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的“事”是指: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幅漫画、一种说法等。

“一事一议”的“议”是指:从某一角度集中阐明自己的某一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每个人对材料的看法不同,所以议论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一事一议”的关键是:看懂材料,从多角度提炼观点,才能展开议论。如何提炼观点

1.看懂原材料,分析材料的含义,概括中心。

2.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即所写文章的论点。

写“一事一议”作文的几个步骤:

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

(1)抓关键句和词语(2)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

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注意: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常采用陈述性的判断句。

例如:我认为……;我觉得……;

我悟出了……;故事说明……等

3. 不能就事论事,要联系实际展开联想,由此及彼.

4就事论理

5.可以回扣材料,收束全文

(图见课件)

百看不厌

对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已家喻户晓。而对于乌龟那种执着、认真的态度,更是人们的美谈。大家敬重他,并以他的故事教育子女。可是,正由于此,乌龟变了,变得骄傲了。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总是洋洋得意地回首自己那已经成为过去的辉煌,所以他再也没有取得过任何成就。

看到这个情景,我想了很多很多。在我们奋斗的道路上,嘲讽、迫害、挫折、贫困、病残……这些打击也许都不能将我们征服。可是,有一个“敌人”却容易使我们不攻自溃、不战而降,那就是成功后的骄傲。骄傲使成功者得意忘形、固步自封,以至于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因此

说“成功的考验比失败的考验更严峻”。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一举攻下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但是,李白成和他的助手们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滋长了安享太平的麻痹思想,把几十万大军闲置于北京城内外,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最终丧失了胜利的成果。

建国初期,以赫赫战功肩负天津党政要职的刘青山、张子善却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他们居功自傲,目无党纪国法。剥削治河民工,大肆挥霍浪费,勾结不法奸商,鲸吞国家巨额资财,由功臣蜕变为贪污要犯而被处决。

从这些铁证如山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前人留下的教训。一次成功只是争取更大成功的起点,而绝不是胜利的终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被眼前的成绩束

缚,才能使前人的悲剧不被重新搬上历史的舞台。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被头上的光环束缚,在取得了成就之后,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自己的领域里继续努力奋斗着。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使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名扬天下。在如此巨大的荣誉包围之中,居里夫人仍保持着十分冷静的头脑,把全部精力用于科学探索上。

试想,如果居里夫人在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后,就洋洋自得,那她又怎能再次登上颁奖台?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她认识到:只有谦虚的态度才能使她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乌龟正由于没有认识到“成功只属于过去”,所以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被自己千斤重的荣誉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面对未来的召唤,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重新审视自我,使自己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再接再厉,奋斗不息。

百看不厌

人人都企盼成功,人人都向往成功。于是不断拼搏,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成功之后呢,我们应该怎佯做?是终日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不思进取,还是继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获取更大的成功?

如果用脑去想,人人都会选择后者,但要用身体去实践,又有几个人能踏踏实实的将其付诸行动呢?

有这样—-幅漫画,龟兔赛跑。乌龟胜利后,为自己立了—个《龟兔赛跑》的石碑,碑文的内容是:它和兔子赛跑,兔子倚仗自己天生神速,路边睡觉,而乌龟自己坚持不懈,

到达终点,取得胜利。乌龟天天把它背在背上,时时刻刻回头看着这块石碑,边看边自我陶醉,漫画的题目也由此而来——《百看不厌》。我们看后,不禁嘲笑乌龟

仔细想想,难道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骄傲自大的人还少吗?

一些人踏实苦干,经过一番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胜利,然而辉煌之后却滋生—了骄傲情绪,自甘堕落。最后,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一朝辉煌也落得自毁前程,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摩天大厦也最终因为禁不起骄傲风暴的打击坍塌了。这是多么可怜而又可悲的事情啊! 明明阳光灿烂却硬要弄得阴云满天,明明是通天大道却非让它充满艰险,而自己的灵魂也将被自满的蛀虫腐蚀得一干二净。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到了暮年,他对他的手下人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从这以后,他再也没有什么重大发明了,是骄傲心理让他在辉煌的人生画卷上遗憾地添加了几点污痕。

唐玄宗李隆基刚即位时励精图治,“开元盛世?也由此而来,可二十年后呢,他不再虚心听取大臣劝告,而是自满于此,也因此导致了李唐王朝的衰败。

无数的事实无不验证了那句亘古不变的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而那可怜的乌龟背上背负着太多的虚荣与自满,它最终会被这些虚假的美丽所压垮,而那充满荣誉的石碑也会变成它的墓碑。这时的乌龟,不会再是人人敬仰的英雄,踏实与勤奋这些美好的字眼也会随烟而去,剩下的只有他人的嘲笑和讽刺。正如达·芬奇所说:…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开始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意味着它的生命即将结束。”

稻子成熟了,谦虚地低下了头;苹果收获了,羞涩地红着脸。它在告诉人们:谦虚,意味着丰收,意味着成熟。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好为人师。故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他的母亲致敬。

这幅《百看不厌》的漫画应该为那些正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不能自拔的人们敲响警钟,骄傲只会出卖我们,而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果实也会成为它的牺牲品。人生道路漫长,生活中有我们永远也

学不完的知识,人生中有我们永远都读不尽的真理。千万不要迷恋路边的花草,因为前方的风景更迷人!

一事一议,就是就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看法,因为是“一事”简单、具体,就事论理,不必长篇大套。象这样的文章如何写好呢?今天我们就学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这里的“事”,不仅是一件具体的事,还包括一种现象,或读到的某则材料。“议”就是发表自己的看法。怎样才能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呢?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看例文,明确要点

请大夫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

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美,一个绝丑(两相对照,合并议论,爱憎分明)。

罗汉也吸香烟吗

春游季节,中外游客兴致勃勃地来苏州游览名胜古迹。当人们鱼贯步入举世闻名的西园五百罗汉堂时,一位细心的游客突然吃惊地问身旁的导游:“怎么,罗汉也会吸香烟?”

人们随着这位游客手指的方向一看,无不大为惊讶。

第一百五十尊罗汉的右手居然夹着一支正在冒烟的香烟,烟灰散落在袈裟上,烟蒂将烧到他的手指。见此情景,罗汉堂的服务员轻骂一句:“真该死,恶作剧!”把残烟拿掉了

(用三个自然段叙述一件事)。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不朽的艺术,值得人们欣赏。在游览名胜、参观古迹时,要提倡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切不可肆意糟蹋破坏。遗憾的是,

游览胜地,恶作剧时有发生,越规者不乏其人。在古建筑上刻字留名者有之,用石头砸击塑雕佛像者有之,攀花折枝者有之……(联想到其他类似的不文明行为)

有些人干这等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能。真该向这种人大声疾呼:做一个文明的游览者(这一段是议论)!

读了两篇例文,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你大体也就清楚了。

1、态度要鲜明。我们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态度很鲜明,对美好的事物,毫不含

糊地肯定和赞美;对丑恶的事物,表示了否定和憎恶。

2、找准论点,叙议结合。作文除了这两点,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拟题尽量新颖。如果不用“请大夫”,而用“要有礼貌”;不用“罗汉也吸香烟吗?”而用“要做文明游客”,主题倒是鲜明了,但不新颖,不能吸引读者,没有留下任何悬念。

选材尽量典型,叙事尽量简明。弥留之际,十分难受,还纠正秘书的“叫”大夫;不文明到给罗汉的手指夹上点燃的香烟,这些都够典型的了(话题作文提供事例,那就没办法

选择了)。叙事过详,篇幅过大,喧宾夺主,成了记叙文,看不清楚作者的观点。这两篇例文的叙事都比较简明,恰到好处。一般说来,600~800字的一篇中考作文,叙事

部分占200~300字比较合适。

尽量展开联想,分析尽量深刻。在议论部分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像第一篇那样,使是非更加分明;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像第二

篇那样,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联想能使分析深刻,讲清道理也能使分析深刻,说实在的,上述两篇例文,因篇幅所限,分析

部分都略嫌不足,如果同学来写可以展开些。

一事一议写作指导

找准论点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作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论点:

①爱因斯坦生活朴素;②只认衣冠不认人的通病;③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④爱因斯坦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⑤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在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⑥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的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

比较几个论点,除⑥就事论事,把指导材料看得太一般化,其他几个论点都适应议论的需要。

如根据①谈谈要成就一番事业,生活上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根据②可以谈谈以貌取人,以衣着取人,是庸俗而肤浅的;

根据④可以谈谈一个真正有修养的学者是不会徒慕虚荣,计较小节的;

根据⑤可以谈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造福于全人类而不追求个人享受。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

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这则材料可以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可以论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及“美丽的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辨证地看问题”,“莫做流言的种子”,“用慧眼去看世界”等等

可以论证的观点有:

应一分为二看问题

不能以偏概全

成功的背后意味着创伤与失败

不能求全责备等等

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了一半,滚落了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从原处开始,艰难地往上爬了。

有两个人同时注意到这个情况,一个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呀!”另一个人说:“多蠢笨的小蚂蚁呀!”

谈“放弃”

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在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向上爬。爬到一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时它已经失败了很多次了,但过了—会,它又沿着墙根向上爬……

看到这个故事,有很多人想到的是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不屈不饶的精神。然而人们是否想到,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失败之后,再循原路从头开始,其成功的机率能有多少?再一次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却仍不能爬上墙头,达到目标,这样的努力,其意义又将有多大?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既然无数次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何不选择放弃?选择“放弃”,乍一听是一个积极的主张,但举两个李子,试做一下比较。其一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史实;其二是在我国古代,有一个人屡次科举不中,但他坚持不懈,最终在八十岁高龄考中举人的故事。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坐所周知,鲁迅先生立志救国,年青时东渡学医,但当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努力,都不能达到他济世救国的理想时,他毅然选择了放弃,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是放弃了不能达到目标的努力方式。我们并不能说鲁迅先生不改从文学,

他将一事无成,但我们可以肯定,以笔为刀的鲁迅唤醒麻木的意义远大于救治几名垂危的病人,虽然后者也是崇高而伟大的,但前者的意义在于挽救了民族的沉沦,更彻底也更深刻地实现了鲁迅先生的理想。相反地,在第二个例子中,这个人用了一生的时光和精力投身科举事业,屡败屡试,可谓不屈不饶的典型,但科举的意义何在?在于提出为官为政的方法,在于从中选拔有才华的官员,且不论他在八十岁中举后,还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单说他将大好的人生投入在迂腐而已成定式的八股文章上,难道不也是一种对才华、对时间的浪费吗?

人毕竟不同于蚂蚁,蚂蚁可以不停地向上爬,因为它没有思想,没有目标,但人不同,人不是为了前进而前进,而是为了目标而前进,把目标抛在一旁,盲目地把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前进道路上,事倍而功半是显而易见的。当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用现有的方式都不能实现

自己的理想时,放弃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这里,选择放弃并不意味着逃避、退缩或是消极地放弃原有目标,而是抛弃成功机率很低的旧方式,去寻求更加适合自己,能够更加完全地实现自己理想的新方式,毕竟,通往罗马的路并不惟一。

阅读下列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自杀》:近期,广州市海珠区某高校宿舍楼发生一起新生跳楼身亡事件。一名刚入学两天的新生豪仔(化名)一时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和住宿环境,连续失眠两天后从宿舍6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据其母讲述,豪仔因是独子,外加家庭条件优越,受到家人溺爱,这使他独立生活能力较差。1 999年,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外公、外婆更把他视若珍宝。

9月15日,在家人“护驾”下,豪仔到校报名。16日,他给妈妈打电话,说没空调,已经连续两天严重失眠。17日凌晨,豪仔从宿舍楼6楼跳了下去,就此和家人阴阳两隔。

记者采访时发现,豪仔入住的6人间宿舍宽敞明亮,还配备有小书架、书桌,还有独立卫生间、阳台,装有吊扇。

“一事一议”议论文拟题怎么拟?

1、要体现议论文特色

2、形式有论点型、论题型、其他型

3、简洁

4、新颖

“一事一议”议论文引叙的要求

1、要引叙材料,否则会脱离材料。

2、要有针对性,有所选择。

3、引叙的长短视全文字数而定,一般以简洁为好。

4、要注意引叙的角度。从作文题目要求中自然引出为好。

一、拟题

一、比较下列所拟的题目孰优孰劣。

1、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自杀

2、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跳楼

3、溺爱

4、没空调难睡,大学生竟跳楼

5、议:“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自杀”

6、没有空调难入睡

7、不能溺爱子女

8、大学生跳楼自杀

9、大学生自杀之后给人的启示

10、没空调,竟自杀

11、论大学生自杀事件

1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3、宠爱

14、论溺爱

15、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能力

16、谈自力

17、谈自立

18、论溺爱的后果

19、寝室没空调,大学生跳楼自杀

20、子女不能太宠爱

21、小议“没有空调,大学生竟自杀”

22、论独立生活

23、宠之过

24、小议“没空调难入睡,大学生竟自杀”的报讯

25、生命换来的教训

26、没有空调,大学生自杀

27、能否吃苦

28、人应当从小学会自立

拟得较好的题目

7、不能溺爱子女9、大学生自杀之后给人的启示12、(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5、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能力18、论溺爱的后果20、子女不能太宠爱

23、宠之过25、生命换来的教训28、人应当从小学会自立,

二、引叙

一、比较下列哪个引叙引得好:

1、据报载,某大学一新生因长期习惯于空调室内作息,而学校宿舍不能满足这一条件,该学生因此重度失眠两日,在精疲力尽的情况下,从六楼一跃而下,当场毙命。

根据记者采访得知,该生因是独生子女,以致被家中视为掌上明珠,且有由于家中经济条件优越,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是异常舒适,特别是几年前他父亲去世后,家里人对他更是宠爱有加,空调、电脑等设备一应俱全,也正因为这样,使他养成了非在空调房里才能入睡的习惯,致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2、据报载:一位大学生在入学后,由于不能适应学校中的寝室生活环境,连续两天失眠,心情浮躁,打电话回家说,寝室里没有空调,不肯入睡。第二天,他竟从宿舍六楼一跃而下,与家人阴阳两隔。

3、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位大学生因没空调,连续两夜失眠后,就跳楼自杀了。

4、不久前,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大学的学生刚住校两天,因为不习惯寝室生活,加上没有空调,竟从六楼跳下来,当场身亡。据悉,此寝室设施还算完备,每人配备一张写字台和一个小书架,装有吊扇。

5、星期六语文课上,老师说:“广州一名大学生豪仔,因学校寝室没装空调造成严重失眠,竟然从六楼一跃而下,与父母亲阴阳两隔了,。我听了以后思绪万千。

6、最近,在《信息时报》上刊登了一则难以想象的报告: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因宿舍里没有装空调,在连续两天严重失眠后跳楼自杀。据记者了解,六人宿舍宽敞明亮,还装有电风扇。他的母亲在采访中说道:她的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后来又没了父亲,更被祖父母们视为掌上明珠,以致于他过不惯集体生活而自杀。

7、有一天,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的新闻:有一个大学生,因为他家里只有他这么一个孩子,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没有空调就难入睡。慢慢的他也长大并且考上了大学。大学的住舍是六人一间和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还比较好,但他只住了两天竟从六楼跳下身亡。

8、没有空调,大学生自杀。看到这个题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么一点小事却会带来生命的消失,这原因何在呢?就让我们谈一谈吧!

9、前几天,某地区有位大学生由于没有空调,难以入睡,竟跳楼自杀。就是因为没有空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意味着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宠坏了。没有空调,但那里的环境已经是非常好的了,卫生环境都很好。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有多少学校是没有空调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他那样闹自杀,那还了得。

10、听说有一位大学生,是个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再加上家境宽裕,于是就有了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和待遇。看他能够住在这么好条件的寝室里:六人间、有风扇、有书架,宽敞明亮,多么舒怡!按理说应该满足,可是不。睡了两夜严重失眠,就从六楼跳下,自杀身亡,多么可惜!他能够降生在这么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比起那些在山沟沟里劳作的孩子们,命运之神是多么偏爱啊!

三、议论分析

一、议论分析的方法:

1、就事论事分析原因。否则容易牛头不对马嘴。

2、联系实际加深力度。

3、引证举例,论证观点。

人应当从小学会自立

不久前,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大学的学生刚住校两天,因为不习惯寝室生活,加上没有空调,竟

从六楼跳下来,当场身亡。

据悉,此寝室设施还算完备,每人配备一张写字台和一个小书架,装有吊扇。但他为什么还要自杀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家娇生惯养,没有自立能力的缘故吧。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最基本的自立能力都没有,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呢?怎么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呢?过度依赖别人,只会导致一事无成,成为一个废人。甚至导致像这位大学生一样,命丧黄泉。这无不告诫我们:人一定要靠自己。

正像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等人,他们实行富门寒教,子女不是个个都事业有成吗?美国学生放学回家之后,至少要做一个小时的家务,使他们的自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不会一遇到挫折就找父母,甚至发生惨剧。相反,我国现在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父母自己却勒紧裤带过日子,即使学习再好,也只是一些腐儒,对社会、对家庭毫无作用。

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会自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这一撇,我是那一撇,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这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事一议

一事一议的文章怎样叙事

“一事一议”就是就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里的“事”含义较宽,可以指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某种现象,也可以指用文字记载的某一材料。然后,就这针对这件事、这种现象、这种材料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二.一事一议的文章怎样叙事

一事一议的文章中叙事有两种:

(一)叙清“一事一议”中的事: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特点在于就事论理。所以,首先要叙述清楚这一件事。

1.正确选择值得评议的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存在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开头的针对当时的情况,这样写到:“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简明精当的叙事

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背信弃义进攻苏联。斯大林在7月3日发表广播演说,号召苏联人民起来保卫祖国,击溃敌人,争取胜利。这篇演说全文不到4000字,《解放日报》曾就此事写了一篇特写,详尽地介绍了演说的时间、地点、背景、内容以及演说者当时的情绪、听众反应等。而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到这件事,只用了不到100字:"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么长。"作者这样概述是为了说明写文章应力求做到文字简洁而内容充实,所以演讲的内容、当时人们的情绪、反应,都成了不必要的信息,表述时也就舍繁求简了。课文《发问的精神》开头的叙事部分是写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事物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文章通过讲通俗的道理,设生动的比喻,引出论题。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叙清议论中的事例

议论中的事例就是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等。“事实胜于雄辩”,典型的事实论据,常常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因此,使用事实论据,让事实说话,是写议论文章常用的基本方法。如吴晗《谈骨气》一文,作者就孟子所说的三句话分别引述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引得都很贴切,很有代表性。文天祥的事迹全面体现了孟子所歌颂的“大丈夫”精神,但从屡次劝降而至死不从的凛然正气看,着重表现的是“富贵不能淫”;而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无疑在说明“贫贱不能移”;至于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对派的手枪,当然是扣合“威武不能屈”的气概。一句一例,了了分明。

作为论据的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上面提到的事例,有的是一人一事的具体事例;有的则是多人多事的概括性材料。《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论证:“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另外也有一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这里讲的“有些同学”,用的就是概括性的事实材料。该文在论证“想要靠做来证明”时,举学游泳为例。学游泳的过程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这也是一种概括性论据。初学写作的同学,往往把自己的思路限制在名人事例的小天地里,其实只要可以证明论点,无论天下大事还是个人小事,都可以为我所用。

叙清议论中的事例,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一、要注意事实材料的确切与真实,切忌胡编乱造。有的同学由于材料记忆不准,又懒得再去核实,把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情安到了爱因斯坦身上,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奖章,说成是金表。材料虚假,自然要影响论证的效果。

二、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特别是那些内含丰富的材料,一定要仔细斟酌。有时,一件事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把握不好其中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就会造成论据与论点脱节。有这样一个材料:一位科学家,平时工作很努力,业余又钻研围棋,在接受了一个重要课题之后,由于时间有限,他舍弃了自己的爱好,终于在限定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一位同学用这个事例来证明“勤奋才能成才”,这在逻辑上显然不够严密。这个材料的核心应该是为了事业的成功,要舍得割爱。材料的主旨与论点的意思根本不是一回事,怎么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呢? 《谈骨气》中的文天祥一例便注意了这一点关于文天祥的事迹,可叙的很多,这里引来为的是证明“中国人有骨气”,所以只须用概述的方法突出他宁死不投降、失败了再干的精神,至于他在卫国斗争中怎样“坚决抵抗”、怎样“失败被俘”以及被俘后怎样“受尽折磨”等等,一概从略,因为那些于论点关系不大。

三、事例的叙述要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强烈的论证意识,要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有些同学叙事时缺乏论证意识,洋洋洒洒地把事情的全部经过描述一遍,占用的篇幅很大,却不能有力地证明观点。可《谈骨气》的作者只写了文天祥拒绝敌方收买的短短几句,因为作者在这里需要证明的是“富贵不能淫”,能够说明文天祥不为荣华富贵所动就足够了。在能够有力论证观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应是越简洁越好。有时事例需要评析,《谈骨气》里不食嗟来之食一例便是这样。《檀弓》中的这则故事,尽管很著名,但内容简单,人们对于它的积极意义,未必都能领悟,所以需要稍加评析。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故事再夹叙夹议地重说一遍,即“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几句,使故事的真意明朗化。再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中有一段话: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 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了。这

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这段话是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不懂就是不懂",弄虚作假是不行的。从语言上看,是叙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的由来,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论据,但作者叙述非常简练,只用了五句话,就把故事内容交待得清楚明了。

[仿写练习]仿照下面的例文,按要求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据报道,某市小学学生每年用于吃零食的钱达100万元;该市某中学的一个初中班,58名学生平均每人每月的零花钱是40元,最高的达100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以《从学生的零花钱谈起》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例文题目: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请你就这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教室里禁止踢球有明文规定,老师也多次提出要求,但有人硬是不听。昨天,又有几个同学在教室踢球。结果,打碎了玻璃。当时,几个男生还异口同声地喊:"要是老师问起来,就说是不小心,用拳头碰破的。"班长立即提出批评。有人却反驳说:“这是小事一件。不算什么。”

【指导】就某件事谈看法。是议论文中的常见题。遇到这类题,首先要想一想这件事反映了怎样的问题,抓住了反映出的问题,才好确定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一件事情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不同的问题。从而提出不同的看法。拿这件事来说,可以从有些同学不遵守纪律的角度,提出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的看法;可以从几个男生想用谎话欺骗老师的角度。提出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错误的看法;也可以从有人认为“这是小事一件,不算什么”的角度。提出这到底是不是“小事”的看法。“看法”可能有若于个,最后只宜从中选择一个。选择的标准主要是两条:一是“看法”正确,二是有话可说。在这个前提下,能有点新意更好。

“看法”的思路通常是:是什么(事情是什么、看法是什么)——为什么(摆事例、讲道理,阐述为什么这样看)——怎么办(紧扣“看法”,提出希望、要求等)

有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写起来就心中有数了。

例文:

小事不小

黄玉珈

昨天。班里一块玻璃被球打破了。有人说,这是小事一件,不算什么。我不这么看。事情虽小,但反映出的问题不小。

首先,在教室内踢球是早已明文禁止了的,老师也多次提出要求,可少数同学还是对此置若罔闻,只图自己快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不把纪律约束放在眼里。明知故犯,这不能不说是某些同学缺乏严格的纪律观念的表现。

其次,窗玻璃本是公共财物。按照《中学生守则》的要求,我们应当爱护公物。今天,我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然地吸吮知识的甘露,无疑是幸福和得之不易的。可那些打破破璃的同学,不仅没能保护好公物。而且把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学习环境破坏了,我真想问问他们:“你们的行为对吗?”

更不应该的是,在碎玻璃落地的同时,几个男生竟异口同声地喊起来:"要是老师问起来,就说是用拳头打破的!"追究说话人的心思,无非是害怕老师知逼真相后收回足球。诚实,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品质,作为中学生,想用谎话来换取个人利益不受损害。这种因小失大的做法是令人痛心的。

此事已过去几天了,老师仍未察觉。每当冷风从缺口处窜进来时。我总不由地想:“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认识到这小事中的…大?处来。及时弥补上这小小的漏洞呢……”

评析:针对“小事一件,不算什么”的说法,作者针锋相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事

情虽小。但反映出的问题不小。”既明确,又尖锐。

为什么说“事情虽小,反映出的问题不小”?文章分三段,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阐明这是某些同学缺乏严格的纪律观念的表现。是不爱护公物的表现,是不诚实的表现。话虽不多。但道理讲得既中肯,又有力。三段文章分别用"首先"、"其次"、"更不应该的是"开头,眉目十分清楚。

结尾用“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认识到这小事中的…大?处来。及时弥补上这小小的漏洞呢……”收束全文,既巧妙扣题,又耐人寻味。“漏洞”一词,可谓一语双关,表层的意思是打破剥离后窗上出现的漏洞,深层的意思是某些同学思想上的漏洞。

本文是沿着“是什么(第一段)——为什么(第2、3、4段)——怎么办(第5段)”的思路写的,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习作评析1](shenggezuowen)

请看习作《豫园偶拾》:

8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早晨,上海豫园门前一群外国游客急待入园,他们之中大半都脚穿木屐,虽然手持入园券,却被园林管理员有礼貌地挡在门前。因为园中有一条规定:穿拖鞋者不得入内。

外宾急得团团转,导游忙着转译双方的意见。看得出,外宾显得很狼狈的,他们为此甚表歉意,并恳求予以照顾,因为在中国的旅行日程很紧,希望不错过这次游览机会。园林人员聚拢商量了一阵,决定为远来的宾客破例一次。

外宾边致谢边迫不及待地鱼贯入园,脸上都带着笑。我想,那不仅仅因为能够游览名园,更因为他们见到了中国人,作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的尊严和风格。

我心中顿时升腾起一股昂奋之情,是主人的自豪感。谁也不会忘记,在中国大地的同一个上海滩,黄浦江边的公园门口曾写有这样的告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是怎样的凌辱啊!在自己的土地上遭受非人的欺凌、侮辱,失掉了主人所应有的一切尊严。抚今追昔,我强烈地意识到,我是这辽阔土地的主人

我很赞赏豫园工作人员的态度,他们是有骨气的主人。徐悲鸿先生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他们身上正是有着中国人的傲骨,而没有褊狭的傲气,也没有奴才的媚骨。对外宾,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不崇洋媚外,也不无礼怠慢;既不失国格、人格,又不失热情大度,尽了主人之谊。他们是真正的主人! 豫园门前的这一幕使我振奋,使我懂得了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我们当挺直胸膛,做中国大地上的主人!

《豫园偶拾》属“一事一议”的作文。文中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文中的“议”即据此事来谈的道理。

作者偶尔在豫园目睹外宾穿木屐进园被阻,工作人员较好地处理这一事件的过程,发表议论。一般人对此类事件的评议往往会从“促进友好”、“尊重外宾”这一角度立论,而作者却抓住工作人员不卑不亢的处事态度大加赞扬,从而提出观点:作为国家主人,要有主人的尊严和风格。议论的角度相当新颖。

在论证过程中,作者把握住所举之事的实质,追述过去所蒙耻辱这一事实作论据,引用名人名言加以证明:主人要有尊严,要有风格。分析深刻,事实及理论论据充分,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文中“事”与“议”结合紧密。由事引出论点进行议论,再在论证中明确赞扬工作人员的主人风度,深入挖掘出事件的内在意义,让“事”与论点挂钩。观点正确,事理统一。

略显不足的是:“一事”的叙述可以再概括些。毕竟一事一议属议论文范畴,叙不是目的所在。如果为了使文章生动而大肆渲染,那反而会影响“议”的迅速展开。

[习作评析2]

题目: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学到些什么呢?”

学者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四周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请你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以《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指导】

本题的特点是根据提供的文字材料写议论文。这类题的写法和读后感一样,最重要的是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论点,然后,引用原材料和联想到的道理、事例对自己提炼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其中,理解材料是前提,提炼出论点是关键。

本文规定了题目: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难看出,题目本身就是论点,这就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因为无需作者再提炼论点了。

有了论点。要考虑的就是怎样用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论证了。凡是给材料写议论文,论证时一定要"就地取材"。引用原材料,这叫"扣得住",还必须展开联想,用想到的道理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证,这叫"放得开"。写作本文若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使人大受其害"的实例。就会顺手多了。

例文: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南京考生

读了这篇材料,我不禁为那位老学者真挚的话语所感动了。也许有人会说,在幼儿园里能学到些什么呢?顶多是给我们留下孩提时美好的回忆罢了。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明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该有多么深刻的意义,因为它将使你终生受益! 我们不妨再看看那位老学者,"把东西分给小伙伴"。培养了他工作中的互助精神;"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培养了他高尚的职业道德;"东西要放整齐",训练了他的逻辑能力;"仔细观察大自然",则为他以后具有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那位老学者如果不是从小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他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更无法走上光辉的诺贝尔奖金"领奖台。

纵观历史的发展。许多伟大人物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良好习惯分不开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一生热衷于体育运动。这使他能以充沛的精力完成不朽的巨著;姜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坚持每天清晨默读墙上的好词、佳句。为他能写出烩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仍坚持每天演算数学题,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刀;达尔文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以上这些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养成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现在,认我们回到现实生活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吧: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于偏重孩子智力的发展。往往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是不对的。

要知道,良好的习惯是"成龙"的必要条件。像去年高考文科成绩名列全市榜首的谢凌凤、"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徐卫东等不都是因为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词惯才取得这些成绩的吗?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这是一条生活的真理,我们应当以此为律,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

评析:本文是按读后感的思路,在考场上快速完成的。

第1段,引。从所给材料中引出论点。自然,贴切。

2、3段,证。先"就地取材",对材料中老学者的话迸行分析,断言"那位老学者如果不是从小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他就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接着,拓展思路,以托尔斯泰等伟人为例,进一步说明,养成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深远影响,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4段,联。对"望子成龙"而又"忽视了在日常生活中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父母们提出忠告。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第5段,结。强化论点。语言简,意义深。

本文的成功说明,在有认识、有材料的前提下,能迅速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对写好定时作文至关重要。

[习作评析3]

小议“财富”

江苏陈岚

提到“财富”,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成捆成扎的钞票和那闪着耀眼光芒的金币,“财富”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有钱”。财富真的等于钱?我认为,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应该是精神上的丰富。

常常听见人家说:XX 富了,“他(她)真幸福!”的确如此吗?拥有了钱就拥有了精神上的快乐吗?不尽如此吧。不是也常常听说XX富翁自杀了,XX富姐吃官司了吗?——富人也有富人的苦恼呢!

让得·林肯曾在一次总统竞选中说过:“我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我最大的财富;还有我的卧室,书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去读一读。”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却异常打动人的心。这就是一位伟人眼中的财富。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生活上不也是一贫如洗吗?但有谁会说他不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呢?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下“斯是陋室,唯吾独馨”的千古名句,多少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贫穷却有抱负的人们所青睐。

财富,对于中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要说,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拥有很大一笔财富,读书很多,知识丰富,富有爱心。

朋友,当你下次再看到“财富”二字时,可别再把它简单理解为有钱了。财富是什么?财富不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精神上的充实。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财富——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书籍,我们的知识。朋友,愿你珍惜你所拥有的财富。

【评析】本文结构层次清晰。第1段即引论部分,作者在对“财富”作诠释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富足。第2~4段即本论部分,作者运用对照式结构,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列举的事例典型,有较强的说服力。结论部分,作者再一次阐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能结合中学生自身来谈“财富”,因而使文章更具有典型性。

一事一议的“事”和“议”怎样衔接

[写法指导]

[仿写练习]

一事一议的文章怎样以理服人

[写法指导] “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所谓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要正确。课文《发问的精神》提出“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想和做》把两种作风的特征,分别归结为“空想”和“死做”,并指出“空想”和“死做”都不会使工作和学习得到进步。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想”和“做”的关系呢?作者很自然地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正确的看法。

2.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课文《想和做》开头两段讲两种极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和“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第3段对两种人加以批评,着重指出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第4段论述后一种人为什么不值得赞美。从动物与人类的比较中论述为什么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先用牛马拉磨作比,说明“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简直等同于牛马,完全没有发挥人类特有的能够思想的优越性。人类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进步”是个关键词,抓住这个关键词,阐明了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第5段归纳,提出中心论点:“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先从反面说,再从正面说,相辅相成。《发问的精神》第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第10段又引出反面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 两部分都逐层深入地论证,这样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既强调了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又帮助青年学生消除了对于发问的一些片面的想法,使得文章的说服力和针对性更强。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件事,如果从不同角度着眼会表现不同的道理。如“蜜蜂采花酿蜜”一事,如从采花酿蜜的得程看(采一公斤蜜需绕地球转12圈)就会有“成功必须付出艰辛劳动”的观点;如从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看,就会有“广泛搜集,博采众长”的观点;再从其索取人类的少、贡献给人类的多的角度看,可以提练出“世界需要无私奉献”的……那么,怎样选取言论的角度呢?应看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两者权衡,自己写来方便,社会又真正需要,是恰当的选择。当然,如能打破常规,独辟蹊径,提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会更好。

3.议论要有力度。所谓“力度”,是指文章精粹有力。不少初中生的议论文,拉不开,理不清,说不深,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这就是没有“力度”。所以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应注意如下方面的要求。

(1)口子要“小”

这是指文章的主题要专一,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一事一议,一题一议,一材料一议,一件事一议,或者一说、一感,都要在“一”字上下功夫,才会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如果一件事不同角度的不同道理都想说说,那么文章一定不能谈深谈透,议论就没有力度。比如有下面材料,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

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

这个材料,可以有下面几种观点,①不要求全责备,社会需要各种人才。②成了名的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③人应该谦虚。④社会当首先尊重文化。⑤文化对一切人都很重要……作者应该想一想,自己还能不能再提出些新的观点。然后想想自己哪方面的材料多些,选择一个观点成文,而不应该面面俱到。

(2)结构要“紧”

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有相应的方法相勾联。结构紧凑的文章,必然给人以有力的感觉。《怀疑与学问》文章开头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者的名言,通过这两句名言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下来的两段,论述怎样对待传说:做学问有时只能靠传说的事实和根据;对于传说,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应当进行一番思考(即怀疑)。接着论述怎样对待书本和学问: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文章结尾一段首句承上启下,前半句归纳上边三段所论证的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各段条理分明,层层深入的论证了论点的正确性。

(3)语言要“精”

这是指用语要准确、恰当、精练,同时了尽可能生动活泼,文中成语的使用,格言的引用,比喻句、设问句的运用等,都要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生动、深刻、有力。《发问的精神》一文多次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来强调观点,语气强烈,说服力强。这是本文突出的语言特色。反问句使用的特点有二:一是变化使用多种表示反问的词语,例如“岂不”“何必”“难道”“谁不”等;二是几个反问句连续使用,例如“你忍心……吗?你愿意……吗?你愿意……吗?”。《想和做》中这样写:“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运用了同样的句式,生动的论证了中心论点,有很强的说服力。4.论证过程要深入。摆事实,讲道理,精心选择合理安排论据,层层深入地展开议论。最好选择出与实际生活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进行对比论证,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总之,要尽量从多角度、不同侧面来说理,让读者信服,对你的观点无懈可击。《怀疑与学问》一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转到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5.论证结构要完整。文章结束要总结归纳,即在上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点明和深化主旨。相当于一般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可用一两句话提出要求或发出号召,使全文结构完整。

[仿写练习]仿照下面例文,按要求作文。

例文:

题目:由……说起

提示:可从身边的某一件事说起,也可从你看的某一本书说起,可以从一条标语、谚语、名言歌词说起,也可以从听到的一句话说起。针对这件事、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想到了什么,要对事物本身做些分析,确定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叙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叙例; 2.掌握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教学重点】 把握新课标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地记叙来间接的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阅读与思考:对比阅读,找出病因,概括叙例要求 例1: (文段一)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说勤》 (文段二)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有了它,人们才可能达到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说勤》 思考: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哪则叙述得更好,为什么? 2.感悟:你认为叙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明确: 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哪则叙述得更好,为什么? 答:第二则。因为第一则文字中过多突出了不幸与逆境,论据的叙述重点偏离了观点“勤”。 第二则“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明确: 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哪则叙述得更好,为什么? 答:第二则。文段二用语凝练概括。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辅导 第十四讲 即事说理 一事一议素材

第十四讲即事说理一事一议 知识要点: 1、所谓“一事一议”,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 2、“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考试说明:不少学生在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头绪繁多,结构混乱。针对这种现象,特作如下说明: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1、叙事例、明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许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出现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可以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损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2、谈看法、说见解 “一事一议”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如《实力最重要》写道:“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刀的优良性能,而我们没看到的人只能与此‘良刀’无缘了。哑人无言是处于无奈,但我们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实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传自己,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明白,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14—1] 小议 要求:①写成500—600字的议论文。②书写认真,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议论文开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开头,对于作文的成败举足轻重,考场作文,更是如此。对应试者而言,时间紧,压力大,构思要快,下笔要快,有的因为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打不开文思的泉眼,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而耽误宝贵的时间,影响作文水平的发挥;对阅卷者而言,最先跃入他视野的是一篇作文的题目和开头部分,第一印象足以左右他对整篇文章的评判。所以我们如何给文章起一个好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给他以强烈的理性冲击和情感震撼,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在酷热的夏日里,在十分疲倦的工作状态下,在十分短暂的阅卷时间里,如果他把看你的文章当作清风拂面,当作赏心乐事,他的目光肯在你的作文里多驻足哪怕那么几秒钟,——那么,你至少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了。 一、好的议论文开头特点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 短----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 快——迅捷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

靓——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二、议论文开头的八种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 例一: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取得显著成绩。这,又一次极好地证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这个真理。 例二:60年前的今天,鼓舞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击日寇入侵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60年后的今天,鼓舞我们在“四化”道路上高歌猛进,凭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还是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由此,我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例三: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给了我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其中之一是:失败后要不怕失败,正视失败,不懈努力,才可反败为胜。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例四:社会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呼唤我们拆除心墙。 例五:拆除心墙要有(讲究、寻求)正确的方法。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的“事”是指: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幅漫画、一种说法等。 “一事一议”的“议”是指:从某一角度集中阐明自己的某一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每个人对材料的看法不同,所以议论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一事一议”的关键是:看懂材料,从多角度提炼观点,才能展开议论。如何提炼观点 1.看懂原材料,分析材料的含义,概括中心。 2.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即所写文章的论点。 写“一事一议”作文的几个步骤: 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 (1)抓关键句和词语(2)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 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注意: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常采用陈述性的判断句。 例如:我认为……;我觉得……; 我悟出了……;故事说明……等 3. 不能就事论事,要联系实际展开联想,由此及彼. 4就事论理 5.可以回扣材料,收束全文 (图见课件) 百看不厌 对于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已家喻户晓。而对于乌龟那种执着、认真的态度,更是人们的美谈。大家敬重他,并以他的故事教育子女。可是,正由于此,乌龟变了,变得骄傲了。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总是洋洋得意地回首自己那已经成为过去的辉煌,所以他再也没有取得过任何成就。 看到这个情景,我想了很多很多。在我们奋斗的道路上,嘲讽、迫害、挫折、贫困、病残……这些打击也许都不能将我们征服。可是,有一个“敌人”却容易使我们不攻自溃、不战而降,那就是成功后的骄傲。骄傲使成功者得意忘形、固步自封,以至于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因此

说“成功的考验比失败的考验更严峻”。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一举攻下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但是,李白成和他的助手们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滋长了安享太平的麻痹思想,把几十万大军闲置于北京城内外,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最终丧失了胜利的成果。 建国初期,以赫赫战功肩负天津党政要职的刘青山、张子善却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他们居功自傲,目无党纪国法。剥削治河民工,大肆挥霍浪费,勾结不法奸商,鲸吞国家巨额资财,由功臣蜕变为贪污要犯而被处决。 从这些铁证如山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前人留下的教训。一次成功只是争取更大成功的起点,而绝不是胜利的终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勇往直前,不被眼前的成绩束 缚,才能使前人的悲剧不被重新搬上历史的舞台。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被头上的光环束缚,在取得了成就之后,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自己的领域里继续努力奋斗着。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使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名扬天下。在如此巨大的荣誉包围之中,居里夫人仍保持着十分冷静的头脑,把全部精力用于科学探索上。 试想,如果居里夫人在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后,就洋洋自得,那她又怎能再次登上颁奖台?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她认识到:只有谦虚的态度才能使她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乌龟正由于没有认识到“成功只属于过去”,所以他停住了前进的脚步,被自己千斤重的荣誉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面对未来的召唤,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重新审视自我,使自己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再接再厉,奋斗不息。 百看不厌 人人都企盼成功,人人都向往成功。于是不断拼搏,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成功之后呢,我们应该怎佯做?是终日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不思进取,还是继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获取更大的成功? 如果用脑去想,人人都会选择后者,但要用身体去实践,又有几个人能踏踏实实的将其付诸行动呢?

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一、写作训练目标: (一)明确议论文的写作三要素; (二)了解论点出现的方式; (三)熟悉议论文常见模式的写法; (四)进行考场作文升格训练。 二、指导过程: (一)导入 议论文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有理有据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二)让学生说说议论文开头的几种形式,教师归纳如下: 1、直入式。即开门见山地亮出文章的观点。 2、引言式。一种是直接引用名言警句开头,并把它当作中心论点提出来。 3、引述式。从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现象渐渐地引出论点。 4、对比式。即将生活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5、比喻式。即用比喻句巧妙地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6、设问式。即通过自问自答,引入议论或引出中心论点。 说说看:巩固复习《点拨》中的议论文,并说说每篇文章各用了那种形式引出论点: 各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三)本论部分常见结构模式:启感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议论文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论证上,论证材料的丰富性、充实性是议论严密性与典型性的可靠保证。为将事理说清楚,我们力求从多方位收罗相关材料,即论据。这里除了要区分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外,论据之间的互为关联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据之间可以形成并列、递进、对照等关系。 1、并列式。 例①:以“说‘思’”为题作文,可以作如下构思: 论点:要养成多思的习惯。 论证:多思有助于激起作家的创作灵感。(并列分论点一) 多思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向真理靠拢。(并列分论点二) 多思有助于决策者减少失误。(并列分论点三) 2、递进式 例:还以“说‘思’”为题作文,可以作如下构思: 论点:要养成多思的习惯。 论证:“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勤思”的重要性。(为什么?) 如何培养“勤思”习惯。(怎么样?) 3、对照式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4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事一议”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2、分步训练,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学习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学习难点: 观点的提炼,精当的议论 学习准备: 提供一些记叙文和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的简短事例 学习:1——2课时 过程: 【板块一、活动导入】 初中生写议论文首先要学习“一事一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年级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出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那么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该事对自己的启示。 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由此我们知道,一事一议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是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引出议论,议论以叙事为基础。因而写好这种文章,关键在于如何将叙议结合,也就是考虑并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 【板块二、例文导学】 请大夫 云江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中考作文专题指导材料:一事一议1

一事一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提炼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学习一事一议,“即事说理,有感而发”,要求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健康的观点——使所写议论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 2.体验议论文中如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它反映作者的独特个性,而真情实感正是能体现出这种独特的个性,真情是那种发自于内心,自然而然的情感。情贵于真,只有真,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在写作时要不断校正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情感健康发展。 3.指导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养成做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积累语言和素材,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教学重点:确立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掌握话题作文中的题目自拟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有些同学对议论文望而生畏,他们总感到阐述观点、分析问题是件挺神秘的事情。其实,议论来源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时时要用到它。 比方说,一个3岁小孩,你问他喜欢爷爷还是奶奶,也许他会说“奶奶”,这便是小孩的观点(也叫论点)。你再问他为什么喜欢奶奶,他也许会说,奶奶不打我,爷爷有时打我(对比论证);他还说,奶奶经常带了去公园玩(举例论证)。你看,连3岁小孩都街道知道怎样阐述观点,我们怎么不行呢?关键问题在于,不要在些抽象的概念上兜圈子,而应当在生活中学会议论。 2.出示题目(一): 请以“中学生的消费”为话题,写一篇500-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目前在中学生的消费中有一种不良的消费现象,就是攀比之风。他们穿名牌、用名牌。你们说,名牌就真能改变一个人吗?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名牌,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呢? 3.写作指导: 审题拟题: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指导学生弄清楚试题对写作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对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要清晰,选好话题的入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过本题已规定了文体,不能再选。 拟题之一:生日的困惑 拟题之后,需要进一步思考明确:生日有什么困惑的?可能与经济增长人情增长,礼品价格随之增长有关。批评的是在生日礼物上盲目攀比这一社会不良现象,于是议论文的论点找到了,文章的关键问题解决了。这样思路很清晰,下面的思路也容易展开,可以多方面组织材料作为论据。

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二、三)

议论文写作指导(一) 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1、明确的目的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阐述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明辨是非,议论的生命就在于此。如果对生活中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没有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就没有写议论文的必要。写了没有针对性的议论文,就是无的放矢,无病呻吟。好的议论文,不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还应该积极倡导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 2、正确的观点 观点就是我们的看法和主张。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主要的看法和主张,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有分论点。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解出来的,从属于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个错误的观点哪怕能够自圆其说,也是无法得到大家认可的。观点的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和道德标准。 议论文要能写得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必须有深刻而有创意的观点。这里的深刻而有创意,不只是指言他人所未言,还指观点是从司空见惯的事情、现象或问题中总结出来的。 3、充实的内容 写议论文,应该注意议论文的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要内容充实,最要注重论据和论证。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一般是用事实、道理、定律、公式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史实和数据,必须确凿无误,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此外,论据要充分,也要真实可信。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往往搭了一个架子,看起来论点、论据、论证完整,可是只有一副架子而已,好比恐龙的骨架,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好的议论文,应该有具体的内容,而且是精心搭配,严密组织的。 4、清晰的逻辑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讲究逻辑的严密清晰,议论文尤其讲究。一段毫无逻辑的话,只能让人读了不知所云。逻辑的严密体现在论证上。论证要严密,无懈可击,清晰地表现在行文上,让人读了一目了然。 议论文不得胡乱说话,所以语言要求准确;同时又不必板起面孔说话,所以语言尽可能活泼一些。 议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种:总分式(最常见的全文结构,也称“总分总式”) 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在论说文的写作中,往往围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议论文开头的写作方法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议论文开头的写作方 法 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我说:人生要善于清零。每天清晨,都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清清爽爽,了无负担,从头做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也应是新的。 忘记过去的辉煌与荣耀,抑或坎坷与屈辱,过去是0%,将来是1%,今天才是那99%。 清零过去,是破茧而出的蝴蝶告别昔日的束缚,开始崭新的生命;清零过去,是冉冉而起的红日告别黑暗的禁锢,开始美好的一天;清零过去,是展翅高飞的雄鹰告别曾经的荣耀,开创更辉煌的人生。 一味地陷入昔日的痛苦中而无力自拔的人是可怜的,一味地陶醉于昔日的成功而不思进取的人是可悲的。所以,人生要善于清零。 望不尽天涯路,歌不完心中事,割不断心中愁……如此种种,盘踞在心中,让我们不快活。君不见,有人沦陷在昔日的痛苦与懊悔中,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人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蹉跎了岁月。 可见,唯有清零昨天的苦和甜,我们才能蓬勃生长,才能展开双翅,飞向成功。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清零昨天,轻装上阵。 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有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吴建国,大名鼎鼎的华为公司的创始人,现任中国人才招聘网的总裁。他曾在华为苦心经营了十年,却在华为鼎盛时期选择了离开。旁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却非常平静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就是为自己清零,体验全新的生活,挑战全新的世界。 敢于清零的人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是勇敢地挑战自我的强者。所以,我们要学会清零,善于清零,让生命在不断的挑战与追求中焕发别样的光彩。 对于黄金和大米来说,一般人往往认为黄金比大米贵。然而,我们可不能轻易判断哪个更有用。在一个饥肠辘辘快要饿死的人眼中,一碗米汤胜过十吨黄金,但并不能说黄金无用。同样,通常情况下,一斤黄金却又不亚于一吨大米,但也不能说大米无用。请运用一种方法写一个开头,100字左右。

高考议论文作文指导:议论文的三要素

高考议论文作文指导: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二:论据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

一事一议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 一、框题解说 1.一事一议的概念: 一事一议是较简单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也不复杂。其中的“一事”指现实生活中某一件或某一种现象,它是具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这些事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又是认识不深,处理不当和需要去解决的,或者是需要去弘扬的。“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评。无论怎样,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一事一议的文章结构: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二、写法指导 一事一议的文章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练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叙事部分。 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事要有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叙事要清楚、简约。对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 "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 ●就事论事 ●以小论大 ●引申生发 ●类比对照 ●反意为之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以是揭示本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

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一事一议

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一事一议 知识要点:1、所谓"一事一议",即就一件事发表议论,"即事说理,有感而发".2、"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考试说明:很多学生在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头绪繁多,结构混乱。针对这种现象,特作如下说明: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实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1、叙事例、明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目睹很多事情,这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我们能够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能够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能够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身边的事情,自己熟悉;感受深的事情,有看法可言。如同学中出现的助人为乐、自觉参加环保活动及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都能够成为议论的对象。 选定了确有其感、确有其理的事情,还要明确怎样"叙".对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又要简约,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相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能够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损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2、谈看法、说见解 "一事一议"的文章,虽然是由"叙"生"议"的,但重在"发表议论",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议论,这是"一事一议"的文章区别于记叙文的本质特征。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对事情的分析清楚了,议论的内容也就明确了。 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能够就这件事实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如《实力最重要》写道:"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王阿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整理精校版)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 作文辅导 0407 1455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 第一节理论知识掌握 教学目标:学生回顾并掌握议论文最基本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学生课下自己搜集整理议论文基本的知识,要求整理到作业本上。 二.课堂学生共享收集的资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一)关于论点 论点,它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中心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二)关于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 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思想的基本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名言警句、成语、谚语等等。 (三)关于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①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古代典籍,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四)议论文的结构 1、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 2、其中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是指几个论据(或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常见结构形式 (1)并列式结构: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从几个平行的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 (2)对照式结构:指文章中,将几个分论点或几个论据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论点。 (3)层进式结构:也叫层层深入式结构,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有时在同一篇文章的论证过程中这几种结构可以结合使用。 四.课堂小测试 判断小练习: 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②《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是敬业与乐业,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一(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一:学习论证的基本模式(一) [要点归纳] 1、基本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 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2、基本要求:论点: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 据: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3、基本写法 (1)开头:用某种现象、某个事例、某句名言、某个(几个)比喻等自然地引出观点。 观点:观点正确、鲜明、切合题意。可单独成段,可附在开头的后面。 (2)论证:用各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道理论证:讲清楚观点正确的理由,可正反两方面讲道理。 举例论证:用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证明观点的正确。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证明观点正确。 (3)(联系现实分析):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以后,对符合或不符合观点的现象进行评析。 (4)结尾:总结、呼吁、倡导、号召等。 四个部分中,灵魂是“观点”,“开头”是为了引出“观点”,使观点的提出十分自然,它可以是观点针对的现象,可以是文章的一个精彩的论据,当然,有时候没有“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观点。“论证”,顾名思义,是为证明观点而存在。“结尾”使文章更完整。 论证的基本模式 议论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一、并列式结构 模式1:论据并列 模式2:论点并列 (一)读范文 携自省上路 当浮华喧嚣浸染了纯洁的心灵,当都市的身影倒映在玻璃墙上,当摇滚乐队代替了田园诗行,当人造的烟草香水淹没了田野的芬芳,我们在茫然中迷失了自己,却忘记了还有一盏灯可以把路照亮,那就是自省。携自省上路,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 自省是映照内心的灯光,有了它,才能照彻层层迷雾。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便有人问:“为何不去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谁的梨呢?”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好一个“我心有主”!人在乱世,烽烟四起,纲坏礼崩,唯有许衡“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事混浊而我独清”,守住了自己内心的

一事一议的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一事一议 一、概念 “一事一议”是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基本训练。这里的“一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甚至还可以指某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某个事件中的某个细节等等。这里的“一议”,是指从某一个角度集中阐述自己的某一点看法,要力求把这一点看法说明白、讲清楚,让人信服,使人接受,“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个事件、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 二、导写过程 1.基本写法: 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2.基本结构: 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概括事实”和“提出论点”部分是文章的“引论”,要求缘事入笔,提出问题;“证明论点”部分是文章的“本论”部分,要求分析问题,加以论证,这一部分还可以加一部分联系实际的材料;“收束全文”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 3、具体写法 (一)概述事情 第一,要求做到不走样,亦即不改变事情的精神实质。 其次,概述事情要力求言简意赅,要用最经济的语言,准确地将“事”叙述出来。一般情况下,不可将命题者提供的事情材料一字不差地照抄,除非原文非常简洁,只有四五十字。 第三,概括事情还要有侧重点,就是你下面将要评议的“点”要侧重叙述。 (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损无缺。‘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原来如此!”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 (二)分析事情,表明态度 概述事情之后,就要表明你对此事的主张看法,实际上就是亮出观点。这一部分内容可接续在概述事情之后;也可以另起一行。无论哪种写法,都要求观点正确鲜明。所谓正确就是不违背社会的价值取向,所谓鲜明就是要明确表态,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如《实力最重要》写道:“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善于宣传自己》则写的是:“王阿姨买哑人的刀,是因为亲眼目

议论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一,一般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其方法是: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句子或暗示性语言;二要注意对比材料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综合分析材料的基本观点;三要用正确的观点和对正反材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步,看清材料作文要求,抓住原材料的主旨提炼出一个正确的主题(即观点),确立中心(即立论)。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在这一环节,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向发散:①横向发散:即由材料的基本主题展开引申类比联想,由此及彼,比较求同,看哪些事物或现象是有类似或相关的属性,或者这个道理可以推及到哪些事物或现象上。②纵向发散:即研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或事实,并由表及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把握其所反映的普遍而深刻的道理。③逆向发散:即由正而反,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思考,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将会如何。有了以上角度开掘出来的主题后就要选最佳的角度和立意来写。 第三步,运用材料合理入文,引议联结构思谋篇。①“引”,分析材料,提出观点或中心论点(略写)。②“议”,承上启下,展开议论(先写一个过渡段或过渡句,再写本论)。一般来说,应先正面论述中心论点,揭示正面道理,然后举正面事例论证“为什么是这样,有何好处”之后,最好再能从反面事例加以论证“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举反面事例论证。③“联”,联系实际,深化中心(主要是社会或个人的实际,从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④“结”,总结照应,解决问题(可以照应材料或开头,起点题作用或总结、升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指点迷津】 1.作家谈议论文: 龙应台在一次作家座谈会上说:“在写杂文、议论文时,花哨文风不宜提倡.应该使议论文更具理性色彩。” 2.议论文写作方法谈: 如何写出一篇论证严密、语言犀利、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呢? (1)要用材料证明所阐述的观点,材料跟观点之间必须有一种很严密的因果关系。 (2)追问法思路使议论文走向深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也就是典型的逐层深入法。 (3)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事物的本质是议论文的核心任务,是一篇议论文是否深刻的直接体现。我们常说的由表及里就是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4)任何话题都可以也应该辩证地论证,这样论证就会比较深入。

1.总说开头,引起下文三段分说。 2.具体阐述人生的不同的美。 3.引用名言,道理上论述。 4.得出结论,呼应开头。 ◇按这一思路写成的优秀作文 有人说,人生是一首曲子,它婉转悠扬,所以它是美的;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它丰富多彩,所以它是美的;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路,它蜿蜒曲折,所以它是美的。但无论人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是优美的旋律,还是深奥的哲理,或者是向前的快感,归根到底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人生是美的。 人生美在平凡。人的一生不必追求更多的功名利禄,只要活得平凡、淡泊一些,自然能体验人生的各种美好。在平凡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可以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宁静,可以体会“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失意无奈。平平凡凡才是美。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人从呱呱坠地到有所作为,都在抗争、拼搏着。在儿时,我们努力拼搏,在学习上不懈努力,总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青年时,我们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 第一讲:理论知识掌握 教学目标:学生回顾并掌握议论文最基本的知识 教学流程: 1、学生课下自己搜集整理议论文基本的知识,要求整理到作业本上。 2、课堂学生共享收集的资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一)关于论点 论点,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二)关于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解决“用什么论证”这一问题。 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 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思想的基本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名言警句、成语、谚语等等。 (三)关于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②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古代典籍,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四)议论文的结构 1、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 2、其中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是指几个论据(或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常见结构形式。 (1)并列式结构: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从几个平行的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 (2)对照式结构:指文章中,将几个分论点或几个论据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论点。 (3)层进式结构:也叫层层深入式结构,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第二讲:写作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提炼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2、学习一事一议,“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写法,要求在写作议论文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