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说明书

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镓(GaN)基Ⅲ族氮化物的异质外延生长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上生长高质量GaN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GaN基Ⅲ族氮化物是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物理、化学稳定性,是制造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短波长激光器、高功率晶体管、紫外光探测器等的理想材料。尽管GaN基LED早已实现产业化,但目前LED器件的发光效率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蓝宝石(Al2O3)是异质外延GaN薄膜最为通用的一种衬底材料,但由于蓝宝石与GaN外延层的晶格常数和热膨胀系数的失配,会引发界面处大量位错和缺陷的产生,缺陷密度高达108—1010/cm3,造成载流子泄露和非辐射复合中心增加,从而降低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GaN材料(折射率为2.5)和空气(折射率为1)的折射率差异较大,有源区产生的光子有70%在GaN层上下两个界面处发生多次全反射,降低了器件的光提取效率。图形化衬底技术通过在衬底表面制作细微结构图形,图形的存在有利于GaN外延层中的应力弛豫,且能抑制外延材料生长过程中向上延升的位错,从而提高器件的内量子效率;而且图形化衬底能使原本在临界角范围外的光线通过图形的反射重新进入到临界角内出射,因此提高了光提取效率。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基于蓝宝石衬底的低温生长缓冲层和高温生长GaN外延层的“两步法”工艺是一项成熟技术。但是与非图形衬底相比,图形化衬底表面均匀分布的图形将使GaN初期的生长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如直接采用普通蓝宝石衬底上的GaN生长工艺,可能会导致GaN薄膜出现表面粗糙、晶体质量差的现象,所以基于图形化衬底的GaN生长工艺参数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变。其工艺应保证如下要求:a、表面平整;b、晶体质量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高质量GaN薄膜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生长初期采用低Ⅴ/Ⅲ比(氨气与镓源摩尔流量比)生长来改变生长模式,以获得表面平整及晶体质量良好的GaN薄膜。

本发明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技术。在MOCVD外延生长GaN材料过程中,在位监控是

是监测外延材料生长过程、研究生长机制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材料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位监控系统中,通过探测一束波长为635nm的入射激光在GaN表面的反射信号,对GaN材料的生长进行监测,从激光实时反射率图谱可观察到缓冲层生长、缓冲层重结晶、GaN生长初期阶段三维生长转变为二维生长过程、以及合并后的GaN薄膜的生长情况。

图1为蓝宝石衬底上生长GaN材料的实时反射率曲线。生长初期的主要阶段用ⅰ~ⅳ分别标记:(ⅰ)低温缓冲层即成核层生长;(ⅱ)在升温及退火过程中,缓冲层高温重结晶,在衬底上形成具有一定密度的三维小岛;(ⅲ)高温生长GaN初期,生长模式为三维岛状生长,成核中心的小岛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同时生长;(ⅳ)当岛完全合并后,GaN生长转为二维生长模式进行。GaN的生长模式对晶体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基于蓝宝石衬底生长GaN材料大多通过在高温生长起始阶段采用低Ⅴ/Ⅲ比生长,以维持适当的三维生长时间,使晶核充分成长,从而降低外延层的缺陷密度。

PSS的图案大多是圆形、菱形、六边形或条形,图案呈规则分布,在蓝宝石衬底表面通过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方式制成。由于图形将衬底分隔成若干小区域,生长过程中原子的表面迁移在图形边界处被打断,所以GaN在分隔的“台阶”上与“沟道”中独立生长,这种生长既有横向分量也有纵向分量,而且独立生长的每个区域的GaN晶体都产生了侧向晶面,横向和纵向生长速率比可通过反应室生长条件如温度、压力、Ⅴ/Ⅲ比及气氛来控制。由此可见,与普通蓝宝石衬底相比,基于PSS的GaN生长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如直接采用在普通蓝宝石衬底上的GaN生长工艺,可能会出现晶体质量恶化甚至不能形成连续的GaN薄膜的现象。为达到在PSS上生长出表面平整及晶体质量良好的GaN薄膜的目的,应根据PSS上的GaN生长特点,对生长初期的工艺参数作相应改变。

本发明所述的PSS的图案可以是圆形、菱形、或六边形,图案呈正六边形分布,圆形直径为2.0—6.0μm,菱形、六边形边长为1.0—5.0μm,图案间距为1.0—4.0μm,深度为0.5—2.0μm。本发明实施例采用PSS的图形是呈正六边形排列的圆形(立体形貌呈透镜形状),直径为3.0μm,相互间距为1.5μm,深度为1.0μm,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GaN初次二维生长运行500—1200秒时,采用低Ⅴ/Ⅲ比来改变生长模式。其生长过程可划分为(ⅰ)低温缓冲层生长、(ⅱ)重结晶、(ⅲ)初次三维生长、(ⅳ)初次二维生长、(ⅴ)三维生长、(ⅵ)二维生长阶段,其激光实时反射率图谱呈现二次探底,如图3所示。

本发明所述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1085 °C下用H2高温烘烤(0001)面PSS 10分钟;降温至525 °C生长厚度约30nm的氮化镓缓冲层;在350秒内将温度升至1040°C,并恒温80秒;生长高温GaN层,Ⅴ/Ⅲ比为1039,生长时间为600秒;生长高温GaN层,Ⅴ/Ⅲ比为2077,生长时间为1200秒;生长高温GaN层,Ⅴ/Ⅲ比为100—600,

生长时间为200—800秒;生长高温GaN 层,Ⅴ/Ⅲ比为1558,生长时间为2500秒。

本发明采用的金属有机源和氮源分别是外延级三甲基镓(TMGa )、6.5N 级氨气(NH 3),H 2为载气,NH 3与H 2总流量为44升/分钟,生长压力为200Torr 。

原子力显微镜(AFM )测得PSS-GaN 样品的均方根粗糙度(RMS )为0.871 nm (观察范围为5×5μm ),表明基于PSS 生长的GaN 薄膜表面平整,适于器件制作。

图4为PSS-GaN 样品)2110(面的X 射线双晶衍射曲线,其半峰宽值(FWHM )301弧秒,表明基于PSS 生长的GaN 薄膜晶体质量良好。

生产运行证明以本发明为基础的GaN 生长工艺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重复性,说明生长工艺窗口宽,适用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 蓝宝石衬底上生长GaN 薄膜的实时反射率曲线;

图2 本发明实施例PSS 图案排列示意图;

图3 本发明实施例GaN 薄膜生长实时反射率曲线;

图4 PSS-GaN 样品)2110(面的X 射线双晶衍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MOCVD 方法生长,H 2为载气,NH 3与H 2总流量为44升/分钟,生长压力为200Torr ,其生长实时反射率曲线参见图3。

1)将(0001)面免清洗图形化蓝宝石衬底装入反应室,在H 2气氛下加热至1085 °C , 烘烤10分钟。

2)降温至525 °C 生长厚度约30nm 的氮化镓缓冲层,NH 3流量为223毫摩尔/分钟, TMGa 流量为127微摩尔/分钟(过程ⅰ)。

3)在350秒内将温度升至1040 °C ,并恒温80秒(过程ⅱ)。

4)在1040 °C 生长GaN 层,Ⅴ/Ⅲ比为1039,NH 3流量为536毫摩尔/分钟,TMGa 流量为516微摩尔/分钟,生长时间为600秒(过程ⅲ)。

5)在1040 °C 生长GaN 层,Ⅴ/Ⅲ比为2077,NH 3流量为893毫摩尔/分钟,TMGa 流量为430微摩尔/分钟,生长时间为1200秒,对应初次二维生长约900秒(过程ⅲ—ⅳ)。

6)在1040 °C 生长GaN 层,Ⅴ/Ⅲ比为218,NH 3流量为75毫摩尔/分钟,TMGa 流量为344微摩尔/分钟,生长时间为550秒(过程ⅴ)。

7)在1040 °C 生长GaN 层,Ⅴ/Ⅲ比为1558,NH 3流量为536毫摩尔/分钟,TMGa 流量为344微摩尔/分钟,生长时间为2500秒(过程ⅴ—ⅵ)。

说 明 书 摘 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的氮化镓生长方法。本发明方法特征是:氮化镓生长转入初次二维生长一段时间后,采用低Ⅴ/Ⅲ比生长来改变生长模式,氮化镓外延层的生长过程包括低温缓冲层生长、重结晶、初次三维生长、初次二维生长、三维生长、二维生长阶段,其激光实时反射率图谱呈现二次探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氮化镓薄膜表面平整、晶体质量良好,生长工艺窗口宽。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

024

6

8

10

1214

16

18

20

22

24

ⅲⅱⅰ

激光 干

涉强度

时间( 秒)

图 1

图 2

02000400060008000

02

4

681012

14

16ⅵⅴⅳⅲⅱⅰ

激光 干 涉强度 时间( 秒)

图 3

-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

10000

20000

30000400005000060000

70000

相 对强度(计数 值)Omega 扫描(弧秒)

图 4

权利要求书

1、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氮化镓生长转入初次二维生长阶段500—1200秒时,采用低Ⅴ/Ⅲ比生长来改变生长模式,使得氮化镓外延层的生长模式按低温缓冲层生长、重结晶、初次三维生长、初次二维生长、三维生长、二维生长阶段进行,其激光实时反射率图谱呈现二次探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可以是圆形、菱形、或六边形,图案呈正六边形分布,圆形直径为2.0—6.0μm,菱形、六边形边长为1.0—5.0μm,图案间距为1.0—4.0μm,深度为0.5—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低Ⅴ/Ⅲ比生长氮化镓外延层步骤的生长参数为:Ⅴ/Ⅲ比100—600,NH3流量为40—135毫摩尔/分钟,TMGa流量为215—400微摩尔/分钟,生长时间为200—800秒,生长温度为1040 °C,生长压力为200Torr 。

国内生产蓝宝石衬底的有哪几家

国内生产蓝宝石衬底的有哪几家? 如题,最近对上上游的材料供应商感兴趣,请问国内有哪几家? 过去,晶粒厂多半向俄罗斯、日本、美国采购蓝宝石基板,不过包括越峰、鑫晶钻以及太阳能厂中美晶、合晶,都注意到这块市场。太阳能厂中美晶、合晶从去年起,也开始跨足蓝宝石基板切割、甚至长晶,都在显示出LED上下游产值已愈滚愈大。中美晶表示,中美晶之前是向其它业者买进晶棒,切割、研磨、抛光等制程后,才出货给晶粒厂切割成晶粒。但从今年3月起,中美晶打算直接自行长晶,2英寸晶棒仍然向日本、美国采购,但3英寸、4英寸晶棒将自行发展,原因在于“外购晶棒,切割后出售给晶粒厂”的模式获利有限。 西方的蓝宝石生产商停止向台湾的GaN LED生产商供应产品,他们宁愿在电子基材市场的交易中获取利润。市场分析机构Yole Développement在今年的产业报告中强调,“巨大的压力”迫使2英寸蓝宝石晶片的价格降至17美元,这样芯片制造商就能将每个裸片价格压到2-3美分。据该篇报告的作者Philippe Roussel表示,尽管美国Rubicon置身其中,现在台湾LED制造业仍是亚洲和俄国蓝宝石供应商的温床。 尽管全球的实验室中有其他多种技术在开发当中,2英寸蓝宝石晶片在LED制造业中仍然保持主导地位,而台湾是主要的市场。图片来源。其他的供应商则关注全球的其他市场,包括一般售价25美元的2英寸蓝宝石衬底,以及正要推出的4英寸衬底,售价在170-180美元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把全球领先的LED制造商(大部分在台湾之外)推至浪尖,酌情开始生产4英寸蓝宝石。据悉,Osram和Showa Denko已经开始将部分生产转至更大尺寸的衬底上了。但Roussel认为此举要谨慎。 Roussel在“Sapphire market 2008”报告中指出,去年面向LED产业的蓝宝石衬底产值超过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是15%,蓝宝石衬底市场近期有些动荡,但销售额有望稳健成长。而针对RF应用的蓝宝石上硅(SoS)业务将于2011年超过1亿美元。由于Peregrine半导体公司力挽颓势,GaAs RF市场将不会立即受威胁。然而他也指出其中的症结:这个处境很尴尬,客户也不喜欢由一家公司掌控所有的专利。现在Peregrine公司正通过授权日本的Oki 来分散客户的风险,另外还将一些生产外包给代工厂。Peregrine的重组无疑给Rubicon的Q4收入有所影响。 结合LED和SoS两大市场,到2012年蓝宝石业务总计4亿美元。其中,亚洲的蓝宝石生产商所占市场份额67%,由俄国Monocrystal和法国Saint-Gobain为代表的欧洲厂商占了20%的总销售额,剩余的就是Rubicon执掌的北美市场。 俄国晶体专家、合成蓝宝石和其他先进电子材料市场的领军者Monocrystal公司表示,它的超大面积晶片将通过制造低本高效的LED芯片,从而加快步入固态照明领域。今年八月,该公司就已经开始为LED制造商批量生产这种8英寸的c面蓝宝石衬底。通过采用适合大面积蓝宝石生长的先进技术,Monocrystal能快速地提高新一代蓝宝石晶体的产量。已知在2005年该公司的大面积蓝宝石晶体的产量超过了65kg。 蓝宝石衬底制造商Rubicon宣布在上个月底获得一笔6英寸蓝宝石订单,目前只用于研究;但在18个月内,这家台湾LCD制造商进军LED制造业,期待在6英寸蓝宝石上获取更大突破,提高市场竞争力。Rubicon的CEO Raja Parvez说,“我们每隔四周到六周就要拜访客户,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内有更大的进步。我预测将会12-18个月内就能看到批量生产。”

疯狂投资下蓝宝石衬底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1]

疯狂投资下蓝宝石衬底市场发展及价格走势 蓝宝石(Al2O3,英文名为Sapphire)为制成氮化镓(GaN)磊晶发光层的主要基板材质,GaN可用来制作超高亮度蓝光、绿光、蓝绿光、白光LED。蓝宝石基板过去大宗应用是导弹弹头及手表等,后来应用到led的基板。蓝光LED晶粒的长晶材料的蓝宝石基板是由蓝宝石晶棒切割而成。 “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LED照明市场需求起飞,蓝宝石需求也日益水涨船高。据业内人士介绍,蓝宝石基板占LED成本高达两成,可算是LED供应链中成本最高的材料。 今年7月20日,韩国三星LED高调宣布将与住友化学至2015年为止向其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投入5000亿韩元(4.71亿美元)生产LED 关键零件,也就是LED用蓝宝石基板,掀起了业内蓝宝石基板业者扩张高潮。随着LED蓝宝石晶棒、基板产能陆续开出,关于蓝宝石基板降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那么,蓝宝石基板产能是否会过剩,价格是 否会下降,蓝宝石生产商是否会面临毛利率下降的压力?未来蓝宝石基板市场走向如何? LED衬底种类及其特征 企业加码蓝宝石衬底

2011年蓝宝石晶棒及蓝宝石基板厂单月产能扩充计划图 上游晶棒厂加速产能扩张,改写全球格局时间:2011-07-27浏览2277次【字体:大中小】从上下游的关系来看,蓝宝石基板的上游为蓝宝石长晶(也为蓝宝石晶棒),此阶段难度颇高,过去多由美商Rubicon和俄商 Monocrystal所把控。自2009年LED背光电视渗透率上升三成,蓝宝石基板需求激增,但上游未及时扩产,导致供不应求,因此促使价格上升,带动其毛利率持续增长,据了解去年Rubicon的蓝宝石晶棒毛利率就占63%,今年预期可保有5成空间。考虑到蓝宝石衬底项目前景良好,今年韩国、台湾及大陆不少厂商投入此领域,使全球晶棒厂格局发生了变化。 全球第一大蓝宝石晶棒厂Rubicon,今年底预估产能将增加至100万毫米,俄罗斯的MOnocrystal预估将增加至80万毫米左右,而韩国的STC产能预估将倍增至90万毫米,将威胁Rubicon龙头宝座。 早在去年,云南蓝晶科技三期工程完工,预计其年产量达800万片,出口额超7000万美元,稳占中国蓝宝石晶棒厂老大位置,更冲刺到全球第三。而台湾越峰作为全球第四大蓝宝石晶棒厂,产能从去年初的十万毫米,扩充至年底的40-45万毫米。尚志半导体目前晶棒月产能约1.5万毫米,今年内则将扩产为10-15万毫米的水平。鑫晶钻则于去年产出80公斤蓝宝石晶体,并积极与兆丰银、土银、元大银、北富银、中信银及安泰银共同完成28亿元联贷案签约,为扩充产量准备充足资金,并与蓝宝石基板厂兆晶宣布合并,未来将同步扩充蓝宝石长晶以及基板的产能,合并后的新公司仍是以今年底月产能60万片(约当 2吋)为目标,冲刺全球前三大。 目前鑫晶钻在上游LED蓝宝石长晶月产能约7-10万/mm,且将在湖口兴建新厂,新厂将于Q3完成,Q4机台分批进驻,产能将陆续开出。

蓝宝石生长方法

一、蓝宝石生长 1.1 蓝宝石生长方法 1.1.1 焰熔法Verneuil (flame fusion) 最早是1885年由弗雷米(E. Fremy)、弗尔(E. Feil) 和乌泽(Wyse)一起,利用氢氧火焰熔化天然的红宝石粉末 与重铬酸钾而制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 日内瓦红宝石”。后 来于1902年弗雷米的助手法国的化学家维尔纳叶(Verneuil) 改进并发展这一技术使之能进行商业化生产。因此,这种方 法又被称为维尔纳叶法。 1)基本原理 焰熔法是从熔体中生长单晶体的方法。其原料的粉末在 通过高温的氢氧火焰后熔化,熔滴在下落过程中冷却并在种 晶上固结逐渐生长形成晶体。 2)合成装置与条件、过程 焰熔法的粗略的说是利用氢及氧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 高温,使一种疏松的原料粉末通过氢氧焰撒下焰融,并落在 一个冷却的结晶杆上结成单晶。下图是焰熔生长原料及设备 简图。这个方法可以简述如下。图中锤打机构的小锤7按一 定频率敲打料筒,产生振动,使料筒中疏松的粉料不断通过 筛网6,同时,由进气口送进的氧气,也帮助往下送粉料。 氢经入口流进,在喷口和氧气一起混合燃烧。粉料在经过高温火焰被熔融而落在一个温度较低的结晶杆2上结成晶体了。炉体4设有观察窗。可由望远镜8观看结晶状况。为保持晶体的结晶层在炉内先后维持同一水平,在生长较长晶体的结晶过程中,同时设置下降机构1,把结晶杆2缓缓下移。 焰熔法合成装置由供料系统、燃烧系统和生长系统组成,合成过程是在维尔纳叶炉中进行的。 A.供料系统 原料:成分因合成品的不同而变化。原料的粉末经过充分拌匀,放入料筒。如果合成红宝石,则需要Al2O 粉末和少量的 Cr2O3参杂,Cr2O3用作致色剂,添加量为 1-3%。三氧化 3 二铝可由铝铵矾加热获得。料筒:圆筒,用来装原料,底部有筛孔。料筒中部贯通有

(项目管理)项目成果

中科院在LED领域的部分成果 一、衬底 1、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衬底晶片及相关产品 (3) 2、LED图形化衬底刻蚀系统 (6) 二、外延 3、新型LED光源-量子点的制备及量产放大技术 (8) 4、半导体深紫外LE D光源 (9) 5、大功率白光LED器件 (11) 三、芯片 6、基于同质外延技术的超大功率单芯片LED产业化 (12) 7、高效率高光通量LED关键技术及3W级LED芯片开发 (13) 8、制造LED芯片专用光刻机 (14) 四、封装 9、L E D高效封装光学设计 (16) 10、大功率白光LED专用环氧树脂 (17) 11、LED封装用高性能有机硅材料 (18) 12、高温固相法制备YAG:Ce荧光粉 (20) 13、新型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制备 (21) 14、白光LED光固化封装树脂 (22) 15、燃烧合成氮化物陶瓷荧光粉 (23) 16、非晶晶化法制备YAG:Ce3+微球荧光粉 (24) 17、交流驱动LED照明光源 (25) 五、应用 18、异型微热管散热技术 (26) 19、大功率LED液态金属散热技术 (27)

20、大功率LED灯具体式热管散热技术 (28) 21、蒸发冷却散热技术 (29) 22、大功率LED驱动技术 (31) 23、高亮度、低功耗LED平板灯技术 (33) 24、LED照明产品的设计技术集成 (34) 25、高热导氮化铝陶瓷散热基板 (35) 26、高热导LTCC复合陶瓷基板 (36) 27、LE D陶瓷散热技术 (37) 28、LED灯具结温测试及寿命评估技术 (39) 29、大功率L E D路灯 (40) 30、LED器件质量等级筛选技术 (41) 31、L E D植物照明灯 (42) 32、平板显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44) 33、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关键材料 (46) 34、非中科院LED项目成果共26项 (47)

蓝宝石衬底

蓝宝石衬底 展开 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应该采用哪 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 〃蓝宝石(Al2O3)、硅(Si)、碳化硅(Sic) 蓝宝石衬底 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μm减到100μm左右)。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很多人试图将GaN光电器件直接生长在硅衬底上,从而改善导热和导电性能。 硅衬底 目前有部分LED芯片采用硅衬底。硅衬底的芯片电极可采用两种接触方式,分别是L接触(Laterial-contact ,水平接触)和 V接触(Vertical-contact,垂直接触),以下简称为L型电极和V型电极。通过这两种接触方式,LED芯片内部的电流可以是横向流动的,也可以是纵向流动的。由于电流可以纵向流动,因此增大了LED的发光面积,从而提高了LED

LED蓝宝石衬底

LED蓝宝石衬底 蓝宝石详细介绍 蓝宝石的组成为氧化铝(Al2O3),是由三个氧原子和两个铝原子以共价键型式结合而成,其晶体结构为六方晶格结构.它常被应用的切面有A-Plane,C-Plane及R-Plane.由于蓝宝石的光学穿透带很宽,从近紫外光(190nm)到中红外线都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因此被大量用在光学元件、红外装置、高强度镭射镜片材料及光罩材料上,它具有高声速、耐高温、抗腐蚀、高硬度、高透光性、熔点高(2045℃)等特点,它是一种相当难加工的材料,因此常被用来作为光电元件的材料。目前超高亮度白/蓝光LED的品质取决于氮化镓磊晶(GaN)的材料品质,而氮化镓磊晶品质则与所使用的蓝宝石基板表面加工品质息息相关,蓝宝石(单晶Al2O3 )C 面与Ⅲ-Ⅴ和Ⅱ-Ⅵ族沉积薄膜之间的晶格常数失配率小,同时符合GaN 磊晶制程中耐高温的要求,使得蓝宝石晶片成为制作白/蓝/绿光LED的关键材料. 下图则分别为蓝宝石的切面图;晶体结构图上视图;晶体结构侧视图; Al2O3分之结构图;蓝宝石结晶面示意图 蓝宝石结晶面示意图 最常用来做GaN磊晶的是C面(0001)这个不具极性的面,所以GaN的极性将由制程决定 (a)图从C轴俯看(b) 图从C轴侧看

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方法 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1:柴氏拉晶法(Czochralski method),简称CZ法.先将原料加热至熔点后熔化形成熔汤,再利用一单晶晶种接触到熔汤表面,在晶种与熔汤的固液界面上因温度差而形成过冷。于是熔汤开始在晶种表面凝固并生长和晶种相同晶体结构的单晶。晶种同时以极缓慢的速度往上拉升,并伴随以一定的转速旋转,随着晶种的向上拉升,熔汤逐渐凝固于晶种的液固界面上,进而形成一轴对称的单晶晶锭. 2:凯氏长晶法(Kyropoulos method),简称KY法,大陆称之为泡生法.其原理与柴氏拉晶法(Czochralskimethod)类似,先将原料加热至熔点后熔化形成熔汤,再以单晶之晶种(SeedCrystal,又称籽晶棒)接触到熔汤表面,在晶种与熔汤的固液界面上开始生长和晶种相同晶体结构的单晶,晶种以极缓慢的速度往上拉升,但在晶种往上拉晶一段时间以形成晶颈,待熔汤与晶种界面的凝固速率稳定后,晶种便不再拉升,也没有作旋转,仅以控制冷却速率方式来使单晶从上方逐渐往下凝固,最后凝固成一整个单晶晶碇. 蓝宝石晶体的应用: 广大外延片厂家使用的蓝宝石基片分为三种: 1:C-Plane蓝宝石基板 这是广大厂家普遍使用的供GaN生长的蓝宝石基板面.这主要是因为蓝宝石晶体沿C 轴生长的工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物化性能稳定,在C面进行磊晶的技术成熟稳定. 2:R-Plane或M-Plane蓝宝石基板 主要用来生长非极性/半极性面GaN外延薄膜,以提高发光效率.通常在蓝宝石基板上制备的GaN外延膜是沿c轴生长的,而c轴是GaN的极性轴,导致GaN基器件有源层量子阱中出现很强的内建电场,发光效率会因此降低,发展非极性面GaN外延,克服这一物理现象,使发光效率提高。 3:图案化蓝宝石基板(Pattern Sapphire Substrate简称PSS) 以成长(Growth)或蚀刻(Etching)的方式,在蓝宝石基板上设计制作出纳米级特定规则的微结构图案藉以控制LED之输出光形式,并可同时减少生长在蓝宝石基板上GaN之间的差排缺陷,改善磊晶质量,并提升LED内部量子效率、增加光萃取效率。

不同生长方法的蓝宝石颜色问题浅析

不同生长方法的蓝宝石颜色问题浅析 (2013-03-06 18:24:26) 转载▼ 标签: 分类:蓝宝石晶体 蓝宝石晶体 颜色问题 掺杂问题 杂谈 蓝宝石晶体生长 前言 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气象;好久不发表文章了,在这就说说为何停顿这么久时间吧!首先肯定不会是因为接到某些官员的恐吓电话而不写博文了,是因为有很多更值得忙的事;这些就在最近的博文里慢慢论述吧! 在我的《笑话连篇——真假自动化》(2012-09-15 10:25:34)的评论中有这么一段留言“............HEM 的创始人Fred Schmid差不多80岁了,天才的人物还奋战在第一线搞技术,国人惭愧啊!”。 不管是洋人还是国人,Fred Schmid作为一个晶体生长的老工程师是值得尊敬。不过这么舔洋人屁眼的话语我实在看不过去。说这话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如果Fred Schmid能称上天才人物的话,中国晶体生长界有太多人需要用“宇宙无敌”来形容了。 为了防止有人再发表“碳是黑色的,掺入蓝宝石晶体,晶体应该也是黑色.........”的笑话,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不同方法生长出来的蓝宝石的颜色问题。 我讲的未必都对,听不听是你的事,怎么讲是我的事。 宝石材料的显色机理 众所周知,白光是一种混合光,由各种波长(各种颜色)混合显色的结果。当白光入射的时候,如所有的光都通过的时候,则蓝宝石为无色;全部反射,则呈现白色;部分吸收,则呈现剩余光的颜色。例如:吸收红光蓝宝石呈现青色;吸收黄光蓝宝石呈现紫色色;吸收绿光呈现蓝色;反之则反。

杂质离子的引入方式 蓝宝石材料呈现颜色的时候,一定是引入了杂质离子。杂质离子的引入途径只有两个:途径化铝原料中的杂质;途径2是热场包括保温、发热体和坩埚引入的杂质。

图案化蓝宝石衬底的制备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20, 10(1), 63-74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3524727.html,/journal/m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513524727.html,/10.12677/ms.2020.101009 Study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Key Techniques of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 Zhiyuan Lai1, Kaihong Qiu2, Xiang Hou2, Jiangtao Zhang1, Zhongwei Hu1* 1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2Fujian Zoomking Technology Co., Ltd., Longyan Fujian Received: Dec. 31st, 2019; accepted: Jan. 13th, 2020; published: Jan. 20th, 2020 Abstract The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 (PSS) is a new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o improve the luminous rate of LE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 to improve the light-emitting rate of GaN-based LED, the effect of surface microstructure (geometry and size) on the luminous efficiency of LED, and focuses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s,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mask and graphic transfer technology, as well as two main methods of substrate preparation are: dry etching and wet corros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nano-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 is the ke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 Gallium Nitride (GaN), Mask, Etching 图案化蓝宝石衬底的制备方法及关键技术 分析 赖志远1,仇凯弘2,侯想2,张江涛1,胡中伟1 * 1华侨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福建厦门 2福建中晶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龙岩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31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1月20日 *通讯作者。

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回顾

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回顾 (2011-07-12 15:21:18) 转载 分类:蓝宝石晶体 标签: 蓝宝石 晶体生长 技术 历史 杂文 杂谈 引言 不少群众提出意见,博主说了这多不行的,能不能告诉广大投身蓝宝石长晶事业的什么设备行?说实话,这真的是为难我了!怎么讲?举个例子吧,Ky技术设备在Mono手里还真的是Ky,但到了你手里可能就是YY了。 可能你觉得受打击了,可是没有办法啊,事实如此啊,实话听 起来往往比较刺耳!本博主前面发表的《从缺陷的角度谈谈蓝宝石生长方向的选择》博文,迄今为止只有寥寥无几群众真正看出精髓所在..................................不服气群众可以留言谈谈自己了解了什么? 古人云“博古通今”、“温故知新”,我觉得很有道理,技术之道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对以往技术的熟练掌握、熟知精髓所在,没有

对以往技术的总结提炼,你就不可能对一个新技术真正的掌握。任何新技术新设备到你手里,充其量你只是一个熟练操作工而已。 还觉得不信的话,我就在这篇博文里用大家认为最古老的火焰法宝石生长的经验理论总结来给大家进行目前流行的衬底级蓝宝石晶体生长进行理论指导。 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简介

焰熔法(flame fusion technique)&维尔纳叶法(Verneuil technique) 1885年由弗雷米(E. Fremy)、弗尔(E. Feil)和乌泽(Wyse)一起,利用氢氧火焰熔化天然的红宝石粉末与重铬酸钾而制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日内瓦红宝石”。后来于1902年弗雷米的助手法国的化学家维尔纳叶(Verneuil)改进并发展这一技术使之能进行商业化生产。因此,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维尔纳叶法。 弗雷米(E. Fremy)、弗尔(E. Feil)和乌泽(Wyse)这几个哥们实际上就是做假珠宝的,一群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士。 博主对两类造假者比较佩服,一类是以人造珠宝以假乱真的,一类是造假文物的。首先、他们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其次、他们也无关民生大计;还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至于火焰法简单的描述我就不啰嗦了,我讲讲一些你所不知道的火焰法长宝石的一些前人总结;这些总结和经验对今天的任何一种新方法长蓝宝石单晶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100多年来火焰法工作者在气泡、微散射,晶体应力和晶体生长方向的关系,晶体生长方向与缺陷、成品率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数据总结,可以讲在各个宝石生长方法中研究数据是最完备的。在这篇博文里我只讲讲个人认为对其他方法有借鉴意义的一些总结。

数种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

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方法 自1885年由Fremy、Feil和Wyse利用氢氧火焰熔化天然红宝石粉末与重铬酸钾而制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日内瓦红宝石”,迄今人工生长蓝宝石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对于蓝宝石晶体质量、尺寸、形状的特殊要求,为了提高蓝宝石晶体的成品率、利用率以及降低成本,对蓝宝石的生长方法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显著。至今已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能力,为之配套服务的晶体生长设备——单晶炉也随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蓝宝石晶体应用市场的急剧膨胀,其设备和技术也在上世纪末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晶体尺寸从2吋扩大到目前的12吋。 低成本、高质量地生长大尺寸蓝宝石单晶已成为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总体说来,蓝宝石晶体生长方式可划分为溶液生长、熔体生长、气相生长三种,其中熔体生长方式因具有生长速率快,纯度高和晶体完整性好等特点,而成为是制备大尺寸和特定形状晶体的最常用的晶体生长方式。目前可用来以熔体生长方式人工生长蓝宝石晶体的方法主要有焰熔法、提拉法、区熔法、导模法、坩埚移动法、热交换法、温度梯度法、泡生法等。而泡生法工艺生长的蓝宝石晶体约为目前市场份额的70%。LED蓝宝石衬底晶体技术正属于一个处于正在发展的极端,由于晶体生长技术的保密性,其多数晶体生长设备都是根据客户要求按照工艺特点定做,或者采用其他晶体生长设备改造而成。下面介绍几种国际上目前主流的蓝宝石晶体生长方法。

图9 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技术发展 1 凯氏长晶法(Kyropoulos method) 简称KY法,中国大陆称之为泡生法。泡生法是Kyropoulos于1926年首先提出并用于晶体的生长,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方法都是用于大尺寸卤族晶体、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等晶体的制备与研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前苏联的Musatov改进,将此方法应用于蓝宝石单晶的制备。该方法生长的单晶,外型通常为梨形,晶体直径可以生长到比坩锅内径小10~30mm的尺寸。其原理与柴氏拉晶法(Czochralski method)类似,先将原料加热至熔点后熔化形成熔汤,再以单晶之晶种(Seed Crystal,又称籽晶棒)接触到熔汤表面,在晶种与熔汤的固液界面上开始生长和晶种相同晶体结构的单晶,晶种以极缓慢的速度往上拉升,但在晶种往上拉晶一段时间以形成晶颈,待熔汤与晶种界面的凝固速率稳定后,晶种便不再拉升,也没有作旋转,仅以控制冷却速率方式来使单晶从上方逐渐往下凝固,最后凝固成一整个单晶晶碇,图10即为泡生法(Kyropoulos method)的原理示意图。泡生法是利用温度控制来生长晶体,它与柴氏拉晶法最大的差异是只拉出晶颈,晶身部分是靠着温度变化来生长,少了拉升及旋转的干扰,比较好控制制程,并在拉晶颈的同时,调整加热器功率,使熔融的原料达到最合适的

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说明书 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镓(GaN)基Ⅲ族氮化物的异质外延生长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上生长高质量GaN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GaN基Ⅲ族氮化物是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物理、化学稳定性,是制造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短波长激光器、高功率晶体管、紫外光探测器等的理想材料。尽管GaN基LED早已实现产业化,但目前LED器件的发光效率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蓝宝石(Al2O3)是异质外延GaN薄膜最为通用的一种衬底材料,但由于蓝宝石与GaN外延层的晶格常数和热膨胀系数的失配,会引发界面处大量位错和缺陷的产生,缺陷密度高达108—1010/cm3,造成载流子泄露和非辐射复合中心增加,从而降低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另一方面由于GaN材料(折射率为2.5)和空气(折射率为1)的折射率差异较大,有源区产生的光子有70%在GaN层上下两个界面处发生多次全反射,降低了器件的光提取效率。图形化衬底技术通过在衬底表面制作细微结构图形,图形的存在有利于GaN外延层中的应力弛豫,且能抑制外延材料生长过程中向上延升的位错,从而提高器件的内量子效率;而且图形化衬底能使原本在临界角范围外的光线通过图形的反射重新进入到临界角内出射,因此提高了光提取效率。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基于蓝宝石衬底的低温生长缓冲层和高温生长GaN外延层的“两步法”工艺是一项成熟技术。但是与非图形衬底相比,图形化衬底表面均匀分布的图形将使GaN初期的生长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如直接采用普通蓝宝石衬底上的GaN生长工艺,可能会导致GaN薄膜出现表面粗糙、晶体质量差的现象,所以基于图形化衬底的GaN生长工艺参数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变。其工艺应保证如下要求:a、表面平整;b、晶体质量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上生长高质量GaN薄膜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生长初期采用低Ⅴ/Ⅲ比(氨气与镓源摩尔流量比)生长来改变生长模式,以获得表面平整及晶体质量良好的GaN薄膜。 本发明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技术。在MOCVD外延生长GaN材料过程中,在位监控是

国家标准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表面残留金属元素测量方法

国家标准《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表面残留金属元素测量方法》 (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立项目的和意义 受益于LED照明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蓝宝石单晶产业发展迅猛,未来全球蓝宝石产业发展的重心在中国,但是目前国内有关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行业方法方面的标准还较为欠缺,因此,制定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表面残留金属元素测量方法标准很有必要。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表面残留金属元素的测量方法,避免因为金属残留原因造成的后道工序污染、成本升高及质量下降等问题,促进我国蓝宝石产业内部的平稳流动及互惠互利。该标准可填补国内蓝宝石抛光衬底片在表面金属残留检测及定性定量方面标准的空白,对于我国蓝宝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3]90号)的要求,《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表面残留金属元素测量方法》由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本标准,计划编号为20132165-T-469,完成年限为2015年。 3 编制单位简况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通股份”)是国内首家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重点发展磁性材料及LED晶体材料,是集科研、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具有丰富的标准化研究、管理能力和经验。 4 主要工作过程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收到项目计划后开始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确定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并落实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成立标准起草组。标准起草组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共召开五次会议,不断修改、完善标准草案,形成了标准的讨论稿。 2014年11月,由全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会组织,在江苏省徐州市对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起草的《蓝宝石抛光衬底片表面残留金属元素测量方法》

蓝宝石应力

蓝宝石应力 1. 概述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晶体内存在的应力将引起应变,当应变超过了晶体材料本身塑性形变的屈服极限时,晶体将发生开裂。一般来说,根据晶体内应力的形成原因,可将其分为三类:热应力,化学应力和结构应力。 1.1热应力 蓝宝石晶体在从结晶温度冷却至室温过程中并不发生相结构的转变,因此,晶体内应力主要是由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晶体热应力正比于晶体内的温度梯度、晶体热膨胀系数及晶体直径。最大热应力总是出现在籽晶与新生晶体的界面区域,较大热应力一般出现在结晶界面、放肩、收尾及直径发生突变的部位,在等径部位热应力相对较小。 1.2结构应力 由特定材料构建成的一个功能性物体叫做结构,在结构的材料内部纤维受到结构自身重力或者外界作用力下,纤维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的能量来自于材料所受的应力,这种应力就叫结构应力。 2. 产生因素 晶体全开裂主要与晶体的生长速率和冷却速率有关,生长速率或冷却速率过快,必将使晶体整体的热应力过大。当热应力值超过屈服应力时,裂纹大量萌生,不断扩展,相互交织造成晶体整体碎裂,具有此种裂纹的晶体已失去使用价值,应当严格避免。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和多次实验证明,采用匀速的降温程序,降温速率控制在1.5~3.0 K/h的范围

内,晶体生长速率为1.0~5.0 mm/h;依据蓝宝石晶体退火工艺,晶体强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在10~30 K/h范围内设计晶体的冷却程序,完成晶体的退火和冷却。此晶体生长速率及冷却程序,可使晶体的整体碎裂得到有效控制。 在晶体生长中时常发现在晶体的引晶、放肩及晶体直径突变等部位发生裂纹萌生,并沿特定的晶面扩展。具有该种裂纹的晶体虽然仍可利用,但会使器件的尺寸受到一定的限制,降低晶体坯料的利用率,故应尽力避免。 此种裂纹的形成与泡生法晶体生长控制工艺密切相关。在晶体生长的引晶和放肩阶段主要是通过调节热交换器的散热能力来控制晶体生长,在籽晶和新生晶体的界面区域,受热交换器工作流体温度的影响较显著,温度梯度较大。同时,在此阶段需不断的调整晶体的生长 状态,造成此位置晶体外形不规则以及较高的缺陷浓度等都极易引起应力集中,裂纹萌生的机率也相对较大。在后续实验中,本实验室采用加长籽晶杆长度,增加温度梯度过渡区长度和恒定热交换器工作流体温度等措施来控制该区域的裂纹萌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检测方法 检测工具为应力仪。 台式应力仪:S-18应力测试仪应用范围广泛。该仪器可以从水平或垂直角度,对玻璃和塑料配件进行检测,大多运用于品控。S-18有足够大的使用空间供各种产品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主要通过手持被测物体在偏光下进行观察测量。 标准配置的S-18包括一个光源,一个装有四分之一波盘的分析器和另一个装有四分之一波盘的偏光装置。S-18应力仪中已经置入了一块全波盘。 S-18应力测试仪使用时要垂直放置。机身上有2对橡胶脚垫减震器,便于从水平或垂直方向操作。 应力仪功能的优越点 应力仪是一种无损检测应力情况的机器,便于人们在生产国产中更直观的判别样品的应力情况。做好分析应力的情况,更好的改进生产工艺,做出更好的产品。 应力仪的操作简便易学,机器性能一般可以稳定维持3-5年。

LED半导体照明衬底类型及其测量技术

LED半导体照明衬底类型及其测量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村修二发明高亮度蓝光LED以来,基于GaN基蓝光LED和黄色荧光粉组合发出白光方式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商品化白光LED的光效已经超过150 lm/W,而实验室水平已经超过了200 lm/W,远远高于传统白炽灯(15 lm/W)和荧光灯(80 lm/W)的水平。从市场看,LED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液晶背光源、交通指示灯、室外照明等领域,并已经开始向室内照明、汽车灯、舞台灯光、特种照明等市场渗透,未来有望全面替换传统光源。 半导体照明光源的质量和LED芯片的质量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LED的光效(尤其是大功率工作下的光效)、可靠性、寿命是LED材料和芯片技术发展的目标。 LED半导体衬底分类 (1)图形衬底 衬底是支撑外延薄膜的基底,由于缺乏同质衬底,GaN基LED一般生长在蓝宝石、SiC、Si等异质衬底之上。发展至今,蓝宝石已经成为性价比最高的衬底,使用最为广泛。由于GaN的折射率比蓝宝石高,为了减少从LED出射的光在衬底界面的全发射,目前正装芯片一般都在图形衬底上进行材料外延以提高光的散射。常见的图形衬底图案一般是按六边形密排的尺寸为微米量级的圆锥阵列,可以将LED的光提取效率提高至60%以上。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利用图形衬底并结合一定的生长工艺可以控制GaN中位错的延伸方向从而有效降低GaN 外延层的位错密度。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图形衬底依然是正装芯片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 未来图形衬底的发展方向是向更小的尺寸发展。目前,受限于制作成本,蓝宝石图形衬底一般采用接触式曝光和ICP干法刻蚀的方法进行制作,尺寸只能做到微米量级。如能进一步减小尺寸至和光波长可比拟的百nm量级,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光的散射能力。甚至可以做成周期性结构,利用二维光子晶体的物理效应进一步提高光提取效率。纳米图形的制作方法包括电子束曝光、纳米压印、纳米小球自组装等,从成本上考虑,后两者更适合用于衬底的加工制作。 (2)大尺寸衬底 目前,产业界中仍以2英寸蓝宝石衬底为主流,某些国际大厂已经在使用3英寸甚至4英寸衬底,未来有望扩大至6英寸衬底。衬底尺寸的扩大有利于减小外延片的边缘效应,提

蓝宝石衬底上增透膜

1.增透膜 蓝宝石衬底上增透膜 氧化硅(SiO2)膜具有熔点高、抗磨耐腐蚀、保护能力强、对光的散射吸收小等优良性能,使得SiO2非常适合用作提高蓝宝石高温强度及增透保护薄膜。 利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出所设计的增透膜系。结果表明,蓝宝石衬底上镀单层及多层增透膜系后红外透过率明显提高;当蓝宝石衬底双面镀SiO2膜后,在 3~5um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达到96.43%,比未镀膜时的平均透过率87.01%提高了9.42%,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 2.高反膜 制备出高性能的 193nm激光高反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对不同材料组合高反膜性能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应用于高反膜膜材料组合进

行了优化选择,以NdF3/AlF3为材料对,设计制备了193nm高反膜。193nm氟化物高反膜的反射率达到96%。 3.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要求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尽可能低(吸收比尽可能高),在红外波段反射率尽可能高(发射率尽可能低)。 AlCN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由玻璃基片上相继沉积的五层膜构成:最下面是一层非反应溅射沉积的足够厚的(200nm左右)铝金属膜。其上是反应溅射制备的成份渐变的四层AlCN薄膜,按从底层到表层的顺序,Al的含量逐渐减少,而N、C的含量逐渐增多,直到表层的介质膜。按此顺序,我们将这四层膜依次称为AlCN-1,AlCN-2,AlCN-3,AlCN-4。

4.光无源器件薄膜 光无源器件包括光纤连接器、光衰减器、光耦合器、光波分复用器、光隔离器、光开关、光调制器等,它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工作原理遵循光线理论和电磁波理论,故薄膜器件部分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与薄膜技术息息相关。 例如,大容量光纤通信要求光纤连接器插入损耗在0.1~0.5dB之间,平均值为 0.3dB,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可望降低到0.1dB,大大提高回波损耗。如果采用镀膜工艺在光纤连接器球面上镀增透膜,如SiO2、Ta2O5、MgF2、ZnO2、Al2O3、CeO2等使回波损耗提高到70dB以上。同时在插针的端面采用光集成工艺,镀上半透膜、减反膜和偏振膜,可以组成不同功能的多用插头。此外,波分复用器(WDM)在宽带高速光通信系统、接入网、全光网络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干涉膜型波分复用器采用的是由多层介质膜镀制成的截止滤波片或带通滤波片,如1310/1550nm的波分复用器用的是长波通和带通滤波膜,采用的膜料大多是SiO2和TiO2。当多层介质膜为超窄带滤波膜时,即可构成密集型波分复用器(DWDM),复用间隔可小至1nm。这种滤波片是在多腔微离子体条件下制备的高稳定带通滤波片,其波长随温度变化小于0.004nm/℃。 5.软X射线多层膜 制备软X射线多层膜最常用的有三种方法:电子束蒸发、离子束溅射以及磁控溅射。用DC和RF磁控溅射法制备出了波长小于10nm波段的Mo/B4C软X射线多层膜反射镜。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的测量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制备出的 Mo/B4C软X射线多层膜周期结构非常好,表(界)面粗糙度非常小,约为0.4nm。

蓝宝石晶体生长设备

大规格蓝宝石单晶体生长炉技术说明 一、项目市场背景 α-Al2O3单晶又称蓝宝石,俗称刚玉,是一种简单配位型氧化物晶体。蓝宝石晶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强度高、硬度大、耐冲刷,可在接近2000℃高温的恶劣条件下工作,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红外军事装置、卫星空间技术、高强度激光的窗口材料。其独特的晶格结构、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热学性能使蓝宝石晶体成为实际应用的半导体GaN/Al2O3发光二极管(LED),大规模集成电路SOI和SOS及超导纳米结构薄膜等最为理想的衬底材料。低成本、高质量地生长大尺寸蓝宝石单晶已成为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蓝宝石晶体生长方式可划分为溶液生长、熔体生长、气相生长三种,其中熔体生长方式因具有生长速率快,纯度高和晶体完整性好等特点,而成为是制备大尺寸和特定形状晶体的最常用的晶体生长方式。目前可用来以熔体生长方式人工生长蓝宝石晶体的方法主要有熔焰法、提拉法、区熔法、坩埚移动法、热交换法、温度梯度法和泡生法等。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和局限性,较难满足未来蓝宝石晶体的大尺寸、高质量、低成本发展需求。例如,熔焰法、提拉法、区熔法等方法生长的晶体质量和尺寸都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光学器件的高性能要

求;热交换法、温度梯度法和泡生法等方法生长的蓝宝石晶体尺寸大,质量较好,但热交换法需要大量氦气作冷却剂,温度梯度法、泡生法生长的蓝宝石晶体坯料需要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坯料的后续处理工艺比较复杂、成本高。 二、微提拉旋转泡生法制备蓝宝石晶体工艺技术说明 微提拉旋转泡生法制备蓝宝石晶体方法在对泡生法和提拉法改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于生长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方法,主要在乌克兰顿涅茨公司生产的 Ikal-220型晶体生长炉的基础上改进和开发。晶体生长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加热体、冷却系统和热防护系统等。微提拉旋转泡生法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控系统内的热量输运来控制整个晶体的生长过程,因此加热体与热防护系统的设计,热交换器工作流体的选择、散热能力的设计,晶体生长速率、冷却速率的控制等工艺问题对能否生长出品质优良的蓝宝石晶体都至关重要。 微提拉旋转泡生法制备蓝宝石晶体,生长设备集水、电、气于一体,主要由能量供应与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晶体生长室、真空系统、水冷系统及其它附属设备等组成。传动系统作为籽晶杆(热交换器)提拉和旋转运动的导向和传动机构,与立柱相连位于炉筒之上,其主要由籽晶杆(热交换器)的升降、旋转装置组成。提拉传动装置由籽晶杆(热交换器)的快速及慢速升降系统两部分组成。籽晶杆(热交换器)的慢速升降系统由稀土永磁直流力矩电机,通过谐波减速器与精密滚珠丝杠相连,经滚动直线导轨导向,托动滑块实现籽晶杆(热交换器)在拉晶过程中的慢速升降运动。籽晶杆(热交换器)的快速升降系统由快速伺服电机经由谐波减速器上的蜗杆、蜗杆副与谐波的联动实现。籽晶杆的旋转运动由稀土永磁式伺服电机通过楔形带传动实现。该传动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承载能力大,速度稳定、可靠,无振动、无爬行等特点。采用精密加热,其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控制的特点。在热防护系统方面,该设计保温罩具有调节气氛,防辐射性能好,保温隔热层热导率小,材料热稳定性好,长期工作不掉渣,不起皮,具有对晶体生长环境污染小,便于清洁等优点。选用金属钼坩埚,并依据设计的晶体生长尺寸、质量来设计坩埚的内径、净深、壁厚等几何尺寸,每炉最大可制备D200mmX200mm,重量25Kg蓝宝石单晶体。Al2O3原料晶体生长原料采用纯度为5N的高纯氧化铝粉或熔焰法制备的蓝宝石碎晶。 从熔体中结晶合成宝石的基本过程是:粉末原料→加热→熔化→冷却→超过临界过冷度→结晶。 99.99%以上纯度氧化铝粉末加有机黏结剂,在压力机上形成坯体;先将该坯体预先烧成半熟状态的氧化铝块,置入炉内预烧,将炉抽真空排出杂质气体,先后启动机械泵、扩散泵,抽真空至10↑[-3]-10↑[-4]Pa,当炉温达1500-1800℃充入混合保护气体,继续升温至设定温度(2100-2250℃);(3)炉温达设定温度后,保温4-8小时,调节炉膛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