理案例及方法

水中总大肠菌群应急条件下处理案例及方法【实用版4篇】《水中总大肠菌群应急条件下处理案例及方法》篇1水中总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水源受污染、管道密封不良、消毒泵药量不足、污水排放系统超负荷等等。

在应急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水质安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处理案例及方法:1. 关闭水源:如果水中总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是由于水源受污染造成的,可以采取关闭水源的措施,以避免继续污染。

2. 消毒处理:可以使用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例如氯气、臭氧、紫外线等,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过滤处理:可以使用过滤器对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过滤器应该选择能够去除细菌和病毒的过滤器,例如微滤器、超滤器等。

4. 煮沸处理:可以将水煮沸,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煮沸的时间应该足够长,以确保水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灭。

5. 专业处理: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处理,例如水质检测人员或水处理工程师,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在应急条件下,处理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水质安全。

《水中总大肠菌群应急条件下处理案例及方法》篇2水中总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管道密封不严、消毒泵药量不足、污水排放量增加等。

在应急条件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数量。

以下是一些处理案例及方法:1. 采用紫外线灯管近距离照射。

紫外线灯管可以杀灭各种细菌,包括大肠杆菌。

在应急条件下,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管对水进行照射,以降低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数量。

2. 煮沸水。

煮沸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可以杀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

在应急条件下,可以将水煮沸三分钟以上,以确保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被杀死。

3. 采用专业消毒剂。

专业消毒剂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在应急条件下,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消毒剂包装上的使用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法 大肠菌群MPN 计数法
• 5 检验程序 • 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见下图1。
6 操作步骤
• 6.1 样品的稀释 • 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 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 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 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 6.1.3 样品匀液的pH 值应在6.5~7.5 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 或1 mol/L HCl 调节。
紫黑色或中心深紫色,圆形,稍凸起,边缘 整齐,表面光滑,常有金属光泽; 在麦康凯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桃红色或中心桃 红、圆形,扁平,光滑湿润。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 色镜下照片
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的特征
麦康凯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 4.2 煌绿乳糖胆盐(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 汤:见附录A 中A.2。
• 4.3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iolet Red Bile Agar,VRBA) :见附录A 中A.3。
• 4.4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 中A.4。 • 4.5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A 中A.5。 • 4.6 无菌1 mol/L NaOH:见附录A 中A.6。 • 4.7 无菌1 mol/L HCl:见附录A 中A.7。
• 6.1.4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 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 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 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 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 ,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 6.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 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 次, 换用1 支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 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
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 2.2 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 • 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
3 设备和材料
•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 下:
• 3.1 恒温培养箱:36 ℃±1 ℃。 • 3.2 冰箱:2 ℃~5 ℃。 • 3.3 恒温水浴箱:46 ℃±1 ℃。 • 3.4 天平:感量0.1 g。 • 3.5 均质器。 • 3.6 振荡器。 • 3.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2010-03-26 发布2010-06-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前言
• 本标准代替GB/T 4789.3-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 肠菌群计数》。
• 本标准与GB/T 4789.3-200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 ——“第二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的平板菌落数的选择范
围修改为“15 CFU~150 CFU”; • ——删除了“第三法大肠菌群PetrifilmTM 测试片法”。 •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 4789.3-1984、GB 4789.3-1994、GB /T 4789.3-2003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 3.8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 mL。 • 3.9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 3.10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 3.11 菌落计数器。
4 培养基和试剂
• 4.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 肉汤:见附录A 中A.1。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 大肠菌群的概念及组成
大肠菌群的概念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
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 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的组成
大肠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产气克 雷伯氏菌属和阴沟肠杆菌。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
1、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 2、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指标菌原因 (1)在粪便中数量最大; (2)在外环境中存活的时间与致病菌大体相同; (3)检测方法简便容易。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
3、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 (1)判断食品中否受到粪便污染。 (2)有利于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有利于控制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保存
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三、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2.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3.培养特性:在EMB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深
6.2 初发酵试验
• 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 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 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 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 ℃培养 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 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 ,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
、GB /T 4789.3-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 • 1 范围群计数
•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大肠菌群(Coliforms)计数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 2 术语和定义 • 2.1 大肠菌群coliforms • 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