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它以学生、问题和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课程评价以主观综合评定为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五)隐性课程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隐性课程有如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1)物质一空间。(2)组织一制度。(3)文化一心理。

(六)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定义的涵义: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七)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八)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1.启蒙性。2.生活化。3.游戏性。4.活动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协调,筛选工作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能性筛选”。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单元目标;4.教育活动目标。

(三)、建立幼儿因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1)学习主体的心理结构;(2)教育容的畴和结构;

(3)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一因素隐藏在另外两个因素之中;任何容领域的学习都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容;同样这三方面发展,都要借助于学习容才得以发展。这三个因素紧密结合,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目标结构。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及其涵义: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尽量涵盖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等容。 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和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

3.可行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所定目标应该是幼儿能达到的。 4.时代性原则。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时代性,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 5.缺失优先原则。幼儿园总目标是一种理想目标,儿童现实的发展与这种理想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在制定地方课程纲要或本园课程时,特别要在课程目标中把儿童现实发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发展所必须的方面突出出来,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障

幼儿基本的学习权和发展权。 6.辩证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处处体现辩证的观点:不仅表现为协调社会要求、儿童需要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平衡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处理好一些具体目标,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上。

(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1、表述的角度。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2、表述的性质。目标按其性质分为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包括三个构成要素:核心的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和行为表现标准)。表现性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较广泛的目标,它描述的是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变化。

(三)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总目标只能原则性地指出目标的围和方向;其余各层目标皆应是总目标的具体化;目标层次越低,表述应该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容的选择

(一)幼儿园课程容的定义: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幼儿园课程容的涵义。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容的主要载体,课程的容分别蕴涵或组织在活动的基本结构——活动对象和过程中。幼儿通过参与课程活动接触这些容,最终通过化而积累学习经验,促成自身发展。这个定义反映了幼儿园课程容的特点,活动不仅是容的载体,它也是容本身。

(二)幼儿园课程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容;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容;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容;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容。

(三)幼儿园课程容选择的七大原则

1.合目的性原则;合目的性原则指的是选择的课程必须符合并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为课程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目标要求选择与之相符的容来保证它的实现。按照这一标准,在选择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有目标意识;(2)正确理解目标与容的关系;(容与目标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项目标往往需要多项容的学习方能达到)(3)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2.基本性原则; 3.价值性原则;就幼儿的认知学习来说,有价值的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1).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2).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问关系和联系;(3).能够让幼儿“研究”,并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4).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含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4.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

5.兴趣性原则;选择幼儿园课程容,贯彻兴趣性原则的途径:(1).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容;(2).将必要的课程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6.直接经验性原则;

7.兼顾“均衡”与“优先”原则。A课程容的均衡指的是构成课程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B 均衡不等于平均。均衡必须同时注意“优先”。C优先是指课程设计者对某些容和活动作价值比较,决定是否纳入课程及其比重和先后次序。

(四)目标流失问题。在以目标为依据选择教育容过程中,一部分目标“流失”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程设计者必须形成“学习经验”的概念,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构建能使儿童获得这些经验的课程情境和课程活动是防止目标流失的关键。

(五)课程容超载的问题。课程容“超载”表现在两方面:一容量大,二难度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者应意识到,课程是发展的,新容的吸纳是必然的,但要合理安排新容,同时也要“吐故”,使课程容保持一个适当的容量和难度。

(六)片面适应社会需要,无视学习代价的问题。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教育者必须树立一种“效益观”,在引导、组织学习时要估算一下儿童可能的收获和付出,尽量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过于迎合社会需求而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就会产生“负效益”。

(七)幼儿园课程容与幼儿园外生活经验及小学课程容不衔接的问题。课程容的不衔接一种是指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谁都不管”的“缺失性”衔接,针对这种不衔接,幼儿园应加入相应的适宜容;此外,还有“多余性”不衔接。主要有两种情况:1.幼儿园简单重复甚至低于幼儿在幼儿园外获得的自发经验,针对这一问题,幼儿园应该对应课程目标选择相应容,对一些生活经验要扩展、整理、提升有关容;2.幼儿园成了小学课程“先修班”,抢先教授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容;一般情况下,小学并不欢迎这种行为,幼儿园只要把幼儿阶段该学的容教好就行,把该发展的发展起来,就为孩子成长积蓄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后劲”。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定义。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二)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形态

1.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课程设计者在“思想上”根据的原理、原则将各种课程要素加以联系、组合,形成课程指南、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以及课程活动设计等课程“方案”“计划”的过程。

2.实践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将课程方案转化为生动的课程实践(现实)的过程。

(三)幼儿园课程容的组织方法:1.论理组织法;2.心理组织法。

论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各自的定义和优缺点 1.论理组织法。根据知识的在逻辑联系而组织课程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注重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知识和严密的思维训练。计划性比较强,教师较容易把握,也有利于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缺点在于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难以照顾到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学习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造成被动学习,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个性的情况。论理组织法很容易形成一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课程模式。2.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排课程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较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容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理解力,教学容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一起计划、安排课程活动。缺点在于较难形成系统的经验,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真正的兴趣。心理组织法的关注的焦点是儿童,是一种以儿童(学习者)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四)幼儿园课程容的组织原则:1.顺序性.顺序性原则是组织学习容的时间次序。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连续性。连续性原则强调的是后续的学习与先前的经验之间的关系。课程容的组织安排应当使后继的学习容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之上。同时,后续容又是原先经验的扩展和加深。

3.整合性。整合性是指加强课程容之间、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之间,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五)幼儿园教育的途径:1.教学活动;2.游戏;3.日常生活和常规活动;4.学习环境;5.家园合作。

狭义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照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容,有计划、有组织、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教育途径。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从学习者参与活动的规模来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可分为:1.集体活动;

2.小组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为幼儿提供了和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同时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并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做。 3.个别活动。

(六)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儿童。为此幼儿园课程需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只有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生活化原则。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体现在课程组织上是指“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园生活“教育化”。课程组织的生活化原则,要求设计者在制定课程蓝图或计划时:(1)对课程目标及其达成途径进行分析,以考虑实现目标的适宜方式;(2)对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教育功能和可能蕴藏的教育机会进行分析,一方面使其“名正言顺”地承担起实现课程目标的任务,使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专门教学活动,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更多的生成和发展的空间。(3)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便课程安排更符合幼儿的需要,更具有广泛的教育资源。

3.主体性原则。指的是要把课程组织成为由教师主动引导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教学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而幼儿的主动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课程组织不可忽视“人”的因素。

(七)幼儿园课程计划包括的容。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一日生活的安排;学习环境的提供;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

(八)课程计划可依据课程目标的层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学年计划;2.学期计划;3.月(周)计划;4.日计划。

(九)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应注意的问题:1.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2.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活动。3.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并让幼儿了解,以有利于形成时间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4.每一环节结束前要有明确的信号提示,让幼儿做好转换活动的准备。5.一旦多数幼儿完成转换环节,就立即转入下一个活动,以免养成拖拉的习惯。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实质:本质上是一个课程的“再设计”过程,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如何理解课程实施的本质上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课程实施的本质是一个课程的“再设计”过程。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教学的过程,但是课程和教学是融合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开的。教学固然是课程的实施阶段,但课程不是原封不动地执行计划。课程是在教学前已经设计好的教育容和形式,但这些设计好的“方案”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是需要修正、调整、发展和完善的。因为教师、学生、教学环境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有不同的理解,他们会按自己的理解去再加工课程。即使是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教学反馈,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调整原来的计划,以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本质上是一个课程的“再设计”过程。)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一是直接教学,二是间接教学。

(一)直接教学 1.直接教学的定义:直接教学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

2.直接教学的适用围(1)对幼儿进行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2)社会的观念、行为规、约定俗成的规则等的教授。(3)必需的社会知识或概念,与健康生活有关的安全、卫生等常识,周围环境的有关信息的传递等。

(4)某些技能的传授。

3.直接教学的局限性。直接教学主要是借助于语言讲解进行的,不太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对幼儿情感的发展、认知经验的获得、动作技能的形成效果不佳,也较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二)间接教学 1.间接教学的定义。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间接教学以发现学习为主。(间接教学经常借助的中介环境有两类: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

2.教育意图不直接通过教师,尤其是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是间接教学的最大特点。

3.间接教学的局限性。在间接教学中,幼儿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的学习往往难以深入,所获经验一般比较零碎、表面,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学习的有效性难以保障。

(三)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的特点:肯定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础。设置问题情景,提出引发幼儿新旧经验冲突的任务,引导幼儿意识到问题,并提示解决问题的线索。(支架式教学说明了教师与儿童之间在最近发展区有效的教学互动:儿童的“学”好像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建筑,而教师的“教”则像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建构自己的心灵世界。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时间问题

(一)造成时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1.过分整齐划一的集体行动;2.固定而不可改变的时间表;3.时间分割的过于零碎,环节过多而不适当;4.活动容与组织形式配合得不好;5.活动本身不适合幼儿;6.儿童缺乏参与的机会,丧失积极性;7.教师“照顾过度”而又忙不过来;8.教育过程缺乏灵活性;9.工作的计划性不够,准备工作未做好;10.忽视必要的常规的培养等。

(二)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2.过渡环节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减少消极等待;3.活动安排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4.避免照顾过度,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5.养成良好的常规和专心做事的习惯。

四、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物质一空间问题。环境的创设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1.与课程目标一致;

2.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3.发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可以:(1)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五、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问题

(一)课堂文化定义,指的是一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气氛。它是由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材料、组织幼儿的活动、维持课堂秩序、评价学习结果的方式营造出来的。

专业化教师的定义,专业化教师是指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产生的长远后果的判断决策能力的教师。

(二)教师创造一种理想的“课堂文化”。教师对自己和幼儿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持的观点会给课堂文化加上特定的“底色”。教师应视幼儿为学习的主体,视学习为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这样形成的课堂文化就是轻松愉快的、活泼的,而且师生关系亲密。幼儿也会因爱师而爱学习。

(三)教师专业化程度是课程效果的保障

课程方案需经教师的工作才能转化为幼儿的学习经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转化的关键。(专业教师和非专业教师的区别。)专业教师能利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其见解来作判断,其目的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利益;非专业教师面对问题时,以能在最短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决定行为反应,而不是以如何有利于儿童长期的发展利益为目标。专业教师利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其见解来作判断,其目的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利益;而非专业教师则大多是以最短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决定行为反应,而不是以如何有利于儿童长期的发展利益为目标。所以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有“化腐朽为神奇”,将一个不太理想的活动方案改造的十分优秀。

六、课程实施中,教师还要注意的问题:1.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2.教师的态度、言行和管理方式等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放办园,扩展幼儿发展的空间。4.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家园合作,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定义,是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考察和分析,以确定其价值和适宜性的过程。目的在于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以便调整、改善、选择和推广课程,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五大要素1.课程评价的目的。课程评价目的大体分为两类:(1)完善原有课程或者开发、发展新课程(2)管理课程

2.课程评价的容: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

3.课程评价的主体与客体。(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的对象就是课程方案、实施过程、课程效果。但是方案是教研人员和教师制定的,过程是师生参与的,效果是通

过幼儿变化体现的,因此,课程评价一定要涉及到人。幼儿的发展状况既是课程设计的依据,也是课程效果的体现,因此,幼儿是课程评价的“对象”。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同样也是课程评价的“对象”。但同时,他们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幼儿、管理人员以及家长都是课程评价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课程方案和教育实践,发现、研究、解决课程问题。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和发展变化来“发表”对课程的看法的。所以说,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

4.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可以起到:(1).强化功能;(2).导向作用;(3).规作用;(4).鉴定作用。

▲科学的课程评价的标准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准确性,评价标准应能保证所获得的信息是需要的、可靠的;(2).有用性,即评价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向各类对象提供丰富的信息,并对课程的发展、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合法性,即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尊重机构或个人的权益;(4).可行性,即切实可行,投入的人力物力适宜有效。

5.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程序

(一)一般程序

1.集中问题,即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设计评价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工具,规定搜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安排时间进度和人员分工;

3.实施评价方案,收集评价信息; 4.分析评价资料; 5.解释资料,得出结论,做出建议。

(二)具体步骤

1.前评价。前评价是在设计单元活动之前进行的幼儿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评估,以所获资料作为设计活动的参考。

2.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根据前评价的资料,教师初步设计出活动方案并加以实施。

3.后评价。教学活动实施后进行的效果评价,并与前评价的资料进行比较,以了解儿童的进步情况,检查教育目标达到的程度。

4.追踪评价。教学活动结束后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了解幼儿是否获得真正的学习,学习效果是否能够保持并能够运用、迁移。

四、课程评价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和改进课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评价要着重于发挥其诊断、改进课程的作用,不宜把评价仅仅作为对教师工作或幼儿发展水平的鉴定手段。

(二)评价中要以自评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教师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评价应强调教师自评为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评价应有利于调动和发挥教师、园长及其他有关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这是课程评价的总原则)

(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发展是幼儿的第一需要,评价只能有利于幼儿发展,而不能阻碍儿童的发展,因此要慎用评价结果。

(四)评价应该科学,有效:1.科学的评价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2.幼儿园课程评价是一个涉及课程方方面面的工作。3.课程评价应讲效性,为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用的信息,防止形式化。4.评价虽然重要,但其结果的解释和运用更为重要。总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主要取决于评价者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第六节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模式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有两种: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一、目标模式(又称作“工学模式”)

1.目标模式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1)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其他设计步骤都要围绕着预先制订的行为目标来进行;(2)强调目标的行为导向,要求确立明确、可以测量的外显性行为目标。2.目标模式的优缺点。目标模式的优点在于课程设计的条理性和简易性:(1)课程设计条理清晰;(2)增强了教育者的目的性;(3)课程评价简单易行。

这一模式的显著缺陷则在于它的机械性和“工具化”倾向:(1)课程目标的行为化必然导致其分解和细化,可能造成教育视野的局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课程目标强调细化,与现代课程强调教育容应具完整性、系统性是相矛盾的。(2)强调目标的行为化、可预期性和可测量性,必然忽视非预期的、没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缺乏可测量性的学习结果,如情感体验、态度方面的学习,而这些,在今天看来往往是更重要的学习。(3)课程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定量测量,轻质的分析,课程评价难以为改进课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4)过于强调课程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性”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艺术性”和“人性”,即个性和创造性。

二、过程模式

1.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开放的设计思路

2.过程模式的设计程序:(1)设定一般目标;(2)实施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3)论述;(4)评价教学活动引起的结果。

3.过程模式的优点表现为:强调课程的弹性、灵活性;重视课程实施过程;积极发挥教师和儿童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4.过程模式的不足则主要在于:(1)目标的作用相对被忽视。由于没有相对明确的评价标准,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2)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极高,教师应能领会和把握课程所要实现的价值的核心,并灵活自如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儿童的学习,否则教育的效果就难以保证。

第三章几种幼儿园课程方案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一)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吸收的心智”。

(二)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三)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不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在她看来,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蒙台梭利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两方面:1.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2.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

(二)教育的容

1.日常生活练习。日常生活练习对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1)帮助儿童继承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2)帮助儿童养成活动的自发性并达到活动的熟练化;(3)帮助儿童达到智慧的充分发展;(4)帮助幼儿顺利进入集体环境。

2.感觉教育。感觉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容中最重要、而且最有特色的部分,其容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分别由相应的教具来完成。

▲蒙台梭利把感觉教育的意义归纳为四个方面:(1)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2)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知识;(3)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4)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台梭利指出进行感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把对触觉的训练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2)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3)感觉教育的刺激应该孤立化;(4)感觉训练有具体的步骤和程序。

3.语言教育:(1)读的教育(2)写的教育

4.数学教育 5.文化科学教育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1.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应该有以下主要要求:(1)秩序。 (2)自由。 (3)真实与自然。 (4)美感与安全。蒙台梭利认为“美”能够唤起幼儿对生活的反应能力,而真正的美是以简洁为基础的,环境中的硬件设备必须是安全的

2.教师——导师。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具有以下角色:(1)环境的提供者。教师应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有准备的环境: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 (2)示者。 (3)观察者(4)支持和资源者

3.教具——工作材料。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其中以感官训练教具最具特色)。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具有如下特点(1)刺激的孤立性(2)操作的顺序性

(3)工作的趣味性(4)教育的自动性

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与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存在的局限性

1.孤立的感官训练。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官,这是一种严重的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不适合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2.对创造力的忽视。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由。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蒙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改进和发展。主要表现为:

1.扩展了课程容;2.强调课程的实质,而非形式;3.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经验。

第二节五指活动课程(由鹤琴先生提出)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新的儿童观。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准备,而且应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二)活教育的理论。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教学脱离儿童实际的弊端,鹤琴提出来“活教育”的理论。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方法论三部分。1.活教育的目的。鹤琴明确提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的课程。针对死教育书本万能、课程固定的弊端,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点。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3.活教育的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教学方法。鹤琴把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感性活动——“做”放在核心地位,主“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联系,就获得直接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

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

(一)课程目标。五指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发展幼稚生的心智和身体。具体的课程目的有四方面:

1.做人:有合格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2.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技能;3.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4.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快乐,打消惧怕。(二)课程容。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进行选择,形成五类活动:

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3.科学活动;4.艺术活动;5.语文活动。

(三)课程的组织。单元教学法的特点:尽管鹤琴先生提出了课程可由五方面的活动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应该单独组织。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育容也必定要互相连接成整体,不能四分五裂。幼稚园的课程以儿童的环境为中心,选择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学的物和事为“主题”,组织融合儿童的科学、社会、语文、艺术、健康活动,组成有系统的组织,以适应幼儿的认识特点。先生称这种课程容组织方法为“整个教学法”,后改称“单元教学法”。

(四)课程的实施。依据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原则或要求):

1.十分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注意物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 3.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教导儿童。 4.多采取小组教学法。 5.多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 6.教师应当成为儿童的朋友,使幼儿不害怕,肯接近。

(五)教育评估。鹤琴主幼儿园应当有可以随时考查儿童学习成绩的标准。因为,只有知道幼儿的学习状况,才可以实施相当的教育,扬长补缺,使他们各自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先生创建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三节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一、基本理论观点:

(一)儿童发展是一个社会建构和社会共享的过程 (二)教育要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幼儿园的教学是一种自发一反应型的教学(3-7岁儿童的学习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位置,即从自发型向反应型转化,故称“自发-反应型”教学) (四)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即课程)应具有过渡性

(五)给儿童的知识要系统化。系统化知识应该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来建立。

(六)作业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1.作业教学的主要任务。作业教学的任务重在利用儿童的自发经验(即第一类知识),引进中心概念(表象形式的初级概念),以此为基础帮助儿童形成系统化知识和认识方式。

2.教师在作业教学中的作用。(1)选择教学容,设计适合儿童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各种知识系统,恰当地确定各系统的中心环节;(2)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扩大儿童的知识围;(3)引导幼儿围绕知识系统的核心积极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部联系和规律性,帮助儿童建立知识体系;(4)巩固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并促使幼儿将它们迁移到更广阔的围里去解决认识上的新问题。

二、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1、目标和任务。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能符合新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创造性,并且具有一系列对今后整个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优良品质的儿童。

2、幼儿园活动的类型主要分成:“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两大类。

3、从教师影响儿童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影响法、间接影响法、问题法。

第四节认知理论的学前教育方案

一、皮亚杰式的学前课程一般具有的特点:

(一)高度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二)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 (三)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二、凯米——德芙里斯课程

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它以学生、问题和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课程评价以主观综合评定为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五)隐性课程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隐性课程有如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1)物质一空间。(2)组织一制度。(3)文化一心理。 (六)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定义的涵义: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七)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八)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1.启蒙性。2.生活化。3.游戏性。4.活动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协调,筛选工作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能性筛选”。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单元目标;4.教育活动目标。 (三)、建立幼儿因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1)学习主体的心理结构;(2)教育容的畴和结构; (3)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一因素隐藏在另外两个因素之中;任何容领域的学习都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容;同样这三方面发展,都要借助于学习容才得以发展。这三个因素紧密结合,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目标结构。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及其涵义: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尽量涵盖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等容。 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和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 3.可行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所定目标应该是幼儿能达到的。 4.时代性原则。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时代性,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 5.缺失优先原则。幼儿园总目标是一种理想目标,儿童现实的发展与这种理想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在制定地方课程纲要或本园课程时,特别要在课程目标中把儿童现实发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发展所必须的方面突出出来,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障

自考《幼儿园课程》章节考点汇总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形态 2、悬缺课程 3、学问中心课程 4、经验中心课程 5、活动课程 6、隐性(潜在)课程 二、填空题 1、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2、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和。 3、以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和。 4、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新纳提出了“”概念,是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 5、综合课程本质上属于课程。 6、是以识记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识记]汉语和英语中,“课程”的最早含义是什么? 2.[识记]目前有案可稽的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有哪些? 11.[识记]简述学问中心课程的优缺点? 12.[识记]简述经验中心课程优缺点? 13.[识记]活动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4.[识记]简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特征的比较? 15.[识记]隐性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6.[识记]简述隐性课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 2、适宜发展性 二、填空题 1、我国学者一开始就把、、视为课程关注的中心的。 2、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给予儿童的经验来源于、 。 3、用来定义幼儿园课程,突出了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4、幼儿园课程基本以为主要形式,同时,课程的特点十分突出。 5、幼儿园课程的性,使幼儿园课程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6、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如课程的性等。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识记]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分层含义(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2、识记]幼儿园课程具有的基本属性(性质)有哪些? 3、[识记]简述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1.[领会]课程编制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领会]简述课程决策的层次? 3.[识记]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含义是什么? 4.[识记]理论决策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5.[领会]简述知识的形态和价值? 6.[领会]简述如何处理好课程决策中的各种问题?

2018年10月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卷 (课程代码0039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丑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按照幼儿在不同区域内所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可将区域划分为探索性区域、表现性区域和 A.运动性区域 B.静态性区域 C.材料性区域 D.益智性区域 2.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之一是 A.对教材的研究 B.对幼儿园环境的研究 C.对教师的研究 D.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3.幼儿、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都是幼JLN学习环境的创设者,都应参与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A.参与性要求 B.家园互动性要求 C.适宜性要求 D.丰富性要求 4.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 A.以集体的形式展开的 B. 以教师的主导活动展开的 C.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 D.以幼儿的个体活动形式展开的 5.华德福幼儿课程注重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物质环境,强调榜样和模仿的作用,强调合理安排饮食和 A.唱歌、游戏等活动 B.教学、绘画等活动 C.家园互动等活动 D.阅读、聊天等活动6.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一“活教育”的方法论的是 A.张雪门 B.张宗麟 C.杜威 D.陈鹤琴 7.教师和幼儿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 A.评价的“客体” B.评价的“主体” C.评价的“指导者” D.评价标准的“制定者”8.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 A.社会实践活动 B.家庭生活 C.教师科研活动 D.家园合作 9.学期计划是教师对一个学期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其内容除了班级日常教育工作安排之外,还包括家长工作和 A.环境创设计划 B.总体计划 C.年龄阶段计划 D.课程计划

基于主动学习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试题及答卷

基于主动学习理念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强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自主地选择,主动地发展。但幼儿的主动学习并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一系列条件的支持。主动学习的意识应该渗透在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上到课程的理念下到课程的具体实施,都应有所体现。High/Scope课程是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理念的代表之一。其整个课程的目标、组织形式、评价指标、包括师幼互动都是围着绕着主动学习进行设计的。其课程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从理论上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在实践上也有一套具体的实施过程。“计划——工作——回顾”、冲突解决“六步法”等,都是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意识的载体。该课程强调幼儿的学习要基于自身内在兴趣和真正需要来开展,这样才能促使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High/Scope课程;主动学习;课程设计 一、High/Scope课程的设计目标: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High/Scope课程的核心和目标,它贯穿于与整个课程模式的始终。所谓主动学习,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操作与人、物、观念、情景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1]。儿童通过与环境、材料的接触,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主动去发现与探索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成人的支持下,不断的进行挑战,向前发展。它基于皮亚杰建构理论, 认为幼儿直接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的经验是思维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课程的设计方面,始终贯穿着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在整个课程模式中扮演的既不是控制者,也不是旁观者,而是支持者。教师为幼儿提供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在幼儿的具体活动中给予帮助、引导,不过分参与和干涉幼儿的活动,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各种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High/Scope学前课程在最初的创设阶段,并不是以发展幼儿的主动学习为课程目标的。作为早期开端计划的一部分,High/Scope课程最初是为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服务的。它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基础,把发展幼儿的认知和智力作为重点,使其为儿童今后的成功学习奠定基础。1979年,High/Scope课程出版的第二本著作《活动中的幼儿》,进一步发展了High/Scope课程的理念与思想。它首次提出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并将其与强调知识建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将课程的重点从只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扩散到关注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此时的High/Scope课程已不再是只针对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而是面向全体儿童。但这一时期所提出的“主动学习”是被归为认知发展的八大关键经验(其它

00394幼儿园课程全国2013年7月自考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xx课程试题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A.制定课程目标 C.实施课程 径是 A.教学活动 C.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4.在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5.xx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区别教师的教学水平 C.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

6.xx利教育法的构成要素是 A.教师、教材和教具 C.教师、幼儿和教材 7.xx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 A.教材 C.经验 8.下列对课程模式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xx利教育方案最好 C.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最好B.五指活动课程最好 D.没有最好,各有利弊 B.活动 D.环境 B.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D.幼儿、教材和教具 B.鉴别幼儿的发展水平 D.评价园长的课程领导水平 B.发现学习 D.无意学习 B.游戏 D.学习环境 B.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B.选择课程内容 D.进行课程评价 2.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 3.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并整理、扩展、提升幼儿已有经验的教育途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9.幼儿园课程的非义务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可以随心所欲。 10.集体活动比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都要好,因此应将集体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唯一组织形式。 11.幼儿是课程评价的“主体”。 12.任何情况下设计课程都必须从具体的目标出发。 13.蒙台梭利认为课程组织的核心是教具的操作。 14.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发现: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对尚不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学前儿童是不可能的。 15.幼儿园学科活动比较重视间接经验的传递。 16.在瑞吉欧课程中,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通常毫无计划。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7.隐性课程的特征是非预期性、模糊性、不易觉察性和__________。 18.对幼儿园课程目标进行价值性筛选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学习心理学和__________。

幼儿园课程理念有哪些_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理念有哪些_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理念有哪些_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篇一 一、课程背景一概况1、实验幼儿园拥有杏山、阳光两处园舍,现有32个班级,收托从18个月6岁的婴幼儿共计940余名。 2、实幼地处xx区的中部,地理位置适当。尤其是世纪之初,由区政府投资3800万元在原址重建的园舍,无论是外观和内部设备配置,均达到了上海市同类幼儿园中的较高水平。 3、在编在岗的专任教师56名,其中本科学历28名,占专任教师50其中有1位教师研究生在读,大专学历28名,占专任教师50其中有10位教师本科在读。幼高职称25名占专任教师的44.6;幼一教师27名,占48.2;未评4名占7.1。 35岁含35岁以下青年教师37名,占66.1;5年含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17名占30.4。保健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50。后勤"三大员"全部持证上岗,中级保育员比例占50,在训高级保育员1名,获得营养培训高一级别资质的1名。拥有市、区级骨干教师10名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指导教师各1名,教学能手5名,教坛新秀3名,占专任教师16.1;园级骨干教师28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 4、幼儿园地处全国文明社区xx社区。该社区是当年xx市第一个工人新村所在地,现是涉外开放单位,文化积淀丰富,信息

渠道多元,开放程度较高,且"xx中心小学"、"xx二中"等一批名校均集聚于此,是xx区优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5、家长多为高学历、高收入者,因而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也高,对学校管理、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总体要求更高。 然而,由于家长的工作十分繁忙,故隔代带养的状况居多。 且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虽在道理上懂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其它方面发展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二优势xx市实验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80年代思考幼儿园"整体教育"的实施,对"整体教育"的概念、形态和实施进行了实践探索。该课题曾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90年代,以"幼儿健康人格"建构为主线,开展了建构幼儿健康人格的课程构架研究,提出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并按学科分别设计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案例。 21世纪初,开展了以"03岁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为抓手的课程实施研究,形成了家园养育指导手册、婴托班教养教师指导手册等实践成果。 近年来,着力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已形成了课程实施和管理的框架,在"一线两翼"重点研究项目统领下展开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念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概念与基 本理念 当前我国幼儿园 课程建设的核l概念与基本理念 口丁海东 [摘要]”领域”和”主题”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两个核心概念.其基本理念 包括:完整理念,生活理念,活动理念,生态理念和园本理念.这一理念反映了当前幼儿 园课程建设的主要趋势:以”主题”来统摄”领域”,探求儿童心理与学科逻辑的内在融 合.强调目标设置的完整与适宜,注重知识与经验呈现的综合性与网络化,追求实施路径 的多样性与活动性.关注活动过程的创生性与开放性,强化教学情境的立体化构建.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主题领域基本理念 一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概念 在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任何一

种课程方案的编制都无法回避”领域”和”主题” 这两个核心概念.实际上,这两个概念也正是解读 和把握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一般趋向的切人点和关键词. (一)领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地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在 这里,”领域”是确定幼儿发展经验或教育内容的 不同范围或模块的一种课程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学科的融合或统整.但从根本上讲,它又 是建立在对不同学科进行划分的基础之上的例如,科学领域融人了动物学,植物学,数学等.而 艺术领域则融合了美术,音乐等.作为划分不同教 育内容的不同”领域”,其各自相对独立的领域内部,分别以各自所涵盖的学科体系而遵循由简渐 7 繁,由浅入深,由粗略至细化的逻辑原则,反映着 学习经验的纵向层次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即所谓由主干到分支的”知识树”). (二)主题 作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新理念与实践的反映,

7月全国自考幼儿园课程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题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 ) A.各种活动的总和 B.各种游戏的总和 C.各种科目的总和 D.各种教学的总和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幼儿园课程应注重知识的( ) A.学术发展价值 B.一般发展价值 C.社会价值 D.研究价值 3.不属于项目活动“要点”的是( ) A.团体讨论 B.实地考察 C.讲解 D.探究 4.单元活动设计的核心是( ) A.主题 B.活动 C.目标 D.过程 5.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安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课程内容组织的( ) A.连续性原则 B.整合性原 C.主体性原则 D.顺序性原则 6.在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中,感官训练的重点是( ) A.视觉训练 B.听觉训练 C.触觉训练 D.嗅觉训练 7.瑞吉欧在教学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合作研究 B.档案支持 C.图像语言 D.集体工作 8.在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理论中,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形式被称为( ) A.上课 B.学习 C.作业 D.练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9.所谓的课程形态,指的是课程的存在或____________。 10.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园课程的对象是____________岁的幼儿。 11.教师在布置活动区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____________、自理问题、心理气氛问题和规则问题等。 12.课程评价的目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完善原有课程或开发、发展新课程;二是____________。 13.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 ____________目标四个层次。 14.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优点在于设计的____________和简易性。 15.陈鹤琴课程理论中的“整个教学法”,后来改称为“____________”。 16.在凯米—德芙里斯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独自操作物体的活动、____________、小组规则游戏和实 验。 17.在瑞吉欧的教育中,课程的内容来自周围的____________,来自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现象、问题,来自他 们的各种活动。 18.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中,“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物质环境和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9.“课程即教材”的观点,其最大的不足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 20.在布置活动区时,小班活动区的封闭性要强些,而大班则要开放些。( ) 21.幼儿的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园课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形式。( ) 22.根据合目的性的原则,课程目标与内容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23.专业与非专业幼教人员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在最短时间里解决幼儿间的纠纷。( ) 24.分科目组织课程内容是典型的心理组织法。( ) 25.学科教学仍是我国幼儿园使用最普遍的课程形式。( ) 26.HIGH/SCOPE课程的关键经验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7.经验中心课程 28.幼儿园课程内容 29.弹性计划 30.区域活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32.简要说明学问中心课程的优势和不足。 33.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理念及思路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虞永平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想和大家讲一下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路。大家都会想:怎么会说这个题目,而不是讲课程游戏化呢?我刚才讲过,无论是不是课程游戏化项目,你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做这件事情,也就是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贯穿着游戏的精神。我不大明白,教育厅关于游戏化的培训好像很多次,到现在项目组的幼儿园还在问:课程游戏化到底是什么?还不明白,我不知道是我们真得没说明白,还是没有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就是课程建设项目,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今天的课程能够不断完善,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那么如何好?就在于发现问题,所以今天呢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在座的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这之前,我先说我们怎么理解来理解幼儿园的课程。我们大家觉得这个太科普了,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也想过,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有很多,说起来有二三十个,今天我用了一个给大家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定义,一定在哪里看过这句话,但是被我改掉了。原来在《纲要》和《指南》里面,这个定义不是幼儿园课程,叫“幼儿园教育活动”。那我为什么把它改成课程呢?在座的有的老师有的园长可能参与或讨论,在《纲要》出来之前,有个《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上面不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叫《幼儿园课程标志》。当初定是这么理解的,后来这个名字改掉了,叫《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为什么呢?因为有人认为,幼儿园里面用“课程”不大合适,怕大家误解,怕造成“小学化”,因为今天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大了,因为大家知道幼儿园的课和小学的课是不一样的。虽然拿掉了“课程”这个词,那这个文件里面有没有课程的意思呢?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思就是课程的意思,这两个定义是想通的,所以今天我用这个定义来和大家讲。 《指南》和前面的《规程》里面都说,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所以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是一个过程。这跟小学很不一样。小学课程是什么?小学课程就是学科的知识,学科的内容,因此小学的课程是静态的,幼儿园的课程是动态的,这就是不一样的。 那我具体来看不一样在哪里?或者说幼儿园课程它的要点在哪里?首先是要有目的,没有目的,每天不知道要干什么,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拍脑袋今天决定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好的课程。好的课程一定是有目的的,而且这个目的是层层推进的。这个目的是适合孩子的,这个目的是全面的,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一定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些目的是一层一层推进的,包括重复,不断重复某些,是不合适的,当然这个目的到了课程里面就变成了目标了。不能不断重复,偶然重复,适当重复是可以的。有些幼儿园总是做同一件事情,这个区域里面一个学期材料基本上没换,那就是重复,对孩子来讲就是浪费。所以幼儿园的目的必须层层推进。那我如何知道是层层推进?《指南》里告诉你了,在每一个领域,在每一个年龄段,他应该做什么,难易程度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到哪里,

10月自考《幼儿园课程》内部资料

2011年10月自考《幼儿园课程》内部资料白皮书题库 单项选择题 1.1.在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概念中,“理论上很吸引人,实践上却很难实行”的是哪一种(B) A.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B.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C.课程即教学计划D.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1.2.从某种意义来说,课程的“再设计”过程是指(D)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与组织C.课程评价D.课程实施 1.3.在以下几种课程概念中,哪一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A) A.目标说B.行动说C.教材说D.计划说 1.4.“经验”中心课程过于忽视(A) A.系统知识的学习B.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C.学生的兴趣和需要D.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1.5.幼儿园课程基本以(C)为主要形式。A.隐性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 1.6.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哪种属性(C)A.基础性B.适宜发展性C.义务性D.非义务性 1.7.制约幼儿园课程任何一个结构要素的核心因素是(D) A.社会因素和人类知识B.儿童发展的社会方向性C.幼儿的自发活动和自由兴趣D.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8.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A)A.启蒙性B.游戏性C.潜在性D.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2.1.1.(D)是幼儿园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A.课程设计B.课程组织方式C.课程评价D课程目标 2.1.2.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价值性筛选”时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C)

A.教育哲学和知识论B.心理学和社会学C.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D.心理学和知识论2.1.3.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A) A.发掘课程内容本身价值并使之与上位目标保持一致B.使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各原则C.教育活动目标要尽量具体明确D.教育活动目标要切实可行 2.1.4.月计划是(B)A.年龄阶段目标B.单元目标C.教育活动目标D.邻域目标 2.2.1.(B)被比作课程的心脏,是课程生命活力的源泉。A.目标B.内容C.实施D.评价2.2.2.根据发展适宜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难度水平应处在幼儿的(B) A.现实发展水平上B.最近发展区C.自发经验上D.理想的发展区 2.2.3.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具体做法有(D) A.排除一切儿童不感兴趣的内容B.选择一切儿童感兴趣的内容 C.选择必要的课程内容D.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2.2.4.课程内容的均衡是指(A) A.构成课程内容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B.构成课程内容的各个部分要平均分配C.课程内容中某些部分要突出D.幼儿现实缺乏但理想的发展又必需的品质要求先发展 2.3.1.(C)课程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的代表。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2.3.2.(A)课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的代表。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 2.3.3.幼儿园教育途径不包括(D)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幼儿园课程》试题和答案00394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4)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先探讨课程目标具体化、标准化的是 A.杜威 B.泰勒 C.布鲁姆 D.博比特 2.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 卢梭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3.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思维技能、观察技能、表达技能及 A.书写技能 B.计算技能 C.背诵技能 D.交往技能 4.广义的幼儿园课程强调的是幼儿园 A.集体教学活动 B.教育的整体结构 C.游戏活动 D.园外活动 5.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称作 A.幼儿园课程计划 B.幼儿园课程目标 C. 幼儿园课程模式 D.幼儿园课程实施 6.幼稚园行为课程强调“行为即课程”和 A。“生活即教育” B.“生活即成长” C.“生活即课程” D.“生活即教学”7.高瞻课程方案源自 A.洛克的白板说 B.瑞吉欧的教育理念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 8.幼儿园课程的特质中包括课程结构的 A.理论性和实践性 B.综合性与启蒙性 C.全面性和主体性 D.整体性和综合性 9.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幼儿园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 A.条件性课程资源 B.自然性课程资源 C.社会课程资源 D.园内课程资源 10.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接受的学习类型不同,3岁前儿童的学习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

新理念下的幼儿园班级管理

新理念下的幼儿园班级管理 21世纪是个崭新、布满挑战的时代,各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如同缕缕清风一般扑面而来,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课程也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作为在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我们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下,已逐步理解和领会新课程理念蕴涵的教育思想和基本理念,并尝试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为推进教育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1世纪是个崭新、布满挑战的时代,各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如同缕缕清风一般扑面而来,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课程也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2001年9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理解和领会新课程蕴涵的教育思想和基本理念成为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之一。那么,新课程理念蕴涵着哪些新的教育思想和基本理念?我们应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班级治理呢? 一、新课程理念的内涵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

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要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为所有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团体、个人展示幼儿素质教育的方向和途径。调整和改变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要求、缺少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学前教育机构根据儿童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爱好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一)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是班级治理的重点问题 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幼儿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地去评价每一位幼儿。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 人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要害素质之一。人与人由于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在体质、气质、性格和个人爱好等方面会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人们的不同个性,也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个人的独创性正是在这种各自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础之上

自考幼儿园课程各章复习要点超好的资料图文稿

自考幼儿园课程各章复习要点超好的资料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内容按其自身的逻辑 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 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 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 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 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 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 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 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 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 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 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 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 性轻个 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 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 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 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 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 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 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 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 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 程,课程内容随学生变化而 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 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 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 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 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 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 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 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 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 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 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 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 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 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 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 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

新理念下幼儿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新理念下幼儿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对我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了探索,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这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些适合我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与方法,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培训机制 为加强对全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保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整体规划之中。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主要领导负责、师训部门牵头、学前研训部密切配合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研修模式,探索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一)公开课,促教师尽快成长 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催化剂,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

中的作用,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无论是哪一级别的公开课,都要经历多次的观摩、推敲、反思。应该说,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凝聚的是相关教师及集体的智慧。在反复推敲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的教师会为了一个环节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教师会为了运用怎样的开放式提问才能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而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在整个完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不断学习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趋于完美。上过公开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颇多。可以说,教师们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成长,公开课大大缩短了教师们的成长进程。 (二)参与式培训,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以往我们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经常是以集中讲授、辅导为主,这就形成了“培训者讲,教师们听”的格局,教师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只能被动地接受。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我们采用了参与式合作学习的模式。参与式合作学习可以在培训者和教师之间创设一个平等的对话环境,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使大家畅所欲言。同时这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其他教师的看法和观点,使教师们的不同意见可以相互交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生成新的知识。教师不再盲目地相信知识权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与同行的交流,选择并形成自己的意见。 如:我们在兰开幼儿园召开了语言故事教学的研讨会,由兰开幼儿园骨干教师李老师组织故事活动“多变的颜色”。我们先请执教老

00394幼儿园课程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题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 A.制定课程目标 B.选择课程内容 C.实施课程 D.进行课程评价 3.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幼儿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并整理、扩展、提升幼儿已有经验的教育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D.学习环境 4.在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无意学习 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区别教师的教学水平 B.鉴别幼儿的发展水平 C.了解课程的适宜性、有效性 D.评价园长的课程领导水平 6.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构成要素是 A.教师、教材和教具 B.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C.教师、幼儿和教材 D.幼儿、教材和教具 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是 A.教材 B.活动 C.经验 D.环境 8.下列对课程模式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最好 B.五指活动课程最好 C.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最好 D.没有最好,各有利弊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9.幼儿园课程的非义务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可以随心所欲。 10.集体活动比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都要好,因此应将集体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唯一组织形式。 11.幼儿是课程评价的“主体”。 12.任何情况下设计课程都必须从具体的目标出发。 13.蒙台梭利认为课程组织的核心是教具的操作。 14.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发现: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对尚不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学前儿童是不可能的。 15.幼儿园学科活动比较重视间接经验的传递。 16.在瑞吉欧课程中,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通常毫无计划。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7.隐性课程的特征是非预期性、模糊性、不易觉察性和__________。 18.对幼儿园课程目标进行价值性筛选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学习心理学和__________。1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两种组织方法是心理组织法和__________。 20.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21.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是准确性、有用性、可行性和__________。 22.五指活动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是__________。 23.学前儿童掌握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以表象(初级概念)为基础和核心组织起来的经验层次的__________体系。 24.HIGH/SCOPE学前教育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以__________为核心,围绕发展所必需的一系列“关键经验”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从而支持儿童的学习。25.选择作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 26.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附着在区内的__________之上。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7.专业化的教师 28.“自发—反应型”教学 29.项目活动 30.幼儿园课程评价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32.简述如何避免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时间浪费的现象。 33.简述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34.简述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35.简述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的特点。

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4 .课程即教学计划。 5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 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内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内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它以学生、问题和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课程评价以主观综合评定为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五)隐性课程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隐性课程有如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1)物质一空间。(2)组织一制度。(3)文化一心理。 (六)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定义的涵义: 1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 2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 3 .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 (七)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 .基础性。 2 .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八)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 .启蒙性。2.生活化。 3 .游戏性。4.活动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 。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协调,筛选工作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能性筛选”。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 2 .年龄阶段目标; 3 .单元 目标; 4 .教育活动目标。 (三)、建立幼儿因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1)学习主体的心理结构;(2)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3)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内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一因素隐藏在另外两个因素之中;任何内容领域的学习都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内容;同样这三方面发展,都要借助于学习内容才得以发展。这三个因素紧密结合,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目标结构。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及其涵义: 1 .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尽量涵盖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等内容。 2 .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和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 3.可行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所定目标应该是幼儿能达到的。4.时代性原则。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时代性,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5.缺失优先原则。幼儿园总目标是一种理想目标,儿童现实的 发展与这种理想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在制定地方课程纲要或本园课程时,特别要在课程目标中把儿童现实发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发展所必须的方面突出出来,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障幼儿基本的学习权和发展权。 6 .辩证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处处体现辩证的观点:不仅表现为协调社会要求、儿童需要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平衡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处理好一些具体目标,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上。 (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1、表述的角度。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