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体育教案 篮球的防守移动技术——滑步

六年级体育教案 篮球的防守移动技术——滑步
六年级体育教案 篮球的防守移动技术——滑步

体育课教案

伸。向左侧滑步时,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右脚紧随滑动,向左脚靠近,两脚保持一定距离,左脚继续跨出。向右侧滑步时动作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2、前后滑步的练习

前滑步的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站立,后脚的前脚掌内侧蹬地,前脚向前跨出一步,着地后,后脚紧随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立姿势。后滑步动作方法与前滑步相同,方向相反。

练习方法:四列横队散开在一侧边线,听老师口令,第一排先以之字型路线前滑步至对面边线处,依次进行。四列横队都完成后,每组以之字型后滑步依次返回原处。

3、随机滑步方向的练习

不同方向的滑步组合起来练习,听老师的口令和手指的方向进行。

不同的方式2、讲解侧滑步和前后滑步的技术动

作要领

3、提出练习要求,组织学生有序进行

练习

4、纠正错误动作的学生

1、老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适时点拨

3、让练习动作较好的同学做示

1、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找一位同学配合做示范

3、组织学生有序进行练习

8’

15’

15’

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起

伏,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眼

要注视对手

3、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并积极思考

4、按老师的要求有序进行练习

左滑步:

右滑步:

1、明确练习方法

2、要求:要注意身体转髋及手

臂姿势变化。

3、认真积极参与练习,体会动

作要领

4、看动作较好同学做示范,与

自己的动作对比,虚心学习

组织队形:

1、明确练习的方法

2、要求:滑步之间转换要注意

重心不能有较大起伏

3、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动

4、积极进行练习,并动脑思

考,在练习中提高滑步技术

组织队形:

××××××××

××××××××

××××××××

××××××××

二、有球练习

结合滑步防守复习行进间运球

两人一组,活动路线:从篮球场的端

线到底线;一人行进间运球进攻,一

人防守;学生到对面端线后交换防守,

路线相反。

1、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找两位同学配合做示范

3、组织学生有序进行练习10’

1、明确练习的方法

2、要求:①进攻时,运球时重

心降低,注意保护球,不让防

守的同学抢断②防守时,重

心降低,双手打开,眼睛注视

进攻队员运球路线,防守同学

网不允许拍打球抢断进攻队员

的球。

3、看同学做示范,虚心学习

4、认真积极参与练习,体会动

作要领

组织队形:

讲评

一、集合队伍对本课练习进行讲评,

同时提出课后的练习要求。

二、师生再见

三、指挥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2’

一、集合队伍,认真听老师对

本课练习讲评,同时认真

完成课后锻炼作业。

二、师生再见

三、归还器材

班级六(1)班

预计

负荷

练习密度40%

平均心率160次/分

日期

2017/5/12场地

器材

篮球23个、一个篮球场

六年级体育教案 篮球的防守移动技术——滑步

体育课教案

伸。向左侧滑步时,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右脚紧随滑动,向左脚靠近,两脚保持一定距离,左脚继续跨出。向右侧滑步时动作方法相同,方向相反。 2、前后滑步的练习 前滑步的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站立,后脚的前脚掌内侧蹬地,前脚向前跨出一步,着地后,后脚紧随向前滑动,保持前后开立姿势。后滑步动作方法与前滑步相同,方向相反。 练习方法:四列横队散开在一侧边线,听老师口令,第一排先以之字型路线前滑步至对面边线处,依次进行。四列横队都完成后,每组以之字型后滑步依次返回原处。 3、随机滑步方向的练习 不同方向的滑步组合起来练习,听老师的口令和手指的方向进行。 不同的方式2、讲解侧滑步和前后滑步的技术动 作要领 3、提出练习要求,组织学生有序进行 练习 4、纠正错误动作的学生 1、老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适时点拨 3、让练习动作较好的同学做示 范 1、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找一位同学配合做示范 3、组织学生有序进行练习 8’ 15’ 15’ 重心的姿势,身体不要上下起 伏,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眼 要注视对手 3、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并积极思考 4、按老师的要求有序进行练习 左滑步: 右滑步: 1、明确练习方法 2、要求:要注意身体转髋及手 臂姿势变化。 3、认真积极参与练习,体会动 作要领 4、看动作较好同学做示范,与 自己的动作对比,虚心学习 组织队形: 1、明确练习的方法 2、要求:滑步之间转换要注意 重心不能有较大起伏 3、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动 作 4、积极进行练习,并动脑思 考,在练习中提高滑步技术 组织队形: ×××××××× ×××××××× ×××××××× ××××××××

(完整版)体育课篮球教案

体育课篮球教案 教材内容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篮球12个,篮球场一个。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6’) A、高低运球, 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 C、左右手交替运球, D、体前变向运球, E、胯下运球, F、急停急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5’)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2’)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4 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4’) 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6’) 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三、四练习的组织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六练习的组织、七练习的组织。(略)

(完整版)篮球人盯人防守技战术教案.doc

篮球人盯人防守技战术教案 教学内 容 教单位:高二年级(男生40 人)授课老师: 篮球:1、裁判手势操2、人盯人防守基本技战术 1、学习篮球人盯人防守的基本技战术,使85%以上的学生能运用人盯人基本技战术进 学行练习,提高学生防守能力和意识。 目2、学习篮球裁判基本知识,使 90%以上学生熟悉和掌握裁判基本手势,部分学生能运标用所学的裁判知识进行判罚。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练习次数 教学内容与活动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方法与时间 开一、课堂教学常规(见图1)体育委员按老师指定位置集合,准始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备上课。 部2、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3 分钟 分3、宣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熟悉球性练习(见图 2) 3 分钟准 ①分组进行创意戏球。 备 ②师生 PK 展示。 部 2、行进间高、低运球练习(见图 3) 3 分钟分 ①原地高、低运球。 ②行进间高、低变化运球。 三、裁判手势操(4× 8 拍) (见图 4)教学重点:手势动作规范 6 分钟 第一节: 1 分、 2 分、预投得分、 场下换人、比赛开始。 基 第二节:侵入犯规、手指腰部、比赛 本 开表,比赛停表。 部 第三节:带球走步、二次运球、球回 分 后场、双方争球。 第四节:打手犯规、推人犯规、带球 撞人、阻挡犯规。 教学要求:动作正确,明知其意。 图( 1) 1、在老师或小组长带领下创意戏球,通过师生展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随教师的口哨 声变化及动作提示进行行进间运球。 (图 2)(图3) 1、教师引导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体验。 2、师生互动练习及展示。 3、教师或学生评价。 (图 4) 1、①教师设疑: “如何盯好自己的进攻对手”

篮球基本技术介绍

.. ;.. 篮球基本技术 篮球基本技术就是篮球技术动作,是篮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最常用最基础的动作,有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投篮、抢篮板球、防守对手、抢、断、打球等。各项基本技术有不同的技术规格和内容,因此必须首先掌握好规范化的各项技术动作,才能进一步掌握和发展篮球运动的难新动作。 一、移动:移动是篮球比赛中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通称。 1.起动: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2.变向跑:变向跑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的一种脚步动作。 3.侧身跑:跑动时为了观察场上情况并随时准备接侧耳后方传来的球而经常采用的跑动方法 4.急停:急停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速度的一种动作方法,是衔接其他技术动作和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急停包括跨步急停和跳步急 停。 5.转身:转身是一脚做中枢脚下进行碾地旋转,另一脚随之转动(向前或向后)来改变身体原来的方向。 二、传接球技术 1.双手胸前传球: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中一个最基本的传球方法,只有在你和接球队员之间没有任何对方球员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传 球前双臂微屈,双手持球放于胸前。可以用于各种距离,各个方向的传球。 2.双手(或单手)低手传球:近距离的隐蔽传球,用于两进攻队员擦身而过时。 3.双手头上传球:常用于抢获篮板后的快攻一传或者外线队员的传中球。 4.单手肩上传球:用于抢得篮板后长传快攻 5.单手胸前传球:多用于传球队员与防守队员距离很近的情况下。 6.单手体侧传球:一种近距离的隐蔽性的传球方法 三、个人防守 1.防守基本姿势:两脚下平等站立或斜侧向开立,比肩稍宽、屈膝,身体重心支撑点在两脚的前脚掌上,含胸、收腹,上体稍前倾,两 臂屈肘侧举,上臂与身体夹角为60度,手掌向前,目视前方 2.滑步:分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三种 四、抢篮板技术: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空间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统称为篮板球,抢得篮板球是获得控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的重要保证,是攻守矛盾转化的关键。进攻队抢篮板球若占优势,不仅可以增加进攻次数,创造连续进攻或在篮下造成得分的机会,还可通过“外投里抢”增加本队外围投篮队员的信心。防守队抢得篮板球若占优势,不仅能由守转攻,而且可以迅速组织快攻反击,加重进攻队员投篮顾虑,减少对方的进攻次数。抢篮板球分类:分为进攻篮板球(前场篮板球)和防守篮板球或后场篮板球。 本学期掌握的两个篮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双手胸前传球:两手五指自然张开,两大拇指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用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置球于胸腹部位,身体成基本姿势站立,脚分前后。传球时,目视传球方向,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转动,再由内外翻,急促抖腕,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向前。远距离传球,则需辊大蹬地和腰腹的协调用力。 原地投篮:双手握球在胸部以上(高度在肩部附近),握球手法与双手胸前传球相同,肘关节自然下垂,上体稍前倾,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目视投篮目标。投得力时,两脚下前脚下掌蹬地,腰腹伸展,同时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臂即将伸直时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向前压送,指端拨球,以拇指、食指、中指的力量将球投出,最后腿、腰、臂自然伸直。

篮球防守脚步移动训练方法

青少年篮球防守脚步移动训练方法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和对抗性极强的项目,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掌握到运用,或是一种打法的形成,都要有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观察力、意识和意志等各种因素相互配合。要实现某种技术或战术目标,不仅自身要有一个程序的训练,亦是个相关因素结合的过程,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训练内容从掌握到运用要完整,要合理配套,建立横向联系。由于现代篮球进攻手段日趋多样性,防守随着也更加有针对性,本文就篮球防守的脚步移动练习方法谈谈自己的拙见。不妥之处请与指正。 1 防守的基本技术训练 1.1 防守的基本姿势:防守站立时,两脚开立比肩宽,脚跟稍提起,屈膝降低重心,两臂张开置于体侧前下方,掌心向前。手比膝宽,膝比肩宽。区域联防是举手在上。这是由于这种姿势能占据较大的防守面积,联防时,即使在篮下时也应保持这种姿势。 练习方法:如(图一)所示,队员成体操队形站立,听到哨声后立即做正确的防守姿势。每次做2'30″—3'30″,逐渐加长练习时间。 要求:1.姿势正确,重心降低。2.一定要坚持做完规定的时间。 注意事项:要教会练习者在防守练习中合理运用大腿肌肉,膝关节不能内扣。 1.2 防守的脚步动作 动作方法 防守的基本移动方式是滑步——跑——滑步。对于滑步动作而言,初期练习时一定要提醒练习者不能在滑步的过程做并步的滑步动作,正确的防守姿势应该是:宽即膝宽、手宽;低即重心低。滑步时应保持两膝分开,不能有迈、蹬、滑、并的动作。膝盖没有并腿的阶段。脚的动作应是前脚做,由脚跟到脚掌再到脚跟不停的连续动作,后脚蹬地使人体向前移动。这样的滑步能在移动中始终占据较大的防守面积,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与平衡。 (图一) 1.3 脚步移动的基本步法练习: 练习一: 方法:队形同上。根据教练的手势做向左、右前、后滑步。每次做20″-30″。 要求:低重心,膝宽、手宽,不允许有两腿并拢的动作,也可令练习者双手握一短木棍横置于两腿之间进行滑步练习。(目的是限制练习者做并腿动作。) 练习二: 滑步中转身跨一步练习。队形同前。 目的:在防守过程中,为了能跟上突然加速的对手,要变滑步为跑步,此练习着重训练在滑步过程中快速由滑步转为跑步的第一步转身跨步动作。 方法:队员按教练手指方向做侧滑步,听到哨声后立即转身跨出一大步。 要求:1.转身时与跨步腿的同侧肩要随之前移,同侧臂要向前摆动,以便顶住对方不让其往里跑。2.保持转动方向正确(向跑动方向转体)。

初中体育教案(篮球)

初中体育优质课篮球运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任务有:1、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2、激发学生对篮球和体育锻炼的兴趣;3、通过游戏和小组竞赛增加学生的锻炼手段;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精神。因此,结合《体育与健康》目标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本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为: 1、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方法,体验行进间按拍球和控制球的方法,学会行进间运球技术。 2、在各种运球练习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速度、灵敏等体能。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特点 本次课的教材是初中篮球运动的行进间运球技术,运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运球是全队进攻的基本保障,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重点解决学生低头运球技术学习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运球接力和小组竞赛主要是为培养动作协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课的学习要点与重难点是:行进间控制球的技术和能力。要求运球时手腕要放松,向下挤压动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动作;运球时应该抬头,时刻观察场上情况。难点:运球的正确手型和运球姿势。

三、教学方法 因为篮球的教学技术含量较高,教起来比较单调枯燥,所以本次课尝试在内容选择安排上进行创新,首先侧重于营造能吸引学生喜欢篮球的氛围,安排了学生篮球游戏,在比较轻松的活动中导入课,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设计了篮球小组竞赛,目的在于营造轻松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练习的空间;第三是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技术进行提升阶段,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如“为什么我的运球被别人抢断?运球动作要领有那些?等问题),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学生学法及场地器材的分析。学生学习方法主要以模仿学习、观察法、合作练习以及探究学习法为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为避免学生对运球练习产生枯燥感。要求学生带问题练习,在练习中找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其他难度动作。 2、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构建互动的课堂”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学生在看图练习的过程中有了对跳绳运动新的体会,对于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事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试着让学生自己来说说各种跳法的要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正确动作概念有好处,同时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激趣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课的导入阶段中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篮球明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其次引入了篮球操的练习,引导学生去感受篮球给他们带来的欢乐,通过篮球准备活动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与众不同。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

篮球训练计划精品教案

篮球训练计划 篮球队训练计划 一、日期:5个月,二十周。 二、总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三、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名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6 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四、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3——5米间的中远投。 (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 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4、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 (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时机。

(完整版)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篮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它是篮球教学的重点。在这里主要对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个人防守、抢球、断球、抢篮投球等各项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进行叙述。 一、移动 移动是篮球比赛中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通称。 1、起动: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动作要领:向前起动是用后脚的前脚下掌短促有力地蹬地,重心前移,上体前倾,迅速向前迈步。起动后的前两三步要短促而迅速。向侧起动是用异侧脚的前脚掌用力蹬地,同时上体迅速向起动方向侧转并前倾,重心跟随移动,迅速向跑动方面迈步。步法同向前起动。 2、变向跑:变向跑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的一种脚步动作。 动作要领:以右向左变向跑为例,队员跑动中最后一步用右脚下前脚掌制动。同时脚下内侧蹬地、屈膝、脚尖稍向内扣、腰部随之左转、重心左移,上体稍前倾,同时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小步,右脚再迅速向左腿的侧前方跨出一大步。 3、侧身跑:跑动时为了观察场上情况并随时准备接侧耳后方传

来的球而经常采用的跑动方法。 动作要领:脚尖和膝盖对着跑动方向,头和腰部向球的方向扭转,侧肩,上体和两臂放松,随时观察场上情况。 4、急停:急停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速度的一种动作方法,是衔接其他技术动作和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急停包括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 (1)跨步急停:动作要领:急停时的第一步跨出稍大,脚跟先着地滚动到前脚下裳撑地,脚下尖由向前方转为向侧前 方,同时重心下降,并先落在后脚上,身体稍向后坐,以 减缓向前的冲力。第二步着地时,前脚下掌内侧用力蹬地, 脚尖稍向内转,两膝弯曲并内收,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 两脚之间。两臂屈肘张开,帮助控制身体平衡。 (2)跳步急停:动作要领:队员在跑动时用单脚起跳,两脚下同时落地(略比肩宽),前脚掌用力蹬地,两膝迅速弯曲, 重心下降。两臂屈肘张开,保持身体平衡。 5、转身:转身残志不残是一脚做中枢脚下进行碾地旋转,另一脚随之转动(向前或向后)来改变身体原来的方向。 动作要领:两膝弯曲,收腹,含胸,上体稍向前倾,转身时重心移向中枢脚,中枢脚以前脚掌为轴用力碾地,另一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同时以肩带动腰向前或向后转动身体言辞转动过程中,身体重心要在一个水平面上,不能上下起伏。 二、传、接球技术

初中体育课教案篮球运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单元的第四课时。运球是水平四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趣味、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二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该班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难点是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a篮球变向的徒手脚步练习、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体验原地不同运球方式,手近球的不同部分。通过专项准备活动,即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铺 b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比赛)大多数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遇到防守时无法突破、丢球的现象,导致全队进攻的失败。习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c、行进间折线运球(分为六小组 、两人一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进行多次模仿和练习。体验完整动作技术。 b、一人一球分解动作:教师把完整动作分解为左手运球-变向-向右侧身压肩-换球-加速前进。左、右手交替练习(弱势手先行,弱势手练习的时间要长于强势手),体验拍球不同部分,教师及校队同还反复示范,学生反复练习 学生活动 1、徒手脚步练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反复练习

篮球教案—准备姿势和移动

篮球准备姿势和移动教学设计

准备部分1、慢跑热身:绕操场慢跑5圈; 要求:体育委员带队,队伍整齐、不喧哗、不打闹 2、一般性徒手操 组织方法:学生四列横队两臂间隔体操队形散开,教师领 做徒手操 教师 图(1) (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体侧运动 (5)弓步压腿(6)侧压腿(7)纵跳(8)腕踝关节 3、球性练习 (1)双手左右拨球(2)转身斜拉球 (3)颈、腰、膝绕球(4)跨下8 字拨球 (5)跨下8 字绕球(6)跨下抛接球 组织:第一排同学先做,做完后将球传到下一排同学依次练 习。 10分 基本部分1、篮球的基本站立姿势和移动概念 (1)基本站立姿势: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与肩同宽。 两腿弯屈,上体稍前倾,目平视,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两 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如图所示 (2)移动:队员在比赛中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 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通称 (3)组织方法:学生四列横队站立,同准 备活动队形,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并组织学 生在教师口令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基本步法 1)起动: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 动状态的一种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2)跑:①变速跑②变向跑③侧身跑④后退跑 组织教法:教师先示范1次,然后讲解,最后再示范一次,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在篮球场上四路纵队依次进行。 练习方法:①听或看信号做起动跑的练习。 22分

侧滑步 前滑步 后滑步 教学环节 教 师 、学 生 双 边 活 动 添 加 栏 基 本 部 分 ②各种情况和状态下,听或看信号向不同方向起动跑的练习。 ③几人一组不同方向抛球后,迅速起动快跑把球接住。 向前起动 向侧起动 侧身跑和变相跑示例 3)滑步 ①侧滑步:滑步前两脚左右开立约肩宽,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侧伸,目平视,盯住对手,以向左滑步为例,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左脚向左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右脚迅速随同滑行,然后一次继续重复上述动作。滑步时身体不要上下起伏,随时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 ②前滑步③后滑步:动作结构和用力过程与侧滑步相同,只不过是滑行和用力方向不同。如图所示 组织教法:教师先示范1次,然后讲解,最后再示范一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篮球场滑步练习。 练习方法:①看手势做各种滑步练习 ②篮球场半场进行三角形滑步练习 22分

初中体育课篮球运球教案

初中体育课篮球运球教案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2、运球接力游戏 3、自选体育活动 二、场地及器材 篮球场 羽毛球4付篮球15个毽子6个 跳绳10根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 3、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教学程序 准备活动→原地运球练习→运球游戏→ 选项练习→放松→小结 五、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六、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七、正式教学: 1、教师原地示范及讲解运球要点: 身体姿势:运球时,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抬头平视。运球的手臂弯曲,另一手臂屈肘于胸腹间,以便保护球。 手型:运球手与球接触时,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手指、手腕要放松。 手按拍球的动作:运球时,应以肘或肩为轴,伸前臂,屈手腕,五指自然张开,主动迎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 重点:手腕柔和用力,迎球缓冲,掌心空出。

2、教师口令指挥练习,纠错,讲评: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 ××××××○○○○ △注:△教师 ×男生 ○女生 3、游戏:运球接力 (1)等分四队站立。 (2)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向前运球,绕过标志物,把球运回,传接给下一位队友,然后排在本队最后。 (3)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学生游戏时,教师应场外指导。

篮球运球动作技术要领及练习方法

篮球运球动作技术要领 一、运球技术四要素: 运球技术的关键在于手对球的控制能力、脚步动作的熟练程度、眼的观察能力以及手、脚、眼的协调配合和身体保护球的能力。运球动作包括四个环节,即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 1、身体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头抬起,目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运球时,脚步动作的幅度和下肢各关节的屈度随运球的速度和高度的不同有所变化。慢速高运球时,则脚步动作幅度小、而各关节的角度则大;快速高运球时,则脚步动作幅度大、各关节的角度小;低运球时,脚步动作幅度和各关节角度均小。 2、手臂动作:手臂动作包括球接触手的部位,运球时的动作、拍按球的部位和力量的运用。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用手指和手指根部以及手掌的外缘接触球、控制球,手心空出。 拍按球的部位是由运球的方向和速度来决定的,因为拍按球的部位不同,使运球的入射角和球反弹的高度和速度也不同。原地运球时,拍按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拍按球的后上方。 3、球的落点:运球时,运球的速度、方向不同,所需的落点也不同。在绕杆时尽量把球的落点控制在离的近侧为易,其落点基本上位于异侧体侧或侧前方 4、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在移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否保持脚步动作和手部动作协调一致,在速度上同步进行,关键在于拍按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的运用,脚步移动越快,拍按球的部位越是靠后方,落点越远,反弹起来的力量越大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 助跑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右侧助跑则相反,助跑应逐渐加速。 起跳时用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当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 过杆时,躯干向横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 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接着起跳腿落地,稍有缓冲。

篮球课教学计划以及教案

篮球课教学计划

篮球活动教案 第一课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学习移动技术 (一)教学任务: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二)概念: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三)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体侧前方。防守时站立姿势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屈膝、降低重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 2、起动 动作方法:按基本姿势站立,向前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向前移动重心,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迅速向前跨出。向侧起动时,向起动方向一侧移动重心,上体迅速转向起动方向,异侧脚用力蹬地,同时脚尖转向起动方向,并向起动方向跨出。 动作要点: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频率。 3、变速跑 动作方法: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用力摆臂。减速时,步幅适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加速时,上体前倾,步频加快,蹬跨有利。减速时,上体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五、变向跑 动作方法:从右向左变向时,最后一步用 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脚尖稍内扣,迅速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进。 动作要点:变向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另一脚步迅速朝变向方向迈出第一步。

初中体育课教案 篮球运球

初中体育课教案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 跑:障碍跑重点运球:臂腕指用力,体侧运球;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运球:手眼身三配合;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说出过障碍的3种方法和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技能目标:A 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10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 提高穿越障碍的能力,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 应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要求、预想组织时间 一整队 导入 明确内容、目标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要求整队快、静、齐 集中注意力 二玩球 介绍玩球的几种方法 巡视指导、参与慢跑至五环外沿 模仿练习 自创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4' 后散点练习,先站环外沿启迪心智 三模拟篮球赛 方法:进攻者运球中护好球,防守者抢球 思考:如何控制好球 讲解方法 提示:采取哪些方法使球不容易被抢走环外学生还球 练中想 听哨声交换自由组合 练习中探索 2人一组面对面,各队四人在环内,四人在环外 2' 四归纳要领:手的部位、落点、视野设疑:球为什么容易丢?怎样运好球典型学生示范反思归纳引入最佳学习状态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同二 1' 五巩固练习: 1.原地高低运球:口诀 五指自然分 上臂按拍球 臂腕指用力 1.讲解示范掌心空出,手指接触球 体侧运球 眼不看球 体会动作要领,解决三大弱点

手的部位:指根同二 3' 送拉要协调 下5退一步运,下5上一步运2. 3.先由一个队运球,同时回答问题,其余四个队评价 2.提问:前6届奥运会的举办地 评定答案以上部位 球的落点在体侧 视野开阔 10' 六自我升降评价 方法:在五环基础上,连续运10次以下者在环内原地运,超过10次者绕五环边慢速运球,丢球退回到环内讲解 2.巡视指导分层次练习客观评价同二 1' 七各队自后往前从胯下地滚球 讲解示范掌握方法配合紧密各队到障碍跑起点,排头持一球 2' 八过规定障碍 讲解方法、规则,强调注意事项 示范钻栏架,绕积木,跨藤圈,通过转折点,返回,跑至排尾,地滚球遵守规则 加强团队精神 注意安全 九过自设障碍情景:五大城市根据自身需要,调整障碍 指导 3.调节学生情绪小组讨论方案 自设障碍,组内研究活动方法启智 气氛活跃,积极参与。 8' 同八 十评定:各类优胜 布置作业 收回器材 模仿致意在轻松愉快中结束同上五列横队 5' 器材篮球41只,球筐5只,藤圈5只, 栏架5付,积木15块,转折标志5只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略预计心率:130~140次/分 运动密度40~50%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 跑:障碍跑重点运球:臂腕指用力,体侧运球;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运球:手眼身三配合;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说出过障碍的3种方法和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技能目标:A 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10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 提高穿越障碍的能力,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 应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

体育教师教案篮球范例

第1次课 课的容:1、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本学期教学容、要求及考核容与方法措施要求。 2、移动,原地控运球。 第2次课 课的容:1、熟悉球性综合练习。 2、攻守脚步练习。 3、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素质练习。 第3次课 课的容:1、复习急停,滑步,学生初步掌握跑动中急停和滑步动作 2、学习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 第4次课 课的容:1、改进提高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学习防守无球队员 第5次课 课的容1、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2、复习移动技术 3、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4、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第6次课 课的容1、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2、学习移动技术 3、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4、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第7次课

课的容:1、复习运球技术 2、继续学习移动技术(急停、转身) 3、继续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4、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第8次课 授课容:1、复习移动技术 2、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3、学习原地持球突破 4、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第9次课 课的容:1、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2、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 3、学习行进间投篮技术 4、学习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第10次课 课的容:1、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2、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 3、学习行进间投篮技术 4、学习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第11次课 授课容:1、学习防守移动技术 2、学习防守有球队员(防投篮、防运球) 3、行进间投篮练习 第12次课 课的容:1、篮球技术总复习

2、教学比赛 第13次课 课的容:1、篮球技术总复习 2、教学比赛 第14次课 课的容:1、篮球技术考试 2、教学比赛 第15次课 课的容:1、篮球技术考试 2、教学比 结束 第1次课 课的容:1、复习防守移动技术; 2、学习防守有球队员(防投篮、防运球)。 第2次课 课的容:1、复习攻守技术; 2、学习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第3次课 课的容:1、复习攻守技术; 2、学习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掩护配合,突分配合)。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篮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它是篮球教学的重点。在这里主要对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个人防守、抢球、断球、抢篮投球等各项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进行叙述。 一、移动 移动是篮球比赛中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通称。 1、起动: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动作要领:向前起动是用后脚的前脚下掌短促有力地蹬地,重心前移,上体前倾,迅速向前迈步。起动后的前两三步要短促而迅速。向侧起动是用异侧脚的前脚掌用力蹬地,同时上体迅速向起动方向侧转并前倾,重心跟随移动,迅速向跑动方面迈步。步法同向前起动。 2、变向跑:变向跑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的一种脚步动作。 动作要领:以右向左变向跑为例,队员跑动中最后一步用右脚下前脚掌制动。同时脚下内侧蹬地、屈膝、脚尖稍向内扣、腰部随之左转、重心左移,上体稍前倾,同时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小步,右脚再迅速向左腿的侧前方跨出一大步。 3、侧身跑:跑动时为了观察场上情况并随时准备接侧耳后方传

来的球而经常采用的跑动方法。 动作要领:脚尖和膝盖对着跑动方向,头和腰部向球的方向扭转,侧肩,上体和两臂放松,随时观察场上情况。 4、急停:急停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速度的一种动作方法,是衔接其他技术动作和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急停包括跨步急停和跳步急停。 (1)跨步急停:动作要领:急停时的第一步跨出稍大,脚跟先着地滚动到前脚下裳撑地,脚下尖由向前方转为向侧前 方,同时重心下降,并先落在后脚上,身体稍向后坐,以 减缓向前的冲力。第二步着地时,前脚下掌内侧用力蹬地, 脚尖稍向内转,两膝弯曲并内收,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 两脚之间。两臂屈肘张开,帮助控制身体平衡。 (2)跳步急停:动作要领:队员在跑动时用单脚起跳,两脚下同时落地(略比肩宽),前脚掌用力蹬地,两膝迅速弯曲, 重心下降。两臂屈肘张开,保持身体平衡。 5、转身:转身残志不残是一脚做中枢脚下进行碾地旋转,另一脚随之转动(向前或向后)来改变身体原来的方向。 动作要领:两膝弯曲,收腹,含胸,上体稍向前倾,转身时重心移向中枢脚,中枢脚以前脚掌为轴用力碾地,另一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同时以肩带动腰向前或向后转动身体言辞转动过程中,身体重心要在一个水平面上,不能上下起伏。 二、传、接球技术

篮球教案14 1、复习攻守技术;

课次15 上课时间上课教师 授课内容:1、复习攻守技术; 2、攻防重点技术总复习; 课的任务:、1、提高攻守技术的熟练程度; 2、进一步熟练掌握攻防重点技术的考核内容;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学风; 准 备 部 分

分钟)一、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学生分组场角站位。 ①投篮抢篮板球后双手胸前传球 给②,②双手胸前传球给插上的①,① 接球后右手背后运球,换左手体前变向 运球,换右手后转后运球再行进间双手 胸前传球给③,跑至45°角三分线附近 接③的双手胸前传球后急停,然后做原 地持球交叉步突破行进间单手低手上 篮。上篮后排至④的队尾。③传球后重 复①的动作,②、④传球后排至①③的 队尾。两边同时反复进行。 要求:技术之间衔接连贯,节奏一致。 (二)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 1、易犯错误: 运球失误,走步。 2、纠正方法: (1)先由较慢速度开始,在能将球连贯运起来的速度下进行,逐渐提高 熟练程度和速度。 (2)在组合技术中保证动作的扎实程度,一招一式。

二、教学步骤: (一)练习方法: 1、防守的“A”字型滑步 学生分2组各在两半场的场外,可坐等。每组1名学生同时做练习,方法同16次课、教师计时,每人1次。 要求:快速、规范。 易犯错误: 双腿易交叉,做滑步变形。 纠正方法: 在规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提高速度。 2、双手胸前传接球与原地接球交叉步突破 分组同上。 每半场2名学生同时做练习,方法同16次课,每人1次。 要求:动作规范、扎实、准确。 易犯错误: 突破时中枢脚移动。 纠正方法: 控制动作衔接的节奏,急停停稳后,中枢脚的前脚掌内侧踩地。

篮球步伐-教案

篮球步伐-教案

授课教 师 授课年级及班级 授课时 间 年月日课时数课题 篮球防守移动技术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掌握篮球基本步伐的基础上熟悉球性,进一步改进篮球防守移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的竞争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与比赛体验团队精神,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 品质,能自主有效的学习 教学 重点 学生掌握重心的高度与后背保持正直教学 难点 滑步时双脚不要并拢 学情 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具 资源

课前三分钟内容:《》 目标: 效果: 教学过程: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一、导入新课:通过老师的动作示范,直观的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新课: 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 开始准备部分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场 地器材。 接受体委报数,向学生 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慢跑热身; 两路纵队,绕操场跑两 圈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4X8拍) (2)扩胸运动(4X8拍) (3)振臂运动(4X8拍) (4)体转运动(4X8拍) (5)体侧运动(4X8拍) (6)腹背运动(4X8拍) (7)弓步压腿(4X8拍) (8)踝腕关节(4X8拍)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 向教师报告。 向教师问好。 3、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4、见习生应随堂听课。 (进一步强调对安全的 认识) 1、按照教师的指示做好 热身运动; 2、准备活动要认真,各 关节要活动开; 3、不准开小差; 成四列横队: ﹡﹡﹡﹡﹡﹡﹡﹡﹡﹡ ﹡﹡﹡﹡﹡﹡﹡﹡﹡﹡ ﹡﹡﹡﹡﹡﹡﹡﹡﹡﹡ ﹡﹡﹡﹡﹡﹡﹡﹡﹡﹡ ﹡ 要求:快、静、齐。 由老师带做徒手操,把各个关节活动开。 要求:动作协调、伸展,注意力集中,尤其 在活动手腕时要注意手腕的灵活性,活动脚 腕时要注意跟腱的充分拉伸。

篮球课教案

篮球理论课教案 第1次课 一.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1891年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仍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现代篮球运动的演进: 包括有5个阶段:

1.初创试行阶段: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场、前场、中场。同时明确了比赛的要求,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 2.完善、推广时期: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的日内瓦由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士、意大利、希腊、拉托维亚、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等欧美8国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初步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13条。规定比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加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若对手犯规,则投中加罚一次,未中加罚2次;竞赛时间该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现代篮球从此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3.普及、发展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篮球运动员的高度开始成为现代篮球竞赛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进攻、防守技术和战术有了明显提高。 4.全面提高时期: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中,女子篮球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80年代中期,篮球竞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犯规罚则做了修正,并规定了远投区,增加了3分球的规定。 5.创新、攀登时期: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以美国“梦之队”中的乔丹、约翰逊等为代表的现代篮球技巧表演,把这项运动技艺表现的更加充实完善,战术打法更为简练实用。 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空间对抗性特点 1.高空性 2.瞬时性 二、内容多元化特点 三、多变、综合性特点 四、健身、增智性特点 五、启示、教育性特点 六、职业、商业性特点 第三节: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1.智在充实 2.高在壮、灵 3.悍在凶狠 4.快在节奏 5.准在提高 6.全在综合 7.变在瞬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