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Tuesday, May 24, 2011

09:44

引言

理想的视觉显示与日常经历中的场景对比,在质量、清晰度和范围方面应该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当前的技术还不支持这种高真实度的视觉显示。随着2009年底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热映,三维立体(3D Stereo)显示技术成为目前火热的技术之一,通过左右眼信号分离,在显示平台上能够实现的立体图像显示。立体显示是VR虚拟现实的一个实现沉浸交互的方式之一,3D(3 dimensional)立体显示可以把图像的纵深,层次,位置全部展现,观察者更直观的了解图像的现实分布状况,从而更全面了解图像或显示内容的信息。

电影《阿凡达》热映的后时代,全民步入了3D立体的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3D技术关注度的剧增,3D显示技术的普及化应用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实用阶段。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各种系统或设备对三维立体实现方式,推广三维立体的认知度。

1、3D立体显示原理

3D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如图表1所示。图中表示两眼光轴平行的情况,相当于两眼注视远处。内瞳距(IPD)是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两眼空间位置的不同,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原因。F是距离人眼较近的物体B上的一个固定点。右面的两眼的视图说明,F点在视图中的位置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立体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这就是人类的立体视觉,由此获得环境的三维信息。

人眼的另一种工作方式是注视近处的固定点F。这时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两个光轴的交角就是图中的会聚角。因为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所以F点在两个视图中都在中心点。这时,与F相比距离人眼更远或更近的其他点,会存在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

目前市场上的3D立体技术的产品主要围绕着裸眼立体和非裸眼立体两种方式,其中涉及的主要产品有:液晶显示设备、等离子显示设备、便携式显示终端设备、投影设备等。

2、立体显示分类

3D立体显示技术可主要分为:裸眼立体显示、便携式立体显示、佩带眼镜的立体三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不同的显示技术。

因头盔式立体呈现方式较老而且使用极少,全息方式因价格等因素远离民用,因此,本文不对此部分内容做介绍与综述。

2.1裸眼立体显示

裸眼立体显示不要求辅助的观看设备(不需要佩带眼镜),不给用户附加任何约束。观看区域或观看体积的大小可能有所不同,裸眼立体显示也可由多人观看,但整体亮度或观看角度有极大限制。

2.1.1透镜(Lenticulars)显示技术

一个透镜面是圆柱透镜的阵列,它用于产生自动立体三维图像,这是通过把两个不同的二维图像导向各自的观看子区域。在透镜面前方不同的角度上,在子区域内形成图像。当观察者的头在正确的位置时,每只眼就在不同的观看区,看到不同的图像,得到双目视差。

透镜成图像对于大的视场要求高分辨率。对两个视场必须实时显示,而且图像被切片并放在透镜后面的垂直条中。可显示的视场的数目受到圆柱透镜聚焦能力不完善性的限制。透镜畸变和光的绕射减少了透镜方向性,于是由背面屏幕聚焦的图像,不是以平行射线出现,而是以某种角度散布。这种散布限制了能彼此区分的子区域数目。透镜面显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背部屏幕图像必须对准缝口或透镜,否则子区域图像将不会导向合适的子区域。

优点:3D技术显示效果更好,亮度不受到影响。

缺点:相关制造与现有LCD液晶工艺不兼容,需要投资新的设备和生产线。

2.1.2视差档板(Parallax barrier)显示技术

视差档板是放在显示前方的垂直平板,它对每只眼都阻档了屏幕的一部分。视差档板的作用类似透镜面。差别在于它是用档板档住部分显示,而不是用透镜导引屏幕图像。屏幕显示两个图像,每个分成垂直条。屏幕上显示的条交替为左右眼图像,每只眼只看到它的条。

视差档板显示一般不使用,因为有几个缺点。首先,显示的图像太暗,因为档板档住每只眼大部分光。而且,对小的缝宽度,由缝隙的光扩散可能是问题,这是因为光线散射。此外,图像必须划分成条。

2.1.3切片堆积显示技术

切片堆积显示也称为多平面显示。它由多层二维图像(切片)构成三维体积。正如发光二极管(LED)的旋转线可以产生平面图像感,LED的旋转平面可以产生体图像。运动镜面必须以高频运动很大距离,所以也可以用变焦距镜面。一般用30Hz声音信号振动反射膜片。在镜面振动时,聚焦长度改变,反射的监示器在截断的金字塔型观看体积中形成图像。镜面连续改变其放大率,使随时间扫描的图像连续改变其深度。

这个途径的变型正由TI公司开发。在这个技术中,微机械镜面由硅梁支持在对角上。两个未支持的角涂上金属,用作静电驱动器电极,它使镜面拉到一边或另一边。驱动速率约10微秒,角偏转约10°,允许微镜面偏转入射光形成高分辨率显示。

切片堆积方法描绘一个照亮的体积,使物体是透明的,而被遮档的物体不能消隐。对空间数据集和固体建模问题这可能是理想的。但它不适于有消隐表面的照片和真实图像。增加头部跟踪就允许消隐表

面在绘制步骤对一个观看者近似地去掉。然而,不是所有表面都可以正确绘制,因为两眼可能由不同位置观看。

下图表示,数字式微镜面(DMD)的显示方式。(a)为微镜面的结构,(b)为TI公司开发的基于DMD的显示器。

2.2便携式立体眼镜

通过对立体显示原理的利用,部分厂商提供了便携式个人立体眼镜。通过安装在眼镜每只眼睛前的一个小的LED屏幕, 现在每一个稍微不同的画面在眼睛中产生视差,这将创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图像,类似于两米开外。因镜头在眼镜内侧,为此并不需要额外的空间,佩带上即可实现3D影像。

下图设备由蔡司(Zeiss)公司研制的Cinemizer 视频眼镜适用于联接苹果Iphone、Ipad、诺基亚N高端系列等手机终端设备,通过读取设备上的特定制作的文件或内容而进行显示。当与设备连接时,除了可以播放3D立体图像或影片,还可在不丢失画面质量的情况下,从DVB-H 接收器上接收电视信号。用户可从Cinemizer 眼镜中看到一个相当于2m 距离外、39 英寸的虚拟显示屏幕,体会到家庭影院般的视觉悟体验。此外,Cinemizer 在耳挂处还带有一个滑块,可用于调节镜架和鼻垫,以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

2.3投影系统中立体显示技术

在大部分虚拟现实系统或展览展示系统中,普遍利用立体眼镜用于双目分时观看左右图像,最终在大脑皮层通过映射得到立体图像。非头盔立体眼镜方式显示采用立体屏幕与投影显示,这些系统只要求一对轻便的眼镜产生高质量的立体显示,因此给用户施加最小的惯性约束,并是舒适的。在舒适的观看范围的限制下,屏幕和投影显示的静态视场和空间分辨率取决于用户到显示平面的距离。

2.3.1主动立体(Active stereo)

下图表7所示,立体投影显示的第一种方式,主动式系统。分别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路视频信号,轮流在屏幕上显示。它们的频率为标准更新率的二倍。观看者佩戴具有液晶光阀的立体眼镜。液晶光阀的开关,与显示的图像同步。于是,在显示左眼的图像时,左眼的光阀打开,右眼的光阀关闭。同步信号可以通过红外信号红由发射器传送到眼镜上,眼睛就可以在无线状态工作。目前部分厂商如Christie公司Mirage产品线支持Frame Doubling立体功能增强技术,能够通过工作站60Hz 输入到投影机自动倍频到120Hz输出,而实现立体图像连续显示而无不流畅等情况发生。

特点:

投影机必须以循环交替的方式输出左右眼图像信号

立体眼镜的左右镜片必须与对应的投影图像信号保持同步,即有图像时开,无图像时关。

必须有较高的立体图象显示刷新率才会取得满意的立体效果

最大立体流明为投影机标称亮度的16.7%

立体沉浸感较好,可实现平面图像与立体图像的无缝切换

2.3.2被动立体(Passive stereo)

光线传播时,垂直传播方向的360度都有光波震荡传输。光的偏振实际上是利用某一特定方向的光波进行显示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线性偏振和圆周偏振。

线性偏振的原理是偏振后的光只能以固定的角度传输,此方法的缺点是观众的头部不能偏移(因偏移会造成立体感丢失),有些场合的应用受限制。圆周偏振技术的原理是光的偏振方向在不断地沿固定方向旋转,左右眼对应的偏振光线的旋转方向相反。基于圆周偏振技术的系统观察者的头部可以自由活动,因为光线的方向变化不影响显示。

下图表9所示,立体投影显示的第二种方式,单台投影机的被动式系统。投影机图像轮流在屏幕上显示,分别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路视频信号。它们的频率为标准刷新率的2倍。Z-屏幕分别对两眼的图像,施加不同的偏振。观看者佩戴具有不同偏振的眼镜。

特点:

光线利用率为所有投影技术中最低的,为12%

投影机输出的左右图像与主动立体同样原理,必须是交替显示的

立体眼镜的左右镜片只接收对应的投影图像

对屏幕表面材料质量要求高(偏振幕)

不适合多通道应用

下图表10所示,立体投影显示的第三种方式,有两台投影机的被动式系统。两台投影机分别在屏幕上显示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路视频信号。它们的频率为标准更新率。两台投影机镜头前,分别安装不同的偏振片,施加不同的偏振。观看者佩戴具有不同偏振的眼镜而接收到分离的左右眼图像,从而在大脑中产生立体感图像。

特点:

外部偏振方法光线利用率最高为38%。

两个投影机输出的图像分别对应左右眼

立体眼镜的左右镜片只接收匹配的图像

对图象显示刷新率要求不高

对屏幕表面材料质量要求高(偏振幕)

多通道情况下,只有专业的系统集成商能提供

2.3.3光谱立体(Infitec)立体

Infitec技术采用高质量滤光技术,分离光谱以便适合人的每只眼睛,生成无重像的被动立体图像,所以,无需特殊的具有偏振特性的屏幕或电子眼镜,只需配戴专业Infitec眼镜即可,Infitec眼镜不需要配备电源和复杂的电路,因此舒适感和沉浸感更好,眼镜轻便,由于不需信号同步发射器,所以配戴者的头部可随意移动,配戴者互相之间不会产生干扰,这样INFITEC还可以满足有大量观众场合的应用。国内Dolby?杜比公司认证的影院采用Infitec立体输出方式。

特点:

投影机输出交替的、频率互补的多个光波段对应左右眼

立体眼镜没有能源,左右眼镜分别接受自己通带的光

双机时光线利用率为27%,单机时光线利用率为17%

眼镜轻,需要进行颜色调整工作

结束语

综上可见,实现立体方式有多种,在选购时需要平衡各种显示技术,综合评价其使用场合、系统实现方式、亮度、隔离度、可视角度、效果等,通过多方评估与调开进行选择。

以上只是介绍3D立体实现的技术及部分产品,其中部分要求涉及到3D输出源的内容部分,只有3D 的软件内容与硬件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3D立体输出。

Pasted from

显示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显示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目前显示器主要分为阴极射线管(CRT)和平板显示器(FPD)两大类。FPD 类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致电发光(OLED)、等离子显示器(PDP)等。本文综述了各类显示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其发展前景。 标签:CRT;LCD;OLED;PDP 随着近些年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显示器向数字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近几年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终端显示器在显示性能方面应具有大屏幕、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密度、全色化等高性能。在当今工业生产、社会生活和军事领域中,显示产业在信息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显示技术和显示器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显示器主要分为阴极射线管(CRT)和平板显示器(FPD)两大类。FPD类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有机致电发光(OLED)、等离子显示器(PDP)、以及场致发射显示器(FED)、发光二极管(LED)等一些新型的显示技术等。 1 阴极射线管技术(CRT) CRT是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轰击荧光屏而发光的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种技术具有显示品质好、亮度高、性能稳定可靠、色度均匀、寻址方式简单、全视角且可以长期连续使用、价格便宜等特点。但同时,CRT有着不可克服的固有缺点:电压高、体积大、辐射强、功耗大、像素密度不高等。这些不足使得CRT技术不能向更广的显示领域发展。针对这些缺点以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CRT器件也开始向平面化、小体积、低功耗等方面发展。但CRT 显示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很困难取得较大的技术突破。时至今日,CRT唯一的价格优势也逐渐消失,一些公司相继放弃CRT产业,严重制约了CRT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些企业正在大力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CRT,但其固有缺陷限制了它在未来军事领域的应用,无法满足显示技术向高密度、数字化、节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要求,CRT难逃持续衰落的困境。 2 平板显示技术(FPD) 平板显示(FPD,FlatPanelDisplay)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FPD与CRT相比具有体积小、耗电省、辐射小、电磁兼容性好、质量轻等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平板显示器在视角、亮度、全彩色等方面已经不弱于CRT显示器。平板化是显示器技术发展的趋势,FPD已经逐步取代CRT。2008年FPD 全球产值达1034亿美元,CRT为182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FPD将逐步占据显示市场全部份额,而CRT届时将推出市场。FPD技术是采用平板显示器件借助逻辑电路来实现的,平板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等离子显示器(PDP)、有機电致发光器件、场致发射器件(FED)、数字光处理投影器、液晶硅显示器等。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是LCD、PDP和OLED技术,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3D立体显示技术综述 Tuesday, May 24, 2011 09:44 引言 理想的视觉显示与日常经历中的场景对比,在质量、清晰度和范围方面应该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当前的技术还不支持这种高真实度的视觉显示。随着2009年底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热映,三维立体(3D Stereo)显示技术成为目前火热的技术之一,通过左右眼信号分离,在显示平台上能够实现的立体图像显示。立体显示是VR虚拟现实的一个实现沉浸交互的方式之一,3D(3 dimensional)立体显示可以把图像的纵深,层次,位置全部展现,观察者更直观的了解图像的现实分布状况,从而更全面了解图像或显示内容的信息。 电影《阿凡达》热映的后时代,全民步入了3D立体的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3D技术关注度的剧增,3D显示技术的普及化应用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实用阶段。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各种系统或设备对三维立体实现方式,推广三维立体的认知度。 1、3D立体显示原理 3D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如图表1所示。图中表示两眼光轴平行的情况,相当于两眼注视远处。内瞳距(IPD)是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两眼空间位置的不同,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原因。F是距离人眼较近的物体B上的一个固定点。右面的两眼的视图说明,F点在视图中的位置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立体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这就是人类的立体视觉,由此获得环境的三维信息。 人眼的另一种工作方式是注视近处的固定点F。这时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两个光轴的交角就是图中的会聚角。因为两眼的光轴都通过点F,所以F点在两个视图中都在中心点。这时,与F相比距离人眼更远或更近的其他点,会存在视差。人眼也可以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

国内外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情况概述

国内外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情况概述立体摄影技术是立体成像技术的先导,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机械快门、红绿分色、偏振光式等立体照相技术的实验。在此基础上,英国首先进行了机械快门式立体电视的实验,标志着立体显示研究的开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相继有人提出并研制了分路式立体电视系统、分色式立体电视系统、偏振光式立体电视系统、普氏摆效应立体电视系统、时分式立体电视系统等立体电视方案。其中分路式立体电视系统是最早研制出的一种立体电视系统,分路式系统由同一同步发生器控制的两路普通二维电视系统和一个光学装置组成。在系统的发送端,视差图像的产生是由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台普通摄像机同时对同一景物并列摄像来实现。左摄像机模拟人的左眼,右摄像机模拟右眼,两台摄像机的相隔距离模拟人眼的瞳孔距。这样,左摄像机靶面上的像相当于观看景物时左眼视网膜上的像;右摄像机靶面上的像相当于右眼视网膜像。从而,从左、右摄像机获得了具有视差的左图像和右图像。摄像机输出的具有视差的左、右图像信号经两路传输通道分别送至接收端的两台电视机进行显示。两台电视机各自显示的左、右路图像经过一个光学装置分别送至左、右眼,实现了视差图像的分离。观看者利用一个光学装置观看显示的图像,大脑根据左、右眼看到的视差图像融合成立体视觉像。由于在这个系统中,左、右图像的摄取、传输、显示都是各占一路,因此需要两套电视信号发射、传输

与接收系统占用两个电视频道,无法与现行广播电视系统兼容而且体积较大,只能供一人观看 分路式立体电视系统原理图分色式立体电视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只能传输黑白图像的立体电视系统。发送端视差图像的产生与分路式相似,也是用两台左、右相隔一定距离的普通摄像机并列摄像,不同的是分色式系统只能用两台黑白摄像机而不能用彩色摄像机。左、右摄像机摄取的左、右视差图像信号经两路信道传输后,分别送至接收端的两个黑白显像管,各自显示出左、右图像。为了实现两眼对视差图像的分离,使观看者左眼仅看见左图像、右眼仅看见右图像,必须先对显像管显示的左、右图像进行处理,人为地赋于左、右图像不同的特征,然后,人的左、右眼利用这些特征将左、右图像分离。在分色式系统中,是对显像管显示的左、右黑白图像进行分色处理,即使左、右黑白图像通过不同颜色的滤色片,成为彩色不同的左、右图像。彩色不同,即是光谱不同。因此,使左、右图像具有颜色不同的特征,就是使其在光谱上分开。如图及所示,在显示左图像的黑白显像管屏幕前放置红滤色片,显示右图像的显像管屏幕前放置绿滤色片。这样,通过红滤色片的左图像呈现为波长较长的

头盔显示器技术发展综述

头盔显示器技术发展综述 赵雁雨1,曹良才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2.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头盔显示器在军事和生活中均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头盔显示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急需填补相关的研究空白。本文在国外头盔显示器的研究基础之上,综述了其技术发展,描述了将来的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全息技术在头盔显示器中的应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头盔显示器;技术发展;全息技术;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of Helmet Mounted Display: A Review Yanyu Zhao1, Liangcai Cao2 (1. School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191, China; 2.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Mecha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 helmet mounted display (HMD) are widely used in both military and everyday aspects. Currently the research toward HMD is comparatively of infertility in China and related research is in urgent dem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foreign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HMD and its future trends were summarized and described, respectivel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olographic technology in HMD was also focused o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domestic research. Keywords: Helmet Mounted Display;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olographic Technology; Future Trends 1引言 上世纪60年代,Ivan Sutherland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Helmet Mounted Display)[1],这一先驱性的成果为头盔显示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头盔显示器的设计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光学工程,光学材料,光学涂层,电子,制造技术,用户交互界面设计等等。头盔显示器最初是为了在空战中使武器系统随飞行员的实现快速锁定目标,从而提高作战效率。传统的头盔显示器将图像源放大后显示在飞行员前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头盔显示器不仅在技术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军事方面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本文将从头盔显示器的用途开始,简要回顾头盔显示器的发展,并关注近几年的新兴技术。 2头盔显示器的用途 头盔显示器在军事、飞行模拟、医疗、工程设计、教育、训练、娱乐、远程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2,3]。其中,头盔显示器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不仅对提高战机效能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代表了头盔显示器技术的最高水平。例如,BAE SYSTEM公司为Eurofighter Typhoon提供的头盔显示器就具有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并能与武器/传感器联动[4];F-35战机也配备了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现状分析与应用前景

目录 引言: (3) 1、三维立体技术概述 (3) 1.1、概念 (3) 1.2、特点 (3) 2、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4) 2.1、眼镜式3D (4) 2.1.1、色差式 (4) 2.1.2、互补色 (4) 2.1.3、偏振光 (4) 2.1.4、时分式 (5) 2.2、裸眼式3D (5) 2.2.1、光屏障式 (5) 2.2.2、柱状透镜 (5) 2.2.3、指向光源 (6) 3、三维立体技术应用 (6) 3.1、应用范围 (6) 3.2、目前已存在的 (6) 4、三维立体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7) 4.1、技术壁垒 (7) 4.2、消费者体验 (7) 5、三维立体技术发展前景 (8) 【参考文献】 (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3D立体技术在商业应用上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3D立体技术的概念和相关特征,然后简要说明其分类和技术应用,主要介绍了在显示方面的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壁垒、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适用盲区,最后介绍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3D立体技术显示技术眼睛式裸眼式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3D立体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它已然不止在高科技的商业上层出现,2008年北奥会开幕式的立体卷轴的设计,2010年欧洲出现了第一张3D报纸,同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出现了3D电视,而电影《阿凡达》将全球影视视角提高到三维立体的角度,国内随后也有《龙门飞甲》的3D特效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日本京都府精华町的东洋纺阪京研究所开发3D电子模特,也将3D技术应用到虚拟服装领域。目前,国内也出现了很多3D特效的商业广告,在昆明就有公交站台广告,一些整形医院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三维立体技术的平面广告,满足了消费者对整体或局部立体感的需求。这些都是三维立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三维立体技术概述 1.1、概念 (1)、三维立体图:是一类能够让人从中感觉到立体效果的平面图像。观察这类图像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或借助器材。 (2)、三维立体技术:利用先进的数码合成技术制作神奇三维立体,选择清晰的照片或底片将其扫描到电脑里,直接在电脑里利用专业的三维立体制图软件进行配图和数字处理,用高精度彩喷机打印出来,再用冷裱机装裱即可。 (3)、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将三维影像通过一定的手段显示出来,并被观众体验到的技术。 1.2、特点 (1)、视觉上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立体图给人以真实、栩栩如生,人物呼之欲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利用三维立体图像包装企业,使企业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企业实力和档次,增加影响力

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概述

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概述 摘要:战场环境是一切军事行动的空间基础,战场环境仿真是目前军事作战模拟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用于实现战场环境感知仿真的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技术。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实现战场环境仿真,其目的就是构成多维的、可感知的、可度量的、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借此提高参训人员对战场环境的认知效率。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营造立体视觉效果是实现“沉浸”的关键,即根据人类的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借助于一定的设备,使观察者在生理水平上对被观察的场景产生强烈的立体感。由于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场景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非实地拍摄),为了达到立体效果,就需要对图像的生成、显示与观察各环节进行适人化的处理,因此该技术也被成为“人造立体视觉技术”。 一立体视觉基本原理 透视效果是观看三维世界时的基本规律,是画面产生立体感的基本要求。 人眼在看真实的圆柱体和看屏幕上显示的圆柱体时,视差角有明显的不同,看屏幕时的视差角实际上和看平板玻璃时是一样的,因此不管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如何变化,立体感始终是一个平面,这也是普通显示器无法实现立体显示的原因。既然如此,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自然就是把显示器做成圆柱体形状,这样当然可以完美的显示圆柱体,不过这样的显示器不管显示什么内容时都会机械的制造出中间近、两边远的效果。 那么为了完美显示每一种物体,显示电风扇时就得用电风扇形的显示器,显示飞机又要用飞机形状的显示器,如果要显示宇宙该用什么形状的显示器呢?显

然,这样就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因此必须找到其它的方法。 设法分别向两眼输送两个拍摄角度略有不同的画面,给左眼的画面只让左眼看到,给右眼的只让右眼看到,那么如同前面提到的立体眼镜,调节两幅画面之间的细微差距就相当于调节视差角。 既然可以人为的控制视差角,我们就可以在显示圆柱体时调节视差角产生圆柱体的立体感,显示电风扇、飞机时产生电风扇和飞机的立体感,显示宇宙时产生宇宙中每个星球的立体感等等。按照这个方法不就可以实现完美的立体显示了吗?事实上,当今主流的4种立体显示技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的。 实现基于双眼视觉的立体显示需要经过两大步骤,首先,要准备好两套分别供左眼和右眼观看的画面。目前,这种画面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一、双机拍摄。拍摄电影或图片时将两台照像机或摄像机并排放置,两机间的角度和距离都模拟人的双眼。 二、从3D场景中提取。由于3D场景本来就被设计用来可供任何角度观看,所以从中提取两套画面自然不难,提取的两套画面相互间的角度要模拟人的双眼。 三、用软件智能模拟。这是利用计算机根据原始画面重新生成两套画面,可用于将现有的普通视频和图片转换为立体显示的片源,但效果略差。 片源准备好以后,第二个步骤就是将它们输送给双眼,并且要点是给左眼观看的画面只能让左眼看到。在输送时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的调节两套画面的差距,只要能将上述途径获得的片源按要求输送给双眼,那么人眼就会自动产生与画面对应的立体感了。为了实现这一步,各种立体显示技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4种

大屏幕显示设备发展现状综述

大屏幕的诱惑——大屏幕显示设备发展现状综述 与投影机产品发展密切相关的显示设备主要是大屏幕投影电视和 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屏。在不同的产品发展阶段,这些产品 的用户群体有着很大的重叠性。 继大屏幕电视之后,2001年大屏幕投影电视又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市 场销售反映看,以往主要是单位和娱乐业经营者才购买的大屏幕投影电视,近来家庭购买量呈明显增长。从消费态势看,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背投是采用国际领先的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管和短焦距、广视角复合非球面透镜使画面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和绚丽的色彩,即使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也可以得到清晰的收视效果。此外,大屏幕投影电视造型轻薄,外观典雅,也是传统电视所不能比的。 2002年,中国市场大尺寸背投电视产品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产品尺寸常 见规格为43英寸、48英寸、50英寸、51英寸、61英寸4∶3投影管机型,另有少量16∶9大尺寸产品。国外品牌,索尼、东芝、日立、松下、飞利浦、LG、三星都有多款产品上市,且在国内实现规模生产。以长虹为首的国内电视机厂家在2002年还将掀起大规模地国产大尺寸背投电视产品的市场攻势。 同时,在科技研发方面,多种显示方式(各种规格显示面板的LCD/DLP/LCOS)的背投产品在紧锣密鼓地研制生产中。在国内(包括台湾)的一些专业公司也推出了72英寸以上高亮度背投产品。从1995年背投电视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际上知名的背投电视机生产商都已进入中国,品牌竞争日益激烈,需求增长快。 日前,关于2001年国内城市居民彩电购买意向的调查资料显示:今年背投 彩电的意向购买量比去年实购量大大增加。 就目前背投电视机市场的众多品牌生产情况来看,日本的索尼、松下、东芝、夏普、日立、三洋分别扎根上海、济南、大连、南京、福州和深圳,韩国的LG 和三星分别落户沈阳与天津,飞利浦则落户苏州。其中索尼、东芝和松下位于第一梯队,占据内地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日立、飞利浦、三星、LG等日本和韩 国品牌各有特色;其他国产品牌,如长虹、康佳、海信等也将背投电视作为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各品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壁垒的削弱,背投电视的成本会不断降低,价格也会因此降低。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尽早在背投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各品牌不遗余力地展开了降价及各种促销活动,背投电视机的价格也直线下降。合

光电显示技术论文

光电显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姓名:娄展卿学号:院系:新闻传播院 摘要:光电显示技术的简介。分析中国光电显示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介绍光电显示技术的类型及其主流产品。介绍一些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未成熟技术。 关键字:光电显示;显像管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发展现状;前景。 一光电显示技术简介:光电显示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技术,主要有: 1、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是传统的光电信息显示器件,它显示质量优良,制作和驱动比较简单,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但同时它也有一些严重的缺点,如有电压高、软x-射线、体积大、笨重、可靠性不高等。 2、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LC)。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于液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固体的光学性质,即现在的液晶显示器LCD。 3、等离子体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PDP)。等离子体显示是利用气体放电发光进行显示的平面显示板,可以看成是有大量小型日光灯排列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技术成为近年来人们看好的未来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 4、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nce Diode-ELD)等。或场致发光显示-Field Emitting Tube,FET,是另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平板显示器件,它是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一种物理现象。 1.1阴极射线管(CRT) 阴极射线管的关键部件是连在荧光屏后部成为一体的电子枪。电子枪发射出一束经过图像信号调制的窄电子流,经过加速、聚焦、偏转后打在荧光屏的荧光粉上使之发光。电子枪以一个相当快的速度发射电子流,同时偏转线圈控制电子束方向,逐行在屏幕上扫过,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CRT显示图像是是不断连续刷新着的,因此此类显示器看上去给眼睛一种“闪烁”的感觉。容易引起眼睛疲劳损坏视力。 CRT有黑白和彩色两种,黑白的显像管构造相对简单。图1.为黑白显像管的构造示意图。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陈 曦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产业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 【 摘 要 】 传统显示技术只显示二维平面的信息,而立体显示技术显示的是物体的深度信息,它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来复现立体图像。本文将对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显示原理、常见立体显示技术以及长虹立体显示产品开发历程进行初步的介绍。 【 关键词 】立体显示、光栅法、分时法、分光法 一、引子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机产品正在进行更新换代,以LCD、PDP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清数字平板显示设备迅速崛起并快速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设备。这些新的显示技术的应用推广,虽然让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主观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显示技术仍停留在二维平面显示阶段。 随着3D标准的制定、HDMI1.4版本的发布以及蓝光碟机对3D的支持,3D产业链正在形成。现代显示技术在继数字化、高清化之后,正开始迎来立体化的新一轮升级大发展。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纷纷开播3D电视,尤其是2010CES消费电子展上各厂家纷纷推出3D显示设备,以及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在全球迅速掀起3D热潮,包括长虹在内的各大电视厂家纷纷研发出3D电视并上市销售。本文将对立体显示技术的显示原理、常见立体显示技术以及长虹立体显示产品开发历程进行初步的介绍。 二、立体显示原理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用两只眼睛还是只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均可以获得立体感觉。总的说来,立体视觉的形成因素包括双眼视觉差异、透视感觉、画面细腻程度的差异、光照造成的阴影深浅变化、物体运动导致其大小及角度的变化等。其中双眼视觉差异是获取立体感觉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之间存在约65毫米左右的距离,因此在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会存在一定的细微差异。正是基于双眼视觉差异产生立体感觉的原理,研究者们绞尽脑汁,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重现立体图像。 三、常见立体显示技术 常见的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有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分屏法、光栅法以及全息法等。其中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分屏法等均需要佩戴专用的眼镜,而光栅法、全息法属于自由立体显示技术,适用于裸眼观看。 通常在发送端用两台或多台摄像机,从不同方位模拟双眼进行摄像,得到具有视觉差异的图像信号,再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融合一路信号传送,电视机接收到上述信号后解码还原成分别供两眼观看的图

关于3D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关于3D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06T12:12:43.8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丁伟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3D立体显示技术的起源及分类,然后对其在主动式与被动式成像原理领域的新突破进行介绍,又指出两种新的立体显示技术。 天津拓维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3D立体显示技术的起源及分类,然后对其在主动式与被动式成像原理领域的新突破进行介绍,又指出两种新的立体显示技术。 关键词:3D立体显示;主动式;被动式;全息三维空间;四维光场显示;突破 一、绪论 3D显示技术起源于19世纪初,摄影师利用两台并列放置的相机,模拟双眼的排列方式,拍下两张有细微差别的照片,再利用交叉视线法等技术来实现3D效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3D显示能解决虚拟显示领域的视觉显示问题,给观察者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因而有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游戏行业、终端显示行业都投入到3D显示的研究开发中,各种显示设备被开发出来,3D立体显示技术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研发方向。 二、3D显示技术的分类 经过多年的发展,3D显示技术种类已经多种多样。图像分离方法和获取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立体显示技术,广义上可分为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和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 2.1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 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可以分为主动式显示技术和被动式显示技术,也可以分为色差式立体显示技术、偏光式立体显示技术和快门式立体显示技术。其中色差式和偏光式属于被动式显示技术,快门式属于主动式显示技术。 1)色差式立体显示技术 色差式立体显示技术是最早最初级的立体显示技术,也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原理是主要是利用绿光盘的分色作用和镜片的过滤作用,屏幕上面的光谱信息可以用绿光盘进行分色,镜片对图像光的过滤作用使每个镜片的颜色不一样,观察者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两个眼睛看到不一样的图像,经过眼球调节后大脑对两幅图像进行综合得到3D立体的效果。 这种眼镜由于装了不同颜色的滤光镜片,因此称作被动式色差立体眼睛,较为常见的主要有红-绿、红-蓝和红-青等。 2)偏光式立体显示技术 偏光式立体显示技术又称为光分式立体显示技术,原理是利用两台偏光角度相互垂直的投影机在一个屏幕上放两幅不同视角图像,屏幕上图像被分解后利用显示屏上的偏光片将其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振光的图像,再利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左右眼镜观察图像,可得到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视角的两幅图像,经过眼球调节后大脑对两幅图像进行综合后会得到3D立体的效果。 偏光式立体显示技术目前在商业影院及家庭影院等场合应用较多,其成像效果比色差式立体显示效果好,而且成本不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3)快门式立体显示技术 快门式立体技术又称为主动快门式立体显示技术,同前两种显示技术不一样,需要借助主动快门式设备相互配合才能实现3D效果。原理是将一帧图像拆分为两帧图像,每一帧图像分别对应着左眼和右眼,将两帧图像分别在屏幕上连续交替的显示,立体显示器发射的红外线信号控制着快门式眼镜镜片的开关,通过左眼与右眼的交替,在合适的时间看到合适的图像,左眼与右眼看到的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视角的两幅图像,经过眼球调节后大脑对两幅图像进行综合后会得到3D立体的效果。 播放画面时候保持一个高的刷新率,刷新频率应该最少在120HZ,也就是左眼与右眼的接收到在60HZ以上频率的图像,人眼视觉系统可以用积分效果对这些图像进行融合,能使观察者看到连续的、不闪烁的3D图像。这项技术由于具有立体感出众、全高清效果、不会损失亮度的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4)主动式与被动式的技术突破 通过上面对三种立体显示技术的介绍,我们对主动式与被动式立体成像技术有了初步认识,从结果看,虽然都能达到成像目的,主动式成像效果好,光损失小,性价比高,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2.2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 随着3D技术的发展,裸眼式3D技术的产品越来越多,裸眼式3D技术利用人双眼的视差特性,不用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就可获得3D效果。最大特点是不用佩戴眼镜,广泛应用于商用公共显示领域。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有光屏障式立体显示技术、柱状透镜式立体显示技术和指向光源式立体显示技术。 1)光屏障式立体显示技术 光屏障式立体显示技术也称为视差屏障式立体显示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跟偏振式立体显示技术比较相似,但是不需要眼镜来实现3D 立体效果。主要利用偏振膜、高分子液晶层和开关液压屏,使成像过程中出现细条纹,在3D模式下,用左眼看到图像时候,细条纹会挡住右眼的视线,保证右眼看不到左眼的图像。同理,在右眼看到图像时候,细条纹又会挡住左眼的视线,保证左眼看不到右眼的图像。经过眼球调节后大脑对两幅图像进行综合后会得到3D立体的效果。 虽然光屏障式立体显示技术在量产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因为遮挡光线的原因,亮度会有损失,分辨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很难使得到全高清立体显示效果。 2)柱状透镜式立体显示技术 柱状透镜式立体显示技术又称为微柱透镜,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屏表面上加一层垂直的圆柱状透镜,圆柱透镜会使平面跟柱状透镜的焦平面平行,这样就使每个柱状透镜的像素被分为很多像素,透镜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射不同像素,这样观察者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像素就是不一样的,左眼与右眼看到的图像就会不同,经过眼球调节后大脑对两幅图像进行综合后会得到3D立体的效果。

三维动画的文献综述-参考

一、前言部分 动画及三维动画技术简介 动画是一门通过在连续多格的胶片上拍摄一系列单个画面,从而产生动态视觉的技术和艺术,这种视觉是通过将胶片以一定的数率放映体现出来的.实验证明:动画和电影的画面刷新率为24帧/s,即每秒放映24幅画面,则人眼看到的是连续的画面效果[12]。 计算机动画是指采用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借助于编程或动画制作软件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画面,其中当前帧是前一帧的部分修改。计算机动画是采用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的方法产生物体运动的效果。计算机动画的关键技术体现在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及硬件上。计算机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形算法高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艺术、数学、物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计算机上生成绚丽多彩的连续的虚拟真实画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12]。 其中三维动画特技可以说是电脑动画技术中的一大难题,因为这需要非常强大的软件和运算能力极强的硬件平台。当然,它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无可比拟的。当《侏罗纪公园》、《第五元素》、《泰坦尼克号》这些影片中逼真的恐龙、亦真亦幻的未来城市和巨大的“泰坦尼克号”让人沉浸在现代电影所营造的“真实”世界里时,你可知道创造了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的幕后英雄是众多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和视频特技制作软件[3]。好莱坞的电脑特技师们正是借助这些非凡的软件,把他们的想像发挥到极限,也带给了我们无比的视觉享受。 三维动画特技制作包含了数字模型构建、动画生成、场景合成三大环节,而三维扫描、表演动画、虚拟演播室等新技术,恰恰给这三大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技术突破。综合运用这些新技术,可望获得魔幻般的特技效果,彻底改变动画制作的面貌。可以想像,先用三维扫描技术对一个80岁的白发老太太进行扫描,形成一个数字化人物模型,然后将乔丹的动作捕捉下来,用以驱动老人模型的运动,观众将会看到80岁老妪空中扣篮的场面。甚至还可以用演员的表演驱动动物的模型,拍摄真正的动物王国故事。利用表演动画技术还可以实现网上或电视中的虚拟主持人[3]。 三维动画技术比较 用于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的软件和工具目前很多,不同的动画效果,取决于不同的计算机动画软、硬件的功能以及各动画编程语言工具的特点。虽然制作的复杂程度不同,但动画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其中Java 3D是Java语言在三维图形领域的扩展,是一组应用编程接口(API)。利用Java 3D提供的API,可以编写出基于网页的三维动画、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三维游戏等等。利用Java 3D编写的程序,只需要编程人员调用这些API进行编程,而客户端只需要使用标准的Java虚拟机就可以浏览,因此具有不需要安装插件的优点。[1]它的这种体系结构既可以使其开发的程序“到处运行”,又使其能充分利用系统的三维特性。就因为JAVA 3D拥有如此的强大的三维能力,使得它在网络世界,特别是在游戏中能大展姿彩[1]。 与JAVA3D一样OPENGL也具有跨平台特性,许多人利用OPENGL编写三维应用程序,不过对于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来说,利用OPENGL编写出复杂的三维应用程序是比较困难的,且不说C/C++语言和java的掌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当我们需要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自己完成大量非常繁琐的工作。[7]当然,对于编程高手来说,OPENGL是他们发挥才能的非常好的工具。另外,以此开发出的图形要在

LCD概述

液晶显示器原理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 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在电源关开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所以液晶会沿着沟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沟槽偏离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为扭转型,当玻璃基板没有加入电场时,光线透过偏光板跟着液晶做90度扭转,通过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显示白色(如下图左);当玻璃基板加入电场时,液晶分子产生配列变化,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空隙维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线被吸收无法透出,液晶面板显示黑色(如下图右)。液晶显示器便是根据此电压有无,使面板达到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原理图

LCD概述 显示器是人与机器沟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显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为主,但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显示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近来由于液晶显示器(LC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在近年来价格不断下跌的吸引下,逐渐取代CRT之主流地位,显示器明日之星架势十足。那么液晶显示器与传统的显示器相比,到底有什么新的特点呢? 一、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象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而且绝对不会闪烁,把眼睛疲劳降到最低。 二、没有电磁辐射 传统显示器的显示材料是荧光粉,通过电子束撞击荧光粉而显示,电子束在打到荧光粉上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尽管目前有许多显示器产品在处理辐射问题上进行了比较有效的处理,尽可能地把辐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彻底消除是困难的。相对来说,液晶显示器在防止辐射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辐射。在电磁波的防范方面,液晶显示器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采用了严格的密封技术将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封闭在显示器中,而普通显示器为了散发热量的需要,必须尽可能地让内部的电路与空气接触,这样内部电路产生的电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 三、可视面积大 对于相同尺寸的显示器来说,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要更大一些。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跟它的对角线尺寸相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显像管前面板四周有一英寸左右的边框不能用于显示。 四、应用范围广 最初的液晶显示器由于无法显示细腻的字符,通常应用在电子表、计算器上。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字符显示开始细腻起来,同时也支持基本的彩色显示,并逐步用于液晶电视、摄像机的液晶显示器、掌上游戏机上。而随后出现的DSTN和TFT则被广泛制作成电脑中的液晶显示设备,DSTN液晶显示屏用于早期的笔记本电脑;TFT则既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现在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使用TFT显示屏),又用于主流台式显示器上。 五、画面效果好 与传统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一开始就使用纯平面的玻璃板,其显示效果是平面直角的,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液晶显示器更容易在小面积屏幕上实现高分辨率,例如,17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就能很好地实现1280×1024分辨率,而通常18英寸CRT彩显上使用1280×1024以上分辨率的画面效果是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的。 六、数字式接口 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不像阴极射线管彩显采用模拟接口。也就是说,使用液晶显示器,显卡再也不需要像往常那样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再行输出了。理论上,这会使色彩和定位都更加准确完美。 七、“身材”匀称小巧 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后面总是拖着一个笨重的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突破了这一限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传统显示器是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到屏幕,因而显像管的管颈不能做得很短,当屏幕增加时也必然增大整个显示器的体积。而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体积也不会成正比的增加,而且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 八、功率消耗小 传统的显示器内部由许多电路组成,这些电路驱动着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时,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而且随着体积的不断增大,其内部电路消耗的功率肯定也会随之增大。相比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传统显示器也要小得多。

最新光电显示技术实验讲义

光电显示技术实验讲 义

实验一有机发光器件(OLED)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特性; 2.掌握OLED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简介: 1979年,柯达公司华裔科学家邓青云(Dr. C. W. Tang)博士发现黑暗中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对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由此开始,邓博士被誉为OLED之父。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有机发光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OLED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图1:OLED结构示意图 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 如果一个有机层用两个不同的有机层来代替,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当正极的边界层供应载流子时,负极一侧非常适合输送电子,载流子在两个有机层中间通过时,会受到阻隔,直至会出现反方向运动的载流子,这样,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很薄的边界层重新结合后,产生细小的亮点,就能发光。如果有三个有机层,分别用于输送电子、输送载流子和发光,效率就会更高。 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OLED阴极材料的功函数需尽可能的低,功函数越低,发光亮度越高,使用寿命越长。可以使用Ag 、Al 、Li 、Mg 、Ca 、In等单层金属阴极,也可以将性质活泼的低功函数金属和化学性能较稳定的高功函数金属一起蒸发形成合金阴极。如Mg: Ag(10: 1),Li:Al (0.6%Li),功函数分别

(整理)3D显示技术全面解析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3D显示技术全面解析 2009年02月18日 09时09分作者:ZOL 编辑:天雅 ● 由来已久的3D显示技术 在春节后,三星和优派分别结合NVIDIA最新的3D Stereo技术推出了新款3D液晶显示器(请详见《游戏视觉革命优派发布全球首款3D液晶》和《画面有何不同?三星 3D显示器全国首测》),很多网友都开始对这两款3D显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引发了新一轮3D显示的狂潮。 3D显示器一展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事实上,3D显示技术并不是第一次和广大消费者见面。在三星 2233RZ和优派VX2265wm发布之前,已经有不少支持3D显示的设备问世,不过它们和前两者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3D显示解决方案。 不少厂商已经推出了3D显示器 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3D立体显示技术雏形就已经被开发出来,以达到在2D显示设备上显示3D 立体画面的效果。在随后的时间内,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3D显示解决方案,它们在显示原理以及实

际效果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大部分3D技术都需要专用眼镜的辅助 在三星和优派分别推出3D显示器后,一部分网友并不以为然,认为它们所使用的3D技术和之前推出的相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接下来,我们就对目前常见的几种3D技术进行介绍,看看各种3D显示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D显示技术的总体分类 早期不论是使用显示器还是电影院中的大屏幕来作为显示设备,人们都需要佩戴特制的专用眼镜才能看到3D立体效果,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厂商推出了不需要佩 戴3D眼镜,就能够观察到立体画面的显示设备,因此总体上,3D显示设备可以分为需要佩 戴3D眼镜和不需要佩戴3D眼镜这两大类。接下来,我们分别按照这两大类技术进行一一介 绍,首先我们来看看不需要佩戴专用眼镜的裸眼3D技术。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综述精选文档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综述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综述 1.引言 客观景物三维信息的获取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重建以及三维成像技术中的基础环节,被测物体的三维信息的快速、准确的获得在虚拟现实、逆向工 程、生物与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 三维测量方法总的包括两大类,接触式以及非接触式。如图所示。 图三维测量方法分类 接触式的三维测量方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方面的技术理论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所以,在实际的测量中会有比较高的准确性。但 是尽管如此,依然会有一些缺点[2]: (1) 在测量过程中,接触式测量必须要接触被测物体,这就很容易造成被测物体表面的划伤。 (2) 接触式测量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测量头有时会出现形变现象,这无疑会对整个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3) 接触式测量要依靠测量头遍历被测物体上所有的点,可见,其测量效率还是相当低的。 接触式三维测量技术发展已久,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三坐标测量机。该方法基于精密机械,并结合了当前一些比较先进技术,如光学、计算机等。并且该方法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物体的轮廓、尺寸等信息的精确测量上。在测量过程中,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头在世界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都可以移动,而且测量头可以到达被测物体上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只要测量头能到达该位置,测量机就可以得到该位置的坐标,而且可以达到微米级的测量精度。但由于三坐标机测量系统成本较高,加之上述的一些缺点,广泛应用还不太现实。

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技术一般通过利用磁学、光学、声学等学科中的物理量测量物体表面点坐标位置。核磁共振法、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法、超声波数字化法等非光学的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方法也都可以测量物体的内部及外部结构的表面信息,且不需要破坏被测物体,但是这种测量方法的精度不高。而光学三维轮廓测量由于其非接触性、高精度与高分辨率,在CAD /CAE、反求工程、在线检测与质量保证、多媒体技术、医疗诊断、机器视觉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 应用,被公认是最有前途的三维轮廓测量方法[3]。由于光不能深入物体内部,所 以光学三维测量只能测量物体表面轮廓,因此,本文中所言光学三维测量即指光学三维轮廓测量,此后不再单独解释。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主动式光学三维测量和被动式光学三维测量,根据具体的原理又可以分为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法、离焦测量法、飞行时间法、激光三角法、莫尔轮廓术和结构光编码法等。下面就刚刚提到的几种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的原理进行逐一讲解。 2.测量原理 被动式光学三维测量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法 双目成像采用视觉原理来获得同一场景的2幅不同图像。通过对物体上同一点在2幅图像上的2个像点的匹配和检测,可以得到该点的坐标信息。测量原理如图所示。设摄像机基线长为B,视差定义为D= P1- P2,其中P1、P2为空间点W(X,Y,Z)在2像面上的投影点,则由几何关系可得Z=Bf/ D。计算出物点的深度坐标后,其它2个坐标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透视关系得出。双目视觉成像原理简单,但由于需要在两幅图像中寻找对定点的匹配,实际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图双目立体视觉法三维测量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