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升初经济问题应用题经典题目

(完整word版)小升初经济问题应用题经典题目
(完整word版)小升初经济问题应用题经典题目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

与生活密切结合

买东西

算算怎么省钱

小升初常考

与初高中的数学某些应用题紧密相关

杯赛常考

试题特点

紧扣生活实际

变化多样,考察落点多样

知识点集中,万变不离其宗

成本+利润=售价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成本×(1+利润率)

利息=本金×利率

【例1】一批皮包以40%的利润率定价,结果为了促销,以八折销售。但是每个皮包仍然获利24元,皮包的成本每个多少钱?打折后,利润率是多少?

【例2】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率是多少?

【例3】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200元,甲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15%的利润定价,后来都按定价的90%打折出售,结果仍获利131元,甲商品的成本是________元,乙商品的成本是________元。

【例4】某商店到苹果产地收购苹果,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从产地到商场的路程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费1.5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苹果的损耗为10%,商店要想获得25%的利润率,则苹果的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

【例5】某家商店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降到原价的70%卖出,这样所得的利润就只有原计划的三分之一,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6角。原计划可获利润27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例6】商店卖出两种商品,第一种按成本基础上增加20%价格出售,第二种按成本减少4%的价格出售,售价恰好相同,请问商店是亏了还是赚了?亏或者赚了百分之几呢?(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例7】某商品按定价卖可获得利润960元,按定价80%卖,则亏832元,这件商品的定价是多少?

【例8】某电子产品去年按定价的80%出售,能获得20%的赢利,由于今年买入价降低,按同样定价的75%出售,却能获得25%的赢利,那么今年买入价∶去年买入价是多少?

【例9】某商店购进一批衬衫,甲顾客以7 折的优惠价格买了20 件,而乙顾客以8 折的优惠价格买了5 件,结果商店都获利200 元,那么这批衬衫的进价多少元?售价多少元?

【例10】商店以每双6.5元购进一批拖鞋,零售7.40元卖到还剩5双时,除全部成本外还获利44元。这批拖鞋共有多少双?

【例11】张先生向商店订购某一商品,共订购60件,每件定价100元。张先生对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每件商品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3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如果差价4%,由于张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原来一样多的总利润。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例12】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比较多,商店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的85%付钱,黑笔按定价的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

付了1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

【例13】小明有10万元,准备三年后使用,他想存起来,但是的存款年利率为:一年期:3.60%、两年期:

4.14%、三年期:4.77%、五年期:

5.13%;小明应该怎么选择才最划算?三年后小明能从银行取

走本金加利息共多少元?

【总结】经济问题

成本+利润=售价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成本×(1+利润率)

小升初精选必考应用题

10个小升初精选必考应用题 1.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甲、乙两地相距600米,A每小时走4千米,B每小时走5千米.上午8时,他们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向相反的方向走,就是依次按照1,3,5,7……连续奇数分钟的时候调头走路.他们在几时几分相遇? 解一::如果甲、乙相向而行,需要600÷1000÷(4+5)×60=4分钟相遇。当1-3+5-7+9=5分钟,少1分钟就相遇。所以1+3+5+7+9-1=24分钟。所以在8时24分相遇。 解二:'依次按照1,3,5,7……连续奇数分钟的时候调头走路'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前进1分钟,后退3分钟,前进5分钟,后退7分钟,前进9分钟……甲车速度:4000/60=200/3(米/分)乙车速度:5000/60=250/3(米/分)两车正常相遇是600/(200/3+250/3)=4分1-3+5-7+9=5分,所以是在那个9分里相遇的,比9少1分600+150*(3+7-1-5)=1200米1200/150=8分则相遇要1+3+5+7+8=24分,他们在8时24分相遇 2. 有两个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甲队每工作6天后休息1天,单独做需要76天完工;乙队每工作5天后休息2天,单独做需要89天完工,照这样计算,两队合作,从1998年11月29日开始动工,到1999年几月几日才能完工? 解:两队单独做:6+1=7,5+2=7,说明甲队和乙队都是以7天一个周期。 甲队:76÷7=10周……6天。说明甲队在76天里工作了76-10=66天。 乙队:89÷7=12周……5天。说明乙队在89天里工作了89-12×2=65天。 两队合作:1÷(6/66+5/65)=5+23/24,即共做5个周期。 另外还剩1-6/66×5-5/65×5=23/143。 需要23/143÷(1/66+1/65)=5+35/131,即合作5天后,余下的甲工作1天完成。 共用去7×5+5+1=41天完成。因此是41-2-31=8,即1999年1月8日完工。 3. 一次数学竞赛,小王做对的题占题目总数的2/3,小李做错了5题,两人都做错的题数占题目总数的1/4,小王做对了几道题? 解一:小王做对的题占题目总数的2/3,说明题目总数是3的倍数。小李做错了5道,说明两人都做错的不会超过5道。即题目总数不会超过5÷1/4=20道。又因为都做错的题目是题目总数的1/4,说明题目总数是4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且不超过20的数中,只有3×4=12道符合要求。所以小王做对了12×2/3=8道题。 解二:小李做错了5题,两人都做错的题数占题目总数的1/4,所以最多20题。因为都是自然数,两人都做错的题的数量可能为{1,2,3,4,5} 对应总题数分别为{4,8,12,16,20}。其中只有12满足:使小王做对的题占题目总数的2/3为自然数。所以小王做对8题。 解三:设两人同错题数为A,则有A÷(1/4)×(2/3)=A×8/3就等于小王做对的题数,可得出A定是3的倍数(A<> 4. 有100枚硬币(1分、2分、5分),把其中2分硬币全换成等值的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79个,然后又把其中1分硬币全换成等值的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63个,那么原有2分及5分硬币共值几分?解:根据题意2分5个换成5分2个,一组少了3个,总共少了100-79=21个,是21/3=7组,则2分硬币有5*7=35个,根据题意1分5个换成5分1个,一组少了4个,总共少了79-63=16个,是16/4=4组,则1分硬币有5*4=20个,则5分硬币有100-35-20=45个所以原有2分和5分硬币共值:2*35+5*45=295分。 5. 甲、乙两物体沿环形跑道相对运动,从相距150米(环形跑道上小弧的长)的两点出发,如果沿小弧运动,甲和乙第10秒相遇,如果沿大弧运动,经过14秒相遇.已知当甲跑完环形跑道一圈时,乙只跑90米.求环形跑道的周长及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 解:甲乙的速度和是150÷10=15米/秒。环形跑道的周长是15×(10+14)=360米。甲行一周360米,乙跑了90米,说明甲的速度是乙的360÷90=4倍。所以乙的速度是15÷(4+1)=3米/秒,甲的速度是15-3=12米/秒。 小升初数学必考题!10个应用题,2种解法(含答案和解析)6. 竞赛成绩排名次,前7名平均分比前四名的平均分少1分,前10名平均分比前7名的平均分少2分,问第五、六、七名三人得分之和比第八、九、十名三人得分之和多了几分? 解法一:因为前7名平均分比前4名的平均分少1分,所以第5、6、7名总分比前4名的平均分的3倍少

小升初数学复习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专题训练打印版

列方程解应用题 1、知识回顾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许多数量关系: (1)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水流问题、过桥问题等; (2)溶液中浓度、溶液、溶质的关系;工程问题中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3)年龄、数字问题 (4)其它 2、方法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 (1)审题:弄清题意,确定已知量、未知量及它们的关系; (2)设元:选择适当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3)列代数式:根据条件,用含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 (4)列方程:利用列代数式时未用过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方程: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 (6)检验并答题。 一、“鸡兔同笼问题” 例1、苹果和梨共14筐,总重520千克,其中苹果每筐重35千克,梨每筐重40千克,问梨和苹果各几筐? 练习:1、鸡兔共36个头,118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 2、某人给农作物除草,下雨天每天除草12亩,晴天每天除20亩,他连续除草8天,平均每天除草14亩,那么这几天中,晴天有几天? 3、工人搬运100只玻璃杯,搬运一只得3角,损坏一只赔5角,搬运完共得到26元。损坏了多少只? 二“盈亏问题” 例2、六年级同学分苹果,如果每人分18个,苹果还剩2个,如果每人分20个,还差18个,一共多少人? 练习:1、小雅去买一种练习本,如果买4本还剩1元,如果买6本就还差2元。每本练习本多少钱? 2、少先队颁奖,如果每人发4枝,则剩10枝,如果每人发6枝,则剩2枝。有多少人获奖?

三、分数应用题 例3、一根钢管,第一次截去3米,第二次截去余下的1/3,这时还剩12米,钢管原长多少米? 练习:汽车从A城市开往B城市,第一天行了全程的1/4,第二天行了剩下的2/5,这时离B城市还有90千米。A、B两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例4、某校有学生465人,女生2/3比男生的4/5少20人。该校有男生多少人? 练习:1、两根铁丝共长44米,若把第一根截去1/5,第二根接上2.8米,则两根长度一样。两根铁丝各长多少米? 2、甲乙两数的差为10,甲数的1/7比乙数的2/9少20,求甲数。 3、甲乙两桶植物油,甲桶中的油比乙桶中的少120千克。若果从乙中取出70千克放入甲中,则甲中的油比乙中的多1/8,原来乙桶中有油多少千克? 四、其它综合应用题 例5、成都一电视机厂接到一批任务,计划每天生产120台就可按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台,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多少台? 练习:同学列队出操,站成方阵。每行站15人时的行数比每行站18人时的行数要多6行。一共有学生多少人?例6、一艘轮船所带的燃料最多可用12小时,驶出时顺水,速度是30千米/小时;返回时逆水,速度是顺水

(完整word版)小升初经济问题应用题经典题目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 与生活密切结合 买东西 算算怎么省钱 小升初常考 与初高中的数学某些应用题紧密相关 杯赛常考 试题特点 紧扣生活实际 变化多样,考察落点多样 知识点集中,万变不离其宗 成本+利润=售价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成本×(1+利润率) 利息=本金×利率 【例1】一批皮包以40%的利润率定价,结果为了促销,以八折销售。但是每个皮包仍然获利24元,皮包的成本每个多少钱?打折后,利润率是多少? 【例2】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率是多少? 【例3】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200元,甲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15%的利润定价,后来都按定价的90%打折出售,结果仍获利131元,甲商品的成本是________元,乙商品的成本是________元。

【例4】某商店到苹果产地收购苹果,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从产地到商场的路程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费1.5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苹果的损耗为10%,商店要想获得25%的利润率,则苹果的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 【例5】某家商店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降到原价的70%卖出,这样所得的利润就只有原计划的三分之一,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6角。原计划可获利润27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例6】商店卖出两种商品,第一种按成本基础上增加20%价格出售,第二种按成本减少4%的价格出售,售价恰好相同,请问商店是亏了还是赚了?亏或者赚了百分之几呢?(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例7】某商品按定价卖可获得利润960元,按定价80%卖,则亏832元,这件商品的定价是多少? 【例8】某电子产品去年按定价的80%出售,能获得20%的赢利,由于今年买入价降低,按同样定价的75%出售,却能获得25%的赢利,那么今年买入价∶去年买入价是多少? 【例9】某商店购进一批衬衫,甲顾客以7 折的优惠价格买了20 件,而乙顾客以8 折的优惠价格买了5 件,结果商店都获利200 元,那么这批衬衫的进价多少元?售价多少元?

小升初数学典型题:工程问题练习题_题型归纳

小升初数学典型题:工程问题练习题_题型归纳 工程问题历来是小升初考试的必考科目,题型多样,可出现于填空题,应用题。题目变化多,问题难易跨度大,下面是几道工程问题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学习。 题目一某工程,甲先做56天,乙接着做35天即可完成。若甲乙合做需42天也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先做48天,再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需做多少天? 题目二一项工程,甲队独做需要150天,乙队独做需要180天。现两队合作,甲队做5天休息2天,乙队做6天休息1天。问,甲乙合作几天能完工? 题目三甲队每工作6天休息1天,乙队每工作5天休息2天。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97天,乙队单独做需75天。现两队合作,2014年3月3日开工,问完工时是几月几日? 答案及解析 题目一 解法一: 把甲独做56天,乙接着做35天看做甲乙共同做了35天后,甲再独做(56-35)天。 因为甲乙合做需42天,即合做效率为1/42,共同做的这35天就完成了35/42.剩下的由甲独做(56-35)天完成,可计算出甲的效率,进而算出乙的效率。 (1-1/42×35)÷(56-35)=1/6÷21=1/126 1/42-1/126=1/63 现在,甲先做48天,可找到甲已经完成的部分,余下的工作量即为乙总共需要完成的。 根据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即可得出乙工作天数 (1-1/126×48)÷1/63=13/21×63=39(天) 解法二: 甲乙合做42天看成甲先做42天,再由乙做42天。 甲做56天,乙做35天可以完成 甲做42天,乙做42天可以完成。 可以看出,甲少做(56-42)天,乙就要多做(42-35)天。 可以找到时间比,甲:乙=(56-42):(42-35)=2:1 甲做天数=56+35×2=126(天) 乙做天数=126÷2=63(天) 进而算出两人效率 现在,甲先做48天,可找到甲已经完成的部分,余下的工作量即为乙总共需要完成的。 根据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即可得出乙工作天数 (1-1/126×48)÷1/63=13/21×63=39(天) 题目二和题目三表面看着差别不大,其实是难度不同的两道题。题目二是基础题,题目三是易错题。区别在于独做时间与休息时间说法的顺序。 题目二在最开始就说了两队独做的时间,而只有在合作这项工程时才按后面叙述的方式休息。题目三在最开始就告知了两队的休息时间,即表明,无论合作与否,只要是甲乙开始工作就按照休息时间休息。具体解析如下:

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应用题

2019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应用题对于备战小升初的同学来说,复习的好坏对小升初考试成绩的高低起着很大的影响。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提供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应用题,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家长和小学生们! 2019年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应用题 1、李叔叔于2019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3、小华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按党章规定,工资收入在400-600元的,每月党费应缴纳工资总额的0.5%,在600-800元的应缴纳1%,在800-1000元的,应缴纳1.5%,在1000以上的应缴纳2%,小华妈妈的工资为2400元,她这一年应缴纳党费多少元? 4、填空: 八折=% 九五折=% 40% =折 75% = 折 5、只列式不计算。 ①买一件T恤衫,原价80元,如果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

②有一种型号的手机,原价1000元,现价900元,打几折出售? ③老师在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6、算出折数。 ⑴在日常生活中打折现象随处可见。这儿有一家快餐店也在搞促销,你能算出这些美食分别打几折吗?每人可任选一种计算一下。 ①食品原价4元,现价3元。 ②食品原价5元,现价4元。 ③食品原价10元,现价7元。 7、常熟新开了一家永乐生活电器,十一节日期间,那里的商品降价幅度很大。有一种款式的MP3,原价280元,现在打三折出售。根据这个信息,你想计算什么? ①现价多少元? ②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改编:(1)有一种款式的MP3,打三折出售是84元,原价多少元? (2)有一种款式的MP3,打三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196元,原价多少元? 8、一种矿泉水,零售每瓶卖2元,生产厂家为感谢广大顾客对产品的厚爱,特开展买四赠一大酬宾活动,生产厂家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17-人教版

-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解答题(题型注释) 带了,他就拿着礼物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走2千米, 他们从家到外婆家用1小时45分钟,哥哥能不能在弟弟、妈妈到外婆家之前追上 他们? 2.两地相距96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4 5 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 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云阳及重庆的高速路口出发,相向而行,客车 1.5时行了 135km,货车平均每时行80km,多少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4.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36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5.一辆新汽车出厂以后,为了试验汽车的性能,两位司机轮流驾驶,每小时行驶55 千米,不停地行驶了一整天.停下来以后,看看手表,行驶时间整整几小时,是个整 数,看看里程表,出发时是三位数(abc),停止时,三位数恰好颠倒了顺序,变为 (cba). (1)汽车行驶了几个小时? (2)a+b+c不超过7,你知道这两个三位数是多少吗?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甲车行全程需12小时,乙车行全程需8 小时,两车开出2小时后还相距7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上海到广州的海上航线长是1690千米。一艘客运轮船从上海出发,驶向广州,平均 每小时行50千米。 (1)轮船15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2)这艘轮船离广州还有多少千米? 8.李叔叔骑摩托车,用15分钟骑完了6千米的路程,他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9.教师运动会上,赵老师用5分钟跑完1000米. ①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②跑1米平均用多少分钟?相当于跑1米用多少秒?

2020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含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同学们小升初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含答案) 1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大全

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小升初必考题――行程问题分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小升初必考题――行程问题分析 行程问题是“小升初”考试中的必考题目,更是考察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题型。行程题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敏锐的发现很多量之间的关系,并能都灵活熟练的运用一些综合的做题方法,比如:方程、比例、周期性问题等。 现就教学中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这一专题,并给出行程中最基本的题型,或者说是"题种"。 1. 火车车长问题: 1)基本题型: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两点:火车车长记入总路程;重点是车尾:火车与人擦肩而过,即车尾离人而去。 【例1】火车通过一条长1140 米的桥梁用了50 秒,火车穿过1980 米的隧道用了80 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过桥问题) 【例2】一列火车通过800 米的桥需55 秒,通过500 米的隧道需40 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84、每秒钟行18 米的列车迎面错车需要多少秒钟?(火车相遇) 2)错车或者超车:看哪辆车经过,路程和或差就是哪辆车的车长 【例3】快、慢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50 米,慢车的车长是80 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 倍,如果坐在慢车的人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5 秒,那么,坐在快车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多少? 3)综合题:用车长求出速度;虽然不知道总路程,但是可以求出某两个时刻间两人或车之间的路程关系 【例4】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为110 米的火车以每小时30 千米的速度向南驶去,8 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军人,15 秒后离他而去,8 点6 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北走的农民,12 秒后离开这个农民。问军人与农民何时相遇? 2. 时钟问题: 两个速度单位:1 格/时和12 格/时,一个路程单位12 格 时钟问题主要有3 大类题型:第一类是追及问题(注意时针分针关系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情况);第二类是相遇问题(时针分针永远不会是相遇的关系,但是当时针分针与某一刻度夹角相等时,可以求出路程和);第三种就是走不准问题,这一类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找到表与现实时间的比例关系。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是分数应用题的引申与补充,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它是函数一一对应思想在应用题中的有力渗透。工程问题也是教材的难点。工程问题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它具有抽象性,学生认知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让学生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重点。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包含除”来解决合作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应用其基本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工程问题分类

一、两个人的问题(“两个人”,也可以是两个组、两个队等等的两个集体). 例1一件工作,甲做9天可以完成,乙做6天可以完成.现在甲先做了3天,余下的工作由乙继续完成.乙需要做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 解一:甲每天完成1/9,乙每天完成1/6。甲先做了3天,即做了整个工作的3/9,还剩下6/9,则乙完成剩余工作的天数为:6/9÷1/6=4 答:乙需要做4天可完成全部工作. 解二:甲与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6∶ 9= 2∶ 3. 甲做了3天,相当于乙做了2天.乙完成余下工作所需时间是6-2=4(天) 变式训练 1、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2天完成,乙独做要18天完成,二人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这件工程的2/3? 2、修一条路,甲单独修需16天,乙单独修需24天,如果乙先修了9天,然后甲、乙二人合修,还要几天? 3、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5天完成,乙队独做12天完成。现在甲、乙合作4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丙队8天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丙队独做,需几天完成? 例2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30天可以完成,共同做了6天后,甲离开了,由乙继续做了40天才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或乙单独完成各需要多少天? 解:共做了6天后, 原来,甲做 24天,乙做 24天, 现在,甲做0天,乙做40=(24+16)天. 这说明原来甲24天做的工作,可由乙做16天来代替.因此甲的工作效率 如果乙独做,所需时间是

小升初常考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 一、分数的应用题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2 二、比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 ∶3,男生有多少人? 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3 三、百分数的应用题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产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小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 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相遇问题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利润与折扣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 3、x2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工程问题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独做1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现在甲先干一天后,乙接替甲再干一天,然后甲接替乙干一天,乙再接替甲干一 23天完成,乙独做要60天完成。现在自某年的3月1日两人一起开工,甲每工作3天则休息1天,乙每工作5天休息1天,完成全部任务 的 52 75 时为几月几日? 4、一项工程,乙单独做20 天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天甲 做,第二天乙做,这样轮流 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乙合作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6、一项工程,甲、乙合作 123 5 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第一小时 甲做,第二小时乙 做,这样轮流交替做,也恰 好用整数小时完成。如果第 一小时乙做,第二小时甲 15丙独抄需20小时。如果三人合作了2小时后,剩下的由甲、乙两人合抄,还需几小时才能抄完? 9、一条公路,甲、乙两队

合修30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两队合修12天后。余下的由乙队单独修,还要24天才能完成,那么甲、乙单独修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1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小时完成,乙的工作效率是 甲的11 5 ,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一半,先由甲、乙合做2小时后,丙再加入,还要几小时做完? 1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 天可以完成。如果甲单独做 3天,余下工作由乙去做, 15、某项工程,甲单独做要 2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30 天完成,开始时两人合做, 中途因甲有事离开几天,经 过15天才完成工程。那么 甲离开了几天? 13、某村挖一条水渠,若甲 乙两个生产队各单独挖,甲 队要12天挖完,乙队要15 17、老刘和小李合做一件工 作,要12天完成。如果让 老刘先做8天,剩下的工作 由小李单独做,小李还要14 天才能完成。小李单独做这

小升初应用题重点考查内容

小升初应用题重点考查内容 计算专题 (一)抵消思想——裂项 (二)抵消思想——约分 (三)数学基本功——四则混合运算 (四)初中基本功——解方程 (五)计算技巧综合——重要公式、常用结论、经典方法等等。如循环小数与分数互化、等比数列求和、平方和公式等等 计数专题 (一)尝试性探索思维——枚举法 (二)计数两大原理——加乘原理 (三)排列组合——盘点排列组合最常见的三个考点 (四)容斥原理——总结容斥原理中最常考的几种题型 (五)计数方法综合(1)——标数法、递推法等 (六)计数方法综合(2)——对应法、整体法等 (七)概率与统计——两个知识点:古典概型与概率可乘性 应用题专题 (一)分数、比例应用题 (二)经济利润问题 (三)工程问题 (四)浓度问题 (五)牛吃草问题 几何专题 (一)五大模型(1)——共高定理、蝴蝶模型与燕尾定理 (二)五大模型(2)——梯形蝴蝶与相似简单知识 (三)常用结论总结——一半模型、勾股定理等等 (四)几何常用解题方法总结——特值法、比例法求面积、加减法求面积 (五)曲线形面积问题——基本公式及曲面型面积问题三部曲 (六)立体几何——立体几何表面积与体积常用方法总结:三视图法、切片法等等 (六)立体几何——立体几何表面积与体积常考题型:液体浸物问题、卷纸问题、旋转问题等等 数论专题 (一)整除特征——整除特征的3个系列及其特点 (二)约数与倍数——完全平方数 (三)约数与倍数——约数三定律与短除模型 (四)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考点、质数的快速判断、质数明星的考察等等 (五)余数问题——余数的3条性质及3中常见求法 (六)余数问题——带余除式与同余定理 (七)余数问题——中国剩余定理 (八)数论综合——综合性数论题目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九 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九) 181.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四小时后两车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三小时,此时甲车距B地10千米,乙车距A地80千米.问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还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到达A地? 解法一:说明甲车和乙车4-3=1小时共行10+80=90千米。两车行4+3=7小时,甲车比乙车多行80-10=70千米。所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70÷7=10千米。所以甲车每小时行(90+10)÷2=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0-50=40千米。当甲到底B地时,用去10÷50=0.2小时,乙行余下的80千米需要80÷40=2小时,所以还需要2-0.2=1.8小时。 解法二:总路程是(10+80)÷(1-3/4)=360千米。甲车行4+3=7小时行了全程的(360-10)÷360=35/36,所以,甲车行完全程需要7÷35/36=7.2小时。乙车7小时行了全程的(360-80)÷360=7/9,所以乙车行完全程需要7÷7/9=9小时。所以甲车到达时,乙车还需要9-7.2=1.8小时。 解法三:两车行4+3=7小时,甲车比乙车多行80-10=70千米。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70÷7=10千米。如果再行1小时,那么甲车比乙车就多行70+10=80千米,而且甲车和乙车共行了两个全程。所以,甲车超出部分和乙车还差的部分相等,即80÷2=40千米。所以,乙车需要80÷40=2 小时到达。甲车之需要10÷(10+40)=0.2小时到达。所以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需要2-0.2=1.8小时。 182. 甲、乙两个长方体水池装满了水,两水池的高相等.已知甲池的排水管10分钟可将水排完,乙池的排水管6分钟可将水排完.问同时打开甲、乙两池的排水管,多长时间后甲池的水位高正好是乙池水位高的3倍? 解法一:把满池水看作10×6=60份。甲池每分钟排6份,乙池每分钟排10份。每个小时相差10-6=4份。甲池剩下的是乙剩下的3倍,说明甲乙两池之差是乙剩下的2倍。所以乙池排了的部分是乙池剩下的2÷4×10=5倍。所以乙池排了5÷(1+5)=5/6。即60×5/6=50份,所以,需要的时间是50÷10=5小时。 解法二:甲池和乙池排水相差1/6-1/10=1/15,相差部分占甲池排水的1/15÷1/10=2/3。甲剩下的看作单位"1",那么相差就是 1-1/3=2/3。所以甲池排出的是剩下的2/3÷2/3=1倍,说明刚好排了1/2,所以所用的时间是10×1/2=5小时。

小升初典型应用题精练――工程问题(附详细解答)

典型应用题精练(工程问题) 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 工程问题是将一般的工作问题分数化,换句话说从分率的角度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将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用分率表示工作效率,对做工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 、一件工程,甲、乙合做需6天完成,乙、丙合做需9天完成,甲、丙合做需15天完成。现在甲、乙、丙三人合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2 、一项工作,甲、乙合做要12天完成。若甲先做3天后,再由乙工作8天,共完成 这件工作的 5 12 。如果这件工作由甲、乙单独做完,甲需要多少天?乙需要多少天? 3 、有一水池,装有甲乙两个注水管,下面装有丙管放水,池空时,单开甲管5分钟可注满,单开乙管10分钟可注满;水池装满水后,单开丙管15分钟可将水放完,如果在池空时,将甲、乙、丙三管齐开,2分钟后关闭乙管,还要多少分钟可注满水池? 4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那么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5 、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要15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最少需要多少天? 6 、某地要修筑一条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干需要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干需要15天完 成,如果两对合作,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只能完成原来的4 5 ,乙队只能完成原来 的 9 10 。现在计划8天完成这项工程,且要求两队合作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多少天? 7、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30天可以完成,共同做了6天后,甲离开了,由乙继续 做了40天才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或乙单独完成各需要多少天? 8、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其间甲队休息了2天,乙队休息了8天(不存在两队同一天休息).问开始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时间?

小升初类必考应用题总结

小升初30类必考应用题总结,一学期提高孩子成绩!附最典型例题2016-05-1915:18 应用题是决定小学孩子数学成绩的关键,也是拉分的关键。我为大家归纳了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都是小升初的重考点!文章颇长,但对小学孩子成绩的提高非常有益,希望家长们耐心看完,以便教孩子学习。 由于应用题考点太多,我分为3篇发,这是前10个考点文章家长必看:小升初30类典型应用题总结,短期提高孩子数学成绩!今天法第11-20个考点,希望家长认真阅读,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小升初考个好学校! 十一、行船问题 【含义】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十二、列车问题 【含义】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数量关系】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火车追及: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甲车速+乙车速) 【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时钟问题 【含义】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 【数量关系】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小升初典型应用题精练——行程问题(附详细解答)

小升初典型应用题精练——行程问题(附详细解答)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典型应用题精练(行程问题) 1、路程、时间、速度是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在行程问题中有一类“流水行船”问题,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各种速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此处的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分别指船在静水中、船顺流、船逆流的速度。 3、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表现为: 相遇问题: 追击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总是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两个,求另一个。 1 、一个车队以4米/秒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共用115秒。已知每辆车长5米,两车间隔10米。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2、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3 、划船比赛前讨论了两个比赛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在比赛中分别以2.5米/秒和3.5米/秒的速度各划行赛程的一半;第二个方案是在比赛中分别以2.5米/秒和3.5米/秒的速度各划行比赛时间的一半。这两个方案哪个好 4 、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4千米,往返共用时。问: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 5、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爬行,如果它在三条边上每分钟分别爬行50,20,40厘米,那么蚂蚁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6、两个码头相距418千米,汽艇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11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19时。求这条河的水流速度。 7、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3时,甲车到达B地。求A,B两地的距离。 8、小明每天早晨按时从家出发上学,李大爷每天早晨也定时出门散步,两人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60米,李大爷每分钟行40米,他们每天都在同一时刻相遇。有一天小明提前出门,因此比平时早9分钟与李大爷相遇,这天小明比平时提前多少分钟出门 9、小刚在铁路旁边沿铁路方向的公路上散步,他散步的速度是2米/秒,这时迎面开来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车尾经过他身旁共用18秒。已知火车全长342米,求火车的速度。 10、铁路线旁边有一条沿铁路方向的公路,公路上一辆拖拉机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这时,一列火车以56千米/时的速度从后面开过来,火车从车头到车尾经过拖拉机身旁用了37秒。求火车的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