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

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
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

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

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62029元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6-05-13 16:00 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029元,与2014年的56360元相比,增加了5669元,同比名义增长10.1%,增速比2014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3241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5%。

分四大区域看,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70611元、57319元、51064元和50842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11.9%、东部9.9%、东北9.8%和中部8.6%。

表1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地区2014年2015年名义增长率

合计563606202910.1东部64279706119.9中部46828508428.6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14777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204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9410元,这三个行业年平均工资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1.81倍和1.44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1947元,住宿和餐饮业4080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3528元,这三个行业年平均工资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66%和70%。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59,与20 14年的3.82相比,差距有所缩小。

表2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类型分别是外商投资企业7630 2元,股份有限公司72644元,国有单位65296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3

倍、1.17倍和1.05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集体单位4660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

表3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类法人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就业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为准确反映行业用工情况,从2011年起,将在岗职工中的劳务派遣人员进行了单独统计。

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在岗职工以外,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个人所得税、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四部分组成。工资总额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况的扣款。

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包括工龄工资(年功工资)。基本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也不包括补发的上一季度或上一年度的基础工资。

绩效工资也可称为效益工资、业绩工资。指根据本单位利润增长和工作业绩定期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奖金;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具体包括:值加班工资、绩效奖金(如年度、季度、月度等)、全勤奖、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他名目的奖金;以及某工作事项完成后的提成工资、年底双薪等。但不包括入股分红、股权激励兑现和各种资本性收益。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指本单位制定的员工相关工资政策中,为补偿本单位就业人员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贴,以及为保证其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地区津贴和其他津贴;如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不休假补贴、无食堂补贴、单位发放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补贴以及缴纳的各种商业性保险等。上述各种项目均包括货币性质,也包括实物性质,以及各种形式的充值卡、购物卡(券)等。

其他工资指上述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三类工资均不能包括的发给就业人员的工资,如补发上一年度的工资等。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162万家,就业人员1.81亿人。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执行。

6.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5》为准。

苏州市(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苏州市(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进行深度剖析,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 (1) 第二节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三、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 四、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苏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苏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苏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苏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苏州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区别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地区别 看到社区里经常有朋友们在讨论公务员身份、事业编制身份、参照公务员管理身份三者地关系,大部分地朋友地认解比较表面,下面我根据公务员法及一些实践来简单讲解一下: 里 等;虽然这些单位也叫局或站、所、队等,但是却为事业单位性质,在里面地工作人员不属于公务员.但各个地方也是不一样地,一些地方把这些单位归类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地事业单位,有些归类为一般事业单位.例如在天津各涉及区县地农业机械管理局(一级局,不归农业局管)就是参

照公务员管理地事业单位,而在某些省市农机局就是纯地事业单位.(3)参照公务员管理地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工作性质和公务员基本一致,但本质是有明显区别地!因为它们是指党群(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很多人以为党口单位地人员是纯公务员身份是本 家 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地事业单位地准确划分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地方不一样,有些单位在某些地区为公务员单位,但有些地方可能为参照或者一般事业单位. 在工资方面,公务员单位和参照地事业单位是一样地,事业单位地工资结构和他们不一样,一般来说(但也仅限于一般,各

地区区别相当大)事业单位地工资高于公务员单位和参照地事业单位.比如,市里中学老师地工资就比市政府办地公务员工资要高,因为事业单位地补贴较多.再以实例而言:大学本科出来到天津市区县里地机关事业单位,套工资是助理工程师2级,比同年考入公务员地科员工资要高出一 了市里以上地级别,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就区分得很明显,工作人员一般不大范围地交叉,都是各干各地,尤其是副科(北京天津等是处级)以下地人员一般不能交流,但是到了副科(北京天津等是处级)就可以相互交流.比如可以从事业单位里直接提拔人到局机关当副科长或科长,也自

非正规就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正规就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就业形式也日趋复杂,各种分散的、零星的、自由的非正规就业模式随处可见,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地缓解了就业矛盾。但是在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我国的情况看,研究和处理好非正规就业问题,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维护上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在现实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政策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从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谈起,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字:非正规就业存在问题对策 一、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所谓“非正规就业”,是同“非正规部门”的概念伴随产生的。所谓“非正规部门”,是指那些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三个类别:微型企业;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服务组织;独立的个体劳动者或服务者、个体工商户。从我国的情况看,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没有建立正规的劳动关系和没有正规的劳动组织程序的就业,前者是就雇佣劳动而言,后者是就自营就业而言,尤其是指没有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的情况。非正规就业的外延,包括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劳动者的总和,按其存在的环境看,包括非正规部门的雇用劳动者、小业主等自营劳动者和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雇用者三个基本类型。 根据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观察,非正规就业具有以下特征:

1、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或者虽有制度性规定但很少被遵守。 2、基本报酬形式一般采取计时工资,例如按日、按小时等;少数情况下采取计件工资,例如零星劳务承包、产品推销等。 3、劳动报酬一般只能达到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平。 4、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契约十分松散,一般处于随时可能被中止的状态。 5、劳务收入处于税务监管的“盲区”,很少申报纳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特征仅是对我国目前现实情况的归纳,并非是非正规就业的必然条件。认定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关键是“劳动契约随时可能被中止”和“劳动时间长短可由雇主和劳动者双方灵活选择”两项。从实际情况看,非正规就业与雇主是否是“正规单位”并无必然联系,例如非常正规的大企业也可能雇佣临时清扫人员或推销人员;与就业者是否能够实现全时就业也并无必然联系,例如就业者可能同时为多家雇主工作,也可能自愿选择非全日就业。此外,就经济学意义上说,有三种情况不应被视为非正规就业:一是非法就业,例如童工、不具有工作资格的外国人等;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兼业;三是收入具有不稳定性的演艺界、体育界人士“走穴”。 二、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非正规就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传统的正规就业部门吸收就业能力不足,为了缓解城市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国家制定了容许个人自谋职业的政策,于是非正规部门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而在农村中,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

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 (2)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对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内党发〔2012〕11号)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民政部门(社区办)统一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比例由各旗县(市、区)民政局(社区办)确定。每个社区一般配备6至10名社区工作人员;辖区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可适当增加,按每200户居民1人的标准配备。 第三条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四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监督和保护。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 第五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 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民政部门(社区办)依法作出的决定; (三) 掌握社区居民的详细情况,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解决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四) 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做好社区层面与居民群众利益有关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劳动就业、文化

体育、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社区教育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全社区; (五) 推进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六) 组织协调驻社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 (七) 依法应承担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 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 取得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三) 参加培训; (四) 提出陈述、申诉和控告; (五) 申请辞职; (六) 依法应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招聘和录用 第七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旗、县(市、区)民政局(社区办)负责招聘,并在盟市民政局(社区办)备案。 第八条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品行良好; (二) 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复员转业军人可放宽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临沂市(市辖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临沂市(市辖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及趋势。 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 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核心指 标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 (1) 第二节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三、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 四、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临沂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临沂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临沂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临沂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临沂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临沂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罗燕我国的非正规就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初期,经济很不发达,城市吸收就业的能力不足,但城市有大量需要工作的劳动适龄人口。因此国家制定了容许个人自谋职业的政策,非正规部门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就业,以及国企改革裁减大量的冗员,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正规部门吸纳劳动者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就业部门得以迅速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4年,全国城镇国有和集体经济从业人员数由0.9325亿人减少为0.7289亿人,净减少2036万人,减幅为21.83%。与此同时,全国城镇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了385万人,增幅达18.30%,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726万人,增幅达到96.07%。截至2004年末,在我国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从业人员(仅指在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的从业人员)已高达5515万人,而当年我国城镇就业总数为26476万人,仅按这两项统计,当年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量已占城镇就业总量的20.83%。可见,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我国的就业体系中已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非正规就业的界定 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在年代初提出。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将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称为“非正规就业”。 2002年,国际劳工大会第90届会议在《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的报告中形成了关于非正规经济中就业的概念框架,该框架以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后来在2003年第1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进行了讨论并经过很小的修改最终被大会核准为国际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作了如下定义。 我国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在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外的规模很小的经营单位。包括:(1)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等;(2)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人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生产自救性和公益性劳动组织;(3)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 胡鞍钢[1](2001)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就业部门和正规就业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就业方式的就业形式,即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是指小型、微型企业,家庭型企业或独立服务者等。正规部门非正式就业是指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 张丽宾(2004)认为,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是一种以缺乏政府管制为特征的非标准(灵活)就业形式,包括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部门非标准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中的独立工人和自由谋业的生产者组成。“非

石家庄市(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石家庄市(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研究报告2019 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研究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 (1) 第二节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三、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 四、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石家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 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石家庄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石家庄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石家庄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 分析 (7) 四、石家庄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8283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Personnel in Institu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

作。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岗位设置 第五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完整word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社区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工作人员是指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人员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 第二章义务与权利 第三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 第四条社区工作人员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指导下,在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自觉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社区工作人员要接受党员、居民的工作询问,并做出答复。 第五条社区工作人员要主动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等,参加街道组织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按区委、区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三章教育的培训 第七条社区工作人员任职以后,必须进行上岗培训。教育培训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两委成员主要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培训,其他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以及街道的各职能科室进行培训。 第八条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代要求,做到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培训以下列内容为主:

(一)政治理论学习,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各级党组织关于城乡统筹的各项方针政策,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等; (二)思想作风教育,包括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服务意识、街道规范、廉政规定等; (三)基本知识培训,包括党建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城乡统筹和社会管理知识等。 第四章请休假与考勤 第九条社区工作人员请(休)假实行书面报批制度。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请(休)假1天以内须报经街道联系领导审批,请(休)假1天以上的,须经街道联系领导审查,并报请街道主要领导批准。 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请(休)假1天以内由社区权责领导人审批,请(休)假1天以上的须经街道分管业务科室负责人审查,报经街道业务分管领导批准。 社区两委人员在3年任职期内,每年可享受5天的正常休假,连续工龄每超过1年,增加1天假期,累计不超过15天。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工作站人员休假按街办聘用人员休假执行。请(休)假到期后及时销假。 社区工作人员的请(休)假实行备案公开制度,每季度向群众公开,并报街道党政办和社事科备案。每半年进行民主测评时,在党员代表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上公布。 第十条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考勤结果每月由社区党总支负责人签字后及时上报社事科备案,以此作为评定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表现的依据之

杭州市(市辖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杭州市(市辖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序言 本报告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趋势变化。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 (1) 第二节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三、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 四、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杭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杭州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06988887.html,)/文秘知识/规章制度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 度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为切实加强机关管理,转变干部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机关良好的工作秩序,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xx乡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xx乡委员会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2月28日 xx乡政府机关管理制度 一、学习会议制度 第一条坚持定期学习制度,每月25日(特殊情况另行通知)为中心学习组、全体乡干部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研究活动日。

第二条坚持会议、学习签到考核制度。签到册由会议主持人收集并交纪委书记保存,一月一结算。学习、会议每迟到、中出、早退一次惩扣5元,缺席一次作旷工处理并惩扣40元。 第三条凡参加学习、会议者,必须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会议、学习记录,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定期调阅,调阅中凡没做笔记的每次惩扣5元。 第四条办公室每月出《xx信息》2期,《中心学习信息》1期以上,每次党委会、党政干部办公会必须撰写《会议纪要》,并按规定呈报,否则一次惩扣20元。 二、请销假制度 第五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财政全额负担的事业单位职工,必须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无故缺席。凡因病因事不能上班的,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第六条因事请假的,必须书面向书记、乡长写出请假条,书记在家由书记批,书记不在家由乡长批,获准后方可离开。请假条交党政办,返回后及时到办公室销假。 第七条开会、学习或出差办事必须有上级(含主管部门)或党政主要领导的通知或同意方可认可,党政办公室必须有专门的记录,否则一律按旷工处理。

2006年工改后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一、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 1、野外地质勘探队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末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以下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行见习期工资;长学制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见习期工资待遇可适当高定。见习期工资标准分别为:初中毕业生655元,高中、中专毕业生68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为75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7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末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820元。 2、见习期工资执行期满后,上述人员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初中毕业生执行1级薪能工资标准,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2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专科毕业生执行5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本科毕业生执行7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末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9级薪级工资标准。 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和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不实行见习期。在明确岗位前,执行初期工资,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初期工资标准为89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的毕业生初期工资标准为970元。明确岗位后,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分别执行11级级薪级工资。 二、各岗位起点薪级工资标准 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级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各技术工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26级,二级岗位20级,三级岗位14级,四级岗位8级,五级岗位2级,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发达国家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等方面来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非正规就业在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健康发展。解决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abstract; informal employ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employment problems, its existence is unavoidable with consideration to experiences from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view of history origins of our economy level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ing the current employment issues and mitigating the employment pressur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 series of questions regarding its management syste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law and regulations which prevents it from healthy construction .solve these problems by improv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secur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management service system.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存在问题;对策 key words; informal employment, existed problems,

西城区社区工作者考勤管理及休假制度

西城区社区工作者考勤管理及休假制度(试行)为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规范化管理,严格工作纪律,特制定《西城区社区工作者考勤管理及休假制度》。 一、工作时间 1.根据社区工作者性质,实行综合工时制。以月为计算周期,每月工作时间不超过166.64小时。 2.社区的一般作息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00;另外,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下班后两小时、双休日以及节假日,需安排人员值班。 二、日常考勤管理 1.社区工作者应自觉遵守工作时间相关规定。 2.各社区应设立考勤员,本着真实、准确原则填写考勤登记表。党组织书记负责监督执行。 3.考勤表于每月考勤日之前由考勤员、社区党组织书记、街道社区办外勤干部签字后,报社区办。各种假条一并上报。 4.日工资的计算:本人月全部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执业补贴)除以21.75为日工资。 三、出勤管理 1.日常出勤,指社区工作者按规定时间在岗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在社区正常上班;

(2)外出开会; (3)参加组织安排的培训或业务学习; (4)其它经组织批准的在社区外的工作内容。 2.以下情况视同为出勤,不扣任何款项,但须在考勤汇总表上注明。献血后按规定享受的休假;凭防疫部门通知单,带子女进行免疫;女工作人员哺乳时间;因公负伤,按规定享受的治疗与休养假;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凭学校通知书参加家长会;陪同未成年子女看病,每次半天,每月2次以内。 3.病假: (1)病假为因病治疗或休息的假期,需有医院病休证明。 (2)病假每月累计2天以上(不含2天)10天(含10天)以下的,扣发当月月奖金的30%;病假每月累计10天以上(不含10天)的,扣发当月全部月奖金。 (3)当年病假连续20天以上(不含20天)或累计60天以上(不含60天)者,扣发当年年度奖金的50%。 (4)因病假扣款后,每月实发工资数额不得低于当年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 (5)需长期病休的社区工作者,参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及北京市相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清远市(市辖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清远市(市辖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序言 本报告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趋势变化。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 (1) 第二节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现状统计 (3) 三、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统计 (3) 四、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清远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清远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清远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清远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清远市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总结三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总结三篇 对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行总结是为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 教训,提升理解,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以下是###为大家 精心整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总结三篇,欢迎大家阅读。 回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具体如下: 一、平日上班,增强基本功唱念做打的训练。我在老前辈赵文林 老师的督促协助下坚持练声练唱,在磨练艺术的态度上做到脚踏实地。 二、我今年在学习传承剧目的基础上,注重加工提升剧目艺术的 质量。 《岳母刺字》《讨钗》的排练让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升进步一 些了。《岳母刺字》在汤迟荪老师的指点排练下,让我明白了一个戏 从整体出发,怎样分层次的把握人物个性的一套方法。《讨钗》在陶 红珍老师的亲授下,让我找到了人物的感觉和基调,通过一系列艺术 手法的磨合组装,在原来单调的人物塑造上有所突破。 三、今年我也参加了一系列的实践演出工作。 1、长期参加了沁兰厅的演出工作,得到了实践锻炼。 2、一月份参加了苏州电视台昆剧频道的录制工作,配演了王芳老 师《惊梦》的杜母。 2017年度工作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将来临。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 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前段时间的个人学习工作情 况总结。2017年自觉增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升理 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 各项工作任务,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协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 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现总结如下:

政治思想方面:思想积极进步,政治觉悟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作和问题。在当今社会教育 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升自己的 各方面的水平,以便使自己更快地认清发展的形势。勇于解剖自己、 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升自身素质。 一、德方面 作为一位教师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直接影响自己 的教学方向、教学方法等。所以,本人能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即时更新教育理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必须抓 好两项工作即教好书、育好人。要育好人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 首先要做好表率即为人师表。在生活中,我扮演着多重身份:做学生 的好老师、做学生的“好家长”、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学生的心理医生,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我经常走进教室, 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当学生遭遇挫折时,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以自己 的人生经历去感化、教育学生。 二、能方面 教好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在教学工作方面,我争取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我都做好 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教学中,认真备课, 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学 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向其他教师取得的经验,持续地加以改善修改。 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 习遗漏知识;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并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教育优 生协助后进生。 在工作中,我遵守每一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

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新参加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一、机关工作人员 试用期 博士基本工资1720元,津贴补贴1847元。合计:3567元 硕士基本工资1580元,津贴补贴1771元,合计:3351元。 “双学士”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研究生班毕业 基本工资1435元,津贴补贴1705元,合计:3140元。 大学本科基本工资1390元,津贴补贴1705元,合计:3095元。 大学专科基本工资1345元,津贴补贴1705元,合计:3050元。 中专、高中基本工资1220元,津贴补贴1705元,合计:2925元。 工人大专基本工资1280元,津贴补贴1657元,合计:2937元。 工人中专基本工资1220元,津贴补贴1657元,合计:2877元。 试用期满 博士 职务工资820元,级别工资1089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942元,合计3851元。硕士 职务工资690元,级别工资1066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847元,合计:3603元。“双学士”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研究生班毕业 职务工资600元,级别工资995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771元,合计:3366元。大学本科 职务工资600元,级别工资947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771元,合计:3318元。大学专科 职务工资600元,级别工资893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771元,合计:3264元。中专、高中 职务工资510元,级别工资846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705元,合计:3061元。

工人大专 岗位工资1344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657元,合计:3001元。 工人中专 岗位工资1312元,规范性津贴补贴1657元,合计:2969元。 二、事业工作人员 试用期(定在管理岗位) 博士基本工资1720元,绩效工资1610元。合计3330元 硕士基本工资1580元,绩效工资1564元,合计:3144元。“双学士”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研究生班毕业 基本工资1435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943元。大学本科基本工资1390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898元。大学专科基本工资1345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853元。中专、高中基本工资1220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728元。工人大专基本工资1280元,绩效工资1483元,合计:2763元。工人中专基本工资1220元,绩效工资1483元,合计:2703元。 试用期(定在专技岗位) 博士基本工资1720元,绩效工资1704元。合计3424元 硕士基本工资1580元,绩效工资1650元,合计:3230元。“双学士”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研究生班毕业 基本工资1435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943元。大学本科基本工资1390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898元。大学专科基本工资1345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853元。中专、高中基本工资1220元,绩效工资1508元,合计:2728元。工人大专基本工资1280元,绩效工资1483元,合计:2763元。工人中专基本工资1220元,绩效工资1483元,合计:2703元。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享受的优惠政策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享受的优惠政策 一、减免税费: 在三年内免缴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性税收,并免缴除社会保险以外的其他各类社会性收费; 二、社会保险缴费优惠: 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按上年从业人员实际工资收入计算,但不低于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为635元);(注:城保,比例可协商。) 三、贷款担保: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发生融资困难,可申请由上海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提供的开业贷款担保。本市的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有志开业者,在向银行申请开业贷款时,因个人担保不足,在银行同意贷款的前提下,由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提供信用保证,以帮助开业者解决融资困难。 哪些人可以申请开业贷款担保: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业主; 工商登记三年内的民营微小型企业法人代表或个体工商户业主。 以上对象应是具备本市户籍的原失业、协保人员或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免费培训: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业主可以参加政府补贴的创业培训;从业人员可以参加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开展创业培训,主要是帮助创业者了解创业环境,熟悉创业政策法规,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知识,提高创业综合素质,跟踪解决创业中的难题,帮助创业者顺利开业。 具有本市户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创业培训: 处于法定劳动年龄段、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有创业意向的失业、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开业三年内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或小企业开业者;有开业意向的在职人员。 政府对创业培训有哪些扶持政策: 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及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业主,原则上可享受全额补贴;开业三年内的小企业开业者或有开业意向的在职人员,可享受最高不超过50%的补贴。 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期间参加创业培训,并成功开业的,可凭营业执照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劳动手册》等有关证明,一次性领取未领完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开业资金。 在参加创业培训班期间,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可以享受一次与开业项目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的费用补贴。 五、从业风险综合保险: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可参加从业风险综合保险,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害、财务损失或自身伤害的,可申请保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