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Sp1、KLF8、Cyclin D1及P16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合集下载

CyclinD1和Ki_67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_陈国庆

CyclinD1和Ki_67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_陈国庆

1
1. 1
对象与方法
临床资料 收集 2011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40 例 EOC 患者手术蜡块标本 ( 观察组 ) , 另选取同期手术的 卵巢良性腺瘤 10 例 ( 对照组 ) 。 所有患者临床资 料完整, 手术标本均送至病理科经检查证实且术前
未接受过放、 化疗及免疫治疗。 观察组年龄 16 83 岁, 平均 ( 49. 37 ʃ 10. 25 ) 岁。 观察组组织学类 型, 黏液性腺癌 7 例, 浆液性腺癌 33 例; 组织学分 级, 低分化 12 例, 中分化 24 例, 高分化 4 例; FIGO ( 2009 年) 分期: Ⅰ期 14 例, Ⅱ期 6 例, Ⅲ 期 18 例, 7 例有淋巴结转移; 对照组年龄 17 69 Ⅳ期 2 例, 岁, 平均( 48. 92 ʃ 10. 31 ) 岁, 组织学类型有浆液性 囊腺瘤 3 例, 黏液性囊腺瘤 7 例。 1. 2 方法 Cyclin D1 兔抗人单克隆抗体、 Ki67 鼠抗人单 540
*[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黔科合 LG 字( 2011 ) 032 号] 级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 现工作于威宁县人民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 2015
539
本文摘自中外医疗 zwylzz@
41 卷
Cyclin D1 and Ki67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may be the factors that promote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 Key words] ovarian tumor; Cyclin D1 ;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 cell cycle ; immunohistochemistry 卵巢癌是妇科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类型 , 其发 病率稍低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 , 但其恶性程度 极高, 死亡率在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首 EOC ) 位。卵巢上皮性癌 (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在卵巢癌中所占比例为 85% 90% , 好发年龄 50 60 岁,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 由于卵巢位居盆腔 深部, 早期症状不明显, 所以不易早期发现, 因此常 [1 ] 错过手术治疗最佳时机 。 临床常规的肿瘤标志 物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不高, 因此也影响卵巢癌的预 后, 降低远期生存率。故而积极探寻全新的较为理 想的肿瘤标志物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至关重 要的 作 用。 细 胞 周 期 蛋 白 D1 ( cell cycle protein D1 , Cyclin D1 )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 Ki67 ) 在 EOC 组织细胞增殖和凋 亡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可引起细胞异常增 [2 ] , 殖 最终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 。 但是目前 关于两种生物标志物在卵巢上皮性癌不同临床病 理参数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研究甚少。基于此, 本研 67 在 EOC 中及不同临 究通过检测 Cyclin D1 和 Ki床病理参数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确定二者表达的相 关性, 探讨两者在卵巢癌形成及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克隆抗体及 EnVision 试剂盒 ( 均购自福州迈新生 物技术有 限 公 司 ) ; 采 用 EnVision 免 疫 组 化 法 进 3 μm 连续切片, 行, 将选好的蜡块, 每例切 4 张, 取 其中 1 张做苏木素 - 伊红 ( HE ) 染色, 其余做免疫 组化染色。 一抗工作浓度根据预实验结果调整 , Ki67 、 Cyclin Dl 均为 1ʒ 100 。免疫组化染色程序严 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方法染色, 所有切片染色均在相 同条件下进行, 每批染色均设阳性对照 ( 试剂公司 提供) 和阴性对照( PBS 代替一抗) 。 1. 3 观察指标 Ki67 和 Cyclin Dl 于细胞核内出现黄色或棕 黄色反应物颗粒为阳性细胞。 阴性对照用 PBS 液 Ki67 ; 阳性对照, Cyclin 分别代替一抗 Cyclin D1 、 D1 、 Ki67 采用乳腺癌切片作阳性对照。 具体评分 标准参照 Fromowitz 的综合计分法进行, 首先是染 : 0 ; 色强度评分 无染色为 分 呈现淡黄色颗粒, 明显 高于背景为 1 分; 呈现浅棕黄色颗粒为 2 分; 出现 大量深棕黄色颗粒为 3 分。 根据阳性细胞数进行 评分: 每片随机观察 5 个视野, 计数 500 个细胞中 染色阳性细胞数, 阳性细胞数 < 5% 为 0 分; 阳性细 胞数 5% 25% 为 1 分; 26% 50% 为 2 分; 51% 75% 为 3 分; > 75% 为 4 分。染色强度评分与阳性 2 3 细胞数比例的评分相加之和 < 2 为阴性( - ) , 4 5 分为中度阳性 ( + + ) , 6 分为弱阳性 ( + ) , 7 分为强阳性 ( + + + ) 。 弱阳、 中阳、 强阳均判为 阳性, 以中度阳性和强阳性为过表达。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6. 0 统计软件包统计, 两样本率的 2 2 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 χ 检验, 不满足 χ 检验条 件时采用连续校正公式或 FISH 精确概率检验法。 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分析, 以 ɑ = 0. 05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检验水准,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_1与p16的表达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_1与p16的表达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_1与p16的表达赵先兰;乔玉环;史惠蓉;李留霞【期刊名称】《河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1(36)3【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的表达。

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16的表达 ,并对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之关系进行探讨。

结果:①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 ,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p16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早、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长的病例组 ,阴性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低分化、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

③p16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CyclinD1过表达和p16失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在其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总页数】3页(P303-305)【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周期蛋白D1;p16;基因表达【作者】赵先兰;乔玉环;史惠蓉;李留霞【作者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相关文献】1.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泛素与细胞周期蛋白B1的表达 [J], 史惠蓉;卫玲;张瑞涛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与p16的表达 [J], 赵先兰;乔玉环;史惠蓉;李留霞3.P53蛋白和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分析P53蛋白和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分析 [J], 陈赟;蔡泓;王婷婷4.TUFT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上皮性癌SKOV3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J], 王芳; 崔金全; 张海玲; 杨宝娟; 张珂; 张霞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_1的表达 [J], 赵先兰;乔玉环;史惠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16、P53、HE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P16、P53、HE4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本研究经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院内死亡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合并心肌损害、治疗时 机(受伤 7d后治疗)、治疗方式(保守治疗)以及血浆 NT-proBNP增高,进一步证实血浆 NT-proBNP增高 是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目前关于 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未找到相关文献支持。
笔者通过分析生存组、死亡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绘 制 ROC曲 线 以 及 Logistic回 归 分 析,证 实 血 浆 NT- proBNP与老年髋 部 骨 折 患 者 院 内 死 亡 风 险 呈 正 相 关, 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纳 入 110例病例,样本量较少,未来将扩大样本量进行更 深入分析。 4 结论
综上,血浆 NT-proBNP增高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 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需对此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呈凯,白树财,宋秀钢,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危 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4):250-256.
[2] WhiteSM,MoppettIK,GriffithsR,etal.Secondaryanalysisofout comesafter11,085hipfractureoperationsfromtheprospectiveUKAn aesthesiaSprintAuditofPractice(ASAP-2)[J].Anaesthesia,2016, 71(5):506-514.
·2198·
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MedicineVol.17,No.20 Oct.2018
骨折患者血浆 NT-proBN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 相关的结论。本研究通过绘制 ROC曲线发现血浆 NT -proBNP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 积为 0885,提示其能作为评估这类患者院内预后的重要 指标。张琳[17]发现心肌损害患者的血浆 NT-proBNP 呈高水平状态,通过测定该指标能明确患者心肌损害严 重度。本研究也发现大部分死亡患者合并心肌损害,因 此,笔 者 认 为 合 并 心 肌 损 害 是 导 致 死 亡 组 血 浆 NT- proBNP水平高于 生 存 组 的 重 要 原 因,同 时 也 为 评 估 院 内预后提供了依据。

p16和cyclinD2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16和cyclinD2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r t s we e 27 8 a d 3 89 a e r .7 n 8. r s e i l n no malov ra is s a d t r s a sg fc n ifr n e b t e n e p tve y i r a in ts ue n he e wa iniia t d fe e c e w e t e t o gr ps P< O. ). he e pr s i f p wa or ea e t ha yci ih h or ea in c e f h w ou ( 05 T x e son o l6 s c r lt d wih t tofc ln D2 w t t e c r lto o fi ce b i 一 4 Co c u i n Ther s lso 6 a y ln D2 c l e us d a h t dy o heo c e eofo ra int eng 0. 5. n l so e u t fp1 nd c c i oud b e st e s u ft c ur nc va in gr nu o a c l t m or a l s el u .
在 卵 巢颗 粒 细 胞 瘤 中 的表 达 呈 负相 关 关 系 。 结论 人 卵 巢 颗 粒 细 胞 瘤 中 c ci D2 达 明 显 增 高 , p 6的 表 达 明 yl 表 n 而 l
显 降低 , 对研 究 卵 巢颗 粒 细 胞 瘤 的 发 病 , 生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发
p es nrts f l n y l 2i o ai rn ls e u r ee1 .0 a d8 . 5 rs et eywhl te rsi ae 6a dcc nD n vr nga uoacltmo r 2 5 n 1 2 epci l, i h o op i a l w v e

P16、Ki-67和CyclinD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16、Ki-67和CyclinD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16、Ki-67和CyclinD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16、Ki-67和CyclinD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检测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可以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究P16、Ki-67和CyclinD1三种标志物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P16,Ki-67,CyclinD1,表达,临床意义引言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危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与肿瘤的诊断、预后以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而P16、Ki-67和CyclinD1作为常见肿瘤标志物,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P16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16是一个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其与细胞周期调控分子CyclinD1和Cdk4/6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我们发现P16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异常降低。

研究显示,P16的降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呈正相关。

因此,P16可能成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Ki-67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Ki-67是一种可标记细胞增殖活性的核抗原,其在肿瘤细胞核中表达丰富。

Ki-67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增加、晚期分期和预后恶化相关,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结果还显示,Ki-67的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敏感性和预后呈负相关,因此可作为预测患者对化疗反应的指标。

CyclinD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CyclinD1是一个细胞周期正调控因子,其通过与Cdk4/6结合,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Survivin、P16和CyclinD1在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urvivin、P16和CyclinD1在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临床 治 疗 , 为 基 因治 疗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并
【 键 词】 卵 巢 肿 瘤 S r ii P 6 抑 癌 基 因 C ci 原 癌基 因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关 uv n v 1 y l D1 n
Exp eson o r ii P1 d Cy lnD1 i v ra pihe ilt m o s a d her ci c i n fc n e r s i fSu vv n, an c i 6 n o a i n e t la u r n t i lnialsg ii a cs
LE G — l,l 1 N Li i e a .
( r i e ia iest Ha bn, eln ja g 1 0 0 ia Ha bn M dc l Unv ri y, r i H i g in 5 0 1Chn ) o
[ sr c] Obe t e To iv siaet ee p eso fS rii 、 1 n ciD1 i v ra p— Abtat jci v n e t t h x r sin o u vvn p a d Cy l g 6 n mo ,main n u rt s ewa 6 7 , 0 0% , 2 I ,t ee pe so fS rii u r b re l u r n l a ttmo i u s1 . 4 . g s 6 , h x r sino u vvn
i no m a a in h on c i n r lov ra asno c ne ton. The e xpr s in r i i i no m a o ara ov in pihe ilb — e so ofSu v vn n r l v in, ara e t la e
性 肿 瘤 , 界 性 肿 瘤 , 性 肿 瘤 的 检 出率 分 别 为 : 1 1 、0 O 、 2 4 。 C c n 交 恶 6 . 5 . % 2 . yl D1在 正 常 卵 巢组 织 中 i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yclinE、p16和p21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yclinE、p16和p21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We n z h o u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y, t We n z h o u , 3 2 5 0 0 0
墨团匝
O b j e c t i v e : T o d e t e c t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C y c l i n D 1 , C y c l i n E a n d t h e i r i n h i b i t o r s p l 6 , p 2 1 i n h i g h —
g r a d e o v a ia r n s e io r u s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a n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Me t h o d s : T h e p a r a in f — e mb e d d e d t i s s u e s o f 3 3 c a s e s o f o v a r i a n s e r o u s b o r d e r l i n e t u mo r a n d 5 0 c a s e s o f o v a r i a n h i g h — g r a d e s e r i o u s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we r e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a a n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L U Qi n g y i i . Y l N X i a o n a 2 DO NG L e i 2 C HE N Gu o r o n g 2 .

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l和P16蛋白的表达研究

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l和P16蛋白的表达研究

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l和P16蛋白的表达研究[摘要]目的:探讨cyclinDl和P16蛋白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6例肾母细胞瘤和8例正常肾脏组织中cyclinDl和P16蛋白的表达。

结果:(1)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l及P1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61.11%(22/36);肾母细胞瘤组cyclinDl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组织P16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对cyclinDl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3)cyclinDl蛋白与P16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1)cyclinDl蛋白的高表达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2)cyclinDl和P16蛋白的浆型表达与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cyclinDl蛋白;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肾母细胞瘤是小儿腹部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在临床上难以有效防治及判断预后。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异常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关于肾母细胞瘤的鲜有文献报道。

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cyclinDl和P16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这些蛋白表达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取自本院1991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肾母细胞瘤共36例存档蜡块,男22例,女14例,手术时患儿年龄20d~5岁,左侧18例,右侧18例。

按NWTS-3(National WilmsTumor Study)分期标准,Ⅰ期22例,Ⅱ期9例,Ⅲ期5例,Ⅳ期0例。

组织学类型:预后良好型(FH)包括上皮型10例,混合型9例,间质型9例,胚芽型6例;预后不良型(UH)又称间变型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卵巢恶性表面上皮-间质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以上[1],其中浆液性肿瘤比例最高,但由于解剖部位隐蔽、内分泌功能复杂及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不能早期及时准确诊断,5年存活率始终徘徊在30%上下[2],且不同患者预后差异很大。

因此,寻找特异的预后指标和靶向治疗分子显得尤为重要。

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卵巢浆液性肿瘤与分级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目前应用于卵巢浆液性肿瘤诊断与预后的3个指标是:转录因子特化蛋白-1(transcription specificity protein1)Sp1、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 P16、局部黏着斑激酶(FAK)KLF8。

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近几年卵巢浆液性肿瘤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热点,是KRAS/BRAF/MEK/MAPK信号通路中的一个下调靶点,过度表达于卵巢交界性肿瘤或低级别浆液性癌中[3]。

本文联合检测Sp1、KLF8、P16及Cyclin D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旨在提高卵巢浆液性肿瘤的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手术切除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石蜡标本50例作为观察组,术前均未行化疗、放疗或激素治疗,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同时收集同期存档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及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各20例作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27~82岁,平均52岁;<50岁19例,≥50岁31例;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0)2000年标准,Ⅰ期19例,Ⅱ期11例,Ⅲ期、Ⅳ期20例;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14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6例。

组织分级采用WHO标准,高级别28例,低级别22例;主要试剂:Sp1及KLF8单抗隆抗体;Cyclin D1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及P16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AB显色试剂盒。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阳性对照选择已知的阳性病理切片,阴性对照选择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

结果判定:P16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及部分细胞质,Sp1、KLF8及Cyclin D1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阳性反应的判断标准为于蛋白表达定位区有棕褐色或棕黄色颗粒出现,随机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高倍镜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评分依据着色度与着色细胞百分比计分的乘积进行,阳性表达率的计算方法为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100%[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Sp1、KLF8、Cyclin D1和P16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Sp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8.0%、25.0%和15.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相比,其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中KLF8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4.0%、40.0%和1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0.0%和20.0%,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8.0%、50.0%和7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相比,其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p1、KLF8及Cyclin D1、P16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中Sp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Sp1蛋白的阳性率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联合检测Sp1、KLF8、Cyclin D1及P16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顾静凤陈芳张菊平高小姣邓志勇(通讯作者)215300昆山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23.089基金项目江苏大学医学临床科技发展基金项目(JLY20160049)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Sp1、KLF8、Cyclin D1及P16蛋白表达的差异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0例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0例组织中Sp1、KLF8、Cyclin D1及P1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中,S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25.0%和15.0%;KLF8分别为64.0%、40.0%和10.0%;Cyclin D1分别为48.0%、80.0%和20.0%;P16分别为18.0%、50.0%和70.0%。

Sp1和P16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或浆液性囊腺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F8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p1、KLF8及Cyclin D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高表达,而P16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低表达,提示这4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肿瘤;Sp1;KLF8;Cyclin D1;P16127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23期组中误诊为腱鞘囊肿因其内为无回声结构1例,彩色多普勒也未探及血流信号,该处也有肌腱结构而被当成了一个普通的腱鞘囊肿,没有注意到其与髋关节有没有关系。

为了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髂腰肌滑囊炎的准确率,笔者的体会是:当发现髋关节前方出现无回声或低回声团块时应重点观察其大小,如果太大要辅以凸阵探头观察全貌,其内部回声则要用线阵高频探头观察细节情况,了解有没有滑膜增厚及分隔,滑膜成分及分隔上有没有血流信号,与股血管的关系,通过团块的走行及彩色多普勒可判断其是否为血管而避免误诊及漏诊,还要观察其与髋关节的关系,加上患者的病史,如有无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史等,来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必要时可行其他影像学检查或穿刺确诊,同时超声能为穿刺做精准定位,提高穿刺阳性率。

综上所述,线阵及凸阵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准确地诊断髂腰肌滑囊炎,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依据,可作为诊断髂腰肌滑囊炎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1]岳林先.实用浅表器官和软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80-486.[2]王月香.肌骨超声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51-254.统计学意义(P <0.05),与患者年龄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 >0.05)。

P16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 <0.05)。

P16在Ⅲ~Ⅳ期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低于Ⅰ~Ⅱ期;在高级别癌中的表达低于低级别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患者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无相关性(P >0.05)。

KLF8、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 >0.05)。

讨论Sp1和KLF8同属于Sp1/KLFs 家族,均是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发现,Sp1阳性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高于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及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Sp1可能参与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其也可以作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指标。

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和Sp1关系密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Sp1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不良的一个因素,在分析肿瘤浸润和临床分期的基础上,结合检测Sp1的表达可提高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KLF8位于人类X 染色体,包含359个氨基酸残基。

主要通过激活或抑制富含GC 盒的启动子调控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50例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标本中,KLF8呈高表达(阳性率达64.0%);KLF8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表达率很低。

鉴于KLF8表达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显著,提示KLF8可能参与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同时分析发现,KLF8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病理分级、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等病理特征间无相关性(P >0.05)。

Cyclin D1基因位于染色体11q13,在细胞周期G1至S 期发挥调控作用,促进细胞增殖,致癌因素可导致Cyclin D1过表达,引起癌变[5],本研究结果显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低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虽高于高级别浆液性癌,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虽然本组的病例数有限,但仍可以看出低级别浆液性癌和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可能具有相同的致病途径。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与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病机制不同,而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与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这也是有关卵巢癌发病机制中比较新的观点[6]。

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等病理特征间无相关性(P >0.05)。

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在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亦称P16基因,P16蛋白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的抑制因子。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P16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浆液性囊腺瘤中呈高表达,而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呈低表达,仅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在卵巢癌发展过程中P16活性下降,刺激细胞分裂,从而使细胞失去控制,趋于恶性化。

P16在Ⅲ~Ⅳ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低于Ⅰ~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中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P16作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诊断指标和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