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相对于各种键盘乐器因为其音准和发音

的双重困难,被人形象的称为“杀鸡”或“拉大锯”的阶段。而正是

这个阶段为学习者日后可能的专业音乐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是

艺术普及和社会化的渠道之一。下面谈谈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一.为提升孩子的兴趣,教学曲目的选择很重要。

在音乐学习中,练习曲和其他乐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有时

(甚至是经常)又会发生矛盾。卡尔?弗莱什说得好:“塞夫契克练习

曲能够很恰当的比作药品,用量过多能致死,用量适当能治病”,即

使象塞夫契克那样较缺乏音乐性的练习曲并不多,但在启蒙阶段我们

决不能冒让枯燥的练习曲扼杀孩子和家长学琴兴趣的风险。基本上我

们能够在教授完左右手基本技术后就让他们拉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小曲,这里有两本曲集较有名:《铃木小提琴教学曲选》和《未来小提

琴家》。当然,这些动听的乐曲能合理的分布着一些需要训练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达到乐曲的要求,这

时便能够顺理成章的增强专门的技术训练了。

二.初学者的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对于初学者是必经的一道高高的门槛。如果把音高感觉

非常不好的人比作音乐上的盲人,那么小提琴那乌黑的指板甚至不象

吉他或是琵琶有品格的凹凸不平,能好歹给这些人一条盲道勉强走上

几步…… 虽然我不太赞同在音乐普及教育上选材的过度严格,但对初

学者的测试从某种水准上还是必要的。当然,在一定范围内,听觉能

够通过视唱练耳等辅助课程提升。此外,在练习一首乐曲前,先哼唱

一遍是很有协助的,这样不但能改善音准,对于节奏,乐感和识谱都

有益处。

造成音不准除了听觉上的原因外,也有可能是因为错误的持琴。

具体地说是左手的位置和手型问题:左手食指第三节末端与琴颈接触,

并保持左手放松的拱形和一、四指自然合理的纯四度关系从技术上能给音准带来保证。

对于在指板上贴胶布的办法,有很多人坚决反对(如今年刚到南京上公开课的盛中国),但它又的确能给初学者一定的协助。我认为这些胶布似乎直观的体现了拉菲尔?布朗斯坦关于视觉音准的观点,但我们最终应该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印在心中而不是永远贴在指板上。在不至于产生依赖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给初学者一根暂时的拐杖。

三.上课和练琴中家长的作用。

其实每个教师心里都明白,我们不能指望用一节课把所有问题完全灌输给那些在下面坐立不安的顽童,正如我们不能指望他们每天都能自觉抵挡住那么多好玩的东西静下心来练琴一样。当然,选用合适的方法,形象的语言可能会有较好一些的效果,但无论如何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我们能首先教会家长,再由他们回去给孩子“二次上课”并督促孩子练琴。另外,这种监督还决不能停留在通常所见到的“怎么没声音了”这种层次上,而应该是在准确理解老师上课内容前提下有目的的辅导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相对于各种键盘乐器因为其音准和发音 的双重困难,被人形象的称为“杀鸡”或“拉大锯”的阶段。而正是 这个阶段为学习者日后可能的专业音乐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是 艺术普及和社会化的渠道之一。下面谈谈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一.为提升孩子的兴趣,教学曲目的选择很重要。 在音乐学习中,练习曲和其他乐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有时 (甚至是经常)又会发生矛盾。卡尔?弗莱什说得好:“塞夫契克练习 曲能够很恰当的比作药品,用量过多能致死,用量适当能治病”,即 使象塞夫契克那样较缺乏音乐性的练习曲并不多,但在启蒙阶段我们 决不能冒让枯燥的练习曲扼杀孩子和家长学琴兴趣的风险。基本上我 们能够在教授完左右手基本技术后就让他们拉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小曲,这里有两本曲集较有名:《铃木小提琴教学曲选》和《未来小提 琴家》。当然,这些动听的乐曲能合理的分布着一些需要训练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达到乐曲的要求,这 时便能够顺理成章的增强专门的技术训练了。 二.初学者的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对于初学者是必经的一道高高的门槛。如果把音高感觉 非常不好的人比作音乐上的盲人,那么小提琴那乌黑的指板甚至不象 吉他或是琵琶有品格的凹凸不平,能好歹给这些人一条盲道勉强走上 几步…… 虽然我不太赞同在音乐普及教育上选材的过度严格,但对初 学者的测试从某种水准上还是必要的。当然,在一定范围内,听觉能 够通过视唱练耳等辅助课程提升。此外,在练习一首乐曲前,先哼唱 一遍是很有协助的,这样不但能改善音准,对于节奏,乐感和识谱都 有益处。 造成音不准除了听觉上的原因外,也有可能是因为错误的持琴。 具体地说是左手的位置和手型问题:左手食指第三节末端与琴颈接触,

小提琴入门教程: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入门教程: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家所追求的目标是能豪不费力地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有成 就的小提家认为能演奏纯净、优美的声音是取得成就的标志之一。小 提琴演奏中的飞跳弓、滑音等一些高难度技巧确实为演奏者所向往, 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确是最重要的。下面谈谈小提琴演奏基本 技巧的几个环节,只有认真理解这几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这 将使一个演奏者从中受益。 一、提琴的方法 提琴是小提琴演奏中的一个环节,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重要环节, 往往正是演奏中很多毛病的来源。准确的姿势是把小提琴放在锁骨上,用左下鄂将它夹住,尾板对准喉咙中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但是在演奏中,有些人对持琴不太重视,往往用下鄂夹琴,这样会使 演奏者感到不舒适,会产生僵硬的感觉。还有琴头过于偏低,琴头过 低就会给左手增加重量,弓子也容易滑向指板。关于演奏时琴头的高 度问题,高一点比低一点好。高的琴头能够把提琴的重量倒向脖子和 户膀,演奏高把位时还比较容易。就持琴来说,切记不要使用蛮劲和 任何强制性的力量来破坏自然环境、连续的平衡关系和平衡系统。对 于一些脖子长的人来讲,使用肩垫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一定要注意 肩垫的形状,形状要准确,在演奏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采用肩垫,对于 脖子短的人来说不用肩垫效果更好。 二、运弓的技巧 对一首乐曲是否演奏得优美动听以及能否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 是和运弓的好坏分不开的。运弓在小提琴演奏中起关键性作用,所以 要特别重视运弓的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关技巧。 运弓时,整个上肢都在运动,主要环节是下臂的伸曲运动,同时 上臂、腕与指要协调配合。有些初学者在运弓时,特别是在拉到下半 弓时,大臂夹着,这是一种毛病,拉G弦时,大臂应抬得于肩同高,

常用的小提琴练习曲

常用的小提琴练习曲 提琴之路 1、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分为五册,第一册为空弦及E、A、D、G弦上的练习;第二册为简易的各调练习;第三册为有升绛号的各种较深练习;第四册为换把练习,较高把位的练习;第五册较高把位和较难的练习。各种练习多采用短小的乐曲,以二重奏形式进行。是一本初学小提琴的入门教材。 2、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上半册程度较浅,可在拉完《霍曼》第二册后 开始练习;下半册程度加深,可结合《开塞》进行练习。 3、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作品20号,俗称“克采莱尔的准备练习曲”。前12首为基本把位练习,第13-24首为基本把位与第三把位的混合练习,第25-36首为高把位练习。是一本中等程度的小提琴教材。 4、舍夫契克:《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共四册,着重训练左手技巧。 5、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着重进行音附与琶音的练习。 6、顿特:《克莱采尔和罗德准备练习曲24首》作品37号(俗称“小顿特”),和《小提琴练习曲与随想曲24首》作品35号(俗称“大顿特”)。对锻炼现代指法技巧,增进左手的灵活程度,效果显著。 7、马扎斯:《75课旋律练习曲和深造练习曲》,作品36号。这是一本中、高程度的优秀教材,分为三集。第一集1-30集,又叫《特殊练习曲》,一般与“小顿特”穿插起来练习;第二集31-57课,叫《华丽练习曲》,一般与《克莱采尔练习曲》穿插起来练习;第三集58-75课,叫《为艺术家作的练习曲》一般与《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穿插起来练习》。 8、罗德:《24首随想曲》,用大,小24个调各写一首,是严格训练小提琴家的必修教材。 9、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这是一本著名的高级程度的小提琴练习曲。 10、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这本教材极大地发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在着高深,艰难的技术要求,是小提琴演奏家的必修课目,也在音乐会上演奏。

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

小提琴入门阶段启蒙知识 中央音乐学院童卫东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当代的小提琴教师,除了应掌握必备的小提琴演奏知识技能,更应该对小提琴教学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小提琴教学的的核心思想首先是培养我们的教师有爱心、讲师德,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小提琴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如何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最快、最好地灌输给孩子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乐趣又学到了知识。换句话说,能够在教学中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是一名优秀小提琴教师必备的条件。 一、基础知识、持琴姿势和空弦演奏 1、学琴前应具备的条件,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音高的概念等。 2、正确的站立、持琴、握弓姿势 首先介绍有两种夹琴方法。1、用普通肩垫。2、用海棉。建议初学者用后者。 介绍站立姿势、持琴,夹琴方向与弓直的关系,凉衣杆和衣架的关系。介绍几种孩子 常出现的问题(歪脖,脖子与腮托错位,琴面过于向内倾斜,夹琴肩部过高等。)夹琴时间 不宜过长。 握弓姿势: 右手放松自然下垂,掌心向左,用拇指和中指做成圆环,并把弓握稳。其他 手指自然弯曲、放松的放在弓杆上,小指尖弯曲地站在弓杆上。食指和中指距离要宽一些。 常见问题提示: 小指、拇指无法正常弯曲,握弓跑位,持弓位置太浅,用力过多造成手指紧缩等。用筷

子和牵手例子加以讲解,建议专家、学琴孩子共同参与。用铅笔或筷子做辅助练习。 3、空弦的演奏(右手运弓)。 (1)空弦运弓 首先讲四根弦的名称,以及调弦的方法,可用四管定音笛或钢琴电子琴做调音的依据, 调音次序(A.E.D.G.)。提醒家长和学生在调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空弦运弓以前,先教会学生知道什么是弓根、中弓、弓尖以及上弓、下弓、上半弓、下半弓、全弓等基本常识。 在出声前先做一个三点练习,把弓子分别按照弓尖、中弓、弓根的顺序在四根弦上进行 无声的摆放练习,在练习中逐渐告诉学生什么是直、平、稳(举一些简单的例子),以及他的重要性,要想获得优美的声音就必须把它练好。 中弓练习。(a)注意右手肌肉松弛,小臂和大臂成90度角,接触点在琴码和指板的中间。(从E-G 弦一小节四拍反复练习,拉三拍休息一拍,并做换弦练习)。(b)上半弓主要以小臂带动运弓。下弓大臂向前推,上弓大臂退回来。(c)下半弓,主要是大臂带动运弓,介绍小指的作用,放松肩部,换弓注意手指动作,下弯上直。(d)全弓,慢速、中速、快速。(e)空弦双音练习。 总结:运弓三要素——左右滑动(直),减少上下左右晃动扭动,平面(七个平面,不碰弦为准(2)左手的手型、方向、舵式动作及位置 一开始就要掌握正确的、稳定的手型和正确的手指抬落动作(运指前先在E弦上放好四个手指,每个手指成弧形,以指关节启动,注意按弦的位置和力量),举例说明火车轨道、船舵等跟左手的关系。 (3)如何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多听、多看、多表演。 二、第一把位音阶(一个八度、两种琶音)等内容的训练 1、第一把位音阶(一个八度、两种琶音)、练习曲、乐曲(曲目待定),训练的内容、教材的目的、应该教学生掌握的重点。 第一把位:首先左手挂在一把位位置,手指轻轻握住琴颈,左手从肩到大小臂垂直放松 (举衣杆和衣架例子,告诉学生琴就象自己最喜欢的小洋娃娃或是小动物轻轻托着、或抱着它,夹琴的力量分配以及火车轨道的例子。) 简单了解在一把位的四种不同的指位: (1)E弦mi(空弦)- #F- #G- A- B。2、3指是半音,其余都是全音。 (2)A弦A-B-C-D-E 半音在1、2指,其余都是全音。 (3)1、2指都后退,半音在空弦同1指之间,再加上4指退后半音,3、4指之间也是半音。A-bB-C-D-bE (4)E-F-G-A-B(没有升降号)注意半音关系。 学习C大调音阶、降B大调音阶、G大调音阶。 练习曲:《法拉拉》第一首、《沃尔发特》第四首、《西特》第十首。 乐曲:《巴赫的小步舞曲》、《马蒂尼的加沃特舞曲》。 2、实际演奏教材中的曲目,指出难点,解决问题。 3、针对学生实际问题解答。 三、第一把位音阶(两个八度、两种琶音)等内容的训练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节奏训练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节奏训练 1、选择自己音域范围内一个八度的大调音阶,如果实在唱不了就 只好同音念dadada了,是音阶。如果有乐器帮忙(当然得有能无负担 搞定一条音阶的技巧)也能够。选定一个速度A,能够用节拍器辅助, 不要太快,自己决定。练习一拍一个音,刚开始能够跟着节拍器,是 听节拍器拍几拍,然后关掉,自己唱音阶,循环5到10次或者更长, 打开节拍器,听一下差别,继续练习;练习一拍两个音,同上;一拍 四音,同上,自己唱的时候能够在每一组的第一个音加上节奏重音, 但要注意4个音均匀一拍八音,同上,自己唱时候能够每四个音加上 一个节奏重音,稍后能够改为八个音一个节奏重音。注意8个音时值 均匀连续重复音阶一拍一音->一拍二音->一拍四音->一拍八音再返回,要求是一圈以后速度与速度A相差相当小。开始能够用节奏重音辅助,慢慢去掉。要求保持速度变换时每一组音里面的音符时值均匀!!现 在开始加一点难度,一拍三音,练习方法同一拍四音;(123 456 717 654 321)一拍五音,同上(12345 67176 54321)一拍七音,同上。(1234567 1765432)连续重复音阶一拍一音->2音->3->4-..->8->7 (1) 要求和上面那一圈差不多。这个大圈练习下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可 能一蹴而就,当然也别一开始就给自己提极大的要求。最后的那一圈 能够用来测试,看看那些能听出人家2转33转2不稳定的人自己能做 到什么水平,总之我不练我就不行。这个练习是以后两拍三个音等BT 节奏的基础,张少曾为我们表演过打三拍子唱7个均匀的音的本事, 偶们一干人是景仰得不行啊。 2、选定一个速度A,不用太快,能保证一拍唱平稳的8个音就行。这个练习能够用dadada来模唱或者击掌的方式。一样能够用节拍器辅助,当然最后要达到完全脱离节拍器是非常困难的。8个音,练习每8 个音或者每四个音第一个音为节奏重音,重复3-5分钟,比对节拍器;注意重音一定要肯定突出每一组,把重音移到第二个音上,注意,这 里可能不得不用个土方法,脚打拍子,以免造成心里面把起拍也移到 第二音上面的行为;每一组,第三个音为重音;...第四个....记住与

小学社团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案例

小学社团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案例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干晓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加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促使更多的家长重视起对孩子早期的素质教育,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演奏一件乐器,其目的并非想让他们的孩子将来成为艺术家,主要是想让他们通过学习音乐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具备多种素养。小提琴被人们称之为“乐器中的皇后”。她音色优美,演奏灵活,携带方便,表现力十分丰富,和钢琴共同并列高雅乐器之首,深受人们的喜爱欢。近年来,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日益增多。 作为全国有名的少儿艺校——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它坚持以“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开设了各种不同类别的训练班,我们也称“潜能开发班”,有陶艺、舞蹈、二胡、葫芦丝、小提琴、国画、围棋等。2014年10月,我有幸接手一个了一年级的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工作。这个班孩子共30人左右,每天固定时间上一节小提琴训练课。长期以来,小提琴教学一直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但在学校社团活动中,这种模式会受到师生的时间和教师的精力的条件限制而不被推行。通过几年来教学的摸索,我认为小学社团活动中,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良好。下面将我在实践中的做法提出,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兴趣,营造乐学氛围 小提琴号称乐器之后,是交响乐队、弦乐组中的高音乐器,声音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然而小提琴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高雅乐器,其难度在于:1、持琴。

左手手形和右手运弓姿式的正确性。2、音准的问题。3、左右手的有机协调运动。 4、音乐的感受能力。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孩子们学琴的兴趣,尽快打下扎实的基础,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无不绞尽脑汁。尤其小提琴这一专业,非同竹笛、葫芦丝以及其它门类乐器。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学上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演奏一些简单乐曲,不存在音准问题,不存在非常难纠的姿式问题。但学小提琴则截然不同,左手的音准概念问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弦上,手指移高或移低一点,拉出来的作品则五音不全,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针对这一难题,我在课堂中做出了大胆尝试。在学生正式进入小提琴课程学习的前两个月,每次课前我都会演奏一两首简单的儿歌,听到熟悉的旋律,孩子们高兴地随着我的琴声,欢快地唱起了儿歌,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专注力也会有所不同,低段孩子对于长时间反复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会产生疲惫感或发生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时,我会安排5分钟的休息时间,在这5分钟里我将乐理基础知识(如五线谱、各种音符)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帮助孩子们学习。那么在下个休息的五5分钟里,我又会和孩子们玩一些有趣的音乐互动小游戏。在这样一种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孩子们会渐渐喜欢上音乐,喜欢上小提琴。所以,在小提琴集体课入门教学中,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入手,因材施教,重于基础,循序渐进,充满爱心的教学,才能最终使孩子们变成驾驭自己和音乐的主人。 二、打好基础,掌握方法与技能 人们总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在集体课程的启蒙阶段,走好第一步,教给他们正确的基本方法,这点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一定要有足够

初学小提琴的四大瓶颈问题

初学小提琴的四大瓶颈问题 丁芷诺 掌握一种乐器,比如学习小提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人体器官(主要是双手)动作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瓶颈问题,即几个重要的关口是必须经过的。每个学习者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也有着个性差异,有的人对某些关口很容易就过去了,也有的遇到了瓶颈怎么也过不去。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学生想各种办法帮助她尽快过关。 第一道关口:对乐器的支撑 这其中包括持琴、持弓、左手手型和弓弦关系。 常见的问题有:琴头低。弓子不能与琴弦形成直角关系,弓子歪来歪去,左手3、4指站不起来等等。 1、琴头低 演奏小提琴要求正确的两个支点的持琴,初学时左臂是有点累,但如果坚持每天五分钟的正确姿势锻炼(有时可以将琴顶在墙上)经过一个阶段养成了习惯,会发现找到了平衡感觉的持琴姿势,反而不累。琴头越低举不起其实会更累,有的小孩看谱,琴头总是越拉越低,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琴头的位置大约在五线谱的第几行,经常用这个标准来提醒和检查自己。 2、发音不好,声音弱 把弓子放好在弦上要求勾住弦做一个重音,这个声音要有共

鸣,要能听到琴弦的振动。从分工开始。即使拉连弓的乐句,也可以拉一小句后停一下,特别是换弦时,要换到新的弦后在运弓,经常做“拉拉停停”的练习,会帮助改进声音。 第二道关口:左手熟悉指板 这其中包括手指排列,以及对于第一把位至第五把位内各个把位指法的掌握。 这个阶段是“搞脑筋”的阶段,要发展头脑的理解力、推算力、分析和记忆的能力等。 常见的问题有:分不清全音和半音、搞不清调号、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把位指法不熟、学会了一种又忘了前一种等。 1、学习乐理知识、学习各个把位的音阶、学习固定第二把位及第三把位的常用调音阶和琶音,直到熟练掌握。 2、手指排列搞不清,把常用的几种手指排列分成不同类型。如A、B、C、D等。有意识地说出当前练习的乐句是那种排列类型,强化对手指排列和几个常用音阶的记忆。 第三道关口:找动作平衡 这其中包括右手在弓根弓尖的平衡,掌握常用的基本功法,对四个琴弦换弦平面的平衡,左手四个手指按指的平衡,左手换把动作的平衡等等。 常见的问题有: 1、运弓不直 对弓根和弓尖的两点无概念,没有搞清手臂在这两点的位置

《小提琴的力量》教学设计

《小提琴的力量》教学设计陈剑波 已有 57 次阅读2012-11-21 10:44|个人分类:学员作业|系统分类:教育 一、教学及学习目标: 1、体会课文情节安排的精妙。 2、引导学生挖掘本文的主旨。 3、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宽容他人,信任他人,对他人充满爱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挖掘本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宽容他人,信任他人,对他人充满爱心。 三、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播放小提琴曲《梁祝》,让学生尽快的融入课堂。继而,发出倡议:让学生跟随老师一同去感受小提琴的力量,感受人性中善良与真诚的力量,体会善良的人性之美。 一、整体感知,初探课文。 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1、文中有那几个主要人物? 2、你认为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3、文中讲了哪几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下。 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学生对课文的概述,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共同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一)体味作者构思的巧妙。 围绕一个问题展开:

文中有两个相似的故事,请找出文中两个故事的相似点及联系。让学生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学生不难找出相似点: 1.小偷偷东西被发现(梅里特“我”) 2.主人用了善意的谎言(“我”小女孩) 3.都把小提琴送给了小偷(“我”小女孩) 4.小偷没有沦落下去,成为了有用的人(梅里特“我”)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个相似而又简单的故事情节,却是作者精心设计和安排的。 (二)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人性之美。 围绕问题:你认为文中的哪个人物值得尊敬,说出自己的理由。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适时点播评价。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有其可爱之处,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挖掘。 (三)挖掘小说主旨。 围绕问题:文章的线索是小提琴,题目是小提琴的力量,你觉得文中的小提琴的内涵是什么?展开讨论。 为帮助学生分析我将问题细化为: 1、小提琴本来是谁的? 2、“我”为什么这么爱惜小提琴? 3、“我”为什么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梅里特?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文中主旨,顺势做课堂小结。 三、情景模拟,拓展视野。 十年后,梅里特成长为了一名世界知名的小提琴手,今天他和布里奇斯(文中的“我”)受邀来到中国演出,演出很成功。 新浪网记者将对他们采访……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借梅里特和“我”之口,说出自己所感,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也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关于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教育

关于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教育 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相对于各种键盘乐器因为其音准和发音 的双重困难,被人形象的称为“杀鸡”或“拉大锯”的阶段。而正是 这个阶段为学习者日后可能的专业音乐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是 艺术普及和社会化的渠道之一。下面谈谈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为提升孩子的兴趣,教学曲目的选择很重要。在音乐学习中,练习曲和其他乐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有时(甚至是经常)又会发 生矛盾。卡尔?弗莱什说得好:“塞夫契克练习曲能够很恰当的比作药品,用量过多能致死,用量适当能治病”,即使象塞夫契克那样较缺 乏音乐性的练习曲并不多,但在启蒙阶段我们决不能冒让枯燥的练习 曲扼杀孩子和家长学琴兴趣的风险。基本上我们能够在教授完左右手 基本技术后就让他们拉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小曲,这里有两本曲集较 有名:《铃木小提琴教学曲选》和《未来小提琴家》。当然,这些动 听的乐曲能合理的分布着一些需要训练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要引导 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达到乐曲的要求,这时便能够顺理成章的 增强专门的技术训练了。 二.初学者的音准问题。音准问题对于初学者是必经的一道高高 的门槛。如果把音高感觉非常不好的人比作音乐上的盲人,那么小提 琴那乌黑的指板甚至不象吉他或是琵琶有品格的凹凸不平,能好歹给 这些人一条盲道勉强走上几步……虽然我不太赞同在音乐普及教育上 选材的过度严格,但对初学者的测试从某种水准上还是必要的。当然,在一定范围内,听觉能够通过视唱练耳等辅助课程提升。此外,在练 习一首乐曲前,先哼唱一遍是很有协助的,这样不但能改善音准,对 于节奏,乐感和识谱都有益处。造成音不准除了听觉上的原因外,也 有可能是因为错误的持琴。具体地说是左手的位置和手型问题:左手 食指第三节末端与琴颈接触,并保持左手放松的拱形和一、四指自然 合理的纯四度关系从技术上能给音准带来保证。对于在指板上贴胶布 的办法,有很多人坚决反对(如今年刚到南京上公开课的盛中国), 但它又的确能给初学者一定的协助。我认为这些胶布似乎直观的体现

图文解说小提琴入门指法练习

图文解说小提琴入门指法练习 【导语】小提琴(意大利文:Il violino )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提琴入门指法: 小提琴第一把为认知: 在下图中,“1把”代表第一把位起始音(食指)的位置,“2把”代表第二把位起始音(食指)的位置。当食指按在“f2或#f2”时,这是第一把位;当食指按在“g2或#g2”时,这是第二把位;当食指按在“a2或#a2”时,这是第三把位。 小提琴入门指法:小提琴第一把位指法图详情:

贝多芬音乐培训学校给大家总结如下的指法练习点: c大调 g弦食指la,中指si,无名指do,小指ri--中指紧靠无名指;d弦食指mi,中指fa,无名指so,小指la--中指紧靠食指;a弦食指si,中指do,无名指ri,小指mi--中指紧靠食指;弦食指fa,中指so,无名指la,小指si--食指退后半音。 a大调是三个升,升fa升do,升so 在c大调的基础上凡是遇到fa,do so,手指前移半度,即 g弦中无名指紧靠小指 d弦中指紧靠无名指 a先中指紧靠无名指

e弦食指位置上移一度,紧靠c调中的中指位置,但是中指要上移半度,紧靠无名指。 F大调是降si。 即si的位置下移半度 g弦中指紧靠食指, a弦,食指后退半度, e弦,小指紧靠无名指。 总之,学习任何器乐都需要极好的耐力和毅力,谁都不是一拉就很好听的,小提琴一定要每天坚持多练,不然手指会生疏,音要按准了,弦要拉的丰满。小提琴还包括柔弦,跳弓,拨弦,泛音等一系列技巧,学习过后你会觉得拉小琴是件很美妙的事。 北京音乐培训机构成人艺术培训包括:成人声乐培训、成人舞蹈培训、成人乐器培训、成人美术培训等。下面,桔子树给大家分享一下成人乐器培训班课程分类、班级设置。 成人乐器培训班课程分为: 成人吉他培训班、成人尤克里里培训班、成人架子鼓培训班、成人钢琴培训班四大课程。 北京音乐培训机构桔子树成人乐器培训,成人吉他培训班分为四类小课程。 包括:成人吉他一对一、成人吉他一对二、成人吉他一对三以及成人吉他精品小班等。 成人吉他培训班课程介绍: 北京音乐培训机构桔子树设置多种成人乐器培训班课程,按照教学计划从认识吉他和吉他谱、训练手指力量以及灵活性、学习乐理知识,认识和弦、双手配合加入节奏流行弹唱、深入学习和声,积累大量作品,达到演奏技巧灵活运用、和弦编配、即兴演奏、能够独立识谱演奏、自如弹唱,达到比较专业的水准。 成人吉他培训班适合人群:13岁-80岁喜欢吉他的音乐爱好者。 成人吉他培训班型设置与开课信息:

学习小提琴的23条心得与建议(面向初学者)doc

学习小提琴的23条心得与建议(面向初学者) 一、各位打算让自己孩子学习小提琴的家长,定尽早让小孩学习;最早可以从三岁学起,因为小孩可塑性强,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之初,枯燥无味,孩子大多厌学,家长切忌打骂以免孩子对其产生恐惧和厌恶,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二、正式学习之前,应先学习正规的音乐理论(低龄儿童可稍后再学)。 三、从学习之初养成好的习惯,如正确姿势,可对着镜子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四、初学者可找一个比较可靠的小提琴手作陪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每天坚持练习基本功 1 右手运弓,以长弓(四拍音)为主ADGE依次。其他弓法,如跑马弓,断弓,顿弓等等。也可在曲目中一并练习。 2 左手专项练习,即各把位的手指练习,以一把位为主。辅以自然泛音及人工泛音。 六、多练习音阶,练习曲。应试考试教程中的音阶及练习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自备;书店中关于小提琴音阶的书籍不少,可视自身情况选择,其中各个调的大小调音阶(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七、在练习考级曲目之余,可自备一些较短的曲目.如一些比较大众化而又不落俗套的的中外名曲,甚至可以练习流行歌曲.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和排挤练习考级曲目的枯燥无味. 八、多多练琴,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练习.并且练得要有效率.善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拿到新的曲子,先将曲子分解开,即.先练习音准,然后加入节奏.弓法以及表情记号.不要急于求成,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练习,遇到容易错的地方,用笔标出,起到提醒的作用.有条件的可以买到所练习曲目的录音带,一边听一边读谱,就像预习课文一样.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打拍子,可辅以节拍器.但是最好要亲自打拍子,有助于更好的掌握乐曲的节奏. 九、六级以上的学员,模唱、视唱、练耳的专项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市场上有许多此类书籍。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音乐理论试题》的这部分专题比较科学和直观。视唱练习有助于耳朵的辨音准能力,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读谱的能力。一个很好的耳力是很重要的,起码可以听出自己的音准不准。 十、调音定弦。先确定一准音A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孔校音器或者音叉(a音)。音叉的音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音叉定音难度较大。因为音叉反映的是一个音的高低,其余三根弦的音准调试要以A弦为基准,以纯五度和弦的协调程度来确定。而四孔调音器则简单一些,它有G D A E 四根弦的音准,可以逐一的去对准。但是。由于市场上的这一类产品大多数以吹奏发声为准,其本身的音准没有保证,所以,建议用音叉来调音。此外。市场上还有一种电子试音器,本人认为,这种产品的可信度不如物理发声的调音器。 无论用那一种机器调音,首先要确定一根弦的的准确音高,即,与调音器的声音是同度音高。这就需要一个过关的耳力,才真正辨得准。由于小提琴的弦轴活动的幅度较大,手动调音的力度很难把握,建议四根线都配有微调器。以便从细节上调整音高,培养起严谨的调音习惯。最好使用牵引式的微调,因为挤压式的微调对琴弦磨损的很严重,并且容易松动、在演奏过程中产生杂音,故不宜使用。选购微调的时候首先试其螺母的的灵活度,不一太紧,否则使用的时候由于琴弦的张力,给调音带来不便。 十一、小提琴的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一定要及时的反映给指导教师,以免日久误入歧途。此外,六级以上的学员可在自己有把握的情况下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发挥自己的音乐素质并将自己对音乐的独到见解传播开来。 十二、学习过程一定要严谨,严格执行谱子中的每一个记号。尤其是表情记号比较抽象,一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

小提琴初学教学计划 林耀基说过:“没有对美的想像和追求,就谈不到音乐,谈不到艺术表现。”小提琴如歌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把人类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和人类情感通过演奏者的联想、想像和情感、情绪共鸣化作声音的形象表达出来。内心听觉其实就是对音乐的想像能力。想像对内心听觉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体验,从而增加想像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演奏之中,这是小提琴演奏生动感人的关键。现在进入小提琴初级教学。 第一篇,提琴练习时的演奏者姿态 第二篇,乐谱乐理培训 第三篇,小提琴基础教学涉及到左、右手姿势的基础技术第四篇,音阶与曲子教学

第五篇,音乐演奏时心理素质训练---获得“内心听觉” 第一,提琴练习时的演奏者姿态 站姿 小提琴演奏姿势一般分两种:一、双腿平分直立,双脚左右分开大约与肩同宽。全身放松。身体的重心由左右脚平均或交替分配。二、重心放在左腿,右腿稍向右后方站立。力求肩部放松,身体正对谱台。谱台高度应等于视平线高度。 持琴 持琴的角度可根据右臂的长短而定。通常,琴与身体中线的夹角为45度左右。头部如同平时站里一样,眼睛平视。琴头尽可能高一些,做到琴弦与地面保持平行为最好。这样会使左手在换把时得到最大的自由和放松。同时,还可保证弓子运行时自然地保持在指板和码子中间位置。 坐姿 应注意挺直腰板、端正、而且放松。仅坐在椅子的前1/2处。不能靠在椅子背上演奏或练习。左脚随琴方向平踩地面,右脚则在向右后方,仅用前脚掌着地,确保在演奏E 弦上半弓时弓尾不至于碰到右腿。其它要求与站姿大致相同。 左手持琴手型 不可以用虎口握住琴颈。用拇指的一、二关节连接处与食指指根相对夹住琴颈,其余四指以拱形为好,(1、2、3、4、指同时按在G弦时,每个手指的第三关节尽量站立于指板上)。这样可以保证指尖触弦,有利于手指的指根发力。从而,做到起落有弹性,是声音明亮、清脆。在学习双音演奏使这种正确手型会显得至关重要。确保整个左手放松。 右手持弓手型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琴码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琴码 琴马又名琴桥,它是一块桥型的小木片,坚定地站在琴面板的中间,而受压迫于四条琴弦之下。它是提琴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故 而也有人称它为提琴的心脏。它的作用不但仅在于把四条弦的震动传 送到面板,使整个提琴一起随即震动。它的高度又决定了琴弦到指板 的距离,从而影响演奏者的手感与演奏性能。琴马的材料一般是精选 自风干的枫木。在安放琴马时,马脚要与面板的弧度绝对吻合。而琴 马顶端的弧度也要十分准确,方能使四条弦在演奏时不会互相碰到。 总来说之,琴马的材料、形状、高低、厚薄、琴马孔的大小等都 会对琴的音色及品质有巨大的影响。小提琴的琴马从巴洛克型到现代 型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法国制琴家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现在使用的 琴马基本上是法国的式样。而大提琴的琴马则有法国式与比利时式之分。比利时式的琴马较适合宽身琴型的大提琴,能使其音色更为集中 有力。 一些有经验的演奏家(特别是大提琴演奏家)常会有一两个不同高 度的琴马以应付不同气候湿度的变化。虽然有时为了拉琴的手感与习惯,我们能够根据指板的高度来调整琴马的高度,但这只能在一个很 有限的范围内略作调整。因为琴马的高度对琴体的整体震动影响是不 可忽略的,琴马高低的更改也直接影响乐器的音色和音量。 一般地说,琴马较低,则音色清甜一些,音量与穿透力也弱一些。反之,则音色与穿透力会大些,但音色也许会偏硬些。但这又要考虑 到琴板的弧度的影响,高弧度的琴需要较低的琴马,低弧度的琴适合 配较高的琴马。 一般地说,小提琴琴马的高度在32mm~34mm之间,中提琴琴马的 高度在38mm~41mm左右。而大提琴琴马的高度则在89mm~91mm之间。 假如指板过高或过低而使琴马的高度不能配合,从声音的角度来考量,是调整指板的高度,而不是过多地降低或升高琴马的高度从而影响乐 器的音质。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计划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计划 小提琴集体课面对的学员,大多是低龄、初学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我的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更多一些的活动因素在内。我们力图想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产生“课堂活起来,学生活起来”的效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分重视由 “闻”“见”向“知”的上升由“知”向“行”的转化。西方教育界也同样存在着活动育人的思想渊源,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几百年间,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教育史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教育思想发展线索,这一思想的核心要求重新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反对单纯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主张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双手和各种器官,强调儿童的学习兴趣、感性经验和活动价值,重视于是,我在课程设计中的基本功训练、新知识的学习、复习旧知识这三个主要的环节中做了许多的尝试,来自然适应教育和活动教育。 一、课程设计中的“教”要“活”起来 1、让基本功训练“活”起来: 在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老师可以成为一位“美”的使者。教师将用自己的语言,乐器的演奏来充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放松心情,跟着音乐“美”起来,而不是从心理上对基本功训练很

反感。如:我在课上做空弦练习的时候,让学生全部面对镜子,想象自己正站在舞台进行表演,随即我用电子琴做一个以空弦为主音的和弦分解伴奏,让大家随着柔和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尽情地让自己的琴声美妙起来,而且要不时地夸奖个别做的好的学生。这样学生从心理上放松下来,使得基本功训练“活”起来,动作也不再僵硬,而且效果要比从前那种干巴巴的只给学生们“挑毛病”要好得多。 2、新知识的讲解上“活”起来: 在讲解新内容的时候,要先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并且能够大胆地去表现音乐,只有当孩子的心灵随着音乐节奏一起跳动时,他才能真正地体验到音乐里所包含的情感语言,才能进一步用自己的琴声来诠释艺术的美。如在讲切分节奏时,我先复习好多之前学过的节奏型,由易到难的推出多个节奏,然后写几条节奏练习让大家,先划拍子,然后来唱出节奏。最后再把要学的切分节奏写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划拍子,并让他们讲出这样划的理由。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结论,对新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3、复习旧知识的讲解“活”起来: 复习旧知识教师就可以运用听、奏、唱、律动、表演、创编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有效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

小提琴学习步骤

小提琴学习步骤 众所周知,小提琴演奏技术颇为复杂,要想学习和掌握它有相当的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练琴要有步骤地进行,要循序渐进,无目的,无计划的练习收不到好的效果,切不可急于求成.小提琴演奏,就是要使小提琴表达出对乐曲内涵的理解,发出动听的乐音.我认为,对于初学小提琴的人来说,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1 发音:小提琴是靠弓在琴弦上的振动而发出的小提琴特有的音色,来奏出各种音色和力度的变化. 2 音准:掌握音准就是要准确地表达出乐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提琴初学者最难掌握的 3 节奏”就是要准确地把乐音的时值和轻重交替表现出来. 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这4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所以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音准 小提琴演奏者是靠左手手指按弦,缩短弦的振动长度的方法,来改变它的音高的。演奏者能在各种条件下,把手指精确地按到弦的准确位置上,以取得良好的音准,这是通过长年练习的结果,也是合格的演奏者所必备的能力。小提琴家是在人们听觉允许的范围内来确定音准的。因此他们都具有敏锐的调整音准的听觉能力。有时演奏家们有意把某些音拉得稍高或稍低一点,是为了以此达到个人表现的需要。 揉弦 通过左手手指在弦上的颤动,使声音的音高产生有规律的波动,称之为揉弦。揉弦是小提琴演奏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揉弦分为手指的、手腕的和手臂的。优秀的演奏者不仅要掌握这3种揉弦方法,而且要学会使用不同速度和不同幅度的揉弦,在演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乐句时,富于变化地运用揉弦。从揉弦的运用,可以使听众明显地辨认出不同演奏家的音乐个性。 把位

小提琴完全自学教程

李国民 前言 坊间有不少小提琴自学教程,但是名虽如此,实际要依照它来自学却根本不可能。因为那些无一例外地是从专业人士的水准来要求读者的,他们要么把读者想象成音乐专业的人士,要么以为读者的身边就站着一位音乐教师,这怎么还叫自学教程呢?真是欺世盗名!鉴于此,我将把读者想象成完全不懂音乐,身边又没有专业教师,而又要学习小提琴的学习处境,以此来写作我的教程。既然这样,可想而知教程不免显得“土”,显得烦琐。但我相信,这对真有上述处境的自学者是大有帮助的。 第一课 认识小提琴 请记住小提琴各部分的名称。其作用有二: 1.这对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是必知的常识; 2.在以后的学习中讲到一些知识时会用到,便于更简明地操作。 小提琴是由大约70多块不同的木片组合而成的。漩涡状的琴头是提琴独有的特征,四根弦G、D、A、E的锥形调音弦轴是由积久耐用的青龙木或黄杨木制成的。弦轴箱的后倾斜面绷紧了跨过乌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个勾槽,用于确定弦的位置,并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让左手手指能在纸板上压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颈上,整个琴颈及漩涡状的琴头和弦轴箱是由一块枫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从弦枕端开始增加宽度,使跨过琴桥的弦有渐渐增宽的间隔,以便运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侧板构成的,由六块薄枫木侧板于加热后弯曲定型而制成,接合处的内部用木块加强。六块侧板构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侧板、向内弯的中侧板(C侧板)、以及较宽的下侧板。 琴身背部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两块相配的枫木制成,可分为一块式及两块式的背板,一块式的背板可由"板状切割"或"沿径切割"获得,而两块式的背板则是由"沿

径切割"获得,在二块式背板制作过程中央接缝及水平面上的图案对称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间部分部分留下大约5公厘的精确厚度,边上大约减至公厘。拱形的高度和形状以及精确的厚度是决定小提琴音质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的,但用的却是云杉木(Picea Abies),精确的厚度为3公厘。在前后边缘有一狭窄的镶条,又叫饰缘,镶边既能作为装饰又能防止边缘发生裂变。琴面上开了两个音孔,以形状命名为 f 孔。琴桥只靠弦的压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响音质的关键所在。 音柱是圆柱型的木头,紧贴着琴身,对于音色很重要。一个很小的移动都可能改变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长或太短,这样都会影响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长很可能会使你的琴面产生裂缝,太短的话可能会在你弦松掉时音柱也一并松掉。如果你的提琴音质不好,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音柱,或是换一个新的音柱。 以上内容可只作了解,下图的名称必记牢。 第二课乐理 认识五线谱 五线谱共5根线,由下到上分别叫做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则由下至上分别叫做一间、二间、三间、四间。线上和线间的音也是从下到上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五根基本的线以外还可在其上面或下面瑞加线,那时就叫做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从下加一线开始对应的音高如上图,下排的数字是简谱的音符。要特别说明的是最前面的那个像蜗牛样的符号,它是高音谱号,正因为有了它,所以我们才可以说五线谱上的音代表的音高如上所述,如果换成其它的谱号如低音或中音谱号,则五线谱上的音符的音高都不同了。那些且不管,因为小提琴是高音乐器,我们先把这个高音谱认熟悉。

学小提琴之前必须了解的五件事

学小提琴之前必须了解的五件事 目前中国有一千多万的孩子在学习小提琴,小提琴其实是比较难的乐器,学小提琴之前,必须知道以下五点。 WHAT——了解小提琴 如果让您数出几种乐器来,小提琴一定是排在前几位的。一向被称为“乐器之后”的小提琴,是一件表现力非常丰富的歌唱性的弦乐器。由于是用弓子演奏的乐器,以演奏持续的长音,虽有左手四个手指按弦,却以歌唱见长,就像美丽少女的歌唱,柔美动听——既可以演奏非常抒情、甜美的旋律,又能奏出热情、激动的曲调和活泼、欢快、强有力的音乐。 WHY——为什么要学小提琴 小提琴的学习锻炼了数学思维,把一种理性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情感的表达。作为一种审美的修养,把手、眼、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锻炼了脑力,又锻炼了身体,达到全面开发智力和情商的目的。具体说来,宝宝学习小提琴可以:左右手齐动,能同时开发左右脑的思维,使宝宝更聪明;学琴过程中由于眼睛要不停地扫射乐谱,能大大提高孩子对事

物的关注能力;小提琴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方便外出演奏。 WHO——什么样的宝宝适合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说过的一句话:“让孩子学琴,主要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乐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所以说,宝宝学琴最重要的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让孩子爱艺术、爱生活、爱创造、人格健全。因此,只要小孩子的手的机能都正常,手不是太小,都可以学琴,甚至智障的宝宝都能学习。当然,如果是想从事小提琴专业的话,一般来说,需要: 1.要喜爱音乐及小提琴的声音; 2.手指条件要相对好些,左手小指太短或手指过于肥胖都会影响长远发展; 3.音乐素质条件,耳朵分辨音准、音色的能力、乐感节奏感和两手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记忆力都是很重要的基本条件。 虽然这些通过训练都是可以改变,会提高的,但如果自身条件好,学习起来会更顺利。 WHEN——宝宝几岁学琴合适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这对手及指头尚

2-3新版安规(线路部分)复习题3[1]

2009版安规复习题(三) 线路部分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 C ),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A、组织措施 B、技术措施 C、安全措施 D、应急措施 2、现场勘查由( B )组织。 A、分管生产的领导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作许可人 3、若专责监护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应由( C )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被监护人员。 A、分管生产的领导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作许可人 4、如只对同塔双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进行停电检修工作,应使用( A )。 A、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B、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C、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 D、电力线路工作任务单 5、在杆塔上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或速差自锁器的双控背带式安全带,当后保护绳超过( D )时,应使用缓冲器。 A、2m B、4m C、5m D、3m 6、第二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 B )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A、分管生产的领导 B、工作票签发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许可人 7、在相分裂导线上工作时,安全带、绳应挂在同一根子导线上,后备保护绳应挂在( A )上。 A、整组相导线 B、同一根子导线 C、另一根子导线 D、另三根子导线 8、凡参加( B )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A、检修作业 B、高处作业 C、配电作业 D、地面作业 9、操作票应填写设备双重名称。设备双重名称即( B )。 A、电压等级和设备名称 B、设备名称和编号 C、电压等级和设备编号 D、设备名称和工作区段 10、工作任务单由( B )许可。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许可人 D、专责监护人 11、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C )。 A、0.6m B、0.3m C、0.7m D、0.4m 12、当临时高处行走区域不能装设防护栏杆时,应设置( B )高的安全水平扶绳,且每隔2m应设一个固定支撑点。 A、500mm B、1050mm C、1500mm D、2000mm 13、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 A )。 A、工作票 B、工作任务单 C、事故应急抢修单 D、派工单 14、不能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的工作是( B )。 A、测量接地电阻和修剪树枝 B、杆塔横担上涂色标 C、接户、进户计量装置上的低压带电工作和单一电源低压分支线的停电工作。 D、杆塔底部和基础等地面检查、消缺工作。 15、第一、二种工作票的延期只能办理一次。带电作业工作票( D )。 A、只能办理一次延期 B、只能办理二次延期 C、可随时延期 D、不准延期 16、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 B )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A、临时组织 B、短时间内恢复 C、按计划组织 D、领导批准 17、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B )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1m B、1.5m C、2m D、3m 18、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是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落线地点( C )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 A、3m B、6m C、8m D、5m 19、断开耐张杆塔引线时,应先在其( C )装设接地线。 A、大号侧 B、中间 C、两侧 D小号侧 20、在超过( A )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并做好临边防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