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定年是考古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在考古领域有许多断代测年方法,而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到某个季节。树轮年代学(Dendrochronology),也叫树轮定年(Tree–ring Dating),是对树木年轮年代序列的研究,科学的树轮年代学是美国的天文学者道格拉斯(Douglass)博士于二十世纪初研究建立起来的。他用树轮定年法测定了印第安人遗址中残留树木的树轮,明确了遗址的年代,于是这种方法在美国的史前年代学研究中得以确立。自从科学的树轮年代学建立以来,树轮年代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建立长序列的年轮年表方面,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长度的年表,其中有两条长序列的年轮年表,一条是利用美国西南部考古遗址出土的木材样本,构建了这一地区的史前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上万年的刺果松(Pinus aristata)年轮年表,另一条是德国建立了不间断的可延续到整个全新世的10430年的栎树(Quercus)年轮年表。利用长序列年轮年表不但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进行了定年,对古建、古美术的木材样本进行定年,而且对14C年代进行了校正,推测过去一些事件的年代,河流的改道,推测过去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聚落的居住史和建筑史等。总之,在考古学领域,树轮年代学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利用树木年轮分析判定过去人类文化遗存的年代,另一方面是对过去气候(包括温度、降水)和环境进行重建和研究。因此,为了尽快地建立长序列的年轮年表,有必要对树轮年代学的原理、分析方法和取样方法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使考古工作者了解和掌握,以便取到比较理想的木材样本。

一树轮年代学的原理

树木树干的形成层每年都有生长活动,春季形成层细胞分裂快,个大壁薄,在材质上表现疏松而色浅,称为春材;由夏季到秋季,形成层的活动渐次减低,细胞分裂和生长渐慢,个小壁厚,材质上致密而色深称为秋材。树木的年轮,就是树干横截面上木质疏密相间的同心圆圈。每一个年轮的宽度包括当年的春材和秋材。多数温带树种一年形成一个年轮,因此年轮的数目表示树龄的多少,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干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内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规律是一致的。如果一段树干内层的一段年轮图谱同另一段树干外层的年轮图谱一致,就说明二者有过共同的生长期,生长年代能够相互衔接。如果我们以现生立木或已知砍伐年代的树木样本为时间基点,年代早一些的样本与之有一部分年轮图谱重叠,他们就可以衔接,就这样一直能衔接下去,甚至可以衔接到远古时期,这样就可以建立长序列的树木年轮年表。

一旦建立了长序列的树木年轮年表,就可以对未知年代的木材进行分析和定年了。假如从考古遗存中取到木材样本,首先对该木材样本进行树轮分析,建立该木材样本的树轮图谱,如果该木材样本与已建立的合成年轮年表的木材树种相同、又在同一气候区,根据交叉定年原理与长序列的树木年轮年表进行比较,就可以找到唯一的重合位置,从而确定该木材样本的绝对年代。

在温湿的欧洲地区,树轮基本没有缺失轮,常采用以上交叉定年方法。而在气候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树轮中丢轮较多,常采用美国的骨架定年方法,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二树轮年代学的分析方法

(一)交叉定年工作程序

在定年前,对所有的样本都应进行一次目估,进一步了解每一个样本年轮的走向、清晰程度、是否有结疤、病腐等,选取生长正常的部分定年,这不仅有利于假年轮、丢失年轮的确定和识别,定年准确,测量时不容易出错,而且在年轮分析时,如果有疑问,还便于回查。

交叉定年工作程序如下:

1 年轮的标记

将打磨好的样本,由髓心向树皮方向,每10年用自动铅笔画一个小点,每50年在垂直方向画两个小点,每100年在垂直方向画3个小点。

2 画骨架图

一般采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树木年轮研究实验室的交叉定年方法,即骨架示意图方法对树木年轮进行定年。该方法将树轮宽度序列中的窄轮作为序列之“骨”,识别后即以竖线的长短形式标注在坐标纸上。如果所视年轮比其两侧相邻的年轮相对愈窄,在坐标纸相应的年份位置上标注的竖线就愈长,而平均宽度的年轮不标出,以空白表示,极宽的年轮以字母W 标注。以此方法在坐标纸上标识出的窄轮分布型被看作是实际轮宽变化的“骨架”。每个样本画一个骨架图。

3 比较

首先对同一棵树上的两个树芯进行比较,是否窄轮重合,如果前一部分重合,后一部分不重合,那么,往后移动一个或几个年轮后,骨架又重合,说明有可能缺轮,要回到显微镜下重新确认。确定好后再与另一个样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直到所有的样本的年轮数量准确无误为止。

4 年代的确定

对于活树的样芯,最外层年轮的年代是已知的,由于前面几步定年准确无误,那么每个年轮的生长年代就能准确定年。

如果古木样本的年轮骨架与现代样本的年轮骨架重叠,那么每个年轮的生长年代也就能确定了。

这里值的注意的是样本最后一年的确定的依据是树轮的解剖学特征。比如:如果样芯是2005年春季、夏季采集的,树木已经开始生长,在显微镜下,最后一个完整轮与树皮之间看到颜色浅的针叶树种的管胞或阔叶树种的导管,这说明测量的最后一个年轮就是树木砍伐年代的前一年或者是取样年代的前一年,也就是2004年。如果样芯是2005年秋季到冬季采集的,树木已经停止生长,在显微镜下,最后一个完整轮与树皮之间只有颜色深的晚材细胞,说明测量的最后一个年轮就是树木砍伐年代或者是取样的年代,即2005年。

对于考古样本,知道最外层的年轮是否是砍伐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道了砍伐年代,就可以确定遗址的年代。

遗憾的是考古遗址中发掘出的木材经常表面腐烂,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年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有把握地说,树木死于或砍伐于最外层年轮的年代之后。

那么,如何确定遗址的年代呢?

第一种情况:如果确定了绝对年代的样本有树皮,就可以根据木材最外层年轮的年代,至少可以卡定这个遗存的上限,也就是说该遗址的年代不早于木材最外层年轮的年代,如果木材是现伐现用的,那么,遗存的年代就能确定。

第二种情况:如果一个遗址中多数样本结束于同一年,说明这些样本外层木质部没有腐烂,因为不可能多数样本腐烂掉同样的年轮数,这种情况也可以卡定这个遗存的上限。如果木材是现伐现用的,那么,遗存的年代就能确定。

第三种情况:如果样本外边木质部发现有虫孔,说明最外层一个年轮接近树皮。因为虫子一般蛀新形成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些虫子侵蚀刚砍伐的树、弱树或由于其他原因死亡的树的树皮。虫子侵蚀的年轮深度通常只有几个年轮,因此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最外层的年轮靠近砍伐年。这种样本的最外层年轮的年代与遗址的年代接近。

第四种情况:样本存在部分边材,可以根据边材与心材的关系确定边材损失了多少年轮,估计靠近树皮的年轮的年代。这种样本估计的最外层年轮的年代与遗址的年代接近。

第五种情况:样本只有心材,这种样本就难判定木质部损失了多少个年轮,这种样本最外层年轮的年代与遗址的年代相差较大。

(二)样本的测量

样本年代确定后,用德国福兰克林(Frank Rinn)公司生产的LINTAB树轮宽度测量仪测量,该系统测量精度为0.01毫米。或者用美国生产的University Model 4树轮宽度测量仪测量轮宽,精度为0.01 mm。

(三)树木年轮年表的建立

在建立树木年轮年表之前,首先用专门用于检查样芯或树盘定年和轮宽量测值的COFECHA计算机程序或用Gleichl?ufigkeit统计量检查测量的树轮宽度值的准确性,利用ARSTAN软件建立树轮宽度指数序列。

三取样方法

树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获得适当的木材样本。样本来源很广,从年代来说,可以是现代的、古代的;从性质来说可能是艺术的,考古发掘的和亚化石的。从形状来说可能是圆盘或楔形或长条形或树芯。另外,可能是干的样本,也可能是湿的样本。

(一)活树样本的采集

活树样本取样,最好遵循下面的原则:选择受人为影响小;受一个气候因素制约,如温度或者降雨;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条件较差的林缘木和孤立木;高寒地区和高海拔的森林上限的树木样本。

为了保证树木受到最小的伤害,采样时,采用较细的(直径为4.3 mm)生长锥对活树进行样芯采样。取到的样芯放置在纸吸管或塑料吸管内,并在吸管上用油性笔标注代码。纸吸管的优点在于可使样芯中的水分充分挥发以避免样芯发霉,又可对样芯起保护作用。若采用塑料吸管放置样芯,则须在管壁上剪出若干小孔,以便于样芯中的水分挥发。

(二)古木样本的采集

凡是年轮数在100轮以上的木材甚至木炭和化石木都可以作为树轮分析的样本。对于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古木,用油锯采集树盘,对于那些需要保存结构,不易锯树盘的,可以采集木材钻心。树盘是最好的树轮分析样本,在一般情况下,取2~3cm厚的树盘。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原木尚有保存完好的树皮,或有完整边材的木材,取样时一定要注意保存,另外不要在主干有侧枝的部位取树盘,因为此处年轮极不规则。如果运输不方便也可取楔形样本,即树干横切面上选择年轮比较规则,年轮不是太窄的部位,取原盘的1/4或1/8,这是因为如果年轮太窄,容易产生不连续生长轮或断轮。在取树盘之前,可以利用手持放大镜初步观察一下样本的质量。当观察样本时,标本的观察面向着光线,如果表面涂一层水,利用光的折射,观看更清楚,同时要注意方向,必须把木材标本近树皮的一边向外,把近髓心的一边靠近身边,即以射线垂直于胸前,而不要倒过来看,更不要以射线平行胸前来观察。如果考古遗址有木炭,那么可以把木炭样本用棉花包裹起来,或浸在聚乙二醇(碳蜡)溶液中保存。如果考古发掘的木材湿而软,要用塑料布包裹起来,或冷冻起来。

样本的数量越多越好,这是因为在交叉定年中,可以排除由于假生长轮和不连续生长轮造成的数据偏差。而且,大样本量对最后的统计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取大量样本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因此,如果出土大量原木,最好在带有树皮和边材明显的木材上取样,样本数为30个。如果出土较少木材,最好每个木材取一个样本,甚至一个木材上取2个样本。采集样本的同时要对样本进行编号和纪录。我们取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样本的年代,而且要尽可能地了解当时的环境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样本的编号和记录是至关重要的。样本的编号最好与考古发掘的编号一致。样本记录应记录采样地点、样本代号、树种、样本在遗址中的位置(包括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采样人、采样日期、样本发现的原因(发掘、建筑、道路)等。还应绘制取样地点平面图、描绘样本与其它物体的空间联系,根据共存遗物推断样本的可能的年代,最好附拍摄照片。总之,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关样本的信息,以便对树轮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样本登记表要和样本上的记录一致。

以上从树木年轮定年的原理、分析和采样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与多学科专家共同合作,建立更长的年轮年表。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只有完成了能延伸到史前的树轮年表,才可以在多个方面利用其精确定年的潜力,对考古遗址进行定年,而且,还可以准确了解什么年代人们做什么事情,开始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能利用精确定年的木头进行同位素、元素和其他分析,对14C年代进行校正。

注释

[1] Sutton M. Q., Arkush B. S.. Archaeological Laboratory Methods, An Introduction. Kendail / Hunt Publishing, 1996, pp295

[2] Marvin A.S., Terah L.S.. An Introduction to Tree-Ring Dat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3]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Eckstein D..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dendrochronology in Germany.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dendrochronological symposium. Nara,

Japan.February18-19,2000.1-6

[5] 王树芝:《树木年代学研究进展》,《考古》2001年第7期,47-54页。

[6] 马利民、胡振国:《干旱区树轮年代学研究中的交叉定年技术》,《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第24卷第3期。

[7] 邵雪梅、方修琦、刘洪滨、黄磊:《柴达木东缘山地千年祁连圆柏年轮定年分析》,《地理学报》2003年第58卷第1期。

[8] Holmes R. L.. Computer-assisted quality control in tree-ring dating and measurement. Tree-Ring Bulletin 43, 69-75,1983.

[9] Cook E. R., Holmes R. L.. Guide for computer program ARSTAN. In: Grissino-Mayer H. D., Holmes R. L., Fritts F. C.. The International Tree-Ring Data Bank program library version 2.0 user’s manual, pp. 75-87.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Arizona, 1996.

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树木年轮定年原理、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定年是考古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在考古领域有许多断代测年方法,而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到某个季节。树轮年代学(Dendrochronology),也叫树轮定年(Tree–ring Dating),是对树木年轮年代序列的研究,科学的树轮年代学是美国的天文学者道格拉斯(Douglass)博士于二十世纪初研究建立起来的。他用树轮定年法测定了印第安人遗址中残留树木的树轮,明确了遗址的年代,于是这种方法在美国的史前年代学研究中得以确立。自从科学的树轮年代学建立以来,树轮年代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建立长序列的年轮年表方面,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长度的年表,其中有两条长序列的年轮年表,一条是利用美国西南部考古遗址出土的木材样本,构建了这一地区的史前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上万年的刺果松(Pinus aristata)年轮年表,另一条是德国建立了不间断的可延续到整个全新世的10430年的栎树(Quercus)年轮年表。利用长序列年轮年表不但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进行了定年,对古建、古美术的木材样本进行定年,而且对14C年代进行了校正,推测过去一些事件的年代,河流的改道,推测过去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聚落的居住史和建筑史等。总之,在考古学领域,树轮年代学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利用树木年轮分析判定过去人类文化遗存的年代,另一方面是对过去气候(包括温度、降水)和环境进行重建和研究。因此,为了尽快地建立长序列的年轮年表,有必要对树轮年代学的原理、分析方法和取样方法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使考古工作者了解和掌握,以便取到比较理想的木材样本。 一树轮年代学的原理 树木树干的形成层每年都有生长活动,春季形成层细胞分裂快,个大壁薄,在材质上表现疏松而色浅,称为春材;由夏季到秋季,形成层的活动渐次减低,细胞分裂和生长渐慢,个小壁厚,材质上致密而色深称为秋材。树木的年轮,就是树干横截面上木质疏密相间的同心圆圈。每一个年轮的宽度包括当年的春材和秋材。多数温带树种一年形成一个年轮,因此年轮的数目表示树龄的多少,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干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内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规律是一致的。如果一段树干内层的一段年轮图谱同另一段树干外层的年轮图谱一致,就说明二者有过共同的生长期,生长年代能够相互衔接。如果我们以现生立木或已知砍伐年代的树木样本为时间基点,年代早一些的样本与之有一部分年轮图谱重叠,他们就可以衔接,就这样一直能衔接下去,甚至可以衔接到远古时期,这样就可以建立长序列的树木年轮年表。 一旦建立了长序列的树木年轮年表,就可以对未知年代的木材进行分析和定年了。假如从考古遗存中取到木材样本,首先对该木材样本进行树轮分析,建立该木材样本的树轮图谱,如果该木材样本与已建立的合成年轮年表的木材树种相同、又在同一气候区,根据交叉定年原理与长序列的树木年轮年表进行比较,就可以找到唯一的重合位置,从而确定该木材样本的绝对年代。 在温湿的欧洲地区,树轮基本没有缺失轮,常采用以上交叉定年方法。而在气候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树轮中丢轮较多,常采用美国的骨架定年方法,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二树轮年代学的分析方法 (一)交叉定年工作程序 在定年前,对所有的样本都应进行一次目估,进一步了解每一个样本年轮的走向、清晰程度、是否有结疤、病腐等,选取生长正常的部分定年,这不仅有利于假年轮、丢失年轮的确定和识别,定年准确,测量时不容易出错,而且在年轮分析时,如果有疑问,还便于回查。 交叉定年工作程序如下: 1 年轮的标记 将打磨好的样本,由髓心向树皮方向,每10年用自动铅笔画一个小点,每50年在垂直方向画两个小点,每100年在垂直方向画3个小点。

城市树木年龄分析

装订线实验名称:___城市树木年龄分析_____实验类型:__分析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年轮的观察,体会树木年轮是生长的轨迹以及时间上和空间上记录了树木对环境的响应的具体含义。 2、锻炼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 3、学习并掌握年轮钻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树木的径向生长是构成木材(即次生木质部)主要的生长过程,由于不同的环境其生长过程不同,每年的生长量也有变化。 一个年轮,代表着树木经历了所生长环境的一个周期的变化,通常气候是一年一个变化周期,所以年轮也就代表着一年中生长的情况。根据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树木的年龄,用来考查森林的年代。不过,由于形成层有节奏的活动,有时在一年内也有可以产生几个年轮的,这叫假年轮。像柑属类植物,一年可产生3个年轮。所以,由年轮计算出来的树木年龄,只能是一个近似的数字年轮不仅可用来计算树木的年龄,从年轮的宽窄,还可以了解树木的经历以及树木与当时当地环境气候的关系。在优越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得好,木质部增加得多,年轮也就较宽;反之年轮就窄。比如,树木最初的年轮一般比较宽,这表示那时它年轻力壮,生长力强;有时一棵树在出现了很多窄的年轮以后,突然出现有宽的年轮,这表明在年轮宽的那几年,环境气候适宜,对树木生长有利。另外,还有偏心的年轮,那就说明树木两边环境不同,通常在北半球朝南的一面较朝北的一面温暖,所以朝南的一面年轮较宽。 年轮分析的意义: ①树木年轮是生长的轨迹, 也是环境的高分辨记录 ②时间上和空间上记录了树木对环境的响应(降水、温度、光照、大气成分、其他因子) ③污染的指示者 ④年轮分析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实验通过年轮钻采集树木年轮芯,利用软件测量年轮的宽度,确定年轮宽度的时间序列。 查阅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与气候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 信封,刻度尺,年轮钻,相机,扫描仪,笔记本,棉签,标签纸等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确定目标树木位置,选取标志性建筑物做参照 2、观察树木生长情况

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CJ/T313-2009)(代替CJ/T3039-1995) 生活垃圾采样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调查和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13煤的热值测定方法 CJ/T96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的测定灼烧法 CJ/T97城市生活垃圾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阱比色法 CJ/T98城市生活垃圾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99城市生活垃圾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CJ/T100城市生活垃圾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101城市生活垃圾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J/T102城市生活垃圾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CJ/T103城市生活垃圾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法 CJ/T104城市生活垃圾全磷的测定偏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CJ/T105城市生活垃圾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CJ/T280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 CJJ/T65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CJJ/T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活垃圾流节点domestic waste logistic nodes 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转运、运输和处理物流线路的交汇点。 3.2采样点sampling place 在确定的时间内选定的采集生活垃圾样品的地点。 3.3一次样品first-degree sample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选、破碎、缩分后得到的样品。用于物理组分和含水量等分析。 3.4二次样品second-degree sample 对已完成生活垃圾物理组分和含水量分析的一次样品的各个物理组分进行缩分、粉碎、研磨、混配后得到的样品。用于生活垃圾可燃物、灰分、热值和化学成分等项目分析。 3.5混合样mixed sample 将生活垃圾烘干后的各成分按其干基百分比混合,经粉碎后所制备的二次样品。 3.6合成样synthetic sample 将生活垃圾烘干后的各成分粉碎,按其干基百分比混合所制备的二次样品。 3.7可燃物combustible 生活垃圾经800℃~850℃高温燃烧、灰化冷却里所减少的重量。 3.8灰分residue 生活垃圾经800℃~850 ℃高温燃烧、灰化冷却后的残留物。 4样品的采集

大树的年轮—作文

大树的年轮 家的后院有一棵挺拔高大的树,每逢夏天它都会长出一 树圆圆的绿荫来遮护我和家人,而每每置身于大树的绿荫下,我就会想起另一棵树,一棵历经风雨剥蚀永远巍然屹立的大树,她的年轮圈出了一方土地的沧桑变迁,圈出了一个家园 的悲欢离合,圈出了一个民族的奋起振兴。这棵大树便是我 的祖国。 在那风雨如磐、神州陆沉的岁月里,狂风骤雨就像万千 头野兽在草木藏菠的原野肆意横行,浊浪排空的黄河水在阴 风怒号的秋风里呜咽着荒凉而凄苦的歌。大树因此而呻吟, 因此而挣扎。但是大树的枝叶早在《诗经》里就有与子同仇 的气概,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汇成流淌的河。这河,到近代, 从林则徐的脖颈流出,从秋瑾的心脏流出,从方志敏的血管 流出,从江姐的指尖流出,浇灌着大树,润饰着一年又一年。经过一次次血的汇聚,泪的凝结,爱的滋润,饱经风箱的大 树终于在伤残中挺直腰身,从伤痕中伸出腾飞的翅膀。从周 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长出来的大树,用千万年的艰辛磨练, 开凿了一个世界上永不枯竭的泉眼,这个泉眼流出爱,流出恨,流出伤悲,流出欢喜,更流出坚韧,流出不屈,年轮便 一圈一圈、一年一年记下坚贞,记下豪迈,记下雄壮。

在大树那些雄奇瑰丽的传说里,有个叫夸父的人用生命 执著地追逐太阳,临死还要扔出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为后 人留下绿荫和花果。大树的枝叶都是夸父的后代,有着和夸 父一样的深情与坚强。他们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也有乘风破浪开创未来的风发意气。在一个晴朗的秋天,一声湘音浓厚振奋人心地宣告昭示了一卿咖越脚份砰娜木民 族的崛起。从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滋养树杆 的雄壮,让年轮记下了一次次辉煌。从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 升起到黄洋界上国敬的响彻,从在联合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到 奥运会上健儿们一次又一次夺冠,从演藏公路的编蜂到大京 九的开通,从人造卫星升空到核能发电大树始终用事实和成 绩证明:她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概和能力。长城内外犷,大澳风沙时起时落,大江南拨,戈矛古兴衰无尽无休、但黄 沙遮不住铜技铁特尹浪花淘不尽壮志未州盈访。 蓝翅鸟从天际惊过;同样是分个明媚的秋天,一我用雌 抽拍依数着大树的年轮,俄想点燃于万支蜡热,支支幻化为 闪亮的尾负在天际灼目了再灼目。有人说祖国像三峡绝璧的 找道玉中断两又开凿,有人说祖国像出土的青栩和肉奋报结 智慈也择结农梅芬而我扩总以为祖国是一棵永不倒伏永远慈 笼的大树、树的狂滚必班我的血脉我钓骨胳,一而我则想用 横腔的热血和真情,、融人她明晰而久远的年轮。

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红外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的方法确认报告 1. 目的 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食业油烟中的油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职责 2.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 2.2 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结果和方法确认报告。 3.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 3.1 本方法适用于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方法执行。 3.2 本方法依据标准GB 18483-2001附录A执行。 4. 方法原理 将收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筒中,在实验室中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清洗,移入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 5. 仪器和试剂 5.1 仪器 5.1.1华夏科创OIL460红外分光光度计,配有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5.1.2超声清洗器; 5.1.3容量瓶:50ml、25ml;

5.2 试剂 5.2.1 四氯化碳:天津傲然精细化工研究所,环保专用试剂; 5.2.2标准油:高温回流食用花生油(在500ml三颈瓶中加入300ml的食用油,插入量程为500℃的温度计,先控制温度于120℃,敞口加热30min,然后在其正上方安装一冷凝管,升温至300℃,回流2小时,即得标准油)。 5.2.3油标准贮备液(20g/L):准确称取标准油1.0000g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得标准贮备液(20g/L)。 5.2.4油标准使用液(400mg/L):取标准贮备液1.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得标准标准使用(400mg/L)。 6. 方法操作步骤 6.1 样品处理: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浸泡聚四氟乙烯杯中的采样滤筒,盖上并旋紧杯盖后,将杯置于超声器上清洗5min,将清洗液倒入25ml比色管中,再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清洗滤筒2次,将清洗液一并转入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即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置于4cm比色皿中,即可进行红外分光试验。 6.2 标准系列的配制:从油标准使用液(5.2.5)中依次取0、1、2、4、6、8ml 分别置于6只50ml容量瓶中,用四氯化碳(5.2.1)稀释至刻度。 6.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溶液。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吸光度值后,由此标准曲线得样品中油的含量。 7. 方法验证实验 7.1 绘制标准曲线 7.1.1 标准系列的配制 取50ml容量瓶,用油标准使用液(5.2.5)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

数据采集及分析试验指导书

《数据采集及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采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熟悉信号采样过程,并通过本实验观察欠采样时信号频谱的混迭现象,了解采样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掌握采样频率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模拟信号经过(A/D) 变换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采样,信号采样后其频谱产生了周期延拓,每隔一个采样频率fs,重复出现一次。为保证采样后信号的频谱形状不失真,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份的两倍,这称之为采样定理。 a) 正常采样b)欠采样 图1.1 采样信号的频混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信号进行采样时,满足了采样定理,只能保证不发生频率混叠,对信号的频谱作逆傅立叶变换时,可以完全变换为原时域采样信号,而不能保证此时的采样信号能真实地反映原信号。工程实际中采样频率通常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3到5倍。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 n台 2. 实验软件 1套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 启动计算机。 2. 启动实验软件。

图1.2 采样定理实验 3. . 点击"采样定理"实验中的"正弦波"按钮,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选择不同的采样抽取率,分析和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4. 点击"采样定理"实验中的"方波"按钮,产生方波信号,然后选择不同的采样抽取率,分析和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5. 点击"采样定理"实验中的"三角波"按钮,产生三角波信号,然后选择不同的采样抽取率,分析和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 按实验步骤附上相应的信号波形和频谱曲线,说明采样频率的变化对信号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总结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在实际测量中采样频率通常要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3到5倍?

抽样与分析方法

47 第5章 抽样与分析方法 抽样与分析方法 抽样 抽样方案应当符合科学公认的原则和流程。 分析 应当使用科学界个人的原则和流程制定和验证实验室方法15。在选择方法时, 还应当考虑到实际的可行性,应当参照日常使用中可靠且可行的方法。应当对饲 料和饲料组分进行常规的实验室分析,保证具有所使用方法的分析能力并保持适 当的记录。16 来源:良好动物饲养规范法典(CAC/RCP 54–2004)。

48

49 前言 确定抽样程序设计和执行的重要因素包括样品大小、组分的多样性、实验精确度、检验成本以及饲料组分的价值。因此,在确定抽样程序时需要考虑取样的目的、对样本的实验分析以及组分与成品的特征。 抽样方案应当符合科学公认的原则和程序。应按照科学公认的原则开发实验室方法,并进行验证。 抽样程序取决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运输和取样设备的性质。应预先了解产品数据和抽样资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抽样程序。 采用国际认可的抽样方法可保证标准化的管理和技术方法,并方便解释各批次或交付物的分析结果。 抽样准则 如果要制定将采用的抽样程序,应明确抽样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目标例子: ?交付物的接受接受性; ?交付批次的测试; ?原料控制; ?半成品控制; ?成品控制; ?不合格品的发布; ?留样获取; ?法律纠纷; ?实验室间试验; ?分析方法验证; ?控制措施验证; 抽样应在一个良好的区域中进行,以避免抽样中存在的困难,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能使实验室分析正确执行,还应为抽样者和环境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健康预防措施。 负责抽样活动的人员应按照适用的程序进行培训,并对抽样产品、抽样过程中所用工具、抽样环境的适合性和清洁程度以及防止样品收到污染或变质的样品储存容器等具备必要的知识。抽样过程和设备 执行抽样程序,需要提供下列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开口的袋、包、桶、圆桶、储存箱、货车等;?可反复开合的容器; ?样品已经移除的标贴; ?样品的储存、保留和保藏; ?储存和留样容器贴标; ?进行化学和微生物分析需要的抽样预防措施。 所有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均应是惰性的,使用前后需要进行清洁。同样在抽样前因考虑对抽样容器进行清洁。 饲料工业使用组合工具收集样品。卡车散装运货或铁路运输的谷物或豆饼粕的样本采集通常使用手持式采样管。如果需要采集谷物的不同部位,可以将散装容器分层采集多个样品。槽式穿刺谷物采样器可以从谷物、豆粕或成品饲料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穿刺杆必需足够长,至少应插到饲料的深处。官方谷物样本的抽取使用直径为4.13cm的穿刺杆,穿刺杆有两个管组成,其中一个套在另外一个管中。内管被间隔成若干段,这样每段收集不同深度的样品,从而检查货仓内不同深度的谷物质量的均匀性。在谷物由运输车辆转移到谷仓之前,需要将内管中取得的样品放在油布或槽中进行检查,所以该过程劳动强度较大。敞开式谷物取样杆内管没有隔开,可以用于包括谷物在内的饲料样品采集。采样器的样本从操作端到处,样品到处后会混合在一起,因此难以很好地目测不同深度样品间的差异。敞开式螺旋取样杆内管槽盖的设计是旋转打开的,通过旋转先打开内管槽的底部,依次旋开至顶部。这种取样器能够确保均匀取样,代表性强。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由这种取样杆得到的样品反而更不理想,当内管的旋转方向相反时,得到的样品大部分来自于杆的顶部。穿刺杆以与垂直面10°角方向插入谷物或饲料组分中,槽面向上且完全封闭。使用10°斜角是为了形成一个采样的截面。在穿刺杆插入过程中,内管槽必需始终处于闭合状态,直到穿刺槽的末端深入到它要到达的位置。如果在穿刺杆插入谷物是打

2018届广州市零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综地理

2018届广州市零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综地理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文综地理试题 长期以来加拿大在吸引汽车投资方面一直落后于美国。而在2017年11月,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投资兴建电动客车厂后,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宣布,计划在加拿大汽车工业基地安大略省(位置如下图所示)新建电动卡车厂,技术和零配件均来自中国国内。据此完成1~3题。 1.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吸引比亚迪公司投资建厂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A.税收政策优惠大 B.劳动力充足廉价 C.产业协作条件好 D.当地人购买力强 2.新厂在加拿大首选落户安大略省,是因为该省

C.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5.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6.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岩石主要由 A.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C.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D.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8.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 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据此完成9~11题。 9.该省东部、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10.造成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的直接因素是A.地温 B.积雪 C.植

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地理

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2017.12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期以来加拿大在吸引汽车投资方面一直落后于美国。而在2017年11月,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投资兴建电动客车厂后,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宣布,计划在加拿大汽车工业基地安大略省(位置如下图所示)新建电动卡车厂,技术和零配件均来自中国国内。据此完成1~3题。 1.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吸引比亚迪公司投资建厂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A.税收政策优惠大 B.劳动力充足廉价 C.产业协作条件好 D.当地人购买力强 2.新厂在加拿大首选落户安大略省,是因为该省 A.气候干旱,太阳能丰富 B.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廉 C.科研院校多,技术先进 D.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 3.为加拿大设计的电动卡车最应突出 A.爬坡能力 B.涉水能力 C.防震能力 D.抗寒能力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5.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6.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树木年轮法

树木年轮法 树木年轮断代法(Dendrochronology),简称树轮纪年法,是20世纪由美国天文学者A.E. 道格拉斯(A. E.Donglass)建立的。1929年用于印第安人遗址的测定,使遗址的年代明确化。后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建筑学、美术史方面。 一树木年轮法的原理 树木年轮法的原理非常简单。树木每年春长秋止,并且在树干截面上形成疏密相间的圆 圈,称之为年轮。每年一轮(或二轮),树木截面上的年代数目代表该树的年龄。轮与轮间的距离为轮距,而轮距并非均等,它与当时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旺盛,轮距就宽,如果干旱少雨则轮就窄。而同一气候中同种树木的轮距及形状相似。如果一棵活树内层的一段年轮同死树的外层年轮谱一致,就说明死树是前一阶段生长的,两者可以衔接起来。死树又可以同更老的死树衔接,依次类推,衔接不同时间段轮距就可建立这一地区的主年轮序列(又称标准轮距序列、树木合成年轮表)。要说明的是,树木合成年轮表同一气候区内,由同一树种的树木年轮图谱衔接而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八千年来的标准序列,显然是用“互接”的办法完成。欧洲有些国家,建立了本地区某些年代范围内的标准序列。从实践来看,以该法测定的标准序列年谱和日历吻合。用考古发现的木头样品的年轮谱(只要其年轮数超过60-70圈)与建起的主年轮序列表对照,就可判定其生、死绝对年代,精确度可达数年之差。值得注意的是,树种的选取须满足标准年轮产生的条件,即一个生长季只增加一个年轮,且对限制生长因素敏感,最好选取寿命较长、分布较广的树种。美国选择松科针叶常绿树种,欧洲选择栎树,我国则选取柏树。采集时,视情况或采集木材圆盘,或采集木材钻心。接着用磨光机或砂纸打磨、擦磨样品,使其表面光滑。最后,用树轮测年系统进行测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使用的是LINTAB树轮测量系统,由双目体视显微镜、水平移动平台和计算机组成。操作时,先将体视显微镜中一个带十字的目镜十字线对准要测的年轮,用手摇动手柄,使活动平台水平移动来带动平台上的样品移动,移动至十字线对准要测量的下一个年轮,按鼠标左键,如此这段水平距离由传感器转换为相当于这个年轮宽度的信号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记录、保存年轮宽度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就显示出年轮图谱。将所获的年轮图谱与已建立的标准图谱相比较,便可断定其年代。该单位对河北磁县湾漳墓木材进行了树轮分析,建立了该墓中柏木的177年的浮动年轮年表。 二、树轮纪年校正法 树轮纪年法除了判定年代外,还可以对14C法进行校正。14C法的测年并非日历年代,而树轮校正曲线就是把14C年代转变为日历年代的重要工具。树木年轮每年生长一轮,其14C放射性水平反映了当年大气CO2放射性水平,用数年轮方法得出年轮生长年代是很可靠的。因此若测出某个树木年轮的14C年代,就可以对14C年代进行校正。这样依次测定即可建立14C年代与树轮年代相应于日历年代的对照表,也就是说,测出树轮的14C年代,与高精度的树轮校正曲线相匹配拟合,就可确定其年代。将全部数据作统计处理,可作出校正曲线或校正表,图中树轮的14C 年代为纵坐标,横坐标为树轮生长的年代即日历年代,曲线为14C年代—树轮年代的校正曲线。由于各种原因如太阳活动、地磁场变化的影响,树轮校正曲线是一条有许多扭摆波动的不规则曲线。目前已可校正8000年以内的14C年代,1993年,高精度校正曲线的年代上限可推到距今10000年;迄今已积累近1200对以上的对照数据。我国不少考古发掘报告后都附有14C和树轮校正数据表。树轮纪年法精确度很高,甚至误差可到一、二年,但也有一些问题。首先为建立标准序列,研究人员得付出若干年的艰苦劳动。其次,国际上通行以美国高山生长的刺果松轮标准序列,目前衔接到8千多年前,其研究范围受限制。另外这个树轮测量是否能通行于全世界,目前仍无统一方法。还有,对伪年轮或缺年轮的识别、树种的挑选、轮距序列的互校以及某些树木的特殊生长环境和气候的影响等,会造成一定误差。

城市树木年龄与生产力的关系(1)

城市树木年龄与生产力的关系 包慕霞1,潘卓2,陈佳意1,陈天琦 1 (浙江大学2010级1.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2.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摘要】:树木的径向生长是构成木材(即次生木质部)主要的生长过程,由于不同的环境其生长过程不同,每年的生长量也有变化。本次实验通过仪器和软件测量年轮的宽度,进行交叉定年,来研究城市环境下树木的年均径增量和年龄。同时,树木年轮分析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历史气候数据的比照,来研究树木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关键词】:广玉兰年轮生长环境气候 1.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 1.1.实验材料 校园内的胸径在10 cm以上的乔木(广玉兰),按照不同绿化类型分组 1.2.实验设备 ①像机 ②年龄钻 ③扫描仪、生物显微镜 ④棉签 ⑤尺、钉 ⑥记录本、标签纸 ⑦信封 1.3.实验试剂 ①水 2.实验方法 2.1.选定测量的树木,记下树种; 2.2.观察树木生长情况,测量胸径,基径,株高; 2.2.1. 生长情况:有无损伤,病虫害,树冠盖度等; 2.2.2. 比例尺法测量胸径(离地1.3 m处树干的直径),基径(与地面相邻处的树干的 直径); 2.3.拍照:在1.3m的高度贴上标签后,保持相继镜头与平面垂直,并尽量使目标占满镜 头视野,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照一张,记录镜头与目标的水平距离; 2.4.用年龄钻取年龄芯(注意先受训练!);

2.4.1. 应从向阳、背阳两个方向取样,并上下距离尽量靠近; 2.4.2. 将仪器组装好,用胸口顶住助推器,进行旋转; 2.4. 3. 先轻力旋转手柄,将表皮打穿后,取下钻头,将钻头擦净(最好用棉签),防止 树皮的颜色影响年轮识别。再从露在最外面的韧皮部开始钻起,用力顶住助推 器,即可钻入; 2. 4.4. 取样长度过树心3 cm (对后面树心的确定非常重要)后,将取样器插入,插到 底,并将钻头转出,少待钻头冷却后,借助助推器拔出样品。记录样品的极性、 装入封口袋,贴标签写明采样地点、日期及树木生长情况,低温、干燥保存; 2.4. 5. 在离地15cm 的地方,由南向北钉入标记钉,以便下次测量; 2.5. 处理年龄芯; 2.5.1. 用粗细两种砂纸(细的水砂纸应浸润后打磨),打磨相邻两面; 2.5.2. 在一定湿度下(年轮最清晰时)将年龄芯与标签纸一起扫描,扫描完毕,立即 装入纸袋,干燥皿保存; 2.5. 3. 测量树轮宽度,应注意要量取的是年轮线间的垂直距离。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广玉兰不同方向年轮宽度比较 表1. 我组广玉兰不同方向年轮宽度 广玉兰 年轮宽(mm)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南北 测量值 6 8.6 8.7 10.2 9.8 9.2 10.8 13 11.9 7.8 5.9 4.5 真实值 5.7 8.2 8.3 9.7 9.3 8.7 10.3 12.4 11.3 7.4 5.6 4.3 东西 测量值 18.5 15.1 14.8 12.7 11.1 11.1 9.8 5.9 15.6 7.6 8.5 真实值 17.6 14.3 14.1 12.1 10.5 10.5 9.3 5.6 14.8 7.2 8.1

《树的年轮》中班科学教案

《树的年轮》中班科学教案 活动意图: 树在孩子眼里只是些实物,许多幼儿不知道怎样了解树的年龄,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让中班孩子对树年轮有正确认识,了解树年轮的特征、用途,激发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对树木年轮产生兴趣。 2、了解年轮作用及形成。 3、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树一段(分切成20小片)、松树枝若干。 2、投影仪。 3、年轮生成的课件、《祝你生日快乐》和《小松树》的课件。 4、每个幼儿一个小袋,内有一颗小松树,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课件歌曲:《小松树》 2、出示实物松树怎样知道松树活了多少岁?

二、幼儿探索 (一)探索观察树干外部特征 1、每人发放一段树干。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树干长什么模样?” 树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闻一闻,树干是什么味道? 和小朋友交换树干,再观察。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年轮的特征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教师把一段年轮清晰的树干放到投影以上) 1、这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2、它叫什么名字? 年轮有什么作用? 年轮怎样数? 3、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①出示泡沫:树干是由细胞构成的,就像泡沫,每一个豆豆就是一个细胞,他们挤在一起,就形成了树干。 ②教师粘贴不同颜色的泡沫豆豆:“春天来了,天暖和了,细胞们分裂的多,颜色就浅,长得宽:冬天来了,天冷了,营养少细胞们就分裂的少,颜色就深,长得也窄。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年轮。

③观看年轮生成的课件。 (三)了解树木的作用,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树长大了,有什么用处? 一起数一数手中的树干,刚才那棵松树的年轮。(40岁) 三、给大树送礼物知道了树的年龄,我们来给它过生日,做个漂亮的生日礼物。我这有好多的小松树,请小朋友们画上年轮。画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松树是几岁。 (教师给松树复原)幼儿全部画完,放到松树边的桌子上,并说“生日快乐”。 播放课件《生日快乐》活动延伸: 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年轮的。 活动反思: 活动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等,使幼儿自主动脑、动手去探究年轮的秘密,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从而能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口语表达上,平翘舌音有个别幼儿的没咬准。

如何根据树木年轮判断气候

如何根据树木年轮判断气候 1、关于树的年轮的地理问题!! 把树木锯倒以后,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树墩的横断面上,有一圈圈色泽不一、大大小小的同心环纹。这些同心环纹就是 “年轮”。年轮由形成层每年的活动而产生。春天,气候温和、雨量 充沛,对树木的生长有利,这时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新产生的细胞 大而明显,导管又大又多,因此,木材就显得颜色淡,质地松软。入 夏以后,随着气温增高、雨量减少;特别是到了秋天,天气渐冷,雨 量更少,形成层活动减弱,分裂出的细胞形状小,加上细胞壁厚、导 管又少,木材显得致密而坚硬,颜色也深。树木内的细胞和导管每年 重复一次由大到小,材质由松到密的变化,从而就形成了色泽、质地 不同的一圈圈环纹——年轮。 一个年轮,代表着树木经历了所生长环境的一个周期的变化,通 常气候是一年一个变化周期,所以年轮也就代表着一年中生长的情况。根据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树木的年龄,用来考查森林的年代。不过,由于形成层有节奏的活动,有时在一年内也有可以产生几个年轮的, 这叫假年轮。像柑属类植物,一年可产生3 个年轮。所以,由年轮计 算出来的树木年龄,只能是一个近似的数字。年轮不仅可用来计算树 木的年龄,从年轮的宽窄,还可以了解树木的经历以及树木与当时当 地环境气候的关系。 在优越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得好,木质部增加得多,年轮也 就较宽;反之年轮就窄。比如,树木最初的年轮一般比较宽,这表示 那时它年轻力壮,生长力强;有时一棵树在出现了很多窄的年轮以后,突然出现有宽的年轮,这表明在年轮宽的那几年,环境气候适宜,对 树木生长有利。另外,还有偏心的年轮,那就说明树木两边环境不同,通常在北半球朝南的一面较朝北的一面温暖,所以朝南的一面年轮较宽。地球上气温冷暖的变化,大致有一个200 年一循环的周期。通过 对1900~1960年间年轮变化的研究,发现在200年的大周期内,还存 在33年、72年、92年、111 年的气候变化小周期,它们大多是11~

2018届广州市零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综地理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文综地理试题 长期以来加拿大在吸引汽车投资方面一直落后于美国。而在2017年11月,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投资兴建电动客车厂后,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公司宣布,计划在加拿大汽车工业基地安大略省(位置如下图所示)新建电动卡车厂,技术和零配件均来自中国国内。据此完成1~3题。 1.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吸引比亚迪公司投资建厂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A.税收政策优惠大 B.劳动力充足廉价 C.产业协作条件好 D.当地人购买力强 2.新厂在加拿大首选落户安大略省,是因为该省 A.气候干旱,太阳能丰富 B.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廉 C.科研院校多,技术先进 D.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 3.为加拿大设计的电动卡车最应突出 A.爬坡能力 B.涉水能力 C.防震能力 D.抗寒能力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5.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6.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岩石主要由 A.流水携带泥沙固结形成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C.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D.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8.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近50年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北部的沼泽分别逐渐被耕地、林地取代。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气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气温变化与地面反射率有关,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地面反射率:林地<沼泽<水域<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同类土地的地面反射率冬季最高。据此完成9~11题。

VOC苏码罐采样和GC分析方法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 Ambient Air Using Summa Canister Sampling and Gas Chromatography (GC) Analysis Table 1A. Summary of Holding Times and Preservation Analytical Parameter a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 SUMMA? canisters b VOCs in tedlar bags Technical and Contract Holding Times Technical: 14 days from collection; Contract: 12 days from receipt at laboratory Technical: 48 hours from collection; Contract: 36 hours from receipt at laboratory Preservation Ambient temperature; at near atmospheric pressu Ambient temperature; at near atmospheric pressu a Individual target compounds are listed in Table 1B. b The laboratory must provide clean and certified 6-liter SUMMA? canisters with the manufacturer's serial number, or a unique perman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 attached. For clean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SUMMA? canisters,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Sections 7.3 and 11 of EPA Method TO-14. After cleaning and certification, the SUMMA canisters will be shipped to the field with a vacuum of < 50 mm TORR. One canister shall be designated as the trip blank for each SDG. Data Calculations and Reporting Units: Calculate and report the sample results as specified in the EPA Method TO-14. Perform sample quantitation using the response factor (RF) from the average response factors of the calibrated range. Report results for all target analytes in concentration units of parts per billion by volume (ppbv). Report tentatively identified compounds (TICs) with a response of <10% of the nearest internal standard. TIC values should be estimated in ppbv based on the response of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l standard.

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工作简报 2013年第13期总第13期2013年10月8日 北师大资源学院江源院长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2013年10月8日,应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学山地生态与资源保育中心主任——江源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10月8日上午10点,江源教授在生地楼312会议室和资环学院学院领导及各系主任进行了交流座谈。会议由副院长丁建丽教授主持,院党委书记李家新代表资环学院对江源院长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资环学院的基本情况。座谈会主要围绕新疆大学资环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合作交流及对口支援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丁院长介绍了新疆大学的“人才计划”实施情况,希望能够借此引进更多人才,同时提出希望与北师大资源学院在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导师互聘等方面展开合作。随后江源院长介绍了北师大资源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丁院长提出的合作模式表示赞同,她提出今后将在双方共同的学科领域与我院进行项目联合申报、联合培养学生,加深双方交流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江源教授来到学校研究生院316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树木年轮生态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江源教授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了树木年轮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概况。树木年轮学所考虑的问题、应用和发展方向。主要对树木年轮的采集、实验测定以及分析方法进行阐述。并以白杄和华北落叶松为例详尽地讲解树木年轮的研究工作。最后,江源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报告结束时,丁院长对报告做了总结,并对江源教授来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表示感谢。 江源院长的此次短期访问加强了我院与对口援建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交流,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这次精彩的学术报告,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热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