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规则与正义

中考专题复习训练规则与正义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

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②当正义与制度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③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④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推动社会的进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正义与每一个人的行为相关,其基本要求是()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③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委曲求全④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漫画《厕纸揣进口袋,公德丢进马桶》启示我们()

①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习惯②树立公德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③善于明辨是非,承担社会责任④立足工作岗位,乐于奉献牺牲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小李同学在上学路上骑车闯红灯。如果让你去劝告他,可以运用的法律知识是()

A. 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B. 遵守社会秩序就能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 青少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D. 青少年要自觉履行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5.“扬州好人”已成为扬州文明的“新名片”,“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是他们的价值追求。下列对“扬州好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想获得名利双收

B. 为获得物质报酬

C. 服务社会的表现

D. 履行法定的义务

6. 长沙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采取最严格的招生政策遏制“择校热”,以保障教育公平。由此可见()

A. 公平的获得需要制度作为支撑

B. 教育不公平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

C. 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D.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7.下面漫画《养老公平》表明()

A. 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B. 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C. 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D. 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

8.漫画《到底谁盲》(如图),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②规则具有不确定性

③为人处事要换位思考④关爱弱者彰显文明。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以下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小王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某制假窝点

②小刘协助警察制伏正在行窃的小偷

③小陈主动照顾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④小李在考试时给朋友传递答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要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段话表明了()

①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需要遵循公平的原则

②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③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

④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以下政策能直接体现追求教育公平的是()

A.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B.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保障发展机会

C.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提升民主水平

D.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

1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为此,广大中学生应该()

①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② 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③ 关爱他人,多做扶危济困的好事④ 明确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青少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你认同“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这种说法吗?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去年广州火车站广场有人持刀伤害过往旅客,民警经口头警告无效后果断开枪,击中一名持刀的男性嫌疑人并将其制服。其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犯罪行为必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材料二:当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年纪虽小,但也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从小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说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3)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我们应如何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

15.【辨是非明事理学榜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中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不可以无耻。材料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历经15年,15年中评选了许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姚明、孙杨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袁隆平、于敏、屠呦呦这样的睿智学者,更有魏青刚、洪战辉、吴锦泉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有郑培民、梁雨润、牛玉儒这样的党政高官。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1)“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材料二中的感动中国人物传递了哪些正面的情感?这些正面情感也属美好情感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3)将感动中国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会对自己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16.学会收集明明以手抄报的形式,积极宣传公平正义精神,请你和明明一起完成手抄报的编写。

(1)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________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器。

(2)做人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

(3)请列举社会生活中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并说说怎样从根本上解决不公平现象?

(4)明明想成为有正义感的人,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 D D D

C A

D D A D B D

二、非选择题

13.我认同这种说法。因为:①真正的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转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公平。②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③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因此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14.(1)材料一反映了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犯罪行为必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材料二反映了我们应该从小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2)①社会主义法律体现着社会正义,是正义的化身。良好的法律都是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的,都体现着正义的原则,正义是法律的核心。②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有力武器。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得到维护等。

(3)①分辨是非,惩恶扬善。分清是非,心怀正义,与不良现象作斗争,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②奉献爱心,同情弱者。我们应伸出温暖之手,以仁爱之心,力所能及地帮助生活中的弱者。③维护正义,也必须遵守法律。伸张正义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惩恶扬善。

15.(1)①具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真诚面对自我,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触犯道德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2)①信任感、安全感、责任感、胜任感、正义感等。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3)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④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会变得更加美好。

16.(1)公平

(2)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

(3)①不公平的现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工资收入差距悬殊等。②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的制度

作为支撑,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社会公平。

(4)要明辨是非,增强法治观念,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维护正当权益。或(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