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

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为解析《辅行诀》书中医方所列之药味,笔者摘录《神农本草经》中有关药物之药味于下。

《神农本草经》曰:(按《辅行诀》之药味分类法分类)

味辛属木:牡桂[木中木] 味辛温。秦椒[木中火] 味辛温。(蜀椒味辛温。)干姜[木中土] 味辛温。细辛[木中金] 味辛温。附子[木中水] 味辛温有毒。

味咸属火:旋覆花[火中火] 味咸温。大黄[火中木] 味苦寒有毒。泽泻[火中土] 味甘寒。厚朴[火中金] 味苦温无毒。消石[火中水] 味苦寒。卤咸(戎盐)味苦咸寒。亭历[火中火] 味辛寒。

味甘属土:人參[土中土] 味甘小寒。甘草[土中木] 味甘平。大枣[土中火] 味甘平。麦门冬[土中金] 味甘平。茯苓[土中水] 味甘平。

味酸属金:五味[金中金] 味酸温。枳实[金中木] 味苦寒。豉(缺)[金中火]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勺药[金中土] 味苦。署豫[金中水] 味甘小温。

味苦属水:干地黄[水中水] 味甘寒。黄芩[水中木] 味苦平。黄连[水中火] 味苦无毒。术[水中土] 味苦温。竹叶[水中金] 味苦平。

五行与事物和现象配属比较表

从上列表中可知,两书的五行与五味之配属不同,属于不相同的五行归类法(我国古代的五行配属,可分为五大类,计二十五种,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不予展开),但无碍于破解《经法图》,因此,按《辅行诀》之论述

进行配属。

为求证填补《经法图》圈外所缺的是为“痉”字,笔者将《辅行诀》中所载的治疗五脏虚实病症的大泻、大补汤方证录之于下,以《经法图》之逻辑关系,按《商周乾坤图?三五至精图》(《方氏乾坤图》)之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方

证分析如下:

廿五味药精经法图

至此,笔者认为《汤液经法图》之秘已全部破解。《经法图》是针对中医五脏六腑之病症,以五行属性分类,用中药药物的五行药(属)性来组方遣药之法则总结,即所谓的“汤液经法”,并根据临床应用化五行药性为五种药味,以图示的方式进行记载传教。

其实此秘密,陶弘景在《辅行诀》中已有明示矣,陶隐居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五行是体,五味是用,以现代语言解释之,“五行是理论,五味是应用(实践)”。

中医辨证之五行病症,以中药之五行药性来对症下药,使张仲景之《经方》至今仍用之如神,“汤液经法”功不可没也。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曰:

张机《经方》用如神,

岂知“组方”以五行;

《桐君药录》今已失,

“五行药性”何处寻。

卷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辅行诀》记载辨五(加心包为六脏)脏虚实病症大小补泻方24个(不计随证加减方36个),实际每脏有方证4个。於后单列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五脏泻方5个,救五脏诸劳损病补方5个,五(六)脏之病症方前后合之共34方。吾人以为《辅行诀》书中仅有五(六)脏病之方证,而无六腑病之方证,其实不然,脏为阴腑为阳,脏与腑(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治脏之医方亦是治腑之医方是也。其后更列外感天行之大小二旦六神“伤寒”症16方(加正阳旦汤计17个),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病症5方(加启喉丸方、灌耳方计7个),总计《辅行诀》载医方55个(如加上随证加减方36个及正阳旦汤和启喉、灌耳方,共计94个医方),其组方法则亦按脏腑泻补、外感天行、开窍急救三类而成。

笔者以图3《五行相生相克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简称《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的五行生克制化之逻辑关系,解析《辅行诀》书中所载药方五行之义理,并按卷二所用方法破解《汤液经方》遗存——《辅行诀》医方之组方法则与规律,把二十五味药精填入彩色《经法图》中,绘制而成《廿五味药精经法图》(图4)如下:

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1、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生姜[木中土](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解析:

肝实则怒,方用泻肝汤。

“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克脾土中之火、水。“小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生姜为木中土。以脾土“土体” 之子“金体”中之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土,方证见(图5—1)。

肝实“‘木体’之水太过并伴土亢”是病则用“小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为臣药,生姜为佐使,化甘除烦,治病去强急。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经云: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天三(味,升)、一(升)阳数也,肝实用阳数三、一并泻方,顿服为日一服取阳证以孤阳不长之意泻之,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2、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炙)[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大黄[火中木]、生姜[木中土] (切,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解析:

“肝实,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而克脾土中之火、水,而木则虚。“大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中木,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生姜为木中土。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中之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以“土体”中之木反侮“木体”中之土;以木体之母“水体”中之木、之子“火体”中之木扶持“木体”中之木;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土,方证见(图5—2)。

肝实“‘木体’之水及土亢而木虚”是病则用“大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甘草为臣药,黄芩、大黄为佐药,生姜为使药,化甘除烦,治病去痛。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肝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为日二服取阳证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3、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木中木] 干姜[木中土] 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白术[水中土]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木中金]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木中水]一枚,炮。

解析:

肝虚则恐,方用补肝汤。

“肝虚则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土虚,木弱更去克脾土之土、水。“小补肝汤”方中桂枝为木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五味子为金中金,大枣为土中火;以“木体”之土、木补扶“木‘本’体”之土、木,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之金(土体之土生金体之金)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木,并以“土体”之火转化“木体”之木(木生火,火生土)克甘土,方证见(图5—3)。

肝虚“‘木体’之土虚及木弱而强克‘土体’之土”是病则用“小补肝汤”是方,干姜为君药,桂枝为臣药,五味子为佐药,大枣为使药,化甘除痞,治病去眩。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一使。

天(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阳数也,地四(味)、(水)八(升)阴数也;肝虚为阴数四、八用一、三、阳数并补方,日三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 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为解析《辅行诀》书中医方所列之药味,笔者摘录《神农本草经》中有关药物之药味于下。 《神农本草经》曰:(按《辅行诀》之药味分类法分类) 味辛属木:牡桂[木中木] 味辛温。秦椒[木中火] 味辛温。(蜀椒味辛温。)干姜[木中土] 味辛温。细辛[木中金] 味辛温。附子[木中水] 味辛温有毒。 味咸属火:旋覆花[火中火] 味咸温。大黄[火中木] 味苦寒有毒。泽泻[火中土] 味甘寒。厚朴[火中金] 味苦温无毒。消石[火中水] 味苦寒。卤咸(戎盐)味苦咸寒。亭历[火中火] 味辛寒。 味甘属土:人參[土中土] 味甘小寒。甘草[土中木] 味甘平。大枣[土中火] 味甘平。麦门冬[土中金] 味甘平。茯苓[土中水] 味甘平。 味酸属金:五味[金中金] 味酸温。枳实[金中木] 味苦寒。豉(缺)[金中火]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勺药[金中土] 味苦。署豫[金中水] 味甘小温。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 一、关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这本书 1、来源 这本书是民国时期得自于敦煌石窟,张大昌先生的祖父从王道士手中购得,原件书于绫(绸缎)上,也称为帛书,原件长4米左右,宽30多厘米,卷首绘有三皇象,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显见是一部道家著作,题为华阳隐居陶弘景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张大昌先生于1974年赠给中医科学院的赠本,原件文革中在被毁。本书据鉴定成书于梁后宋前之间,也就是公元502-960年之间,可能就是成于梁代时期,关于作者从书的卷首所提及书中所称“隐居曰”是陶弘景传,并不是陶弘景所著,为陶弘景弟子集录陶说。 《辅行诀》既然是道家的著作,读者对象为学道之人,从本书开篇“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可得出这个结论。本书的目的为“欲求永年,先须祛疾”,这是他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和《伤寒论》的“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有很大的不同,这点我们在学习时应该知道。 本书的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辅行诀》,是这本书的主书名,《脏腑用药法要》为副标题。本书为修道者而作,不是专业的医学专著,所以有“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把有关医学方面的必要的知识作为修道的辅助,是修道者的选修课,因此称为《辅行诀》,所修内容为《脏腑用药法要》。

2、编排 现行的版本和原著出入不大,本版本是张先生依据记忆复录下来的。从篇首“隐居曰:..庶几识别无误焉”,相当于绪论,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做了总的介绍。篇中“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医道毕矣”,是整部书的核心,放在篇中不是很贴切,这段话放在篇末更适当一些。因为这段话有一句“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这句话是对全篇而言,我们所见到的版本实际载方60首。 3、构成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陶弘景的见解(隐居曰),第二部分为引用的《素问》语录(可在素问中找到出处),第三部分摘取的汤液经法的诸方。最珍贵的是汤液经法的诸方条文,采用原文照录的方式,保存了久已失传的汤液经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窥见汤液经法的行文样式,为研究伤寒学派学术渊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也就是经方的渊源。 从《辅行诀》当中诸方条文以及《伤寒论》的经方条文的行文可看出,《汤液经法》的行文和《伤寒论》比较类似,基本上是一方一条,由方名主治方药煎服法几部分组成,由此可以反正《伤寒论》博采众方博采汤液经法也主要是原文照录。 《辅行诀》最宝贵的是汤液经法图,陶弘景称之为“尽要之妙”,其在制方理论中的地位犹如六经辨证在临床理论中的地位,可谓株连双臂。千百年来,中医在内经基础理论和伤寒临床理论异彩纷呈,由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整理说明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原书写于帛绢之上,藏于 敦煌千佛洞,1918年河北威县张偓南(1867-1919)于敦煌王道士处得此卷,后一直 秘藏张氏家中,至其孙张大昌(1926-1995)时,原卷于1966年毁于文革,1965年 春张大昌先生将首次《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抄录本交范志良先生抄录,张大昌先生原抄录本目前下落不明,范志良先生1965年抄本即为现存最早抄本,因此具有 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今根据张大昌、钱超尘及张大昌先生诸弟子等编辑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中范志良1965年抄本内容整理成网络版,目的是方便大 家交流学习,以期引起更多同道对《辅行诀》的关注、研究和应用。 现存范志良抄本为1965年据张大昌抄本竖行抄录而成。长宽约为20.0cm X 13. 3cm,书封从左至右分别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范志良抄”和“秘本” 等3行毛笔字。原抄件连书封及末页补抄为42页,每页11至13行,行约22字。文末有“一九六五年二月初六夜抄完”12字。此外,该抄本还另纸横排补抄有2 页内容,其中一页为“药物化合”与“处方正范”中的部分内容;另一页为“启喉 方(注文)”和“熨耳以通肾气(原文)”两方,与正文中“(原文)启喉以通肺气”及“(注文)灌耳方”相应。 原抄本有20条小字新增按语,与1988年出版的《敦煌古医籍考释》之按语语 义同,阅读时需与抄本原文加以区别。(范按:此按语是先师与范审核拟定,非按《考释》本化裁挪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中均做了标注,本网络 版中均用“《传承集》注:”标示。 部分生僻字电脑字库中没有,均以造字图片代之,不另做注示; 以下为抄本原文内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 枳实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炙黄芩大黄各一两《甲辰本》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心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甲辰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枳实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炙黄芩大黄各一两《甲辰本》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心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甲辰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二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梁陶弘景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全文

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全文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汉代以前经方剂量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汉1斤=今250g 汉1两=今15.625g 汉1升=今200mL 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汉1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1升五味子=今40g 汉1升吴茱萸=今31g 汉12枚大枣=36g 汉12枚栀子=20g 汉50枚杏仁=25g 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 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论》相关性研究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论》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以《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组方法度审视《伤寒论》之组方、用药,以加深对仲景经方的理解,并以此探究六经实质,为指导中医临床提高疗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以文献整理研究为基础,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以《辅行诀》中“汤液经法图”的组方理论,对《伤寒论》基本方剂进行计数统计,以《辅行诀》五行互含思想对仲景方常用药物确定五行互含属性。从《辅行诀》阴阳二旦、四神大小诸汤证中总结出外感病辨治规律,并和《伤寒论》六经辨治体系进行对比,从而探究仲景对《汤液经法》处方用药的创新与发展。 研究内容:本课题是对《辅行诀》与《伤寒论》的相关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为指导思想,气化学说为基础,结合《素问·脏气法时论》《阳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等篇文章,探究《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之含义,以阐明《内经》三阴三阳对《伤寒论》六经体系建立的指导作用。2.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六淫学说,以《辅行诀》治疗外感天行病阴阳二旦、四神汤证为研究对象,从病因、发病、传变、辨证体系等方面和《伤寒论》六经体系进行对比,从而归纳总结六经病的病理特点。3.以《辅行诀》中“汤液经法图”组方理论审视《伤寒论》基本方,并和现今组方理论比较出异同。 4.以《辅行诀》五行互含注1思想对《伤寒论》中体用补泻注2药物进行归类,寻求仲景用药规律。注1:“五行互含”为《辅行诀》特有的药物分类方法,如肝木其气升散,辛味能散,故认为辛味属木。譬如桂枝味辛,故属木;桂枝入肝,为木中木药;细辛味辛属木,入肺,为木中金药。 此与传统中医理论中辛味属金不同,其对指导临床用药更具实用性。注2:

汤液经法图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卷首语 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由于《桐君采药录》之佚失,将药物以五行属性归类之法已无从考证矣,但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图》中可略窥其概要。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因而感叹之: 阴阳交替, 互补互藏,实难穷尽;五行相生,一而化五,如缕不绝。 无闻居士又言: 中医中药同本,阴阳五行共享,而今药缺五行,奈何汤液经方。 目录 1、卷首语 2、卷一绪论 3、卷二破解《汤液经法图》 4、卷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⑴、五(六)脏虚实病症补泻方证图解第一 ⑵、外感天行方证图解第二 ⑶、救五脏中恶卒死方证图解第三 ⑷、古今医案方证图解第四 5、卷四《汤液经法元始图》与变体图

辅行诀脏腑用药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秘本范志良抄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则,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除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除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时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右三味,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切,各三两黄芩大黄甘草炙,各一两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细而结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旋覆花代赭石烧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自制)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后,邪气虽[难]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钭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 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芍药甘草(炙)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运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个,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以水一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心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前,善悲,是眩仆,视有余不足崦调之。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①。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小泻心汤 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方: 龙胆草栀子(打,各三两)戎盐(如杏子大三枚,烧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少顷,得吐瘥。 大泻心汤 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胁背胸支满迫急,无可奈者方: 龙胆草栀子(捣,各三两)苦参升麻(各二两)豉(半升)戎盐(如杏子大三枚) 上六味,服一升,当大吐,吐已必自泻下,即瘥(一方无苦参,有通草二两,当从) 小补心汤 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方: 栝蒌(一枚,捣)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厚朴(炙,二两)桂枝(一两) 上六味,以白浆一斗煮取四或,每服二或,日再。(一方有杏仁半升,无半夏,当从)。

敦煌医学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概况与医方释要

38 T raditiona l Ch i nese M edic i ne Journal x 基金项目 甘肃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 o :200607) *作者简介 李应存,男,敦煌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敦煌学、中医学及魏晋南北隋唐史研究;临床擅长内、妇、儿科。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代表著作有5实用敦煌医学汇讲6、5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6等,目前正主持研究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敦煌遗书中之佛书与传统医学研究0、2005年度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0等。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学院(730000)敦煌医学卷子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6 概况与医方释要 x p 李应存* 史正刚 摘 要 敦煌卷子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6是一部非常重要和珍贵的医书,自敦煌藏经洞出土后于民国初年被王圆箓卖给河北威县的张偓(w )南先生,遗憾的是在文革期间被毁,据5敦煌古医籍考释6等介绍,现流传者为张偓南之嫡孙张大昌的弟子抄本(甲本)及张大昌追忆本(乙本)。今结合诸家之见,首先对其被毁及今抄本、撰著年代、抄写年代、内容与治病范围进行简要的介绍,其次为了便于临床使用,对该书中的55首医方分别按照方名、组成、原文证候、病机、方解等作了简明的释要。 关键词 敦煌医学卷子 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6 概况 医方释要 1 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6的被毁及今抄本 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6无编号,历代未见著录,原卷子藏于敦煌藏经洞。系河北威县的张偓(w )南先生在民国初年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者王圆箓手中购得,惜原卷子文革期间被毁。1974年,由河北威县张大昌(字为靖)先生,以/赤脚医生0的名义将本书抄本寄赠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初未引起重视,后此件转交给马继兴先生,与此同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王雪苔也对此书寄予了很大重视。并专门就此直接去威县张大昌先生处作了详细调查,并进一步获见保存于其弟子处的另一抄本,抄本题/华阳隐居陶弘景撰0。1991年8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王淑民、陶广正二位专家为了进一步考察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 要6的发现经过,专程前往河北威县采访了偓南先生的嫡孙80岁高龄的张大昌中医师,据张大昌回忆,此书是写在/绫子0上的,即丝织品。卷子长约一丈二三,高尺许。卷首有三皇像,在三皇像四周为二十八宿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象。具体流传过程在5敦煌古医籍考释6[1] 、5敦煌医药文献辑校6[2] 、5敦煌石窟秘藏医方6 [3]中均有详细的记载。另外笔者 2006年8月13日在山东威海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会议上有幸遇到王淑民研究员,她十分热情地向笔者讲述了有关1991年去河 北威县采访张大昌老先生的情形,听后受益颇多。5敦煌古医籍考释6中将张大昌的弟子之间转抄者定甲本,将张大昌追忆而成者定为乙本。该书内容基本完整,书中主要以五脏为中心,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特别是其中五脏病证方、救诸病误治泻方、救诸劳损病方、大小二旦汤、大小六神汤、救卒死中恶开窍方等的主治及配伍,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临床实用性 [4] 。今以5敦煌古医籍考释6 中的甲本、乙本互勘而厘定,其中甲本为底本,乙本补入缺文。并参考5敦煌医药文献辑校6(简称5辑校6)。 2 5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6的撰著年代 虽抄本题/华阳隐居陶弘景撰0,但文中有许多地

《辅行诀用药法药》最新版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秘本(暨南大学最新修订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师曰:凡学道辈,欲求久视,先须祛疾。或有夙疴,或罹时疫,依五脏补泻法则,使五脏气和,进修内视。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矣。服药疗疾,细微之技,乃方术要领。诸凡杂证,汗吐下后,邪气已平,精气内夺,五脏虚惫,当据证进补。不然,迁延久旷,或变损证,生死转侧耳。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若能准此,庶无误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除其瘛。 师曰: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左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喜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柴胡半夏黄芩各三两 右六味,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更服依前法,以知为度。 呕吐者,加半夏二两,洗。心悸者,加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

下利赤白者,加黄芩二两,白头翁三两。喘咳者,加五味子二两,干姜三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二两。燥屎内结者,加大黄三两,芒硝二两。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 柴胡八两,丹皮栀子枳实熬芍药生姜切,黄芩各三两大黄芒硝甘草炙,各一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温分再服,以知为度。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梦靥,气上冲心,越汗出,目眩者方。 桂枝芍药黄芪白术茯苓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去核薯蓣一两 右八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悸者,加桂枝二两,茯苓三两。腹中寒者,加干姜三两。冲气盛者,加桂枝二两,牡蛎六两。目眩甚者,加泽泻三两。干呕者,加半夏三两;胁下坚急者,加牡蛎六两,鳖甲三两。咳逆头痛者,加细辛三两;四末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消渴者,加麦门冬三两,栝蒌根三两。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细而结者方。 桂枝茯苓白术泽泻天麻各四两半夏三两牡蛎六两旋覆花二两

《辅行诀用药法药》本

《辅行诀用药法药》本

————————————————————————————————作者:————————————————————————————————日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秘本(暨南大学最新修订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师曰:凡学道辈,欲求久视,先须祛疾。或有夙疴,或罹时疫,依五脏补泻法则,使五脏气和,进修内视。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矣。服药疗疾,细微之技,乃方术要领。诸凡杂证,汗吐下后,邪气已平,精气内夺,五脏虚惫,当据证进补。不然,迁延久旷,或变损证,生死转侧耳。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若能准此,庶无误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除其瘛。 师曰: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左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喜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柴胡半夏黄芩各三两 右六味,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更服依前法,以知为度。 呕吐者,加半夏二两,洗。心悸者,加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

下利赤白者,加黄芩二两,白头翁三两。喘咳者,加五味子二两,干姜三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二两。燥屎内结者,加大黄三两,芒硝二两。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 柴胡八两,丹皮栀子枳实熬芍药生姜切,黄芩各三两大黄芒硝甘草炙,各一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温分再服,以知为度。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梦靥,气上冲心,越汗出,目眩者方。 桂枝芍药黄芪白术茯苓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去核薯蓣一两 右八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悸者,加桂枝二两,茯苓三两。腹中寒者,加干姜三两。冲气盛者,加桂枝二两,牡蛎六两。目眩甚者,加泽泻三两。干呕者,加半夏三两;胁下坚急者,加牡蛎六两,鳖甲三两。咳逆头痛者,加细辛三两;四末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消渴者,加麦门冬三两,栝蒌根三两。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细而结者方。 桂枝茯苓白术泽泻天麻各四两半夏三两牡蛎六两旋覆花二两

二 《辅行诀》引用仲景方剂考

二《辅行诀》引用仲景方剂考8940字。 2012.6.29晨修改,此为定稿,发表以此为准。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梁陶弘景撰,其中《检录伊尹<汤液经法>方》一节引录《伤寒论》方十二首。小阳旦汤服法云,“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若计正阳旦汤,《检录伊尹<汤液经法>方》一节引录仲景方十三首。笔者通检《辅行诀》全卷方剂数凡五十六首,其中共引用《伤寒杂病论》方凡二十二首。所引诸方,药味略有加减,为六朝医家运用仲景方剂正常现象,今世犹然。谨将二十二首方剂列举如下,并对《伤寒杂病论》以《汤液经法》为勤求博采之书略加考证。 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题著者曰:“汉张仲景述”。南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卷二云:“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述。”明著名藏书家及刻书家毛氏《汲古阁毛氏藏书目录》亦云:“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述。”古籍皆称《伤寒论》为张仲景所“述”。“述”者,谓遵循旧说而不别立新义。《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墨子·非儒篇》“述而不作”作“循而不作”。《说文》:“述,循也。”谓沿循往轨也。《增韵》:“循,依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述”者乃“依照”之义,则“张仲景述”者,谓张仲景依照旧说而述《伤寒杂病论》也。张仲景为时之大医,必有治验与医案融于《伤寒杂病论》中,然著作主体仍为依先贤之旧轨、录往圣之成方,故《伤寒论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勤

求博采者,据皇甫谧《甲乙经序》、北宋孙奇、林亿《伤寒论序》谓《伊尹汤液经》。《伊尹汤液经》又名《汤液经法》,32卷,著录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此书至梁犹存,梁陶弘景曾阅其书。寻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为书,见陶弘景《辅行诀》所述: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此段文字说明《汤液经法》之结构与重要价值。下一段说明汉末魏晋六朝医家皆以《汤液经法》为至宝,依为轨范,并有发展: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下面一段文字说明张仲景以《汤液经法》为依据,撰泻《伤寒论》一部。这就为我们确信皇甫谧《甲乙经序》、孙奇、林亿《伤寒论》序称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撰书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遵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 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 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后,邪气虽[难]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钭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无所见,耳有所闻,心澹澹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 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善瘛,节时肿。取 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枳实(熬)芍药甘草(炙)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 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运者方: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 者,[加]桂枝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 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 枚,炮。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 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 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方作牡丹 皮,当从)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个,去核,一方作薯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 (甘肃中医学院,730000,甘肃兰州//第一作者男,1975年生,助教) 摘要: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用取象比类 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咸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 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 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敦煌学;药性;五味;五行学说 传统的中医理论应用推演络绎的五行归类方法,将中药的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属关系为味酸属木、味苦属火、味甘属土、味辛属金、味咸属水。这种归属方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笔者今考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味辛皆属木…味咸皆属火…味甘皆属土…味酸皆属金…味苦皆属水…”,兹不揣愚陋,运用取象比类的五行归类方法,探讨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冀对读者有所裨益。 1对五行特性的认识及归类五行的一般方法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之一。原始的五行概念,来自于古人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其认为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类物质,它们各有特性,但相互之间又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进行归类说明,这种直观朴素的认识,以后逐渐被抽象成理性概念,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古人以此认识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属性,阐释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尚书·洪范》所曰“水曰润下,火曰穑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稼墙”,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据此,凡具有寒凉、趋下、滋润、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具有化物、炎上、温热、明亮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伸展、曲直、易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收敛、发声、肃杀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载物、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对事物五行归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取象比类法,其主要特点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与五行各自的抽象特性相比较,以确定事物的五行归属;另一种是推演络绎法,其是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将与之相关的事物通过推演归纳归类于该行的一种方法。 2五味特性的探讨 《素问·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药性赋》:“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散风、行气行血等功效;甘能缓能补,具有缓中止痛、调和药性、补养气血等功能;苦能燥湿降泻,具有燥湿祛邪、泻下利尿、导瘀血下行等作用;酸能收敛固脱,具有止汗、止血、止泻、缩小便、固遗精等效应;咸能软

海厦经典配方全集讲述

海厦经典配方全集 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 炙甘草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 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黄连3克 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处方 栝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5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治疗癫痫的基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5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 大枣4枚大黄6克 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 大枣4枚大黄6克 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 牡丹皮6克阿胶6克生姜6克 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 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 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治疗贫血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泽泻汤) 泽泻25克白术10克 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麻黄汤) (麻黄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 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 生姜6片大枣12枚 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出自<小续命汤>) 麻黄25-40克杏仁25-40克 桂枝15-20克炙甘草10克 川芎15-50克黄芩10克 当归15-50克人参15克 大枣12枚白芍15克 炮附子10克生姜3片 木防己15克防风10克 治疗阴天肌肉酸痛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杏薏甘汤)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图解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图解上(2009-07-21 11:28:49) 转载▼ 分类:本草方剂 标签: 辅行诀 图解 教育 辅行诀书中原图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经释: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 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