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和练习

小学数学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和练习
小学数学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和练习

小学数学火车过桥问题

1、一人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步行,一列长144米的客车对面而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求列车的速度?

解题思路:解答:【可以看成一个相遇问题,总路程就是车身长度,所以火车与人的速度之和是144÷8=18米,而人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也就是每秒钟1米,所以火车的速度是每秒钟18-1=17米.

2、两列火车,一列长120米,每秒钟行20米;另一列长160米,每秒行15米,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几秒钟?

解答:如图: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两列火车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辆火车的车身长度之和,即120+160=280米,所以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所用时间为280÷(20+15)=8秒.

3、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钟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10秒钟,已知火车的长为90米,求列车的速度。

解答:【分析】此题是火车的追及问题。火车越过人时,车比人多行驶的路程是车长90米,追及时间是10秒,所以速度差是90÷10=9米/秒,因此车速是2+9=11米/秒。

1、一列客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客车长10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

这列客车经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17

2、一列火车长160米,全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20

3、某列火车通过360米的第一个隧道用了24秒钟,接着通过第二个长216米的隧道用了16

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长度?18

4、某列火车通过342米的隧道用了23秒,接着通过234米的隧道用了17秒,这列火车与另

一列长88米,速度为每秒22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几秒钟?4

5、一列火车全长265米,每秒行驶25米,全车要通过一座985米长的大桥,问需要多少秒钟?50

5、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10

6、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用了1分钟,

求这座桥长多少米?1560

7、一列货车全长240米,每秒行驶15米,全车连续通过一条隧道和一座桥,共用40秒钟,

桥长150米,问这条隧道长多少米?210

8、一列火车开过一座长1200米的大桥,需要75秒钟,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开过路旁的电线

杆只需15秒钟,求火车长多少米?300

9、在上下行轨道上,两列火车相对开来,一列火车长182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火车每秒行17米,两列火车错车而过用了10秒钟,求另一列火车长多少米?168

小学数学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和练习

小学数学火车过桥问题 1、一人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步行,一列长144米的客车对面而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求列车的速度? 解题思路:解答:【可以看成一个相遇问题,总路程就是车身长度,所以火车与人的速度之和是144÷8=18米,而人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也就是每秒钟1米,所以火车的速度是每秒钟18-1=17米. 2、两列火车,一列长120米,每秒钟行20米;另一列长160米,每秒行15米,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几秒钟? 解答:如图: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两列火车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辆火车的车身长度之和,即120+160=280米,所以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所用时间为280÷(20+15)=8秒. 3、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钟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10秒钟,已知火车的长为90米,求列车的速度。 解答:【分析】此题是火车的追及问题。火车越过人时,车比人多行驶的路程是车长90米,追及时间是10秒,所以速度差是90÷10=9米/秒,因此车速是2+9=11米/秒。

1、一列客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客车长10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 这列客车经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17 2、一列火车长160米,全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20 3、某列火车通过360米的第一个隧道用了24秒钟,接着通过第二个长216米的隧道用了16 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长度?18 4、某列火车通过342米的隧道用了23秒,接着通过234米的隧道用了17秒,这列火车与另 一列长88米,速度为每秒22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几秒钟?4 5、一列火车全长265米,每秒行驶25米,全车要通过一座985米长的大桥,问需要多少秒钟?50 5、一列长50米的火车,穿过200米长的山洞用了25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10 6、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用了1分钟, 求这座桥长多少米?1560 7、一列货车全长240米,每秒行驶15米,全车连续通过一条隧道和一座桥,共用40秒钟, 桥长150米,问这条隧道长多少米?210 8、一列火车开过一座长1200米的大桥,需要75秒钟,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开过路旁的电线

奥数-火车过桥问题

五年级应用题(火车过桥) 姓名: 例题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火车过桥是指“全车通过”,即从车头上桥直到车尾离桥才算“过桥”.如下图: 习题1: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例题2: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长350米,每秒走22米。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长280米,每秒走20米。两车在中途相遇,问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 尾离开,一共要多少时间? 分析:这是火车与火车之间的相遇问题.具体过程如下图: 习题2:已知快车长200米,每秒行30米,慢车长1000米,每秒行10米.两车相向而行,问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例题3: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05米,速度为8米每秒.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习题3:方方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步行,一列长252米的货车从对面而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12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例题4:301次列车通过450米长的铁桥用了23秒,经过一位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 习题4:一列火车经过一根信号灯用了9秒,通过一座长468米的桥用了35秒。问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例题5:慢车车长为125米,车速每秒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22米。慢车在前行驶,快车在后面追上并完全超过需多长时间?

习题5: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一列长120米,每秒行17米.两车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追及第二列车到两车离开需要几秒? 例题6:一列火车长200米,通过一条长430米的隧道用了42秒,这列火车通过一个站台的时候用了25秒,问这个站台有多长? 习题6: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某山洞需30秒钟.已知这列火车的速度是15米/秒,全长是70米.。问,山洞有多长? 【课后习题】 1、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行驶,对面开来一列客车,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司机发现客车从他身边驶过共用了8秒,求客车的车长?

火车过桥练习题及答案

火车过桥问题课后练习 1. 一座大桥全长228米,一列火车按每秒15米的速度这座大桥,一共用了40秒,那么火车长多少米? 2.一列火车长200米,要通过一列长500米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10米/秒,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多少秒?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秒? 3. 一列火车长200米,如果整列火车完全通过一列长400米的大桥,需要20秒。如果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需要15秒,那么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4.某车队通过250米长的桥梁需要25秒,以相同的速度通过长210米的隧道需要23秒,火车的速度和车长分别是多少?

5.小明在路口等待信号灯过马路时,恰好有一个车队从他身旁经过,已知车队从他身旁通过用了15秒,车队行驶的速度为5米/秒,这个车队长多少米? 6. 老铁沿着铁路散步,他每秒前进1米,迎面过来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他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20秒。求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7. 甲火车长200米,乙火车长100米,两车分别行驶在相互平行的轨道上,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10秒;若两车同向而行,则甲车从追上到离开乙车需要15秒,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火车过桥问题课后练习答案 1.一座大桥全长228米,一列火车按每秒15米的速度这座大桥,一共用了40秒,那么火车长多少米? 车长=火车路程-桥长;15×40-228=372(米) 2. 一列火车长200米,要通过一列长500米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10米/秒,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多少秒?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秒? 完全通过的时间=(隧道长+车长)÷车速(200+500)÷10=70(秒) 完全在桥上=(隧道长-车长)÷车速(500-200)÷10=30(秒) 3.一列火车长200米,如果整列火车完全通过一列长400米的大桥,需要20秒。如果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需要15秒,那么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车速:(200+400)÷20=30(米/秒) 桥长:15×30-200=250(米) 4. 某车队通过250米长的桥梁需要25秒,以相同的速度通过长210米的隧道需要23秒,火车的速度和车长分别是多少? 车速:(250-210)÷(25-23)=20(米/秒) 车长:20×25-250=250(米) 5.小明在路口等待信号灯过马路时,恰好有一个车队从他身旁经过,已知车队从他身旁通过用了15秒,车队行驶的速度为5米/秒,这个车队长多少米? 车队长:15×5=75(米) 6.老铁沿着铁路散步,他每秒前进1米,迎面过来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他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20秒。求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火车速度:300÷20+1=16(米/秒) 7.甲火车长200米,乙火车长100米,两车分别行驶在相互平行的轨道上,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10秒;若两车同向而行,则甲车从追上到离开乙车需要15秒,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甲速+乙速:(200+100)÷10=30(米) 甲速-乙速:(200+100)÷15=20(米) 甲速度:(30+20)÷2=25(米/秒) 乙速度:30-25=5(米/秒)

小学奥数火车过桥问题典型例题

小学奥数火车过桥问题 典型例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火车过桥问题 1.某列火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 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2.一条隧道长360米,某列火车从车头入洞到全车进洞用了8秒钟,从车头入洞到 全车出洞用了20秒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3.一人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读沿铁路边跑步,一列长288米的火车从对面开来, 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4.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汽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 为3.6千米/时,汽车人速度为10.8千米/时,这是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汽车人用26秒钟。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 5.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一列长120米,每秒行17米,两车 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追击第二列车到两车离开需要多少秒? 6.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在开来,超过他用了10秒,已知火 车长90米,求火车的速度。 7.现有两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并进,行12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每秒行18 米,慢车每秒行10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后快车超过慢车,求两列火车的车身长。 8.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要30 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与车身长各是多少米 9.两人沿着铁路线边的小道,从两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而行,一列火车开 来,全列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10秒,3分后,乙遇到火车,全列火车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9秒,火车离开乙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小学数学例题的开放

小学数学例题的开放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 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旧教材”中的部分例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形式单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从开发教学资源的效益考虑,开放教材例题,使例题更富有课改气息,更富有挑战性,也激活了教材。 一、例题形式的开放 例题形式单一、陈旧,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参与。例题形式的开放,特别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呈现,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踊跃参与。如教学“解比例”一课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例题: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你是怎样判断的? 6∶3和8∶5 学生肯定它们不能够组成比例。我接着说:你们能从6∶3和8∶5这两个比中换掉其中的一个项,使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而且说得很好。我又接着说:如果指定把“3”换掉,使这两个比能组成一个比例,可以用怎么样的形式出这道题?提出你们各自的建议。 学生讨论后汇报: 学生甲:我设这个数为X,求解6:X=8:5。

四年级奥数题:火车过桥问题习题及答案(B)

十三、火车过桥问题(B卷) 一、填空题 1.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一列长120米,每秒行17米.两车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追及第二列车到两车离开需要秒? 2.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超过他用了10秒.已知火车长90米.火车的速度是 . 3.现有两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进,行12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每秒行18米,慢车每秒行10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后快车超过慢车,两列火车的车身长分别为和 . 4.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 ? 5.小英和小敏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速度和车身长,他们拿了两块跑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了火车从她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敏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20秒.已知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0米.你能帮助小英和小敏算出火车的全长和时速吗? 6.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与车身长各是米和米. 7.两人沿着铁路线边的小道,从两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而行.一列火车开来,全列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10秒.3分后,乙遇到火车,全列火车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9秒.火车离开乙后两人相遇? 8. 两列火车,一列长120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长160米,每秒行15米,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秒钟? 9.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钟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10秒钟.已知火车的长为90米,列车的速度是 . 10.甲、乙二人沿铁路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8秒钟,离甲后5分钟又遇乙,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7秒钟,从乙与火车相遇开始再过分钟甲乙二人相遇。 二、解答题 11.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快车车尾接慢车车尾时,求快车穿过慢车的时间?

火车过桥练习题及答案精编版.doc

火车过桥问题课后练习 1.一座大桥全长 228 米,一列火车按每秒 15 米的速度这座大桥,一共用了 40 秒,那么火车长多少米 ? 2.一列火车长 200 米,要通过一列长 500 米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 10 米/秒,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多少秒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秒 ? 3.一列火车长 200 米,如果整列火车完全通过一列长 400 米的大桥,需要 20 秒。如果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需要 15 秒,那么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 4.某车队通过 250 米长的桥梁需要25 秒,以相同的速度通过长210 米的隧道需要 23 秒,火车的速度和车长分别是多少?

5.小明在路口等待信号灯过马路时,恰好有一个车队从他身旁经过,已知车队 从他身旁通过用了 15 秒,车队行驶的速度为 5 米/秒,这个车队长多少米 ? 6.老铁沿着铁路散步,他每秒前进 1 米,迎面过来一列长 300 米的火车,他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 20 秒。求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 7.甲火车长 200 米,乙火车长 100 米,两车分别行驶在相互平行的轨道上,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10 秒;若两车同向而行,则甲车从追上到离开乙车需要15 秒,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火车过桥问题课后练习答案 1.一座大桥全长 228 米,一列火车按每秒 15 米的速度这座大桥,一共用了 40 秒,那么火车长多少米 ? 车长=火车路程-桥长;15 ×40-228=372(米) 2.一列火车长 200 米,要通过一列长 500 米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 10 米 /秒,火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多少秒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秒 ? 完全通过的时间= (隧道长 +车长 ) ÷车速(200+500) 10÷=70(秒) 完全在桥上= (隧道长-车长 ) ÷车速(500-200) ÷10= 30(秒 ) 3.一列火车长 200 米,如果整列火车完全通过一列长400 米的大桥,需要 20 秒。如果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需要15 秒,那么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车速: (200+400)÷ 20=30(米/秒 ) 桥长: 15×30-200=250(米 ) 4.某车队通过 250 米长的桥梁需要 25 秒,以相同的速度通过长 210 米的隧道需要23 秒,火车的速度和车长分别是多少 ? 车速: (250-210)÷(25-23)=20(米/秒 ) 车长: 20×25-250=250(米 ) 5.小明在路口等待信号灯过马路时,恰好有一个车队从他身旁经过,已知车队从 他身旁通过用了15 秒,车队行驶的速度为 5 米/秒,这个车队长多少米 ? 车队长:15×5=75(米) 6.老铁沿着铁路散步,他每秒前进 1 米,迎面过来一列长300 米的火车,他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20 秒。求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 火车速度: 300÷20+1=16(米 /秒) 7.甲火车长 200 米,乙火车长 100 米,两车分别行驶在相互平行的轨道上,若两 车相向而行,则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10 秒;若两车同向而行,则甲车从追上到离开乙车需要15 秒,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甲速 +乙速: (200+100)÷ 10=30(米) 甲速-乙速: (200+100)÷15=20(米) 甲速度:(30+20)÷2=25(米/秒 ) 乙速度: 30- 25=5(米 /秒)

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

谈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题的设计 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我发现单从课本习改编开放性习题,显得单薄无力。所以在第十册的教案中,除了用好书上的习题外,我还自己开放性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我在作业设计应中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1.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作业中来。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滑任何情境的学习,因此我在教案中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在教案第十册数学“简单的统计”中作业设计时,我设计“体检”等许多生活情景,开展让学生当医生给学生体检量身高,当统计员求全班平均身高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扼的统计方法有深入的认识,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地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一培养。 2.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 泰戈尔说过:“有能把河水限制有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老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堂上。我在教案中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走进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整理各种所需求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数据,然后才能完成作业。 例如,第十册数学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后,我让学生为教室画一立体图;为老师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 (1> 现在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 (2> 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忽略不计> 让学生通过回家亲手实践,分析写一个最佳设计方案并说出理由等。 这样的作业“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调查

五年级奥数火车过桥问题

第二十一讲: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公式宝典: 1、火车过桥(或隧道)所用的时间=[桥(隧道)长+火车长]÷火车的速度。 2、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相离所用的时间=两列火车长度和÷两列火车速度和 3、两车同向而行,快车从追上到超过慢车所用的时间=两列火车车身和÷两列火车速度差。 练习一: 1、甲火车长210米,每秒行18米,乙火车长140米,每秒行13米。乙火车在前,两火车在双轨车道上行驶。求甲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乙火车要用多少时间? 2、一列快车长150米,每秒行22米,一列慢车长100米,每秒行14米。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慢车共需多少秒? 3、小明以每秒2米的速度沿铁路旁的人行道跑步,身后开来一列长188米的火车,火车每秒行18米,问火车追上小明到完全超过小明共用了多少秒? 4、甲火车长180米,每秒行18米,乙火车每秒行15米,两列火车同方向行驶,甲火车从追上乙火车到完全超过共用了100秒。求乙火车长多少米? 练习二: 1、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25米。全车通过一条120米长的山洞,需要多少时间? 2、一列火车长360米,每秒行18米。全车通过一座长9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3、一座大桥长21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这座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分钟。这列火车有多长? 4、五年级384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郊游,每两个同学相隔0.5米,队伍以每分钟61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07米的大桥。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练习三: 1、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30米,每秒行23米,另一列长250米,每秒行15米,现在两车相向而行,问从相遇到相离需要几秒钟? 2、有两列火车,一列长360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长216米,每秒行30米,现在两车相向而行,问从相遇到相离需要几秒钟? 3、有两列火车,一列长220米,每秒行22米,另一列长200米迎面开来,两车从相遇到相离共用了10秒钟,求另一列火车的速度。 4、有两列火车,一列长320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火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迎面开来,两车从相遇到相离共用了15秒钟,求另一列火车的长度。 练习四: 1、一列火车通过2400米的大桥需要3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路边的一根电线杆旁边通过,只用了1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2、一列火车从小明身旁通过用了15秒。用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100米的桥用了2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3、一列火车长900米,从路旁的一棵大树旁通过用了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分钟。求这座大桥的长度。

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和训练资料

火车过桥问题例题和 训练

火车过桥问题专项训练 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车长、桥长等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例题解析】 例1 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9米。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列车过桥,就是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车尾经过的距离=车长+桥长,车尾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车长与桥长和除以车速。 解:(800+150)÷19=50(秒) 答: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50秒。 【边学边练】 一列火车长200米,它以每秒10米的速度穿过200米长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多少秒? 例2 一列火车长200米,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一共用了40秒。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分析先求出车长与隧道长的和,然后求出隧道长。火车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共走车长+隧道长。这段路程是以每秒8米的速度行了40秒。 解:(1)火车40秒所行路程:8×40=320(米) (2)隧道长度:320-200=120(米) 答:这条隧道长120米。 【边学边练】 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行进。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 例3 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 分析本题是求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到车尾与小华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依题意,必须要知道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车尾与小华的距离、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 解:(1)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15+2=17(米/秒) (2)相距距离就是一个火车车长:119米 (3)经过时间:119÷17=7(秒) 答:经过7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

四年级数学火车过桥问题思维训练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火车过桥问题思维训练试题 (含答案) 【巩固习题1】一列列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9米。问全车通过42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巩固习题2】一列车通过530米的隧道要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380米的大桥要用30秒钟。求这列车的速度及车长。 【巩固习题3】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巩固习题4】一列火车长400米,铁路沿线的电线杆间隔是40米,这列火车从车头到达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离开第51根电线杆用了2分钟。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巩固习题5】某小学三、四年级学生528人排成四路纵队去看电影。队伍行进的速度是每分钟25米,前后两人都相距1米。现在队伍要走过一座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16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 1

【巩固习题6】一个车队以4米/秒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共用115秒钟。已知每辆车长5米,两车间隔10米,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答案】: 【巩固习题1】一列列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9米。问全车通过42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150+420)÷19=30秒 【巩固习题2】一列车通过530米的隧道要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380米的大桥要用30秒钟。求这列车的速度及车长。 (530-380)÷(40-30)=15米/秒……火车速度 40×15-530=70米……车长 【巩固习题3】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如果按照原速,那么过222米的隧道要用36秒, (222-102)÷(36-24)=10米/秒, 24×10-102=240-102=138米……车长 【巩固习题4】一列火车长400米,铁路沿线的电线杆间隔是40米,这列火车从车头到达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离 1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进,以计算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为重点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开放题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更好的为传统数学教学作补充使其得以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双基”训练得到科学的平衡。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教学策略 1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当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己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具有较高效率的特定的教学方案。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根据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原则,本文提出如下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 1.1 展示问题,开放有度 教学中展示的开放题要有趣、有新意,开放度要适当,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努力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

师用心去了解每位学生,不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而且要明白他们所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教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喜欢上你,和你没有距离感,才能相信你,信任你,这样才会喜欢上你的课。教师必须更高的要求自已,教师必须考虑教材中有关教学内容的可开放性和开放度:分析哪些内容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获得,哪些内容不适合开放题教学,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很好的去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开放题课堂教学中,开放题编排能够围绕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旧知识到新知识逐步过渡,开放题的数量和开放度都要适中。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课堂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保证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各种状况都能处理的恰到好处,教师要非常熟练教学内容,要有清晰的思路,一环紧扣一环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学起来水到渠成。 1.2 探究问题,及时反馈 分析所展示的开放性问题,要做好心理暗示,我们通过合作、讨论探究一定能把问题解决的心理,这样你就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力量支撑着你勇往直前,达不到目的永不罢休的蛮劲。在数学开放题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只看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与错,而更应注重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过程,教师要及时纠正和指导。解决数学开放题不要受时间的

小学四年级奥数 火车过桥问题

第六讲火车过桥问题 学习内容:火车过桥问题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列车过桥问题; 2、对于问题能够仔细分析、灵活求解,切忌生搬硬套关系式。 课前热身: 1、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5 千米,经过5小时相遇,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解答:甲乙5个小时路程和是300千米,相遇时间是5小时,所以二人的速度和是300÷5=6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60-35=25千米/时. 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60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正好走了30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300÷50×60+300 =360+300 =660 一、火车过桥问题 例1 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9米。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列车过桥,就是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车尾经过的距离=车长+桥长,车尾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车长与桥长和除以车速。 解:(800+150)÷19=50(秒) 答: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50秒。

例2 一列火车长200米,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一共用了40秒。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分析: 先求出车长与隧道长的和,然后求出隧道长。火车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共走车长+隧道长。这段路程是以每秒8米的速度行了40秒。 解:(1)火车40秒所行路程:8×40=320(米) (2)隧道长度:320-200=120(米) 答:这条隧道长120米 例3 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 分析:本题是求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到车尾与小华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依题意,必须要知道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车尾与小华的距离、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 解:(1)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15+2=17(米/秒) (2)相距距离就是一个火车车长:119米 (3)经过时间:119÷17=7(秒) 答:经过7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 例4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客车长120米,每秒速度为10米.求步行人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实际上就是指车尾用15秒钟追上了原来与某人120米的差距(即车长),因为车长是120米,追及时间为15秒,由此可以求出车与人速度差,进而求再求人的速度。 解:(1)车与人的速度差:120÷15=8(米/秒) (2)步行人的速度:10-8=2(米/秒) 答:步行人每小时行2米/秒。 知识小结: 列车过桥时所走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速度=(桥长+车长)÷时间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及其教学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及其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本世纪7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推而受世人关注的,目前数学上普遍把答案不唯一及具有开放性的题称为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所占比例其实很少,平时只有在兴趣活动中学生才会有所接触,但它其实是代表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因为它要求以它为载体的教学本身也必须开放。这对我国目前以学科中心理念为指导,以学科体系为主导的单一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开放题的解题契入点一般较低,解题思路有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几乎人人能入手,因此更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开放题的重要性及目前教材中开放题量较少且多居于思考题之中(难度偏大)这一事实,作为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开放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练习。 其实,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开放题古已有之,只是大多以益知游戏的形式而存在。例如:有一财主留下11头驴,要求将其中的分给大儿子,其中的分给二儿子,再将其中的分给三个儿子。在三个儿子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骑驴而来的智者为他们“加进一头驴”而解决问题。它就是一道开放题,它的条件处于非完整的开放状态,在补进另一条件后方能解决问题。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也不乏开放题,比如简便运算125×16,既可以用125×8×2进行简便运算,也可以用125×8+125×8进行简便运算。还有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也属于开放题的范畴。只是教师们没有意识到开放题的作用并加以运用,而是出于减少差错的愿望只要求学生运用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用封闭的教学方法使开放题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开放题的认识,依据其本身的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其教育意义。 一、以情境为特征的数学开放题 情境是产生数学关系的活动背景。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比较容易抽象出其中的数学关系。同一种数学关系在不同情境中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小学奥数火车过桥问题

火车过桥问题 1、一列火车长1060米,全车通过44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每秒行几米? 2、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每分108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一共需3分,这座大桥长几米? 3、一列火车长700米,以每分钟4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9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要多少分钟? 4、301次列车通过450米长的铁桥用了23秒,经过一位站在铁路边的板道工人用了8秒,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 5、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456米的桥需要40秒,用同样的速度通过一条长399米的隧道要37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6、四年级学生外出春游,队伍长300米,每分钟走50米,现在经过一座长250 米的大桥,几分钟后队伍可以全部通过? 7、汽车中队运送一批货物,他们以每秒16米地速度用了15秒通过长60米的桥那么运送货物的的车队有多少米长? 8、501次列车通过750米长的铁桥用了33秒,经过铁路旁板道工用了18秒,列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9、一列火车长700米,从路边一棵大树旁边通过用了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

1、一座铁路桥全长1200米,一列火车开过大桥需花费75秒;火车开过路旁电杆,只要花费15秒,那么火车全长是多少米? 2、一列彩车共40辆,每辆长4米,每辆彩车之间间隔6米,车队行进速度是每分钟55米,这列彩车经过321米长的街道共需要几分钟? 3.一列客车长190米,一列货车长240米,两车分别以每秒20米和23米的速 度相向行进,在双轨铁路上,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需要多少秒时间? 4、一列火车全车通过一座长1332米的桥行了1分25秒钟。火车长368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座大析长1200米,有一列小学生游行队伍以每分钟行进20米的速度通过了大桥,共用了75分钟。求这列小学生队伍的长? 6.一列火车,从车头到山洞的洞口算起,用16秒全部驶进山洞,再经过45秒 后车尾驶离山洞.已知山洞长630米,火车全长多少米? 7.一列慢车车身长125米,车速是每秒17米;一列快车车身长140米,车速是 秒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需要多少秒? 8.小王以每秒3米的速度沿着铁路跑步,逆面开来一列长147米的火车,它的 行驶速度每秒18米,间:火车经过小王身旁的时间是多少? 9.铁路沿线的电杆间隔是40米,某旅客在运行的火车中,从看到第一根电线杆到看到第51根电线杆正好是2分钟,火车每分钟行多少米?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集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课堂生命活力 概念教学中如何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体验----数学课堂的风景线 大胆解构教材重构真实课堂 让学困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落地生根才是真发展 拿什么评价你,孩子 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 在动感、美感、情感的课堂中培养数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例谈“归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冷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策略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创造性设计小学数学复习课 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让新课标下的计算教学亦显魅力 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探思 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点策略创设和谐课堂环境促进学生数学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情感促使身心全面发展 在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新”能力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方法之我见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小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 教师,请勿“惜墨如金” 开辟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新天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践谈 关注学生体验营造快乐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微 循序渐进,从低年级渗透应用题教学 浅谈角色扮演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谈数学课中多样化与优化的算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理性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课之我见 谈促进学习的后续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 让学生的数学探究“丰满”起来 数学课堂上应造就学生成为主人的认识 趣味性---数学课堂教学不懈的追求 课堂情境的有效创造 谈小学数学课的导入和课末的小结 浅谈网络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深入研究教材促成学生课堂学习软着陆 提高审美能力感悟数学魅力 情境创设,爱你还需有商量 也谈让低年级学生喜欢数学 浅析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初探 兴趣,开启智慧的大门

四年级奥数火车过桥问题完整

火车过桥问题 公式:火车过桥总路程= 过桥时间= 车速= 车长= 桥长= 例1:一列列车长150米,每秒行19米,全车通过42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练1:一列火车全车400米,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长 2.8千米的隧道,共需多少时间? 例2:一列火车全长450米,每秒行驶16米,全车通过一条隧道需90秒。求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练1:一座大桥长21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800

米的速度通过这座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共用3.1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例3:一列火车通过180米长的桥用40秒,用同样的速度,穿过300米长的隧道用48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列车长度。 练1:一列火车通过199米的桥需要80秒,用同样的速度通过172米的隧道要74秒,求列车的速度和车长。 练2:一列火车长600米,速度为每分1000米,铁路上有两条隧道,火车自车头进入第一隧道到车尾离开第一隧道用了3分钟,用从车头进入第二隧道到车尾离开第二隧道用了4分钟。从车头进入第一隧道到车尾离开第二隧道共用了9分钟。问两条隧道之间相距多少米?

例4:少先队员346人排成两路纵队去参观科技成果展览。队伍行进的速度是每分钟行23米,前后两人都相距1米。现在队伍需要通过一座长702米的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几分钟? 练1:五年级394个学生排成两路纵队去郊游,每两个学生相隔0.5米,队伍以每分钟行61米的速度通过一座207米的大桥,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例5:一列火车长192米,从路边的一根电线杆旁经过用了16秒,这列火车以同样速度通过312米长的桥,需多长时间? 练1:一列火车长800米,从路边的一颗大树旁

行程问题(火车过桥问题)三道典型例题(附解题思路及答案)

行程问题(火车过桥问题)三道典型例题(附解题思路及答案) 我们在研究一般行程问题时,都不考虑运动物体的长度,但是当研究火车过桥过隧道问题时,有一火车的长度太长,所以不能忽略不计。 火车过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最简单的过桥问题,火车过桥。 例:一列长120米的火车,通过长400米的桥,火车的速度是10米/秒,求火车通过桥需多长时间?解题思路:火车行的路程是一个车长+桥长,然后利用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通过桥的时间。答案:(120+400)÷10=52(秒) 答:火车通过桥需要52秒。 2、两列火车错车问题。 例(1):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乙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当两车错车时,甲车一乘客,看到乙车火车头从她的窗前经过,到乙车车尾离开他的窗户,共用时8秒,求乙车的长度。解题思路:这类问题类似于相遇问题,路程是乙车车长,然后利用公式路程=速度和x时间算出乙车车长。

答案:(20+25)x8=360(米) 答:乙车长360米。 例(2):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乙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已知甲车长250米,乙车长200米,从两车车头到两车车尾离开,需要多少时间? 解题思路:这类问题类似于相遇问题,路程是两车车长,然后利用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和算出错时间。 答案:(200+250)÷(25+20)=10(秒) 答:需要10秒。 3、两列火车超车问题。 例:两列火车同向而行,甲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乙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已知甲车长250米,乙车长200米,从乙车车头追上甲车车尾到乙车车尾离开甲车头需多少时间? 解题思路;此类问题相当于追及问题。追及路程是两车的车长和,然后利用追及问题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求出时间。 答案: (250+200)十(25-20)=90(秒) 答:需要90秒。

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总 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绿汁小学:王学明 开放性作业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作业是在新课标下相对于原来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问题而言的。它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开放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潜能,从而获得生动、立体、全面的发展。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开放性作业情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集趣味性、知识性、整合性、自主性、全面性于一体。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定势思维的局限。 一、全面分析型开放题,深刻发掘学生思维 全面分析型练习题常具有答案不唯一的特点。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继而正确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从而深刻发掘学生思维潜力,使他们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如在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有一道题“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向发散型开放题,开拓学生多种思维途径 在多向发散型开放题中,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六年级有男生15人,女生25人,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再比如“要计算全校共有多少名学生,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呢”显然, 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全校男、女生人数来求解;也可以通过每班人数、每个年级人数或其他一些数据来解答。这道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真实的参照。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一些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多余干扰型开放题,提高学生思维过程的识别能力 多余干扰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作用,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对已知因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