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水轮机尾水管回收能量的认识与尾水管简单设计
第七章 水轮机尾水管

第一节 概述
直锥形尾水管
弯管形尾水管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述
弯肘形尾水管
直锥段
肘管段
水平扩散段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二节 尾水管的作用原理
一、尾水管作用原理
转轮进口的水流能量 转轮出口的水流能量 水轮机利用的能量
E1 H
1
pa
g
v2
2
E2
第七章 水轮机尾水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尾水管的作用原理 第三节 尾水管的选择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述
一、尾水管的作用
1.将转轮出口水流平顺地引向下游 2.利用转轮出口动能,减少出口动能损失 3.当转轮装在下游水面以上时,利用转轮出口至下游水 面的高程差
二、尾水管的类型
1.直锥形尾水管: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好。 2.弯管形尾水管: 卧式机组。 3.弯肘型尾水管: 减少开挖工作量。性能较直锥形差。
第三节 尾水管的选择
弯肘型尾水管的选择
尾水管的高度、肘管形 式、水平段长度是影响 其性能的主要参数。
尾水管单线图的绘制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三、尾水管内的损失
hw v5
2
相对损失
hw v5 hw 2g
2
v5
2
2g
hw v2
2
H
h w 1 w v2
2
由于
2g
hw
2g
1 w 所以,有
2 gH
不同比速水轮机(水头不同),相对损失不同!何宝海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尾水管的作用和原理

尾水管的作用和原理
1. 尾水管安装在水轮机的尾水道中,用于收集和利用水轮机尾水的能量。
2. 水轮机使用水流产生动力时,水流动能没有完全转换为机械能,还有部分残余动能。
3. 尾水管可以收集和利用这部分残余的水流动能,提高水能的利用效率。
4. 水从水轮机排出后速度较大,进入尾水管,对管壁产生动量冲击压力。
5. 这个压力会使管壁变形,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
6. 尾水管的橫截面积会逐渐增加,减慢水流,维持压力来驱动管壁运动。
7. 也可以通过调节尾水管出口的断面来控制压力,改变发电量。
8. 尾水管发电方式简单可靠,没有额外水头要求,可以有效发挥残余水能。
9. 但输出功率较小,因此多用作水电站的辅助发电方式。
10. 合理设计尾水管的尺寸、材质、传动等参数,可以提高发电效果。
尾水管选型计算

第三节尾水管选型计算尾水管是水轮机重要通流部件之一,尾水管的作用是将流过水轮机转轮的水引向下游,同时回收一部分水流能量,因此水电站都设有尾水管。
其型式和尺寸对水轮机的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大型立式机组,由于土建投资占电厂总投资的比例很大,故一般选用弯肘形尾水管以降低水下开挖量和混凝土量。
弯肘形尾水管的几何形状及主要参数,如图1—2—1所示。
图1—2—1 弯肘形尾水管一、尾水管类型选择尾水管分为直锥形尾水管和弯肘形尾水管两类。
该电站总容量为58.7万KW,为大型水轮机组,如采用直锥形尾水管,将会带来巨大的挖深,因而是不经济的,所以尽管弯肘形尾水管的水里损失大些且水里性能不如直锥形尾水管,但由于挖深较小因而采用弯肘形尾水管。
该电站最高水头为95m,肘管宜设金属里衬。
二、尾水管各部尺寸的选择1.尾水管的高度h尾水管的高度h是指水轮机底环平面到尾水管底板的高度,它对尾水管的恢复系数、水轮机运行稳定性及电站开挖量有直接影响。
高度h越大,锥管段的高度可取大一些,因而降低了锥管段出口即肘管段进口及其后部流道的流速,这对降低肘管中的水力损失有利。
一般情况下,通过尾水管的流量愈大,h应采用较大的值,但h增大受到水下挖方量的限制。
h的确定,与水轮机型式有关。
由于混流式和定桨式水轮机在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时,尾水管中会出现涡带,引起机组振动,如果h太小,则机组振动加剧,故h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能量指标和运行稳定性。
根据经验,h一般可作如下选择:H<120 m的混流式及定桨式水轮机,取h≥(2.3~2.7)D,取1 =2.5 4.5=11.25m。
h=2.5D12.肘管的选择肘管段的形状十分复杂,因为水流要在肘管内拐弯90 ,同时要由进口圆形断面逐渐过渡到出口为矩形断面。
它对尾水管的恢复系数影响很大,且肘管中的水力损失最大。
肘管难以用理论公式计算,通常采用推荐的标准肘管,图1—2—2所示为4号系列肘管。
图中各部分的尺寸参数列于表1—2—4中。
高清图文+尾水管的作用、型式及其主要尺寸确定

弯肘型尾水管
减小厂房开挖深度,水力性能好,大中型号 水轮机均采用弯肘型尾水管。 组成:直锥段、肘管、出口扩散段。
1. 进口直锥段: 进口直锥段是一个垂直的圆锥形扩散管,D3为
直锥管进口直径,θ为锥管单边扩散角。
混流式:直锥管与基础环相接,(转轮出口直
径), θ=7°~ 9°
轴流式:与转轮室里衬相连接,D3=0.937D1,
尾水管的作用、型式及其主要尺寸确定 一、尾水管的作用
转轮所获得能量等于转轮进出口之间的能量差:
E
E1
E
E2
1.无尾水管时:E 1 ( H 1
pa )
E2 A
H2
pa
2V22
2g
转轮获得能量:
EA
E1
E2 A
H1
(H2
2V22
2g
)
2
.
θ=8°~ 10°。
h3——直锥段高度,其长度增加将会导致开挖 量增加。一般在直锥段加钢板衬。
2. 肘管:
90°变断面的弯管,进口为圆形断面,出口 为矩形断面。F进/F出=1.3 曲率半径R小——离心力大——压力、流速 分布不均匀—hw大。R=(0.6~1.0)D4 为减小转弯处的脱流及涡流损失,肘管出口 收缩断面(hc): 高/宽=0.25 3、出口扩散段: 矩形扩散管,出口宽度B5,
E1
E2B
H1
( 2V22
2g
h25 )
水轮机多获得的能量:
E
EB
EA
H2
(2V22 5V52
水轮机尾水管课程设计

水轮机尾水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轮机尾水管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水力发电过程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水轮机尾水管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水轮机尾水管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水轮机尾水管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评估不同尾水管设计对水轮机效率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水轮机尾水管的结构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水轮机尾水管的设计,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轮机尾水管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实践型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了解,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水轮机尾水管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水轮机尾水管的结构与功能:介绍水轮机尾水管的基本结构,包括尾水管、弯头、扩散段等组成部分,分析其功能在水力发电过程中的作用。
2. 水轮机尾水管设计原理:讲解水轮机尾水管的设计原理,涉及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如流速、流量、压力等,以及尾水管尺寸、形状与水轮机性能的关系。
3. 水轮机尾水管设计计算:依据教材相关章节,引导学生学习尾水管设计计算方法,包括流量计算、压力损失计算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水轮机尾水管对性能影响:分析不同尾水管设计对水轮机效率、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水轮机尾水管设计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B.减少水流阻力
C.提高水流速度
D.降低尾水管重量
5.在水轮机尾水管设计中,尾水管直径与水轮机出力的关系是:()
A.直径越大,出力越小
B.直径越小,出力越小
C.直径与出力成正比
D.直径与出力无关
6.下列哪种尾水管设计可提高水轮机的效率?()
A.增加尾水管长度
B.减小尾水管直径
C.采用渐缩型尾水管
3.在设计水轮机尾水管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尾水管材料和结构形式?请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说明。
4.请阐述水轮机尾水管设计中如何考虑尾水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列举出确保尾水管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D
4. D
5. C
6. C
7. B
8. D
9. A
10. C
11. C
D.采用直管型尾水管
7.水轮机尾水管设计中,尾水管出口流速一般应控制在:()
A. 1~2m/s
B. 2~4m/s
C. 4~6m/s
D. 6~8m/s
8.以下哪个不是尾水管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A.水流分离
B.水流湍流
C.水流加速
D.水流方向改变
9.在水轮机尾水管设计中,为了防止水流分离,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水流速度
B.水流方向
C.尾水管材料
D.所有上述因素
18.以下哪个不是水轮机尾水管的结构类型?()
A.直管型
B.渐缩型
C.扩散型
D.球形
19.在水轮机尾水管设计中,尾水管与水轮机转轮之间的距离应该:()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水轮机选型及蜗壳尾水管设计

图1
图2
(6) 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绘制
以水头为纵坐标,出力为横坐标,绘出坐标系。 见图2。 在图2上绘出几个特征水头的水平线。 在图1上选取几个整数效率值,画出水平线,与辅 助曲线形成一些交点。
B,即为H<Hr时的出力限
制线。
2. 出力限制线的绘制
① 根据表中三个水头下所得到的出力,可以在运转综合特 性曲线上绘出三个点。连接着三个点即可得到斜向阴影 线。
② 在高水头下,水轮机的出力受发电机最大限制出力的限
制,作竖向阴影线N=Nf。 ③ 整个出力限制线由两部分组成:N=Nf的竖直线段和三个
M n1
N ηM Q'1
nD1 n1 H
η
nD1 n1 H
η
nD1 n1 H
η
nD1 n1 H
η N
Q'1
Q'1
5%出力限制 线
① 为了保证绘制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精确性,在H、 N网格上至少绘出三个水头,其中包括Hmax、Hmin 和Hr(或Hav)。对每一个水头,计算出对应的n'1。 ② 在轮系综合特性曲线上绘制n'1的水平线,并查出其 与等效率线交点的坐标(η M, Q'1); ③ 计算出原型水轮机的效率; ④ 按照公式N=9.81Q'1D12H3/2η 计算水轮机的出力;
三、所需要的有关资料
1. 水轮机产品技术资料:系列型谱、生产厂家、产品目 录、模型综合特性曲线。 2. 水电站技术资料: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水库的调节性 能、水电站布置方案、地形、地质、水质、泥沙情况、 总装机容量、水电站运输、安装技术条件;水文资料: 特征流量及特征水头、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 水电站有关经济资料:机电设备价格、工程单价、年 运行费等。 4. 电力系统资料:系统负荷构成,水电站的作用及运行 方式等。
水电站课程设计1

水电站课程设计一:计算水轮机安装高程参考教材,立轴混流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Z s 的计算方法如下:0/2s s Z H b ω=∇++式中ω∇为设计尾水位,取正常高尾水位1581。
20m ;0b 为导叶高度,1。
5m ;s H 为吸出高度,m 。
其中,10.0()900s m H H σσ∇=--+∆ 式中,∇为水轮机安装位置的海拔高程,在初始计算时可取为下游平均水位的海拔高程,设计取1580m ;m σ为模型气蚀系数,从该型号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教材P69)查得m σ=0。
20,σ∆为气蚀系数的修正值,可在教材P52页图2—26中查得σ∆=0.029;H 为水轮机水头,一般取为设计水头,本设计取H=38m 。
水头H max 及其对应工况的m σ进行校核计算。
10.0()900s m H H σσ∇=--+∆=10.0-1580900—(0.2+0。
029)⨯38=-0。
458 0/2s s Z H b ω=∇++=1581.20—0。
458+1。
5/2=1581。
49m 。
二:绘制水轮机、蜗壳、尾水管和发电机图2。
1水轮机的计算图1。
1 转轮布置图如图所示,可得HL240具体尺寸:表1.11 转轮参数表2。
2 蜗壳计算进口断面尺寸计算 (1)进口断面流量的确定由资料,该水电站初步设计时确定该电站装机17.6×410kW,电站共设计装4台机组,故每台机组的单机容量为17。
6×410kW ÷4=4.4×410kW 。
由水轮机出力公式:9.81N QH QH ωγ===4.4×410kW 式中:Q 为水轮机设计流量(3/m s );H 为设计水头,m ;由设计资料得H=38.0m 。
所以,4×10//=118.039.81 4.4Q N H ω=⨯=(9.8138.0)(3/m s )进口断面流量计算公式: 00360Q Q ϕ=0360Q Q ϕ==345118.03360⨯=113.11(3/m s ) 式中:ϕ0-蜗壳包角,通常均采用3450Q-水轮机设计流量,Q =118.03m 3/s (2)进口断面流速的确定蜗壳进口断面平均流速可由教材P36(图2-8a,已知设计水头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其中加以考虑并比较,流量值的范围为 2.9 ---7.6 从中选取三个典型流量分别作出它们 的静压、速度云图、以及断面 45°的速度云图和压力云图进行具体的比较。
(1)流量 Q=4 时,两尾水管的流场显示及分析讨论如下
精选文档
.
尾水管中心截面压力云图(左为原型,右为改形后) 图中色阶表示该截面的速度分布,红色为最大。容易发现,经改性后的尾水管流场更均匀, 水流能在扩散段有较好的平稳流动。
fluent 软件来模拟尾水管的流态,通过改变方程中的模拟量,类似于真空度数值
模拟的计算方法来证明尾水管动能回收机理。2.模型试验,采用两个水力效应相
同的弯肘形尾水管,通过控制流场内某些变量(压力……)的大小,实验结果是
没有控制压力得尾水管效率较高,说明了利用静力真空。在我们本科生现有的知
识水平来做这些研究还有很大的难度,只能从学术论文上看别人的来推理一些可
精选文档
尾水管流场流线云图 (左为原型,右为改形后) 从该图易见,改型前尾水管内部流体质点运动比较紊乱,极易产生涡流。经改型后,内部 水流大致比较平顺,尽在弯管段外侧以及扩散段上部有一的基本流动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和优化方法结合在一起,寻求最优组合。分析 尾水管压力脉动的最终目的是为提高水轮机安全运行提出指导方案和建议。混流式水轮机稳 定性的水力原因是一个有难度的课题,还有许多相关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尤其是对尾水管 压力脉动的理论研究工作。相信以后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在计算机和边缘学科迅速发展的 基础上,尾水管涡带压力脉动的理论研究定将有新的发展。
置通常是在直锥段。补气也会引起某些不良现象。例如,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水轮机出力会 降低,有时转轮后面的压力脉动反会增大,此外,已发现补气可以引起飞逸转速增大。
3、改进结构 改进止漏装置(顶盖密封的梳齿型的止漏装置,活动导叶密封的 L 型止漏装置,)、转
轮叶片出水边的形状(葛洲坝转轮周围的裙边)和厚度等等的结构。 4、合理安排机组的运行范围,水轮机在偏离设计工况下运行,翼型的绕流条件与转轮的
能存在的情况,如果要做,还需对模拟软件,编程,高等数学等学科知识作为铺
垫。
四、查询资料
在水电站运行中,常常出现振动,是由于在尾水管内产生螺旋状空腔涡带,此涡带
在尾水管内处在偏心位置,由于尾水管内压力分布不均匀,所以涡带旋转时,在尾水管壁的 固定点上就形成了周期性的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对尾水管真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 尾水管压力脉动主要是由部分负荷时尾水管涡带引起的压力脉动。当导叶开度为 0.4 至 0.7 时或者最优流量在在 0.3 至 0.8 的范围内, 此时涡带会经常出现。 而当导叶开度为 0.5 至 0.6 时,处在低负荷载载区,此时产生的压力脉动最为严重。强烈的旋转压力脉动是当机组 实际运行负荷为机组满负荷的 1/3 至 1/5 时,由涡带的旋转导致产生。当机组部分负荷时, 除了尾水管有旋转压力脉动外,有时还可以观察到同步压力波动,如果此时的尾水管涡带的 扰动频率与水路系统的特征频率相符合,那么就会引起严重的压力峰值群,这将强烈导致机 组振动,转轮叶片呈现裂纹,大轴松动,有时还可触发压力钢管破裂。
由能量平衡方程:
设转轮所利用的水流能量为 ΔE △E= 取 2—2 断面为基准面,则
精选文档
.
△E=( (1)转轮出口没有装置尾水管
)
(1)
水轮机没有装置尾水管,转轮出口直接与大气相通,则
p2 pa
代入(1)式可得转轮所利用的能量为
1
H d
(
2 2
2g
h02 )
(2)转轮出口装置圆柱形尾水管(如图所示)
作用,转轮出口处的流速由 降低到 ,与没有装置尾水管相比,又多
利用了
部分的能量。这一部分称之为动力真空,它是在扩散形尾水
精选文档
.
管作用下,转轮出口处的流速由 降低到 而形成的。但水轮机转轮出
口的动能损失变为
三、思考
能 否 用 其 他 方 法 来 证 明 尾 水 管 利 用 转 轮 的 静 力 真 空 和 动 力 真 空 ? 1. 比 如 用
.
对水轮机尾水管回收动能机理的认识
一、水轮机的尾水管的作用
1、将转轮出口的水流平顺地引向下游。
2、利用下游水平面至转轮出口处的高程差,形成转轮出口处的静力真空,从而
利用转轮的吸出高度
。
3、回收转轮出口的水流动能,将其转换为转轮出口处的动力真空,减少了转轮
出口的动能损失,从而提高水轮机效率。
二、水轮机尾水管的工作原理
五、消除和减轻振动的措施:
1、尾水管加导流隔板 因产生偏心涡带的根本原因是转轮出口水流有环量存在。因此用加隔导流板的办法来
消除环流,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弱偏心涡带。导流隔板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尾水管直锥 段进口部位加置十字形隔板;二是在直锥段进口管壁加置导流隔板;三是在弯肘段前后加置 导流隔板。
2、尾水管补气 其目的在于破坏尾水管的真空,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补气;二是强迫补气。补气的位
同转轮出口装置园柱形尾水管一样列能量平衡方程式,则
2
H d
Hs
( 22 2g
h05 )
Hs
h
p2
2 2
2g
0
p5
52
2g
h25
精选文档
.
式中 由于扩散形尾水管
,则:
=
代入(1)式可得转轮所利用的能量为:
3
H d
H
s
(
52 2g
h05 )
由以上可以看出: 结论:
(1) 没有装置尾水管时,转轮只利用了电站总水头的 部分,同时损失掉转轮出
取 5—5 断面为基准面,对 2—2,5—5 断面列能量平衡方程式,
则:
1
H d
(
2 2
2g
h02 )
Hs
h
p2
2 2
2g
0
p5
2 5
2g
h25
由于圆柱形尾水管出口断面面积相等, 代入上式化简得:
代入(1)式可得转轮所利用的能量为:
2
H d
Hs
(
2 2
2g
h05 )
(3)转轮出口装置扩散形尾水管
口水流的全部动能 (2) 装置圆柱形尾水管时,与没有装置尾水管相比,此时转轮多利用了 的能量。
这一多出部分称之为静力真空,它是在圆柱形尾水管作用下,转轮出口处 不再是大气压而是相应的负压,由于负压存在相当于增加了作用在转轮两
端的压力差。但水轮机仍然损失掉转轮出口水流的全部动能 (3) 装置扩散形尾水管时,除多利用了 的能量外,由于尾水管出口断面的扩散
水轮机尾水管涡带研究指的是考虑影响涡带的各种水力因素,其包括水头、开度、空化 系数等,探索涡带的发生的机理。并通过分析涡带的频率和引起的压力脉动的幅值等参数特 性,从而如何控制尾水管涡带的破坏程度。依据当前技术条件局限性,水轮机尾水管涡带的
精选文档
.
研究的水力机械界常用的四种方法:理论分析; 模型实验; 数值模拟(全流道进行非定常三 维湍流数值模拟); 真机试验。计算机技术处理系统自迅速发展以来,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的应用进展不大,但是 CFD 在水力机械技术上的应用研究发展很快、也很成熟。CFD 在独 立数值试验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和特有的优越性,数值模拟作为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逐渐 占据水力机械行业的重要地位。理论研究主要是靠的是数学的方法直接求解所研究探索的问 题。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揭露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律使其清晰、普遍的显示出来。水轮机内部 流动极为复杂,特别是针对尾水管中的三维紊流流动,大小涡流再加上空化的影响,还有二 次流,有时候甚至是汽液两相流的交叉影响。
出口条件均会发生较大改变,在叶片进口产生较大冲角;在转轮出口形成较大环量,使尾水 管内形成较强的空腔涡带。当然,实际运行中要有一定的环量,使水不易脱流,降低能量损 失,所以,合理拟定水电厂的运行方式,尽可能避开振动区,并且不让机组在低负荷和超负 荷下长期运行。
5、对尾水管改型优化设计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为了更好的显示原型和改形后尾水管的内部流动,现把流量参量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