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四单元学案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

作战双方

战争结果

战争特点

意义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名称魏蜀吴

建立时间220年221年222年

建立者

都城

2、魏、蜀、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国别措施

魏修建,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兴旺,蜀锦行销全国

发达,船队曾到达(今台湾),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三、探究活动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2、有人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是因为老天不帮他。你同意吗?为什么?

3、讲述赤壁之战中的精彩故事。

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请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188年(中平五年),东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对地方控制,先后把一些重要地方的州刺史改为州牧,给予领兵治民之权。这样,各州牧便成了各霸一方的军阀。那些没有改为州牧的刺史以及郡太守们,也纷纷乘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196年(建安元年)以前,割据一方的军阀主要有:公孙度占据辽东(今辽宁一带),刘虞、公孙瓒占据幽州(今河北北部),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东北部和山西),曹操占据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袁术先后占据南阳、扬州(今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以北),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今江苏北部),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刘焉占据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张鲁占据汉中(今陕西南部),董卓、李健先后占据司州(今陕西东部、河南西部),马腾、韩遂占据凉州(今甘肃)等。

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的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卫觊(ji)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回乡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207年(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采用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他辅佐刘备子刘禅执政。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任人唯贤,赏罚必信;对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采取友好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曾五次出兵攻打魏国,后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斜谷口西侧)军中。

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属会稽郡,称夷洲。230年(黄龙二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据考证,这个船队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启程,从台州湾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横渡台湾海峡,在今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登陆后,卫温、诸葛直将台湾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往大陆。这是大陆和台湾交通的最早记载。此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日益密切。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时间概况及影响

西晋建立266年建立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结束分裂局面。

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五胡内迁五胡指:,自起内迁到黄河

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八王之乱时,起兵反晋。

西晋灭亡316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背景:(1)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人物:,民族:

(2)东晋建立 317年,人物,都城

2、概况:时间,特点:,结果

影响:(1)北方:重新陷入状态。

(2)南方:东晋暂时稳定,为创造了条件。

3、东晋灭亡和宋齐梁陈的更替

东晋南朝( 齐梁 )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1)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2)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较为;

(3)江南地区优越;

(4)南北方老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1)作物:以为主,种植也推广到江南

(2)技术:稻田里开始使用,还有和也推广到江南

(3)发展地区:的农业发展迅速,和也得到一定

程度的开发。

3、影响:为奠定了基础。

三、探究活动

1、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2、搜集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3、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四、知识拓展

十六国

西晋灭亡以后,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关于十六国的起迄时间,一说是从304年巴賨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到439年北魏灭北凉止,共136年。另一说是从316年西晋灭亡算起,到439年结束。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北部民族割据并开始走向民族融合的时代。十六国分别是:匈奴:前赵(304-318)、北凉(401-439)、夏(407-431)

鲜卑:前燕(337-370)、后燕(384-409)、西秦(385-431)、南凉(397-414)、南燕(398-410)

羯:后赵(319-350)

巴氐:成汉(304-347)

氐:前秦(351-394)、后凉(386-403)

羌:后秦(384-417)

汉:冉魏(350-352)(不属于十六国)、前凉(317-376)、西凉(400-421)、北燕(409-436)

唐长孺先生总结十六国的形势说:“十六国是一个民族分裂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各族统治者的暴行和暴政,给人民带来严重灾祸。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但破坏的经济在不同时期有所恢复,西南、西北、东北即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还有所发展。被破坏的传统文化终于保存下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部和北部各族文化,甚至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经由这场内乱,内迁各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进一步接受了汉族成熟了的封建制度,有的由家长奴役制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十六国》)

五胡的结局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便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但没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只羯族人趁乱攻下了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

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另外的南迁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十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二、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 时间:四世纪后期,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3、黄河流域 已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目的:接受 的先进文化,加强对 地区的控制。

作用:洛阳城迅速发展;加速 族与 的融合;促进北魏的发展。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措施: 说 、穿 、改 、与 通婚、用 、学汉族礼法。 作用:促进 。

3、北朝朝代的更替

北朝: 三、探究活动

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2、小组讨论:什么是民族融合?

3、绘制一张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朝代简表。

四、知识拓展

文明太后

太后姓冯,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蓟县)人。生于440年,卒于491年,“文明”是她的谥号。她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465年,文成帝死,年仅12岁的献文帝即位。第二年,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控制朝政的丞相乙浑,开始执掌政权。孝文帝即位时年仅4岁,冯太后继续临朝称制,总揽大政。“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忌,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倾”。

冯太后的主要政绩有三方面:第一,北魏的百官原来没有俸禄,冯太后增加民户的税收以充百官的俸禄,建立了“班禄”制度;同时严惩官吏的贪污行为。第二,实施均田制,规定15岁以上的男夫分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分给露田20亩。露田加倍或加量被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桑田、麻田用于种植桑树、枣树、

榆树和麻等。所分配的土地不得买卖;受田人死亡或年过70要将露田归还官府,桑田不必归还,可以世代相传。奴婢和耕牛也分配土地,奴婢的受田数量与平民相同,耕牛一头受田30亩,每户限4头牛。受田农户,一夫一妇要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和帛(或者布)一匹。第三,建立户籍制度,规定受田农户中的了男要负担征戍、杂役。这些措施都吸收借鉴了汉族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北魏王朝繁荣富庶,为以后的孝文帝改革打下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庙号“高祖”。他4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之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孝文帝以大儒自居,提倡儒学治国,认为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在位期间,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镇压了不满于改革和迁都的鲜卑族保守势力在平城发动的叛乱。从迁都的第二年开始,孝文帝以齐明帝萧鸾篡权为借口,多次发动了对南齐的进攻。在最后一次南征的过程中突发疾病,卒于军中。孝文帝处事英明果决,不顾当时鲜卑族保守势力的阻挠,有效地控制了全局,坚定地推行其改革措施,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一,禁用鲜卑语。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指汉语。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降爵罢官。

第二,禁穿胡服。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前就开始考虑服饰的改变。鲜卑族原先把裤褶作为重要场合的正式礼服,不符合中原地区传统的服饰礼仪。孝文帝对此非常不满意,因为正式礼服的样式未定,曾经下令停止某一年份的元旦朝贺。经过六年的研究设计,制定了官员的冠服,同时模仿南朝的样式,规定了妇女的服饰。

第三,禁用鲜卑姓氏。将鲜卑族原来的复音姓氏改为近似的单音汉姓,总共改变了118个复姓。同时规定,鲜卑族的八个贵族姓氏与汉族北方的最高门第崔、卢、李、郑四姓相当。其他的姓氏也与相应的汉族姓氏形成对等关系。

第四,鼓励鲜卑贵族和汉族贵族的联姻。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其他的鲜卑族人,于是纷纷仿效。

第五,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汉、鲜卑杂用,对官职的称呼也多有不同,如“尚书”,鲜卑称为“俟懃地何”。孝文帝重用来自南朝的汉族士族王肃,厘定官制,在模仿两晋、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了官制中鲜卑成分。在律令方面,孝文帝两次改变北魏的律法,废除了自十六国以来的一些残酷的刑罚。孝文帝改定的《魏律》对于以后的《隋律》《唐律》有很大的影响。

第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2014年能力自测要求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汉字的演变,魏晋时期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知识内容识记理解运用汉字的演变√

《水经注》《齐民要术》

的作者和著作类别

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

主要成就

本课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书圣”王羲之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三绝”

顾恺之,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伟大的艺术宝库。

本课难点:圆周率的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学生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如他们分不清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等。这给本课学习带来难度。

二、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

1、汉字的演变: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转变为,、也逐渐流行。

2、魏晋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

类别代表人物朝代主要成就

科技

数学农学地理学

艺术书法绘画雕塑

三、探究活动

1、魏晋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2、古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

四、知识拓展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

篇幅。从西周以来,我国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在该书中都做了总结性的叙述。在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方面,《齐民要术》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怎样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该书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对土壤的改良和耕作技术(耕、锄等)也十分重视,提出要经常保持土壤中所含有的适量水分,增强土壤肥力,要利用农作物吸收养料的不同,进行作物的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应当指出,该书中提出了绿肥轮作的方法。当时欧洲还广泛实行轮换休耕的耕作方法,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人在农业上才实行绿肥轮作制。在蔬菜栽培方面,认为应高度利用土地,生产上要粪大水勤。在果树种植方面,详细介绍了嫁接法。在家畜饲养方面,注意喂料和喂水。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二十多种造酒的方法。该书引用有关著作156种,在我国农学史和世界农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水经》

《水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汉朝桑钦著。书中记述我国137条河流水道,系统地以水道为纲,记述其源流和流经地方,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

《水经注》

《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40卷。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而成。该书中水道增加到1250条,注文20倍于原书,引用书目多达四百多种,大大丰富了《水经》的内容。《水经注》系统描述了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水系的源流脉络、古今变迁及水利开发。并以水道为纲,记载沿河所经地区山陵、原隰、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现象,以及城邑、关津的建置沿革、兴衰过程,还有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等,几乎包括所有历史地理的内容。在辗转抄录流传中,《水经注》的经文与注文出现许多混淆与舛误。清朝乾嘉学者对《水经注》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工作,如全祖望著《全校水经注》,赵一清著《水经注释》,戴震校《水经注》。近代杨守敬、熊会贞又著《水经注疏》,注明郦注征引故实,详述郦注所叙水道的迁流,订正全、赵、戴诸家校释,是一部有关《水经注》的很好的参考书。

王羲之和《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多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绍兴)的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古人认为暮春三月之初在水边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洗浴,可以消除疾病和不祥,汉代以后演变为一种在水边宴饮游玩的习俗)。这次会上,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当时每个人都作了一首诗,对没作出诗的人还罚酒三杯。为了记述这一天的活动。大家推举王羲之为这些诗作序并亲自书写,这就是《兰亭序》的由来。教材图画是截取了原文的前半部分,其文如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全篇324字,书法精美,一气呵成。凡重复的字,各字写法都不相同,如全文二十多个“之”字,竟有多种写法,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

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题】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学习目标】: 1.学习识记本单元中的重点词组及单词。 2.初步理解本单元中重点单词及词组的用法。 【要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重点单词及词组的用法。 【导学指导】 (一)自主学习 写出并读出下列单词和短语: 校规迟到听音乐重要的 in the hallway Don’t fight. listen to music arrive late for class 外出______________ 清洗餐具____________ 铺床_______________ (对某人)要求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 遵守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达_________ 准时____________ 餐厅_________________ (二). 合作探究 1. arrive v. 到达。是不及物动词,常用的短语为“arrive at +小地点”和“arrive in +点”;arrive 后如果加副词,at/ in 省略。 get to +地点指到达某地,to 后如果接副词,则to 省略。 reach 意为“到达”可直接跟宾语。 例1)I am always the first to ________ _________ the school. 2) They usually ________the school at five o’clock. 2. listen v. 听,倾听,指听的动作,为不及物动词,可以单独使用,但其后如接宾语则加介词to hear 表示听到,是指听得结果 例2. __________! Can you ________ anything? 听!你能听到什么? 3. fight v. n. 打架;战斗。 相关短语:fight about fight with fight against fight about 意为“为…..而战”“就….争吵”该短语后接名词代词或宾语从句,表示吵架的原因。 fight with 意为“与…..作战;与….打架”, with 后接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做宾语。 fight against 意为“抵抗…..;对抗……” 例3. We often _________ __________ who plays with the doll first. 我们常为谁先玩玩具娃娃而争吵。 Don’t ________ ________ your classmates. 不要和你的同学吵架。 _________ __________ poverty 与贫困作斗争。 4. put on; wear; in; dress put on 指穿上,戴上,强调穿衣的动作,其反义词组是take off, 后接代词it/ them 时,代词需放在词组中间。 wear 指穿着,戴着。强调穿衣的状态。 in 指穿着,戴着,后接表示颜色衣服的词,相当于wearing. dress 指穿衣服,表示动作,dress sb 给某人穿衣服,dress 做不及物动词时,表示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学案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学案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 Section B (1a—1e)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掌握下列单词: radio,clock,tape,player, tape player,model ,plane ,model plane . 2. 掌握句型:Where's the tape player ? It’s on the desk.. Where are the English books ? They are under the radio . 【重点难点】 重点:1. 词汇radio,clock,tape,player, tape player,model ,plane ,model plane . 2.重要句型。Where's the tape player ? It’s on the desk.. Where are the English books ? They are under the radio . 难点:设计自己的书房,并用英语表述出来。 【新知预习】 一、根据汉语写出下列英语单词及短语 单词:1. 收音机________2. 时钟_______3. 磁带_______4. 播放机_____5.模型_______ 短语:录音机________ 飞机模型________ 二、汉译英 1. 录音机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它在课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英语书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他们在收音机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 易错点再现:The math book is on the desk . 数学课本在课桌上。 表达某物在某处是的句子,不可缺少系动词be.并且注意系动词be 的单三与否。 请用be 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___ it your desk ? ——No,it ______ .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 作战双方 战争结果 战争特点 意义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名称魏蜀吴 建立时间220年221年222年 建立者 都城 2、魏、蜀、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国别措施 魏修建,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兴旺,蜀锦行销全国 吴 发达,船队曾到达(今台湾),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三、探究活动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2、有人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是因为老天不帮他。你同意吗?为什么? 3、讲述赤壁之战中的精彩故事。 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请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188年(中平五年),东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对地方控制,先后把一些重要地方的州刺史改为州牧,给予领兵治民之权。这样,各州牧便成了各霸一方的军阀。那些没有改为州牧的刺史以及郡太守们,也纷纷乘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196年(建安元年)以前,割据一方的军阀主要有:公孙度占据辽东(今辽宁一带),刘虞、公孙瓒占据幽州(今河北北部),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东北部和山西),曹操占据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袁术先后占据南阳、扬州(今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以北),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今江苏北部),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刘焉占据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张鲁占据汉中(今陕西南部),董卓、李健先后占据司州(今陕西东部、河南西部),马腾、韩遂占据凉州(今甘肃)等。 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的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卫觊(ji)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回乡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207年(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采用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他辅佐刘备子刘禅执政。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任人唯贤,赏罚必信;对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采取友好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曾五次出兵攻打魏国,后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斜谷口西侧)军中。 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属会稽郡,称夷洲。230年(黄龙二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据考证,这个船队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启程,从台州湾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横渡台湾海峡,在今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登陆后,卫温、诸葛直将台湾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往大陆。这是大陆和台湾交通的最早记载。此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日益密切。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学案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学案 Unit 4 Where ' s my schoolbag ? Section B (1a—1e)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掌握下列单词:radio,clock,tape,player, tape player,model ,plane ,model plane . 2. 掌握句型:Where's the tape player ? It ' s on tdh e sk.. Where are the English books ? They are under the radio . 【重点难点】 重点: 1. 词汇radio,clock,tape,player, tape player,model ,plane ,model plane . 2.重要句型。 Where's the tape player ? It ' s on thd e sk.. Where are the English books ? They are under the radio . 难点:设计自己的书房,并用英语表述出来。 【新知预习】 一、根据汉语写出下列英语单词及短语 单词:1. 收音机 _________ 2. 时钟________ 3. 磁带_________ 4. 播放机 _____ 5.模型 ________ 短语:录音机 _________ 飞机模型 _______________ 二、汉译英 1. 录音机在哪? 2. 它在课桌上。 3. 英语书在哪里? 4. 他们在收音机下面 【课堂探究】 探究易错点再现:The math book is on the desk . 数学课本在课桌上。 表达某物在某处是的句子,不可缺少系动词be.并且注意系动词be的单三与否。 请用be 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___ it your desk ? ——No,it _____ . 2.——Where ___ my English books ? ——They ___ on your desk . 3. The schoolbag __ on the floor .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修身正己”,这个单元,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其中编排了三篇教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短文两篇》,一篇略读课文《最苦与最乐》和一个习作及一个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本单元主要学习略读的方法。 2、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 3、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4、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要学习略读的方法。 难点: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学法指导】 1、略读法。略读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2、感悟法。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含第四单元其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教学重点: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学法指导,朗读品析,丰富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初中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课时Section B(3a~Self Check) 【学习目标】 1. 复习情态动词can表示许可的用法; 2. 复习练习运用祈使句以及情态动词have to及must来表达一些规则。 3. 谈论表达自己对规则的想法或看法。 4.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复习,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遵守规章制度,为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打下基础。 【课时重点】 会运用情态动词can,can’t,have to,must来介绍自己家中的规定。 【预习导学】 一、填一填 阅读教材上的3a,用情态动词have to,must,can或can’t填空,完成3a。 二、选一选 选词填空,完成教材上Self Check中的第一部分。 三、想一想 1.本单元学到的句型中常用词汇有哪些? 2.用以上词汇写句子,完成教材上self check 中的第二部分 ① ② ③ ④ 【合作探究】 活动一: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Present some new words on the big screen. hair, learn, keep + 名词+ 形容词 2. S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3. Review the how to use have to and must; can and can't. 4. Review the letters.

5.T: Zhao Pei has many rules at home and at school. She's unhappy, too. She wants some help from Dr. Know. Read her letter below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have to /must, can /can't. 6. 指导:首先,认真阅读整篇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意。然后,认真阅读每个句 子,理解作者对这些规则的看法;同时,推敲每个句子深处的意思,确定是用have to/must还是can/can't。 最后,应再通读一遍短文,看自己所填写的词组是否通顺正确。 7. Check the answers. 活动二: Before Writing 1. Let's work on 3b: We have many rules at home and at our school. Think what things you have to do and what things you can't do. Complete the chart with rules in your home and school.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in your group. 2. Ss discuss their rules in groups.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rules you think are unfair. For example: You must wear a school uniform at school. You must keep your hair short at school. 3. Let some groups say their answers. Write some of the rules on the blackboard. 4.想一想你在家里或学校里要遵守哪些规则,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在你认为不公平的规则旁边画上“×”。 活动三:While Writing 1. Now write a letter to Dr Know. Tell her about all the rules and how you feel about them.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学案 第1课时Unit 4 Where 's my backpack? Section A 1a---2c 【学习目标】:1、学会一些表示家具的名词以及学习用品的单词。 2、学会方位介词,in, on ,under , behind的用法。 3、能用方位介词和where句型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 4、掌握句型 Is the baseball on the sofa? Yes, it is./No,it isn't. 【学习重点】:1、方位介词in ,on , under,behind 的用法。 2、where句型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 3.掌握句型 Is the baseball on the sofa? Yes, it is./No, it isn't.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 is power.) 学习任务一:会读写、本课14个单词。 1、个人自渎,记忆本课单词。 2、小组互相检查单词读的情况。 3、小组内竞赛,看谁记得快、准,并展示(默写)

桌子_______床__________梳妆台________书橱;书柜_______沙发 _______ 椅子________ 抽屉________植物_________ (疑问副词)在哪里________在…下_____在…上_____在…里面___ __在…后面___ __他(她,它)们_____ 5、认真观察1a的图画,将词语与图中物品搭配,小组讨论,并核对答案。学习任务二:用方位介词描述物品的位置。 1、利用物品的位置变化,练习方位介词in,on ,underbehind以及介词短语(教师示范)。 2、小组为单位练习这些方位介词及短语,并完成下列短语。 在桌子下面__________ 在梳妆台上__________在书橱里___________ ___在沙发上____________在床下面____________在椅子后面____________ 3、总结:介词短语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运用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 及 where's …?/where are …? 及其答语,自由交际,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 1、以小组为单位,看1a图画,并分别理解图画中的对话: (1)A: Where's my backpack ? B: It's under the table. (2)A: Where are my books? B: hey're on the sofa.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5课时学案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5课时学案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 Section B (2a—2c)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家居用品的名称 2)引导学生复习方位介词并介绍自己的房间,形成方位感知。 3)了解名词的单复数。 4)学习如何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位置。 5)总结归纳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用法。 【重点难点】 重点:1)谈论物品位置 2)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 3)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用法 难点:使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活动。 【新知预习】 一:写出下列单词。 家具:1.桌子______2.床_______3.书柜_______4.沙发_______5.椅子______6.书桌_______ 文具:1.磁带_______2.铅笔_______3.书_______4.文具盒______5.书包_______6.字典______. 介词:在……上________ 在……里________ 在…..下________ 连词:和_______ 但是_______ 二:写出下列短语。 在床下面________ 在书橱里面________ 在书包里________ 在椅子下面________在地板上_______ 在墙上_________ 在她的文具盒里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1:句型Where’s …? 及其回答。 如果询问某物或某人在那,可用Where’s/Where is 这一句型。这一问句的结构与中文完全不同,Where一词的意思是“在那里”,为特殊疑问句型,回答时不能用Yes或No,应直接回答。为避免重复,常用It或They 指代前面的名词。如: 1)“Where is your book ?”“It’s here .” 2) “Where are the tables ?”“They’re in the classrom .” 探究2:be 动词的用法。我(I)用am 你(You )用are ,is 用在他/她/它(he/she/it) 我们你们他们(We/You/They)都用are。 Eg: I’m OK . You are a good teacher . It isn’t a pencil . They are my parents . Exercise 用括号中适当的词填空: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Section A 1a-3c) 【学习目标】: 1.学习识记本单元中的重点词组及单词。 2.初步理解本单元中重点单词及词组的用法。 【要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重点单词及词组的用法。 【导学指导】 (一)自主学习 写出并读出下列单词和短语: 校规迟到听音乐重要的 in the hallway Don’t fight. listen to music arrive late for class 外出______________清洗餐具____________ 铺床_______________ (对某人)要求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 遵守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达_________ 准时____________餐厅_________________ (二). 合作探究 1. arrive v. 到达。是不及物动词,常用的短语为“arrive at +小地点”和“arrive in +大地点”;arrive 后如果加副词,at/ in 省略。 get to +地点指到达某地,to 后如果接副词,则to 省略。 reach 意为“到达”可直接跟宾语。 例1)I am always the first to ________ _________ the school. 2) They usually ________the school at five o’clock. 2. listen v. 听,倾听,指听的动作,为不及物动词,可以单独使用,但其后如接宾语则加介词to hear 表示听到,是指听得结果 例2. __________! Can you ________ anything? 听!你能听到什么? 3. fight v. n. 打架;战斗。 相关短语:fight about fight with fight against fight about 意为“为…..而战”“就….争吵”该短语后接名词代词或宾语从句,表示吵架的原因。 fight with 意为“与…..作战;与….打架”,with 后接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做宾语。 例3. We often _________ __________ who plays with the doll first. 我们常为谁先玩玩具娃娃而争吵。 Don’t ________ ________ your classmates. 不要和你的同学吵架。。 4. put on; wear; in; dress put on 指穿上,戴上,强调穿衣的动作,其反义词组是take off, 后接代词it/ them 时,代词需放在词组中间。 wear 指穿着,戴着。强调穿衣的状态。 in 指穿着,戴着,后接表示颜色衣服的词,相当于wearing. dress 指穿衣服,表示动作,dress sb 给某人穿衣服,dress 做不及物动词时,表示“穿好衣服。 例4 Pleas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your coat. 请穿上你的外套。 He _________glasses. 他戴着眼镜。 The boy ______ red coat is my brother. 穿红色外套的男孩是我的弟弟。 Get up and __________ quickly. 起来快穿好衣服。 【课堂练习】 (一) 基础达标 A)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 Don’t break r______in the school library. 2. Nick is very friendly to everyone. He never f_______. 3. It’s time for lunch. Let’s go to the d_______ hall. 4. Don’t run in the h_______. It’s a little dangerous. 5. We often have our PE class in the g when it rains. 6. Every Sunday our mother w__________ the clothes of all the family. 8. Don’t stay o___________. It’s too cold. Come in! 9. Dogs like to bark(吠叫) ____________(大声的)if there is a stranger(陌生人). 10. They came back from Beijing two days l . (二)巩固提升 B)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完成句子。 1. Can those students _______ (have) lunch at home? 2. Look at the sign(标志) on the wall! It says “No _________ (swim)!” 3. __________ (do) your homework and don’t watch TV. 4. Boys and girls all need to wear sports ________(shoe) for gym class. 5. On (child) Day, we played a lot of games and (have) much fun. 6. Please practice (play) the guitar every day. 7. I’m so tired. Let’s stop (write) and take a rest. 8. He (find) boy (cry)last Sunday. 9. Don’t talk ____________(loud) in the meeting room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学案苏教版

19.三峡 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难点、疏通文意。 2.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熟读成诵 重难点点拨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之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导、学、练 【预习感知】 1.《三峡》选自,作者是地理学家、散文家。(3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分) 叠嶂()曦月()溯()素湍() 3.课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2分) 【轻松课堂】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

⑶沿溯阻绝(沿:)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 5.译句:(4分) ⑴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 7.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含义是。(2分)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分) 略无阙处通,意思是。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3分) 10.《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3分) 1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这使我们想到这两句诗。(2分) 【课外加餐】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最新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 元精品学案 一:难点解疑: 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汉初的体养生息政策 3汉初的王国问题 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5丝绸之路的开辟 二、基础知识归纳 1、战国晚期,秦王先后吞并六国,完成统一。于年 定都。 2、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自称,在中央设立 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在地方推行。秦还修建了西起东到的万里长城。 3、秦朝的疆域东到西到南到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4、秦朝残暴的统治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公元前 900多农民在 和的领导下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5、秦末农民起义,在陈胜吴广牺牲后和继续领导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在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

6、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斗争。史称,最后项羽失败,公元前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史称。 7、汉武帝时,颁布,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8、汉武帝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接受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9、汉武帝时,多次反击匈奴,公元前年和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基本上决出解除了匈奴对北部的威胁 10、年,汉武帝为了联合夹击匈奴,公元出使西域,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1、年,西汉设,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保护商旅往来。这是今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12、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和源源不断地从 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 1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时,我国人民已经能够用麻布和丝絮 造纸。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质优价廉的。 14、成书于东汉,全书共分九章,主要涉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15、是东汉时著名的医学家,他写成的,对中医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被尊称为。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含答案)第四单元(全套)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有接续。 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话题,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__幸运__。 2.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__短暂__。 3.__死亡__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4.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__接续__。 5.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__我__”的生命,还是“__我们__”的生命。 6.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身体__的生命,还包括__社会关系__中的生命、__精神信念__上的生命。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命有时尽 探究一: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 (1)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 答案提示:(2)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有时,我们说生命可以永恒,指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它通过家族的繁衍,创造出不朽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方式来实现的。 探究二:教材P89探究与分享 (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提示:(1)共同表达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我们要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等等。

【范文】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学案 (第一课时) 第1课时Unit4where'smybackpack? SectionA1a---2c 【教师寄语】 Hethatwillnotworkshallnoteat.不劳动者不得食。 【学习目标】:1、学会一些表示家具的名词以及学习用品的单词。 2、学会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的用法。 3、能用方位介词和where句型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 4、掌握句型Isthebaseballonthesofa? yes,itis./No,itisn't. 【学习重点】:1、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的用法。 2、where句型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 3.掌握句型Isthebaseballonthesofa? yes,itis./No,itisn't.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ispower.) 学习任务一:会读写、本课14个单词。 1、个人自渎,记忆本课单词。 2、小组互相检查单词读的情况。

3、小组内竞赛,看谁记得快、准,并展示(默写) 桌子_______ 床__________ 梳妆台________ 书橱;书柜_______ 沙发_______ 椅子________抽屉________ 植物_________ (疑问副词)在哪里________ 在…下_____ 在…上_____ 在…里面_____ 在…后面_____他(她,它)们_____ 5、认真观察1a的图画,将词语与图中物品搭配,小组讨论,并核对答案。 学习任务二:用方位介词描述物品的位置。 1、利用物品的位置变化,练习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以及介词短语(教师示范)。 2、小组为单位练习这些方位介词及短语,并完成下列短语。 在桌子下面__________在梳妆台上__________ 在书橱里______________ 在沙发上____________在床下面____________ 在椅子后面____________ 3、总结:介词短语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运用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及where's…?/whereare…? 及其答语,自由交际,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

最新仁爱版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Unit4 Topic1 学案(全)

Unit4 Topic1 SectionA 精品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数字表达法。 (2)学习一些购物时用到的句型: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dam? —I want to buy some clothes for my daughter. 2) —Can I try it on? —Sure. 3)It looks very nice on you. 4)That’s fine.We’ll take it. 5)—Thanks a lot.—Not at all. 6)—How much is it? —It’s only seventy yuan. 7)What about this one? 2、过程与方法:情景交际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数字表达法和购物交际用语。 学习难点:数字表达法的学习。 I.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过单词,短语关 1.试拼读P81,P82的新单词,小组内相互拼读。 2.在家听写P81,P82的单词。 3. 写出1—20的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观察这两组数词在写法上的不同。 Group A Group B 12 twelve 20 twenty 13 thirteen 30 thirty 14 fourteen 40 forty 1 / 4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年级英语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课题: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 Period 1 二、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多媒体,利用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物品的词汇;设置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听说练习学会谈论物品的位置。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生词,学习谈论物品的位置Where is/are…?It’s/They’re…。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如何听和谈论物品的位置。 (三)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 通过谈论物品的位置,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材分析: Period 1是Unit4的第一课,让学生提通过活动,学习如何表达物品的位置,并能就物品位置进行提问。 五、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使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贴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创设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重点及其突出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交际情境,为学生提供图像和声音资源,进行语言操练和实践,加强学习效果。 七、.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发挥教师良好的示作用,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无意识的影响。 八、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材 九、教学过程: Step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6894649.html,anization Greetings Step 2.Revision 1. Use a pen to ask and answer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and review the key sentences in Unit3. 2. Use a picture of a bag to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lost notice and a found notice, and review the lost and found notices, then lead to the new words with the picture(1a:P19).Hold up the picture and point to the objects : table, bed , bookcase, sofa, chair, schoolbag , book, key.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table/bed/... Encourage or help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correctly .Write

部编版七年级道法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学案设计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探问生命 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学习目标 1.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2.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3.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二、自主预习 1.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的生命,还是“”的生命。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中的生命、上的生命。 三、合作探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主人公那段著名的独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你认为什么样的生命最具有价值? (3)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随堂演练

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 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 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 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 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2.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这启示我们() ①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③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④生命有时尽,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继有人,她(他)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这里“生命延长”指的是() A.对社会的贡献 B.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时间 C.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D.肯定、尊重、悦纳自己的生命 5.“人海茫茫,找不出任何差异的两个人。”这主要告诉我们() A.人们之间没有任何差异 B.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C.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D.如果努力找,是能找到的 【答案】 二、自主预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