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税金的税率计算的理解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税金的税率计算的理解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税金的税率计算的理解

发表于:2013-11-13 14:30: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次数:19
查看次数:5216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 税金 的 税率计算的理解 在建设工程费用组成中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包括 地方教育附加) ,其中: 1、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适用税率,税率:3%; 2、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市区7%、县镇5%、乡村 1% ; 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3%; 4、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 2%。 以上费用折算成以不含税工程造价为计费基础,税金费率为: 市区:3%×(1+7%+3%+2%)/[1-3%×(1+7%+3%+2%)]=3.48%(3.477%) 县镇:3%×(1+5%+3%+2%)/[1-3%×(1+5%+3%+2%)]=3.41%(3.413%) 乡村:3%×(1+1%+3%+2%)/[1-3%×(1+1%+3%+2%)]=3.28%(3.284%) 这样会有一个疑问: 税金的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1-3%×(1+7%+3%+2%)]”? 按照上面的文字表述,如果不含税工程造价为100万元的话, 1、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100万元)×适用税率(3%)=3万元; 2、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市区7%、县镇5%、 乡村1% )=2100元(按市区考虑) ; 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3%)=900元; 4、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2%)=600元。 那么:税金总额=30000元+2100元+900元+600元=3.36万元。 也就是以不含税造价为基础计算的税率=3.36万元/100万元*100%=3.36%。 与官方给出的计算结果:3.48%(市区)不一致,相差0.12%。 我的理解相差的这0.12%的计算 以不含税100万元为例, 按费率计算,税金为不含税价*取费费率=100*3.48%=3.48万元,含税合价为 103.48万元 实际费率 税金=含税价*实际费率=103.48*3.36%=3.4769万元,差了31元。但 这一百万差的31元是怎么回事?求高手分析
回复于:2013-11-14 19:56:07
只看该作者 1#
得分:0

此税金属于价内税,所谓价内税就是价格里已经包含了税收了。 其公式为:税款=(不含税价格+税款)*税率,从公式上可以看出税款部分也要缴纳税金; 假定税款为 B,不含税价格为 A,税率为 C,则有式子:B=(A+B)*C; B(1-C)=A*C; B=A*C/(1-C) B=A*C+B*C; B-B*C=A*C;
你所说的不含税造价100万只是应纳税营业额的一部分,所以和已知的公式得出来的结果不一致。
10
AA: 此税金为价内税,即价格里已含了税收价格. 回复2013-11-26 11:53
有1条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09:06:01
只看该作者 2#
得分:0
市区:3%×(1+7%+3%+2%)/[1-3%×(1+7%+3%+2%)]=3.4768% 按费率计算,税金为不含税价*取费费率=100*3.4768%=3.4768万元, joyce
加关注
含税合价为103.48万元 实际费率 税金=含税价*实际费率=103.48*3.36%=3.4769万元,

级:
没有相差31元,这是计算误差,不是错误。
发帖数:0 帮筑币:220

4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14 21:22:55 我们是来看帖学习的,呵呵
只看该作者 3#
得分:0
V V
加关注

级: 1
发帖数:0 帮筑币:5585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08:12:26
只看该作者 4#
得分:0
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100万元)×适用税率 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 浅笑、这伤痕
加关注
应纳税额和营业税额最起码是两个概念,差别就差在这两个地方

级:
发帖数:0 帮筑币:210
1
一生的朋友: 营业税为价内税,所以计算纳税额的基数应为含税的营业额=100*

(1+3.48%)=103.48万元,而不是不含税的100万元,差别就是这样产生的
回复2013-11-26 08:29
有1条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10:24:06
只看该作者 5#
得分:0
应纳税营业额=不含税造价/[1-3%×(1+7%+3%+2%)]
胖大熊
加关注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级:
发帖数:0 帮筑币:230
1
天涯若水: 标准的计算公式就是这样的 回复2013-11-27 08:55
天涯若水: 只不过那31元钱是计算过程中的舍位误差造成 回复2013-11-27 08:57
有2条回复
回复于:2013-11-14 20:51:01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
只看该作者 6#
得分:0
lj_guo
加关注


级:
还没有回复
0
发帖数:99 帮筑币:34025
回复于:2013-11-26 08:41:22 说的很好。
只看该作者 7#
得分:0
海外仙山
加关注

级:
0
发帖数:3 帮筑币:5389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10:35:08
只看该作者 8#
得分:0
再补充一个我自己的理解。 按照上面大家说的 就是应纳税营业额=不含 税造价/(1-3%).而至于为什么还要再累附加税,我是这么理解 胖大熊
加关注
“附加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那么就意味着, 在建筑工程中计取营业税时,应同步计取相关附加税。

级: 所以对原有公式修正为 应纳税营业额=不含税造价/[1-3%×(1+7%+3%+2%)]
发帖数:0 帮筑币:230

0
胖大熊: 个人理解!请大家指点下! 回复2013-11-26 10:37
有1条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12:06:21 谢谢楼主分享!
只看该作者 9#
得分:0
小强
加关注

级:
0
发帖数:0 帮筑币:31060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14:52:56
只看该作者 10#
得分:0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肯定不会错了。
junfeng
加关注

级: 0
发帖数:0 帮筑币:250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6 20:56:14
只看该作者 11#
得分:0
价内税、价外税,就是计算基数不同
lj_guo
加关注

级:
发帖数:99 帮筑币:34025
0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7 07:52:36 谢谢楼主分享。
只看该作者 12#
得分:0
无所谓
加关注

级:
0
发帖数:2 帮筑币:34175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7 08:08:14
只看该作者 13#
得分:0
100*1.0348=103.48;103.48*Y=3.48;Y=0.0336296869; 3.36%;3.363%;3.36296%;这里面没有什么差; NTSJZZR
加关注
是小数点取位关系,明白这就知道了差在那里。

级:
发帖数:0 帮筑币:395

0
还没有回复
回复于:2013-11-27 08:23:49 多谢分享,呵呵!
只看该作者 14#
得分:0
爱歇着
加关注

级: 0
发帖数:1 帮筑币:6855
还没有回复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税金的税率计算的理解

发表于:2013-11-13 14:30: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次数:19
查看次数:5216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 税金 的 税率计算的理解 在建设工程费用组成中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包括 地方教育附加) ,其中: 1、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适用税率,税率:3%; 2、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市区7%、县镇5%、乡村 1% ; 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3%; 4、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 2%。 以上费用折算成以不含税工程造价为计费基础,税金费率为: 市区:3%×(1+7%+3%+2%)/[1-3%×(1+7%+3%+2%)]=3.48%(3.477%) 县镇:3%×(1+5%+3%+2%)/[1-3%×(1+5%+3%+2%)]=3.41%(3.413%) 乡村:3%×(1+1%+3%+2%)/[1-3%×(1+1%+3%+2%)]=3.28%(3.284%) 这样会有一个疑问: 税金的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1-3%×(1+7%+3%+2%)]”? 按照上面的文字表述,如果不含税工程造价为100万元的话, 1、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100万元)×适用税率(3%)=3万元; 2、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市区7%、县镇5%、 乡村1% )=2100元(按市区考虑) ; 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3%)=900元; 4、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2%)=600元。 那么:税金总额=30000元+2100元+900元+600元=3.36万元。 也就是以不含税造价为基础计算的税率=3.36万元/100万元*100%=3.36%。 与官方给出的计算结果:3.48%(市区)不一致,相差0.12%。 我的理解相差的这0.12%的计算 以不含税100万元为例, 按费率计算,税金为不含税价*取费费率=100*3.48%=3.48万元,含税合价为 103.48万元 实际费率 税金=含税价*实际费率=103.48*3.36%=3.4769万元,差了31元。但 这一百万差的31元是怎么回事?求高手分析
回复于:2013-11-14 19:56:07
只看该作者 1#
得分:0

一般建筑工程手工算量顺序与计算方法

一般建筑工程手工算量顺序与计算方法 以下为(曾氏)手工预结算的方法。仅供帅哥与美女们参考,所有思路是保存在(曾氏大头里),因机械运转年数过长,难免出现死机,如有错误,不能追究曾氏法律责任喽,特此申明。(不过昨天维修(休息)得还可以)。 (以下用智多星为例),首先打开套价软件“湖南2010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出现对话框,选择“新建项目”双击,出现对话框建立项目名称和选择项目模板(湖南2010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选择保存路径至D盘,确定后出现界面,建设项目下有很多单项工程,首先建立单位工程土石方和建筑工程,分别打开出现另一个界面,建立工程信息,好后刷新,新建分部分项,先选择套用清单编码,在清单下打开工程量计算,把计算式体现在清单下。切记建立清单后,必须马上把(项目特征完整的建立好)。 一般建筑工程: 一、基础工程或土石方工程步骤 1、平整场地(清单计算方法:按首层的建筑面积;套定额的计算方法:按首层 建筑面积+外墙外边线*2+16);如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有地下室的工程的计算方法:首层建筑面积+(地下室外墙底宽+基础垫层宽)*四周长+外墙外边线*2+16。 2、挖土方:分机械挖土方和人工挖土方,当今一般为机械挖土方,如因场地 狭小,机械不能进出或施工条件有限才按人工挖土方。机械挖土方套定额时,机械挖土占90%,人工挖土占10%(是指机械有部分挖不到的地方,必须为人工修整基地和边坡,所以要占人工)。 (1)首先计算挖基坑土方(一般是指独立柱基或承台):按照挖土深度又分放坡 与不放坡两种情况,(放坡起点深度分多种情况,详见定额说明中表格或 下表)。 不放坡的基坑挖土方:按基坑底面积*深度按体积计算。先查看柱基图或 表中平面尺寸长、宽、深。 例如:有1个柱基截面为1000*1200,基础垫层100mm厚,柱表中深度

各类税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3、其他各项所得:

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含图及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基础挖土 1、挖沟槽:V=(垫层边长+工作面)X挖土深度x沟槽长度+放坡增量 (1)挖土深度: ①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土0.3m以内,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 ②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土0.3m以外,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自然设计地坪标高。(2)沟槽长度: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3)放坡增量:沟槽长度x挖土深度x系数(附表二P7 ) 2、挖土方、基坑:V=(垫层边长+工作面)X(垫层边长+工作面)X挖土深度+放坡增量(1)放坡增量:(垫层尺寸+工作面)X边数X挖土深度X系数(附表二P7 ) 一、基础 1、各类混凝土基础的区分 (1)满堂基础:分为板式满堂基础和带式满堂基础, (图10-25 a、c、d) + OJOOO 室外设计地坪 顶板 n嫡■- 室夕 卜地 面 箱賂華础 a 念理连片基础

(3)独立基础 I 屛前样胎基咄 1、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1) 独立基础:V = a ' b 'x 厚度+棱台体积 (2) 条形基础:2=断面面积x 沟槽长度 L _____________ w_______________ j J h 4 J 基础平面图 (1) 砖基础断面计算 砖基础多为大放脚形式,大放脚有 等高与不等高两种。等高大放脚是 以墙厚为基础,每挑宽1/4砖,挑岀 砖厚为2皮砖。不等高大放脚,每挑宽 1/4砖,挑出砖厚为1皮与2皮相间(见图10-18 ) f 条瞻折壳慕閱 护丈顶而 I l 亠-亠严寸 I (2)带形基础 各种刚盹雄础均可用于也 下条孫菇础a 如砖、石*航土. 廉浆、三合土、淞魁土零 常JBMO 上材料岀土 质雄'上部荷载大时邛十宁交 叉式布册 适用于敕七地AL 其他还可选用正筒 氏糸形期袖或圉简1£? 堪础珮 Cb)魏具方帚昭幕咄 (门杯熠施础

各种税金的计算公式

各种税金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此处税率为仃%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1 —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X (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

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二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二销售额X征收率 销售额二含税销售额一(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二销售额X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二含税销售额一(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二(成本+利润)2(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二成本X(1+成本利润率) 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 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X税率一 (1 —(1—消-(1—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X适 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格X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一纳 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X 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X 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 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185425_工程造价税金的计算及筹划

工程造价税金的计算及筹划 引言 工程造价税金由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组成,是地方税收的一项重要来源。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之后,税金需要单独列项计算,金额大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 如何进行税金的计算及筹划,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国家立法机构近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建筑业税收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税金的征收缴纳规定,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税金的法律依据 1.1营业税的法律依据 营业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主要税种,按照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征收。 法律依据有:《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税目注释》、《关于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等。 1.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法律依据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税,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 法律依据有:《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解释的复函》。 1.3教育费附加的法律依据 教育费附加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费,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 法律依据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等。 1.4工程造价税金的法律依据 工程造价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是一项综合税率,按照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和缴纳。 法律依据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问题解释答疑》等。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起征点2000元)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应税所得率表 行业应税所得率(%)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5-20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20 饮食服务业7-25 娱乐业20-40 其他行业10-30 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计税办法。 *外国人在中国纳税规定 外籍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处理。(一)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前述个人应仅不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凡是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属于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任职、受雇的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否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的会计帐簿中有记载,均应视为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或由该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 上述个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按税法规定的期限申报缴纳。虽有所得来源地的判定原则,按国际惯例,在境内居住时间较短的非居民,其由境外支付且负担的境内所得一般予以免税优惠。 对在中国境内居住不超过90日或税收协定规定的183日的外籍人员,其取得的中国境内所得,依据支付和负担的不同情况,具体区分五种不同的纳税义务: 第一种:工资薪金所得的支付和负担均不是在中国境内,即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雇主设在境内的机构负担的;虽然按所得来源地判定标准和认定方法,其工资薪金所得是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但是考虑其在华工作时间较短,按照国际通常作法,免予纳税。 第二种:工资薪金所得的支付在中国境内,而不管由谁负担,即由境内企业或雇主支付而不管是由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机构负担,均视为由境内企业、机构负担,是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在中国履行纳税义务。

建设工程税税金的依据费率基数

建设工程税税金的依据、费率、基数 一、税金的法律依据 1.1营业税的法律依据 营业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主要税种,按照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征收。 法律依据有:《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税目注释》、《关于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等。 1.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法律依据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税,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 法律依据有:《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解释的复函》。 1.3教育费附加的法律依据 教育费附加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费,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 法律依据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等。 1.4工程造价税金的法律依据 工程造价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是一项综合税率,按照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和缴纳。 法律依据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问题解释答疑》等。 二、税金计算之税率 2.1税金的征收范围 《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建筑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5项内容,其中: 建筑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

安装是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 其他工程作业一个兜底条款,是指上列4项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 2.2税收法规中的税率 《营业税暂行条例》、《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等规定税率如下: 建筑业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税率为3% 。 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税率为3% 。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2.3工程费用中的税率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规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综合税率如下: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 税率(%)==3.4126%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 税率(%)==3.3485%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 税率(%)==3.2205%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企业所在地点,按照上述3种情形选择税率计算公式。建设单位编制标底时,应当参照地方定额的税率标准计算税金。如北京市规定标底中税金不得调整,不得低于现行定额的取费标准。 三、税金计算之基数 3.1税金基数的法律规定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建筑业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总承包人进行工程分包的,营业额为工程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转包)人价款后的余额,但总承包人为分包(转包)营业税的扣缴义务人。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规定,税金的计税基数为税前造价与利润之和,即税金=(税前造价+利润)*税率(%)。税前造价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 (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 ———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如右图: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

预算中税金的计取

关于税金缴纳问题,可能日常工作中很多人不是很注意,多数时候是财务的事情。但对于分包方拿进度款时,需要到当地税务局交税的,但这个税率的记取就很容易出错。下面以举例方式来表明: (财务算法) 工程造价:100万 税金(取3.86%举例):100*3.86%=3.86万 总金额:100+3.86=103.86万元 财务提供开票数据的金额为:103.86万 分包拿去税务局开票金额为:103.86*3.86%=4万 那么:公司与税务局取同样的3.86%税费,实际分包要付出的税金是4万元而不是3.86万元,故此种算法是存在4-3.86=0.14万元的差异,分包拿到手的总金额等于100-0.14=99.86万元。 (正确思路) 工程造价:100万 税金(取3.86%举例):{1/(1-3.86%)-1}*100万=4.015万(逆推法) 总金额:100+4.015=104.015万元 财务提供开票数据的金额为:104.015万元 分包拿去税务局开票的金额为:104.015*3.86%=4.015万元 那么:我们在税金为分包考虑了4.015万元的税金, 分包实际拿到手的总金额为104.015-4.015=100万元(等于工程造价) 下面再延伸几个交税问题,摘自《数字造价》 1、材料价里含税了,为什么还要计取税金,是不是重复了? 这里回答得明确一点,绝对不重复!材料、半成品、甚至是象活动家具、电器等成品,里面包含的是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及其附加税费),而建筑行业所交纳的是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虽然这四种税统称流转税,但计税的次序是不一样的,在没有特殊注明的前提下,计税公式顺序营业税率*(1+增值税率*(1+消费税率*(1+关税税率)),材料、半成品、还是成品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流通环节中,按税法规定可能要交纳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到了建筑环节,实际就进行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税法明确规定,增值税在流通过程中只针对增值额部分征税,在前一个流通环节交的税是可以抵扣的,最终消费者是增值税的最终交纳人,材料带发票意思就是如果材料卖价是100元,增值税就是17元,施工企业购买材料就要花费117元,如果不考虑其他的运输、损耗、搬运、装卸、保管等费用,建设方暂估价材料确认价要按117元认价,而不是100元,所认的117元同样还要继续交营业税,如果前期暂估价材料按100元计入造价,结算时(117-100)*材料结算数量*(1+营业税率及附加),营业税率及附加也就是清单和定额里的税率。 2、我们交的是5%的税率,为什么审计(或甲方)只计3.48%的税率? 营业税属于地税,地方为了方便计税,对一些小公司企业所得税出台了定率税率,就是按营业额为课税对象,不管利润高低,收取同样比例税率的企业所得税,如果这个税率是1.6%,加上3.4%的营业税就是5%,这个5%税率统称综合税率,造价时,甲方只会对你3.4%营业税买单,不会对1.6%的所得税付款,这就是为什么交的税比得的税多的原因,回去需要花点时间跟老板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税金的税率计算的理解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中税金的税率计算的理解 (2013-11-13 ) 在建设工程费用组成中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包 括地方教育附加),其中: 1、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适用税率,税率:3%; 2、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市区7%、县镇5%、乡 村1% ; 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3%; 4、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税率: 2%。 以上费用折算成以不含税工程造价为计费基础,税金费率为: 市区:3%×(1+7%+3%+2%)/[1-3%×(1+7%+3%+2%)]=3.48%(3.477%) 县镇:3%×(1+5%+3%+2%)/[1-3%×(1+5%+3%+2%)]=3.41%(3.413%) 乡村:3%×(1+1%+3%+2%)/[1-3%×(1+1%+3%+2%)]=3.28%(3.284%) 这样会有一个疑问: 税金的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1-3%×(1+7%+3%+2%)]”? 按照上面的文字表述,如果不含税工程造价为100万元的话, 1、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100万元)×适用税率(3%)=3万元; 2、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市区7%、县镇5%、 乡村1% )=2100元(按市区考虑); 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3%)=900元; 4、地方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2%)=600元。 那么:税金总额=30000元+2100元+900元+600元=3.36万元。 也就是以不含税造价为基础计算的税率=3.36万元/100万元*100%=3.36%。 与官方给出的计算结果:3.48%(市区)不一致,相差0.12%。 我的理解相差的这0.12%的计算以不含税100万元为例,按费率计算,税金为 不含税价*取费费率=100*3.48%=3.48万元,含税合价为103.48万元实际费率 税金=含税价*实际费率=103.48*3.36%=3.4769万元,差了31元。但这一百万差 的31元是怎么回事?求高手分析 发表意见: 1.此税金属于价内税,所谓价内税就是价格里已经包含了税收了。 其公式为:税款=(不含税价格+税款)*税率,从公式上可以看出税款部分也要缴纳税金;假定税款为B,不含税价格为A,税率为C,则有式子:B=(A+B)*C; B=A*C+B*C; B-B*C=A*C; B(1-C)=A*C; B=A*C/(1-C) 你所说的不含税造价100万只是应纳税营业额的一部分,所以和已知的公式得出来的结 果不一致。 2.市区:3%×(1+7%+3%+2%)/[1-3%×(1+7%+3%+2%)]= 3.4768% 按费率计算,税金为不含税价*取费费率=100*3.4768%=3.4768万元,含税合价为103.48万元,实际费率税金=含税价*实际费率=103.48*3.36%=3.4769万元,没 有相差31元,这是计算误差,不是错误。 3.营业税税额=应纳税营业额(100万元)×适用税率 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税额(3万元)×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和营业税额最起码是两个概念,差别就差在这两个地方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 1、开挖土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量。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量合并于总土量中。 2、开挖土计算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底面积: 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的体积:土体积=挖土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 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工程造价管理费是多少或怎么算

工程造价管理费是多少或怎么算 (人工费机械费)费率费率根据工程类别、工程造价中管理费、利润的计算基础是:1+ x 不同所取的费率也不同,不同省份费率也有所不同,具体要参考各省份工程造价中各种相 关费率的取费标准(《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上有具体说明。 、规费2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包括: ()工程定额测定费。(工程定额测定费取费基数取费费率)x .1 =()工程排污费。(按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规定计算) 2 .()社会保障与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3 金)。)社会保障与住房公积金取费基数取费费率= x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为参加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的施工企业不得计取此项费 4 用) 、税金指国家税法所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3附加三项应缴税。税金计算基础:税金税前造价计算系数(税前造价直接工程费+ = x =措施费其他项目费管理费利润规费;计算系数根据工程所在地选取。)++++ 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管理费和利润计算基础是什么,反正不是人材机的费用之和,他 们是有费率吗,是多少啊,怎么跟措施费里面的计算基础、管理和利润的费率不一样呢具?体怎么规定的? 按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费是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利润是按直接工程费和管理费之 和为计算基数,计算费率根据各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及工程项目难易程序确定,没有统一的 规定,以上费用均为竞争性费用,投标人或是施工单位一般会按市场行情确定。措施费分 两部分,一种是可以按工程量计算得出的,这部分计算方式参照工程量清单中的分部分项 清单模式,另一种是以项、类等计算的,这部分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是特定部分按规定比 例或参数确定。所以,措施费在计算上是有区别的,按分部分项工程计算的措施费,计算 方法与分部分项工程一样。按工料单价法或是实物法计价,也就是定额计价,管理费的计 算基础就不一定了,要看具体要求,一般有按人工费为基数,或按人工和机械费为基数, 或是直接工程费为基数,利润是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为计算基数,最后计算税金,加上 购置的设备及工器具得出工程费用。具体规定可参见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 )装饰工程的取费标准与说明(1 第一、公共装饰工程的取费标准根据陕西省室内装饰工程费用定额的部分说明及装饰市场人工费的变化以及各装饰企业的有关规定;装饰工程的费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直接费:直接用于装饰施工全过程的有关费用;由人工费、材料费、综合机具费三部分组成。家装工程的材料费只包含辅材料费;几家套餐公司的材料费包含主材料费、辅材料费,这也就是套餐公司与普通公司的区别所在。它的计算标准是:预算项目的总造价。家装施工现场以外发生的费用: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材料二二、其它直接费: 次搬运费;成品保护费;定位复测及军工清理费;它的取费标准是:直接费×系数;成品保护

工程造价税金计算

---------------------------------------------------------------最新资料推荐------------------------------------------------------ 工程造价税金计算 工程造价税金由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组成,是地方税收的一项重要来源。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之后,税金需要单独列项计算,金额大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 如何进行税金的计算及筹划,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 国家立法机构近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建筑业税收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税金的征收缴纳规定,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税金的法律依据 1.1 营业税的法律依据营业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主要税种,按照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征收。 法律依据有:《营业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税目注释》《关、、、于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等。 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法律依据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加税,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 法律依据有: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解释的复函》。 1.3 教育费附加的法律依据教育费附加是工程造价税金中的附 1/ 8

加费,按照营业税的税额附征。 法律依据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等。 1.4 工程造价税金的法律依据工程造价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是一项综合税率,按照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和缴纳。 法律依据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问题解释答疑》等。 二、税金计算之税率 2.1 税金的征收范围《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建筑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 5 项内容,其中:建筑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安装是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 其他工程作业一个兜底条款,是指上列 4 项工程作业以外的各种工程作业。 2.2 税收法规中的税率《营业税暂行条例》《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等规定税率如下:、建筑业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税率为 3% 。 教育费附加以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税率为 3% 。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 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 5%;纳税人

工程量地计算方法

第二课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造价=(材料单价+人工单价)*工程量 报价=造价+利润 一、拆除墙砖 计算方法:按立面面积计算、门窗洞口减半(是因为会费工费料) 例如:墙面长度*墙面高度-(门洞长度*门洞的高度*0.5) 补充说明: 1、砌墙、刷乳胶漆、贴墙砖、贴壁纸遇到门窗洞口同样是减半。 2、卫生间做防水的小窗户面积不减。 计算方法:直接长*高(此算法是争对有钱的业主可采用此种方法) 二、清运垃圾 计算方法: 1、如果没有拆除砖墙:一般一套户型一车垃圾,小区有建筑垃圾堆, 则无论需此项。 2、有拆除砖墙:一车可以装8平方米的24墙砖垃圾; 一车可以装10平方米的12墙砖垃圾 搬运下楼:1楼算1层,2楼算2层。 三、铺贴墙砖(不含砖) 计算方法:按立面面积计算;门窗洞口则需减半。 高度计算到吊顶上10CM处 例如:卫生间一般是2.4米,通常为周长*2.5 800*800砖=0.64平方

1平方就需要1.56块砖 若:有30个平方=1.56*30=47块砖 如果:80元/块:47*80=3760元 铺砖就按墙面的平方数算即可。 正铺的价格和斜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四、过门石: 计算方法:按米计算,有多长,算多少米 1条80的门按900/条为单位进行计算。 五、瓷砖踢脚线算法: 计算方法:周长不减门洞(卫生间和厨房墙面无需踢线) 六、石膏板吊顶 1、简单吊顶计算方法:按投影面积计算,即按地面面积计算,(不 算原天花部分面积); 简单石膏板是指不含量曲线,不含多级错落的吊顶。 2、复杂吊顶计算方法:按投影面积计算(不算原天花部分面积) 曲线部分按外轮廓拉直计算;圆形吊顶的圆洞面积是不减的)复杂吊顶指:圆弧较多很错落的吊顶。 七、木作隔板 计算方法:按长度计算(宽度不超过200)约70元/米 八、木作假梁 计算方法:按长度计算:大约170元/米,含油漆 九、地台

工程造价管理费是多少或怎么算

工程造价管理费是多少或怎么算 1、工程造价中管理费、利润的计算基础是:(人工费+机械费)x费率费率根据工程类别不同所取的费率也不同,不同省份费率也有所不同,具体要参考各省份工程造价中各种相关费率的取费标准(《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上有具体说明。 2、规费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包括: (1 ).工程定额测定费。(工程定额测定费=取费基数x取费费率) (2 ).工程排污费。(按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规定计算) (3 ).社会保障与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与住房公积金=取费基数x取费费率 (4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为参加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的施工企业不得计取此项费用) 3、税金指国家税法所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三项应缴税。税金计算基础:税金=税前造价x 计算系数(税前造价=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管理费+利润+规费;计算系数根据工程所在地选取。) 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管理费和利润计算基础是什么,反正不是人材机的费用之和,他们是有费率吗,是多少啊,怎么跟措施费里面的计算基础、管理和利润的费率不一样呢?具体怎么规定的? 按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费是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利润是按直接工程费和管理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计算费率根据各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及工程项目难易程序确定,没有统一的规定,以上费用均为竞争性费用,投标人或是施工单位一般会按市场行情确定。措施费分两部分,一种是可以按工程量计算得出的,这部分计算方式参照工程量清单中的分部分项清单模式,另一种是以项、类等计算的,这部分是以分部分项工程或是特定部分按规定比例或参数确定。所以,措施费在计算上是有区别的,按分部分项工程计算的措施费,计算方法与分部分项工程一样。按工料单价法或是实物法计价,也就是定额计价,管理费的计算基础就不一定了,要看具体要求,一般有按人工费为基数,或按人工和机械费为基数,或是直接工程费为基数,利润是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为计算基数,最后计算税金,加上购置的设备及工器具得出工程费用。具体规定可参见: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

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 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乙产品,再卖给c 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直到卖 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 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a 公司 11700 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 借:应收账款——b公司 17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 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