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数学函数几何计算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函数几何计算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函数几何计算题

D

C

B

A 函数几何计算题

1、如图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0,4)、B (2,0).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把直线AB 向左平移,若平移后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C

且AC =BC .求点C

2.

如图9,已知矩形ABCD ,把矩形ABCD 沿直线BD 翻折,点C 落在点E 处,联结AE .

(1)若AB=3,BC=6,试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2

)记AD 与BE 的交点为P ,若AB=a ,BC =b ,

试求PD 的长(用a 、b 表示).

3.

上周六,小明一家共7人从南桥出发去参观世博会。小明提议:

让爸爸载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自己和妈妈坐世博

41路车去,最后在地铁8号线航天博物馆站附近汇合。图中 l 1,l 2分别表示世博41路车与小轿车在行驶中的路程(千米) 与时间(分钟)的关系,试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博41路车在途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千米/分钟; 此次行驶的路程是____ ___千米.(2分) (2)写出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定义域为___________.(3分)

(3)小明和妈妈乘坐的世博41路车出发 分钟后被爸爸的小轿车追上了.(3分) 4、(本题7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5. 如图,一次函数b x y +=3

1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6,0)、与y 轴相交于点B ,

(图1)

(图2)

C

D

(第3题图)

(分钟)

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BC =5.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 、C 的坐标;

(2)如果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求点D 的坐标.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知//AD BC ,AB CD =,AE BC ⊥于E ,

60B ∠=?,45DAC ∠=?,AC =求梯形ABCD 的周长。.

7. 如图,直线72-=x y 与y 轴相交于点A ,点B 的坐标为(– 4,0),如果点C 在y 轴上,点D 在直线72-=x y 上,BC//AD ,CD =AB .

(1)求直线BC 的表达式;

(2)点D 的坐标.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22+=x y 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

过点A 的直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C ,且点C 为线段OB 的中点.

(第7题)

(1)求直线AC 的表达式;

(2)如果四边形ACPB 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若与坐标轴围成矩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这个点叫做和谐点.例如,图中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矩

形OAPB 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P 是和谐点.

(1)判断点(1,2),(4,4)M N 是否为和谐点,并说明理由; (2)若和谐点(,3)P a 在直线()y x b b =-+为常数上, 求点,a b 的值.

10.如图,一次函数b x y +

=

3

3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53,0)

、与y 轴相交于点B . (1)求点B 的坐标及∠ABO 的度数;

(2)如果点C 的坐标为(0,3),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求点D 的坐标.

函数几何计算题答案

1.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b kx y +=.…………………(1分)

(第8题图)

y O

A

P

B

A

B

C x

y

O

(第10题图)

由已知,??

?==+402b b k ,解得??

?=-=.

4,

2b k …………………(2分)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42+-=x y .……(1分) (2)设点C (x ,0) …………………………(1分)

由AC =BC 得,.2162x x -=+ …………………………(1分) 解得 3-=x (经检验是方程的根)

∴ 点C (–3,0).……………………………………………(1分)

设平移后的直线为m x y +-=2 …………………………(1分)

则m +-?-=)3(20,即.6-=m

∴ 平移后的直线为62--=x y .…………………………(1分)

2.解:(1)过E 作EF ⊥BD ,过A 作AG ⊥BD

由翻折知,△BED ≌△BCD ……………(1分) ∵矩形ABCD ,且AB =3,BC =6,∴ BD=3 AG=EF=

2=?BD

EC

BE .……………(1分)

从而,BG=DF=1,AE=FG=1.……………(1分) ∴ AE //BD , ∴ 四边形ABCE 是梯形.……………(1分) ∴22)(2

1

=?+=

AG BD AE S ABDE 四边形.……………………………(1分) (2)由翻折知,∠EBD =∠CBD

∵ AD ∥BC ,∴∠ADB =∠CBD

∴ ∠ADB =∠EBD ,∴ PB=PD . ……………(1分) ∵ 矩形ABCD ,∴∠ADB =90°,∴ 2

22BP AP AB =+ 设PD=x ,则2

22)(x x b a =-+.……………(2分)

解得 b

b a x 22

2+=,即b b a PD 222+=.……………………(1分)

3.(1)0.8;36;…(2分); (2)5-=t s ;`415≤≤t …(3分) (3)25…(3分)

4、证:(1)延长AD 与BC 相交于点P ,-----------------------------------------(1分)

∵AB ∥CD ,又∠A =?50,∠B =?80, ∴∠PDC =?50,∠PCD =?80,

又∵∠P =-?180∠A B ∠-=?50,--------------------------------(1分) ∴∠P =∠A ,

∴AB =BP .同理DC =CP . ----------------------------------------------(2分) ∴AB =BP =BC +CP =BC +CD .即证.---------------------------------(1分)

(2)x y 2180-=.--------------------------------------------------------(2分)

5.(1)解:∵一次函数b x y +=

3

1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6,0)

, ∴.2,063

1-==+?b b ……………………………………………………(1分)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3

1

-=

x y ,点B (0,–2)

.…………………(1分) ∵BC =5,OB =2,∴OC =3,∴点C 为(0,3).………………………(1分)

(2)解:当AD //BC 时,CD =AB ,过点D 作DE ⊥y 轴,垂足为E ,

∵DE =AO =6,∴Rt △DCE ≌Rt △ABO , ………………………………………(1分)∴CE =OB =2,∴OE =1 ∴点D (6,1).………………………………………(1分) 当CD //AB 时,直线CD 的表达式为33

1

+=

x y ,设点D (a 3,3+a )

.…(1分) ∵AD =BC =5,∴252=AD ,∴25)3()63(22=++-a a .…………………(1分) 解得2,121==a a (不符合题意),∴点D 的坐标为(3,4)……………(1分)

6. .解:∵//AD BC ,45DAC ∠=?,∴45ACB ∠=?

∵AE BC ⊥

,AC =

∴AE EC ==…………1′

∵60B ∠=? ∴1,2BE AB == …………2′ ∴2DC = …………1′ 作DF BC ⊥于点F

∵1BE FC == …………1′

∴1EF =

∴1AD EF ==

…………1′ ∴梯形ABCD

的周长为(4 …………1′

7.解:(1)设直线BC 的表达式为b x y +=2, ……………………………………(1分)

∵点B (–4,0),∴.8,0)6(2==+-?b b …………………………(1分)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82+=x y .………………………………………(1分)

(2)∵点D 在直线72-=x y 上,∴设点D (a ,72-a ).…………………(1分)

∵点A (0,–7),B (–4,0),C (0,8),CD =AB ,……………………(1分) ∴2

2

2

2

74)152(+=-+a a .………………………………………………(1分) ∴032122=+-a a ,解得8,421==a a ,………………………………(1分)

∴点D 的坐标为(4,1)或(8,9).…………………………………(1分)

8.(1)∵函数122+=x y 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

∴()0,6-A ,()12,0B .…………………………………………………………2分

∵点C 为线段OB 的中点.∴()6,0C .………………………………………1分

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b kx y +=.

∴?

??==+-.6,

06b b k 解得:???==.6,1b k ……………………………………………2分

∴直线AC 的表达式为6+=x y .

(2)解法一:

∵四边形ACPB 是平行四边形.

∴AB PC =且PC ∥AB ,AC PB =且PB ∥AC . 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Q . 可证得△PQB ≌△AOC .

∴6==AO PQ ,6==CO BQ .……………………………………………1分

∴18=QO .……………………………………………………………………1分 ∴()18,6P . ……………………………………………………………………2分 解法二:

∵四边形ACPB 是平行四边形.

∴PC ∥AB .

∵()6,0C .

∴直线CP 的解析式为62+=x y .……………………………………………1分 设点()62,+x x P .

由56==AB PC ,可得6±=x (负值舍去). ……………………………1分

∴()18,6P . ……………………………………………… ……………………2分 9、解: (1)122(12),442(44),?≠?+?=?+Q

∴点M 不是和谐点,点N 是和谐点. ----------------------------------------------2分

(2)由题意得,

当0a >时,(3)23,a a +?=6a ∴=,-------------------------------------------2分 ∵点(,3)P a 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9b =;------------------------------1分 当0a <时,(3)23a a -+?=-,6a ∴=-,------------------------------------2分

∵点(,3)P a 在直线y x b =-+上,代入得3b =-.-------------------------------1分

6,96, 3.a b a b ∴===-=-或

10.解:(1)∵点A (53,0)在一次函数b x y +=

3

3

的图像上, ∴.5,353

3

0-=+?=

b b ………………………………………………(1分) ∴点B 的坐标为)5,0(-.…………………………………………………(1分)

∵∠AOB =90o,OB =5,OA =35,

∴AB =10257522=+=+OB AO ,…………………………………(1分) ∴∠OAB =30o,∠ABO =60o.……………………………………………(1分)

(2)当AD //BC 时,∠BCD =∠ADC =90o,点D (3,35).……………………(2分)

当CD //AB 时,∠BAD =∠ADC =90o,

过点D 作DH ⊥OA ,DH 与OA 、AB 分别交于点HE ,∴DE //BC ,∴DE =BC =8. ∴∠AED =∠ABC =60o,∠ADE =30o,∴AE =4,AD =34,………………(1分) ∴AH =32,OH =33,DH =6,∴点D (6,33).……………………(1分) ∴点D 的坐标为(3,35)或(6,33).

初中八年级数学函数几何计算题

D C B A 函数几何计算题 1、如图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0,4)、B (2,0).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把直线AB 向左平移,若平移后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C 且AC =BC .求点C 2. 如图9,已知矩形ABCD ,把矩形ABCD 沿直线BD 翻折,点C 落在点E 处,联结AE . (1)若AB=3,BC=6,试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2 )记AD 与BE 的交点为P ,若AB=a ,BC =b , 试求PD 的长(用a 、b 表示). 3. 上周六,小明一家共7人从南桥出发去参观世博会。小明提议: 让爸爸载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自己和妈妈坐世博 41路车去,最后在地铁8号线航天博物馆站附近汇合。图中 l 1,l 2分别表示世博41路车与小轿车在行驶中的路程(千米) 与时间(分钟)的关系,试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博41路车在途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千米/分钟; 此次行驶的路程是____ ___千米.(2分) (2)写出小轿车在行驶过程中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定义域为___________.(3分) (3)小明和妈妈乘坐的世博41路车出发 分钟后被爸爸的小轿车追上了.(3分) 4、(本题7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如果∠A =?50,∠B =?80,求证:AB CD BC =+. (2)如果AB CD BC =+,设∠A =?x ,∠B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5. 如图,一次函数b x y +=3 1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6,0)、与y 轴相交于点B , (图1) (图2) C D (第3题图) (分钟)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的知识点大全

初中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大全 直线: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射线: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长,没有长度 线段:两个端点,有长度 一、图形的认知 1、余角;补角:邻补角: 二、平行线知识点 1、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注意:对顶角的判断 2、垂线、垂足。过一点有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垂线段;垂线段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 4、过直线外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5、直线的两种关系:平行与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6、如果a∥b,a∥c,则b∥c 7、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注意从文字角度去解读。 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三、命题、定理 1、真命题;假命题。 4、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四、平移 1、平移性质: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横坐标上的点坐标:(x,0)纵坐标上的点坐标:(0,y) 3、距离问题:点(x,y)距x轴的距离为y的绝对值,距y轴的距离为x的绝对值 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点A(x1,0)点B(x2,0),则AB距离为x1-x2的绝对值 点A(0,y1)点B(0,y2),则AB距离为y1-y2的绝对值 4、角平分线:x=y x+y=0 5、若直线l与x轴平行,则直线l上的点纵坐标值相等 若直线l与y轴平行,则直线l上的点横坐标值相等 6、对称问题: 7、距离问题(选讲):坐标系上点(x,y)距原点距离为 坐标系中任意两点(x1,y1),(x2,y2)之间距离为 8、中点坐标(选讲):点A(x1,0)点B(x2,0),则AB中点坐标为 六、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三角形分类:不等边;等腰;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几何专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和训练:几何计算题、证明题 一、题型特点:四边形(五种常见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矩形的推论穿插其中,…… 二、常见新型题型:动点、折纸、开放(条件、结论开放)、探索性(数量关系、位置关系),…… 三、图形搭建:三角形中搭建四边形、四边形中搭建三角形、组合图形,…… 下面我根据图形搭建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一部分和本期几何部分(主要是平行四边形)的计算题、证明题,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解析. 一、以平行四边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ABCD Y 中,AB=4cm ,AD=7cm,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交CO 的延长线于F,求DF 的长? 分析: 本题要求的DF 长的途径有两条:其一.DF CF CD =-;其二. DF DE AD AE ==-. 采取第一途径可以少一些环节,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可以 比较容易得出BCF V 是等腰三角形,即CF CB =;由于平行四边形 的对边相等可以得出:,CD AB 4cm CB AD 7cm ====.故DF 743cm =-= 例2.△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CD=BF. (1)、求证:△ACD ≌△CBF (2)、当D 运动至BC 边上的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30°, 并证明你的结论 . 分析: ⑴.证明△ACD ≌△CBF 已经有了CD=BF ,而△ABC 、△ADE 都是正三角形又可以给我们提供 ,CA CB ACD CBF 60=∠=∠=o 条件,根据“SAS ”判定方法可 以证得△ACD ≌△CBF. ⑵.根据⑴问的△ACD ≌△CBF 得出AD CF =,又△ADE 是正三角形的DE CF =,所以CF DE =;要使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可以证CF DE P . 若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则FCD DEF 30∠=∠=o ;当EDB 30∠=o 时,就有FCD EDB ∠=∠,此时就能证得CF DE P .由正△ADE 可以得出ADE 60∠=o ,则 ADB 603090∠=+=o o o ,AD BC ⊥;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三线合一”的特征,所以当D 运动至BC 边上中点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D 中,AE ⊥BC,AF ⊥CD,∠EAF=60°,则∠B=( ); 2.□ABCD 的周长为60cm,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AOB 的周 长比△BOC 的周长多10cm,则AD=( ),DC=( ); 3.□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E 点,若∠ABE=25°CD=5cm,BC=7cm,那么∠ABE=( ),∠BED=( ),AE=( ). 4. 已知□ABCD ,BE=AB,BF =BD. 求证:CD=CM 5. △ABC 是正三角形,AE=BD,DF ∥CE,EF ∥CD. 求证: △AGF ≌△EAC 6.以△ABC 的三边在BC 的同侧做等边△EBC 、等边△FBA 、等边△DAC. ⑴.判断四边形FADE 的形状? ⑵.当∠BA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FADE 为矩形? ⑶.当∠BAC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FADE 不存在? 7. 有一块如图的玻璃,不小心把DEF 部分打碎,现在只测得AB=60cm,BC=80cm ,∠ A=120°,∠B=60°,∠C=150°,你能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AD 的长? 二、以矩形搭建起来的图形 例1.D 为□ABCD 外一点,∠APC=∠BPD=90°.求证: □ABCD 为矩形 分析:判定矩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但在已知了四边形ABCD 是平行 四边形的情况下,要判定ABCD Y 是矩形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找 一内角是直角;其二、找出对角线相等,即找出AC BD =. 由于本题的另一主要条件是∠APC=∠BPD=90°,要根据题中条件和图形位置转换成四边形的内角为90°比较困难,所以本题我们先想办法找出对角线相等,即找出AC BD =. 我们发现本题在APC Rt V 和BPD Rt V 的两斜边的交点O 恰好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O 同时是AC BD 、的中点;所以自然联想到连结PO 这条两直角三角形公共的中线(见图).根据以上条件,在APC Rt V 和BPD Rt V 中就有:AC 2PO = BD 2PO =,故AC BD =,由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判定ABCD Y 是矩形. 例2. 矩形ABCD 中,AB=3,AD=4,PE ⊥AC ,PF ⊥BD , ⑴.求PE+PF 的值? ⑵.若点P 是AD 上的一动点(不与A D 、重合),还是作PE ⊥AC ,PF ⊥BD ,则PE+PF 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分析:求线段的和或差我们会联想到证明中的“截长补短”法,但本题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本题从面积入手可以破题:如图连结PO ,只要我们能求出APO V 和DPO V 的面积之和问题便可以获得解决. 略解:⑴.∵四边形ABCD 是矩形 M C D F B A E F D B C A D F E B C A A B C D P E F O F A B F E D A C

初中难度几何题100道

初中教师转正必做100题 第一题: 已知:ABC AE⊥,AB BAC,BC CF⊥,AE、CF相交?外接于⊙O,? = ∠60 于点H,点D为弧BC的中点,连接HD、AD. ?为等腰三角形 求证:AHD 第二题: 如图,F为正方形ABCD边CD上一点,连接AC、AF,延长AF交AC的平行线DE于点E,连接CE,且AC=AE. CE= 求证:CF

E 第三题: 已知:ABC ?中,AC AB =,?=∠20BAC ,?=∠30BDC . 求证:BC AD =

第四题: 已知:ABC ?中,D 为AC 边的中点,C A ∠=∠3,?=∠45ADB . 求证:BC AB ⊥ A C 第五题: 如图,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交于点E ,?=∠50BAC ,?=∠60ABD ,?=∠20CBD ,?=∠30CAD ,?=∠40ADB ,求ACD ∠. B D 第六题: 已知,?=∠30ABC ,?=∠60ADC ,DC AD =,求证:2 2 2 BD BC AB =+.

B D 第七题: 如图,PC切⊙O于C,AC为圆的直径,PEF为⊙O的割线,AE、AF与直线PO相交于B、D. 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第八题: 已知:在ABC = OBC,? ∠10 OCA. ∠20 AB=,? ?中,AC = = ∠80 A,? 求证:OB AB=

C B 第九题: 已知:正方形ABCD 中,?=∠=∠15ODA OAD ,求证:OBC ?为正三角形. 第十题: 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F 为AD 、DC 的中点,连接BE 、AF ,相交于点P ,连接PC . 求证:BC PC =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综合题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 本图形. ⑵ 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 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点F 是 BE 的中点.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 ,AD . AC 是直径, ∴ AD⊥BC. ⊿ABC 中,AB =AC , ∴ ∠B=∠C,∠BAD=∠DAC. 又∠BE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 的外角, ∴∠C =∠BED . 故∠B =∠BED ,即DE =DB . 点F 是BE 的中点,DF ⊥AB 且OA 和OD 是半径, 即∠DAC =∠BAD =∠ODA .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则 BF 的长为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题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习题练习 四、证明题:(每个5分,共10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CF ⊥AD 于F ,求证:BE = DF 。 2、在平行四边形DECF 中,B 是CE 延长线上一点,A 是CF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B 恰过点D ,求证:AD ·BE =DB ·EC 五、综合题(本题10分) 3.如图,直线y=x+b (b ≠0)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y=x 2 于点D , 过D 作两坐标轴的垂线DC 、DE ,连接OD . (1)求证:AD 平分∠CDE ; (2)对任意的实数b (b ≠0),求证AD ·BD 为定值; (3)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E O D x y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CD=1 ,∠A=60度,∠D=∠B=90度,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5.如图,梯形ABCD 中,AD//BC,AB=DC. 如果P 是BC 上任意一点(中点除外),PE//AB ,PF//DC ,那么AB=PE+PF 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证明题 1、证△ABE ≌△CDF ; 2、 ??? ?∠=∠?∠=∠?A BDE AC DE B ADF BC DF △ADF ∽△DBE BE DF DB AD =? 综合题 1.(1)证:由y=x +b 得 A (b ,0),B (0,-b ). ∴∠DAC=∠OAB=45 o 又DC ⊥x 轴,DE ⊥y 轴 ∴∠ACD=∠CDE=90o ∴∠ADC=45o 即AD 平分∠CDE.

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图形

432 1F E D C B A 432 1F E D C B A F E D C B A H G F E D C B A c b a C B A D C B A F E D C B A C B A 初中数学几何基本图形 1. 平行线的性质: ∵A B ∥CD (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 平行线的判定: (1)∵∠1=∠2(已知) ∴A 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已知) ∴A 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1+∠4=180o (已知) ∴A 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平行线的传递性: ∵A B ∥CD ,A B ∥EF (已知) ∴C D ∥EF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 两条平行线间距离: ∵A B ∥CD ,EF ⊥CD ,GH ⊥CD (已知) ∴EF=GH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5. 三角形的性质: (1)∠A+∠B+∠C=180o (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o 。) (2)a+b >c ,∣a-b ∣<c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ACD=∠A+∠B (三角形一个 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之和。) 6.三角形中重要线段: (1)∵AD 是△ABC 边BC 上的高(已知) ∴AD ⊥BC 即∠ADC=900(三角形高的意义) (2)∵BF 是△ABC 边AC 上的中线(已知) ∴AF=FC=12 AC (AC=2AF=2FC )(三角形中线的意义) (3)∵CE 是△ABC 的∠ACB 的角平分线(已知) ∴∠ACE=∠BCE= 1 2 ∠ACB (∠ACB=2∠ACE=2∠BCE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意义) 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AB=AC (已知)∴∠B=∠C (等边对等角) (2)∵∠B=∠C (已知)∴AB=AC (等角对等边)

初中难度几何题100道

初中教师转正必做100题 第一题: (4) 第二题: (5) 第三题: (6) 第四题: (7) 第五题: (8) 第六题: (9) 第七题: (10) 第八题: (11) 第九题: (12) 第十题: (13) 第十一题: (14) 第十二题: (15) 第十三题: (16) 第十四题: (17) 第十五题: (18) 第十六题: (19) 第十七题: (20) 第十八题: (21) 第十九题: (22) 第二十题: (23) 第二十一题: (24) 第二十二题: (25) 第二十三题: (26) 第二十四题: (27) 第二十五题: (28) 第二十六题: (29) 第二十七题: (30) 第二十八题: (31) 第二十九题: (32) 第三十题: (33) 第三十一题: (34) 第三十二题: (35) 第三十三题: (36) 第三十四题: (37) 第三十五题: (38) 第三十六题: (39) 第三十七题: (40) 第三十八题: (41) 第三十九题: (42) 第四十题: (43) 第四十一题: (44) 第四十二题: (45)

第四十四题: (47) 第四十五题: (48) 第四十六题: (49) 第四十七题: (50) 第四十八题: (51) 第四十九题: (52) 第五十题: (53) 第五十一题: (54) 第五十二题: (55) 第五十三题: (56) 第五十四题: (57) 第五十五题: (58) 第五十六题: (59) 第五十七题: (60) 第五十八题: (61) 第五十九题: (62) 第六十题: (63) 第六十一题: (64) 第六十二题: (65) 第六十三题: (66) 第六十四题: (67) 第六十五题: (68) 第六十六题: (69) 第六十七题: (70) 第六十八题: (71) 第六十九题: (72) 第七十题: (73) 第七十一题: (74) 第七十二题: (75) 第七十三题: (76) 第七十四题: (77) 第七十五题: (78) 第七十六题: (79) 第七十七题: (80) 第七十八题: (81) 第七十九题: (82) 第八十题: (83) 第八十一题: (84) 第八十二题: (85) 第八十三题: (86) 第八十四题: (87) 第八十五题: (88) 第八十六题: (89)

初中数学几何题(超难)及答案分析

几何经典难题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三)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 ∠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 MN 于E 、F . 求证:∠DEN =∠F . 5、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三)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 A D H E M C B O

P C G F B Q A D E 6、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三) 7、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三 ) 8、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初中几何证明的经典难题好题

初中几何证明题 一. 1.如图,点E 是BC 中点,BAE CDE ,求证:AB CD 2.如图,在ABC 中,90BAC ,AB AC ,//CD BA ,点P 是BC 上一点,连结AP ,过点P 做PE AP 交 CD 于E . 探究PE 与PA 的数量关系.

3.如图,在ABC中,AB AC,点D在AB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 CE,DE交BC于点P. 探究PE与PD的数量关系. 4.如图,在ABC中, 1 2 DBC ECB A,BD、CE交于点P. 探究BE与CD的数量关系.

5.如图,在EBC中,BD平分EBC,延长DE至点A,使得EA ED,且ABE C. 探究AB与CD的数量关系. C,AC BC,P为AB的中点,PE PF分别交AC、BC于E、F. 6.如图,在ABC中,90 探究PE、PF的数量关系.

7.如图,CB CD ,180ABC CDE ,AB DE . 探究:AF 与EF 之间的数量关系 8.如图,直线1l 、2l 相交于点A ,点B 、点C 分别在直线1l 、2l 上,AB k AC ,连结BC ,点D 是线段AC 上任意一点(不与A 、C 重合),作BDE BAC ,与ECF 的一边交于点E ,且ECF ABC . ⑴如图1,若1k ,且 90时,猜想线段BD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⑵如图2,若 1k ,时,猜想线段BD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二.倍长中线法: 11.如图,点E是BC中点,BAE CDE,求证:AB CD AC AE 13如图,在ABC中,CD AB,BAD BDA,AE是BD边的中线.求证:2 EG AD交CA延长线于E. 1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G为BC的中点,// 求证:BF EC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知识点大全.docx

. 目录 一、形的知??????????????????????????????2 二、平行知点?????????????????????????????3 三、命、定理??????????????????????????????3 四、平移?????????????????????????????????3 五、平面直角坐系知点?????????????????????????4 六、与三角形有关的段??????????????????????????5 七、与三角形有关的角???????????????????????????5 八、多形及其角和???????????????????????????6 九、嵌?????????????????????????????????6 十、全等三角形知点???????????????????????????7 十一、称???????????????????????????????7 十二、勾股定理??????????????????????????????8 十三、四形???????????????????????????????8 十四、旋????????????????????????????????9 十五、知点????????????????????????????10 十六、相似三角形?????????????????????????????13 十七、投影与?????????????????????????????14 十八、尺作??????????????????????????????15

初中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大全 直线: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射线: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延长,没有长度 线段:两个端点,有长度 一、图形的认知 1、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它们是立体图形 3、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它们是平面图形 4、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转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展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长方体、正文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简称体 6、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两种。 由若干个多边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若干个面的公共顶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注意:各面都是平面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像圆锥、圆台因为有的面是曲面,而不被称为“多面体”。 圆锥、圆柱、圆台统称为旋转体。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都是平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 7、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8、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9、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0、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1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12、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3、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加起来为90,则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加起来为180,则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邻补角 :相邻的补角 14、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平行线知识点 1、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注意:对顶角的判断 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平行线,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1+∠2=90°,∠1与∠2不一定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 中,AE =1,AF =2,若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则EP +FP 的最小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F 点关于BD 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 于点P . ∴EP+FP=EP+F ′P .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 、P 、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 的值最小,此时EP+FP=EP+F′P=EF′.

∵四边形ABCD 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 ∥CD ,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 ∴EF ′=AD=3. ∴EP+FP 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 考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 =∠DFE =90°,∠A =45°,∠E =60°,点F 在CB 的延长线上.若DE ∥CF ,则∠BDF 等于( ) A .30° B .25° C .18° D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识总结及试题

§9.1 图形的旋转 概念:将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上点的位置 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基本画法:将图形上的一些特殊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圆心,连线段长为半径画图,按照旋转的角度来找出对应点,再画出所有的对应线段。 典型题:确定图形的旋转角度、确定图形的旋转中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图题、 §9.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的概念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 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 平分。 3、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9.3 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概念)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说明假设是不成立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是成立的。 常见题型:运用性质求值、添加条件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体现数学思想的题型、 例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BC=6cm,点P、Q分别以A、C点同时出发,P以 1cm/ s的速度由点A向点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则当x=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的概念和性质 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矩形也叫做长方形。矩形是特殊的平时行不行,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判定矩形的条件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菱形的概念与性质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4、判定菱形的条件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概念) (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5、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条件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的矩形,也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正方形的条件: (1)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概念)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9.5 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中线的概念和性质 连接三角形两边重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题 4.1.1认识几何图形(1) 课型:新课 学时:1学时 主备人: 审阅人: 一.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二预习热身 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三.活动探究 活动1.(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1)长方体(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点

我们见过的长方形、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活动2. 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思考:课本115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活动3. 平面图形的概念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课本116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

高难度几何题100道

第二题:证明四点共圆 (5) 第三题:证明角的倍数关系 (6) 第四题:证明线与圆相切 (7) 第五题:证明垂直 (8) 第六题:证明线段相等 (9) 第七题:证明线段为比例中项 (10) 第八题:证明垂直 (11) 第九题:证明线段相等 (12) 第十题:证明角平分 (13) 第十一题:证明垂直 (14) 第十二题:证明线段相等 (15) 第十三题:证明角相等 (16) 第十四题:证明中点 (17) 第十五题:证明线段的二次等式 (18) 第十六题:证明角平分 (19) 第十七题:证明中点 (20) 第十八题:证明角相等 (21) 第十九题:证明中点 (22) 第二十题:证明线段相等 (23) 第二十一题:证明垂直 (24) 第二十二题:证明角相等 (25) 第二十三题:证明四点共圆 (26) 第二十四题:证明两圆相切 (27) 第二十五题:证明线段相等 (28) 第二十六题:证明四条线段相等 (29) 第二十七题:证明线段比例等式 (30) 第二十八题:证明角的倍数关系 (31) 第二十九题:证明三线共点 (32) 第三十题:证明平行 (33) 第三十一题:证明线段相等 (34) 第三十二题:证明四点共圆 (35) 第三十三题:证明三角形相似 (36) 第三十四题:证明角相等 (37) 第三十五题:证明内心 (38) 第三十六题:证明角平分 (39) 第三十七题:证明垂直 (40) 第三十八题:证明面积等式 (41) 第三十九题:证明角平分 (42) 第四十题:证明角相等 (43) 第四十一题:证明中点 (44) 第四十二题:证明中点 (45) 第四十三题:证明角相等 (46) 第四十四题:证明垂直 (47)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综合题[1]

页眉内容 中考数学复习--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合题,一要注意图形的直观提示;二要注意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发展条件,为解题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同时,也要由未知想需要,选择已知条件,转化结论来探求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几何综合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 本图形. ⑵ 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 ⑶ 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数 学思想方法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南充,10分)⊿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点F 是BE 的中点.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解:(1)证明:连接OD ,AD . AC 是直径, ∴ AD⊥BC. ⊿ABC 中,AB =AC , ∴ ∠B=∠C,∠BAD=∠DAC. 又∠BED 是圆内接四边形ACDE 的外角, ∴∠C =∠BED . 故∠B =∠BED ,即DE =DB . 点F 是BE 的中点,DF ⊥AB 且OA 和OD 是半径, 即∠DAC =∠BAD =∠ODA . 故OD ⊥DF ,DF 是⊙O 的切线. (2)设BF =x ,BE =2BF =2x . 又 BD =CD =21 BC =6, 根据BE AB BD BC ?=?,2(214)612x x ?+=?. 化简,得 27180x x +-=,解得 122,9x x ==-(不合题意,舍去).

人教版七下数学几何难题

1.如图,已知直线m∥n,直线m,n和直线AB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m,n和直线CD分别交于C、D两点. 点P在直线AB上。∠1是线段CP与CA的夹角,∠2是线段DP与DB的夹角,∠3是线段PC与PD 的夹角。 (1)如下图点P在线段AB上,且不与A,B两点重合。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式, 并证明。 (2)如果点P运动到直线m上方时,请画出图形,找出∠1、∠2、∠3之间的 关系式, 并证明。 (3)如果点P运动到直线n下方时,请画出图形,找出∠1、∠2、∠3之间的 关系式, 不用证明。 2.(12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l3. 4 l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在直线l3或 4 l上且不与点A、 B、C、D重合.记∠AEP=∠1,∠PFB=∠2,∠EPF=∠3. (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 (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 (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 (4)若点P在C、D两点外侧运动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 m n C A P D 3 2 1 B

3、如图:已知AB ∥CD ,∠ABE 与∠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 。 (1)如图1,若∠E =80°,求∠BFD 的度数。(4分) (2)如图2:若∠ABM = 31∠ABF , ∠CDM =3 1 ∠CDF , 写出∠M 和∠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5分) (3)∠ABM = n 1∠ABF , ∠CDM =n 1 ∠CDF , 设∠E =m °,直接用含有n ,m °的代数式写出∠M = (不写过程)(3分) 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1)如图1,若AB ∥CD ,点P 在AB 、CD 内部,∠BPD 、∠B 、∠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不必说明理由; (2)如图2,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利用(1)中的结论(可以直接 套用)求∠BPD ﹑∠B ﹑∠D ﹑∠BQ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BF 交AC 于点M ,AE 交DF 于点N .已知∠AMB =140°,∠ANF =105°,利用(2)中的结论直接 写出∠B +∠E +∠F 的度数为_______度,∠A 比∠F 大______度. 5.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0,a ),B (b ,0),C (b ,c )三点,其中a 、b 、c 满足关系式|a -2|+3-b =0,(c -4)2≤0. (1)求a 、b 、c 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m , 2 1 ),请用含m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图1 图2 M N 图2 A ’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

4e d c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N F E C D

P C G F B Q A D E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