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

目录

一、人力资源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资源 (3)

(一)人力资源的优势造就了中关村的辉煌 (3)

(二)人力资源是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

(三)人力资源规划对实现园区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4)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5)

(一)得天独厚的地区科研教育资源优势 (5)

(二)人力资源质和量均居国内科技园区首位 (5)

1、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已形成,从业人员数量巨大 (5)

2、人力资源整体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6)

(三)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6)

1、人力资源吸纳的政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6)

2、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6)

(四)创业者群体和以创业为核心的园区文化已初步形成 (7)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7)

(一)区域科研教育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7)

(二)高层次人才的吸纳与激励机制面临挑战 (7)

(三)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9)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尽完备 (9)

(五)人才中介市场化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9)

(六)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园区环境建设亟待改善 (9)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0)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10)

1、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10)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10)

3、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和重点 (10)

4、体现科学、务实、改革的精神,注重应用性和操作性 (10)

5、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高标准的制定规划 (11)

6、以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为核心,充分挖掘潜能 (11)

(二)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11)

1、总体目标 (11)

2、到2005年的具体目标 (11)

五、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12)

(一)完善园区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体系 (12)

(二)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互动 (14)

(三)推动企业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14)

(四)搭建全方位的园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15)

(五)大力发展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机构 (15)

(六)发展培训产业,实施“中关村英才计划” (16)

(七)加快园区建设,优化发挥人力资源能力的配套环境 (16)

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

在我国加入WTO,经济走向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构筑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关系到能否完成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一区三基地”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世界一流园区的战略性目标。

按照“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本着科学与创新的精神,针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依照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战略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遵循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发展战略,围绕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中关村科技园区2002年到2005年的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资源

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而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所拥有的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则是无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人力资源的优势造就了中关村的辉煌

从1980年在中关村成立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就闻名全国。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所成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随之诞生。其后,“中关村”就像磁石般吸引着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们,纷纷走出“象牙塔”,开始了他们充满挑战性的中国式“硅谷”的实践历程,积聚在他们身上的智力资本不断得以释放。如果没有中关村地区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没有一批高素质人才的存在,就不会有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今天。

经过近15年的砥砺,今天,原有的试验区已经发展成闻名海内外的,以“一区多园”为格局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园区内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中关村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实现了党和政府所一再强调和倡导的,科技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伟大思想,更重要的是,通过园区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掌握先进科技和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的存在和生长,成为中关村地区宝贵的发展资源,也使得区内优秀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要素,取代了传统上人们一再所强调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统治地位,成为不可代替的、第一位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上的优势,造就了中关村历史上的辉煌。

(二)人力资源是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是资本追逐知本的时代,科技和人才是影响科技园区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人才作为科技的载体,其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决定了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国际竞争中,对资源、市场的争夺,已让位于对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竞争力的强弱将以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体现出来。

随着国内其它地区经济的不断崛起,地区之间的政策、体制与机制进一步趋同,中关村园区所依存的区位政策优势有所减弱。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因其拥有的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显然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最值得关注的,也是必须加以关注的重点。中关村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主的一批优秀的大学,拥有数十万名全国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拥有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和代表着中国科技最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吸引了成千上万国内外优秀高科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技术、通晓管理的创业人才。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果发挥得当,将这种资源转化为能力,它势必在未来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持续竞争和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战略支持。

(三)人力资源规划对实现园区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中关村科技园区已进入“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时期”,制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同时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总体战略规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目标,21世纪的前10年,“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未来3年,是园区实现“五年上台阶”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能否发挥中关村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并不断提升园区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是能否实现上述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的兴起,园区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面临着来自园区内外以及全球竞争的新的挑战。只有制定和实施园区阶段性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在清晰、准确的分析园区人力资源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园区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才能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有效地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保持园区未来可持续的人才竞争优势。因此,根据《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以及《北京市“十五”时期人才事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制定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有着特殊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国内高科技企业最密集的地区,催生了一批科技创业者,凝聚了众多科技与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一)得天独厚的地区科研教育资源优势

2001年北京市共有各级各类教育人口337万人(含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和教职工人员总数)。

其中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4万人,在学博士生2.2万人,硕士生5.7万人,专任教师3.4万人。成人高校41所,在校生31.5万人。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政策区范围内,共有各类科研院所113家,普通高等院校31所(另有二所分校)。这31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209575人,硕士研究生40469人,博士研究生14984人,专任教师24244人。

因此,中关村科技园区地域范围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绝对数量大,密集程度高,智力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国内仅有也是世界罕见的。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教育科研资源的优势,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提供了大量的高智力的人力资源。同时,一批校办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开辟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力资源转化的新途径。可以说,没有中关村地区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就没有中关村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今天,而且其还将以不可替代与仿效的地位,为园区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人力资源质和量均居国内科技园区首位

1、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已形成,从业人员数量巨大

截止到2002年底,在园区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达9673家,分布在海淀园、昌平园、丰台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主要从事于电子信息、生命科学及新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五大支柱高科技产业。其中从园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海淀园,从产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产业。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从业人员总数,在经历了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大幅增长时期后,已经从1988年的1.01万人,增加到2002年末的40.6万人。

2、人力资源整体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园区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征。2001年底,从业者的平均年龄约为33.4岁,40岁以下的中青年占绝大多数(76.9%)。而这种年轻化是与知识化相对应的,整体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几乎占到一半(46.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更是高达65%。近年来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形成高潮,进一步优化了园区人力资源结构。

在职业分布上,整个园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为96647人,几乎占到同期北京市全部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一半。其中研究开发人员总数为64613人,占到园区企业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21.2%。正是这支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提供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1、人力资源吸纳的政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为了吸纳、积聚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近年来,从中央、北京市到相关区,不断突破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的约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从早期的18条到33条,以及《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暂行规定》、《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等,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引进与吸纳的政策体系,大大强化了人才引进工作方面的市场化政策的力度。同时,设立诸如一站式办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等专门的服务机构,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

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力资源的吸纳能力大大加强,吸纳体系逐步形成。留学归国人员已从1992年的186人,增加到2002年5月底的3569人,是1999年的3.5倍;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1223家,超过园区总企业数的10%。自《工作居住证》政策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为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3474名外地人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6.8%,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占57.2%,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40.6%。2001年,因《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作用,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指标、户籍障碍,园区当年招收非本地生源大学毕业生5500名。

2、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中关村科技园区人才中介的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园区企业和个人利用人才中介的有效需求不断提升,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人力资源的市场体系初步

形成。

2001年,北京市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702场,参会单位35598家,参会人员数量为1301973人。在园区企业中,有37.3%的普通员工通过这些招聘会进入企业。网上人才市场和人才服务发展迅速,目前,北京市已有30余家专业性的人才网站,在园区企业中,有41.83%的普通员工通过网上招聘进入企业。人才中介机构业务范围由早期单纯的人事代理,拓展到猎头、咨询、培训、人事测评等服务项目。

(四)创业者群体和以创业为核心的园区文化已初步形成

继198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中关村率先创办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以来,中关村催生了一大批的创业型的企业家。随着体制转轨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创业者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成长路径的趋势。中关村地区的创业者群体引领了观念和体制上的创新,创建了承载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关村已形成一种创业型的环境。大批知识型人才的聚集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创新源。创业已成为中关村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成为中关村有别于国内其他园区的一个显著特征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一文化环境的特性,在交流中不断强化、发展,形成了促进创新和创业的外部大环境。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至今,已经构筑了园区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园区现有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人才吸纳、维系和激励园区产业发展所需各项支撑环境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园区整体的人力资源效益不高,距世界一流园区尚有很大差距。

(一)区域科研教育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从人力资源交流的角度来看,由于政府导向的教育科研体制和市场导向的企业需求之间的分离,使得中关村地区目前的区位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另外,中关村高新企业对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以及高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足,应届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导致每年只有较低比例的本地高校毕业生到园区内的高新企业工作。

(二)高层次人才的吸纳与激励机制面临挑战

对中关村未来的发展而言,高层次的人才是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人群,所谓高层次的人才的概

念是指学历高,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目前主要包括三类人群:一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二是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未来发展关键人才,三是留学归国人员。

●中关村科技园区从业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虽较高,但整体学历结构呈现出显著的“顶部

小、肩部大”的特征,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员比例只为7.8%,低于台湾新竹(16.38%)和新加坡科技园(28%)。而且,从1995年至2001年7年间,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指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职业经理人、国际商务人

才、熟悉创业资本投资规则的风险投资人才、项目管理人才等高智力型人才,他们都是中关村未来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目前这几类关键人才总量的不足,构成了中关村未来发展的人才瓶颈。

●在吸引留学人员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虽其增量较大,但总体存量仍然较低。

在留学人员的信息收集、引进的配套服务措施、重点创业项目后期跟踪与支持力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面对园区目前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在今后的人才引进工作中将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第一,由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有规模、有影响、对高层次人才有较强吸纳能力的企业数量少,因此园区发展目标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实际的有效需求不匹配,导致园区目前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

第二,引进的人才在进行迁移时,往往会面临着较高的转移成本。调查显示,这类人群对住房、子女入学等家属安置政策的重视高于对引进人才本人户籍的重视,而这种转移成本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制度性成本,个人不愿承担,企业也难以负担,而相关政策对于这种需求方向的转移没有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如何改进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人才引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第三,长期激励机制对于吸纳、激励和维系高科技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产权制度改革和对科技成果转化者的奖励办法的改进,在企业当中呼声较高。但从目前看,中关村企业实行股权等长期激励还缺乏必要的配套条件,一方面企业自身缺乏科学、严格的绩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外部市场条件,诸如有效的资本市场和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等。特别是在公司法、证券法、税法、财务制度等方面目前都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支持,使得长期激励机制运作起来困难重重。

(三)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中关村企业虽然对人力资源工作越来越重视,但企业的一线经理,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可程度仍然不高。大部分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意识和能力还未形成,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技术和手段。对于构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平台的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甄选、工作评价、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等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手段了解不多,并且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因此,在观念和技术方法的制约下,导致大多数园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职能远没有充分得到体现,企业的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尽完备

目前中关村园区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源指标体系,所能提供的信息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一是由于企业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滞后,企业申报信息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园区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通畅,信息共享能力不强,导致信息的使用效率不高或低水平重复采集;三是信息采集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规范的社会调查机制,采用的往往是“运动式”的调查形式,难以得到企业的有效配合。

由于信息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获取相关人力资源信息时难度很大。调查显示,薪酬信息和员工信用信息是最难获得的人力资源信息。另外由于缺乏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也难以准确判断园区未来究竟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导致人力资源开发与引进工作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

(五)人才中介市场化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的人才中介市场,由政府主办的中介机构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般层次人才的流动方面发挥着相当的作用,但对中高层人员流动,作用有限。调查显示,40.3%的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员工和熟人推荐的方式招聘所需的中高层人员,而人才交流会和猎头公司两种途径只分别占19.4%和16.4%。虽然个别人才中介机构在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流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上看,其数量和质量均不高,离市场化仍有很大的距离。人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也大大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对专业化人才中介服务的需求。

(六)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园区环境建设亟待改善

园区其他支撑条件和环境的建设水平不高,也成为阻碍人力资源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道路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加大了在园区内工作与生活的成本;投融资体制,

尤其是风险投资体系不完善,限制了园区创业者的培育与成长;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这种状况不利于人才的稳定与吸引;中介及社会服务体系不尽完善,不利于园区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2002-2005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五年上台阶”的关键时期,也是整个园区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为此,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是本次人力资源规划的首要任务。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人力资源能力与机制建设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为园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目的,根据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着眼实现世界一流园区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中心”,充分发挥园区密集的智力资源优势,努力探索一条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发展道路。

1、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与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世界一流园区的战略定位相适应,与整个园区的战略安排同步进行,并为整个园区及各相关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要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注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能力与机制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3、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和重点

要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使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匹配。同时必须突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所需高科技人才、留学归国人员及其他关键性人才这些主体性资源设计重点工作措施,最终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4、体现科学、务实、改革的精神,注重应用性和操作性

要以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新的环境,时刻可能会遇到的新问题,要有创新意识,着眼机制与体制创新,走以改革求发展的道路。

5、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高标准的制定规划

要放眼全球,面向世界,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定位在国际人才集聚中心这样一个高度,力争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到更多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6、以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为核心,充分挖掘潜能

规划的制定不仅要注意数量的增加,结构的调整,质量的提高,更应注重人力资源效益的提升。为此,不仅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与引进的力度,更要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增进人力资源的运作效率。

(二)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为到2010年实现“世界一流园区”的奋斗目标,不仅要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科技产业的“高新园区”,而且还要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人力资源能力高、机制新的人力资源“高新园区”,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高智力人才的凝聚中心、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示范中心、综合环境良好的创业中心。

2、到2005年的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模目标:

到2005年,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从业人员总数达到62万人。其中海淀园的从业人数将达到47万多人。留学归国人员达到5000人。

●人力资源结构目标:

根据产业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发展目标,人力资源规划既要考虑高层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吸纳和培养,也要重视大批适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建立与园区产业目标相适应的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

在产业分布中,电子信息产业为35.05万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为8.96万人,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产业为4.25万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7万人,其他产业为6.74万人。

在学历结构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本科学历人员将分别达到10%和40%。在职业结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将达到16.6万人,其中研究人员达到13.1万人。

●人力资源硬环境目标:

在交通设施方面,建立一个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便捷、高效、安全、舒适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系统;在通讯设施方面,建成一个以

数字化、综合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满足未来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在住

房和生态环境方面,建成舒适宁静、人居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将园区建设成环境

优美、交通发达,市政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齐备的“生态科技园”,使产业、科技、

经济、教育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人力资源软环境目标:

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关村智力密集和“政策特区”的优势,建设宽松的人才政策体系、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及专业化、多元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创业孵

化体系。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形成以市场建设为核心、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制。

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完善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和信用机制。从而营造吸纳、

激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体制环境,保障中关村在新世纪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

领先地位,使复合型、创新性、国际性人才成为中关村迈向世界一流园区的中流砥柱。

●人力资源微观机制目标:

尽快实现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规范的招聘甄选、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

开发和管理体系,完善资本市场,鼓励企业推行长期激励制度。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高

新企业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制度。

五、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为完成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历史使命,切实贯彻与体现规划指导思想的要求,着眼于解决限制园区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而实现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将主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完善园区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体系

1、全面放开应届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的分配政策。对到园区企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免收各种

形式的培养费;每年编制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所需专业的毕业生信息指南,向园区内的企业

发布。

2、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为改变以前粗放式的人才引进模式,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重点引进的职业和专业目录。率先借鉴国际上通行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科学的指标评价模型,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引进人才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采取不同的配套服务政策,从而导向性地改善园区的人力资源结构。

3、落实与完善现有人才引进的配套措施。做好人才引进政策配套措施的落实工作,解决好引进人才在办理集体户口、养老等社会保险的跨地区转移、家属子女落户、购车、办理驾照、购房贷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建立投诉渠道,保证各项人才引进政策的有效落实,使他们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

4、继续加大吸引留学人员的力度。在现有硅谷、东京、阿姆斯特丹三个海外联络机构的基础上,继续在美国东海岸、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等留学生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新的联络机构。依托这些海外联络机构,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联系,做好留学人员的信息收集工作。建立中关村留学人员网站,积极宣传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成就与留学人员政策。切实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加强和完善引进留学人员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创业孵化体系,拓展孵化器的服务功能,尤其是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拥有原创性技术的高科技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5、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与智力的引进渠道。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引导园区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多渠道引进国际性人才,要重点引进一批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聘请顾问、交流讲学、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跨国公司、金融机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一流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智力资源。开展两岸四地人力资源交流计划。

6、继续推进股权激励政策的试点。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和北京市有关文件,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股权激励政策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对人力资本进行科学考核和量化的法律法规。

7、制定促进人力资源效益提升的税收扶持政策。在中关村园区试行对个人收入用于投资实行相应的退、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将国家针对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广到园区所有高新技术企业。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8、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定期召开政策发布和咨询会,向企业全面宣传政策,接受企业询问。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府网站,将与人力资源信息有关的各类信息,如税收、住房、户籍、职称、

亲属安置、子女入学等信息纳入专门的人力资源网,对最新政策加以及时报道。

(二)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互动

1、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借鉴目前中关村校办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经验,探索校企联合的定制化培养模式,更大规模地开展企业与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合作培养,并将培养的范围从单纯的工程专业扩大到管理、财经等各个专业领域。鼓励学校进一步开放课堂,鼓励中关村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或接受网络教育。

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人员以多种方式流向企业。积极推动教育与科研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为教育科研体系和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建立更多的通道。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个人产权制度,促进以人员流动带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引导和鼓励有市场眼光的高素质人才以多种方式流向企业。

3、借助行业协会组织,架起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人力资源交流的桥梁。组织企业和高校建立固定的联谊制度,协助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型的人才培养互动关系;建立在校学生信息库,充当在校生到企业毕业实习或假期打工的中介;建立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库,为企业和专家之间的交流充当桥梁;为学校与企业培训信息的交流提供平台。

(三)推动企业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1、总结和推广典型企业经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研究与总结园区优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建立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示范企业”挂牌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将示范企业的经验进行推广,帮助园区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依托人力资源经理协会和其他协会组织,举办年度的“十佳人力资源经理”评选活动,鼓励园区企业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依托园区社团组织,搭建企业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专题论坛、讲座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人力资源管理的学者,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专家,以及知名企业的总裁、人力资源经理等,向企业介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最新动态,交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3、成立“中关村人力资源专家顾问组”。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成立“中关村人力资源专家顾问组”,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作用,为园区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培训、讲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网络建设的优势,与著名网站开设定期“人力资源管理网上论坛”,由专家顾问通过网络与园区企业管理者展开讨论,向企业提供咨询意见等。

(四)搭建全方位的园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1、建立中关村人力资源动态信息系统。首先建立符合中关村科技园区特点与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园区人力资源环境指标系统”、“园区人力资源社会指标系统”、“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指标系统”以及“标杆企业人力资源指标系统”四个系统,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园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其次要推进专业化的信息采集与研究工作;同时要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渠道。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市场化的人力资源信息。

2、启动园区个人职业信用体系建设。在园区内应逐步建立个人职业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政府发挥启动和引导作用,调动个人、企业和协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在现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纪录员工详实的个人职业信用记录,使之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信用资本。

3、建立留学人员及国外专家信息库。该信息库按国别、行业、专业、学科、层次等分类,存入海外留学人员及各类高级人才资源信息。通过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及中关村管委会驻海外联络机构收集有关留学人员及国外人才的信息。信息库应提供详尽分类资料及分析,为园区智力资源引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五)大力发展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机构

1、积极推进政府办人才服务机构的市场化、企业化进程,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将政府委托业务如档案管理、户籍管理、组织关系管理等功能进行有效合并,将其他社会化、市场化的功能独立出来,形成具有企业法人性质的经营实体,纳入人才中介协会的管理范围。真正改变人才中介机构的传统体制、实现机制转换,并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人才中介机构竞争力的提升。

2、大力发展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机构。支持园区内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强同业或跨行业的联合,扩大资产经营规模,并向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经营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品牌优势、规模效益、能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人才中介机构。建立园区的专业人才市场,推动人才市场向信息网络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利用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与周边市场及国外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合作,增强人才市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3、吸引国际知名人才中介机构进驻中关村园区。发挥园区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利用国家和北京市初步开放人才中介市场的契机,积极与国际著名的人才中介机构联系,率先吸引一批管理规范、按国际惯例运作、经验丰富的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进驻中关村,带动园区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并充当起中关村地区和国际进行人才交流的桥梁和枢纽。

(六)发展培训产业,实施“中关村英才计划”

1、整合培训市场,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利用中关村园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政府引导、行业主管、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培训网络体系,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专业性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中心,逐步建立起一个高层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努力实施培训内容的外向化和国际标准化,在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国际标准化考核。引进国外的著名培训机构和名牌课程进入中关村,建立培训基地。

2、建立高效灵敏、反映园区企业培训需求的信息系统。构建一个全面的在职培训信息网络,包括专业课程系统、技能培训和鉴定系统、师资调配系统等。逐步使在职培训信息网形成的信息资源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主动与各高等院校合作,及时反馈个人需求信息,协助高校根据需求结构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专业结构,培养“适用性人才”。

3、实施“中关村英才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园区企业中挑选优秀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向他们提供到国际著名学府和公司学习交流的机会,亲身体验世界先进水平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开拓国际化视野,提升他们的素质,推动园区企业管理水平。

4、加快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扩大现有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规模,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企业博士后分站,为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配套服务政策。

5、构建“中关村培训资助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资,提高企业培训的人力资本效益。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收费低廉的高级经营管理研修课程,协助创业者提高综合能力。中关村管委会继续开办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公益性讲座,向社会免费开放。

(七)加快园区建设,优化发挥人力资源能力的配套环境

1、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园区的硬环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未来3年的发展中,仅园区内高新企业的从业人员就将增加20多万人,将会给园区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应继续大力度的进行园区道路、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2、实施高层次人才的“安居工程”。加快对中关村住房环境的改善,实施高层次人才的“安居工程”,具体内容包括:依托政府土地与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支持,充分整合现有存量资源,争取2年内完成50万平方米“住房合作社”以及5万平方米“青年公寓”和“留学人员周转公寓”的

建设。结合人才引进的评价制度,优先满足园区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3、扩大园区企业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园区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执

法力度,教育和动员职工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企业依法向社会保障机构交缴社会保险费。

4、营造良好的外部创业环境。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律的风险投资机制,

加速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风险投资体系,构建风险资本网络,培训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风险投资人才,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创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包括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评估、市场策划、融资服务等,降低科技人员的创业成本,提高被孵化企业的成功率和质量。

5、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园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努力打造“中关村”品牌,向全社会推广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概念,向全世界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魅力,提升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知名度和凝聚力,使中关村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象征,成为市场化、国际化的象征,成为能使个人人力资源能力和价值增值的象征。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

园区发展规划 一、园区概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位于朝阳区东北部,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是朝阳区三大功能区之一的电子城功能区的核心区。现包括东区(酒仙桥)、西区(望京)、北区及健翔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光电显示、计算机与网络三大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园区四至范围 东区:东至京驼房营路、万红路、京包铁路、五环路;南至坝河、酒仙桥路、体育场路;西至机场高速公路、将台西路、芳园南街;北至机场高速公路、京包铁路。 西区:东至京包铁路;南至京顺路;西至望京东路、溪阳东路、利泽东二路、望京北路、广顺北大街;北至望和铁路。北区:东至崔各庄东路、来广营东路支路、索家村东路;南至索家村北路;西至京包铁路;北至善各庄北路、善各庄东路、香江北路。 健翔园:东至北辰西路;南至裕民路;西至八达岭高速公路;北至科荟路(原科荟西路)。 三、发展优势 (一)良好的区位优势 园区东邻首都国际机场,西连奥运村,南通CBD,与四环路、京顺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五环路毗邻相连。 (二)便捷的交通条件 电子城位于四环路和五环路之间,机场高速路、五环快速路从电子城穿过,至首都机场仅14公里。

电子城区域内道路通畅,公共交通四通八达。 (三)雄厚的产业基础 电子城已形成以电子整机和电子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产业基地,并具有为信息产业配套和服务的各种设施。区内各大企业建有全国性的营销网络。 (四)丰富的人力资源 电子城科技园以信息产业为主,集中了大批高科技工程技术人才,周边地区人力资源亦十分丰富。 (五)优惠的园区政策 北京电子城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五园之一,为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区内高科技企业可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园区亦为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不断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四、科技发展规划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开发研究中心和孵化器的推动,不断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电子产品。 五、产业发展规划 电子城科技园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与其配套的相关产业和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软件和显示器、新型电子元器件。 六、建设总体规划 (一)东区规划 电子城东区是市政府批复的老工业基地改造试验区,是电子城科技园重要组成部份,是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高新技术科技园区,规划占地面积6.9平方公里。随着多年的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正在演变成电子研发、高端产业、商务及高科技服务业比重均衡,更具发展潜力的全新业态,在为国家可靠保存了军工研发生产基础与支持能力,不断发展并作出新贡献的基础上,实现了军转民市场化转型,并保留工业遗迹成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城单一国有经济结构成功地调整为国有股份制、民营科企、外商投资企业同步强大共同发展,更合理从而更具发展活力的新局面。 (二)西区规划 中关村电子城西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北部,规划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十园之一---电子城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国公司聚集度最高、国际化趋势明显、最具产业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 电子城西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94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140公顷,绿化、市政及道路用地154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32万平米,平均容积率1.5,绿化率30%。主要发展以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与通信设备、软件与网络服务为主导产业方向,发展研发中心、企业总部、新技术服务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形态,发展以中试和与研发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集成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目前,已有摩托罗拉、北电网络、爱立信、索尼爱立信、安捷伦、三星、朗讯等多家跨国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洛娃集团、中国数码港、叶氏集团、爱慕公司、天利公司等民营高科技企业总部,以及4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入驻园区。2007年,又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企业签约入驻园区。电子城西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移动通讯研发中心和总部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正在努力打造中国的“移动硅谷”。 (三)北区规划 电子城北区规划用地范围276.87ha,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68.31 ha,代征道路面积67.78 ha,代征绿化面积34.36 ha,代征水域及其它用地面积6.42ha,总建设量301.3万平方米。 1、规划定位 根据电子城科技园建成“一个总部,两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北扩区域的规划定位是将该区域打造成电子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聚集地,规划目标是建设专业化的现代高科技园区和多元化的人文景观园区。在规划中充分考虑依靠科研开发、管理孵化及以与研发配套的中试为主的核心制造等三大功能来实现产业聚集。

中关村科技园东升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东升园区 园区整体概况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是中关村区域引进先进科技园创办理念的示范园区。园区坐落于北京海淀学府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于2009年5月开盘。已有15栋花园式、低密度独栋学院派风格建筑构成了集总部基地、高科技产业研发基地、加速器及企业孵化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生态型综合园区。二期总面积69.96公顷,规划研发办公区、综合商务区、企业总部及孵化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景观生态轴等,全方位考虑园区功能规划、产业软硬设施综合配套,并将引入国际前沿的环保建设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高科技产业园典范;三期预计于2016年建设完成。一二期整体规划参考了世界上多处著名高科技聚集区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引领中国企业步入生态办公的未来科技园。目前,园区一期签约客户已达80多家,入驻率达到100%,吸引了清华工业研究院、国科激光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构成了集总部基地、高科技产业研发基地、加速器及企业孵化基地、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园区。 与北京市其他科技园相比,东升科技园的身份非常特殊:它是全市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乡镇自主建设,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全乡农民集体所有的高科技园区。换句话说,只要是东升乡的农民,都能从园区中获得收益。

园区采取封闭式管理,一切无证车辆必须登记后方可入园。除快递外,一切其它如外卖等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园区为全市首家乡镇高新技术园区——占地3.78平方公里的东升科技园,已正式并入中关村科技园。科技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开始启动、三期预计2016年完成。开发过程中,采用“集体土地自主开发、自有物业只租不售”的开发运营模式,使农民变股民、收益按股量化,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科技园股权分红收入,还可以在园区从事基础性劳动获得第二份收入。园区地理位置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座落于海淀区东升地区,南接五环,西临八达岭高速,东靠林萃路,北依西三旗南路。是海淀区东北部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也是中关村的又一个核心区,与中关村西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构成“黄金三角”组合。高速、轻轨、地铁瞬时连接中央城市,有效的保证了在物流与人流上的畅通。多层次交叉路网架构四通八达,2011年建成的地铁8号线西小口站距园区正门直线距离仅300米。距林萃路800米,距离八达岭高速1.5公里,距CBD22公里,距金融街12公里,距离首都机场19公里,距北京火车站18公里,距高科技龙头所在地地----中关村仅9公里,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企业科研基地。

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

目录 一、人力资源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资源 (3) (一)人力资源的优势造就了中关村的辉煌 (3) (二)人力资源是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 (三)人力资源规划对实现园区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4)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5) (一)得天独厚的地区科研教育资源优势 (5) (二)人力资源质和量均居国内科技园区首位 (5) 1、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已形成,从业人员数量巨大 (5) 2、人力资源整体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6) (三)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6) 1、人力资源吸纳的政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6) 2、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显著 (6) (四)创业者群体和以创业为核心的园区文化已初步形成 (7)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7) (一)区域科研教育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7) (二)高层次人才的吸纳与激励机制面临挑战 (7) (三)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9)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尽完备 (9) (五)人才中介市场化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9) (六)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园区环境建设亟待改善 (9)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0)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10) 1、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10)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10) 3、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和重点 (10) 4、体现科学、务实、改革的精神,注重应用性和操作性 (10) 5、以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高标准的制定规划 (11) 6、以提高人力资源效益为核心,充分挖掘潜能 (11) (二)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11) 1、总体目标 (11) 2、到2005年的具体目标 (11) 五、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12) (一)完善园区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体系 (12) (二)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互动 (14) (三)推动企业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 (14) (四)搭建全方位的园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15) (五)大力发展市场化的人才中介机构 (15) (六)发展培训产业,实施“中关村英才计划” (16) (七)加快园区建设,优化发挥人力资源能力的配套环境 (16)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招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成果完成时间:2009年7月目录1.项目分析 001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1.3规划目标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前期概况自1992年起,北京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合作建设学校周边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三亿多元建设了三座大厦(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形成了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建筑。目前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已开发建成近10 万平方米建筑物。理工科技大厦建筑面积32083平方米,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具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办公良好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海淀科技大厦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园办公大楼。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建筑面积19956平方米,大厦内有入驻企业办公场地,北京理工科技集团总部设在大厦六层,大厦内设有用于企业交流、学术会议、信息发布等报告厅、会议室,三星级客房和中西餐厅等服务设施。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2项目区位与规模区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

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心地段,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位于学校中关村校区西部(戊区),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叉口,南与5、6大学生公寓隔校园道路相望,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西临西三环,东至校园西路。占地面积与建设规模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占地面积73亩(约4.9万平方米),地块呈南北向直角梯形(南端顶边176米,北端底边209米,南北长255米)。本项目用地性质为教学科研用地,拟规划建设规模为:规划容积率4.2,控制高度80米,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地上建筑物规模20万平方米。项目在北京市的区位项目在理工大学的区位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规划范围项目地处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 区西部,南至5、6大学生公寓北侧,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东至校园西路西,西至西三环。周边现状分析项目地理位置重要,主要考虑如下周边现状:第一,项目处于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口,重要临街面面向三环,对将来建成的建筑外立面形象要求较高。第二,项目与武警总部大楼和北京电视台办公楼隔三环相望。第三,考虑项目本身与校园主楼的相互关系。综上,设计时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高度都推敲科技园区建筑的形体关系,才能满足周边环境的需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概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概况(国家级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原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丰台科技园区,1991年11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1996年丰台园成为全国首批向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之一。同年,丰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家科委联合考核,被确定为"国际企业孵化器(IBI)"试点单位。 1992年以来,丰台园已累计批准入园高新技术企业1200余家,三资企业154家,注册资本金达5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47亿元,形成了北京西南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工程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丰台园产业基地——丰台科学城占地5平方公里,处于四环路西南角内外两侧,一期工程已开发完毕。北京贝尔、北方华为、北辰东大阿尔派、晓通创新网络、双鹤制药装备、长征高科技、中国华电、中成股份、中垦股份、金自天正智能、燕化高新等80余家企业形成了科学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帝京花园、宝隆城温泉公寓、吉利双星、阳光四季、城市经典、恒富花园等巨型物业的运作,浓厚了科学城的社会人文气氛;完善的公共市政设施,配套的小区服务体系,营造了首都高品位的产业投资环境。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 地址:北京丰台科学城海鹰路2号 邮编:100070 电话:86-10-6372608386-1063734445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54197706.html, 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丰台科学城位于北京市四环路西南角内外两侧,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多园”中距市区最近的产业基地,距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12公里。 人文自然:丰台久享京城“花乡”之誉,空气清新,风光秀丽。座落在区内的丰台体育中心,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紧靠科学城南侧,是著名的万亩绿色旅游区,其中包括世界公园、大葆台汉墓以及将要建成的未来世界、人造海滩和18孔高尔夫球场。丰台园还在产业基地生活区内建有占地近80000平方米的科技公园。 交通通讯:丰台素有首都“陆路码头”之称。丰台园是距市中心最近,交通最便捷的科技园。京石、京开、京津塘高速公路横贯园区,辐射全国;亚洲最大的北京西客站和全国最大的丰台货运编组站座落科技园区,联通各地;南苑机场作为首都第二航空港,距园区仅4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关于2010年度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立项项目的公告 【法规类别】企业登记管理 【发布部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7.14 【实施日期】2010.07.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关于2010年度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立项项目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科技园区小企业创新创业孵化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和《海淀区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办法》,依据评审结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海淀园管委会”)经研究决定,2010年度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对386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立项支持,立项金额共计13460万元。 单位和个人对立项项目有异议的,请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周内以书面形式提出。项

目公告期间无异议的,将正式办理立项及资金拨付手续。 特此公告。 市科委联系人:施辉阳;联系电话:66153439 中关村管委会联系人:王晓娜;联系电话:82622069 海淀园管委会联系人:李楠;联系电话:88498261 附件:2010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立项项目清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七月十四日 附件:2010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立项项目清单

最新海淀中关村科技园企业名录资料

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集团公司 神州电视有限公司 四方电气(四方继保)(集团)有限公司 日电卓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恩益禧)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亿阳信通软件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奥特集团有限公司 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佰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大通实业) 点击科技有限公司 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恩梯梯数据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广联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 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联信永益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清华泰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锐浪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三晶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富力传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天九伟业科技发展公司 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万集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 新浪网(中国)有限公司 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汇佳学校 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之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联想 中国惠普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搜狐新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发分公司空中(中国)有限公司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光宇华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超威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中翰仪器有限公司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日电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金远见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北控电信通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利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瑞萨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世联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金道天成信息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 第一视频数码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理光软件 创联万网国际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秦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NTTDATA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日电卓越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瞬联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 游龙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关村一区十园介绍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133.06平方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她的发祥地。 海淀园在20年的发展中,凭借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创新人才优势,紧紧抓住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以中星微公司发明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标志,海淀园企业7次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桂冠;联想、搜狐、亚都、爱国者、水晶石、新奥特成为奥运赞助商,园区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大量应用于奥运重点项目;百度、中星微、奥瑞金种业等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纳市设立的上市的中关村企业占全国在纳市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海淀园区域内上市企业达到86家。不断诞生的中关村新星与联想、用友、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这些中关村品牌交相辉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世界500强企业中在园区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40多家,使海淀园成为跨国公司入驻最密集的区域。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中,海淀园区60余家企业位列其中。 海淀园重点培育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质量增长;继续巩固和保持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主导地位;培育潜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明星企业;发挥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在产业聚集中的核心作用,建设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发展大学科技园和留学生创业园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 园区现享受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标准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服务体系方案、小企业创业服务楼支持资金等优惠政策。 详情请见:https://www.360docs.net/doc/054197706.html,/hdyglwyh/

工业园区一览表

工业园区一览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北京园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级开发区和市区级下属子园区构成。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有三个分别为:中关村科技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竺进出口加工区,市区级:天竺空港工业区、林河经济开发区、小汤山经济开发区、延庆经济开发区、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兴谷开发区、通州经济开发区、西集开发区、永乐经济开发区、大兴经济开发区、大兴采育经济开发区、房山经济开发区、石龙经济开发区等。 中关村科技园区由: 海淀园、德胜园、雍和园、电子城、昌平园、通州园、亦庄园、大兴园、丰台园和石景山园构成,形成一区十园的格局。 延庆: 延庆经济开发区、八达岭经济开发区 怀柔: 雁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纬开发区和凤翔开发区为雁栖开发区子园区)、中国影视基地(杨宋镇) 密云: 密云经济开发区(中关村密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中关村科技园子园区) 昌平: 小汤山经济开发区、昌平科技园、信创宇轩、国际信息产业基地、京昌高科技信息产业基地、宏福创业园 海淀: 生命科学园、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科永丰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 顺义: 天竺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林河经济开发区、现代汽车产业基地、金马工业区、林河微电子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茂华工场、曼特工坊、华丰企业园、华尚企业园

平谷: 兴谷经济开发区、平谷滨河开发区 通州: 宋庄产业聚集区、通州经济开发区、方和正圆科技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光联工业园、新华联科技园、中关村金桥科技园、联东U谷、聚富苑民族产业基地、西集开发区、漷县开发区、金三角开发区、永乐经济开发区 大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隆盛科技园、国盛科技园、康盛科技园、兴盛科技园、嘉捷科技园、汇龙森科技园、大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包装印刷产业基地(黄村标准厂房示范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药谷1号、大东创业园、时代创意服饰园 丰台:丰台科技园、总部基地 房山:房山经济开发区、良乡经济开发区、北京石油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门头沟:石龙经济开发区

创新之路_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文/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后改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简称中关村), 从此拉开了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序幕。 二十年间,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起步,发展成总面积232.52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高科技园区。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迅速成长,重大科技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 与二十年前的电子一条街相比,今天的中关村“旧貌换新颜”,变化之大,速度之快,令人振奋。 1、中关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早期的中关村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组装、研发生产和销售,随后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领域极大扩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为主的庞大产业群,建立了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电子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多个特色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其中,台式计算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以上,笔记本计算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以上,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近年来,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清洁能源及时也在中关村迅速兴起,研发、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规模已经达到中关村总量的一半以上。2008年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中关村第二大产业,联合国大会专门邀请中关村代表参加第62届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创新之路 ———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报告 ILUNSHIYE 理论视野 L 92 中国高新区2009/04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指南(企业用)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指南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二○一一年四月

前言 为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出台了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政策、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为了方便企业、相关人员清晰地了解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以下简称税收优惠),正确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我们编写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指南》(以下简称《政策指南》)。 《政策指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享受示范区税收优惠的具体操作流程;第三部分为适用示范区税收优惠应注意的问题。三部分均详尽、细致地介绍了有关内容,会对读者全面了解示范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正确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惠起到指引作用。 《政策指南》中如有疏漏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为提升中关村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加快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1号,以下简称81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3号)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发火[2011]90号),明确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现将其中有关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以下简称税收优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示范区的范围 目前,示范区现总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包括海淀园(133.06平方公里)、丰台园(8.18平方公里)、昌平园(11.48平方公里)、电子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05A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5419770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05AAA←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同时,现代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对产业园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如实地反映了产业园区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揭示了产业园区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公司享有的优惠政策

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公司享有的优惠政策 1.政策简介 (1)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前三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4―6年交7.5%,第7年以后交15%。 (2)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40%以上,经税务部门核定,减按10%税率征收所得税。 (3)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含10%)以上的,当年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4)对单位和个人在本市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从事软件著作权转让业务和软件研制开发业务,比照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 (5)高新技术企业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实际发放的工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据实扣除。 2.如何办理减免企业所得税 (1)适用范围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批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提交材料 ① 请减免税报告即《纳税单位企业减、免税申请书》; ② 税人的财务会计报表; ③“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④“务登记证”复印件; ⑤ 新技术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及企业年审资料; ⑥ 择减免税时间申请表。 (3)联系单位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电话:88371639 3.企业如何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1)范围和条件 ①申请认定的企业必须拥有适合首都经济发展特点的高新技术及与下述十大领域配套的相关技术产品: 电子与信息技术 ②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

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四至范围

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四至范围 (一)海淀园 中关村海淀园-东至为建材城中路、西小口路、后屯路、清河路、八达岭高速、北三环路、新街口外大街、北二环路、海淀区区界、三里河路,南至为莲花池东路,西至为东北旺苗圃西至、马连洼北路、圆明园西路、北五环路、中关村北大街路、清华西路、万泉河路、万柳东路、泉宗路、蓝靛厂小学南墙、常青路、常润路、杏石口路、西四环北路、坂井路、远大东路、石佛寺北侧路、蓝靛厂南路、半壁店铁路、玉泉路,北至为后厂村路(软件园北侧路)、京包高速路、安宁庄路、建材城西路。共计112.24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文化教育基地-东至规划温北路,南至文化教育基地规划B区南侧路,西至市区铁路西北环线,北至文化教育基地北侧路。共计3.08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环保园-东至稻香湖东路,南至京密引水渠,西至温阳路,北至北清路。共计3.27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东至周家巷排水沟,南至北清路,西至苏三四村排水沟,北至规划玉河南路。共计2.82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永丰产业基地-东至永泽南路、永泽北路,南至永丰西路,西至永澄南路、永澄北路,北至丰润中路、丰润东路。共计2.82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航天城-东至航天城东至,南至邓庄南路,西至永泽南路,北至北清路。共计1.86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苏家坨Ⅰ-东至北安河路,南至七王坟路,西至市区铁路西北环线,北至七王坟北路。共计0.32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苏家坨Ⅱ-东至沙涧河、温阳路,南至聂各庄东路,西至前沙涧小学现状西至、苏家坨西路,北至前沙涧构件厂现状北至、前沙涧村现状鱼塘北至。共计0.73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温泉Ⅰ-东至温阳路,南至辛庄村现状鱼塘北至,西至辛庄村现状西至,北至北清路。共计0.43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温泉Ⅱ-东至市卫生干部培训中心现状西至,南至温泉路,西至温阳路,北至温北路。共计0.97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温泉Ⅲ-东至北京百亭鱼乐园东至,南至京密引水渠,西至稻香湖东路,北至东埠头路。共计0.29平方公里

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 ●地理位置和四至范围 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路和北二环路的交汇处,是唯一位于二环路以内的科技园区,面积约290.30公顷。其四至范围是:东至东直门北小街、东二环路(东直门北大街、东直门南大街),南至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交道口东大街、东直门内大街、海运仓胡同,西至旧鼓楼大街、东直门南小街、东扬威街,北至北二环路(安定门西大街、安定门东大街)、东直门内大街、民安街。 雍和园北临二环路,南接东直门内大街,东望建设中的东直门交通枢纽,区域内有地铁环线和5号线交汇的雍和宫站,交通便捷。2008年奥运会前将建成机场轨道交通,届时,从东直门15分钟即可到达首都机场侯机楼。 ●区位优势 东城区最显著的区域特征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古城风貌。全区汇集了以故宫、太庙、社稷坛和地坛为代表的皇室文化,以雍和宫为代表的佛教密宗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此得以充分体现。 天安门广场、王府井大街和北京站坐落于东城区,区内还汇集了一大批博物馆、文化艺术单位和院校,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以及北京人艺、中国儿艺、国家话剧院、中央戏剧学院等。 雍和园内有国家级文物4处(钟楼鼓楼、国子监、孔庙和雍和宫),市级文物7处,保护院落4处。 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科技的交相辉映,北京市中心城区良好的商务氛围和便捷的交通等服务环境,将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不竭的灵感源泉和动力。 ●雍和园产业发展定位 雍和园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娱乐内容提供商和服务 数字(网络)媒体出版发行和内容企业 文化运营和移动增值服务商 网络游戏研发商、运营商和渠道销售商 动漫节目创作、研发、制作企业 ●雍和园发展目标 以文化为内涵、科技为手段,将雍和园建设成为一流的全国数字内容产业科技园。重点建设好“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北京)发展基地”以及“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使雍和园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数字内容产业重要集聚地之一,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 ●雍和园建设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注重高端,打造品牌。 ●雍和园主要功能 吸引总部,打造精品;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注重创新,掌握高端;环境一流,专业服务。 ●雍和园基地建设 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北京)发展基地 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北京奥运会票务服务中心 ●技术服务平台 多媒体数据中心平台

2020年(发展战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商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壹、总则 (壹)规划范围和重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以下简称园区),包括中心区和发展区,面积359平方km,其中中心区73平方km,发展区286平方km。规划重点是中心区和发展区的商业模式、布局结构和服务功能。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1--2010年。 (三)规划依据 ⒈有关园区建设的请示、批复和各部门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中关村科技园区“三年大变样”基础设施及园区建设实施计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及海淀区总体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海淀区北部地区总体规划》;

——《北京商业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 ⒉调研和预测方案 对园区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2010年的人口规模、科技和经济发展、市场供求情况的预测。 ⒊参照体 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及日本筑坡等科技园区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情况。(四)规划原则 ⒈整体设计。根据园区经济发展要求、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和商业流向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结合园区和周边地区商业的互动和影响,对园区科技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进行整体规划,对中心区和发展区商业模式进行统壹设计。 ⒉前瞻谋划。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充分考虑未来园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特点,坚持以发展为主线的方针,用国际视野,比照世界先进水平进行规划。 ⒊协调发展。主要是协调好商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商业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好商业内部的生活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关系,使不同行业、业态、规模的设施互补互利,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壹)规划指导思想 园区商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提出的园区10年建设目标要求,突出主体特征,坚持“俩个服务”,发挥“俩

北京市工业园区明细

北京市工业园区明细

北京市工业园区明细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级开发区和市区级下属子园区构成。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有三个分别为:中关村科技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竺进出口加工区; 市区级开发区:天竺空港工业区、林河经济开发区、小汤山经济开发区、延庆经济开发区、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兴谷开发区、通州经济开发区、西集开发区、永乐经济开发区、大兴经济开发区、大兴采育经济开发区、房山经济开发区、石龙经济开发区等。 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海淀园、德胜园、雍和园、电子城、昌平园、通州园、亦庄园、大兴园、丰台园和石景山园构成,形成一区十园的格局。 延庆:延庆经济开发区、八达岭经济开发区 怀柔:雁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纬开发区和凤翔开发区为雁栖开发区子园区)、中国影视基地(杨宋镇)

密云:密云经济开发区(中关村密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中关村科技园子园区) 昌平:小汤山经济开发区、昌平科技园、信创宇轩、国际信息产业基地、京昌高科技信息产业基地、宏福创业园 海淀:生命科学园、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科永丰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 顺义:天竺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林河经济开发区、现代汽车产业基地、金马工业区、林河微电子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茂华工场、曼特工坊、华丰企业园、华尚企业园 平谷:兴谷经济开发区、平谷滨河开发区 通州:宋庄产业聚集区、通州经济开发区、方和正圆科技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光联工业园、新华联科技园、中关村金桥科技园、联东U谷、聚富苑民族产业基地、西集开发区、漷县开发区、金三角开发区、永乐经济开发区 大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隆盛科技园、国盛科技园、康盛科技园、兴盛科技园、嘉捷科技园、汇龙森科技园、大兴经济技术开发

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案例分析-徐畅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案例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定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基础。它历经四次扩区,目前形成了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产品涉及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不仅加速了知识、技术向产业的转化,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人驻,在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并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可以借鉴的经验,现在也存在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本文旨在对中关村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思路。 一、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现状 (一)中关村产业集群情况 《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简称《创新引领工程》),确定了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为中关村优势产业集群,将享受政府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支持。到2015年,这六个优势产业集群收入力争超过1.6万亿元。这六个优势产业集群分别是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集群、卫星应用产业集群、生物和健康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除了六个优势产业集群,中关村还确定了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产业集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这些领域,中关村企业创新能力强,具有技术优势,成长潜力好,但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存在薄弱环节。 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为例,目前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引领创新,创制国际标准率先取得突破。如大唐电信集团牵头创制了全球两大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TD-LTE标准,基于该标准的4G服务已于去年年底启动全国商用;信威创制了宽带无线接入McWiLL国际标准;闪联创制了3C协同领域国际标准;威讯紫晶创制了无线物联网芯片国际标准;WAPI联盟创制了TePA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目前,TD产业联盟核心成员中有50%是中关村企业;创毅视讯成功开发全球首款支持20兆带宽的TD-LTE终端基带通信芯片;中创信测(600485,股吧)的TD网络测试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优视科技的手机浏览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俄罗斯位居第二、东南亚市场位居第三……正是因为拥有这些技术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使新一代移动通信成为中关村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二)自主创新情况

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园区概况

园区概况 丰台科技园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1991年11月,1994年4月进入国家高新区行列,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早的三个园区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丰台科技园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区,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丰台区核心的城市经济功能区。 丰台科技园2010年实现总收入1950亿元,各项主要指标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排列第三,已形成较强的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工程服务、轨道交通和航天军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已初步形成创新活跃、要素集中、经济发达、区域和谐的总部经济区,正在北京南城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丰台科技园由东区、西区和科技一条街构成“两区一街”空间格局,共计8.18平方公里。其中,东区面积4.01平方公里,是发展总部经济核心区域;西区面积4.17平方公里,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一条街由孵化器网络构成,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成长的重要基地。东区一期、二期和科技一条街已基本建成规模,正在全力推进总部基地(东区)和西区建设。 东区一期总用地面积1.2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176万平方米,主要入驻了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以管理、研发、生产为主体的重点企业,成为了集企业研发、总部管理、中试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化基地。东区二期占地1.65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采用组团式大项目建设,形成了总部基地、鹏润国际时尚中心、托普科技园、总部国际等四大重点项目,吸引了中国建龙钢铁、中国诚通集团等一批重点总部型企业入驻,成为园区发展总部经济最重要的空间载体。科技一条街主要是对原有楼宇的整合拓展,以北京国际企业孵化中心(IBI)为品牌,构成了14 个孵化器分中心、18幢孵化大楼、22万平方米的孵化器网络,是中小企业重要空间载体,汇聚了1200多家以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为主体,涵盖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高科技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高科技产业带。总部基地(东区)是丰台科技园“东扩西进”开发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总面积1.81平方公里,是北京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一片待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用地,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