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

与朱元思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B.有时见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天下独绝.

绝.多生怪柏

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③。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薜萝:即薜荔和女萝。后世用来称呼隐者的居处。还

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②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富、饶:均作动词,富有、充裕。菊花、竹实:都是隐者的食物。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仆去.月谢病

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B.梅溪之西.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绵绵成韵.

嘤嘤成韵.

D.幸富.菊花

不义而富.且贵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遂葺宇其.上

A.其.一犬坐于前

B.不能名其.一处也

C.并自为其.名

D.其.反激之力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7.作者笔下的石门山景色有何特征?请简要评述。

8.看到石门山的景色,作者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时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猿则百叫无绝.

胜绝.第一

B.从.流飘荡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不觉欲.曙

夕日欲.颓

D.又闻.山猿谷鸟

不能称前世之闻.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B.猛浪若.奔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C.因.置草堂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D.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12.两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其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13.【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做具体分析。

古汉语中的虚数与概数

(1) 虚数表示法。虚数是指不实际的数字,一般用来突出数量的“少” 或“多”,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全无关系。一般用数词“一” 表示“少”;用“三、九、十二、百、千、万”及其倍数表示“多” 。

(2) 概数表示法。概数表示与实际数目接近的数目。文言文中表示概

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用“十” “百”“千”“万”等整数表示概数;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盖、可、无虑”等表示;在基数词后加“所”“许”“余”等表示。

1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思”“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九死一生”等词句中的“三” 和“九”都指的是虚数。

B.“千丈见底”“千百成峰”“千转不穷”“百叫无绝”中的“千” “百”都是用来表示与实际数目接近的概数。

C.三教九流,泛指中国古代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中国古代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D.古代年龄有特殊称谓,如称三十为而立之年,四十为不惑之年,五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为耳顺之年,七十为古稀之

年,等等。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D项,蔽:遮蔽;A项,直:直接/笔直地;B项,见:看见

/ 了解;C项,绝:绝妙/ 极(高的)。

2.【答案】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答案】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风发。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在这山水间冷静放松,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4.【答案】C

【解析】C项,韵:指和谐动听;A项,去:与“月”相连,指“上个月” /距离;B项,西:西边/ 向西;D项,富:动词,富有/ 名词,富裕。

5.【答案】D

【解析】D项与例句,其:代词,他(它)的;A项和B项,其:其中的;C项,其:自己的。

6.【答案】_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7.【答案】_石门山峰峦耸峙,幽岫含云,溪水澄澈,更有“蝉吟鹤唳,水响猿啼”,显得格外幽美8.【答案】_隐居在石门山。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山水相融的情趣。

9.【答案】C

【解析】C项,欲:快要;A项,绝:停止,消失/绝妙;B项,从:

跟、随/追随;D项,闻:听见,听到/ 名声。

10.【答案】D

【解析】D项,但:只是;A项,自:从/在;B项,若:像/比得上;

C项,因:于是,就/ 趁、乘。

11.【答案】(1)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大致像这样,不能详尽记述。

12.【答案】绝。

13.【答案】【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

活);【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及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

14. 【答案】B

解析】B 项,“千”“百”都是用来极言其多的虚数。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 与朱元思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B.有时见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天下独绝. 绝.多生怪柏 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③。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薜萝:即薜荔和女萝。后世用来称呼隐者的居处。还 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②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富、饶:均作动词,富有、充裕。菊花、竹实:都是隐者的食物。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仆去.月谢病 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B.梅溪之西.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绵绵成韵. 嘤嘤成韵. D.幸富.菊花 不义而富.且贵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遂葺宇其.上 A.其.一犬坐于前 B.不能名其.一处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1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怀。 3.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理解意境,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欣赏一下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作品】 (1)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2)写作背景。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混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人士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被梁武帝免职后,他在《与顾章书》中就曾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到石门隐居的想法。所以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 2.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学习朗读技巧,整体感知文意。

3.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4.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参照课文注释及相关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精品课件】展示 检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强调。 (1)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窥谷忘反:“反”同“返”。 (2)实词 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 互相轩邈轩邈:意思是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 横柯上蔽柯:树木的枝干。 (3)虚词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大约,表概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则:表示肯定判断,乃,是。 (4)词类活用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轩,高。邈,远。 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任意东西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散净。 (5)一词多义 上:①负势竞上(向上)②横柯上蔽(在上面) 绝:①天下独绝(唯一)②猿则百叫无绝(不间断) (6)重点句子翻译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学生翻译课文。 三、课堂总结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描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先总写山奇水异;再略写异水——流势缓慢处澄澈、透明,流势湍急处惊心动魄;再详写奇山——颜色上看苍翠而生寒意,气势上看争高直指,声音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

11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富春江之美和作者 的思想感情。(重点)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难点) 3.品味文章中所描述的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和体会,享受审美乐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1课时 1.朗读课文,疏通文义。(重点) 2.赏析写景,体会感情。(重难点)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重点)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文。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líng) 嘤.嘤(yīng) 千转.不穷(zhuàn) 鸢.飞戾.天(yuān)(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横柯.(kē) 3.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明确: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明确:(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明确: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若飞奔的马。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明确: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常绿的树,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明确:(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1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4、能力方面: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谁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谁就会醉于山水。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区?(学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富春江的景色真美啊。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书”是“书信”。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赏读 1、仿例读: 教师引入:先请同学们听配乐示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听完请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配乐示读)(仿例朗读)见(xiàn)日2、美读: 教师引入:本文是一篇美文,朗读时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这样,才能读其文,感其美,会其情。(美读。可配乐进行)(读后学生互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与朱元思书 自主学习 一、练习 ⒈注音。 湍( ) 鸢( ) 戾( ) 嘤( ) 庠()泠() ⒉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 ⒊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百许里( ) ②急湍甚箭( ) 二、延伸 (一)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⒌解释加点的字。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泠泠作响() ③蝉则千转不穷( ) ④横柯上蔽( ) ⑤经纶世务者( ) ⑥任意东西( ) ⒋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 听觉: 表达效果: 经纶世务者()

⒍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顺序)写的。乙文则是按顺序来写的。 ⒎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⒏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 ⒐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⒑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两个地方?简要回答。 (二) 黑山在县(河南修武县)地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山坡)散泉,积以成川,西南流屈曲。瀑布垂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扑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云深,兽迹不交,隍(沟壕)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地(禅栖之地,修行僧人的居住地);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刹灵,寺院;即“浮图”,佛塔)。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地。其水历涧飞流,清泠洞观(泠,清凉;洞观,水清可见底),谓之清水矣……清河水又南,与小瑶水合。水近出西北穷溪,东南流注清水。清水又东南,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之故城西北。(节选自《水经注》)⒒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上承诸陂散泉() ②多结禅栖之地() ③其水历涧飞流() ④清河水又南,与小瑶水合() ⒓用原文中的话回答问题。 ①清水有一河段很险奇,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河段景观的? ②除自然环境外,清水流域被人尊为“胜处”的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怎样解释清水得名的原因? ⒔上面一段文字先写明清水的,再介绍了清水的走向与,着重描写了清水两岸的,解释了清水,交代了清水支流的。 《与朱元思书》能力提升题答案 一、自主练习 ⒈tuányuānlìyīnɡxi ng l ng ⒉B C ⒊①左右②水势急③穷尽④树枝⑤筹划,治理⑥向东,向西⒋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二、阅读延伸 (一)⒌真,实在接连不断形容水声的清越筹划,治理⒍夏、春、冬、秋(或季节);先总后分(或总分)⒎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⒏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⒐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⒑在三峡修建水利工程,同时搞旅游开发。在富阳到桐庐一带搞旅游开发。(要抓住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谈。) (二)⒒①连续②结交,结合③经过,经④凑到一起⒓①瀑布垂石→视不见

部编8年级上册12 《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12 《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参考答案: 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参考答案: 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横柯上.蔽 3.负势竞上. 4.以为顺流下.矣 参考答案: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漂流)。 2.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3.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伸展)。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下(漂流)。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与施从事书》渲染了雄峻连绵的青山变化多姿的景观,寄寓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图片欣赏,见课件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富春山居图》 师介绍: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 (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初步感知: 1、听朗读全文。(音频播放) (1)注意字音并标注 (2)注意朗读节奏,尝试划分 师明确(屏幕展示): (1)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夹(jiā)岸轩邈(miǎo) 转(zhuàn)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 窥(kuī)柯(kē) (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11 与朱元思书 课题与朱元思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 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 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 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 美情趣。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诗文清新且反映社会现实,其文工于写景,风 格峻拔清丽,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 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 写作 背景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在《与顾 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想要辞官到石门 山中去隐居。 文体《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

知识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讲求 平仄,讲究用典。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 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 经典之作。 读准字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 ..(xuān miǎo)泠.泠(línɡ)嘤.嘤(yīnɡ)鸢.飞(yuān)戾.天(lì)经纶.(lún)窥.谷(kuī) 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 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 ..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 能)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 ..(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文言句式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与朱元思书》

能力目标 1、比较阅读,培养品味写景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比较阅读,培养品味写景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比较阅读,培养品味写景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能力。 一、导入 第一节课我们基本领略了富春江的美。 今天老师当次导游带领大家去看看。 请欣赏富春江的美图,图片反映了课文每句话的内容,多媒体按 顺序展示相应图片大家一起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 二、复习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由 1 组-4 组完成,重点文言词语必答,一 组一类,翻译是抢答。 总分十分,错一处扣一分。 投影展示竞赛题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 1、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婉转地叫。 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通返 2、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向远处伸展 2、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3、一词多义 1、天下独绝绝妙 百叫无绝停止 2、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4、重点实词 1、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2、从流飘荡顺、随 3、经纶世务者筹划 4、负势竞上凭借 二翻译,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三、美美的赏 《与朱元思书》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三峡》,都是写山、范水的 名篇,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结合《三峡》,赏析本文。 要求 1、重点关注两文的共同点,列如抓住山水的特点多角度描写, 修辞方法或其它写作手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试题(含答案)

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觥.筹交错(g uāng) 以.其境过清(因为) B.鸢.飞戾天者(y uān) 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 C.无案牍.之劳形(dú) 几欲先走.(行走) D.见藐.小微物(miǎo)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熟悉)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_________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_________,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自觉 B.凝练自觉 C.凝练自愿 D.凝固自愿 3.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耳欲聋姿态万千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挥洒自如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埋头苦干平淡无奇 D.眼花潦乱赫赫有名申张正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对学习科学技术的渴望与日俱增 ....。 B.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 ....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C.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厂生产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 D.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工作人员投入了全副精力 ....。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

洲第一。 6.仿写句子。 我是清凉的小溪,总想滋润干涸的土地;我是勇敢的雄鹰,总是向往辽阔的天空;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这篇短文,文辞清丽,主要描写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10.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吗? 11.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在写山水景色上的异同。

部编版八上《与朱元思书》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与朱元思书》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作品梗概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明辞官后要到山中隐居的志向。他的写景散文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寄情于山水,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讽刺。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吴均(469一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曾任奉朝请(一种安置闲散官员的官职),长于史学,也擅诗文,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写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有人称之为“吴均体”。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主题概述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秀丽的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许可。 2.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 (三)一词多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数词) 猿则百叫无绝(众多) 2.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 3.直视无碍(直接) 争高直指(笔直) 4.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四)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散尽) 2.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3.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5.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6.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平息) 7.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六)成语积累 1.鸢飞戾天: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的人。 2.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四、鉴赏品读 1.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 以对偶句发端,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形象气势,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2课《和朱元思书》导学案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3、逐层解析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文体常识介绍 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山水小品是指文章内容,而骈体文是指语言特点 二、预习检测: (一):回顾所学诗文,写出几句写景诗句。 (二)、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进行背诵,整体把握文意。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 韵yùn 飘piāo荡轩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缥piǎo 碧 横héng 柯kē 窥kui 鸢yuān 和hè 鸣戾lì天急湍tuān 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注意重读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奔”二字上。) 不好断句的是: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言要简洁而生动。合作探究: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全文共三段,___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课堂测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千转.()不穷柯.() 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梳理

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邈 ..(xuān 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谷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可能。)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 ..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同步课时练习

12《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横柯.( ) 桐.庐( ) 缥.碧( ) 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 )( ) 【答案】横柯.(kē) 桐.庐(tóng) 缥.碧(pi?o) 轩邈.( mi?o) 泠.泠作响(líng) 嘤.嘤成韵(yīng) 鸢.飞戾.天(yuān)(lì) 【解析】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风烟俱净.( ) 一百许.( )里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 )不穷 水皆缥碧 ..( ) 横柯.( )上蔽 经纶 ..( )世务者鸢飞戾.( )天者 【答案】净:消散;许:表示约数;奔:飞奔的马;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缥碧:青白色;柯:树林的桂枝干;经纶:筹划、治理;戾:至、到达。 【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 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C 【解析】“反”同“返”,返回。 4.《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字,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答案】吴均南朝叔庠吴均体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有助学理解作品。 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 ..是() A.有时见日。

B.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C. 风烟俱净。 D.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E.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F.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G.望峰息心。 【答案】C F 【解析】C项“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F项“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答案】D 【解析】骈句为四字或六字句,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所以D句不是。 二、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 [ 南北朝 ]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词语: 从:交映: 【答案】从:跟、随。交映:互相掩映。 【解析】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解释,此类题应依据教材,准确掌握。 2.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知识清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知 识清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知识清单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字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 嘤嘤(yīng)鸢飞(yuān) 戾天(lì)经纶(lún)窥谷(kuī)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2)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1)绝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2)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3)直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4)百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5)无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1)负势竞上 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2)互相轩邈 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4)风烟俱净 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5)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6)猛浪若奔 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7)望峰息心 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1与朱元思书

11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寻踪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乃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

1.背景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2.“骈体文”的有关知识。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想象画面及听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1.实写语句讲解。 (1)寒树: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2)负势竞上:高山凭借(高峻的)的地势,争着向上。 (3)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5)相鸣:相向和鸣。 (6)戾天:到天上;戾,至、到达。 2.虚写语句讲解。 (1)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3)经纶:筹划、治理。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技巧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技巧 一、作品梗概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明辞官后要到山中隐居的志向。他的写景散文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寄情于山水,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讽刺。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吴均(469一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曾任奉朝请(一种安置闲散官员的官职),长于史学,也擅诗文,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写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有人称之为“吴均体”。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主题概述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秀丽的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许可。 2.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 (三)一词多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数词) 猿则百叫无绝(众多) 2.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 3.直视无碍(直接) 争高直指(笔直) 4.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四)词类活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