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_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_孔维丽

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_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_孔维丽
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_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_孔维丽

DOI :10.13629/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ki.53-1054.2015.05.001

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孔维丽,袁瑞奇,孔维威,张玉亭**,康源春,韩玉娥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从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历史出发,简要介绍食用菌菌种现状、保藏现状、保藏任务等,重点介绍了食用菌菌株不同保藏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关键词:食用菌;保藏;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15)05-0001-05

Research Progress,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pawn Preseration of Edible Fungus

KONG Wei-li,YUAN Rui-qi,KONG Wei-wei,ZHANG Yu-ting,KANG Yuan-chun,HAN Yu-e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Base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crobial culture collec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servation,the task preservation of edible fungi were introduced.We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f edible fungus strains in different preser -vation methods,for reader ’s reference.

Key words:edible fungus;preservation;research advance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工作,最早的菌种保藏工作从1890年开始,但直到1906年,各国才相继建立了菌种保藏机构。中国的菌种保藏机构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1979年正式成立

6个专业性保藏管理中心

[1]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

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种植和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重视对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工作。

1菌种保藏技术的发展历史

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机构缘起欧洲,1890年捷

克微生物学家Fran-tisek Kral 最早开始从事微生物菌种的公共性保藏[1]。菌种保藏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的兴起建设阶段和发展壮大阶段。20世纪初在巴黎、比利时、伦敦和日本等有关研究所相继建立了几个菌种保藏机构,延续至今的有1906年在荷兰建立的CBS (Centralbureau voor Schim-melcultures ),1925年在美国建立的ATCC (America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我国的菌种保藏机构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79年在原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菌种保藏会议,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201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670);河南省自主创新基金(2013JC2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专项(20137914);河南省科研开放合作项目(14216000055)。

作者简介:孔维丽(1976-),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保藏技术研究工作。E-mail:kongweili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 **通信作者:张玉亭(1964-),男,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产业开发研究工作。E-mail:kyc_2725@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 收稿日期:2015-07-15

〈综述〉

中国食用菌2015,34(5

):1~5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Q ISSN 1003-8310

员会,正式建立了6个专业性保藏管理中心[1]。1963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icrobiology Societies)在渥太华召开国际菌种保藏会议,成立了“菌种保藏分会”(Section on Culture Collection)。1970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微生物学会议上,将菌种保藏分会改组为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Culture Collections,简称WFCC),同时确定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微生物系为世界资料中心。WFCC成立之后,菌种保藏机构进入有序管理阶段,WFCC每3年~4年召开一次国际菌种保藏大会。该组织目前拥有601个保藏单位成员,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2010年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际菌种保藏会议分别在日本、德国、巴西召开。2013年第十三届国际菌种保藏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菌种保藏技术手段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国内食用菌菌种保藏现状

2.1国内食用菌菌种现状

2.1.1种植品种多、范围广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食用菌种类繁多,野生食用菌数量超过2000种,驯化后的种类超过100种,商品化的种类超过60种。从1980年开始食用菌种植走向快速发展阶段,经过近30年大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不同特色区域:南方福建银耳、双孢蘑菇栽培,上海工厂化金针菇、真姬菇栽培,浙江香菇、双孢蘑菇等栽培;北方黑、吉、辽地区的黑木耳、滑子菇等栽培;中部地区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安徽的平菇、双孢蘑菇、香菇、毛木耳等栽培。中国食用菌种植规模和产量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据2012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资料介绍,中国食用菌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70%以上,排名世界第一。

2.1.2品种乱

实际生产中由于手工栽培者的不规范引用、自繁、代繁、串种,导致品种随意冠名,国内很多地方出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菌种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

2.1.3逐步走向规范化

在各级政府、食用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食用菌生产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2006年,农业部颁布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范了食用菌菌种的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生产与流通、质量与监督等的要求与管理[2]。在菌种保藏方面国内也逐步建立了知名的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中国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食用菌分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建立的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China Center for Mushroom Spawn Standards and Contorl,CCMSSC,挂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是农业部认定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福建农林大学)、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2002年起省级的菌种保藏中心也开始逐步建立:2002年山东省成立了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2010年河南省成立了食用菌菌种保藏中心。

2.2菌种保藏的重要性

2013年WFCC第十三届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说:“在微生物领域,不管是基础科研工作还是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都需要保证菌种的质量和活力,这只有专业的菌种保藏中心才能做到;同时,保藏中心还要保持公益性,保证这些人类共有的财产能为所有人共享。此外,我们还要研究挖掘微生物的应用价值,让其不断“升值”,支撑起生物技术发展的源头。”

2.3菌种保藏的任务

菌种保藏主要任务有4个方面:广泛收集在科学研究与生产中有价值的菌和菌株;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采取妥善的保藏方法,使菌种(株)不死,不污染,并尽可能少发生变异;编制菌种目录,为掌握和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3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研究进展

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式总体分为2种:菌丝保藏法和孢子保藏法。菌丝保藏法在生产中最为常用,常见的有定期移植法、矿油封藏法、担子菌菌丝体液体保藏法、液态氮超低温冻结法、木屑保藏菌种、厩肥保藏蘑菇菌种、木块保藏法、枝条保藏法、甘油低温保藏法、麦粒保藏法。孢子保藏法因其方法相对复杂在生产中受到局限。孢子保藏法主要有沙土管法、L-干燥法、担孢子滤纸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法。

3.1定期移植法

定期移植法也叫继代保藏法。将保藏菌株接种于所要求的培养基上,在最适温度培养至成熟或产

中国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34No.5 2

孔维丽等: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生孢子时,置入5℃的冰箱(或冷库)保存。在培养和保存的过程中,由于代谢产物的累积而改变了原菌的生活条件,结果菌落群体中的个体就不断衰老和死亡,因此每5天~15天或1个月~4个月重新移植一次,具体间隔时间因种而异。定期移植法适用于所有的食用菌,也是国内外保藏机构最常使用的方法。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定期移植法培养易造成菌种退化,多用组织分离进行菌种复壮,保持原有的性状;而日本人认为从菇体中分离的菌株已不同于原菌株[4]。日本使用定期移植法保藏菌株20多年尚未见到菌种退化现象。肖奎等[5]利用ISSR分子技术实时监测、探索杏鲍菇继代保藏的极限时间,发现杏鲍菇4℃斜面保藏期限为180d,超过180d后杏鲍菇总产量和优菇率明显下降,因此杏鲍菇的保藏期限最好是3个月。不同菇类是否有不同的保藏期限,值得探讨研究。

优点:适用于所有的食用菌,方法简单,设备价格低。缺点:需要经常转扩,工作量大,在转扩过程中存在不同菌株易发生混乱的风险。

3.2矿油保藏法

矿油保藏法是法国人Lumiere1914年发明,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4]。荷兰的CBS、日本采用此法保藏菌株。矿油保藏期限可在10年以上,一般为5年~7年。李钟庆等[6]用矿油保藏44属63种181株菌株,保藏期5年~8年;只有灵芝属3株、草地蘑菇8株保存5年~6年后失去活力,其余均保持活力。并对12株进行栽培试验,除假蜜环菌、香菇、银耳外,其余均保持形成子实体的性状。方法是液体石蜡高压灭菌1.5h,40℃恒温箱蒸发水分备用;PDA斜面培养基长满试管后,加入灭过菌的液体石蜡,高出斜面1cm为宜,竖直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优点:操作简单,保存时间较长,省工,不需要设备。缺点:菌种需要垂直放置,占地面积大,运输不便,时间较长时面塞易沾染灰尘,污染。

3.3菌丝液体保藏法

1939年Castellani[7]首次报道病原真菌蒸馏水保存技术(preservation in distilled water)后,该技术被广泛使用。刘风春等[8]用营养液(马铃薯20%、葡萄糖2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硫酸铵微量,每支试管5mL)保存了36株担子菌,保存33个月和42个月后,经过培养试验表明,保藏33个月后,菌丝球存活率89.2%,菌块存活率91.9%,42个月后菌丝球存活率83.9%,菌块存活率88.9%,高于生盐水的存活水平(生理盐水33个月的存活率为70%),且此方法不影响子实体的结实能力。杨慧等[9]用蒸馏水保藏金针菇菌株12年,与液氮长期保藏的金针菇0188W、0188N菌株相比较,两者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纤维素酶活力差异不显著,而前者的菌丝满瓶时间和产量极显著高于后者。杨慧等[10]用蒸馏水保藏香菇菌株0338和0432发现:2种方法保藏的香菇0338菌丝生长速度无显著性差异,液氮保藏香菇菌种0432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地快于蒸馏水保藏方法保藏的菌种。方法是采用平板或三角瓶培养菌丝至长满,用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取出5块~6块菌块或5个~6个菌球放入到试管内,加入灭过菌的蒸馏水、生理盐水或营养液,胶塞封口并蜡封。

优点:操作简单,保存时间长,节省用工。缺点是:保藏试管需要直立摆放,空间利用率低。

3.4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液氮保藏法是将保存的菌株密封于冻存管内,加入合适的冷冻保护剂,经预冷后,放入-196℃液氮罐内,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液氮保藏适合保存各种微生物,同时国外制种商将其列为防止主要珍贵品种丢失的一项保险措施。液氮保藏菌株已经被世界各个保藏机构所采用,而对于其保藏效果的影响因素有不同看法:顾金刚等[11]认为降温速率控制、复活物快速升到最适温度、保护剂种类与浓度是液氮保藏技术的3个关键环节;韩芹芹[12]报道在液氮保藏过程中,保护剂和解冻方式对平菇菌株影响大于降温速度。刘新锐[13]认为降温速率、保护剂浓度、解冻速度、菌株菌龄、保藏基质均对保藏效果有影响。综上可以看出,液氮保藏法中保护剂在保存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降温速率以慢速降温较好,解冻温度在35℃~40℃之间,此外,出发菌株培养基的选择、菌株菌龄、保护剂种类的开发是今后研究方向。

优点:此法保藏菌株时间长,可以长达5年~8年,不易退化。缺点:操作稍复杂,需要购买专用设备,定期加液氮,费用相对较高。

3.5木屑、木块、枝条保藏法

木屑保藏法是最原始的保藏方式,同时也是生产中保藏木腐菌最有效的方法。木块保藏法是在木屑保藏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枝条保藏法是把保藏用的木块换成了枝条。霍红[14]报道利用木屑法保藏蜜环菌,可保藏1年~2年。戴晓东等[15]用木屑保藏法分别保藏黑木耳、榆黄蘑、猴头、滑菇、灵芝,10年后黑木耳菌株依然存活。方法是阔叶树木屑78%、

第34卷第5期3

麦麸20%、蔗糖1%、石膏1%,加水拌匀,分装于18mm×180mm试管内,至管内3/4处,高压灭菌40min备用。接种后28℃~30℃培养,当菌丝长至培养料的1/3,终止培养,用石蜡封口,防潮纸包好,4℃保藏1y~2y。启用时,将冰箱内取出试管放在8℃恒温箱中活化12h~24h,去掉表面老化菌丝,挑去木屑内新鲜菌丝接种即可。木块保藏法是选取黄豆粒大小木块,在1%糖水中内浸泡2h,然后按照木块80%、木屑20%比例混合培养料,使含水量达到60%,装入试管内,经高压灭菌接种。菌丝长满后,用石蜡封口,放置低温处保存。张雪岳[16]研究了枝条菌种保藏法,发现其适用于各种木生菌。何云松[16]研究报道了枝条法保藏红托竹荪,保藏期4年,菌株生长良好。方法是:在容器内(试管或者三角瓶)放入的木屑培养基,然后放枝条(枝条先浸泡),再加盖木屑培养基,盖过枝条顶部0.5cm,高压灭菌2h,冷却后接种,菌丝长满后,放在4℃或自然温度保藏,启用时,取出枝条,剥去树皮,将木块切成小块接种。

优点:此法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工。缺点是:占用地方大,只适合保藏木生菌,时间有限。

3.6甘油低温保藏法

甘油低温保藏法的保藏温度介于普通冰箱与液氮保藏温度之间,保藏温度在-20℃~-70℃之间。阮秋菊[17]研究了在-70℃超低温冰箱保藏的5个金针菇菌种,以甘油作保护剂,保藏期为2年,结果显示在-70℃低温冰箱保藏2年后,菌种没有发生基因的变异,此报道只对金针菇有效,对其他菌株没有研究,因此在生产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优点:操作简单。缺点:保藏期限不确定。

3.7孢子保藏法

孢子保藏由于其操作复杂,在生产中应用较少,科研机构应用较多,常见的有真空冷冻干燥法、担孢子滤纸保藏法。

3.7.1真空冷冻干燥法

李造成[18]于1985年用此法保藏蘑菇孢子,在自然室温下,经过23个月,蘑菇存活率没有下降,经出菇试验,子实体性状没有改变。方苏等[19]研究了冻干法保藏冬虫夏草,结果发现虫草菌种以脱脂牛奶为保护剂,4℃预冷30min,然后于-20℃预冻2h,再于-80℃预冻24h的降温条件下,冻干机真空干燥后4℃保藏545d,菌株活化萌发长势好,5L生物反应器培养菌丝得率及主要有效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均高于其他保藏方法。

优点:保存时间长,不易退化,容易储存盒出售。缺点:操作复杂,需要专业设备。

3.7.2担孢子滤纸保藏法

在第七届国际蘑菇科学会议上,T.W.Sinden在1932年收集的双孢蘑菇孢子保藏在滤纸片上,1968年检查,竟然存活,保藏期长达36年[4]。方法是滤纸剪成(2~3)cm×(0.5~0.8)cm的长条,平铺在培养皿内高压灭菌30min于烘箱内烘干,在试管内放变色硅胶1粒~2粒,加棉塞高压灭菌,80℃烘干1h,培养皿放置在孢子弹射器内,子实体八成熟,22℃~25℃培养1d~2d,孢子落在无菌滤纸上,滤纸放入小试管内,试管融封,置于1℃~3℃可以长期的保藏。

优点:用此法保藏食用菌孢子,保藏时间长,便于运输。缺点:操作复杂,需要专用设备。

4食用菌菌种保藏效果评价方法

对各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张金霞[21]分别从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可溶性蛋白酶带、出菇等方面对草菇菌株的保藏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蔡令仪等[22]从保藏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试验研究。肖奎等[5]利用ISSR 技术方法检测金针菇菌株保藏过程中菌株DNA图谱的变化。韩芹芹[12]报道了液氮保藏菌种对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食用菌菌种保藏效果的评价方法应该从微观形态和直观形态两个方面进行。直观形态包括:菌株的成活率、接种物存活率、菌落形态特征、产菇能力、子实体性状、生物学效率等。微观形态包括: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带的变化、DAN检测、菌丝、菌落形态(正常的菌丝一般具有透明、分枝状、有横隔和明显的锁状联合。仅有单核菌丝,不具结实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不宜作菌种;锁状联合多且密的双核菌丝结菇力强,一般是好菌种。在适宜的条件下,若菌丝长速正常、粗壮、浓密、整齐,一般为优质菌种)、相关酶活的测定(纤维素酶、漆酶等)、发酵产物的变化(虫草素、虫草多糖、香菇多糖等)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顾金刚,姜瑞波.微生物资源保藏机构的职能、作用与管

理举措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40(5):53-57.

[2]张金霞,黄晨阳,胡小军.中国食用菌品种[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12.

[3]人民网.菌种保藏[DB/OL].(2013-09-24)[2014-12-20].

中国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34No.5 4

跨境电子商务将加速食用菌行业对外贸易发展

“互联网+”大潮下,跨境电商正加快改变传统外贸发展格局,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据有关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21.3%,其中跨境电商产业规模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30.6%。与此同时,我国跨境电商的产业规模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稳步上升,由2010年的6.3%上升到2014年的

14.8%,且有望于2017年实现20%的突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网络平台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望成为未来生产、贸易、金融、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集约式国际贸易新体系。

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为我国外贸增长带来新动力,也成为我国外贸新常态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为跨境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整体环境。目前,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这为我国食用菌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沃土。食用菌电子商务相较传统贸易不受地理位置约束,突破了国界和时空的限制,交易更加便捷、即时,有利于扩大食用菌外贸出口,助力传统食用菌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协同、抱团发展。

由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即将于2015年

10月9日~12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业展览中心举办。近日从大会组委会获悉,本届展会以“展示科技成果、拓展市场渠道、

助推产业发展”为主题,将邀请相关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权威专家相聚一堂,就食用菌行业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策、经营模式、市场空间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共议新常态下食用菌跨境电子商务如何创新、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探寻未来健康发展方向。另外,在现场,专家学者还将与参会者进行互动,指导企业如何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更好的进行对外贸易,增加企业新的利润点。食用菌跨境电子商务是行业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在大会期间举办跨境电子商务研讨,可促进食用菌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健康快速发展,提升传统贸易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更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5.08.22

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view/1131585.htm.

[4]陈士瑜,田敬华.食用菌工作者手册[M].天门:湖北天门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86.

[5]肖奎,李明元,黄佳莉,等.食用菌生产菌种保藏期限监

测技术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11,30(6):77-80.

[6]李钟庆,陈燕妍.矿油封藏法保存担子菌菌种的评定[J].微

生物学通报,1981(1-4

):45-53.[7]Castellani.Viability of some Pathogeniec funig in distilled wa-ter[J].Trop Med Hyg,1939(42):225-226.

[8]刘凤春,郭砚翠,梁锦基.担子菌菌丝体的液体保藏及其

产生乙醇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2(1-6):173-176.

[9]杨慧,尚晓冬,王瑞霞,等.蒸馏水与液氮保藏金针菇菌

种特性的比较[J].食用菌学报,2010,17(4):23-25.

[10]杨慧,尚晓东,宋春艳,等.蒸馏水与液氮保藏香菇菌种

特性比较[J].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212-214.

[11]顾金刚,李世贵,姜瑞波.真菌保藏技术研究进展[J].菌

物学报,2007,26(2

):316,320.[12]韩芹芹,王金宁,李国庆,等.液氮保藏菌种对平菇菌丝

体和子实体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39(6):1003-1007.

[13]刘新锐,叶夏,王玉青.香菇菌种液氮保藏技术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7):1360-1363.

[14]霍红.蜜环菌菌种保藏技术要点[J].食用菌,2003(6

):42.

[15]戴肖东,王玉江,张丕奇.木屑长期保藏食用菌菌种活性

试验[J].黑龙江科学,2013,4(10):18-19.

[16]张雪岳.枝条法保藏食用菌菌株[J].中国食用菌,1985

(1):11.

[17]何云松,龙汉武,潘高潮.贵州红托竹荪菌种保藏方法及

栽培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3,32(2

):15-l6,19.[18]阮秋菊.金针菇菌种保藏效果的评价[J].科协论坛,2013

(7):90-92.

[19]李造成.真空冷冻干燥法保藏蘑菇孢子[J].食用菌,

1985(2

):9-17.[20]方苏,林勤,倪志婧.冬虫夏草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90-8292.

[21]张金霞,张树庭.草菇菌种保藏效果鉴定的研究[J].中国

食用菌,1992,11(4):3-9.

[22]蔡令仪,谭琦,曹晖,等.不同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

的影响[J].食用菌学报,2003,10(4

):52-54.第34卷第5期孔维丽等: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 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要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 (二)举贤良 举贤良是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所谓举贤良,一般以“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为察举名目,但往往都另外附加一些条件,如可亲民者、文学士、能指朕过失者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既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又重视通经达变、博学多术、甚至某些特异功能。 汉文帝在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诏举贤良;到汉武帝时,举贤良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过渡,通过高级官吏荐举人才,并用对策的方式加以选拔的形式成为定例。其后的皇帝在诏举贤良时,对策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策者对军国大事全面深入了解,而且在对策中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东汉基本沿用西汉举贤良的旧制,但不如西汉盛行。 从察孝廉和举贤良这两个方面来看,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

食用菌菌种购买合同

食用菌菌种购买合同 出卖人:签订时间: 买受人:签订地点: 起始日期: 截止日期: 计划金额(元): 第一条标的、数量、价款及交(提)货时间 产品名称 交货时间 单位 (kg) 数量 单价 保护价 (元/kg) 总金额 (元) 第二条质量标准:按《食用菌菌种管理条例》和《无公害江山白菇省级地方质量标准》标准执行。检验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买方于菌种接种之日起10日内提出验收要求的,按前款规定的质量标准到买方种菇地验收。卖方自接到买方在上述期限内提出的验收要求之日起3日内未办理验收的,视为质量不合格。买方在上述期限内未提出要求的,视为质量合格。 第三条白菇菌种的交货地点、时间及提供方式:和方式为:_____________。 第四条定金:买方在年月日前向卖方支付收购定金______元。交货时定金(抵作货款)。定金支付后,因买方违约解除合同的,定金不予退还;因卖方违约解除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第五条标的物的所有权自_______时起转移,但买受人未履行支付款价义务的,标的物属于_________所有。 第六条运输方式及运输费用负担;由卖方送到买方指定的——投售点。运输费用由

_______方负担。 第七条结算方式、时间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条担保方式(也可另立担保合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菌种瓶的供应及回收和费用负担:菌种瓶由卖方提供,每个菌种瓶收取押金______元,由买方于菌种出售后_____日内返还菌种瓶时按实际返还的个数退回。 第十条本合同解除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条违约责任:违约方按合同总金额的______%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第十二条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种方式解决: (一)提交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二)依法向_______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本合同自_______________起生效。 第十四条其他约定事项;卖方必须做好对买方的售后技术指导服务。买方未按卖方的技术指导操作而引起的损害,由买方自负。菌种在有效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由卖方负责调换。 出卖人买受人 出卖人(章):买受人(章): 住所:住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居民身份证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电话:电话: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察举制概述汇总

察举制概述 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通过察举制的实施,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而且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弄清楚察举制度产生与演变的规律、特点、内容及其在推行中利弊得失,对于研究汉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和政治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 一、察举制的产生与演变 察举是指汉代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其形成为一个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察举制的初创期,即高祖至景帝时期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刘邦选拔或委任官吏的办法沿袭秦朝,重在“军功”,高后、惠文景时期增设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世袭制,即任用一些王公、贵族及其子孙为官;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有一定的财产,即入选资格。军功则是指入选者要有一定的战功。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吏多出自“军功”或采取“任子”、“赀选”的办法,已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究其主要原

因:一是任子讲究门第,赀选讲究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入仕为官,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二是军功的建立需要战争这种特殊机遇,汉初西汉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若仍以军功爵位选官,不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在汉初选官制存在严重弊端、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刘邦于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举荐“贤士大夫”的诏书:“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刘邦诏书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推行察举的序幕。史载:“高后元年二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孝悌”、“力田”初定为察举科目。 文帝前元二年诏:“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察举科目出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同时又规定,县乃至于乡,要根据人口规模,“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文帝前元十二年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察举科目出现廉吏。 由上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察举”诏令的颁发,察举权限逐渐由西汉前期的“公卿”、诸侯王延伸到地方级;察举科目逐步扩大,相继出现了贤士大夫、孝悌、力田、廉吏、

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_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_孔维丽

DOI :10.13629/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ki.53-1054.2015.05.001 食用菌菌种保藏历史、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孔维丽,袁瑞奇,孔维威,张玉亭**,康源春,韩玉娥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从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历史出发,简要介绍食用菌菌种现状、保藏现状、保藏任务等,重点介绍了食用菌菌株不同保藏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关键词:食用菌;保藏;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15)05-0001-05 Research Progress,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pawn Preseration of Edible Fungus KONG Wei-li,YUAN Rui-qi,KONG Wei-wei,ZHANG Yu-ting,KANG Yuan-chun,HAN Yu-e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Base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crobial culture collec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servation,the task preservation of edible fungi were introduced.We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f edible fungus strains in different preser -vation methods,for reader ’s reference. Key words:edible fungus;preservation;research advance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工作,最早的菌种保藏工作从1890年开始,但直到1906年,各国才相继建立了菌种保藏机构。中国的菌种保藏机构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1979年正式成立 6个专业性保藏管理中心 [1]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 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食用菌种植和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重视对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工作。 1菌种保藏技术的发展历史 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机构缘起欧洲,1890年捷 克微生物学家Fran-tisek Kral 最早开始从事微生物菌种的公共性保藏[1]。菌种保藏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的兴起建设阶段和发展壮大阶段。20世纪初在巴黎、比利时、伦敦和日本等有关研究所相继建立了几个菌种保藏机构,延续至今的有1906年在荷兰建立的CBS (Centralbureau voor Schim-melcultures ),1925年在美国建立的ATCC (America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我国的菌种保藏机构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79年在原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菌种保藏会议,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201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670);河南省自主创新基金(2013JC2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专项(20137914);河南省科研开放合作项目(14216000055)。 作者简介:孔维丽(1976-),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保藏技术研究工作。E-mail:kongweili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 **通信作者:张玉亭(1964-),男,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产业开发研究工作。E-mail:kyc_2725@https://www.360docs.net/doc/022409887.html, 收稿日期:2015-07-15 〈综述〉 中国食用菌2015,34(5 ):1~5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Q ISSN 1003-8310

历史专题考试分类汇编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学科 考点 总结 模拟 分类 汇编 考前必备 专题训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8·福州三模)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A ) A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B .分封制度逐渐崩溃 C .华夷秩序最终确立 D .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参考解答】 材料“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体现出春秋时期,许多“蛮夷”的诸侯国也参与会盟,这说明会盟制度不断发展,各民族间交流日益密切,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故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间的交流,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崩溃,故B 项排除;C 项说法错误,错在“最终”;秦朝统一六国,使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故D 项错误。 2.(2018·潍坊二模)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C ) A .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 .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参考解答】 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反映出分封制造成了不同族属的混居,打破了以往聚族而居的氏族社会的基本状态,为各种文化的融合、形成统一国家的民族文化创造必需的历史前提,因此,周代的分封制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A 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的高度集中”;B 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 3.(2018·汕头二模)表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实训一食用菌形状结构观看 一、目的要求 观看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利用显微镜认识食用菌的营养体和繁育体的微观结构,利用徒手切片观看食用菌子实体的微观结构,通过对食用菌子实体形状特点的观看,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各种食用菌子实体的类型和特点,并能按照子实体的外形进行分类。 二、实训预备 1、材料平菇、香菇、双孢蘑菇、草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密环菌、羊肚菌、虫草、茯苓等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浸浸标本或干标本、鲜标本及部分食用菌的菌丝体,担孢子等。 2、仪器工具光学显微镜(100~600倍)、接种针、无菌水滴瓶、染色剂(石炭酸复红或美蓝等)、酒精灯、75%酒精瓶、火柴、载玻片、盖玻片、刀片、培养皿、绘图纸、铅笔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菌丝体形状特点观看 1、菌丝体宏观形状观看。①观看平菇、草菇、金针菇、木耳、银耳及香灰菌、蘑菇、猴头、灵芝等食用菌的试管斜面菌种或PD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比较其气生菌丝的生长状态,并观看菌落表面是否产生无性孢子。 ②观看菌丝体的专门分化组织:蘑菇菌柄基部的菌丝束;密环菌的菌索;茯苓的菌核;虫草等子囊菌的子座。 2、菌丝体微观形状观看。①菌丝水浸片的制作:取一载玻片,滴一滴无菌水于载片中央,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平菇菌丝于水滴中,用两根接种针将菌丝拔散。盖上盖玻片,幸免气泡产生。②显微观看:将水浸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10倍的物镜观看菌丝的分支状态,然后转到40 倍物镜下认真观看菌丝的细胞结构等特点,并辩认有无菌丝锁状联合的痕迹。 (二)子实体形状特点观看

1、子实体宏观形状观看。认真观看各种类型的食用菌子实体的外部形状特点,并比较各种子实体的要紧区不,专门注意菌盖、菌柄、菌褶(或菌孔、菌刺)、菌环、菌托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比较、分类。 2、子实体微观形状观看。①菌褶切片观看:取一片平菇菌褶置于左手,右手持刀片,横切菌褶若干薄片漂浮于培养皿的水中,用接种针先取最薄的一片制作水浸片,显微观看平菇担子及担孢子的形状特点。②有性、无性孢子的观看:灵芝担孢子水浸片观看;羊肚菌子囊及子囊孢子水浸片观看;草菇厚垣孢子水浸片观看;银耳芽孢子水浸片观看(以上各类孢子的观看可用标本片代替)。 四、作业 1、描述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并画出所观看菌丝、无性孢子、担子及担孢子的形状结构图。 2、列表讲明所观看各种类型的食用菌子实体的形状特点,如:伞状、头状、耳状、花絮状、肾状、扇状、蛋形、钟形等。 3、绘制一种食用菌子实体的形状图,用绘图笔或钢笔(黑)绘制生物图,要求图形真实、准确、自然,画面整洁。 实训二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了解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构造,了解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熟悉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把握母种培养基(PDA或PSA)的配制方法 二、实训预备 1、配制培养基材料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水等。 2、仪器用具高压蒸汽灭菌锅(手提式或立式)、可调式电炉、铝锅(20cm)、汤勺、切刀、切板、量杯、纱片、漏斗(带胶管和玻璃管)、止水夹、漏斗架、试管(18mm×180mm或20mm×200mm)、1cm厚的长形木条(摆放斜面时垫试管用)、棉花(未脱脂)、捆扎绳、标签、天平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西方逻辑学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 逻辑学,就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围绕着逻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应对问题,研究方法也经历着历史的演变过程。本文以历史时间顺序为主,以逻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方法、面临问题、评价为线索,对逻辑学的发展演变脉络做一次梳理。以期明确不同逻辑理论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研究逻辑学的发展特点与方向。本文作者认为,与其她学科一样,逻辑学,因为需要而产生,因为不足而发展,本文思路也就是这种想法的体现。 根据逻辑学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传统逻辑的发展阶段与现代逻辑的发展阶段。 传统逻辑”,就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创至19世纪中期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以前的逻辑理论与体系。主要包括亚里士多德逻辑(以三段论演绎体系为中心内容的逻辑体系,或相对与现代为此逻辑体系而言的词项逻辑体系)、中世纪麦加拉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奠定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发展的命题逻辑、近代的F、培根的归纳法与穆勒的求因果关系五法。 古希腊就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在重视民主氛围的政治生活中, 演讲与辩论很受重视, 为论辩提供工具,为反驳谬误的盛行,亚里士多德提出与确立了以三段演绎体系为中心内容的逻辑学说与体系。亚里士多德以以推理与论证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规则,建立历史上第一个逻

辑演绎系统,即三段论系统。她把简单命题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如主项、谓项、量项等词项,并对这些词项的逻辑性质与相互关系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直言直接推理、直言三段论、关系推理等。三段论,又称类演算,即三段论以词项为单位,研究概念或词项之间外延上的关系,类与类,类与个体的关系。虽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以三段论为主体, 但也包含有辩证推理、归纳、定义、辩缪、反驳等内容。 研究复合命题推理规律的逻辑理论称为命题逻辑。命题逻辑以简单命题为基本单位作,研究以简单命题以及命题连接词构成的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应的逻辑规律与规则,研究实质蕴含关系,解决了复合命题推理的有效判定与推导问题。命题逻辑把简单命题瞧作一个整体,不对简单命题的内部进行分析。而诸如传统逻辑的三段论等,因其性质取决于简单命题的各词项的性质与关系,涉及到简单命题的内部结构时,命题逻辑就无法进行有效处理。因此词项逻辑就克服了命题逻辑局限。 但词项逻辑对直言命题结构及其推理的分析还就是粗糙的、不够细致的,此外它没有对关系命题的结构及其推理进行分析,因此词项逻辑的工具就是贫乏;并且,命题逻辑、词项逻辑等传统逻辑一般采用自然语言,根据日常语言来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果,它的真正的逻辑内容较为狭窄贫乏、粗疏浅陋, 从而处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总之统逻辑具有不精确性,内容贫乏, 不成系统等特点。因此, 到了近、现代, 一种新的逻辑的产生,这就就

汉朝察举制探究

汉朝察举制探究 摘要: 本文探究汉代主要选拔制度——察举制。察举制不仅是是中国系统的选拔制度的首创探索,自身亦有其不同于后世的独特优点。梳理察举制建立、执行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探索察举选官的制度的特点及其政治影响,可为我们今天的选拔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察举制选拔制度汉朝 引言: “察举”就是考察后予以荐举的意思, 即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官员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并由朝廷考核后或直接授予官职或提高官位的制度。察举制是汉朝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等选官制度。但中国古代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正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此后则逐渐发展不断演化,由九品中正制演变成科举制。可以说,察举制开辟了中国选官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先河,为汉朝提供了大量人才,是维系汉朝的统治的重要组成,也为此后的选拔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研究察举制的成果与教训,对保证当下的选拔制度的公平效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察举制的建立 1.背景 奴隶社会时期,除极特殊的破格提拔任命外,任用官吏基本依

照世卿世禄的原则,官员队伍完全被贵族垄断。到战国时期,出于称雄争霸的人才需要,许多国家都打破了世卿制, 开始招徕和选拔贤者充任官职,并形成养士的风气。特别是秦国, 推行军功爵制, 建立了以军功选拔任用官吏的制度,选贤任能,对其统一天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朝初年为奖励灭秦、楚的功臣,也基本因循了军功爵制。但由于汉朝建立了规模空前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后,战事逐渐平息,亟待补充多方面的治国人才,于是,建立正规化程式化的选拔制度以保证人才供应成为必须。 2.形成过程 察举制肇始于高祖,初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善用贤人是汉高祖赢得楚汉战争称王的关键因素。平定天下后,高祖亦特别注重官吏的选拔。高祖十一年, 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汉书·高帝纪》)此后文帝也两次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汉书·文帝纪》)并亲自策问考核候选官员。武帝时,布衣地主阶层势力崛起,参政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推行贤人政治的主张, 于元光元年“令郡国举荐廉各一人”, 对察举制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武帝的大力支持之下, 察举制得以推行开来, 逐步取代任子制与赀选制, 成为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 二、西汉形成的察举制基本方案 西汉是察举制的形成时期,察举规则自形成以来亦在不断变化。但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特举和岁举。察举科目有贤良方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的菌种保藏

实验六食用菌菌种保藏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目的:了解并掌握菌种保藏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内容:1,学习斜面传代保藏方法. 2,学习液体石蜡保藏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斜面菌种;原种;栽培种;老化菌种;干缩菌种;污染菌种 无菌水,液体石蜡,; 无菌试管,无菌滴管,接种环,干燥器,冰箱等, 三, 操作步骤 下列各方法可根据实验室具体条件与需要选做. (一)斜面传代保藏法 l.贴标签取各种无菌斜面试管数支,将注有菌株名称和接种日期的标签贴上,贴在试管斜面的正上方,距试管口2~3cm处. 2.斜面接种将待保藏的菌种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法移接至相应的试管斜面上,; 3.培养:将菌种置于20℃-28℃培养5~7d. 4.保藏斜面长好后,可直接放入4℃冰箱保藏.为防止棉塞受潮长杂 菌,管口棉花应用牛皮纸包扎,或换上无菌胶塞,亦可用熔化的固体石蜡熔封棉塞或胶塞. 保藏时间依种类而不同,可保存2~6个月,移种一次;.此法的缺点是容易变异,污染杂菌的机会较多. (二)液体石蜡保藏法 l.液体石蜡灭菌在250mL三角烧瓶中装入100mL液体石蜡,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12l℃湿热灭菌30min,然后于40℃温箱中放置l4d(或置于105~110℃烘箱中lh),以除去石蜡中的水分,备用. 2.接种培养同斜面传代保藏法. 3.加液体石蜡用无菌滴管吸取液体石蜡以无菌操作加到已长好的菌 种斜面上,加入量以高出斜面顶端约1cm为宜.

4.保藏棉塞外包牛皮纸,将试管直立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 利用这种保藏方法,可保藏1~2年. 5. 活化恢复培养用接种环从液体石蜡下挑取少量菌种,在试管壁上 轻靠几下,尽量使油滴净,再接种于新鲜培养基中培养.由于菌体表面粘有液体石蜡,生长较慢且有粘性,故一般须转接2次才能获得良好菌种. (三) 原种保藏法 l. 原种制作按原种操作步骤制作谷粒原种或短枝条原种; 2. 贴标签将注有菌株名称和接种日期的标签贴在菌种瓶或袋上, 3. 培养:将菌种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0~60d. 4.保藏:挑选生长健壮的,可直接放入4℃冰箱保藏.为防止棉塞受潮长杂菌,瓶口棉花应用牛皮纸包扎,或用熔化的固体石蜡熔封棉塞。 保藏时间依种类而不同,可保存6~12个月,移种一次;.此法的缺点是容易老化,四问题和思考 1.如何防止菌种管棉塞受潮和杂菌污染 2. 你选用什么方法保存菌种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3.试述各种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内容简介编辑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 阎步克,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论文集种。 目录编辑

引言 第一部分两汉时期 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察举诸科杂考 一、尤异与高第t 二、文无害 三、察廉、廉吏与孝廉 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 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2014修订)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2014修订)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4年第3号 【修改依据】农业部关于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15) 【发布部门】农业部 【发布日期】2014.04.25 【实施日期】2014.04.25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2006年3月27日农业部令第62号公布,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2014年4月25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3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食用菌种质资源,规范食用菌品种选育及食用菌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菌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 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 第六条国家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报农业部批准。 第九条从境外引进菌种,应当依法检疫,并在引进后30日内,送适量菌种至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存。 第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开发,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选育新品种,引导企业投资选育新品种。 选育的新品种可以依法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国家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食用菌品种选育(引进)者可自愿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申请品种认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承担品种认定的技术鉴定工作。 第十二条食用菌品种名称应当规范。具体命名规则由农业部另行规定。

汉代察举制

漢代察舉制 漢代入仕途徑 名詞解釋 1郎官:漢代郎官是皇帝的侍從,追隨左右,和天子接觸的機會很多,故易為天子賞識而擢升出任高位,任郎官是出仕的重要階梯。 2貲選:古代用錢財糧食買官爵,謂之貲(財富)選,在秦時已開始,漢武帝時更因連年用兵,國庫空虛,定武功爵,每級十七萬錢。靈帝時,每級官吏更可明買,如二千石官價值二千萬;四百石官值四百萬等。 3詔舉的日期:詔舉是不定期舉行的,國家遇大事或災異,例如皇帝駕崩、大婚,或碰著荒年、瘟役,日、月蝕或地震等,政府才下詔徵求賢人來解決問題或提供意見。政府也會因應某些特殊情況而徵求某類人才,例如漢武帝時要出使西域,需要精通外語,能吃苦和應變的人才,於是張騫便自薦,結果創下出使西域的創舉。 4徵:徵召是指皇帝仰慕某人的才德而指名徵聘,所以是最尊榮的入仕途徑。朝廷為示隆重,往往派車到地方迎接人才上京,謂之「公車」,如漢武帝便曾以此迎接大儒魯申公和辭賦家枚乘。 5辟:辟即是官吏自行委任所屬官僚。漢定中央長官如三公、九卿、太傅、大將軍及地方長官如太守、刺史等可以自選屬吏。這些屬吏日後可再經僱主推薦,升任其他要職,成為頗重要之一個出仕途徑。

察舉制內容漢初的選士制度,仍屬草創階段,各方面仍有末善之處,選才主要以被選者的出身為準。武帝開始著重個人的品格道德,並因應國家特殊需要而舉行特舉。大致上,漢代的選舉制包括定期與不定期兩種。 甲、察舉孝廉(孝子廉吏) 1. 內容 察舉孝廉,即由中央或地方官察選孝子廉吏,經中央審核後,授以郎官,在中央服務數年後,再授以正式的中央或地方官。這是定期性選舉,稱為「常舉」。此制源於文帝十三年詔舉的「孝悌」與「廉吏」,至漢武帝時始受重視,並定為常制。 「孝廉」是指孝子廉吏。孝子,即未為官而有德行者,主要著重個人言行;廉吏則指有德行的僚佐級官員,察選廉吏必須由地方長官保薦,重視吏的政績。「察廉」與「舉孝」的提倡,有淳化風俗的目的。其後,二者合而為一,成為選舉的定制,中央政府可由此吸納在朝和在野的人才。至於負責官員,武帝時,主要是國相和郡太守,其後全由郡太守負責。 2. 推行情況 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下令都太守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但當時郡國反應冷淡,武帝遂於元朔元年(公元前128 年)再下詔,令「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此詔一下,各地郡守便不敢怠慢,皆每年察選孝廉到中央應責,此後察舉孝廉便成為西漢的定制。 3. 選舉規制 察舉制有一定配額。東漢和帝永和四年(92 年),規定「郡國(人)口二十萬以上,歲察一人,四十萬以上二人,六十萬以上三人.......... 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 人。」這是各地舉孝廉的人數比例,至於沿邊州郡,則略有優待。察舉孝廉的標準,以個人德行為主,漢室有意藉此鼓勵淳樸風氣。但發展至東漢,「孝」、「廉」併為一項,成為純粹的參政資格,失去原有淳化風俗的美意。順帝時,採納尚書令左雄之議,規定孝廉限年課試的法則,應舉年齡必須在四十歲以上。在公卿及郡太守薦舉後,亦頇參加考核甄選。自此,察舉制滲入考詴甄選,取才質素較有保障,《後漢書》載:「自左雄改制後,牧守畏法,莫敢輕舉。十餘年間,察選清平,號為得人。」乙、察舉茂材十三州部刺史設立後,權力日大,成帝時,規定刺史可舉人才,稱「秀才」。東漢時,因避光武帝劉秀的諱,改稱「茂才」。選舉茂才主要是據淳厚、質樸、節儉及謙遜四種標準。光武帝更據此具體定出「四行」:1.德行高妙,志節清白。2.明經行修,能任博士。3. 明曉法律,足以決疑。4.剛毅多略,勇足決斷。 察舉茂才,始於漢武帝一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 年)下詔:「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武帝明確指出,舉茂才的 原意是要得「非常之人」,負責特殊任務(如出使外國),以建非常之功,但武帝時察舉茂才應仍

西汉察举制度产生及发展演变研究

西汉察举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演变研究 摘要:汉代的察举制度,是汉代人才选拔的主要方法,是汉代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和汉代社会很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西汉的察举制度的流变进行论述,对察举制度的发生、发展、完善、革新、衰落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汉代察举制产生于汉高祖刘邦二年,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的完善和革新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西汉;察举制度;发展演变 一、西汉察举制度的产生 察举,即考察后给予推荐。秦行法家政治,“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1]对士阶层采取粗暴的镇压政策,士人被与专制政治相分离,这是加速秦王朝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汉王朝以秦为鉴,意识到要妥善处理专制政治与士人之间的关系,对此其具体措施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儒术与在政治体制上促使士阶层的工具化。而其在实施这些措施的重要途径就是察举选官制度。 据文献记载,汉代察举制度产生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时期,但是具体时间至今仍没有定论。《通典·选举制》曰,“汉高祖初,未逞立制。至十一年,乃下诏曰:贤士大夫既与我定有天下,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荣之。以布告天下。其有称明法者,御史、中执法、郡守必身劝勉,遣诣垂相府,署其行、义及年。有其人而不言者,免官。又制诸侯王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也”。[2]《汉书.高帝纪》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即早在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高帝首次下诏求贤,诏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既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其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联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行状年纪也)。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瘾病勿遣。”[3]这是汉代第一次下令实行荐举,正式拉开了察举制度的序幕。 基于上述文献记载,后人大多把汉代察举制度的源头追溯到汉高祖十一年的《求贤诏》。西汉高祖刘邦始创察举制度不久,汉代察举制度中定期制的选举科,孝廉科便很快出现了。在察举的科目中,孝廉即能尽孝悌、正直廉洁,是孝子廉吏的简称,也是汉代官吏出身的正途,各个郡国每年都必须依照规定的数目向朝廷推荐,西汉政府几乎年年察举此科,为汉代统治者选拔了大批人才。 二、西汉察举制度的发展、完善 西汉察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时期是文帝、景帝和武帝时期,其发展和完善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贤良方正科的频繁察举;二是察举制度操作体制完善的重要标志,策问的出现;三是察举制度常科——孝廉科选举人数、推举方式的

逻辑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1]

第16卷 第1期 2003年03月唐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 angshan Co llege V o l .16N o.1M ar .2003 逻辑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吴 新 民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阐述了国际、国内逻辑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关键词:逻辑学;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 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9X (2003)01 0041 02 The Curren t Situa tion s and D evelopm en t Trends of the Study of L og ic W U X in 2m in (Schoo l of H um anities J ianghan U niversity ,W uhan 430056,Ch ina ) Abstract :A n in troducti on is given abou t the cu rren t situati on s &developm en t trends of the study of logic . Key W ords :logic ;cu rren t situati on ;developm en t trend 1 概述 从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与数学、天文学和空间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一起并称为七大基础学科以来,逻辑学研究一直处在上升的发展中,并日益显示出它具有多方面作用。第一,教导作用:逻辑学能提供关于逻辑形式的知识和关于确定正确思维形式的规则和方法。学习逻辑学能提高思维的逻辑性,防止和识别逻辑错误,增强快速推断的能力等等。第二,方法作用:逻辑学,尤其是现代逻辑学提供的很复杂的逻辑运算和演算技巧作为方法广泛用于解决数学、计算机科学问题。第 三,理论作用:逻辑学中提出了许多理论问题,对它们的研究 既推动了逻辑学自身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又对哲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逻辑学具有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三重性质,这是在当代科学体系中逻辑学独有的特征。现在,逻辑科学已经发展成为理论严密、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学科。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可将逻辑学分为传统逻辑学与现代逻辑学两大类型。而现代逻辑学又可分为现代演绎逻辑学(现代形式逻辑学)与现代归纳逻辑学两大部分。其中,现代形式逻辑学是现代逻辑学的主体,它的主要分支如表1所示。 表1 现代形式逻辑分支 理论逻辑 应用逻辑 1.基本逻辑 2.元逻辑 1.认知逻辑 2.实践逻辑 3.物理应用逻辑(1)标准逻辑(经典逻辑)A 命题逻辑B 词项逻辑(包括三段论)C 谓词逻辑D 关系逻辑E 数学逻辑a 模型论b 集合论c 递归论d 证明论 (2)非标准逻辑(非经典逻辑)A 模态逻辑B 多值逻辑C 模糊逻辑 D 直觉主义逻辑E 相干逻辑 (1)逻辑语法学(2)逻辑语义学(3)逻辑语用学(1)知道逻辑(2)相信逻辑(3)问题逻辑 (1)优选逻辑(2)命令逻辑(3)义务逻辑 (1)时态逻辑(2)空间逻辑 (3)部分与整体逻辑(4)电路分析逻辑(5)量子论逻辑 收稿日期:20021104;修回日期:20021201 作者简介:吴新民(1958-),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形式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

食用菌菌种管理规定

食用菌菌种管理规定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62号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16日经农业部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1996年7月1日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农农发[1996]6号)同时废止。 部长杜青林 二〇〇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食用菌种质资源,规范食用菌品种选育及食用菌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菌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 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 第六条国家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批准。 第九条从境外引进菌种,应当依法检疫,并在引进后30日内,送适量菌种至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存。 第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开发,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选育新品种,引导企业投资选育新品种。 选育的新品种可以依法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国家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食用菌品种选育(引进)者可自愿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申请品种认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承担品种认定的技术鉴定工作。

试比较察举制、科举制和民主制三种遴选制度

试比较察举制、科举制和民主制三种遴选制度 在中国选官制度中曾出现过各种不同的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适应着其生产力的变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占据着不同的主导地位,其中察举制、科举制、民主制颇为重要。 察举制主要存在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的,它与征辟制度一起共同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察举制度的实施为汉朝选出了许多德才兼备之人,使汉王朝成为了当时的文明大国,有效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通知机构,促进了汉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察举制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处。第一,察举制选拔人才的范围比较广,有利于招徕各类贤士人才。又因为察举科目涵盖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等,种类比较丰富,而且主要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有益于权责分明;第二,察举制将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选举提供了公平公正竞争的平台,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较多晋身仕途的机会,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崭露头角,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第二,相对而言,察举制

度执行严格,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因而减少了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由此,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的主导地位。 然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实行了300多年的察举制度,也存在着各种弊端。第一,察举之中选举孝廉之人,通过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作为前提,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得到客观评价。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才能作出中肯评价,而且这种结论还不具有相当长的时效,正如人的素养是随时间更替不断变化的,人的蜕变也是随之变化的,察举制成了一些伪君子攫取名利、捞取政治好处的资本;第二,汉王朝地域辽阔,大千世界,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怀才不遇,一生都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而且两汉由察举而成为官吏的士人只占总官吏人数的极少部分,众多唯利是图的小人利用察举机会,通过贿赂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被察举对象,这些很大程度上都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第三,察举制在后期不断落寞,许多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不管被举者学问品质如何往往只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这样使得察举范围变得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混水摸鱼、名不符实,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的工具,社会上出现了官僚门阀集团,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