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初中物理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初中物理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 ,第2秒内运动4m ,第3秒内运动6m ,求:

(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 和第2秒的4m 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

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教师再一次强调解题方法,注意写出所依据的公式,运算时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单位。

师:我们求出了汽车在前3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m/s,能不能说汽车在第3s内运动速度是4m/s呢?

生:不能,前3s的平均速度是汽车前3s运动的全部路程12m除以3s钟的时间得出的4m/s,若求第3秒内的运动速度,应用第3s通过的路程6m除以1s,得出6m/s。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的速度,例如汽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那么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它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也相同。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上节学习的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2、要懂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1、课文第44页作业1、2题。

课时作业设计

1、某次列车20:00准点从A站发车,至次日18:00到达B站,行程1150Km。该列车在A.B站间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2、物体先以11m/s的速度行驶了10s,再以5m/s的速度行驶了2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中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第二个10s钟通过的路程是17m,那么,物体在第一个10s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在第二个10s钟内的平均速度为 ,它在前20s钟的平均速度为。

4、某物体运动速度为4m/s,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

A. B. C. D.跑步的人

5、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乙地,4h后,两车同时开到相距100Km的乙地,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这4h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100Km路程上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前60Km路程上两车平均速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D.在前2h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6、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的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7、运动员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9.67m/s

B.12m/s

C.8m/s

D.9m/s

8、用刻度尺和表可测出小车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有一斜面长1.6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需5.0s。如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小车从斜面顶端撞击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根据测出的时间,在下表填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由此可见,物体学里所说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多大时,必须指明是在的平均速度。

9、钢球沿20m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静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平均速度.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10、某同学骑自行车到离他家3000m的学校去上学,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0km/h,为了不迟到,他至少要提前多少h动身?合多少min?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测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做深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 3. 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 B. 10m/s C.15m/s D. 20m/s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 甲先到达B点 B. 乙先到达B点 C. 两人同时到达B点 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6.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___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 7.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 5 min 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8.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 4.4 s 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9.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 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10.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m长跑成绩是6min40s属于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m/s。 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有关速度的计算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1、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1=1200m,乙、丙两站相距S2=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t1=2min,在乙站停车t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2=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min内匀速完成,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3、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准备进行1千米赛跑。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以8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0.36km/h的速度缓慢爬行,?1min后兔于发现远远超过了乌龟,便骄傲地睡起了觉,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2h后兔子醒来发见乌龟已快要爬到终点了!于是兔子赶紧用原来的速度追赶,请问最终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 度? (2)计算列车从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两车从相距3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24Km/h的速度行驶了18Km的路程时,刚好遇到乙车,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8、站在两判刑峭壁之间的山谷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9、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9:30,飞行速度为180m/s,她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机场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11m/s,为了按时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 10、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n,有一次因故迟开了20min,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求:甲乙两站的距离?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11、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飞行的速度多大? 12、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50m的树洞奔跑,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 面飞行追击通过计算回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两种解法)。

物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教案

第三节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

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和第2秒的4m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秒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秒 前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完整版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有关速度的计算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1、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1=1200m,乙、丙两站相距S2=2160m。汽车从甲站开 到乙站经历时间t1=2min,在乙站停车t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2=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min内匀速完成,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3、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准备进行1千米赛跑。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 以8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0.36km/h的速度缓慢爬行,1min后兔于发现远远超过了乌龟,便 骄傲地睡起了觉,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2h后兔子醒来发见乌龟已快要爬到终点了!于是兔 子赶紧用原来的速度追赶,请问最终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计算列车从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两车从相距3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24Km/h的速度行驶了18Km的路程时,刚好遇到乙车,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8、站在两判刑峭壁之间的山谷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9、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9:30,飞行速度为180m/s,她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机场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11m/s,为了按时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 10、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n,有一次因故迟开了20min,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求:甲乙两站的距离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11、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 (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飞行的速度多大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课后练习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 。 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实验步骤:1.2.3.4.5参照课本23页 6.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 3和时间t 3 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与论证:比较 v 2 v 3 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 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 注意:测量小车通过的路曾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或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或 车尾),不可以从斜面的顶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1.观察图教材14页图1.1-7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___s ,此时的秒表

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 2.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5 min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m/s。 3.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 4.4 s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3—13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5.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m长跑成绩是 6min40s属于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m/s。 6.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做深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7.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 8.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 B. 10m/s C.15m/s D. 20m/s 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 甲先到达B点 B. 乙先到达B点 C. 两人同时到达B点 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5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

第二讲速度变化的快慢 1.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 动。 (1)研究:轿车启动过程和制动过程,照片记录了每隔2秒轿车所处的位置。 问:这两个过程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吗?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轿车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同。 (2)判断: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运动员前空翻过程中,运动员重心的投影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图1-20所示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出来的? 这是一张频闪照片,即连续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曝光所得,每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 答:是变速直线运动。因为重心的投影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同。 2.平均速度 结论:B的平均快慢与A的平均快慢相同。 即从总体上讲,A的运动平均快慢用B的平均快慢来 代替,其效果是相等的。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经过的位移△S与所用 时间△t之比叫做这一位移或这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单位: m/s km/h cm/s 等; 国际单位: m/s。 (1)上述轿车启动和制动过程中,问:如何比较这两个过程的快慢? 答: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粗略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2)课堂练习 1、图1-23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8mm 直径的子弹射过一只苹果时的照片,子弹的平 均速度是900m/s。请你估计,子弹穿过苹果的时间。 解:先测得照片中子弹的直径为2mm,其实际直径为8mm. 故比例为4:1.再分别测得照片中苹果的直径和子弹的长 度为16mm、8mm.按比例实际尺寸分别为64mm、 32mm. 则子弹穿过苹果的位移为s = ( 64+32 ) mm = 0.096 m t = s / v = (0.096/900) s = 1.0×10-4 s 2、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前一半时间是做速度为v1 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在整个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v1t+v2t)/2t=(v1+v2) / 2 3、汽车沿笔直的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C是AB的中点,汽车在AC段上的平均速 度为V1,在CB段上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多大? 解: 小结: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是不同的。 4、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用2小时走了10km路程仍回到原处,他在2小时内的平 均速度是___km/h,平均速率是____km/h. 0;5.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能确切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刻(或任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下面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1)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瞬时速度) (2)经过提速后的列车速度达到80km/h(平均速度) (3)一架失事飞机撞向山坡时的速度达100m/s(瞬时速度) (4)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比人步行还慢(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深入理解: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速度变化越小,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就越接近于匀速

(完整)初中物理专题一之——平均速度

1 初中物理专题一之——平均速度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 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 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2 21v v + B. 21v v + C. 21v v - D. 21212v v v v + 2.小船以速度v 从河边A 点沿河岸划至B 点又返回A 点。不计船掉头时间,若水不流动时往返时间为t , 那么水速为v 0时,往返时间为( ) A. t v v v 0+ B. t v v v 02- C. t v v v 2022- D. t v v v 20 22 + 3. 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不流动,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 1,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 t 2则( )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由船速和水速决定 4.甲、乙两辆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同样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40km/h 和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40km/h 和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段中的平均速度v 甲和v 乙的关系是( ) A. v v =乙甲 B. v v >乙甲 C. v v <乙甲 D.无法判断 5.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min 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min , 那么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 ) A. 2min B. 1min C. 8 3min D. 0.5min 二、计算题 6.有艘汽艇,顺着河流从甲地到乙地要行驶3h ,逆水返回要行驶6h ,如果汽艇不用发动机,顺流从甲地漂 流到乙地,需多少时间? 7.一只船在甲、乙两码头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24m/s .已知水流的速度是5m/s ,则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 度是多少m/s ?

第讲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公式的辨析

第4讲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公式的辨析 【概念辨析】 一、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跟位移和路程关系相类似,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成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这是因为平均速度有方向,平均速率无方向 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 (1)平均速度是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是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点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所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对点题组】 1.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三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的瞬时速率一定是A的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3.成都二十中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6s 末的速度为9.5 m/s,12.5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9.8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9.5 m/s B.9.8 m/s C.10. m/s D.8.0m/s 4.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但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5.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下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Word版

速度计算题专题 t s v = 计算题注意事项 1、必须有公式,求什么就用什么公式 2、必须带单位计算,而且单位要相互配套,如果不配套,需要提前换算成配套单位再计算 3、公式中的物理量和所带数值要一一对应 4、只有计算式子,物理中没有分数 5、计算过程中,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题目没有说保留小数位数,请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 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s m v /340=;光在空气中的速度s m v /1038?=可以直接当成已知条件使用 练习: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 声=340米/秒,V 光=3×108米/秒) 3、

①方框中北京,60km是什么意思? ②圆圈中40是什么意思? ③从看到标牌处到北京用多长时间? 4.在我州麻江县至贵阳的高速公路上,轿车司 机上午8时正,在高速公路甲地看见路边立 有如图14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 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14乙所示的标 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轿车 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 用多少时间到达贵阳?几时几分到达贵阳? 5、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如图所示。(1)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车09:50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16:11到达终点站武昌,部分具体行程见下方的列车时刻表,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 m/s?(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 完全穿过长度为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s? 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 上海始发站09:500 南京12:0212:11301 合肥13:1913:21457 武昌16:11终点站841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快速热身 1、填单位并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正常运动的客车速度是40 ; (2)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 ; (3)人步行的速度为 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3.6 m/s= km/h (5)36km/h= m/s (6) 10 5cm/s= m/s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5m的路程时用了2s,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此物体在1s末速度的大小;它通过75m路程 所需的时间为。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顺 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有此判断三人 中骑车速度最大的是。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来表示,某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使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5,则汽车的速度大小是米/秒 3.A、B两地相距1000米,某同学先以8米/秒的速度跑到中点, 再以6米/秒的速度跑到终点。则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4、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走180m路程的即时速度是0.75m/s B. 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 C. 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下面是用手表和卷尺测量某 5.一列火车以V1的速度通过一段路程S1后,又以V2的速度通过另一段路程S2,则这列火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V1+ V2)/2 B:(S1+ S2)/(V1+ V2) C:(S1×S2)/ V1×V2 D:(S1+ S2)/((S1/ V1)+(S2/ V2)) 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于路程或时间无关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7.摩托车与自行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摩托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则摩托车通过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A:长 B:短 C:一样长 D:不能确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1秒钟内通过了10米的路程,在10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00米,则它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行驶的汽车里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为参照物,则另一个人是运动的

初中物理练习题测量平均速度.docx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_______ ,需要选择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 __________。 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 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14:35:00 5cm 14:35:05 40cm 5cm A. 10cm/s B. 9cm/s C . 8cm/s D. 7cm/s 4、小红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1.2m/s ,她家离学校720m,每天开始上第一节课 为 8: 00,为了不迟到,她至少从家里出发. 5、某段铁路由长度为L 的铁轨一根接一根的铺成。一列火车在匀速前进,车内一位旅客要 t ,测量火车的运动速度。他测出了火车经过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 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则计算车速v 的关系式v= 6、(多选)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 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 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 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C.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D .在兔子睡醒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肯定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7、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 24m用了 4s,跑完 100m用了 12s ,该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A 、 6m/s; B 、 8. 3m/s ; C、 7. 15m/s; D 、7.75m/s. 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机械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 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 s/cm26 时间 t /s4 平均速度 v/ 15 (cm/s ) ( 2)实验中,斜面放置的坡度应(选填“较陡”或“较缓”)比较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9、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 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2)说明测量方法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有关速度的计算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1、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 1 =1200m,乙、丙两 站相距S 2=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t 1 =2min,在乙站停车 t 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 2 =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 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min内匀速完成,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3、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 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准备进行1千米赛跑。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以8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0.36km/h的速度缓慢爬行,?1min后兔于发现远远超过了乌龟,便骄傲地睡起了觉,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2h后兔子醒来发见乌龟已快要爬到终点了!于是兔子赶紧用原来的速度追赶,请问最终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 /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 中的平均速度? 行时刻表如下: 根据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回答下列问 题: (1)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计算列车从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两车从相距3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24Km/h 的速度行驶了18Km的路程时,刚好遇到乙车,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8、站在两判刑峭壁之间的山谷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两 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9、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 9:30,飞行速度为180m/s,她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 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机场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11m/s,为了按时 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 10、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n,有一次因故迟开了20min, 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求:甲乙两站的距 离?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习题精选(有答案)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补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的长短,后者是在_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_的长短。【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_____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所表示出的速度是速度。【变速粗略变速龟兔瞬时速度】 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12s,后一半路程用8s,则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m/s。【2;3; 2.4】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1 2:1】 5、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极大的便利。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437km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N803/N804次。下面是N801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计算:N801次列车由桂林北到柳州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34.9】 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9∶10】 7、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 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 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 10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 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做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m/s; (2)轿车在CF段做运动,CD、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________段的平均速度大运动,此段的平均速度等于。【1)匀速直线、9(2)减速、CD,6.3m/s】 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m/s。【14.5】 二、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3.7km/h、62m/min、96cm/s、1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第三节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用v 表示平均速度,用s 表示路程,用t 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 = t s . (1)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也常用平均速度描述; (2)通常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要和路程段或时间段相对应,因此,平均速度只有在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才有意义; (3)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1.某同学从家走到学校,先以1m /s 的速度行走了500m 后,再以1.5m /s 的速度走完剩下的500m.求这位同学从家走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解析】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应等于总路程除以该同学通过总路程所用的总时间.因此,根据题意可得: 前500m 所用时间为 t 1= 1v s =s m m /1500=500s 后500m 所用时间为 t 2= 2v s =s m m /5.1500≈500s 通过1000 m 的总时间为 t =t 1+t 2=833.3s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 t s 2=s m 3.8331000≈1.2m /s 【答案】1.2m /s. 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 ,那么这个物体 ( ) A.在这一时刻之前0.1s 内位移一定是1m B.在这一时刻之后1s 内位移一定是10m C.在这一时刻起10s 内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m 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 【解析】 某时刻速度是10m/s 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快慢情况,以后做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所以选项A 、B 均错。如果从某时刻(速度为10m/s )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 内位移可能为50m ,所以选项C 正确,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经过1000m 路程所需时间t=100s 。 【答案】C 、D 。 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 的速度运动60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x 为总位移,t 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测平均速度

第三节测平均速度 要点精讲 一、平均速度 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s V t = 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s V t =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s V t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5.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相关链接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与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应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不指明对应的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典型分析 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ABC说法正确;D的说法错误。 2.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拉开帷幕。同在N城工作的小王和小林结伴自己开车一起去看世博会。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某一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后再次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车从图示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摄像头开始拍照,以后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该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0.8s到达D处。填写表格中所缺的数据(不需要估读)。 位置起点 A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第三个0.2s到达第9格,第四个0.2s到达16格(16m); 已知:s=16m t=0.8s, 全程的平均速度: s16m V20m/s t0.8s === 中考案例 1.(2012年滨州)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答案】B 【解析】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 s100m V 6.25m/s t16s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教学设计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平均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3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v=t s 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板书]一、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t s v =-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s 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 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

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44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2:(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1秒内运动2m,第2秒内运动4m,第3秒内运动6m,求: (1)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图4-1),帮助同学分析。 [板图1] 师:前2秒通过的路程是第1秒的2m和第2秒的4m之和,所用的时间是2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2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2秒,求前3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2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3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3秒。 请同学们将例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可选一位在解题中忘记写公式或忘记写单位的同学,或计算有错误的同学,将其答题用投影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答题指出该同学的错误。再找一位规范做题的同学的答题打在屏幕上,或教师给出一个规范解题的过程打在屏幕上。 投影: 已知:s1=2m,s2=4m,s3=6m 求:(1) - 1 v(2) - 2 v 解:(1) - 1 v = 秒 前2 2 1 t s s+ = s m s m m / 3 2 4 2 = + (2) - 2 v== + + = + + s m m m t s s s 3 6 4 2 3 3 2 1 秒 前 4m/s 答: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