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案例作业(优质材料)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案例

食物中毒案例
– 厨师在上岗之前、食物制备过程中、处理动物 或废物后无洗手习惯 – 检查中发现厨师的手指有新疤痕,本人自述为 几天前被刀划破,现已结痂
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
分类 食品 加工 工具 名称 生鸡腿 生大排 砧板
数量 (份)
1 1 3
检测项目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 变形杆菌
结果
无阳性结果 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葡菌、 蜡样芽孢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 变形杆菌、蜡样芽孢、金葡菌 金葡菌 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葡菌、 蜡样芽孢 厨师:检出金葡菌 且产毒检测阳性 厨师:检出金葡菌 且产毒检测阳性
– 急诊科接诊数名类似患者 – 症状:上腹痛、呕吐、无腹泻等 – 病例均为同一单位
调查目的
• 明确中毒事件波及的地区及人群范围 • 查明引起本次中毒事件的原因 • 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防止今后再次发生类似 事件
调查组于迅速到达区人民医院 进行核实诊断
• 对11名就诊的患者进行了个案调查
– 询问临床表现
– 3月14日以来,XW壁纸公司职工出现腹泻≥3次 /天,并伴有腹痛、腹胀、恶心、里急后重症状 之一者
病例搜索
• 由公司负责人组织 • 系统搜索
– 按照统一的病例定义 – 使用统一的问卷 – 各部门职工自我填写
200例病例临床症状/体征
(165例临床/35例疑似)
临床特征 腹泻 腹痛 里急后重 恶心 腹胀 呕吐 发热
• 2 在3月19日开展的调查中,未能采集到可疑食物 标本,采集到肛拭子样本的病例已经过抗生素治 疗或病情已好转,未能得到有效的实验室结果。
讨论
• 3月16日午餐提供的鸡腿和汤为本次暴发的可疑食物
– 污染来源可能是在鸡腿放置的过程中污染了某种细菌,放置一夜后,细菌 毒素增殖,后又未充分加热而导致此次暴发; – 不能完全排除厨师在食物制备过程中存在错误操作的环节,导致鸡腿或鸡 腿汤汁污染了汤

食物中毒案例作业oc

食物中毒案例作业oc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问题讨论1]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作何处理?答:首先可能会作出腹泻查因或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症病人时,考虑同源性食物中毒,应开展初步调查患者近期是否曾在进食过同一种食物,进食的时间地点,统计病例数,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事件。

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做何处理?答:若怀疑是食物中毒,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做好病人的呕吐物,粪便采样。

[问题讨论2]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答:组织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小组分两组到现场进行调查,一组进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调查,先向供餐单位到午餐食谱,对食品原料来源,对食堂生产、加工或制作与发病有关食物的场所实施环境调查。

按确定了的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等样品进行检验食品存放条件、温度和时间;询问剩饭菜的保存、处理等情况;是否有不适当的储存,以及剩余饭菜是否重新加热后食用等内容。

同时对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一组人到医院对中毒工人进行调查,根据食谱向中毒工人按统一制定的“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逐项填写,了解病人的发病和治疗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注意收集中毒的病例数及化验结果等;统计最早发病时间、最晚发病时间,推算平均潜伏期。

对最早发病和症状较重的病人进行重点调查,调查进餐史:对患者午餐进餐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中毒患者的共同食品,以便确定可疑中毒食物,调查同时,需对部分同单位或同生活的健康人进行膳食调查,作为对照。

最后整合两组调查组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流行性病学分析。

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最关键的是实验室检测结果,要做好患者呕吐物,粪便的致病菌检测以及血样的血清学鉴定,剩余可疑食物的致病菌检测,食物中分离致病菌与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致病菌之间的同源性分析。

实习六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实习六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案例二】 案例二】
某年夏季 某日下午3 左右, 某年 夏季某日下午 3 时 左右 , 某厂陆续发 生以腹痛、呕吐、 生以腹痛、呕吐、腹泻及发烧为主要症状的患 者,至夜间11时左右达到高峰,直至次日清晨 夜间11时左右达到高峰,直至次日清晨 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发病人数共达120人 7时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发病人数共达120人。 患者中大部分最先出现腹部绞痛,随后发 患者中大部分最先出现腹部绞痛,随后发 生恶心、呕吐、多为1~3次,个别患者在5 生恶心、呕吐、多为1~3次,个别患者在5次以 上,继之发生频繁腹泻,多在1~8次,个别患 上,继之发生频繁腹泻,多在1~8次,个别患 者一昼夜达32次。大便为水样,伴有粘液和血 者一昼夜达32次。大便为水样,伴有粘液和血 液;半数病人发烧,体温37℃~39℃之间。 半数病人发烧,体温37℃~39℃之间。
【问题讨论3】 问题讨论3 5. 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据上述 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资料, 资料,能否确定是何种化学物或细菌引 起的食物中毒? 起的食物中毒? 6. 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7. 对此类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关键应注 对此类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 意哪些方面? 意哪些方面? 8. 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问题讨论2 【问题讨论2】
4. 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 最关键的工作是什 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 , 么? 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 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要 有实验室诊断资料, 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 技术、学术上的原因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 技术、学术上的原因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 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 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行评定。 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行评定。

2018-食物中毒案例-word范文模板 (13页)

2018-食物中毒案例-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食物中毒案例篇一:食物中毒案例关于安全问题食物中毒案例(一)201X年9月,黑龙江省泰来四中初一学生李某,早晨到小卖店买了食品和一袋辣根,边赶路边吃。

上课半个多小时后,李某突然肚子痛疼,嘴唇发紫,浑身哆嗦,呼吸困难。

到医院经及时抢救方脱离危险。

经调查检验,该生吃的辣根已过期变质,并含有大量的病菌,系没有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保质期的伪劣垃圾食品。

(二)201X年夏,黑龙江泰来县和平中学四十多名学生早饭后上学,上课不久便突显异常,肚子疼痛,浑身无力,有的还口吐白沫,浑身抽搐。

泰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

经教委和医院调查研究后认定,此次事件是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概因食物变质和蔬菜不熟引起。

交通安全案例(一)201X年11月15日,泰来县第四中学一名年仅13岁的女学生骑电动车上学,在南道口桥洞边被一辆翻斗车碾压至死,身体四分五裂,惨不忍睹。

当时该女生骑电动车经过,被一辆出租车蹭了一下,她从电动车上掉下来,不想一辆翻斗车迅速经过,压在了该生身上。

年仅13岁的一朵鲜花就这样凋谢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了。

(二)201X年4月,泰来县实验小学西门口,发生一次交通安全事故,一名小女孩被汽车撞倒,造成腿骨骨折,身上多处受伤。

学校西门,相隔五米左右就是繁忙的八一路,车流不断,加之接孩子的家长和车子,真是人满车满为患,因而造成了此次车祸。

校门口面对繁华公路,危险系数太大。

食品安全的做法我让学生做社会调查,了解小食品的渠道来源、加工厂房的卫生、工人的身体和卫生、食品添加剂等情况。

我还给学生介绍有关学生吃了变质的小食品而中毒甚至丧命的事例,把电视台报道的小食品不安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

另外,从生理卫生的角度去说明吃零嘴是不卫生的,也影响身体的发育。

我把小食品放到显微镜下,让学生看看小食品上放大后的病菌;我还举行问卷、班会、辩论会等形式教育学生远离垃圾食品。

学校饮食方面食物中毒典型案例

学校饮食方面食物中毒典型案例

学校饮食方面食物中毒典型案例食堂从业人员认真学习,看后签上名字:案例1 齐齐哈尔171名学生疑似食物中毒9月20日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部分学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有少数学生伴有低烧发热。

截至今天中午11时30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累计接诊学生为171人。

目前留院观察学生仍有54人。

经医疗专家诊断,初步认定为疑似食物中毒。

据齐齐哈尔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接到报告后,该市立即启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医疗专家对留观学生进行积极救治。

目前,医院留观学生病情稳定。

当晚,该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到市卫生学校就餐场所,即市卫生学校大食堂、小食堂及校园内食杂店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采样,收集近几日内各餐次的食谱,采集所有剩余食品样品,采集食品加工用具涂抹样品,并对市卫生学校用水采样。

上述样品以及在医院采集的4份呕吐物样品已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

目前,该校的两个食堂已被有关部门封闭。

案例2 山西灵丘65名小学生食物中毒疑吃变质鸡蛋所致灵丘县65名小学生食物中毒疑为16日早上吃了学校早餐中的变质鸡蛋所致,目前仍有9人在住院治疗昨日上午,灵丘县人民医院接诊了65名灵丘县豪洋双语小学的学生,学生们均称恶心、腹痛,经大夫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截至今日中午,除有9名学生仍在该医院儿科住院处接受治疗外,其余学生均已返校。

今日一早,记者接到一位学生家长报料称,灵丘县豪洋双语学校的住校生早晨吃了变质鸡蛋,有60余名学生食物中毒,正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灵丘县人民医院。

在住院楼儿科病房内,9名小学生在家长的陪护下打“点滴”,其中有3人还在吸氧。

一名姓张的小学生告诉记者,昨日早晨,学校的早餐是煮鸡蛋和面条。

上午第一节课还没结束,好多同学就出现腿软、头痛等症状,她自己也浑身难受,后来学校把他们送到医院。

灵丘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贺宏斌说,这些学生经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完整版)学校食品安全案例

(完整版)学校食品安全案例

学校食品安全案例时间:2015/7/20 9:32:24 点击量:9〖案例一〗学生好奇误食桐子果伤害事件2003年3月13日,某镇村小学的部分学生,晚饭后在学校操场边玩耍,有学生来到桐子果树下,捡到落在地面的桐子果,剥开后吃果仁,先后有47名学生捡吃了桐子果,数量3至10粒不等,晚上9点左右,有学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的症状。

经老师询问,有同学说是吃了地上捡的桐子果,随后凡吃了桐子果的同学纷纷出现相同的症状。

后经卫生部门调查证实这是一起误食桐子果所导致的中毒事件,共导致47人中毒,无死亡。

提示:此事件发生,是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理,以及缺少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所致。

建议: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其不要随意采摘和捡拾不知道其属性的野果、“三无”产品等不健康食品食用。

发生事故及时报告卫生、教育部门,配合开展对学生进行及时治疗。

〖案例二〗学生食用变质米干中毒事件2001年10月10日,某镇村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变质米干,导致53人发生中毒的事件。

经食药部门调查,学校食堂所供应的米干是10月9日下午2:00左右从米干厂购买,然后放置于班车行李架上托运,班车几经停留,直至9日晚上才送到学校食堂,食堂工作人员收到米干后,在室内常温下放置,到10月10日供应早点时,距米干出厂已经17个小时,炊事员在抓米干时发现有粘黏、馊味,已明显变质,但未引起注意,只将米干在开水里烫了一下就加入肉汤、佐料供学生食用,最终导致了食物中毒事故。

提示:此事件发生,是由于未按规定程序采购食品、未按规定验收入库,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及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完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强化食品加工环节、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食品留样、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制度落实。

发生事故及时报告卫生、教育部门,配合开展对学生进行及时治疗。

学校食物中毒事迹材料

学校食物中毒事迹材料

学校食物中毒事迹材料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
近日,某市一所学校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导致数十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据了解,事件发生在学校食堂,学生在就餐后相继出现不适症状。

根据调查,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因为食堂食品存放不当,食材卫生不达标。

这些食物在高温条件下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细菌滋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

在这次事件中,学校食堂的一些食品被检测出了大量的细菌和霉菌,严重超标。

面对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学校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对该批食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并对学生进行了急救和治疗。

同时,学校也向学生家长进行了通报,并启动了食品卫生检查和整改工作。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漏洞和隐患,食堂的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学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食品采购和存储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同时,学校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日常饮食中更加注重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需要学校、食堂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健康。

希望学校能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让学校食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例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例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例篇一: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1)18-0120-022021年12月24日本市三名新桥镇村民在家中就餐后出现头晕、恶心、紫绀等症状,当日11时50分,接到市卫生局指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

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1 中毒基本情况12月21日晚,新桥镇钱某于该镇农贸市场丁某摊点购买鲜猪肉后,由其妻22日中午在家中烧制红烧肉。

加工过程中添加了白糖、盐、茴香等调料。

钱某12时午餐食用了红烧肉、豆腐、百叶等。

13时钱某出现头晕、恶心、嘴唇青紫症状,至医院救治。

临床诊断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钱某经治疗后于23日痊愈出院。

24日8时30分钱妻携家中剩余的红烧肉(22日烧制)至丁某肉铺索赔。

当日10时,丁某、其妻杨某、邻居王某3人在该镇农贸市场食用了红烧肉。

自10时30分起,3人相继出现头晕、恶心、口唇青紫等症状。

2 流行病学调查2.1 临床症状自24日10时30分至11时,共发3名病例,潜伏期为0.5~1h。

临床症状相似,均有头晕、头疼、恶心、口唇青紫等症状。

经美蓝加维生素c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

2.2 现场调查经对患者膳食调查发现,均反映红烧肉的味道略苦且涩,症状的轻重与食肉的多少有关。

钱妻及其子未食用红烧肉,未出现上述症状。

调查人员至钱某家调查时发现,该户厨房操作台上白糖调味罐内上层混有一些异样的白色颗粒状粉末。

据钱妻自述,该调料是从亲戚家已歇业的羊肉店中带回后,倒入白糖调味罐中。

烧制红烧肉时使用了该调料。

2.3 实验室检测造成这次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进行了采样,共采样2份。

包括丁某家剩余的红烧肉[1,2],于钱某厨房采集的白糖。

根据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对两份样品进行了检验,结果两份样品的亚硝酸盐为强阳性,含量分别为17.47g/kg、60.242g/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问题讨论1]
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作何处理?
答:首先可能会作出腹泻查因或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症病人时,考虑同源性食物中毒,应开展初步调查患者近期是否曾在进食过同一种食物,进食的时间地点,统计病例数,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事件。

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做何处理?
答:若怀疑是食物中毒,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做好病人的呕吐物,粪便采样。

[问题讨论2]
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
答:组织食物中毒现场处理小组分两组到现场进行调查,一组进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调查,先向供餐单位到午餐食谱,对食品原料来源,对食堂生产、加工或制作与发病有关食物的场所实施环境调查。

按确定了的可疑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等样品进行检验食品存放条件、温度和时间;询问剩饭菜的保存、处理等情况;是否有不适当的储存,以及剩余饭菜是否重新加热后食用等内容。

同时对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一组人到医院对中毒工人进行调查,根据食谱向中毒工人按统一制定的“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逐项填写,了解病人的发病和治疗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注意收集中毒的病例数及化验结果等;统计最早发病时间、最晚发病时间,推算平均潜伏期。

对最早发病和症状较重的病人进行重点调查,调查进餐史:对患者午餐进餐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中毒患者的共同食品,以便确定可疑中毒食物,调查同时,需对部分同单位或同生活的健康人进行膳食调查,作为对照。

最后整合两组调查组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流行性病学分析。

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实验室检测结果,要做好患者呕吐物,粪便的致病菌检测以及血样的血清学鉴定,剩余可疑食物的致病菌检测,食物中分离致病菌与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致病菌之间的同源性分析。

[问题讨论3]
5.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据上述资料,能否确定是何种化学物或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此事件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暂不能确定是何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6.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频死生马屠宰前可能已被沙门氏菌感染,屠宰后生肉带有沙门氏菌,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工具和容器导致交叉污染。

熟马肉被污染后放在气温370C左右的院子内,经一晚上后沙门氏菌大量繁殖,第二天售卖前未彻底加热杀灭沙门菌,致食用该熟马肉后引起食物中毒。

7.对此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关键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关键应注意即使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8.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答:一.防止细菌污染肉类食品,加强家禽家畜屠宰前后的兽医卫生检疫,加强肉类食品在储藏,加工,运输,销售过程的卫生管理。

二.控制食品中细菌繁殖:低温储存食物,加工过的熟肉制品尽快食用。

三.彻底加热以杀灭病原菌,食用前彻底加热食品,盛装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注意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问题讨论1]
若你是一位厂卫生所的医师,此时应做什么?
答:此时应该立即将患者送至附近的医院进行诊治,同时对于群体性发病原因开展调查,待患者病情稍稳定时询问近期接触过的化学物或食用过的食物,对未发病者也应同时调查,将其罗列成表,寻找发病者跟未发病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

2.此时你能判断是食物中毒还是职业中毒吗?若要准确判断,还要做哪些工
作?
答,此时可判断是食物中毒,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患者近期是否进食过同一种食物以及采集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进行实验室的检测。

[问题讨论2]
1.此事件是否为食物中毒,若是,其属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答:此事件是食物中毒,是属于细菌性食物食物中毒。

2.是哪一餐引起的中毒?导致中毒的食物可能是什么?
答:是由早餐引起的中毒,导致中毒的食物可能是黄鱼跟咸黄瓜。

[问题讨论3]
3.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1.当时买来的鲜黄瓜在曾放过海蟹
的框中冲洗,此时海蟹身上的副溶血弧菌污染了黄瓜,而此后黄瓜用盐
腌制,形成了一定的盐浓度为副溶血弧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而咸黄瓜在食用前未经过加热,副溶血弧菌未被杀死,则食用了带有副
溶血弧菌的咸黄瓜引起中毒。

○2售卖的黄鱼是前日晚上剩下的黄鱼,剩
余的黄鱼用盛放过生鱼的盆装,生鱼身上可能带有副溶血弧菌,此时剩
余的熟黄鱼被交叉污染,在270C的室内过夜,副溶血弧菌有足够的时间
繁殖,次日早餐厨师将鱼放入锅内加热不足10分钟,加热时间短副溶血
弧菌未被杀死,即取出售卖。

进食该带菌的黄鱼导致中毒。

4.对此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临床上应如何处理?
答:对此类病人一般以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即可,除重
症患者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5.对该厂食堂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
答:食堂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应低温储存各种食物,鱼虾贝类海产品售
卖前应煮熟煮透,蒸煮时应加热到1000C并持续30分钟。

二凉拌或腌制
食品应清洗干净后置于食醋中浸泡10分钟或沸水中漂烫数分钟以杀灭
副溶血弧菌。

三,盛装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并注意消毒,防止交叉
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