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修订版)

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修订版)
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修订版)

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张而形成的柔软团。是发生在内外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大多数病人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有关痔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是“性肛管垫”,是正常解剖的一部分,只有合并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

症状与体征:

①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②痔块脱垂:常是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以至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状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③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④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

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不适。

临床分期或分度:根据内痔病变程度可分为:

Ⅰ度:齿状线上仅可见有半球状以下隆起(早期内痔)。

Ⅱ度:齿状线上有半球状内痔结节,但无痔脱出(初期内痔)。

Ⅲ度:内痔呈球状膨胀,大便时内痔脱出肛外,可以自然还纳(中期内痔)。

Ⅳ度:内痔扩张到齿状线以下的肛管部分,大便时内痔脱出,需手法复法(后期内痔)。

检查方法:

1.直肠指诊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2.肛门镜检查 ?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有右前、右后与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以往认为原发性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与直肠右前、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垫呈“Y”字型裂沟分为3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

因。

3.吸引器检查 ?对中、晚期有痔脱出史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病人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2)局部用药治疗?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

(3)口服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治疗的药物。

(4)注射疗法?对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

(5)物理疗法?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较少用。

(6)胶圈套扎?套扎痔根部,阻断其血供以使痔脱落坏死;适用于II、III度内痔,对于巨大的内痔及纤维化内痔更适合。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瘘等;

(2)手术原则?通过手术使脱垂肛垫复位,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从而术后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能力;

(3)术前准备?内痔表面有溃疡、感染时,先行通便、温热水坐浴保守治疗,溃疡愈合后再手术;做肠道准备。

(4)手术方式①血栓性外痔剥离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者。②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③痔环切术(Whitehead术)?教科书上的经典术式,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④PPH手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为意大利Longo医生所创,1998年开始推广,主要适用于脱垂型III-IV度混合痔、环形痔,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的II 度内痔。PPH治疗脱垂痔的机理:环形切除直肠下端2~3厘米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即肛垫回位;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了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液供应,使术后痔体萎缩。PPH 手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器械的价格较昂贵。

(5)术后处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病因: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引起,因此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由于外口生长较快,常假性愈合,导致反复发作破溃或切开,形成多个瘘管和外口,使单纯性肛瘘成为复杂性肛瘘。瘘管由反应性的致密纤维组织包绕,近管腔处为炎性肉芽组织,后期腔内可上皮化。肛瘘的分类方法很多,简单介绍下面两种:

1.按瘘管位置高低分类

(1)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1个瘘管)和低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2)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可分为高位单纯性肛瘘(只有1个瘘管)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此种分类方法,临床较为常用。

2.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

(1)肛管括约肌间型?约占肛瘘的70%,多因肛管周围引起。瘘管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内口在齿状线附近,外口大多在肛缘附近,为低位肛瘘。

(2)经肛管括约肌型?约占25%,多因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引起,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瘘管穿过外括约肌、坐骨直肠间隙,开口于肛周皮肤上。

(3)肛管括约肌上型?为高位肛瘘,较为少见,约占4%,瘘管在括约肌间向上延伸,越过耻骨直肠肌,向下经坐骨直肠间隙穿透肛周皮肤。

(4)肛管括约肌外型?最少见,仅占1%。多为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合并坐骨肛管间隙脓肿的后果。瘘管自会阴部皮肤向上经坐骨直肠间隙和肛提肌,然后穿入盆腔或直肠。这类肛瘘常因外伤、肠道恶性肿瘤、Crohn病引起,治疗较为困难。

临床表现: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部潮湿、瘙痒,有时形成。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脓肿穿破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的反复发作是瘘管的临床特点。

检查:确定内口位置对明确肛瘘诊断非常重要。肛门指检时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有时可扪到硬结样内口及索样瘘管。肛镜下有时可发现内口,自外口探查肛瘘时有造成假性通道的可能,宜用软质探针。以上方法不能肯定内口时,还可自外口注入亚甲蓝溶液

1~2ml,观察填入肛管及直肠下端的白湿纱布条的染色部位,以判断内口位置;碘油瘘管造影是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治疗:肛瘘不能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肛瘘的复发。

1.瘘管切开术

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开放,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低位肛瘘,因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切开后只损伤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不会出现术后肛门失禁。

2.挂线疗法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此法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换药方便,在橡皮筋脱落前不会发生皮肤切口黏合等优点。

3.肛瘘切除术

切开瘘管并将瘘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组织,创面不予缝合;若创面较大,可部分缝合,部分敞开,填入油纱布,使创面由底向外生长至愈合。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多见于青、中年人,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也可在前正中线上,侧方出现肛裂极少。若侧方出现肛裂应想到肠道炎性疾病或肿瘤的可能。

病因:肛裂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带伸缩性差、坚硬,此区域血供亦差;肛管与直肠成角相延续,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故后正中线处易受损伤。肛管内原有病变,如肛窦炎、肛乳头炎、直肠炎、结核等均可引发肛管溃疡,形成肛裂。近来研究认为肛门内括约肌压力在静息期增高与肛裂发生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肛裂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多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由于肛门内神经末梢受刺激,患者会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到数小时,临床称为括约肌挛缩痛。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时又发生疼痛。以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到少量血迹或滴鲜血,大量出血少见。

检查:局部检查发现肛管后正中或前正中部位的肛裂“三联征”(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则诊断明确。急性肛裂可见裂口边缘整齐,创面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因反复发作,边缘变硬纤维化,创面深而不整齐,肉芽灰白。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

于肛门外,称“前哨痔”。裂口上端的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肥大乳头。

鉴别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病史、肛门检查时发现的肛裂“三联征”,不难做出诊断。应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肛管溃疡相鉴别,如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肛周肿瘤、梅毒、软下疳等引起的肛周溃疡相鉴别,可以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肛裂行肛门检查时,常会引起剧烈疼痛,有时需在局麻下进行。

治疗:急性或初发的肛裂可用坐浴和润便的方法,慢性肛裂可用坐浴、润便加扩肛的方法;经久不愈、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非手术治疗原则是解除括约肌痉挛,止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局部创面愈合。具体措施如下: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增加饮水和多纤维食物,以纠正便秘,保持大便通畅;肛裂局部麻醉后,患者侧卧位,先用示指扩肛后,逐渐伸入两中指,维持扩张5分钟。扩张后可解除括约肌痉挛,扩大创面,促进裂口愈合。但此法复发率高,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大便失禁等。

2.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即切除全部增殖的裂缘、前哨痔、肥大的肛乳头、发炎的隐窝和深部不健康的组织直至暴露肛管括约肌,可同时

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或内括约肌,创面敞开引流。缺点为愈合较慢。

(2)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肛管内括约肌为环形的不随意肌,它的痉挛收缩是引起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手术方法是在肛管一侧距肛缘1~1.5cm做小切口达内括约肌下缘,确定括约肌间沟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剪断内括约肌,然后扩张至4指,电灼或压迫止血后缝合切口,可一并切除肥大肛乳头、前哨痔,肛裂在数周后自行愈合。该方法治愈率高,但手术不当可导致肛门失禁。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病因:引起肛周脓肿的病因较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2.医源性因素

临床上属医源性引起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也不少见。如因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感染形成黏膜下脓肿;直肠周围注射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组织坏死,造成直肠周围脓肿;乙状结肠镜检查,造成腹膜穿孔感染,引起直肠后间隙脓肿等。

3.手术后因素

临床上亦可见到肛门直肠手术引起感染,而形成的直肠周围脓肿,以及尿道术后感染、会阴部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破裂缝合后感染、尾骶骨骨髓炎术后感染等引起的脓肿。

4.其他

直肠内异物损伤后感染,放线菌病,直肠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肠癌破溃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都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

分类:

1.按感染病菌分类

(1)非特异性肛周脓肿?由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

(2)特异性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以结核性脓肿为主。

2.按脓肿部位分类

(1)肛提肌下脓肿(低位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低位马蹄形脓肿等;

(2)肛提肌上脓肿(高位脓肿)?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马蹄形脓肿等。

3.按脓肿的最后结局分类

瘘管性脓肿及非瘘管性脓肿2大类。

(1)非瘘管性脓肿?凡与肛窦、肛腺无关,最终不残留肛瘘者,均属非瘘管性脓肿;

(2)瘘管性脓肿?即为经肛窦、肛腺感染而致,最后遗留肛瘘者。

临床表现:

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成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全身不适、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在1周左右可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成直肠内指诊可摸到柔软、压痛、有波动的肿物,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脓汁。若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疼痛缓解或消失,体温下降,全身情况好转。但流脓的伤口却不易愈合或暂时愈合后又复发流脓,经久不愈,就成为肛瘘。由于脓肿发生的位置不同,症状也不同。

检查:

1.B超可测及脓腔。

2.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3.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

治疗: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1.单纯性脓肿的治疗

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示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2.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

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较高。

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精

肛肠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案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张而形成的柔软 脉团。是发生在肛门内外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大多数病人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有关痔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是“血管性肛管垫”,是正常解剖的一部分,只有合并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 症状与体征: ①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 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②痔块脱垂: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以至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状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③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 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④瘙痒:晚期内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 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有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不适。 临床分期或分度:根据内痔病变程度可分为:

I度:齿状线上仅可见有半球状以下隆起(早期内痔)。 H度:齿状线上有半球状内痔结节,但无痔脱出(初期内痔)。 川度:内痔呈球状膨胀,大便时内痔脱出肛外,可以自然还纳(中期内痔)。 W度:内痔扩张到齿状线以下的肛管部分,大便时内痔脱出,需 手法复法(后期内痔)。 检查方法: 1.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 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2.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状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有右前、右后与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以往认为原发性内痔好发于右前、右后、左中与直肠上动脉主要分支,与直肠右前、 右后和左中部有关。现代研究认为主要是肛垫呈“丫”字型裂沟分为3块,位于右前、右后和左外的原因。 3.吸引器检查对中、晚期有痔脱出史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 吸引 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病人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面瘫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统称。

肛肠医院(专科)规划建设与管理指南

肛肠医院(专科)规划建设与管理指南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加强中医医院肛肠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肛肠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规则,制订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肛肠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肛肠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肛肠科诊疗工作。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肛肠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肛肠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肛肠疾病中医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肛肠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独立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可开设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并设独立的检查、治疗区,应当有与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处理相适应的处置场所,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并有良好的私密性以保护患者隐私。 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有良好的就诊环境,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无

菌区、有菌区标识明确,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垃圾分类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肛肠科病房应当根据功能和任务需要设立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监护室或抢救室等,应当布局合理,便于使用。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熏治室。应当有消毒隔离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有病房的科室还应根据床位数,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肛肠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设置中药熏治室的,应当配备熏治椅、中药加热设备、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检查、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等肛肠科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肛肠科执业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它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医师队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当合理。应力求在不同年龄段无人才断档现象。对于本科室的主攻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梯队,而不出现人才断层。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肛肠科专门训练,掌握中医学和肛肠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症)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150首,熟练掌握100首(见附件2),必须掌握肛肠科专业常用方剂,掌握肛肠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具备独立处理

执业医师考核个人述职(多篇)

执业医师考核个人述职 目录 第一篇: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个人述职报告 第二篇:执业医师考核注册个人述职报告 第三篇:执业医师考核注册个人述职报告 第四篇:医师(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定期考核述职报告 第五篇: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医师述职报告 正文 第一篇: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个人述职报告 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个人述职报告 在本次执业医师定期考核期满时,作为一名科医师,在考核期内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踏实工作、恪守敬业,并且在管理岗位上也认真负责,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现述职如下:从医年来,本人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履行了一名医师的工作职责要求。-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恪守行医准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临床工作中热忱服务患者。忠于社会主义医疗事业,以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遵守卫生局下发的各项行医规范,坚决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做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做损害医院的行为。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为患者多考虑,节约医疗费用,不开大处方、不开多余检查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合理用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为患者 第1 页共16 页

谋福利。 本人一贯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经常参加卫生局举办的学术会议,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技术和方法。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尽最大能力完成作为一个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对年轻同道真诚地对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遵守医院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我决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理论上的不足和实际能力的不足,以期能够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第二篇:执业医师考核注册个人述职报告 执业医师考核注册个人述职报告 本次执业医师注册考核周期是我取得执业医师证后第一个考核周期,在此期间,我踏实工作,兢兢业业,逐步成长成为一名肛肠科专业人员。现述职如下: 1、(请您支持)职业道德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康复科常见病的康复流程

康复科运动疗法的工作流程 1、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康复医师接诊,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 临床以及康复专科检查,根据病人的病情下达医嘱。 2、康复治疗师接到康复医师的医嘱治疗单后,及时到病房 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及功能状态。 3、初次评定,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专业的功能评定,以了 解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为下一步制定康复措施提供依据。 4、中期评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师需对病人的治 疗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仍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调整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5、末期评定,病人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是判定治 疗效果,对仍然遗留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或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6、随访,治疗师有时需要对回归家庭的病人进行回访。

康复科常见病的康复治疗流程针对不同疾病和病人得病时间的长短,应该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下为不同疾病的患者在得病后的不同时期应该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脑血管病人的康复治疗 1、脑血管病人的评定内容 ?运动功能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肌张力的评定 ?感知觉功能的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评定 ?步行能力的评定 ?言语和吞咽功能的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 2、脑血管病人急性期的治疗 ?早期良肢位的摆放 ?体位转换 ?肢体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 ?体位的适应性训练,直立床训练 3、恢复期的治疗病人开始床上运动训练 ?双上交叉上举、翻身训练, ?肢体随意运动易化训练、上下肢各关节运动控制训练、

?分离运动训练、搭桥训练、坐起训练、 ?坐位及站位平衡训练、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步行训练,步态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肌力及耐力训练,速度与协调性训练 4、后遗症期主要是改善患者异常的动作模式,提高代偿能力, 增强身体的肌力和耐力训练,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二、脑外伤病人康复治疗 1、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功能评定主要内容包括: ?脑外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 ?感知功能障碍的评定 ?行为障碍的评定 ?言语障碍的评定 ?运动障碍的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其它功能障碍的评定 2、脑外伤急性期的治疗 ?床上良肢位摆放; ?定时翻身与拍背; ?指导体位排痰引流; ?各关节被动活动; ?牵拉易于缩短的肌群与软组织,必要时应用矫形器固定关节于

68 肛肠科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分类:以肛提肌为界,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分为低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前者包括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括约肌间隙脓肿、肛管后间隙脓肿,后者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必要时辅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CT或磁共振(MRI)检查发现病灶可以确诊。 (二)证候诊断 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康复科常见病的康复治疗流程

康复科常见病的康复治疗 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康复科常见病的康复治疗流程 1、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康复医师接诊,然后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康复专科检查,根据病人的病情下达医嘱。 2、康复治疗师接到康复医师的医嘱治疗单后,及时到病房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及功能状态。 3、初次评定,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专业评定,以了解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为下一歩制定康复措施提供依据。 4、中期评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伤需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仍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调整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5、末期评定,病人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是判定治疗效果,对仍然遗留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或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6、随访,治疗师有时需要对回归家庭的病人进行回访。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人患病时间的长短,应该釆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下雨是不同疾病的患者在得病后的不同时期应该釆取的治疗,总结如下: 一、脑血管病人的康复治疗。 1、脑血管病人的评定内容。 1)运动功能的评定。 2)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3)肌张力的评定。

4)感知功能评定。 5)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6)步行能力的评定。 7)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8)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 2、脑血管病人急性期的治疗。 1)早期良肢位的摆放。 2)体位转换。 3)肢体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 4)体位的适应性训练、直立床训练。 3、恢复期的治疗。 病人开始床上运动训练。 1)双手交叉上举,翻身训练。 2)肢体随意运动易化训练。 3)上下肢各关节运动埪制训练。 4)分离运动训练。

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中医病名:痔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西医病名:痔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Ⅰ、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一面瘫 欧阳光明(2021.03.07)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客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语言障碍病人,不安排在同一病室,以免影响互相间的信息交流及语言训练机会。 6.重症病人,应安排在单间病室,以利于抢救治疗;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应与非感染疾病的病人分室,以避免交叉感染。 7.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根据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血压变化。 3.对于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的病人,应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在治疗的同时指导病人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4.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逐步增大活动量,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因过量的活动使肌肉、韧带、关节扭伤,甚至引起血压升高,病情复发。早期锻炼要有专人陪护,防止发生虚脱、直立性低血压及摔伤等意外。 5.伴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等激发病人的热情,调动其内在因素,积极配合训练。 6.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谈心、暗示、鼓励、帮助、启发、娱乐等手段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为病人实行全面康复而奠定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是“疾病与障碍共存”,所以康复治疗训练护理应与抢救同期进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训练护理的第一原则是无论怎样严重疾病和残废的患者,都必须从其发病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有朝一日他有可能会恢复其正常和令人满意生活方式;第二原则是必须使康复护理工作尽早付诸实施,以期帮助患者恢复至最满意状态。 一、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与保持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会出现痉挛,由于痉挛产生的异常姿势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一人院就应开始注意良肢位的摆放与保持,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的模式o 1.良肢位的摆放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 (1)仰卧位: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肩稍外旋,伸肘腕,手指伸展,防止手指屈曲痉挛;下肢呈膝、髋自然屈曲;踝关节保持背屈。 (2)健侧卧位:患肩前屈90°左右,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放于支持枕上使髋稍内旋。

执业医师考核个人述职(精选多篇)

执业医师考核个人述职(精选多篇) 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个人述职报告 在本次执业医师定期考核期满时,作为一名科医师,在考核期内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踏实工作、恪守敬业,并且在管理岗位上也认真负责,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现述职如下:从医年来,本人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履行了一名医师的工作职责要求。-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恪守行医准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临床工作中热忱服务患者。忠于社会主义医疗事业,以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遵守卫生局下发的各项行医规范,坚决抵制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做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情,不做损害医院的行为。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为患者多考虑,节约医疗费用,不开大处方、不开多余检查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合理用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为患者谋福利。 本人一贯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

有关医疗卫生知识,经常参加卫生局举办的学术会议,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技术和方法。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尽最大能力完成作为一个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对年轻同道真诚地对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遵守医院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我决定,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克服理论上的不足和实际能力的不足,以期能够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执业医师考核注册个人述职报告 本次执业医师注册考核周期是我取得执业医师证后第一个考核周期,在此期间,我踏实工作,兢兢业业,逐步成长成为一名肛肠科专业人员。现述职如下: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症状。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约70%的病人有腰部受伤史。正常椎间盘弹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致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到挤压、扭转等应力作用和轻微损伤的积累,在30岁以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病变。多位于腰4、腰5和腰5、骶1两间隙。 临床表现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侧,甚至足跟和足背外侧,随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或弯腰而加剧,休息时好转,整个患病过程有明显间歇性。 2.局部压痛,在腰4.5或腰5骶1的棘突间中线旁或中线有深部压痛,并常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放射。 3.腰部僵直,生理前凸平直,可出现脊柱侧凸,骶棘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5.下肢的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有改变,严重者有肌肉萎缩。 诊断依据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4.腰部生理曲度平直,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受限。 5.下肢感觉,肌力与腱反射有改变。 6.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 7.椎管造影显示脊髓有压迫。 8.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 9.核磁共振影像(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治疗原则 1.完全卧床休息。 2.骨盆牵引。 3.推拿按摩。 4.封闭疗法。 5.药物治疗(消炎痛等)。 6.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症状轻病例,以保守疗法为主。

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文档4篇

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文档4篇Personal self appraisal documents of doctors going to th e countryside 编订:JinTai College

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文档4篇 小泰温馨提示: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 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篇幅短小,语言概括、简洁、扼要,具有评语和结论性质。本文档根据自我鉴定内容要求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范文 2、篇章2: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范文 3、篇章3: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范文 4、篇章4: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范文 乡村医生支撑着中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网底,又是 合作医疗的主要实施者,那么关于医生下乡如何自我鉴定呢?下面是有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欢迎参阅。 篇章1:医生下乡个人自我鉴定范文 从xx年xx月xx号到xx年xx月xx号,共xx天,我圆 满地完成了在县医院的医疗支农工作,现总结鉴定如下。

在响应党和卫生部的医疗下乡支农号召部署下,在我院 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医疗下乡支农小组来到县人民医院,和当地医院的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工作,共同进步,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多想办法,努力工作,仔细耐心,热情周到地为当地的各族群众提供就医服务。 我在这个月的时间里,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努力工作,共完成133台手术麻醉病例,其中椎管内麻醉92例;静脉全身麻醉23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4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例。开展的手术类型有;胆囊切除手术22例,腹部疝修补术29例,阑尾切除手术50例,骨科手术5例。在诊疗的病例中,最小 年龄1岁,最大年龄71岁。在手术过程中,都保障病人安全,平稳地渡过手术期,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手术的治疗工作,所有的麻醉病例没有出现任何的医疗事故和差错,使麻醉工作创历史新高,手术量创历史新高,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好评。在临床工作的同时,组织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并且为同事们讲解专业技术知识理论课一堂(麻醉基础知识及相关问题)。 我走过那天的日子,多少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场景还在眼前;多少质朴而诚恳的话语还在耳边。有付出,就有收获。我 的医疗下乡支农工作虽然已结束了,但是在工作完成的同时也

肛肠科发挥中医药特色措施

关于肛肠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为认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管理年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专科特色,提高我院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建立一支中医药基础扎实、人才梯队合理、临床水平较高、专业思想稳定的中医队伍,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明确目标,强化专科管理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完善重点专科管理体系,建立科室业务学习制度,制定本科室常见病、疑难病临床诊疗规范、专科医疗服务规范等文件,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一)在组织管理上,由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实行院长负责制,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医务科负责专科建设日常工作,组织检查监督,研究解决专科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建立院内自我评估机制,由重点专科领导小组成员每半年对专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及问题,使建设

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突出强调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指导作用及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作用,赋予学科带头人在科室管理中更大的权力,使专科发展具有长期性,保证可持续发展。 (二)在经费管理上,积极向上级争取经费和设备支持,同时用好现有设备,在场地、人员上创造条件,不断完善专科发展支撑平台。专科经费专款专用,重点放在人才培养、设备购置、新技术引进、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科研资助、书籍杂志订阅、发表论文等方面,专科经费必须由主管院长、专科带头人、财会科长分别签字后才能进行支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作用。 二、发挥专科特长,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 1、专科建设: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这一核心,既注重专科建设的规模扩张,更要注重专科建设的特色发挥和临床疗效。积极开展应用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非手术、非药物疗法,同时借鉴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形成独特的诊疗技术规范,使中医专科的临床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带动全院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的提升。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脏毒(肛隐窝炎)中医诊疗方案

脏毒(肛隐窝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1)以肛门部不适、疼痛、坠胀为主症。 (2)无邪毒侵袭时无明显不适,或有肛内隐痛坠胀,或有排便不尽感、肛内异物感,时轻时重。邪毒侵袭时可有肛管灼热、坠胀、疼痛,排便时加重,伴有流脓、肛门潮湿、瘙痒等不适。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肛肠病诊疗学》[2] (1)临床症状 自觉肛门部不适,伴排便不尽感、肛内异物感和肛门下坠感,排便时可感觉肛门疼痛,一般不甚剧烈,数分钟内可消失。若括约肌受刺激致挛缩则疼痛加剧,常可出现不排便时短时间阵发性刺痛,并波及臀部和股后侧。发作期在粪便表面常带少许黏液,或于粪便前流出,有时混有血丝。若并发肛乳头肥大,并从肛门脱出,可使肛门潮湿、瘙痒。 (2)专科检查 ①视诊:外观肛门周围皮肤潮红或正常。 ②指诊:肛门指检可有肛门口紧缩感,肛内有灼热感,肛隐窝病变处有明显压痛、硬结或凹陷,或可触及肿大、压痛的肛乳头。 ③肛门镜:肛门镜可见肛隐窝及肛门瓣充血、水肿、肛乳头肿大,肛隐窝口有脓性分泌物或红色肉芽肿胀。用探针探查肛隐窝时,可见肛隐窝变深,并有脓液排出。 ④其他检查:必要时行肠镜检查、腔内超声等检查。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1.湿热下注证:肛门坠胀不适,或可出现灼热刺痛,便时加剧,粪便带有黏液,肛门湿痒,伴口干、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热毒蕴结证:肛内灼热不适,大便中常带有脓血,伴口干、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脉数。

3.阴虚内热证:肛门不适,隐隐作痛,便时加剧,肛门黏液溢出,伴见盗汗、口干、大便干结等。舌质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手术疗法 1.肛隐窝炎切开引流术 适应症:单纯肛隐窝炎或已成脓者,或伴有瘘管者。 操作要点: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沿肛隐窝作纵行切口,使引流通畅,创口用油纱条压迫止血引流。 术后创面处理:术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熏洗坐浴,每日换药。 2.肛隐窝炎切除术 适应症:肛隐窝炎伴有肛乳头肥大者。 操作要点: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沿肛隐窝作纵行切口,并剥离至肛乳头根部,用止血钳夹住肛乳头基底部,贯穿结扎切除,创口用油纱条压迫止血引流。 术后创面处理:术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熏洗坐浴,每日换药。 (二)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推荐方药: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加减。秦艽、防风、泽泻、苍术、当归、皂角仁、桃仁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痛 推荐方药:凉血地黄汤(《外科大成》)加减。地黄、当归、槐角、地榆、黄连、天花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中药熏洗坐浴法:应用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等功效的药物外用熏洗坐浴。 推荐方药:苦参汤(《疡科心得集》)加减。苦参、蛇床子、白芷、金银花野菊花、黄柏、地肤子、石菖蒲等。每日1~2次,先熏后洗。 2.敷药法:应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痛功效药物配制成的膏剂、散剂直接

康复科常见前五位疾病护理常规解析

第一节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一、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垫以棕垫或软枕,保持脊柱平直位。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整洁。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指导吸气呼气训练,给予高纤维饮食,鼓励多饮水及多吃水果。训练病人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每日按摩腹部3-5次。鼓励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循序渐进的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的被动、主动训练,轮椅训练,直到行走训练。 脊柱骨折患者按脊柱骨折护理常规护理 1.观察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及脊髓损伤症状有无改善,并做好记录。 2.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对腰椎损伤患者需要三个人同时托住颈部,胸腰部和下肢保持患者躯干伸直搬运颈椎损伤患者应一人用手固定头颈部,托住患者下颌略施牵引其他人抬起躯干和下肢。 3.翻身有两人协助,床两侧各站一人,一人扶病人,另一人准备棉垫,两人配合协助病人翻身,翻身是检查全伸身皮肤情况,并垫好垫使病人舒服。 4.一般取平卧位。 5.发生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6.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原发病护理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