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王宏飞

摘要: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倾注的角度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的走向,也反映创作内心本质情感的内在集合方向。本文试图从柳永创作中深入分析其都市情结产生的特殊原因、与其创作的特殊关系,并揭示柳永都市情结所产生的时代影响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柳永都市情结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词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造性的建树,特别是慢词的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柳永在创作当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量创作反映市民阶层生活思想的俗词,也因此历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永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收到了“雅俗共赏”之功。在当时获得“凡有井水出,皆能歌柳词”的社会效果。柳永及其词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研究,真正挖掘其特殊背后的本质性认知。

创作主体的生平历程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的走向。问下,从其本质而言,实则也是人学,艺术本体与人的生命是同结构的,文艺风貌的形成和艺术主体活动尽管不能画上等号,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解释。1 文学作为人的心灵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和心理状态,体现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对柳永生平的准确把握,方能更好地理解柳永及其词,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质。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嗜卿,排行第七,又有“柳七”之称。一生立志入世,但仕途极为不顺,受挫之后又消极混迹于娼馆酒肆的下层社会当中。也正由于他能融入市民阶层当中,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下层生活,也为他的词作内容革新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真正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取得极大的成就。

柳永生于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的书香门第。家乡崇安文风鼎盛,“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柳永的祖父柳崇以“义行可风,尝以待孝为由,终身‘御衣称处士’” 2 ,以儒道修身齐家。柳永的父亲柳宜,为政耿直,得君之重,“任

监察御史时,多所弹射,不避权贵,故秉政者尤之,继出为县宰,所在有理声”。

3 至于其叔父、兄长皆饱学之士,家学深厚。正是由于这种浓厚良好的家风的文化熏陶下,从小就立志入世希望博取功名,施展抱负。他曾在《劝学文》中写道:“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足见柳永对功名相当的渴望,并有词为证:

“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恣时、等着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一句“定然魁甲登高第”显示出柳永对功名的向往与追求是充满信心的。我们可以看到柳永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了其一生所走之路与传统士大夫不无二致:“学而优则仕”、“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儒家道路。所以柳永身上同样具有儒家思想模式下的典型的“士”的文化性格属性。“入世”思想与柳永一生相始终。

柳永带着追求功名积极入世,或清高或无知,或命运使然,多次应举不第,当创作主体愿望不能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创作主体的精神必然承受残酷的打击,内心过于难受就需要寻找外界之处发泄。柳永便作一词《鹤冲天》聊以安慰或自嘲。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恣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词一经流传,便被广大落第文人欢喜传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间大街小巷尽闻其声。其根源在它真正从落第文人的角度,走进他们的内心,传递出最真、最强的情感呼喊。我想这些恐怕是柳永始料未及的。因为作品一旦进入读者市场他的意义就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读者读到(或听到)这首词的时候,并不去考虑柳永当时为什么做它,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作它,他们只在乎当下此词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感受:自我意识的高涨,不计得失,鄙视功名,而最终价值取向则是享乐主义——在女性的温柔中消解人生的失意或痛苦。4 先不论这首词的价值导向,单论引起的轰动,就足见柳永才学之高,性格之浪漫不羁。然而柳永真正始料不及的是这首词出为他仕途蹭蹬的致命伤,也是其悲剧人生的开始。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本是柳永自嘲

抒发郁闷之怀的狂傲之语,却成为传统儒家士大夫批评柳永“为人疏俊少检”,“薄于操行”5 的口实之一。他开始被以士大夫阶层为核心的北宋王朝弃于“野外”。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柳永一次科举成功却被统治者仁宗特意黜落,并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第二个是柳永为了功名干谒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柳永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晏殊讥讽柳永专作俗词艳曲,这是一次平常的对话,却给柳永内心蒙上一层阴影。北宋社会是个封建伦理空前强化的时代,严遵宗法礼仪的规范,乃为士大夫追求完美人格修养必然恪守的。自然情感通过文学恰当地进行宣泄,但不能逾越理性的自我监督成为北宋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柳永词中的直率、坦露,不懂得掩饰个人情感不符合士大夫阶层群体的审美意识和吧、标准,所以他很难在以士大夫阶层为核心的政治统治中取得功名,同样也难以找到安放“士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心情感的港湾。于是,柳永便被传统儒家士大夫逐出,沦落到下次社会,或许也是柳永于自觉和不自觉中走向市民生活当中。然而,由于他的性格和才能救了他,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融入都市,深入市民阶层成为柳永创作的一股新推力,也因此柳词的内容和形式大为开拓。

仕途失意使柳永开始重新审视周围和自己,内心也开始“成熟”起来。仕途的不顺也使其另得一片新天地,使其狂傲的性格不断延伸和深化。柳永浪漫不羁的性格和精通音律的才华,使他在市民阶层找到了自我、真我,真正能抒发内心真情实感的地方,他活得如鱼得水,当都市生活在他的内心编织成情感的结带时,都市情感便慢慢在他的内心展开、深入。下面我将从都市情结产生的原因、与其创作的关系和产生的社会价值和时代影响作深入分析。

都市情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包括性格特征、心理意识;外在原因有环境变化、社会主流意识与价值观和城市发展。

1.内在原因

史上记载柳永个性风流不羁,具有精通作曲填词的才能。柳永性格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市民”意识性格属性,一是“士”文化性格属性,这两方面的性格特质相融相合,成为其独特人格的最本质反映。

柳永的市民意识性格属性体现在他对民间通俗文艺特别是民间俗乐及其词

有着强烈的兴趣,并精于此道。6 他逐渐地切身地关注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内涵性,他与下层人物即歌妓的关系就是这种特殊表现之一。柳永于歌妓的关系属于相知相悦型的。他将歌妓们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来看待,而且视为“红粉知己”,他真正从人格和尊严将歌妓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在他身上有一种特别强烈的亲近女性的心理倾向和人格气质,这种气质和心理倾向使得他看中情感,视女子为平等对象,尊重女子,并能在于歌妓的平等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那流传千古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最佳表达。7 这使得柳永在词作中表达了一种全新的市民思想,尤其是关于两性关系的观念,传达出市民阶层争取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

柳永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立志积极入世,追求功名。他身上具有典型的“士”文化性格属性,并非是科场失意后自许“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狂士心态,把功名视若粪土。他对功名始终抱着汲汲之情,然而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柳永的人格属性充满二重矛盾,这种难以调和的二重矛盾直接或间接促成柳永的悲剧人生。

2.外在原因

北宋城市商业经济较以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空前发展,形成了坊市合一的新兴城市格局,商业活动甚是繁荣。为适应市民需要,以娱乐性为目的的瓦舍勾栏大量设立。环境影响创作,作家的生存环境往往直接影响到他创作的人物、题材。柳永能够深入其中,所以他的词中能够深刻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传达出市民的内心本质,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特殊喜爱,“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足见其效果。然而反映“针线闲拈伴伊坐”的市民感情生活,由于过于直露、违背士大夫心中的传统正道内涵,不符合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以及“士”文化精神核心。

北宋社会主流意识与价值在于儒家士文化精英分子与政治进行空前的靠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成为他们最终的归宿。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统治的政教经典。赵宋王朝自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文人成为构建政治统治的重要主体,成为充当军权统治的工具,士大夫阶层作为精英分子深受儒家思想

的影响,普遍存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继承道统之自觉精神。8 宋王朝政治统治一直面临内忧外患,作为士阶层的精英分子满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士思想,积极入世,心中常怀忧患意识,希望济世而取得功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柳永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一员,“立志当世”是他一生的愿望,然而他天生的特殊性格与儒家士大夫阶层思想难以调和的矛盾,导致他悲剧人生的根源。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理想无从实现,因而创造主体便产生了失落、矛盾的痛苦。当然无论何时,创造主体在因历史与现实限制成个人情感心理的本能寻找一个能隐遁或逃避现实的地方,柳永选择了市民阶层。他的选择符合他浪漫、风流不羁的性格和镜头音律的在都市生活中,勾楼瓦舍、娼馆酒肆成为他情感自由宣泄、灵魂超脱于物的感情倾诉吧。这里同时又为他词的创作提供大量丰富的素材的“活水源泉”,又可以作为社会推动的载体,广泛流传。

(二)都市情结与其创作关系

柳永这块被士阶层扔弃的“丑石”,却在下层社会中找到了他的价值,成了一块“美玉”。或许这违背了原始的心愿,但往往现实与理想是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所引起的矛盾一直以来都是难以调解的。正因此,柳永也不得不重新定位创作道路方向,这是他内心极不希望,毕竟他的理想是立志入世、追求功名,希望有机会展示“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9 的用世怀抱。然而当他有机会入仕后却依旧磋磨不得志。转入市民阶层“作战”以后,词作的内容和风格转向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柳永中后期的作品,在描写“伤别”、“怀人”、“闺怨”等内容之上,更加注入自己的情感,使其含有一种浓厚的悲伤情调,为词注入了新的内容,而且在境界开拓上也大有进步之处,将情境与物镜的契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产生是创作主体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表现出来,最终达到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互融合。9 以《雨霖铃》为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难看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词写得是恋人惜别伤感,情是引子也是贯穿

全词各个部分的线索,句句是情、字字美情,尤其“寒蝉”、“暮霭”、“沉沉”、“晓风残月”等景语,增加人物的心境悲凉,使景语融入情语当中,促使抒情主体情感张力和辐射更加强烈。

柳永对歌伎的独特情感和心理倾向是他都市情结特殊表现之一,这种独特的情结对他的创作意欲的推动和传播有莫大之功。北宋时期,天下稳定,,经济发达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勾栏瓦舍,酒楼茶馆林立,当时歌妓唱词,为市民提供娱乐和消遣普遍成风,当然这也符合宋代市民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需要。“歌管欢笑之声,每夕达旦,往往与朝天车马相接,碎风雨着雪,不少减也”《东京梦华录》卷二),当时,柳永是歌妓们索要新词的重要词人之一“一经品题,声价十倍”⑩因而传唱者“爱其词名”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⑩也就不足以为怪了,借着传唱者动人的词腔,乐器的配合和舞蹈的表演等形式,又加强了其传播的力量。

综述而论,都市情结在柳永词的创作中,犹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承载者提供丰富素材和推动其传播的作用。但是这种情绪也导向柳永创作大量俗词曲子,另一个侧面反映创作主体思想的庸俗或流俗,为正统士大夫文人所不齿,也形成了对他词作“浅近卑俗“的主流评评价。

(三)社会价值和时代影响

“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12. 尽管把杜诗和柳词相提并论有待考虑,然而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柳词在文学领域中”别是一家“的特色。真正能体现“别是一家”特色,是他融入市民结阶层后的词创作中后期,这个时期柳永的人生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创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创作主体的创作思想和内容,无论是写宦游、羁旅形役还是怀念佳人等,词人都注入强烈的情感。在感情流动融入的过程中,反映了创作主体的心里情感活动,也使情境与物境达到完美的融合,这对于词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意境的开拓大为裨益。

说到柳永的词,批评者大多盖以“浅近卑俗”之情。不可否定,柳词确实存在“词婉而不文,语纤而气雌下”13.的一面,从其外放形态,亦又给人以浅露俚俗的感觉,到那时推究其词的本质,我们可以看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各有长处。柳之俗词,首先在语言形式,大量运用民间俗语,白话,口语,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伊家、而今、就中,怎生地等,一洗前人艰涩繁沉,用字造句,

毫无斧凿痕迹。其次,善于铺述,化用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柳词在上片一开头就用简单的线条勾勒,铺陈景物,而下片则借景物抒发内心感受,使得整片境界交融,真正地融入个体感情,使表现象本身具有双重审美效果,感情真挚浓烈。词景的开拓有莫大之功。如著名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参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虞望,识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恣凝愁。

这首词上阕是描写外在景物却包含内在情感,进入下阕则是直抒胸臆。写出了故乡的渺远,望而不见,归绪整理,更加无奈的心绪。接下来写闺中佳人盼自己早归,几番错认归舟,其怨艾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以自己无奈的愁情作为结尾,写景抒情达到了最佳效果。

再次,就创作道路而言,柳永走的是与乐工歌伎合作的道路。曲在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学,平民文学,更多是展示市井之徒,如勾栏艺人、歌伎舞女、落魄书生等的生活历程与心态表现,渗透着浓厚的市民意识,一方面是“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另一方面是柳永“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以便使人传唱”。故李渔直呼柳永为:“曲祖”,“柳生词多,堪称曲调,惊魂不肯藏蒿莱。”14.最后,柳词内容多深刻反映市民生活情感,表现一种全新的市民意识,突出表现为写男女情爱,尤其以“市民意识”写歌伎情爱。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歌妓的地位低下,是有权有势者的“玩物”,毫无人格尊严。而柳永却由衷地赞美了她们的美貌、伎艺,反映其痛苦不幸的生活状况,表达她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写其美在情态,“盈盈立,无言有泪”(《少年游》);写其美在气质,“心性温柔,品流闲雅,不称在风尘”;写其歌舞,“玲珑秀扇藏语”,“婉转香茵云衬步”(《木兰花》);写其情感,“少年公子负恩多”(《抛球乐》),“恨薄情一去,言信无个”(《少年游》)15..后世的评论就认为,柳永的感情真挚,抒发了他积极入世的志愿和失意的悲慨,体现了宋代最为活跃的思想意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的生活和情绪”。16.

柳永的词打破了士大夫阶层雅俗对峙的文化冲突局面,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境界。柳词带有“下里巴人”式通俗情感,这种通俗,是雅化而成的俗,经过雅

化的通俗,以此为外形态而不失其雅的内涵。从某种角度而言,沟通了雅与俗,在二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而且使其浑然天成。同时冲破了文学长期以来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专制”局限,使其影响超越地域和阶层的限制,流播一方。事实上文学由雅向俗倾斜的状况一略显端倪,也使后来的戏曲、小说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成为必然影响。同时也昭示文学雅俗融合到由雅而俗的发展状况是文学多元化发展的促进结果。同时,也在词风的改革上柳永可堪称为先驱者,一改唐五代词柔靡婉约之风,跳出“类不出乎闺怨”的局限。而后期写宦游词中抒发自我的“情态”的作品,“缘情”“言志”并存。17. 后来苏词更广阔的情感艺术世界描写首开其端。论词风,婉约之中,不乏雄浑之气概;纵放之中,不无神情绵邈,开拓了词境,谓之“第一功臣”,诚不为过。18.

柳永一生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或许是他天生浪漫不羁的性格难以与入世立志相融合所导致的。柳永的性格包含两种特质属性,一种是“市民”意识性格属性,另一种是“士”文化性格属性。“市民”意识性格属性促使柳永从内心愿意接受民间通俗文化,愿意走进市民日常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情感心里,因为他渴望这种自然、直率的情感生活,也符合他的性格。然而这却违背了以士大夫阶层为核心的统治阶级北宋心中的传统正道内涵,也不符合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同时柳永心中一直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他对现实的认识没能超越理性的认知。当这一切很难改变时,他只能被迫更加放纵自己的风流不羁,整日混迹于娼馆酒肆之中以掩盖内心的痛苦。

当他重新审视周围现实世界,打开了另一扇门,走进市民阶层,融入都市下层生活当中,慢慢地开始对市民阶级产生了情感,交织在一起编织成情感的结带。在创作实践当中,他有感于下层市民的种种不幸,将自己的情感无形之中寄托于他们情感的描写之中。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文化也逐渐渗入商品之中。柳永在一定程度上使词变得更加通俗,这种通俗是雅化而成的俗,使词的感情、境界大为开拓,这深刻反映创作主体思想情感倾注的角度对柳永的思想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朱首献:《文艺人学本体论》,《浙江大学学报》2002期,第103页

2. 《福建通志》卷一七五《柳崇传》

3. 王禹《小畜卷》卷三一

4. 孙禹《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2页

5. 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6. 《福建论坛》1981年第5期李国庭《柳永生平及行踪考辩》

7. 孙禹《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0页

8. 杜若鸿《柳永及其词之论衡》浙江大学出版第137页

9. 杜若鸿《柳永及其词之论衡》浙江大学出版第94页

10. 罗烨《醉翁谈录》第164页

11. 杜若鸿《柳永及其词之论衡》浙江大学出版第164页

12. 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第50页

13. 罗忼烈《话柳永》第100页

14.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环境影响创作主题催文化风——柳

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林克勤 2010年第七期

15.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环境影响创作主题催文化风——柳

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林克勤 2010年第七期

16. 顾敬之,姚宇梅,耿小博《柳永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 2005年

第18页

17 杜若鸿《柳永及其词之论衡》浙江大学出版第198页

18 .杜若鸿《柳永及其词之论衡》浙江大学出版第199页

同步练习习题:第4课柳永词两首

第4课柳永词两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珠玑.(jī)凝噎.(yē) 钓叟.(sǒu) 差.劲(chà) B.千骑.(jì) 暮霭.(ài) 叠(xiàn) 拙.劣(zhuō) C.重.湖(chónɡ) 罗绮.(qǐ) 参差.(cī) 喟.然(kuì) D.天堑.(qiàn) 羌.管(qiānɡ) 寒蜩.(tiáo) 囤.积(tún) 解析: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 ..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烟霞: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C项,三秋:秋季。 答案:C 3.对下列诗句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答案:C 4.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小桥流水人家(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尾犯 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①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②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③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 博④。 【注】①丹青:绘画。②香云:女子鬓发。③流霞:仙酒。④博:换取。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写景开端,写“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可见词人于寂寞孤馆“梦回”之际又见雨打“空阶”,最觉凄凉难耐。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后,仅用“情绪萧索”四字就使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为全词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C.词人凄凉的情绪是由无可名状的“一片闲愁”引起的,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难以将其描绘出来。 D.词人正“情绪萧索”,谁知夜深人静之时,又目睹灯花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辜负良宵的无聊。 解析:C项,“词人想请丹青妙手将它描绘出来”错,“想丹青难貌”的意思是“想必难以用绘画描摹”。 答案:C

柳永的词精选10首

柳永的词精选10首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词牌名:黄莺儿|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临江仙引·上国 词牌名:临江仙引|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锦堂春·坠髻慵梳

词牌名:锦堂春|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词牌名:御街行|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满朝欢·花隔铜壶 词牌名:满朝欢|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三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 柳永词两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九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上片离别时的冷清之景和离别时一对恋人难分难舍是实景,下片想象离别后的孤寂悲 苦是虚景,虚实结合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多方位表达惜别 之情。 B、“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 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两个“也无”表明词人对自然晴雨,对宦海沉浮,对人生乐悲毫不在意, 表现了他洒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用孙权的典故,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二字表达 词人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下片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 老了,无法为国效力,无力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了,流露出词人深深的遗憾。 D、《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词人拿黄花自比,一则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淡雅高洁)二则用 黄花清瘦衬托自己因思人而憔悴。《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词人明写黄花凋谢,暗指岁月 流逝,自己人老憔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答案】: 【解析】:

柳永词赏析

柳永词两首赏析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诗体,最早源于古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 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

柳永词的市井气息

柳永词的市井气息 姓名:陶学昌 学号:1205019049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 指导老师:唐小薇

柳永词的市井气息 摘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宋词发生啦新变,其中以柳永的诗词为代表展现啦市井文化,都市风情。以至于出现啦“凡有 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现象。本文论述的便是柳永词的市井 气息。 关键词:柳永词;市井气息;缘由及影响 柳永,生于公元987年,卒与1053年,原名柳三变,后改名为“永”。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仁宗景佑元年即公元1034年中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泗州判官等职,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人又称“柳屯田”。 柳永词中反映妇女生活、男女恋情、别愁离恨的词作占去了《乐章集》大半,其中妓女生活写得尤为细致、大胆。《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极写离别之意。柳词中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著名的《倾杯乐》咏京城元宵节的盛况;《木兰慢》咏京城清明节。词中所写的“路旁拾簪”、“珠翠纵横”,就大可与《东京梦华录》所记的盛况相互印证;还有著名的《望海潮》,词中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富丽。京城如此,京城以外的城市又怎样呢?《一寸金》描写了成都景致,其中“雅俗多游赏”一句,表明

了士大夫文人和市民群众竞相游赏的乐景象;《瑞鹧鸪》写苏州景致,其中“万井千闾富庶”之语,即道出了这个“人间天堂“当时的富足。 柳永最爱写汴京的岁时民俗, 在都市繁华的氛围中, 它们呈现出斑润鲜活的色彩。例如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三月的寒食清明、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的金明池争标、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等, 在他的都市风情词里无不得到生动的再现。《迎新春》尤佳:“嶰管变青律, 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 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 少年人, 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 争忍独醒归去?“在这首词中, 柳永不仅写到了元宵节里“千门万户”的“华灯”、绵延十里的“绛树”、高耸的“鳌山”和“喧天”的“箫鼓”这些大场面, 还特别写到这个“城不禁”的日子里, 青年男女们的种种“奇遇”。正是这些美丽的奇遇, 让元宵的夜晚“变得多姿多彩,意味无穷。 在柳永的都市风情词中, 最负盛名的作品当属描写杭州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在柳永之前, 宋代词人潘阆曾写了系列歌咏杭州西湖的词作, 他把西湖的美景描写成“不是人寰是天上”。而柳永则不同, 在他的笔下, 杭州是世俗人享受的乐园。《望海潮》这一词调为柳永所独创, 全词如下:“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六单元译文

第六单元(1)购物疗法,还是购物痴迷症? 琳达从百货商店出来,手里拿着五六个购物袋。她乐得合不拢嘴,就跟《欲望都市》中的女主角卡丽一模一样。只不过她不住在纽约,而是住在英国伦敦。“我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非买不可,”她说,“把各种颜色的全都买下来,但最让我痴迷的还是鞋子。” 在曼彻斯特的家中,凯特在卧室里存放了24袋衣服,这些衣服的标签还没摘掉。她承认:“我常常穿同一身衣服上班,所以我的同事根本就想不到我在家里还藏着这么多衣服。” 住在伦敦的卡里纳每星期要光顾商场五六次。“递上信用卡的时候,我无比兴奋,”她说。“购物时,那种地位显赫、身价不凡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 那么,她们的行为是购物疗法,还是购物痴迷症?大多数人有时也喜欢购物,但是,如果一个人迷恋购物,不惜负债甚至倾家荡产,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购物痴迷症的征兆是:新鞋不上脚,新衣不开包。 心理学家认为,购物痴迷症是购物成瘾,通过治疗可以得到缓解。它的症状包括逃避现实、行为失控、幻想自由或三者兼而有之。当然,诱惑无处不在,你如果没有时间去商场购物,还可以通过很多其他的办法将购物进行到底,如电视居家购物,商品目录邮购和网上购物。 那么,购物痴迷症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入不敷出、羞愧难当、后悔不迭。 研究表明,购物痴迷症是一个全球性问题,90%的购物狂是女性。据估计,全球共有10%的女性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平均每人负债8000英镑。购物痴迷症的初发期通常是在女性20出头的时候,那时她们刚刚找到第一份工作,挣到第一笔钱。在随后的几年中,她们的债务渐渐地越积越多。男人也会购物成瘾,不过他们不买衣服,而是买车、买工具和电子产品。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迷恋购物呢?其中一个原因是,购物看上去是一件充满诱惑而又激动人心的事情。据估计,关注时尚的维多利亚?贝克汉姆每年要花费100,000英镑购物。在《欲望都市》中扮演卡丽的萨拉?杰西卡?帕克坦言,她拥有100双马诺洛·布兰尼克牌的鞋子,每双的价格少则300美元,多则1000美元。在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期间,所谓的WAGs(足球明星的太太和女友们)名声大噪,因为她们其中的六个人竟然在一小时之内就花掉了57,000 英镑买衣服和鞋子。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18至24岁的年轻人通过购物缓解压力。有时候,在孤独、焦虑、愤怒或缺乏关爱等情绪的驱使下,一个典型的购物狂会通过购物来安慰自己,向世人证明“她配得上这些东西。”更深层的原因是,现在人们很容易就能申请到信用卡。在20 世纪70年代之前,买东西都是用现金,而且女性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借钱。如今,拥有一张信用卡已是平常事,就是负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刷卡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花钱。 那么,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购物狂,你怎么办呢?首先,你要承认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找出你如此迷恋购物的原因:是因为你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别的东西吗?是你的人际关系需要关注,还是你的婚姻状况不佳?你的父母是否更看中物质财富,而不是情感?然后,你必须找到其他的能给你带来快乐的活动。最后,如果你确实需要购物,那就先列一个清单,只买你需要的,不要买别的东西。用现金付账,销毁所有的信用卡,只保留一张应急,并将它托给朋友保管。 琳达、凯特和卡里纳并不是特例,像世界各地的许多女人一样,她们的故事有一个幸福的开端,却在绝望中结束。像所有的上瘾者一样,购物成瘾的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走完康复之路。 (2)如何与男朋友一起逛商场 你知道逛商场与买东西不是一回事,可你的男朋友却不知道。 女人喜欢逛商场,她们逛商场的方式就像我们过去猎取食物一样。过去,我们喜欢花一

柳永词两首练习

天佑中学高一语文练习(柳永词两首) 命题人:洪晓芳审题人:学科组长: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倏.忽(shū)旌旆.(fai)杳.然(yǎo)鱼龙潜.跃(qián) B.老妪.(yù)兰橑.(lǎo)坼.裂(cha)架梁之椽.(ch uán) C.荠.麦(qí)罗衾.(qīn)扁.舟(piān)宵衣旰.食(gàn) D.巨擘.(b?)扛.鼎(gāng)戏谑.(xua)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骨鲠在喉潺湲国殇越俎代庖 B.黍离之悲豆蔻账簿知人论事 C.渔阳皮鼓聒躁羁旅未雨绸缪 D.钟鼓馔玉阑珊耆旧残绝人寰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 B.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 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 C.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晨钟暮鼓 ....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 ....,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这一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C.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膜材具有不浸水性,水从膜上滑过不留水痕,膜材上面的尘埃会因雨水的自然降落而被清洗掉。 D.经过细致地调查取证后,警方终于确定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是那个男人一手策划的。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说自己为诗“系于意不系于文。”他确乎不穷工于词,却有返璞归真之美。 B.孟浩然的诗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不媚世俗,多自然超妙之趣。 C.唐玄宗天宝元年的一天(公元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 到长安来。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6.下列相关名著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副主教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刑架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警。《巴黎圣母院》B.东吴大将吕蒙乘荆州空虚,用“白衣渡江”之计偷渡过江,突击烽火台,袭取荆州城。关羽得讯回救,被孙、曹两军夹击,败走麦城。麦城粮尽,关羽和关平乘夜突围,中伏被孙权伏兵所擒。孙权劝降不成,便杀了关羽,从此荆州归了东吴。《三国演义》 C.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 《红楼梦》 D.觉慧买了一本小说《前夜》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慧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他向两兄弟述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承担的重任,为了家族的人,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家》 7.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8. 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②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⑤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⑥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①②③ B.⑤⑥ C.④⑤ D.①④⑥ 9.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 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 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 了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10.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给词人送行的情人的心理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淼的 江面,更不舍得让词人离去。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淼的江面,更不舍得分离。

柳永比较著名的诗歌

柳永比较著名的诗歌 【篇一:《荔枝香》】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金缕霞衣轻褪,似觉 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笑整金翘,一点芳心 在娇眼。王孙空恁肠断。 【篇二:《浪淘沙》】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 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 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 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篇三:《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 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 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篇四:《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 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 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篇五:《破阵乐》】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 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 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 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王宏飞 摘要: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倾注的角度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的走向,也反映创作内心本质情感的内在集合方向。本文试图从柳永创作中深入分析其都市情结产生的特殊原因、与其创作的特殊关系,并揭示柳永都市情结所产生的时代影响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柳永都市情结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词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造性的建树,特别是慢词的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柳永在创作当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量创作反映市民阶层生活思想的俗词,也因此历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永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收到了“雅俗共赏”之功。在当时获得“凡有井水出,皆能歌柳词”的社会效果。柳永及其词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研究,真正挖掘其特殊背后的本质性认知。 创作主体的生平历程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的走向。问下,从其本质而言,实则也是人学,艺术本体与人的生命是同结构的,文艺风貌的形成和艺术主体活动尽管不能画上等号,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解释。1 文学作为人的心灵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和心理状态,体现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对柳永生平的准确把握,方能更好地理解柳永及其词,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质。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嗜卿,排行第七,又有“柳七”之称。一生立志入世,但仕途极为不顺,受挫之后又消极混迹于娼馆酒肆的下层社会当中。也正由于他能融入市民阶层当中,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下层生活,也为他的词作内容革新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真正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取得极大的成就。 柳永生于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的书香门第。家乡崇安文风鼎盛,“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柳永的祖父柳崇以“义行可风,尝以待孝为由,终身‘御衣称处士’” 2 ,以儒道修身齐家。柳永的父亲柳宜,为政耿直,得君之重,“任

欲望都市第一季第一集英文剧本

101 Sex and the city aired "Once upon a time an English journal-ist came to New York. Elizabeth was attractive and bright, and right away she hooked up with one of the city's eligible bachelors. The question remains, is this a compa-ny we want to own? Tim was 42. A well-liked and respected banker, who made about two million a year. They met one evening, in typical New York fashion, at a gallery opening. Like it? Yes, actually I think it's quite interest-ing. What? I feel like I know you. Oh, doubtful. I just moved here from London. Really? That's my favorite city. It is? Absolutely. It was love at first sight. You know, I think perhaps I have met you somewhere before. For two weeks they snuggled... went to romantic restaurants... had wonderful sex... and shared the most intimate se-crets. One day, he took her to a house he saw in the New York Times. How about if we start at the top? There are four bedrooms upstairs. Do you have any children? Not yet. That day Tim popped the question. Would you like to meet my folks Tues-day night? I'd love to. On Tuesday he called with some bad news. My mother's not feeling very well. Oh, gosh, I'm sorry. Can we take a rain check? Of course. Tell your mum I hope she feels better. When she hadn't heard from him for two weeks, she called. Tim, it's Elizabeth. That's an awfully long rain check. He said he was up to his ears and that he'd call the next day. He never did call... Bastard. She told me one day over coffee. I don't understand. in England, look-ing at houses together would have meant something. I realized no one had told her about the end of love in Manhattan. Welcome to the ''age of un-innocence''. No one has ''breakfast at Tiffany's'', and no one has ''affairs to remember''.instead, we have breakfast at 7:00am and affairs we try to forge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Self-protection and closing the deal are paramount. Cupid has flown the co-op. How did we get into this mess?

柳永《戚氏》鉴赏

柳永《戚氏》鉴赏 一.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二.作品简介: 《戚氏》,词牌名,始见《乐章集》,入“中吕调”。属长调慢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二百十二字,分三段。前段九平韵,一仄韵,中段六平韵,三仄韵,后段六平韵,三仄韵,同部参错互叶。 三.作品简析: 全词分为三片,上片:“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戚,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诗人描绘了一幅萧索的晚秋之景,在一个深秋的傍晚,天空下起的一阵细雨落在庭院中。庭院中菊花败落,梧桐叶落成一地零乱,薄雾渺渺。诗人面色凄然望向江东,却只看到黯淡飞云,如血残阳。诗人不禁想到当年的宋玉也是心有悲戚而临水登高。回乡之路漫长而曲折,游人已是满心心酸,听到这潺潺水声只是徒增厌倦。而此时寒蝉在枯叶中悲鸣,秋蛩在衰草中哀叫,声音此起彼伏,喧闹纷杂。诗人将庭轩、槛菊、井梧等近景,与飞云、夕阳、远道等远景相结合,又将这些景色与蝉吟、蛩响等声音相结合,构成远近交织,声色相错的繁而不乱的图画。而槛菊、井梧、残烟皆是萧索凄凉的意象,通过一个“惹”字,使得静态的景有了动态。在“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一句中,一个“倦”字,既表达了游子的行程漫漫,又表达了他对常年漂泊的厌倦。因此,上片不仅交代了时间,事情,还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二片:“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诗人在这一片中描写了在孤馆中过夜时的所思。诗人孤身一人住在旅馆中,只觉得度日如年。秋风秋露渐渐变寒,原来是不知不觉中已到深夜。夜晚的天空无云,只有淡淡的银河,皓洁的明月。诗人的思绪绵绵不绝,在夜晚面对这样的景色,怎么能忍受将往事历数。这一片中诗人由景及情,用白描的手法,以“净”形容天空,干脆利落,毫不累赘,又直白明了地描绘出天空无云的景色。“清浅”常用来形容溪水,表现溪水的清澈通透,而此时以“清浅”形容绛河,即银河,就将不可及的事物变为了可触可感的事物。“皓月”与“婵娟”本是同样的事物,此处加叠来用,强调了月亮的明亮,而且因为没有使用形容词,避免了因与之前的句式相同而导致的句式单一的情况。“思绵绵”一句,将景色过渡到思绪上。“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一句既是对自己过往生活的

高中语文选修1《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芽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采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95%的广阔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后来居上,研发成功了大国重器“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系列产品,________,让世界艳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新月异汲取风毛麟角一步登天 B.今非昔比汲取风毛麟角一鸣惊人 C.今非昔比攫取九牛一毛一步登天 D.日新月异攫取九牛一毛一鸣惊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 会 B.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 会 C.谁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 权 D.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获取更多的资 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 术。 B.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C.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 术。 D.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1. D(第一处,日新月异:形容发展变化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涌现,适于形容石油开采技术新而快的变化;今非昔比:现在不是从前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很大。故选用“日新月异”;第二处,攫取:夺取,掠夺,适于表达对石油资源的开采。汲取:吸取,吸收。故选用“攫取”;第三处,九牛一毛:比喻众多数量中的一点点,与前文“巨大”的说法相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故选用“九牛一毛”;第四处,一鸣惊人:比喻平时表现平平,一做起来就取得突出的成绩,适于表达大国重器成功研发的骄人成绩。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爬上高位。故选用“一鸣惊人”。故选D。)

柳永的的经典诗词10篇

柳永的的经典诗词10篇 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正宫·爪茉莉秋夜每到秋来 词牌名:正宫|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河传·翠深红浅 词牌名:河传|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看花回·玉城金阶舞舜干 词牌名:看花回|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玉城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

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词牌名:看花回|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洞仙歌·乘兴 词牌名:洞仙歌|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市,闲思更远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不堪独倚危樯,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伤心最苦。伫立对、碧云将暮。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词牌名:安公子|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从美剧热看中国文化模因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为例

110 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美剧热已成为一个日益受到瞩目的社会现象,中国也在这场文化浪潮中深受影响。80年代美国科幻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战争剧《加里森敢死队》以及家庭情景剧《成长的烦恼》相继登上中国荧屏,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电视艺术,1995年开播的《老友记》虽然受众有限,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风靡全中国,至今仍被奉为英语学习者心目中的经典美剧。近几年大受热捧的神剧《迷失》、家庭轻喜剧《绝望主妇》,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动作片《尼基塔》、罪案剧《CSI 犯罪现场调查》等剧都拥有大批粉丝,国内主流美剧论坛如“謦灵风软”、“破烂熊乐园”、“人人影视”、“天涯小筑”美剧论坛的注册会员均达到数十万人,可见,追看美剧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不可轻视的文化现象。而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美国编剧们也意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于是在许多美剧剧集中出现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中国元素,本文将通过一些美剧实例,在文化模因论构架之下阐述中国文化模因在欧美国家的适应和传播。 一、模因论与文化模因 模因论(memetics) 是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meme) 最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sh Gene) 中提出的概念。道金斯认为:“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其核心是模仿,无论是形的、具体的建筑或制造式样 ( 如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 ,还是无形的、抽象的观念想法( 如曲调旋律、想法思潮等) 都可以通过模仿进而得到自我复制与传播。”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从一个人的记忆进入另一个人的记忆,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受语言使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创新。这不单单是信息的复制与模仿,还有大脑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重塑。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这指明了大大小小的模因充斥着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模因与模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模因复合物,使文化终属于多模因复合体,包含着许多与他文化相似或相异的模因因子。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由于模因间的密切相互作用,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单位,不断改变物种的适应性,其复制能力和传播限度对文化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体现 、饮食文化 在大多数美剧中都会出现中国餐馆和中式快餐,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美国,中国菜以美味、廉价、便利的特点在餐饮业占据了重要的立足之地。在《生活大爆炸》中,每周六都是宅男们的中餐日,如果他们要外卖回家吃,那么Sheldon 要点的餐是陈皮鸡柳,鸡肉炒西兰花(要切丁),糙米饭(不要白米);如果他们不叫外卖,就会去四川宫食堂。当Sheldon 发现餐馆重新做了菜单之后,“强盗酱”(Mobster sauce )这个东西真的让他非常纠结。《欲望都市》中凯莉对于男友总是请她到中国餐馆感到不满; 中国菜时常被抱怨为过于油腻……。美国人对于中国食物的感受往往停留在表面,美剧中出镜率最高的中国菜诸如Ku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Muxu pork (木须肉)、饺子等往往都被本土化而失去了原本的风味,这也导致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在美国被误读为低廉食品的代表。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在美剧中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得到发扬,美剧中角色在中餐馆吃完饭之后常会收到一种叫“fortune cookie ”的小饼干,这种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为何物的饼干是美国中餐馆的特产,拦腰掰开,空心处藏着一张小纸条,印着中英文对照的签语,每个饼干中签语的内容都不一样,或是充满哲理,或是吉祥甜蜜,或是美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科研课题“中国文化模因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为例” (13XKYTB023)的阶段性成果。 从美剧热看中国文化模因的跨文化传播 ——以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为例 王 薇 湖南科技学院 摘 要:美剧热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全球化的必然表现,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编剧们的热门题材,在此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文化和精神在得以传播的同时也被误读。本文在文化模因论构架之下阐述中国文化模因在欧美国家的适应和传播, 试图发掘中国文化模因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原因,从而扬长避短,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关键词:美剧;中国元素;文化模因;跨文化传播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柳永同期词人张先

[键入文字]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柳永同期词人张先 柳永同时有张先,字子野,吴兴人。他是天圣八年(一○三○)的进士,要比柳永中进士那年(一○三四)早得四年,这样看来,他还是柳永的老前辈呢。但是,柳永比他先死,他享盛名却在柳永之张先的词,可说完全属于柳永这一派。他的词在当时很负盛名,有的人恭维他的同是“协之以雅”、“雅”与“俗”对,当然一般守旧的复古的先生们,还是赞成张先而鄙弃柳永了。但是据我们现在看来,张先的词,倒远不及柳永。张先的病,即在他要协之于“雅”的方面,所以他的词注意词藻,注意纤巧,我们 只从他一首有名的词便可以看出了; 缭墙重院,间有流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阑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香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门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谢池春>) 张先的别号为张三影,因为他的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故人都以三影称他。其实这几句,除了纤巧而外,倒不见有什么好处。但是时人偏以此来称赞他,而他自己也沾沾以此自喜,这倒是很奇妙的事。 张先任何种作品,所注重的是整个的表现,不在乎微末处纤巧上用工夫,而张先的词,却刚刚与此相反。但是张先还有些好词,他的特殊的意境,是在《柳集》中找不出来的;然而是短词,不是长调,今举如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翠幙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花应满径。(<天仙子>)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云愁雨恨空深,觉来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