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查找

对分查找
对分查找

教案二

一、课题:对分查找

二、教学目标:了解对分查找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对分查找的基

本思想和特点。能够对所给实例用对分查找进行解答同时能够理解对分查找的流程图。认识到对分查找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三、教学重点:理解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与概念并合理的运用对分

查找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对对分查找流程图的理解与认识。部分代码的理解。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时

六、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趣闻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进行对分查找概念的理解与学习。

讨论:XX商品的价格在XX到XX之间让学生猜他的价格,学生没报一个数字就告诉他比实际数字大还是小。(通过学生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出对分查找法同时体现对分查找法的优势)。

(2)进行新课:对分查找法的概念与前提(必须是有序的)。

(3)课间学生上机操作体验对分查找法,同时布置任务用对分查找法解决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4)教师提问解决学生和总结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并解决。

(5)注意事项:对分查找中心点的计算M=(i+j)/2(i 和j代表范围【I j】),新的查找范围[m+1 , j]或[I ,m-1]查找结束

的条件找到数据或者i>j。

(6)对分查找的的优势与意义。

七、教具:计算机,黑板

八、教学反思:………………………..

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一、设计思想 对分查找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基础算法。对于一个基础算法的学习,同样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本堂课以一个游戏暖场,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游戏或生活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我解析算法的形成过程,本课分解了问题动作,找出问题的全部可能情况,在对全部可能情况总结归纳的情况下,得出对分查找的基础算法,最后在程序中得到实现,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对分查找算法形成的科学逻辑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C 查找、排序与问题解决 (2)通过实例,掌握使用数据查找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 基本要求:1.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 2.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材内容:第二章算法实例 2.4.3对分查找和第五章5.4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课题定为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着重是对分查找算

法的形成和初步程序实现,第二课时利用对分查找算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程序实现,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从《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看,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相应的科学步骤形成对分查找的算法。对学生来说,要求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初步掌握或了解对分查找的前提条件、解决问题的对象,明确对分查找算法结构和对分查找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应该已经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和VB基本操作,这节课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归纳总结对分查找解决不同情况问题的一般规律,鉴于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分解动作、比较迁移等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分查找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分步解析获取对分查找的解题结构,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多种不同的可能情况,逐步归纳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确定解题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体验科学解题的重要性,增强效率意识和全局观念,感受对分查找算法的魅力,养成始终坚持、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成功的意志品质。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解并理解对分查找的过程。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线索:游戏引领---提出对分查找原理--- 解析对分查找的算法特征---实践解决问题。

C语言 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

C语言顺序查找、折半查找#include #include typedefstruct dui{ char data; struct dui *next; }linkqueue; char temp; voidinit_LIST(linkqueue *LIST) { LIST->next=NULL; } intlen_LIST(linkqueue *LIST) { int i=0; linkqueue *p; p=LIST->next; while(p!=NULL) { p=p->next; i++; } return i; } voidprint_LIST(linkqueue *LIST) { linkqueue *p; p=LIST->next; while(p!=NULL) { printf("%c ",p->data); p=p->next; } printf("\n"); intlen=len_LIST(LIST); printf("长度为%d\n",len); }

voidcreat_LIST(linkqueue *LIST) { char x; linkqueue *p,*s; s=LIST; while((x=getchar())!='#') { p=(linkqueue *)malloc(sizeof(linkqueue)); p->data=x; p->next=NULL; s->next=p; s=p; } printf("您创建的列表是:"); print_LIST(LIST); } voidshunxu(linkqueue *LIST) { int i=0,k=1; printf("输入您要查找的元素:"); getchar(); temp=getchar(); linkqueue *p; p=LIST->next; for(;p!=NULL;p=p->next) { i++; if(p->data==temp) {printf("####顺序查找####\n您要查找的元素在第%d位,比较了%d次\n",i,i); k=0;break;} } if(k) printf("####顺序查找####\n您要查找的元素不存在。\n"); } voidzheban(linkqueue *LIST) { intlen=len_LIST(LIST); linkqueue *s; s=LIST->next; int a[100]; for(int i=0;i

汉语词典快速查询算法研究概要

汉语词典快速查询算法研究 李江波周强陈祖舜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E-mail: jiangbo@https://www.360docs.net/doc/0210245853.html, 摘要:汉语词典查询是中文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基础部分,对系统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汉语词典查询算法研究作了简要回顾,设计实现了基于双数组TRIE机制的汉语词典查询算法,并提出了基于双编码机制的词典查询算法。最后对两种词典查询机制进行了实验分析。 关键词:汉语词典查询;双数组TRIE;双编码;中文信息处理。 一、引言 在汉语信息处理系统中,汉语词典查询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都需要频繁地访问词典以获得汉语词语知识,因而汉语词典的快速查询是整个处理系统效率的关键所在。针对词典查询方法,前人作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许多汉语词典组织结构和相应的查询算法。 早期的词典组织构造主要是基于传统Hash方法,文献[1]中采用的方法就是一个典型应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技术是Hash函数的设计,采用合理的方式来调节数据块的分配,控制分布的均匀性,减少冲突,提高空间利用率,由于涉及到磁盘读取,这种方法在速度上存在较大局限。 文献[2]指出了三种典型的词典查询方法:整词二分法、TRIE索引树法、逐字二分法。以下分别对这三种方法作简要介绍:(1)基于整词二分的词典机制:整词二分方法的词典结构分为词典正文、词索引表、首字散列表等三级。通过首字散列表的哈希定位和词索引表,很容易确定指定词在词典正文中的可能位置范围,进而在词典正文中通过整词二分进行定位。这种算法的数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构建及维护也简单易行,但由于采用全词匹配的查询过程,效率较为低下。(2)基于TRIE索引树的词典机制:TRIE索引树是一种以树的多重链表形式表示的键树,基于TRIE索引树的词典机制由首字散列表和TRIE索引树结点两部分组成。TRIE索引树的优点是分词应用中,在对被切分语句的一次扫描过程中,不需预知待查询词的长度,沿着树链逐字匹配即可;缺点是它的构造和维护比较复杂,而且都是单词树枝,浪费了一定的空间。(3)基于逐字二分法的查询机制:基于逐字二分法的查询机制是对前两种词典机制的改进方案,一方面,从组织结构上,逐字二分与整词二分的词典结构完全一样;另一方面,逐字二分吸收了TRIE索引树的查询优势,即采用的是“逐字匹配”,而不是整词二分的“全词匹配”,这就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匹配的效率。但由于采用的仍是整词二分的词典结构,使效率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局限。 文献[3]中提出了基于双字哈希机制的词典查询方法,该方法主要结合了词典中的多字词条(3字词以上)数量少,使用频度低的特点,对基于TRIE索引树的词典机制做出了改进,把TRIE索引树的深度限制为2。其三层结构分别是首字哈希索引,次字哈希索引,剩余字串组。这种查询机制相当于使2字词以下的短词用TRIE索引树机制实现,3字词以上的长词的剩余部分用线性表组织,从而避免了深度搜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查询性能。 此外,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基于PA TRICIA tree的汉语词典查询机制,这种方法首先使用词条的内码来作为一个关键词位串,然后通过位串比较构造出PATRICIA tree树,树的每个内部节点包括三个数据项:比较位、左指针、右指针,树的叶子节点代表一个词条。查询时根据内部节点选择后继路径,直到叶子节点,该方法的优点是引入了位比较,但是因为树的构造过程是基于内码而非字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导致树的深度大大增加,从而造成了效率

二叉排序树 折半查找 顺序查找 数据结构

二叉排序树 #include "c1.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KeyType key;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void InsertBST(BiTree &bst,KeyType key) { BiTNode *t; if(bst==NULL) {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key=key; t->lchild=NULL; t->rchild=NULL; bst=t; } else if(keykey) InsertBST(bst->lchild,key); else if(key>bst->key) InsertBST(bst->rchild,key); } void CreateBST(BiTree &bst) { int i; int n; KeyType key=0; bst=NULL; printf("请输入二叉排序树中元素的个数:");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请输入二叉排序数中的第%d个元素:",i); scanf("%d",&key); InsertBST(bst,key); }

} BiTree SearchBST(BiTree bst,KeyType key) { if(!bst) return NULL; else if(bst->key==key) return bst; else if(keykey) return SearchBST(bst->lchild,key); else return SearchBST(bst->rchild,key); } int main() { BiTree bst; CreateBST(bst); KeyType temp; printf("请输入你要查找的元素:"); scanf("%d",&temp); BiTree T; T=SearchBST(bst,temp); if(T==NULL) printf("\n\n查找失败\n"); else { printf("\n\n查找成功\n"); printf("二叉排序树中查到的元素为:%d\n",T->key); } } 折半查找和顺序查找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c1.h" #define N 20

分块查找算法

分块查找算法 分块查找(Blocking Search)又称索引顺序查找。它是一种性能介于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之间的查找方法。 1、分块查找表存储结构 分块查找表由"分块有序"的线性表和索引表组成。 (1)"分块有序"的线性表 表R[1..n]均分为b块,前b-1块中结点个数为,第b块的结点数小于等于s;每一块中的关键字不一定有序,但前一块中的最大关键字必须小于后一块中的最小关键字,即表是"分块有序"的。 (2)索引表 抽取各块中的最大关键字及其起始位置构成一个索引表ID[l....b],即: ID[i](1≤i≤b)中存放第i块的最大关键字及该块在表R中的起始位置。由于表R是分块有序的,所以索引表是一个递增有序表。 【例】下图就是满足上述要求的存储结构,其中R只有18个结点,被分成3块,每块中有6个结点,第一块中最大关键字22小于第二块中最小关键字24,第二块中最大关键字48小于第三块中最小关键字49。 2、分块查找的基本思想 分块查找的基本思想是: (1)首先查找索引表 索引表是有序表,可采用二分查找或顺序查找,以确定待查的结点在哪一块。 (2)然后在已确定的块中进行顺序查找 由于块内无序,只能用顺序查找。 3、分块查找示例 【例】对于上例的存储结构: (1)查找关键字等于给定值K=24的结点 因为索引表小,不妨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索引表。即首先将K依次和索引表中各关键字比较,直到找到第1个关键宇大小等于K的结点,由于K<48,所以关键字为24的结点若存在的话,则必定在第二块中;然后,由ID[2].addr找到第二块的起始地址7,从该地址开始在R[7..12]中进行顺序查找,直到R[11].key=K为止。 (2)查找关键字等于给定值K=30的结点 先确定第二块,然后在该块中查找。因该块中查找不成功,故说明表中不存在关键字为30的结点。

基于散列表的单片机快速查找算法

1.(1912)《基于散列表的单片机快速查找算法》 源程序代码如下: . /*在IC卡计时收费系统的查找算法中用到了如下数据结构*/ struct f /*刷卡记录的数据结构*/ { unsigned char MemBNum; /*下1条记录的存储块号*/ unsigned char CardID[4]; /*4个字节的IC卡号*/ unsigned char CardType; /*1个字节的卡类型*/ unsigned char FirstTime[2]; /*首次刷卡时间*/ }; /*为了访问的方便,定义如下联合*/ union h { unsigned char Data[8]; /*8个字节的数组*/ struct f Record; /*记录占8个字节*/ }; /*DataRec为联合类型变量*/ union h idata DataRec; /*为了实现存储空间的管理,定义如下全局变量*/ unsigned char MemManage[28]; /*用于存储空间管理的28个内存单元*/ unsigned char NowPoint=0; /*用于存储空间管理的数组指针*/ /*在散列表查找算法中用到了下列函数*/ /*下4个函数为采用I2C总线访问24LC16的函数,由于篇幅原因在本文中未提供原码,读者可参考其它文献*/ /*下4个函数中参数addr为访问24LC16时用到的11位存储地址,返回值指示读写访问是否成功*/ unsigned char wrbyte(unsigned int addr,unsigned char odata); /*向24LC16中写一个字节,该字节在odata中。*/ unsigned char rdbyte(unsigned int addr,unsigned char odata); /*从24LC16中读一个字节,读到字节在odata中。*/ unsigned char wr8byte(unsigned int addr,unsigned char *mtd); /*向24LC16中写8个字节,mtd为写缓冲区首址。*/ unsigned char rd8byte(unsigned int addr,unsigned char *mrd); /*从24LC16中读8个字节,mrd为读缓冲区首址。*/ unsigned char hash(unsigned char *ID); /*链地址法的散列表查找算法程序*/ unsigned char hash_search(union h NowRec); /*哈希(hash)函数*/ unsigned char compare(unsigned char *ID1,unsigned char *ID2); /*关键字比较函数*/ unsigned char req_mem(void); /*存储块分配函数*/ void free_mem(unsigned char MemBNum); /*释放存储块函数*/ unsigned char account(union h OutRec,union h InRec); /*计时消费结帐处理函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实现*/ /*功能:采用链地址法的散列表查找算法,包含记录的添加与删除 入口参数(NowRec):待查找的记录 返回值:为0表示无相同关键字记录,将输入记录添加到表尾,为1表示查找成功,结帐并删除该记录*/ unsigned char hash_search(union h NowRec) { unsigned char i,result; /*result为返回的查找结果,result=0查找失败,result=1查找成功*/ unsigned char NowMemBNum; /*当前访问记录的存储块号*/ unsigned char NextMemBNum; /*下1条记录的存储块号*/ unsigned int LastRecAddr; /*链表中上1条已访问记录的首地址或链表首地址*/ unsigned int NowRecAddr; /*链表中当前访问记录的首地址*/ union h ReadRec; /*从24LC16中读到的记录*/ result=0;

各种查找算法的性能比较测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

算法设计与分析各种查找算法的性能测试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简介(Introduction) (4) 1.1 算法背景 (4) 第二章:算法定义(Algorithm Specification) (4) 2.1 数据结构 (4) 2.2顺序查找法的伪代码 (5) 2.3 二分查找(递归)法的伪代码 (5) 2.4 二分查找(非递归)法的伪代码 (6) 第三章:测试结果(Testing Results) (8) 3.1 测试案例表 (8) 3.2 散点图 (9) 第四章:分析和讨论 (11) 4.1 顺序查找 (11) 4.1.1 基本原理 (11) 4.2.2 时间复杂度分析 (11) 4.2.3优缺点 (11) 4.2.4该进的方法 (12) 4.2 二分查找(递归与非递归) (12) 4.2.1 基本原理 (12) 4.2.2 时间复杂度分析 (13) 4.2.3优缺点 (13) 4.2.4 改进的方法 (13) 附录:源代码(基于C语言的) (15) 声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在计算机许多应用领域中,查找操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技术。查找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应用软件的性能,而查找算法又分静态查找和动态查找。 我们设置待查找表的元素为整数,用不同的测试数据做测试比较,长度取固定的三种,对象由随机数生成,无需人工干预来选择或者输入数据。比较的指标为关键字的查找次数。经过比较可以看到,当规模不断增加时,各种算法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这三种查找方法中,顺序查找是一次从序列开始从头到尾逐个检查,是最简单的查找方法,但比较次数最多,虽说二分查找的效率比顺序查找高,但二分查找只适用于有序表,且限于顺序存储结构。 关键字:顺序查找、二分查找(递归与非递归)

二分搜索算法和快速排序算法及分治策略

实验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 实验名称:实验二C/C++环境及递归算法(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目标: 1、熟悉二分搜索算法和快速排序算法; 2、初步掌握分治算法; 实验任务: 掌握分治策略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实验题: 1、设a[0:n-1]是一个已排好序的数组。请改写二分搜索算法,使得当搜索元素x不在数组中时,返回小于x的最大元素的位置i和大于x的最小元素位置j。当搜索元素在数组中时,I 和j相同,均为x在数组中的位置。设有n个不同的整数排好序后存放于t[0:n-1]中,若存在一个下标i,0≤i<n,使得t[i]=i,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找到这个下标。要求算法在最坏的情况下的计算时间为O(logn)。 2、在快速排序中,记录的比较和交换是从两端向中间进行的,关键字较大的记录一次就能交换到后面单元,关键字较小的记录一次就能交换到前面单元,记录每次移动的距离较大,因而总的比较和移动次数较少。 实验设备及环境: PC;C/C++的编程环境Visual C++。 实验主要步骤: (1)明确实验目标和具体任务; (2)理解实验所涉及的分治算法; (3)编写程序并实现分治算法; (4)设计实验数据并运行程序、记录运行的结果; 实验数据及运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1、#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const length=100; int n,x; int a[length]; cout<<"依次输入数组的长度,数组内容,要查找的数"<>n; //输入数组的长度 for(int i=0;i>a[i]; cin>>x;

二分法查找算法

二分查找算法是在有序数组中用到的较为频繁的一种算法,在未接触二分查找算法时,最通用的一种做法是,对数组进行遍历,跟每个元素进行比较,其时间为O(n).但二分查找算法则更优,因为其查找时间为O(lgn),譬如数组{1,2,3,4,5,6,7,8,9},查找元素6,用二分查找的算法执行的话,其顺序为: 1.第一步查找中间元素,即5,由于5<6,则6必然在5之后的数组元素中,那么就在{6,7,8,9}中查找, 2.寻找{6,7,8,9}的中位数,为7,7>6,则6应该在7左边的数组元素中,那么只剩下6,即找到了。 二分查找算法就是不断将数组进行对半分割,每次拿中间元素和goal进行比较。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二分查找 int binary_search(int* a, int len, int goal); int main() { const int LEN = 10000; int a[LEN]; for(int i = 0; i < LEN; i++) a[i] = i - 5000; int goal = 0; int index = binary_search(a, LEN, goal);

if(index != -1) cout< goal) high = middle - 1; //在右半边 else low = middle + 1; } //没找到

C++源程序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实现技术 2、了解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内容(任务、要求或步骤等) 【问题描述】实现在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上的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基本要求】 (1)编写一个创建函数,建立并输出一个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数据元素为整型。顺序表长度和顺序表的各数据元素由键盘输入。 (2)编写函数实现在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上的顺序查找。 (3)编写函数实现在有n个元素的递增有序的顺序表上的二分查找。 (4)提供菜单,供用户选择要执行的操作,根据用户选择调用相应函数实现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三:源程序 二分查找如下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sTable{ int *elem; int length; } ; void CreatssTable(ssTable &s) { int i; cout<<"请输入表长:"; cin>>s.length; s.elem=new int[s.length+1]; cout<<"\n请输入表中的各个元素"; for(i=1;i<=s.length;i++) cin>>s.elem[i]; } int SeqSearch(ssTable s,int key) { int i;

s.elem[0] = key; // “哨兵” for (i=s.length; s.elem[i]!=key; --i); return i; // 找不到时,i为0 } void main () {ssTable s; int x, pos; CreatssTable(s); cout<<"请输入要查找的值"; cin>>x; pos=SeqSearch(s,x); if(pos>0)cout<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sTable{ int *elem; int length; } ; void CreatssTable(ssTable &s) { int i; cout<<"请输入表长:"; cin>>s.length; s.elem=new int[s.length+1]; cout<<"\n请按升序输入表中的各个元素"; for(i=1;i<=s.length;i++) cin>>s.elem[i]; } int BinSearch(ssTable s,int key) { int low,high,mid; low = 1; high = s.length; // 置区间初值 while (low <= high) { mid = (low + high) / 2; if (key==s.elem[mid] ) return mid; // 找到待查元素 else if ( key

几种经典快速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的比较研究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 与技术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第6卷第32期(2010年11月)几种经典快速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的比较研究 肖敏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被许多视频编码标准采用以消除视频序列帧间的时间冗余信息,而运动估计往往是视频编码器中的最耗时的部分,为了加快视频编码速度,许多快速运动估计被相继提出,该文首先对三种经典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把这三种经典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嵌入到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 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这三种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最后通过比较测试结果对三种经典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的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32-9152-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Several Classical Rapid Algorithms of Block-matching Motion Estimation XIAO Min-l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 Abstract:Block-matching motion estimation was adopted by many video standards to eliminate the temporal redundancy information be -tween successive frames,and usually the motion estimation is the most time consuming part of the whole encoding process.Many rapid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successively.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three classical rapid block-matching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s.Then these algorithm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H.264/AVC reference software.The three classic rapid block-matching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s'performances were test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Finall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classical rapid algorithms we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 words:block-matching;motion estimation;algorithm 对于视频图像序列,如果帧与帧之间不是场景变换,运动幅度不是很大,则两帧之间就会存在很大的时间相关性即时间冗余,可以通过运动估计来消除时间冗余,从而达到视频压缩的目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运动估计算法,它已被许多视频编码标准所采纳,如MPEG-1/2/4、H.261、H.263及H.264/AVC 等等[1-2]。最基本的块匹配算法是全搜索(FS ,Full Search )算法,虽然它能通过对搜索范围内所有的点进行搜索而找到最佳匹配点,但其计算量非常巨大,因此寻求快速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成了视频编码中热点问题。 1几种快速经典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策略 运动搜索的目的就是要寻找最优匹配点。在搜索过程中可以采用上述不同的起点预测方法和块匹配准则来加快搜索速度或提高精度。搜索策略选择适当与否对运动估计的准确性、运动估计的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最简单、最可靠、搜索精度最高的是全搜索法,但由于它计算复杂度高,不易于实时应用,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改进的快速算法,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1.1三步搜索算法 三步搜索算法[3](Three Step Search ,TSS)于1981年由T.KOGA 等人提出,作为 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估计技术,被广泛使用在低比特率视频压缩场合中,当最大搜 索距离为7,搜索精度取1个像素,则步长为4、2、1,共需三步即可满足要求,因此 而得名三步法。 TSS 采用一种由粗到细的搜索模式,从搜索窗中心点开始,按一定步长取周围 8个点构成每次搜索的点群,然后进行匹配计算,跟踪到最小块误差MBD 点。 TSS 算法具体执行步骤:①它先确定一个中心点,确定最大搜索长度,然后以 最大搜索长度的1/2作为步长,在中心点周围取离中心点距离为一个步长的8个 点,将这9个点按照匹配原则进行计算,得到最佳匹配点;②然后以上一步得到的 最匹配的块为中心,搜索与此相距为最大搜索长度1/4搜索窗口距离的8个点进 行比较,再通过比较找出最匹配的块;③最后比到步长为1时,找出此时的最佳匹 配点就是最终的结果。 图1为TSS 的一个搜索图示。该算法简单、健壮、性能良好。但第一步的搜索步收稿日期:2010-09-07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RKJGY0928,RKJGZ0706)资助 作者简介:肖敏连(1969-),女,湖南娄底人,实验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 图1TSS 搜索图示 ISSN 1009-3044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Vol.6,No.32,November 2010,pp.9152-9154E-mail:kfyj@https://www.360docs.net/doc/0210245853.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0245853.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9152

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4 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静态查找表的查找方式 2.熟练掌握动态查找表的查找方式 实验内容 1.用顺序查找法对表进行查找 2.用二分查找法对表进行查找 3.建立二叉排序树并对该树进行查找 顺序查找法如下所示: int Seqsch(ElemType A[ ],int n,KeyType K) {ey==K) break;} if(i<=n-1) //查找成功返回下标,否则返回-1 return i; elsereturn -1;} 二分查找法如下所示 int BinarySearch(int *array, int aSize, int key) {

if ( array == NULL || aSize == 0 ) return -1; int low = 0; int high = aSize - 1; int mid = 0; while ( low <= high ) { mid = (low + high )/2; if ( array[mid] < key) low = mid + 1; else if ( array[mid] > key ) high = mid - 1;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1; } 二叉排序树查找如下(伪代码)void Create(BiTNode *B) //建立 { int m; char r; BiTNode *p,*q;

p=NULL; printf("请输入顶点数据:"); while(r!='\n') { scanf("%d%c",&m,&r); if(p==NULL) { B->data=m; p=B;} else { q=(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 q->data=m; q->lchild=NULL;q->rchild=NULL; p=B; while(p->data!=q->data) { if(p->datadata) { if(p->rchild==NULL) p->rchild=q; p=p->rchild;}

顺序表查找

顺序表查找 周次:第4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中元素的前驱、后续的概念。 2、掌握顺序表与链表的建立、插入元素、删除表中某元素的算法。 3、掌握线性表三种查找的算法。 4、对线性表相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 5、理解顺序表数据结构的特点(优缺点)。 二、实验环境 ⒈硬件:每个学生需配备计算机一台。 ⒉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和VC++6; 三、实验要求 1.将实验中所要求的每个功能用一个函数实现。 2.每个输入前要有输入提示,每个输出数据都要求有内容说明(如:280和100的和是:380。)。 3.函数名称和变量名称等用英文或英文简写(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形式说明。 四、实验内容 1.在自己的U盘中建立“姓名+学号”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中创建“实验1”文件夹(以后每次实验分别创建对应的文件夹),本次实验的所有程序和数据都要求存储到本文件夹中(以后实验都按照本次要求)。 2.阅读参考下面程序,补充完善程序并运行程序,写出结果: (1)补充实现在顺序表中的删除功能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补充代码验证算法的正确性。(2)补充实现在顺序表中的查找功能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补充代码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注意:查找功能实现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3.阅读参考书上程序,实现在顺序表中的删除功能和查找功能函数,并写出结果。 (注意:2和3只要完成其中之一即可,完成后可以截图后发我qq邮箱。)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define INIT_SIZE 5 /*初始分配的顺序表长度*/ #define INCREM 5 /*溢出时,顺序表长度的增量*/

分块子空间追踪算法

第34卷第4期2015年12月 计一算一技一术一与一自一动一化 Com p utin g Technolo gy and Automation Vol .34,No .4 一Dec.2015 收稿日期:2015-04-04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厅工业支撑计划项目(BE2010072);常州市科技局国际合作项目(CZ20123006) 作者简介:庄燕滨(1964 ) ,男,江苏常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软件测试技术三?通讯联系人,E -mail :915866335@qq .com 文章编号:1003-6199(2015)04-0064-05 分块子空间追踪算法 庄燕滨1,2? ,王化程1 (1.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江苏南京一211100;一2. 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常州一213002)一一摘一要: 压缩传感理论是一种充分利用信号稀疏性或者可压缩性的全新信号采样理论三该理论表明,通过采集少量的信号测量值就能够实现可稀疏信号的精确重构三本文在研究现有经典重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图像分块思想和回溯思想的分块子空间追踪算法(Block Subs p ace Pursuit ,B _SP )用于压缩传感信号的重构三该算法以块结构获取图像,利用回溯过程实现支撑集的自适应筛选,最终实现图像信号的精确重构三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该算法的重构效果无论从主观视觉上还是客观数据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 关键词:信号处理;压缩传感;稀疏表示;重构算法;匹配追踪中图分类号:TP301.6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 Block Subs p ace Pursuit Al g orithm ZHUANG Yan -bin 1 ,2? ,WANG Hua -chen g 1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0245853.html, p uter and Information colle g e ,HoHai Universit y ,Nan j in g ,Jian g su一211100,China ; 2.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n g ineerin g ,Chan g 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 gy ,Chan g zhou ,Jian g su一213002,China ) 一一Abstract :This p a p er researched the existin g classical reconstruction al g orithm ,and p resented a new Block Subs p ace Pursuit (B _SP )al g orithm ,which combines the blocks thinkin g and the backin g p rocess for reconstruction of si g nals.The al g orithm obtains an ima g e b y block structure ,usin g the backin g p rocess to achieve the su pp ort of set ada p tive screenin g ,and ultimatel y achieves a p recis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ma g e si g nal.The ex p 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 ro p osed al g o -rithm can g et better reconstruction p erformances both visuall y and ob j ectivel y . Ke y words :si g nal p rocessin g ;com p ressive sensin g ;s p arse re p resentation ;reconstruction al g orithm ;matchin g p ursuit ; 1一引一言 在传统采样中,为了避免信号失真,采样频率不得低于信号带宽的2倍,这就是著名的香农 (Shannon ) 采样定理三那么对于数字图像二视频数据的采样,如果按照香农定理采样必定会产生大量 数据,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将面临巨大挑战[ 1] 三在2006年,由美国科学院院士D.Donoho 和斯坦福 大学的E.Cand ès 提出的压缩传感(Com p ressive Sensin g ,CS ) 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三其核心思想是将压缩与采样过程合二为一,首先以随 机投影方式采集稀疏信号的测量值,在采样的同时完成了信号的压缩,最终通过求解一个最优化问题 由测量值重构出原始信号[ 2] 三它突破了传统香农采样定理的限制,在信号采样的同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压缩,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缓解了信号采样二处理二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信号获取与传输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三自从压缩传感理论提出以后就引起了信号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广泛地关注,其突出的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它在信号处理领域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三

实验十二 实现顺序和二分查找算法[管理资料]

实验十二实现顺序和二分查找算法[管理资料] 实验十二实现顺序和二分查找算法姓名:张就班级:09计算机一班学 号:2009111111 一、实验目的 掌握顺序和二分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对给定的任意数组(设其长度为n),分别用顺序和二分查找方法在此数组中查找与给定值k相等的元素。三、算法思想与算法描述 1、顺序查找,在顺序表R[0..n-1]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记录,成功时返回找到的记录位置,失败时返回-1,具体的算法如下所示: int SeqSearch(SeqList R,int n,KeyType k) { int i=0; while(i=n) return -1; else { printf("%d",R[i].key);

return i; } } 2、二分查找,在有序表R[0..n-1]中进行二分查找,成功时返回记录 的位置,失败时返回-1,具体的算法如下: int BinSearch(SeqList R,int n,KeyType k) { int low=0,high=n-1,mid,count=0; while(low<=high) { mid=(low+high)/2; printf("第%d次查找:在[ %d ,%d]中找到元素R[%d]:%d\n ",++count,low,high,mid,R[mid].key); if(R[mid].key==k) return mid; if(R[mid].key>k) high=mid-1; else low=mid+1; } return -1; } 四、实验步骤与算法实现 #include #define MAXL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