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

208病理学技术初级(师)考试大纲 基础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

病理技术考试题

病理技师10月份考题 一:填空题: 1、显示碱性磷酸酶常用的染色方法(特殊染色法)和(免疫组织 化学法) 2、组织切片贴附于载玻片右侧(三分之二)的正中处 3、切片前将包埋组织周围过多的石蜡切去的过程是(修蜡块) 4、染色的物理作用有(毛细现象)(渗透)(吸附)。 5、固定组织常用的固定液(甲醛固定)、(醇类固定)、丙酮固定、 (混合剂固定) 6、细胞学诊断根据细胞标本来源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和(穿刺 细胞) 7、细胞学制片的方法有(推片法)、(涂抹法)、(印片法)和离心 沉淀法。 8、优质切片的先决条件是(固定) 9、最常用的石蜡切片机(旋转式切片机) 10、常用于脱钙的酸类是(硝酸) 11、影响组织固定的因素(组织类型)(标本离体到开始固定的时间) (待检组织的体积和厚度)(固定液类型)(固定液与组织体积比)(固定时间)(温度)。 12、用于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手术切除组织标本一般固定 (6-48小时),活体组织保本固定时间保持在(1小时) 13、固定后标本应该水洗(10-20分钟)

14、组织固定后脱水剂是(从高到低的梯度酒精) 15、组织透明试剂(二甲苯) 16、组织浸蜡时间(2-3小时) 17、影响组织切片的最主要因素是(固定) 18、组织浸蜡温度(60℃左右) 19、最常用最经济的固定液(4%甲醛液) 20、与细胞水肿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21、肝脂肪变性,肝细胞内出现的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 22、淀粉样变性的特殊染色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 23、 HE染色中组织中沉积的钙盐呈(蓝色颗粒状)。 24、干酪样坏色的本质是(彻底的凝固性坏死)。 25、(脑和胰腺)最常发生液化性坏死。 26、(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增生。 27、大叶性肺炎的痊愈是通过(溶解吸收)。 28、胃溃疡的主要愈合方式是(组织增生)。 29、肺结核球内坏死物结局是(包裹钙化)。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血细胞不是白细胞的是(C)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2、在过敏性炎中最常见的炎症细胞是(D) 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病理学是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森林保护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过程和侵染循环;感病植物的病理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二章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的营养体;菌物的繁殖;各大类菌物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植物病害的症状,菌物类病害的诊断;菌物类病害发生的特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及病原鉴定方法;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防治。第四章植物病原病毒及植原体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毒的鉴定原理;植原体的一般性状;植原体病害的症状、传播、诊断和防治。 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的一般性状;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六章寄生性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七章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湿度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八章侵染过程 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章病害循环 侵染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的传播。 第十章植物病原生物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物的类型;病原物的致病机制;转主寄主和寄生专化型。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在病害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机制。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植物病害的预测。 第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诊断的含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方法;Koch’s法则;不同类型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第十四章植物病害的防治

病理技术上岗考试卷及答案

病理检验技术上岗考试卷 姓名:时间: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切取的组织块厚约__cm。一般用于固定的甲醛液浓度为__。 2.浸蜡的温度应高于蜡熔点__度。 3.切片贴附于载玻片右侧__正中处。切片前将包埋组织周围过 多的石蜡切去的过程为__。 4.展片温度一般为_,烤片温度一般为__。 5.我们常用的盐酸乙醇分化液浓度为__。 6.显示碱性磷酸酶常用__和__显示法。 7.染色的物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固定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诊断细胞学根据细胞标本来源的不同分为______和___ ___。 9..细胞学制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的程序是取材、_______、固定后处理、___、____、浸蜡、____、切片、贴片等。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优质切片的先决条件是 A 固定 B 染色 C 透明 D 切片 2.下列哪种溶液被推荐为病理标本的首选固定液 A 10%福尔马林液 B 中性缓冲甲醛液 C 酒精 D Zenker固定液 3.配制中性缓冲甲醛液最好用 A 蒸馏水 B 自来水 C 磷酸盐 D 醋酸 4.常用的组织石蜡切片的透明剂是 A 乙醇 B 丙酮 C 乙酸 D 二甲苯 5.固定的目的下列哪项正确 A 增加组织硬度 B 防止细胞自溶 C 凝固细胞内物质 D 以上都对 6.最常用的石蜡切片机是 A 骨组织切片机 B 冰冻切片机 C旋转式切片机 D 超薄切片机 7.具有剧毒作用的固定剂是 A 重铬酸钾 B 四氧化锇 C 铬酸 D 苦味酸 8.常用于脱钙的酸类是 A 硝酸 B 硫酸 C 醋酸 D 磷酸 9.下列哪项不是脱落细胞涂片常用的固定液 A 丙酮 B 95%乙醇 C 10%福尔马林 D 乙醚酒精固定液 10.在常规制片中(HE染色)细胞核的染色原理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酸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病理学病理学技术理论考试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病理学技术理论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下列关于解剖学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足尖朝前 B.标准姿势即为立正姿势 C.上肢垂于躯干两侧 D.两眼平视前方 E.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 2、不属于扁骨的是( ) A.肩胛骨 B.颅盖骨 C.肋骨 D.胸骨 E.髋骨 3、参与形成肋弓的是( ) A.第7~8对肋骨的前端 B.第8~10对肋骨的前端 C.第8~11对肋骨的前端 D.第9~10对肋骨的前端 E.第9~12对肋骨的前端 4、关于食管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平第10胸椎体高度与胃贲门连接 B.总长约20cm C.上端在第 7颈椎体下缘与咽相接 D.上端在第 6颈椎体下缘与咽相接 E.平第12胸椎体高度与胃贲门连接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McBurney点的位置为() A.左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点处 B.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外 1/3交点处 C.左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内 1/3交点处 D.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点处 E.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侧中、外 1/3交点处 6、冰冻切片时用甘油明胶封片是进行哪种染色() A.脂肪染色 B.网状纤维染色 C.巴氏染色 D.HE染色 E.伊红染色 7、显微镜镜头的数值孔径的标准简写() A.NA B.NF C.ND D.AN E.FN 8、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哪种组合成像质量最佳()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25×物镜4× C.目镜4×物镜20× D.目镜1×物镜100× E.目镜2×物镜40× 9、组织透明剂必须具有() A.透明和脱乙醇作用 B.透明和固定作用 C.透明和软化组织作用 D.透明和硬化作用 E.脱乙醇和溶解石蜡作用 10、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显示 DNA和RNA染液最佳pH值应是() A.pH7.0 B.pH4.8 C.pH2.0 D.pH6.5 E.pH9.0

病理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考试大纲知识点

专业实践能力 一、病理解剖技术 1. 病理尸体解剖的方法和步骤 (1)病理尸体解剖的准备 (2)体表检查 (一)[ 体表检查 ] 称体重,量体长,观察发育、营养状况,检查体表有无黄疸,发疳,出血点,疤痕,创口等,及其部位,大小;眼、耳、鼻、口腔等有无溃疡、分泌物或液体流出,外生殖器有病变,浅表淋巴结肿大否;有无尸冷、僵、腐败现象。 (3)胸腹腔检查 (二)[ 体腔检查 ] 1. 胸、腹壁皮肤切开及剥离:根据情况,选择Y形、T形或直线切口切开皮肤。切开腹膜时,先切一小孔,插 入两指,再从两指之间剪开,以免划破内脏。剥离胸壁皮肤时,应注意将胸肌一并剥离,但勿损及肋间肌。 2,腹腔检查:检查腹腔内有无积液和积气,腹膜情况,各器官的位置。与关系,有无粘连,肝脾肿大否,其边缘在锁骨中线肋缘下及剑突下几厘米,检查左右横膈的高度。 (三)[ 胸腔检查 ] 1 、必要时在胸腔未切开前检查有无气胸。可有注射器吸水后,在第一肋间处自胸壁刺入,观察有无气体自水面下上升。 2. 在肋骨软骨联接线内侧约 0.5cm 处,将第二肋骨到肋弓的软骨切断,紧沿胸骨后壁将横及纵隔割离,注意勿损及心包及大血管,然后检查胸腔有无积液,其量及性质,必要时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 3. 切断第一肋骨,分离胸锁关节,将胸骨及肋骨取下,观察各器官的位置,两肺表面情况,胸腺是否已经脂肪化。锯开胸骨,看骨髓造血情况。 4. 自心尖部向上,作人形剪开心包,检查腔内液量,心包膜内壁情况,必要时取心血作细菌培养。 5. 疑有空气体栓塞时,将心包剪开一小口,用镊子拉紧切口两侧心包膜,心包腔内注满水,然后,在水上剪开右心房及肺动脉,观察有无气泡逸出,或者先结扎进出心脏的大血管,取出心脏,淹没于水下剪开右心,观察有无气泡逸出。(4)内脏器官的取出及检查 (四)[ 各脏器的取出] 各器官取出前,应仔细检查周围情况及与其他器官的关系,检查有困难时,一时不能明确者,可与其 它器官一并取出,然后再仔细检查。检查各器官前,应称其重量,量大小。 1. 心脏的取出与检查,在体内剖开右心,检查肺动脉有无栓塞后,将心脏提起,从根部或心包膜内壁分别 剪断上、下腔静脉,(于距瓣膜 2 cm处)肺静脉和主动脉(于距瓣膜5cm处),取出心脏,(若有心、血 管畸形,则应将心脏连同肺脏一并取出)。检查心脏增大否,外膜光滑度,有无渗出物等,心脏按血流方向剖开,测量各瓣膜的周径及左右心室的厚度。 A :右心剖开法:第一步,用刀或剪将右心从上、下静脉入口处直线剖开,如欲避免破坏窦房结, 从下腔静脉向上,剖至房室间沟上1cm处,向右心耳剪开,保持上腔静脉口完整,上腔静脉至少保留 1cm。第二步,从此线中点沿心脏右缘剖至心尖部,检查三尖瓣,并用手指检查动脉有无血栓或狭窄。第三步,从心尖部沿心室中隔剖至肺动脉,检查肺动脉瓣。 B :左心剖开法:第一步,用刀或剪将左心房从左、右静脉入口之间作直线剖开,以手指检查二尖瓣是否狭窄。第 二步,从此线的左端沿心脏左缘剖开至心尖剖。第三步,从心尖部沿心室中隔,避开肺动脉剖开肺动脉剖开主动脉,检查二尖瓣与主动脉瓣。 剖开有瓣膜病变的心脏时,应注意避免破坏有病变的瓣膜。心脏剖开后,检查心肌厚度、硬度、色泽、心内膜光滑度,瓣膜周围有无增厚,及赘生物,有无狭窄或关闭不全,检查冠状动脉开口情况。 2. 肺脏的取出:可由肺根部将主支气管和血管切断取出,或与颈部器官一并取出。如两层胸膜间有粘 连,需细心分离,勿损及肺,如粘连牢固,可连同胸膜壁层一并剥离,取出肺脏。取出后检查其表面情况。切开检查肺切面的改变,有无病灶、气肿、萎陷等,肺门淋巴结肿大否,切面情况。 3. 颈部器官的取出:A,充分分离颈部皮肤与软组织,用长刀刺入割断舌下系带,紧沿下颌骨内面向左、 右尽量地将下颌与舌间的软组织分离。B,将舌拉下,自硬腭后缘割离软腭,注意应将两侧扁桃体完全 取下。C,将舌、咽、喉头、气管、食管、肺拉下于横膈上将食管、下腔静脉及主动脉切断,连同胸腔器官一并取出。 4. 腹腔及盆腔器官的取出:一般先将脾脏摘出,继之取出小肠、肾上腺、肝、胆囊、胃、十二指肠、胰,最后取 出肾及盆腔器官。 ①将脾脏提至腹腔前方,割断脾门部血管,取出脾脏。检查其大小,重量,硬度,表面色泽。切面有无外翻;有无糊状物刮下,脾门血管及脾小体、脾小梁的情况等。 ②小肠与大肠的取出前,应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及血管,找出空肠的起端,切断,自肠系膜附着处将肠割下,直至直肠处将其切断取出,肠的断端应钳紧或结扎,以免粪便污染腹腔。待其他器官检查完毕后再检查肠。先量其长度,在

2020年病理学技术(中级)[代码:380]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病理学技术(中级)[代码:380]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1、 组织和细胞的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 A.变质 B.出现异常物质 C.正常物质积聚过多 D.B+C E.病因消除后,很难恢复到原形态和功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积聚过多,为可逆性损伤,病因消除后,其形态和功能多能恢复正常。答案B和C的组合符合变性的概念。[单项选择题]2、 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 A.胃蛋白酶 B.胃蛋白酶原 C.黏液 D.盐酸 E.维生素B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九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管五胃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故选B。

【知识拓展】主细胞(chief cell),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数量最多,在腺底部排列密集。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一般固定染色的标本上顶部酶原颗粒消失呈空泡状。电镜下可见富含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膜被分泌颗粒等。能够合成、分泌胃蛋白酶原,在强酸或少量胃蛋白酶作用下变为胃蛋白酶,对食物有一定的消化作用;产生胃脂肪酶,消化多种脂类。婴幼儿的主细胞还能合成分泌凝乳酶,使乳汁中蛋白质凝固成乳酪,易于被蛋白酶消化。 [单项选择题]3、 肾病综合征不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A.血尿 B.蛋白尿 C.严重水肿 D.低蛋白血症 E.高脂血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肾病综合征一般没有血尿。 [单项选择题]4、 患者男性,15岁。左膝关节上方骨性肿块突起,伴轻微疼痛1年余。X线检查见左股骨远侧内侧干骺端向外突出的骨性赘生物,界限清楚。根据上述资料,应首先考虑 A.软骨瘤 B.骨软骨瘤 C.软骨母细胞瘤 D.软骨肉瘤 E.骨旁骨肉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病理学技术考点总结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酶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金属沉淀反应,如硫代胆碱铜法,可证明胆碱酯酶和酯酶; 2、藕联偶氮色素法 3、色素形成与染色法 一碱性磷酸酶(AKP) AKP最适宜PH值为9.2-9.4,可被金属阳离子或某些氨基酸激活,多见于活跃的部位,如小动脉、肾小管上皮等。 ?AKP染色方法: 1、Gomri钙钴法:AKP为黑色 注意事项:此法对含铁血黄素和钙盐也可形成棕黑色沉淀,必要时应予以鉴别。并且用于透明的二甲苯为AR级别。 2、Gossrau偶氮吲哚酚法:酶活性部位呈暗褐色(坚牢蓝VB)、浅红色(坚牢蓝BB)、蓝色(坚牢紫B) 二酸性磷酸酶(ACP) ACP前列腺活性最强,在肝脏内毛细胆管旁活性最强。 ?ACP染色方法: 1、Berry硝酸铅法:ACP为棕黑色,特异性抑制酶是氟化钠。 2、Leder-Stutt改良萘酚AS-TR磷酸酯法:ACP为红色。 三三磷酸腺苷酶(ATP) ATP分为三类:膜性ATP、肌球蛋白ATP、线粒体ATP,以上三种酶不可用甲醛固定,用冷冻法。 ?ATP染色方法: 1、Wachstein-Meisel镁激活酶法:ATP为棕黑色。 2、Dubowitz-Brooke钙激活酶法:ATP为棕黑色。 注意事项:镁激活的ATP正常肝定位于毛细胆管;钙激活ATP区分于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有意义,对于区分神经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有价值。

四胆碱酯酶(CHE) 广义胆碱酯酶分为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胆碱酯酶的活性中心是丝氨酸,主要分布于血浆、胰腺和唾液腺;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分布于神经肌肉接头等处。 CHE染色法 1、Snell-Garrett胆碱铜法:CHE呈黄色或棕黄色。 2、Karnovsky-Roots铁氰化铜法:CHE呈红棕色或深棕色。

病理学提纲

1.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 2.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尸体解剖、活组织检查、动物实验、组织与细胞培养 3.适应的表现形式: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而导致器官或组 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目增多而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取代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的过程 4.组织损伤的形式:变性、坏死 变性:在致损伤因素作用下,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物质的显著增多 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病理性死亡 5.变性的常见类型: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心肌脂肪变性、纤维素性样变 性、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病理性钙化) ●细胞肿胀(浊肿):由于细胞内水、钠积聚过多引起。表现为细胞体积重大,胞浆疏松、 淡染,胞浆内可见红染颗粒,称颗粒变性(其实质为肿大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 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空泡样变性(内质网高度扩张);病毒性肝炎严重时,可出现气球样变性 ●脂肪变性:肝脏均匀增大,包膜紧张,色淡黄,切面油腻;H-E染色细胞内见大小不等 的脂肪空泡,严重时可出现脂肪样细胞。脂肪肝――严重、弥漫的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性:又分为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发生在增生的结缔组织,表现纤维细胞减少、融合;成分-胶原纤维,本质-形成瘢痕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发生在细小动脉,病变的血管壁增厚、变硬,为高血压病的基础;本质-深入并凝固的血浆蛋白 ●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心肌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出现的红黄相间的条纹 6.坏死的基本病变:以核表现为主,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7.坏死的病理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 ●凝固性坏死:坏死后蛋白质变性凝固占优势,多发生于心、脾、肾 ●干酪样坏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多由结核病引起,坏死较彻底,色淡黄、 质较松软,犹如干酪 ●液化性坏死:多发生于脑组织,又称脑软化 ●坏疽: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 8.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基本方式,溶蛋白酶分解液化,淋巴管或小血管吸收)、分离 排出、机化(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纤维包裹和钙化 ●位于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分离后脱落,留下的局部缺损,称溃疡 ●肾和肺的坏死组织分离后经自然管道排出,留下的空腔,称空洞 9.组织再生的能力: ●神经细胞无再生能力; ●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再生能力弱,通过瘢痕修复; ●其余细胞均有强再生能力,或潜在再生能力。 10.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少量炎症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鲜 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称肉芽组织。 11.肉芽组织的转归:瘢痕 12.肉芽组织的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填补组织缺损

病理学技术(中级)-病理学(B型题)

病理学技术(中级)-病理学(B型题) 1、老年萎缩心脏的心肌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2、心衰细胞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3、新生儿黄疸时神经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4、一期愈合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B.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C.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形成痂皮 D.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 5、二期愈合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B.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C.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形成痂皮 D.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 6、痂下愈合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B.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C.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形成痂皮

D.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 7、紫癜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E.呼吸道出血 8、血肿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E.呼吸道出血 9、咳血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解析含真题第八章word资料21页

“病理”大纲要求 ——消化系统疾病 1. 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 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 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 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7. 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8. 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9. 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阑尾炎 病理变化 1.急性阑尾炎有三种主要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黏膜或黏膜下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黏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阑尾炎发展而来。镜下,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发生坏死。 此时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同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呈慢性经过。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病因 1.甲型肝炎病毒(HAV)特点:经消化道感染,通常急性起病,大多数可痊愈,RNA。 2.乙型肝炎病毒(HBV)特点:经血流、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传播, DNA。 3.丙型肝炎病毒(HCV)特点:经血流、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传播, RNA。 4.丁型肝炎病毒(HDV)特点:经血流、血液污染的物品、吸毒或密切接触传播, RNA。 5.戊型肝炎病毒(HEV)特点:经消化道感染,RNA。 病毒性肝炎 基本病理变化: 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属于变质为主的炎症病变包括: (一)肝细胞变性坏死 1.肝细胞变性常见有两种类型的变性。 (1)细胞水肿:为最常见的病变。光镜下见肝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为胞质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体积更加肿大,由多角形变为圆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电镜下见内质网不同程度扩张,线粒体明显肿胀,溶酶体增多。

病理学技术(主管技师):动物实验技术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doc

病理学技术(主管技师):动物实验技术考试卷及答案 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ICR 小鼠10只,雌性,4~6周龄,体重18~22g ,为进行某种药物对荷瘤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药物注射,选用的注射方法是( )A.耳缘静脉 B.股静脉 C.头静脉 D.尾静脉 E.胫前静脉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兔空气栓塞的处死剂量,正确的是( )A.静脉内注入5~10ml 空气即可致死 B.静脉内注入10~20ml 空气即可致死 C.静脉内注入20~40ml 空气即可致死 D.静脉内注入40~60ml 空气即可致死 E.静脉内注入60~70ml 空气即可致死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能用于犬的处死方法是( )A.空气栓塞法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B.断头法 C.破坏延髄法 D.开放性气胸法 E.急性失血法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小鼠常用的处死方法是()A.空气栓塞法 B.急性失血法 C.破坏延髓法 D.开放性气胸法 E.脊椎脱臼法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一般在实验前给动物禁食的时间是()A.4小时 B.6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给兔做心脏采血时,一次不超过()A.5~10ml B.10~15ml C.15~20ml D.20~25ml E.25~30ml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是给实验小鼠进行编号标记的溶液是()A.3%~5%苦味酸溶液 B.2%硝酸银溶液 C.0.5%中性红溶液 D.甲紫溶液

2011年病理学技术理论考试及答案

2011年病理学技术理论考试 (选择题,每题1分) 姓名考试时间得分 1.下列关于解剖学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A.足尖朝前 B.标准姿势即为立正姿势 C.上肢垂于躯干两侧 D.两眼平视前方 E.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侧) 2.不属于扁骨的是 A.肩胛骨 B.颅盖骨 C.肋骨 D.胸骨 E.髋骨 3.参与形成肋弓的是 A.第7~8对肋骨的前端 B.第8~10对肋骨的前端 C.第8~11对肋骨的前端 D.第9~10对肋骨的前端 E.第9~12对肋骨的前端 4.关于食管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平第10胸椎体高度与胃贲门连接 B.总长约20cm C.上端在第7颈椎体下缘与咽相接 D.上端在第6颈椎体下缘与咽相接 E.平第12胸椎体高度与胃贲门连接 5.McBurney点的位置为 A.左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点处 B.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左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D.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的中点处 E.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侧中、外1/3交点处 6.冰冻切片时用甘油明胶封片是进行哪种染色 A.脂肪染色 B.网状纤维染色 C.巴氏染色 D.HE染色 E.伊红染色 7.显微镜镜头的数值孔径的标准简写 A.NA B.NF

C.ND D.AN E.FN 8.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哪种组合成像质量最佳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25×物镜4× C.目镜4×物镜20× D.目镜1×物镜100× E.目镜2×物镜40× 9.组织透明剂必须具有 A.透明和脱乙醇作用 B.透明和固定作用 C.透明和软化组织作用 D.透明和硬化作用 E.脱乙醇和溶解石蜡作用 10.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法显示DNA和RNA染液最佳pH值应是A.pH7.0 B.pH4.8 C.pH2.0 D.pH6.5 E.pH9.0 11.下列关于细菌芽胞的论述错误的是 A.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B.是某些细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C.具有多层膜结构 D.是能形成芽胞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E.芽胞是细菌的一种休眠状态 12.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基上的生长现象是 A.菌团 B.菌落 C.菌丝 D.菌膜 E.菌苔 13.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A.电离辐射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湿热灭菌法 E.超声波杀菌法 14.细菌的转化与接合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需要外源性DNA导入 B.供体菌与受体菌不必直接接触 C.需要噬菌体参与 D.供体菌必须与受体菌直接接触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试大纲 病理学

病理学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①掌握萎缩的概念、原因和类型;②熟悉肥大、增生的概念和类型;③掌握化生的概念、类型及意义;④掌握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的概念及形态特点;⑤掌握坏死的概念、类型、病变特点及结局:⑥掌握凋亡的概念。 二、损伤的修复 ①掌握再生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②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结局:③熟悉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掌握一期、二期愈合的条件和特点;④熟悉骨折愈合的过程。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①熟悉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形态特点、类型和意义:②掌握淤血包括肺、肝淤血的原因、病变特点和后果;③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④掌握血栓的形态、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⑤掌握栓塞的概念、类型及对机体影响;⑥熟悉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后果;⑦掌握梗死的概念、原因、病变类型、影响和结局。四、炎症 ①熟悉炎症的概念、原因和意义;②掌握炎性渗出的概念、熟悉渗出过程和发生机制;③掌握渗出液的的特点和意义;④掌握炎性浸润的概念、炎细胞种类及其作用;⑤了解炎症介质的概念、常见炎症介质及意义;⑥熟悉炎症的经过和结局;⑦掌握各类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特别是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肉芽肿性炎。 五、肿瘤 ①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②掌握异型性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③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熟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④掌握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区别的相对性和交界性肿瘤的概念;⑤掌握肿瘤的大致分类和命名原则,癌与肉瘤的区别:⑥掌握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癌前病变。 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①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②掌握动脉继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③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心肌梗死的原因、类型、病变及合并症;④掌握缓进型高血压的分期、内脏病理变化及后果;⑤熟悉急进型高血压和动脉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⑥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对机体影响:⑦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⑧掌握心瓣膜病的病因、病变特点、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⑨了解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概念。 七、呼吸系统疾病 ①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②掌握肺气肿的类型、病交及临床联系,熟悉肺气肿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⑨掌握肺源生心脏病的肺部及心脏病变,熟悉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④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联系及并发症;⑤掌握鼻咽癌、肺癌的好发部位、类型、主要临床病理特点及扩散规律。 八、消化系统疾病 ①熟悉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及病变;②掌握溃疡病的好发部位、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和合并症;③熟悉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及结局;④掌握胃癌的好发部位、病理变化、扩散规律;⑤熟悉食道癌、大肠癌的共性(好发部位、病理变化、扩散及临床表现),了解其病因;⑥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熟悉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传染途径;⑦掌握肝硬变的类型、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熟悉肝硬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⑧熟

201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资格从业考试《病理学技术》习题精选资料[第三十二篇]

201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资格从业考试《病理学技术》习题 精选资料[第三十二篇] 一、单选题-1/知识点:章节测试 原核生物辨认转录起始点的是 A.α亚基 B.β亚基 C.β'亚基 D.σ亚基 E.α2ββ' 二、单选题-2/知识点:病理学 不符合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是 A.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生 B.肾小球基底膜有钉突形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颗粒状IgG和C3荧光 D.肾小球系膜区有团块状IgG荧光 E.肾小球基底膜外侧有多数电子致密物 三、单选题-3/知识点:章节测试 石蜡切片法一般常规切片厚度为 A.1~2μm B.6~8μm C.1μm以下

D.4~6μm E.8μm以上 四、单选题-4/知识点:医学伦理学 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的首要标准是 A.遵纪守法,廉洁行医 B.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C.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E.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五、单选题-5/知识点:章节测试 肺根部不包括 A.气管末端 B.主支气管 C.淋巴管 D.神经 E.肺静脉 六、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下列选项可以区别癌和肉瘤的是 A.CK和EMA B.CK和Vimentin C.CD68和Vimentin

D.EMA和CgA E.LCA和GFAP 七、单选题-7/知识点:章节测试 对于丙酮固定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水、醇、氯仿和醚等混合 B.可使蛋白质沉淀,渗透力强,对核的固定差 C.广泛用于酶组织化学中各种酶的固定 D.其作用基本与乙醇相同 E.对糖原有极好的固定作用 八、单选题-8/知识点:章节测试 下面的固定液中含有过碘酸钠的是 A.Zenker液 B.PFG液 C.PLP液和PLPD液 D.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氧化钠液 E.Müller液 九、单选题-9/知识点:章节测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包括阳性对照在内的全部切片均为阴性结果,主要原因是 A.漏加一种抗体或抗体失效 B.洗涤时间过长

病理学复习大纲

病理学复习大纲 健康: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病痛,还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康宁的完美状态。 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制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包括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体征。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自主呼吸停止(主要)、瞳孔散大、不可逆脑昏迷、脑干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 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因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而缩小 肥大:实质细胞的细胞器增多所致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均匀性增大 增生:器官或组织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导致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胞核改变: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胞质改变:溶解 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非生理性物质或生理性物质过度堆集 适应:组织和细胞在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持续作用下,通过调整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得以存活的过程 脂肪变:实质细胞脂肪异常蓄积,见于肝心肾。镜下:胞质可见大小不等空泡,苏丹三染橘红色;肉眼:黄色,质软,切面油腻感玻璃样变:细胞内、血管壁和结缔组织内出现红染均质的物质,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常见)血管壁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坏疽:大块组织凝固性坏死并伴有腐败菌感染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只发生于同源细胞间) 机化: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过程称为机化。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再生:组织损伤后,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 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也有人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凋亡小体:光镜下,凋亡小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胞浆浓缩,强嗜酸性,可有可无固缩深染的核碎片,故又称之为嗜酸性小体 思考:1.什么是肉芽组织?有什么功能? 答:肉芽组织:大量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新生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 肉芽组织的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和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或异物 2.坏死有那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结局是什么? 答: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 干酪样坏死:由于组织分解较彻底,加上含有较多的脂质(主要来自结核杆菌及中性粒细胞),因而坏死组织略带黄*色,质软,状似干酪,属于特殊的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纤维素性样坏死: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 坏疽:大块组织凝固性坏死并伴有腐败菌感染坏疽又可以分类: 干性坏疽:局部干燥而皱缩成黑褐色,病变区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湿性坏疽:坏死区呈黑色、灰绿色,有恶臭,病变组织肿胀,扩散快 气性坏疽:细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大量气体,使之成蜂窝状 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大范围的坏死组织脱落称为:溃疡 心衰细胞: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漿内形成含铁血黄素.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肝脏切面肉眼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区)相间,形似槟榔切面的条纹,故称槟榔肝。血栓形成: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由于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该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淤血: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含血量增多慢性肺淤血,见于左心衰;慢性肝淤血,见于右心衰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动脉栓塞常见于脑、脾、肾、下肢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思考:1.血栓形成的条件有那些?血栓基本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结局?梗死的一般情况? 答: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分类:白色血栓: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动脉内(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灰白色粟粒状小结节,排列整齐,表面 粗糙,常位于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不易脱落。 混合血栓:大量纤维蛋白网住红细胞,形成红白相间的波纹构成静脉血栓的体部与血管壁粘连 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增大,血管腔几乎堵塞,形成暗红色血栓,构成血栓尾部 透明血栓:主要在微循环毛细血管内,主要由均匀红染的纤维蛋白构成,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脂肪栓塞:循环血流中出现脂滴阻塞小血管 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解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以气泡形式阻塞心血管的过程空气栓塞的原因:大量空气进入迅速进入静脉,随血流进入右心,由于心脏搏动,使空气与血液搅拌成泡沫,并阻塞于肺动脉口,使血液循环趋于停止,导致循环衰竭 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血栓钙化

病理检验技术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病理检验技术 2. 诊断细胞学 3. 常规染色 4. 核异质细胞 5. 媒染剂 二、填空: 1. 常用的组织切片法有____、____、____、树脂包埋切片法、碳蜡切片法、塑料包埋切片法。 2. 染色的物理作用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组织固定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4. 诊断细胞学根据细胞标本来源的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 5. 细胞学制片的方法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6. 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的程序是取材、 _______、固定后处理、___、____、浸蜡、___ _、切片、贴片等。 三、单项选择(选择最佳答案) : 1. 优质切片的先决条件是 A 固定 B 染色 C 透明 D 切片 2. 下列哪种溶液被推荐为病理标本的首选固定液 A 10%福尔马林液 B 中性缓冲甲醛液 C 酒精 D Zenker固定液 3. 配制中性缓冲甲醛液最好用 A 蒸馏水 B 自来水 C 磷酸盐 D 醋酸 4. 常用的组织石蜡切片的透明剂是 A 乙醇 B 丙酮 C 乙酸 D 二甲苯 5. 固定的目的下列哪项正确 A 增加组织硬度 B 防止细胞自溶 C 凝固细胞内物质 D 以上都对 6. 最常用的石蜡切片机是 A 骨组织切片机 B 冰冻切片机 C 旋转式切片机 D 超薄切片机 7. 具有剧毒作用的固定剂是 A 重铬酸钾 B 四氧化锇 C 铬酸 D 苦味酸 8. 常用于脱钙的酸类是 A 硝酸 B 硫酸 C 醋酸 D 磷酸 9. 下列哪项不是脱落细胞涂片常用的固定液 A 丙酮 B 95%乙醇 C 10%福尔马林 D 乙醚酒精固定液 10. 在常规制片中 (HE染色 ) 细胞核的染色原理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酸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B 细胞核带负电荷,呈碱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C 细胞核带负电荷,呈酸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D 细胞核带正电荷,呈碱性,易与带正电荷的苏木素碱性染料结合而染色 11. 组织石蜡切片过程中透明的主要作用 A 脱去多余水分 B 固定作用 C 媒介作用 D 使组织变硬 12. 变移上皮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器官 A 支气管 B 气管 C 膀胱 D 胸腔 13. 福尔马林色素的形成是由于 A 还原作用 B 氧化作用产生蚁酸与血红蛋白结合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6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6 (总分:62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7,score:54分) 1.下述描述中,属于完全再生的是 【score:2分】 【A】动脉吻合口愈合 【B】骨折愈合再建【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剖腹手术切口愈合 【D】肠吻合口愈合 【E】胃溃疡愈合 本题思路:骨折愈合后,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建后,可完全恢复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完全性再生。 2.下列丕垦王肉芽组织的功能的是 【score:2分】 【A】抗感染 【B】保护创面 【C】填补伤口 【D】机化凝血块 【E】伤口收缩【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左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脏器是 【score:2分】 【A】脾 【B】脑 【C】肝 【D】肺【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肾 本题思路: 4.下列有关血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score:2分】 【A】纤维素血栓易溶解吸收 【B】可形成静脉石 【C】再通可恢复正常循环【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可阻塞动脉、静脉 【E】可继发于血管炎 本题思路:血栓形成后可发生机化,机化后的血栓和血管壁有牢固的黏着,不再有脱落的危险。血栓机化中所形成的新生内皮细胞,被覆血栓内由于血栓干涸

产生的裂隙,形成迷路状并互相沟通,使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沟通,称为再通,但不可能再恢复正常血液循环。 5.潜水员从海底升到水面过快时易发生 【score:2分】 【A】肺气肿 【B】肺水肿 【C】氮气栓塞【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左心衰竭 【E】昏迷休克 本题思路:潜水员由海底迅速上升到海面,由于大气压力突然降低,原来溶解在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很快游离,氧气、二氧化碳可很快再溶入体液中被吸收,而氮气在体液内溶解迟缓,于是形成氮气栓塞。 6.出血的后果主要取决于 【score:2分】 【A】出血的类型 【B】出血的发生机制 【C】机体抵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