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壁垒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论绿色壁垒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论绿色壁垒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论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摘要: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战略目标。保护国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并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绿色壁垒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它必将对21世纪的国际贸易关系产生日益重要的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应当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积极研究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贸易措施技术保障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 to Trade),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原则。其实质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贸易壁垒,较之其他的非关税壁垒,它更具有隐蔽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因而容易转移人们的视线,不易引起贸易纠纷。

一、绿色壁垒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绿色壁垒”根源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康健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问题。1999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讲座,这时绿色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2、世贸组织对正当的绿色壁垒持肯定态度。世贸组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政府有权采取措施,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该协议允许世贸组织成员采取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鼓励世贸组织成员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可自行设立标准。由于其中一些条款界定相对模糊,这就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绿色贸易壁垒找到了借口,由此而发生贸易纠纷时,发达国家也容易从中寻求到法律上的支持。

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意识的重大差异。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上环保意识淡薄,相关法规滞后,有的国家甚至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暂时的发展。争议由此产生,发达国家认为较高的环境标准是国民环境意识推动的结果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非是为了故意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受到较多限制而认为发达国家无必要制定如此高的环境标准,并认为这实际上已造成了新的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晌

发达国家为维护其长期以来在经济和资源上的霸主地位,一方面利用自己在

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利用自己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越地位,设置环境壁垒措施, 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从而影响国际竞争, 限制贸易自由;另一方面将被污染的废弃有害物品和污染型产业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造成对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的大肆掠夺和破坏, 加剧全球环境恶化的同时, 进一步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发达国家针对本国环境问题制定的环保法规,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 又成

为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给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设置了重重障碍。发达国家认为, 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各国不仅有责任保证主权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不至于损害本国环境, 而且有责任保护不致损害他国的环境和或属于国家管辖以外地区的环境;进而任何国家有权采取相应些措施, 控制、禁止污染环境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从而减少或消除破坏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随着国际多边环保合作和国际环保机制的不断发展,

为一国单边主义环境保护机制的推行提供了广泛的法律空间, 加剧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2. 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国际社会通过建立国际组织、订立国际公约、协定及规则、推动共同行动计划、发表宣言等形式形成的多国合作解决机制对国际贸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 使原使用氟利昂的制冷设备、冰箱、各类化妆品等逐步退出市场。响应国际社会防止全球气候异常恶化倡议, 美国、德国近年已停止了对热带木材的进口。目前实行环境标志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涉及产品范围也越来越广, 直接影响许多产品的国际贸易。

三、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1、从人类的整体及长远利益出发, 必须适应全球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迎接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水平的同时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缩小与发达国环境保护水平的距离。从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立法看, 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 环境标准规范不健全, 与国际环境立法还有较大差距, 有些立法方面的空白, 例如缺乏关于削减和淘汰消耗臭层物质的规定, 使我国缺乏对外贸易中保护环境的法律依据, 不利于对我国环境与贸易的保护;其次,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中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条款数量少、缺乏系统性, 操作性差。在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中,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 有若干个用贸易手段保护环境的条款外, 其余散见于《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规定中, 而且规定的非常原则;再次, 与环境保护法律配套的贸易保护的法规、规章不完善, 操作性不强。积极实施IS0 14000,推行清洁生产, 提高产品的质量,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IS0 14000 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护照”。为此, 我国制定了与IS0 14000 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内法律法规。目前, 要以促进和加强这一环境标准的严格执行为突破口,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和产品, 发展环保产业;完善相关的法规、法规, 依法促进清洁生产,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建立我国的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环境标志作为保护环境的一项新措施,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以于1992 年开展了环境标志工作, 在我国加入WTO 之后, 应以《关于贸易和技术障碍的协定》为依据, 加快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 积极组织实施和宣传环境标志制度, 并将其

纳入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确保标志认证过程的规范和透明, 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环境技术合作, 签署有关环境标准相互承认的协议, 在相等性基础上, 实现与他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互认, 为实现国际普遍互认作一些准备, 为目前我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2、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态势出发, 坚决抵制以环境保护为名的贸易保护

主义, 通过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利用WTO 的有关规则等充分保护本国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与贸易关系的讨论和谈判, 参与国际环境与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作为在发展中国家中有影响的大国, 应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协调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 形成一种合力, 共同制定谈判的目标与设想, 争取与发达国家公平对话的地位。在谈判制定贸易与环境协议时, 要充分利用WTO 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原则,“利益均享”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发展中国家应享有差别与更优惠的待遇, 发达国家不应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过高的环境标准, 还应向发达国家提出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要求, 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要充分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就争端解决过程向所有成员国开放, 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开放性的有利条件, 积极参与WTO 有关绿色贸易壁垒议题的谈判, 提出应充分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的要求, 建立体现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随着WT0 的运行逐步从“实力导向”转为“规则导向”, 我国应在新一轮多边贸易与环境谈判中, 针对世界环境保护新动向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带来的潜在影响, 例如对“产品生产过程”环境议题的讨论, 将可能导致——生态标签又一贸易壁垒的产生, 积极发挥我们的作用, 制定出符合发展中国家现状和合理要求的详尽而公正的多边环境贸易规则。利用WT0 的争端解决机制, 防止贸易限制的扭曲、避免贸易争端, 冲破绿色贸易壁垒。WTO 争端解决机制是WTO 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它从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办法发展而来, 是在对其进行较为彻底、全面的修改和补充之后, 达成《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统一适用于WTO 体制下除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以外的所有协议, 从而避免了各成员国在适用解决争端方面的法律时出现分歧。

参考文献: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资》第7期

1、申进忠:《WTO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李志军:《如何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年1月。

绿色壁垒案例

绿色壁垒案例 1、最近,在美国,西欧主要国家以及日本之间,又展开了建立汽车贸易壁垒的新较量,这标志 着世界汽车三大市场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升级。由于日本轿车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长期受到顾客的欢迎,日本轿车在美欧市场的份额是美欧企业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几倍。欧盟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来限制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新的环境保护际推要求,到2008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5年下降25%,这无疑是冲着日本和韩国企业而来的。对此,韩国的汽车企业认为“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而反对;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与欧洲企业共同努力”。但是不明确表示保证届时达标。欧盟准备在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排放标准之前,先拿日本和韩国企业开刀,即首先强制要求日韩企业先达标,否则不能向欧洲市场出口。据分析,由于在欧洲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轿车以高级休闲车和大型轿车为主,其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欧洲当地生产的车要高出近10%。若要达标,日本车就要平均减少31%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在1999年3月19日,日本政府与欧盟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谈判破裂后,日本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实施“歧视性”的《节能修正法》新法案。在1999年4月1日实施的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不同质量和用途的汽车,必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以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具体规定是:两人(按110千克计)乘坐时总质量在1000千克以下的汽油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的相当车型节能17.7%;同期 1000-1249千克的轿车,要节能25.7%;1250-1499千克的轿车要实现30%以上的节能;1500-1749千克以上的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分别实现节能24%和9.7%。由于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轿车在日本市场有近90%属于1250千克以上的范围,即几乎所有的美欧轿车都要在日本市场上受到更加严格的节能要求;而日本车在国内市场由于主要是轻型和微型车,因此受此修正法案的影响就没有外国企业那样大。美国政府今年3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日本单方面提高汽车节能标准是直接阻碍国外汽车进口的不正当行为。 要求世贸组织正式调查。 2、为保护环境,不少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已禁止了多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其中包括DDT和六六六等农药。由于食品受到污染,许多国家提出了很高的卫生要求。1991年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订有法定的限量标准;不少国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污染、重金属含量、化肥使用、微生物污染、动物饲料及添加剂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有的国家以保护野

绿色壁垒案例分析正

绿色壁垒案例分析——宁夏枸杞 专升本2班周泾泾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贸易逐步全球化,许多国家的本国的贸易受到冲击,逐步恶化,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也因此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我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和诸多问题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频频遭受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损失重大。所以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构建我们自己合理的绿色壁垒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品广受欢迎,可是出口常常遭受壁垒,2008年,多种中药材对美出口量大幅下降,党参下降了80%,冬虫夏草下降了67%,沙参下降了48%,田七下降了47%,地黄下降了46%,贝母下降了39%,人参下降了38%。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枸杞,由2007年的290吨下降到2008年的29吨,降幅达90%。就拿宁夏的枸杞来说,枸杞药性平和,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枸杞还能增强免疫力,具保肝、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适合抵抗力低、身体虚弱者服用,常服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美肤养颜。枸杞作为宁夏的特色农产品,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宁夏的一张名片。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国际市场的开放为宁夏枸杞贸易出口带来了无限商机,但是,宁夏枸杞贸易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水平,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国际竞争力不强,难以突破绿色壁垒。 案例:杞农之困 2011年7月的宁夏中宁县,满眼皆见的是路边晾晒的枸杞。这个时节,正值枸杞盛产,全年一半的产量几乎产自这个时节。中宁,这个位于宁夏中部的小县城是全国著名的枸杞生产基地,枸杞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然而,此时,很多枸杞生产商却在犯难。来自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的检查人员检查,不仅新添了检查合同的细则,还增加了网上追踪系统。IMO是全球首批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之一,同时具备欧盟和美国认证许可。这是出口有机枸杞的第一道门槛,即获得由出口目的地国家认可的有机认证。例行检查每年一次,但是2011年却格外严格。事实上,欧盟和美国几乎已经对中国枸杞关上了“大门”。近年来,枸杞的出口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10年,西班牙一度是中国枸杞的第一出口市场,出口额为774万美元。然而2011年以来,受到欧盟更为严格的限量标准,西班牙进口额锐减。来自宁夏林业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我国共有24批出口到美国的枸杞产品因为检出农药残留、亚硫酸盐、色素、恶性杂质以及标签、成分未作说明等问题而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拒绝入境。自2007年以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枸杞干果在美国无明确农残限量标准为由,要求农药残留一律不得检出,一旦检出,就拒绝入境。宁夏有机枸杞也就此基本停止对美出口。有机枸杞,就是不用任何化学农药的枸杞。以欧盟有机食品农产品农残法规要求,枸杞鲜果中的农药——啶虫脒的限制含量为0.01mg/kg,这一含量意味着在生产过程完全不能使用农药。这对于病虫害泛滥、一年至少打药6次以上的枸杞生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但反过来看,绿色贸易壁垒不一定是个坏东西,遭遇“碰壁”也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也能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向着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方向不断迈进。这是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也是我国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 策浅析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作者 系部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应该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手段,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随着国际社针对环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西方不少国家利用这一时代本求,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实行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non-tariffbarriers)措施——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stoTrade),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入以获取本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绿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挑战性也有机遇。为此,我国应在反对高水准的环境标准同时,又要适应国际环保的大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健字: 贸易壁垒对外贸易

目录 内容提要 (2) 关健字 (2) 绿色壁垒的概念 (4) 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5)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6)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7)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8)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9) 中国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1) 参考文献 (12) 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1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一、贸易壁垒的概念 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曾经是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依靠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从而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而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就应运而生了,并成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工具。绿色贸易壁垒又被称为环境壁垒(EnvironmentTrade),绿色保护主义等,是一种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和法规,以限国外产品进入本国的贸易壁垒它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天始兴起于各国。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日本、欧州等发达国家纷纷信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种种限制,其后,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流行。关于绿色贸易壁垒一身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利用全球环境状况趋于恶化这一现象,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对来自境外产品进行限制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和物段抬高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声的门槛,以防止他国产品对本国产品造成冲击,从面起到保护本国相关产品和本国市场的目的。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此对待绿色贸易壁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和监管,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是合国良易发展的总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的,反映了各国对王法交保护的认识提高,这种绿色壁垒其实是绿色保护措施。这是欺事理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尢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范中设置种种苛刻的要求,阴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我壁垒。这是世界各国人发所不能接受的,也违背了环境保护的初衷。 绿色贸易壁垒本来是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共生物,它产生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威胁人类与动植物的贸易活动,其初衷在于通控制乃至于禁止对环境有定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世来减轻其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讲它并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随着国际贸易的速扩大,政府对贸易的

论绿色壁垒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论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摘要: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战略目标。保护国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并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绿色壁垒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它必将对21世纪的国际贸易关系产生日益重要的深远影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应当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积极研究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贸易措施技术保障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 to Trade),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原则。其实质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技术贸易壁垒,较之其他的非关税壁垒,它更具有隐蔽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因而容易转移人们的视线,不易引起贸易纠纷。 一、绿色壁垒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绿色壁垒”根源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康健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问题。1999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讲座,这时绿色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2、世贸组织对正当的绿色壁垒持肯定态度。世贸组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政府有权采取措施,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该协议允许世贸组织成员采取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鼓励世贸组织成员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可自行设立标准。由于其中一些条款界定相对模糊,这就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绿色贸易壁垒找到了借口,由此而发生贸易纠纷时,发达国家也容易从中寻求到法律上的支持。 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意识的重大差异。因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上环保意识淡薄,相关法规滞后,有的国家甚至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暂时的发展。争议由此产生,发达国家认为较高的环境标准是国民环境意识推动的结果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非是为了故意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受到较多限制而认为发达国家无必要制定如此高的环境标准,并认为这实际上已造成了新的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晌 发达国家为维护其长期以来在经济和资源上的霸主地位,一方面利用自己在 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利用自己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越地位,设置环境壁垒措施, 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从而影响国际竞争, 限制贸易自由;另一方面将被污染的废弃有害物品和污染型产业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造成对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的大肆掠夺和破坏, 加剧全球环境恶化的同时, 进一步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最新浅谈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WTO多个回合的谈判使得长期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WTO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从1947年的GATT到WTO,降低关税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主题。时至今日,作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的关税壁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绿色贸易壁垒是双刃剑,如果运用适当,对保护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如果滥用,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目前因为种种原因,绿色壁垒的多样化、环境标准的复杂化、检疫措施的苛刻等,反映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阻碍,反映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以说绿色壁垒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

绿色贸易壁垒文献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引言 (2) 二、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3)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3) 2、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3) 3、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4) 4、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4)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5) 2、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 (5) 四、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6) 六、结语 (7) 参考文献 (7)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这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形式、特点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本文将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一定的评论。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出口经济措施 Abstract:Green barriers on the surface as a reasonable and hidden features, to become effective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trade is one means of trade protection. This has led to the concern of many scholars in China, they are from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form, features start on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was studied to analyze the green range of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export market,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exports trade growth,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nd green for China's export trade is facing increasing trade barriers,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put forward China's foreign trade measures to address global green trade barriers. This will be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y scholars of the sort, and make some comments. 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Export Economy;Measures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绿色产品显示出了旺盛的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是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绿色壁垒是20 世纪环保浪潮的产物,初衷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安全。但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家间的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受到了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保护国内产品和市场的绿色壁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税壁垒形式。绿色壁垒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市场,发展我国相关产业,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寻找跨越绿色壁垒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将众多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突破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遭退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实是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阻挡。具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因遭遇“绿色壁垒”损失的贸易额达70亿美元只巨! 关键词:绿色壁垒贸易保护 一、诠释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成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此,用传统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 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纽带捆绑在一起,绿色贸易壁垒就出现了。上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这标志着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使跻身重要脚色行列。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是环保这道绿色贸易壁垒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新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烦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从上世纪最后几年起,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加快,绿色壁垒——这个外贸领域的新名词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涉及的不仅是农副产品,还覆盖到纺织服装、鞋革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前三四年中,我国就至少有价值200亿美元的商品因不符合贸易伙伴的环保要求而惨遭退货。 二、绿色壁垒,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许多国家对我国的产品限制与打击也常常采用关税壁垒的方法。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壁垒逐渐取消一度让国内很多企业和行业非常乐观,特别是一些产品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的行业和企业,天真的认为我们的产品可以长驱直“出”。然而,绿色壁垒的不断出现和扩展,却可能导致我们的产品出口受到很大的限制。环保“软肋”已被集中,我国产品原有优势的发挥就受到很大限制。即便明知有些做法纯属恶意刁难,也徒唤奈何。 中国化工网总裁孙德良说,虽然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

绿色壁垒英文文献及翻译

Appendix: Green Barrier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Green barriers are one kind of non-tariff barrier (NTB).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reen barriers evolved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re compatible with tru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best way to surmount green barrier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is to implement circular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clean production techniques. Key Words:Green barri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y environment, circular economy, life-cycle analysis. 1. Introduction Since the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reform of China, its foreign trade volume has risen continuously from US$20.6 billion in 1978 to US$1,422 billion in 2005. The sum of exports plus imports as a fraction of GDP is 65.8%, the share of exports is 36.2%, the share of imports is 29.6% in 2006 in China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2006). Exports mainly concentrate on labor intensive and resource intensive industries: labor intensive products accounting for 40% of total manufacturing exports and resource intensive including rubber and metal products accounting for 20%. This export pattern depletes resources and causes high emissions and high pollution,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China (Gu, 2005). In addition,besid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export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s facing increasing technical barriers such as noise, pollution, safety standards, energy saving, and recycling requirements. Every year,about US$8 billion of export products are affected by foreign green labeling and trademarks and US$24 billion of products are indirectly influenced since packing methods do not satisf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fore,

绿色壁垒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基于绿色壁垒在当前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壁垒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苗建军提出了广义绿色壁垒的概念。梁咏(2003) 定义了狭义的绿色贸易壁垒,他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它的核心是借保护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利用环保差别优势,通过蓄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限制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曾凡银和郭羽诞(2004) 以总成本梯度模型来解释发达国家绿色壁垒设置的原因。焦志云(2004) 则从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认为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在绿色壁垒性质论述方面,俞海山(1997) 从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结果的歧视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壁垒的性质。张文兵从绿色壁垒兴起的特定背景分析出绿色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它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曾建平和盛敏认为绿色壁垒是生态伦理规则在贸易领域中具体应用,是一场涉及多重贸易主体、关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的问题,是新、旧伦理价值观(其中主要是环境伦理思想与功利主 义)激烈交锋和对阵的问题。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来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卢授永和杨晓光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出发,论证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1.2.2 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更多被称为环境壁垒。国外对环境壁

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保护 〔论文摘要〕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年来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的重要贸易保护措施之一,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特征和种类做了系统的概括,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绿色壁垒的产生 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于90年代。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一开始仅是局部的、点的问题,主要被认为是一国国内的问题,应根据本国自身的环境法来进行。随着世贸组织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各种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大大削弱,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保手段被各国用来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加以广泛应用,并通过将环保措施纳人贸易规则和条约目标最终予以加强。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开始蔓延,对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一)绿色关税制度 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肋及破坏的进门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二)绿色市场准入制度 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日。 (三)“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 一国怀疑进口产品的低价是由于接受了来自于出口国政府的环境补贴或未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内在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或给予相应的制裁。 (四)推行国内PPMs标准及其他环保标准 PPMs是…PROCESSING&PRODUCT METHOD',的缩写,是对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所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有的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国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PPMs标准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环保标准,要求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09(402)班葛佳 摘要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削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壁垒

目录 引言: (3) 正文: (3)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3) 1、名义上的合理性 (3) 2、形式的合法性 (3)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3) 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4) 5、较强的技术性 (4) 二、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 (4) 1.未能充分认识到国际环境公约 (4) 2、公众对我国环保工作的认识与评价 (4) 3、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 4、资源利用率低下 (5) 5、环境标准不科学 (5) 三、绿色贸易壁垒影响。 (6) (一) 改善环境,人类健康状况,提高各国环境管理监督水平 (6) (二) 迫使各出口企业,切实改善其经营状况,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6)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负面作用明显 (6) (四)绿色标志认证受阻 (7) 四、对策建议 (7) (一)建立非关税壁垒预警体系 (7) (二)建立绿色壁垒保护体系 (8) (三)建立技术壁垒保护体系 (8) (四)完善我国环境法资源管理法 (8) (五)建立专门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机构 (9)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谢词): (10)

引言: 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正文: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名义上的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3、金融市场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信心下降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一)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国际贸易对策 论文摘要:绿色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从短期看,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将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经营效益。从长期看,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环境保护。我国要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信息系统,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国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增加对绿色产业投入,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保教育,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建立自身绿色壁垒,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和国际环保法规的惯例接轨。 一、绿色壁垒的由来和发展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绿色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了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上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着绿色外衣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是跻身重要角色行列。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西方国家采用一些新的合理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其中环保措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容易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和保障人身安全及健康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条约机制紧密挂钩,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国际多边经济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这种以“环境保护“为名义,在国际贸易中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壁垒迅速发展。 二、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价值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环保时代”,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环保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相并列的世界主题,国际社会正力图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途径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绿色壁垒形成的最初原因就是居于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它之所以存在并呈发展的趋势,正说明它有其合理的价值内涵。生态环境不仅为自由贸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经济层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可持续发展。客观上,绿色壁垒确实加快了全球环保进程,增强了人类的环保意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环保技术水平的提高。从短期看,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将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经营效益。但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产品突破绿色壁垒的实力,也有利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环境保护,因此便于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全球经济绿色化的浪潮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二者并无不可调和的冲突。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进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更大。但是,如果这种“绿色标准”代表了世界制造业的前进方向,与其进行被动或基本无效的抵抗,不如顺势而为,在制定和采取短期应对措施的同时,更多的从长计议,从根本上改变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

国际经济与贸易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成因、现状及其应对方式的概述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异地化进程的推进及WTO多个回合谈判,使得一直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退出历史舞台,加之各国对环境保护和维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等的问题日益重视,一些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形成。本文将就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成因、典型案例及应对方式加以综述 关键词: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现状成因典型案例应对方式 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由于从形式上看,它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顺应了环境保护的世界发展潮流,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且在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内环保法规又可作为其理论上的依据,所以其对世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了障碍,限制了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市场。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价值7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并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已日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焦点问题。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 绿色贸易壁垒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贸易措施。据统计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320亿美元,占1999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2.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动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对象周期也越来越长。不仅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及售后等整个生命周期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3. 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近几年来,我国这类产品受到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越来越明显。 典型案例 中国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高高竖起的“绿色壁垒”前接连遭遇了“滑铁卢”:年初,浙江舟山出口欧洲的冻虾被欧盟检验部门检测出10亿分之0.2克氯霉素(请注意这个比例),全部被退回,并导致随后欧盟方面作出的暂时停止进口中国鸡肉、兔肉、冻虾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1月4日至1月31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我国出口的蔬菜实行批批检验的临时加严检验措施,结果,浙江台州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在日本临时加严的检验中部分被检验出农药残留超标,受此影响,台州西兰花的收购价格从每个1.6元猛跌至0.6元,14家相关企业和种植面积达10万亩的数万农民叫苦连天;还是在浙江,1月份,宁波的一批水产品出口企业因在出口到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对策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对策 作者:莫永龙 指导老师:琚马力 1摘要:中国入世以来,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地高速增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如何突破这一壁垒,保障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概述了绿色壁垒的概念,并深层次分析了该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绿色壁垒产生二十多年来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详细地从各方面分析了绿色壁垒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并提出中国面对绿色壁垒应持的积极态度和策略。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绿色产品环境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 二、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只有从较深的层面去挖掘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从容面 对。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绿色运动的兴起、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各中内外 因素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诱导因素,其主要原因为: 1.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活动在广度、深度与力度方面都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人类在张扬理性,享受科技所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同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的急增和城市的膨胀,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无,导致地球上最重要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出现巨大赤字,生存环境普遍恶化,还表现为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腐蚀和有毒废弃物发生全球转移等,构成了所谓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莫永龙皖西学院经管系国贸0601 20061509 237000

外文翻译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升级

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题目: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升级 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专业班级:国贸08 学生姓名:潘学号:200880514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1年12月30日

面对绿色贸壁垒升级 萨金特 摘要:今年五月,欧盟在签发符合RoHS,WEEE,EUP的法令,REACH法规和规章和绿色贸易措施,提出并实施了DMF的顺序法令;DMF的命令禁止有“二甲酯”产品的流向和销售导欧盟市场,然而,3个月后执行的命令,让不少企业都受到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的中国出口产业。一些专家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成为继汇率影响外贸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欧盟、绿色贸易壁垒、中国 一、不可避免的“绿色贸易壁垒” 近年来,由于欧洲和美洲国家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升级;跨越关税壁垒后,另一种非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等待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从2009年2月至4月,欧盟非食品类产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发布了30条关于对中国鞋和玩具产品的信息,德国、西班牙和法国召回,因为含有DMF。 2009年3月28日,山西检验检疫局工作组从企业收到一份报告,说是遏制拖拉机备用零件出口到意大利,由于使用木质包装已没有“自由DMF”的证明号码。 从2009年7月开始,广州芳村的包装材料制造商受到的退货和返工,因为在其产品中二甲基甲酰胺。近年来,为什么绿色贸易壁垒在广泛领域的频率使用,它背后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全球环境恶化,如:臭氧损耗,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其他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绿色价值观已经形成,并显示他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和喜好,这也提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条件和机会。此外,传统的非关税越来越多地被谴责,在这种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的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此外,在国家环保标准的差异,以及当前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协议是不完整的provids绿色贸易壁垒的借口。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主任,教授夏青表示,'绿色贸易壁垒'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国家在保护国家安全,动物和植物的安全,公众健康,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的期限,将提请了相关规定,发布有关规章制度,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他们提出的测试标准中的规定,构成了一系列可能的'绿色壁垒'。不过,也有“绿色标准”本身也有差异,这导致欧盟的产品被出口,而中国的一些产品不能进入国际市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