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宋仁宗宋神宗是什么关系 宋神宗皇帝生平事迹

历史趣谈:宋仁宗宋神宗是什么关系 宋神宗皇帝生平事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宋仁宗宋神宗是什么关系宋神宗皇帝生平事迹

导语:宋仁宗是皇帝,宋神宗也是皇帝,那么大家猜想,这两位要么是儿子与老子的关系,要么是孙子与祖父的关系,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到底是什

宋仁宗是皇帝,宋神宗也是皇帝,那么大家猜想,这两位要么是儿子与老子的关系,要么是孙子与祖父的关系,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中间还有什么人没提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宋仁宗、宋神宗。

宋仁宗,宋朝第四个皇帝,是宋朝这么多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他在位期间大有一番作为,他的贤能、为政举措等都为宋朝当时的繁荣起过相当大的作用,那个时期的宋朝在他的治理下也是一派盛世的景象。

宋神宗,宋朝第六个皇帝,在位时间短,年纪轻轻的就驾崩了。在位期间认识到老一辈留下的种种隐患,想进行补救,做出一番大事业。施行新政,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保守力量的顽强抵抗,以及新政本身也处于试验阶段,许多地方还考虑不周,导致新政失败,神宗就在郁郁不得志中死去。

这两位皇帝的生平搞清楚了,但是也看不出有什么联系,那就不得不提他们之间还有一位在世4年的皇帝宋英宗了。宋英宗是宋神宗的父亲,这是史料有记载的,但是宋英宗并不是宋仁宗的儿子。原来,宋仁宗自己是没有儿子的,看到宋英宗很是喜欢,便从小接到宫中去教导,有意辅佐他当继承人,这在皇家是很常见的,按照现在的说法,英宗就是仁宗的堂侄子。

宋仁宗、宋神宗,我们已经了解过了。所以这三位虽然都是皇帝,但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宋仁宗与宋神宗是父子或者祖孙关系。

生活常识分享

宋徽宗的美学思想1

宋徽宗的花鸟美学思想 摘要 宋代绘画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黄金时代,是值得每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去了解研究的。宋代的花鸟画是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这一鼎盛时期也恰好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最杰出书法及绘画天赋的天子----宋徽宗赵佶时代。本文从前朝画论的美学语言和思想出发,以顾恺之的画论和谢赫六法论为理论基础,探寻宋徽宗绘画理论及其美学思想。 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宋徽宗所在的宋朝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依托下,宋徽宗的艺术之路。第二章主要分析宋徽宗的花鸟绘画作品和绘画形式以及当时的市场行情。采用了前朝画论的理论依据作为其绘画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论述宋徽宗的花鸟画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关键字:宋徽宗、画论、花鸟 引言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和他引领的宣和画院所创作的大量花鸟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徽宗出生于帝王之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诗书画各方面都颇有造诣,最以书画见长。他的花鸟画作品严谨写实、富贵柔美、典雅绮丽,得到了历代艺术家的一致好评;他自创的“痩金体”书法,刚劲挺拔,独树一巾只;他主张把书法和绘画融合起来,为文人画书画同源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他在位期间建立的宣和画院规模庞大、体制完善,培养了大量成就卓越的画家,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章北宋末年历史环境下的艺术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 年,结束了继唐以来的割据混乱局面获得了统一,这为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消灭各地割据政权的局面,采取了兴文治抑武事的一系列国策。宋朝统治者不仅重视政治的安定,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上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较之前朝得到了恢复和快速的发展,进而促使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昌盛。在这样的前提下,原有的社会阶级关系逐渐削弱变化,农民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生自由,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农奴身份。在推动宋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动摇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历史趣谈民国四大家族 最富有的孔家掌曾经舵经济二十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民国四大家族最富有的孔家掌曾经舵经济二十年 导语:可以说四大家族中最富的就是孔家了,而实际说起来孔家却是参与政治最少的一个家族。孔祥熙担任中国金融界的主要掌舵者的期间正是中*国经济 可以说四大家族中最富的就是孔家了,而实际说起来孔家却是参与政治最少的一个家族。孔祥熙担任中国金融界的主要掌舵者的期间正是中*国经济几十年来最为困难的二个时间。 1933年4月6日,孔祥熙被南京政府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当时南京政府每月国库收入约为1500余万元,而每月支出账面数字就为2200万元,其中军费一项为1800万元,每月赤字就达700万元。当时财政部由宋子文负责,由于9·18和长城会战等原因,1933年前半年国库就有6000万元的新亏空。宋子文表示自己才能不足以扭转这个局面,希望辞职。10月29日,蒋批准宋的辞呈,以孔祥熙继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 抗战开始以后,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此时国家财政形式艰难到了无以形容的局面。由于抗战开始二年那,中*国华北、东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中国海岸线被日军全面封锁,沿海重要城市也大多被日军占领,占战前财政总收入90%以上的关税、盐税、统税和烟酒税的税源大部丧失。 国民政府此时要维持一支400万人的军队,还有数以千万的逃往大后方的中国难民和大小的政府机关的职员,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孔祥熙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战时经济制度,虽然到了后期普通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法币也几乎成为废纸,但是中国的经济在抗战中始终没有垮掉。中国几百万军队虽然粮饷不足,但是仍然始终保持必须的供应,以保证其可以继续作战。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宋朝宋神宗赵顼的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宋朝宋神宗赵顼的生平简介 导语:神宗名顼,原名仲鍼,英宗长子,生母为高皇后。治平三年(1066)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英宗死后继位。在位19年,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神宗 神宗名顼,原名仲鍼,英宗长子,生母为高皇后。治平三年(1066)十二月立为皇太子。英宗死后继位。在位19年,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 神宗继位之时,宋朝统治将近百年。宋初制定的许多政策,其弊端已经渐渐显露出来,官场腐败盛行,财政危机日趋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辽、西夏在边境虎视眈眈。面对这种情形,神宗对太祖、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年轻的神宗有理想,勇于打破传统,他深信变法是缓解危机的惟一办法。在王安石的辅助下,开始了一场两宋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对赵宋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神宗进行变法并非一时冲动,早在少年时代,神宗就已经心怀壮志,希望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在成长的过程中,神宗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直接决定了他当政之后务实、创新的治国理念。 富国强兵:神宗与王安石的理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地方官。在任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对基层社会情况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这为他此后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安石文学造诣也十分深厚,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赞叹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意思是后来人是无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的,评价之高,不难

南唐后主和宋徽宗

南唐后主和宋徽宗 这个月,到郑州开了几次会,业余时间把蔡东藩的《宋史演义》,又读了一遍。感触颇多,似乎冥冥之中有神灵的主宰,人有千算,天教一算,天道往复,循环报应的。有宋王朝,“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自己前年写了一篇《宋室传承中的因果轮回》,太宗光义不遵守“金贵之盟”,谁料想到了南宋,宝座又回到了匡胤一脉呢!这里边的事例真是太多了,宋徽宗赵佶和南唐后主李煜之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呢! 先说南唐后主李煜。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他一心潜没于诗词文学。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在南唐王朝皇帝的继承人中,李煜排第三,李煜的哥哥李弘翼担心父亲遵照“兄终弟及”誓言将皇位传给叔父李景遂,便秘密的将自己的叔父给杀了,谁料想李弘翼没几月也跟着去了。李煜就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后唐的烂摊子。 李煜继位的时候,南唐去掉皇帝称号,仅称国主,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李煜天生仁儒,体恤臣民,从不妄加杀戮,草菅人命,他通阅儒家经典,崇尚古道,施政仁国。李煜的南唐,以小事大,以子事父,忍辱含垢,恭恭敬敬,但宋太祖赵匡胤“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他42岁生日时,被太宗毒死,追封吴王,和小周后合葬洛阳邙山。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现存词46首,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太祖、太宗弟兄二人对南唐后主李煜极尽羞辱、侮辱之能事,封违命侯,太宗即位后,规定小周后定期进宫参拜,多次强留李煜的小周后于宫中。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元人冯海粟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说的就是这段历史丑剧。 天道往复,报应不爽。后来靖康年间,金国大举入侵,攻破汴京,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14000多人。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耻”。 实际上,从经济、科技、文化上来说,北宋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可由于天险尽失、重文轻武、文恬武嬉、承平日久、政治军事体制,使得宋朝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再加上,天要灭北宋,又出了一个风流倜傥、荒淫奢靡的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的父亲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实行变法。神宗死、哲宗立,向太后重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尽废新法。哲宗亲政,继承乃父遗志,重新启用改革派,可惜哲宗英年驾崩,没留下子嗣。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并非嫡出,又非长子,由于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使其他在19岁时,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因此也有人说,北宋亡于这位妇人之手。 宋徽宗,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放荡的习性。据说在他降临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 赵佶即位后不久,遵守乃父、乃兄的路线,即重用蔡京、王黼、童贯等,定司马光、文彦博等为”元

高太后简介 北宋神宗赵顼生母高太后生平介绍

[键入文字] 高太后简介北宋神宗赵顼生母高太后生平介绍 高太后简介:宣仁圣烈皇后(1032年-1093年),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母亲,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治平二年(1065)英宗册封其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其子神宗死后,立哲宗,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复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 高太后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l032年)出生于一官宦世家,其小姨为曹太后(仁宗皇后)。她4岁时被接入宫,公元1065年被英宗册封为皇后。宋英宗赵曙与皇后高氏是 一对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赵曙是濮安懿王第十三子,仁宗赵祯的侄子,而高氏是曹 后姐姐的女儿,两人自幼被选入宫。当时宫中人都称赵曙为“官家儿”,高氏则为“皇后女”。赵曙十六岁时得聘高氏为妇,因仁宗皇子夭折,赵曙后来得以即位为帝,高氏也 顺理成章地入住中宫。 赵曙与高氏婚后鹣鲽情深,高氏为他诞下了四子四女,皇帝所有的子女皆由皇后所 出不是常见的事,但对赵曙来说也不奇怪,因为他很可能没有妃嫔。在《宋史》、《长编》、《续资治通鉴》乃至其余宋代笔记里都没有他晋封妃嫔的记载,倒是在蔡京之子 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曾提及英宗“左右无一侍御者”。英宗治平年间,一向多 病的赵曙身体好转,但皇后仍不让他临幸宫人。曹太后觉得不妥,就让亲信悄悄劝皇后:“官家即位已久,如今身体又已痊愈,怎么可以左右无一侍御者呢?”高皇后听后颇 不高兴,回答说:“去跟娘娘说,我嫁的是十三团练,又不是嫁他官家!”十三团练是指 赵曙,他在濮王诸子中排行十三,仁宗在位时长辈皆唤他“十三”,仁宗封他为团练使。 这段话后来传至宫外,成了士大夫们八卦的笑料,大概都觉得英宗乾纲不振,以致 皇后强悍如此。但赵曙虽然有点优柔寡断,却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倔起来也敢跟养母 曹太后作对,他能尊重皇后到按她意见不纳嫔御的地步,应该归功于那段青梅竹马的 1

人物丨明宣宗朱瞻基,与宋徽宗并提的书画皇帝

人物丨明宣宗朱瞻基,与宋徽宗并提的书画皇帝 说起艺术家皇帝,论诗词有南唐后主李煜,论书画有北宋徽宗赵佶。不过这两位都是跑偏型的,虽有艺术才华,却荒废了主业。历史上还有一位艺术家皇帝,他的人生却一直在“正道”上,不仅有“仁宣之治”的政治成就,其书画水平同样出类拔萃。这位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坐像》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庙号宣宗。宣宗爱好翰墨,工于绘事,不但热衷书画创作,更是引领了一代艺术风潮。 论才华,堪与宋徽宗并提 我们都知道,宋徽宗是著名的书画皇帝,他不但自己能书会画,而且大力发展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与宋徽宗相比,明宣宗朱瞻基并不逊色。正如明《列朝诗集小传》所载:“帝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指宋徽宗)争胜。” 明宣宗在绘画上可谓是一个多面手,山水、花果、人物、草虫翎毛,无所不能,随意点染,精妙绝伦。画风主要取法宋代院体,不失元人意蕴,能自成一格,他尤其擅长意笔画风,以花鸟草虫、动物居多。

朱瞻基《壶中富贵图》 明宣宗还以恢复北宋徽宗宣和书院为目标,吸收了当时很多名家入宫,在武英殿、仁智殿等供奉待诏,形成了后人所说的“宣德画院”。 朱瞻基《花下狸奴图轴》 明初画家们只是被视为画工,地位并不高。而明宣宗对他们则很器重,不但赏赐金银金币、衣服,还给他们锦衣卫各级武官的官职。当画家们犯错时,明宣宗也颇为宽容。朱瞻基《秋塘群鹭图》 比如画家戴进,在画坛上有“浙派之祖”的称号。他为朱瞻基画过一幅《秋江独钓图》,上面有个穿着大红朝官品服的人在钓鱼。于是有人进言,说他失大体,这是很严重的罪。但戴进也只是被放归,并没有被杀头。 朱瞻基《三阳开泰轴》 在他的亲力亲为下,明代画院达到隆盛,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备。如浙派绘画之祖戴进、善花果翎毛的边景昭、山水人物名手商喜以及周文靖、谢环、李在等等,都是十分有名的画家。明代山水人物名手商喜《关羽擒将图》明代画家周文靖《雪夜访戴图》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影响之下,随后的宪宗、孝宗也都颇能书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我朝宣庙、宪庙、孝庙皆善画,宸章晖焕,盖皆在能妙之间矣。”明宪宗《松鹰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十)_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十) 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洪量宽容。宋仁宗赵桢即位后,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宋朝的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皇帝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或任之,或贬官,或免职,而从不杀戮,也从不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有了宋词之盛。 赵祯生于帝王世家,12岁即位,23岁亲政。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只因为我的一碗饮食,而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我于心不忍,因此宁愿忍一时之饿。” 能臣侍明主。宋朝有名的治世名臣几乎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情急之下唾沫时常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赵祯治国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有一次,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 宋仁宗主张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四川有个秀才屡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自觉怀才不遇,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机会,看一下他的表现吧。”于是就给了他个官做。 宋仁宗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在其在位之时就已跨越了国界。宋仁宗在位42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仁宗临终前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到:我们已经42年没有兵戎相见了啊。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明君圣主。虽然没有实现大一统,但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远比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时期更幸福。宋仁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宋仁宗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帝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帝王 第十名: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洪量宽容。宋仁宗赵桢即位后,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宋朝的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皇帝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或任之,或贬官,或免职,而从不杀戮,也从不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有了宋词之盛。 赵祯生于帝王世家,12岁即位,23岁亲政。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

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只因为我的一碗饮食,而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我于心不忍,因此宁愿忍一时之饿。” 能臣侍明主。宋朝有名的治世名臣几乎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情急之下唾沫时常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赵祯治国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有一次,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 宋仁宗主张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四川有个秀才屡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自觉怀才不遇,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机会,看一下他的表现吧。"于是就给了他个官做。 宋仁宗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在其在位之时就已跨越了国界。宋仁宗在位42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仁宗临终前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到:我们已经42年没有兵戎相见了啊。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明君圣主。虽然没有实现大一统,但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远比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时期更幸福。宋仁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宋仁宗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将国家的文治艺术推向了古代社会的巅峰,造就了古代中国一世繁华,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

宋神宗元丰二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苏轼在这一时期泛舟赤壁(实际上是赤鼻矶)内心应是饱含怀才不遇之感,但在落寞的同时,苏轼仍有豁达的胸襟,不然怎么会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呢? 一千年以前,一个落魄文人在赤鼻矶徘徊。一轮明月,一杯浊酒,于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便从胸膛中喷薄而出,《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便从饱蘸浓墨的笔中宣泄而下。举酒属客,听着洞箫如泣如诉,把对人性的透彻认知藏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歌声后。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一叶扁舟,一个不羁的灵魂便在月光下迸发出文学史上最绚烂的篇章之一。经过同僚的排挤,政治上的失意,苏轼的笔锋越发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一千年以后,这个文人早已不在,那几个忧伤的夜晚凝成的文字却成了永恒

道君皇帝宋徽宗

道君皇帝宋徽宗 *导读:宋朝由真宗开始以神道设教为政治目的,自己假托梦寐,捧出神仙赵玄朗作为道教的圣祖,利用群众心理,使举国上下,醉心宗教情绪,…… 宋朝由真宗开始以神道设教为政治目的,自己假托梦寐,捧出神仙赵玄朗作为道教的圣祖,利用群众心理,使举国上下,醉心宗教情绪,藉此掩饰对北方军事外交上的失败。真宗即此一念种因,产生后来徽宗沉缅道术,迷信巫师们假托鬼神的扶乩邪术,想靠天神的保佑来阻止敌国的侵略,终至身为俘虏,国破家亡。由此可见,历史事实的教训:凡是利用宗教作为愚民政治的治术,其后果如何,不待辩而可知。幸而自真宗以后,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头脑都比较清醒,并不效法神道设教的政策,加以有大臣如王旦、王曾、范仲淹、寇准、富弼、司马光、文彦博、欧阳修等名贤相辅,才使北宋的赵家天下,还能作到形似升平的局面。但在学术思潮方面,虽有新儒家理学的兴起,而在思想的辨证上,除了笼统地排斥佛、老,并驳二者为异端之外,士大夫们完全偏重辟佛,其敢于正式诤谏、认真辨证正统道家的文化思想者,并不多见。据此更足以窥见朝廷内定的国家政策,常牵涉到帝室的宗祖观念,虽自以正思正言相标榜如理学家们,亦只有噤若寒蝉,不敢赞其一辞。历来学者研究宋代文化学术,与理学家们的思想言论,都忽略这一关键所在,积非成是,习于因

袭而缺乏明辨的卓见,最为遗憾。 宋代自哲宗以后,帝室内廷,足为明主的英才衰落已甚,哲宗因无子嗣,死后其弟端王继位,即是有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徽宗的秉赋,具有艺术与文学的天才,风流倜傥,当于浪漫的情调。如果他生在宋太祖或高宗时代,有宫廷的培养,安分为王,必定可以成为负有一代权威的文学家或艺术家。不幸的是,他却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既做了皇帝,便听从道士魏汉津言,铸九鼎,奉安于九成宫。又酷好玩弄花石,极力索取浙中的珍异以供鉴赏,派遣供奉官童贯,赴江浙一带,访求书画以及奇巧的手工艺等物,便引出司理道教之道士官徐知常的布置推荐,起用蔡京。如史所载:

【别样的皇帝】平穷皇帝之宋徽宗

平穷皇帝之宋徽宗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后被押往北边囚禁。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 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浅谈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关键词 (2) 引言 (3) 第一章赵佶即位的缘由及生平 (3) 第二章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4) 第一节宋徽宗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 (5) 第二节宋徽宗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 (5) 第三节画院在中国画发展史上的贡献 (11) 第三章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对北宋文化艺术发展的意义 (11) 结束语 (13)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充画院,兴办画学,编《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集》。他在诗书画方面都有较好的修养,其花鸟画作品或柔丽细腻或水墨朴拙,人物山水画作品也力求严谨,还创立独具特色的瘦金体书法,将中古宫廷绘画推向最为兴盛的时期。本文主要分析他在诗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中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宋徽宗;绘画;花鸟画;书法; [Abstract]:Emperor Huizong in Song dynasty Zhao Ji took emperor is stupid incompetent, but he is very fond of the drawing and takes the drawing,

has the good tutelage in the poem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spect, its flower-and-bird painting work either supple Li exquisite or Shui Mo is simple and unadorned, the character landscape painting work also makes every effort rigorously, but also establishes the thin gold style calligraphy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pushes to the Middle Ages palace drawing the most prosperous time.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him in the poem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spect artistic achievement as well as he the function which ancient times in the drawing history added fuel to the flames in China. [Key word]:Emperor Huizong in Song dynasty; Drawing; Flower-and-bird painting; Calligraphy; Drawing history. 引言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代皇帝(1082—1135),河北琢县人,是中国艺术史上

历史趣谈:林森主席 被时代遗忘了的中华民国国家元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林森主席被时代遗忘了的中华民国国家元首 导语:他身为国民政府主席,但却被不少国民党人看作是“国府看印的”。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反袁护法的功臣、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为官处世却奉 他身为国民政府主席,但却被不少国民党人看作是“国府看印的”。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反袁护法的功臣、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为官处世却奉行“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他就是林森,一个该被历史记住的人。 林森(1868—1943),1868年2月11日,出生于福建省闽县尚干凤港村。林森从“一介书生到国府主席”的人生历程,以及他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参议院参议长,又连任12年国家元首的经历,是很值得后人研究的。林森虽身居一国之尊,但向来不以贵人自居,“平民元首”的形象使很多接近、了解他的人都肃然起敬。他出身寒微,在教会学校里接受了长达14年的西式教育。因对民族危亡有切肤之痛,很快踏上了共和革命的道路,且成为出类拔萃的领袖人物,对辛亥革命贡献卓著。辛亥革命胜利后,他作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上了首任参院议长,参与了创造共和的诸多关键决策,与孙中山和袁世凯都共过事。袁世凯篡权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他又辗转奔波,致力于再造共和,并在此过程中历经宦海浮沉,数起数落。在孙中山死后不久,林森便由“容共”转向反共,并因此获誉“反共先知先觉”。在抗战时期,林森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不遗余力宣传团结抗日。 林森的经历丰富、复杂而坎坷,而综观其一生,对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过不少的好事。除了爱国之志终生不渝外,为官清正廉洁、不慕名利、重视教育、自律甚严等,也是他的优点。尤其他崇扬民主和法制的精神更值得称道,在任参院议长时,他对孙中山和袁世凯这两名“大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

宋徽宗自用教案

美术学科课程教学方案 《中国美术史》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把握宋徽宗在绘画以及书法上的艺术特色及成就,进一步理解在文化大力发展的宋代宫廷美术在统治阶级干预下呈现的发 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宋徽宗创建的我国古代第一所属学校 性质的美术教育机构所具备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 教学重点:1.宋徽宗花鸟画特色 2.画学的建设、教育理念及制度 教学难点:宫廷画院美术教育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像演示法讨论法视频资料演示法 教学内容: 在重文抑武的宋代,绘画种类大体可分为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工匠绘画,其中宫廷绘画在宋代发展成就尤为突出。宫廷绘画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画院这一皇家绘画机构中,而画院的兴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统治阶级的口味。在宋代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甚至于亲历而为,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宋徽宗时期,达到了鼎盛,甚至出现了我国古代唯一一所学校性质的美术教育机构—画学。这节课我们就先了解下这位出现在宋代,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64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的皇帝宋徽宗。 一、宋徽宗个人简历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北宋第八代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期间,政治上昏庸无道,重用蔡京、王黼、童贯、高俅、朱□、梁师成、杨□、李彦等奸臣,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置造作局,专门制造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又设苏杭应奉局,搜括民间奇花异石,用大量船只一批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其中有些石头十分巨大,在河运过桥的时候,为了能使石头整块通过而不受损伤,甚至于把桥拆掉。徽宗的腐朽统治,激起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四大名著《水浒传》讲述的就是这个事件。由于宋朝政治的腐败与军事的无能。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在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同为金朝所虏,押解北上。后死于金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历史趣谈:“民国第一痴狂才子”钱钟书写给妻子杨绛的情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第一痴狂才子”钱钟书写给妻子杨绛的情书 导语:钱钟书情书是写给妻子杨绛的,钱钟书是一个文人,骨子里还带着一种浪漫,给妻子写情书就是一种表现。钱钟书情书有很多首,其中一首情书内容 钱钟书情书是写给妻子杨绛的,钱钟书是一个文人,骨子里还带着一种浪漫,给妻子写情书就是一种表现。钱钟书情书有很多首,其中一首情书内容和情感都很吸引人。这首情诗题目叫做《不寐从此戒除寱词矣》,这首情书内容不长不短,一共有八句,其中蕴含了多个典故,可见钱钟书知识渊博,其中第二句借助典故将自己对妻子的喜爱之情比作蛇回到了自己窝中,这也就暗指钱钟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地。这种情书的氛围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起初因为典故的原因可能对其中的内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可是在了解了典故之后我们就会被钱钟书表达情意的方式所吸引。钱钟书内心对妻子的爱慕之情都在情书中表现出来。他还在情书中说自己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已经成功到达了爱情的彼岸,可见此时的钱钟书已经陷入了爱河,他十分享受和妻子在一起的愉快时光。钱钟书情书的中心内容就是借古代的一些思想来表达自己的对爱人杨绛的爱,他发誓对杨绛的爱永远不会变。钱钟书因为这种表达方式让他的情书风格很与众不同,也更有新意。 当然除了这首很新颖的情书外,钱钟书对杨绛的一句短话的情书也写得十分有强调,像钱钟书说的,大体意思就是在他没有遇到她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结婚。所以说钱钟书写过的情书有很多,都是表达对妻子的喜爱之情。有“民国第一痴狂才子”之称的钱钟书有几个孩子呢?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和妻子杨绛唯一的女儿,名叫钱瑗。钱瑗的小名叫阿圆,出生于英国牛津,从小就受到了浓厚的文学氛围的感染,钱钟书和杨绛对他们的孩子非常喜爱。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的她先在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0 第一名:世界之王----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他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他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他将军事艺术推向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他是世界历史阶段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他给人类带来了最大的灾难,他的作为给后人留下了最大的争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帝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三代鏖(áo基本意思为激烈地战斗)战几十年,统中国,

掠欧洲,征印度,战埃及,并朝鲜,侵日本,入越南,平爪哇(java,指爪哇岛,属于印度尼西亚,是该国的第四大岛屿,印尼首都雅加达便位于爪哇岛的西北岸),先后灭亡四十多个国家,征服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发动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蒙古骑兵横扫十三世纪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踏出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九岁时,父亲被毒死,母亲带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使铁木真从苦难中崛起,逐步担当起历史赋予他的重任。 使他由一个弱小部落的首领,成为统一蒙古、统一中国、征服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成吉思汗一生进行过无数次的战争,无一败绩。 兵锋所向,号称世界征服者的西方常胜军人仰马翻,一败涂地。黄金家族三代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奥地利、德国、埃及、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 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就连桀骜不驯(jié ào bù xùn 解释: 性情强暴不驯顺)的军事奇才拿破仑提起成

浅析宋徽宗花鸟画艺术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7405984.html, 浅析宋徽宗花鸟画艺术特点 作者:路瑶函 来源:《大东方》2015年第09期 摘要:宋朝时期对于中国书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北宋。北宋 皇帝宋徽宗作为一位艺术超群的画家,对于中国书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典雅绮丽的画、纤细清秀的书、柔美婉约的词都为历代艺术家所赞赏。花鸟画不仅显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水平更是对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为后世的中国绘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宋徽宗赵佶花鸟画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宋徽宗;花鸟画;艺术特点 一、宋徽宗绘画艺术特点的形成 大宋王朝皇权集中制的到了进一步加强,臣子权力分散,庶民地位得到了提升,平民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昌盛。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文人参政现象越来越普遍,权贵阶层集文人、高官、学者三种身份于一体,谈文论艺渐成风气。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宋代逐渐在书画上呈现出兴盛之势。 宋徽宗赵佶身为大宋皇帝这一特殊身份,权利和个人喜好促使宣和画院这一体制蓬勃发展。他不仅提倡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绘画创作和教学,从客观上刺激了画院的绘画数量和质量,也促成了宣和画风的形成。 宋徽宗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体现出他过人的艺术才能,他在绘画上的才能,不论上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北宋末期由于宋徽宗个人对花鸟题材的偏好,使花鸟画创作成为宫廷画院创作的主流。在宋徽宗授意编撰的《宣和画谱》中,对黄筌的作品评价认为:“凡山水野草,幽禽异兽,溪岸江鸟,钓艇古槎,莫不惊觉。”称赞黄筌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体现了宋徽宗赵佶的黄筌画派画风的推崇。从赵佶的很大一部分作品中可以看到黄筌的遗风,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瑞鹤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芙蓉锦鸡图》等,此类作品工细规整、纤细而不呆板,富贵而不低俗。 宋徽宗的花鸟画创作中也融合了众多画家绘画作品的优秀之处,吸收黄筌富贵画风注重写实、色彩艳丽典雅的特征。同时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同时借鉴崔白等人的注重写生和意趣的特点,融徐黄二体于一身。另外,他还深受儒、道思想及自身文学上的深厚素养的影响,为中国花鸟画增添了诗情画意,使花鸟画呈现出新颖多变的风格。黄筌的法度严谨和崔白的野逸意趣[1]。 二、宋徽宗花鸟画的技法特点

历史趣谈中华民国 史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华民国史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导语: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中华民国的创立民国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清王朝腐败不堪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探求救亡图存的办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兴中会的活动一开始便和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区别开来,而具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孙中山的创举当时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志士,只有百余人。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和随之发生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迅速地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运动。20世纪初年,一批公开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团体在国内出现。湖南有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江浙地区有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湖北有科学补习所,四川有公强会,安徽有岳王会,广东有群智社等。包括兴中会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都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缺少联系。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或斗争相继失败,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