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密度测定方法

油品密度测定方法
油品密度测定方法

国联质检Untied Nations Quality Detection 权威检测机构

油品密度测定方法---国联检测提供

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密度:用石油密度计测定密度时,在某一温度下所观察到的石油密度计读数,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仪器:

(1)石油密度计

(2)密度计量筒

(3)温度计

准备工作:

(1)用石油密度计测密度时,在标准温度20℃下或接近这个温度(20±5)℃下测定最为准确。

(2)为石油计量而测定密度时,测定温度要尽量接近油罐中贮存油的实际温度,应在实际温度的±3℃范围内测定。如果在此温度范围内,被测定的某些黏稠试样下达不到足够流动性时,要继续提高试样温度。使其达到具有足够流动性的最低温度为止,在此温度下,石油密度计应能在试样中自由地漂浮。

试验步骤:

(1)将用于测定的密度计量筒和温度计的温度处于和被测试样大致相同的温度。

(2)将均匀的试样小心地沿量筒壁倾入清洁的密度计量筒中,要防止溅泼和避免生成气泡。

(3)将盛有试样的密度计量筒垂直地放在没有较大空气流动的地方,要确保试样温度在完成测定所需的时间内设有显著变动,以免过大的温度变化。

(4)将温度计插入试样中,小心搅拌试样,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线要保持全浸在将石油密度计轻轻地放在试样中。

(5)待密度计静止后,将密度计压入试样约两个刻度,再放开。

(6)当密度计静止并离开密度计量筒自由地漂浮时,读取试样的弯月面上边缘与密度计相切的点即为石油密度计读数。

油品计量知识题库

计量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测量液面至( 罐底 )的垂直距离叫检实尺。 2、从检尺点至( 罐底 )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3、量油尺的尺锤应为(铜质)材料,使用(500)克尺锤。 4、量油尺应采用钢石油尺,尺的长度为(5)米,最小刻度为(1)mm,全长误差在(±2)mm以内,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校正表。 5、钢卷尺没有( 合格证 )和( 校正表 )禁止使用. 6、检尺读数时先读(毫米)后读(厘米). 7、量油尺有折弯时,该尺要( 一定不可以使用 ). 8、当量油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该尺( 不准使用 ). 9、温度计应采用棒状(全浸式)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为()℃, 并附有(合格证)和校正表。 10、当温度计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该温度计( 不准使用 ). 11、温度计离测温盒侧壁的距离不小于(10)mm,感温泡距杯底应为 (20-30)mm; 12、测温盒应由(铜质)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13、测温盒的容积不得小于(200)毫升。 14、测温盒的提拉绳应选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制作。 15、装运轻质油品的罐车,在装完(10)分钟后,方可上车计量。 16、测温停留时间规定是汽油、煤油、柴油不应少于(5)分钟;润 滑油不应少于(15)分钟;重质滑油、汽缸油、齿轮油不应少于

(30)分钟。 17、油品计量时,要对油品的重量进行(空气浮力)修正。 18、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必须在装完且静止 ( 2分钟 )后进行. 19、进行液体测温,检尺和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 s ),下落速度不大于(1m/s ). 20、重质油检空尺计算高度是=检尺高-下尺数+( 浸油高度 ). 21、检实尺时,应做到( 下尺平稳 )( 触底轻 )读数准; 22、在计量过程中,F值、K值均应保留到小数点后第( 5 )位. 23、雷雨和( 6 )级以上风的雷雨天禁止上罐作业,必要时要( 2 )人 配合,并采取安全措施. 24、在石油计量中,石油的标准密度用( ρ20 )表示. 25、油品的计量方法有体积法、重量法、( 体积重量法)。 二、选择题 1.从检尺点至( D )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A.钟罩; B.加热管最高处. C.积水槽底部. D.罐底 2.在炼厂中油品要进行计量的目的是( A ). A.掌握油品进出厂经营结算依据; B.依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时间而异. C.为了保证油品的质量; D.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 3.检温时,测温盒在油中停留时间,润滑油不少于( B )分钟. A:3 B:7 C:10 D:12

碎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方法

检验名称:碎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方法 试验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要仪器:1、秤;2、容量筒;3、平头铁锹;4、烘箱。 注意事项:1、最大粒径31.5mm的颗粒用20L的容量筒。 2、取完试样,放入浅盘,在105土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摊 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均后分成两份备用。 3、试验完毕必须清理试验现场。 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料 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装满容量 筒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 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 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 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 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 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的方向 垂直),然后在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 毕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 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 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 总质量(m2)。 3计算方式:1、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ρL(ρC)=m2-m1/V×100

3);式 中:ρL——堆积密度(kg/m 3);ρ C— —紧密密度(kg/m m1——容量筒的质量(kg); m2——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a ),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b ),装满供试品(湿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休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白“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钢城实验学校 闫晓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密度的测量贯穿整个力学内容,测量的方法涉及到质量、密度、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然而在教学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利用测质量、体积从而计算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本论文,正是要较全面的搜索、概括、归纳固体密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一)v m 法: 1.基本法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 (12v v m -=ρ 测固体体积方法如下: ①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例题:(2010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7.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 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5)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②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例题:(2002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3.请测定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v(已知石蜡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水,且ρ<ρ水).所用器材不限.要求: (1)写出使用的主要器材、简要步骤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2)写出相应的体积表达式. 王强同学已设计出了一种方法(见方法一),请你再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方法一:(1)用天平称出石蜡块的质量m.(2)V=m/ρ

油品密度与计量

油品密度与计量 工作 2009-08-11 13:49 阅读29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油品标准体积、质量的换算 一、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 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可用公式(1): V20=KVt (1) 式中: K——石油体积系数.可在GB 1885-83表2《石油体积系数表》中查得; Vt——t℃时的油品体积. 计算油品20℃温度下的标准体积(V20)也可用式(2)计算: V20=Vt〔1-f(t-20)〕(2) 式中,f为石油体积温度系数(1/℃).可在GB 1885-83表3《石油体积温度系数表》 中查得. K,f两值均应取到小数点后第五位.对两种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1)值计算的结果为准. 二、油品质量计算 GB1885-83标准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即 用空气浮力系数进行商业质量换算的公式 m=ρ20 . V20 . F(3) 和用空气浮力修正值进行换算的公式 m=(ρ20-0.0011)×V20 (4) 式中m——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g;

ρ20——石油20℃时的密度,g/cm3; V20——石油20℃时的体积,L; F——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F为空气浮力修正系数.可根据油品的标准密度查GB 1885-83表5 《石油真空中质量换算成空气中质量的换算关系表》取得; 0.0011——石油密度(0.650 0~1.010 0 g/cm3)的空气浮力修正值(g/cm3). 公式(3)与公式(4)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公式(3)为准 油品质量计算:m=v20*(p20-1.1)步骤和说明: 1)、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油品视密度后,用《石油计量表》中的标准密度表查取该油品的标准密度P20. 2)、计算油品体积时,油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通常要通过《石油计量表》中的体积修正系数表查取油品体积修正系数VCF后,应用VCF将其换算成标准体积: 3)、计算油品在空气中的质量时,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将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再乘以标准体积,得到油品质量。 油量计算 我国:GB1884~1885~1886,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发及计量换算表 一、计量换算表中的有关基本术语: 1、密度:在t°C时的单位体积内所含石油的质量,用ρt来表示,单位为g/cm3;g/ml;Kg/L。 2、标准温度:计量时规定的货油温度。我国为20°C;日本为15°C;美国为60°F。 3、标准密度:货油在标准温度时的密度:ρ20;ρ15;ρ60°F。 4、石油的标准体积:货油在标准温度时的体积:V20;V15;V60°F。 5、视密度:指货油在t°C时测得的密度,不能直接用于计量,要经过换算。

煤炭堆积密度测试方法(大堆积与小堆积)

附件4: 煤炭堆积密度小容器测试办法(MT/T 739-2011)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粒度小于150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二、方法概要 将煤样装入已知质量和容积的容器中,称量,根据容器中煤样质量和容器体积,计算煤的堆密度。 三、仪器设备 1、容器容积为200L,内边长度为585mm的正方体容器,结构坚固,内表面光滑,外部安装有把手。 2、称量设备宜用台秤或电子秤,最大承重为500kg,称量准确度至0.1%。 四、煤样应按照国标方法采取,并缩分成质量足够的两份,以保证证重复测定。 五、测定步骤 1、用称量设备称量容器的质量(M0) 2、缓慢向容器中装入煤样,煤样下落高度尽可能小,最大不宜超过0.6m,煤样装至整个煤表面高出容器顶面约100mm,用硬直板将高出容器的煤样刮去,使煤样表面与容器顶部平齐。 3、称量装有煤样的容器质量(M1) 4、按照上述步骤,用另一份煤样进行重复测定。 5、按照GB/T 211测定煤样全水分。 六、计算

体积密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收到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ar(单位:吨每立方米,t/m3): Ds,ar = ( M1 - M0 )/V 干燥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d(单位:吨每立方米,t/m3): Ds,d=( M1 - M0 )/V ×(100 – M t)/100 式中Ds,ar ——收到基煤样堆密度,t/m3 Ds,d ——干燥基煤样堆密度,t/m3 M1——装满煤样时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0——空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V ——容器的容积,单位为升(L) Mt ——煤样全水分的质量分数(%) 计算两次测定的平均值,结果应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七、方法精密度 重复性限:同一操作者,用同样的仪器设备,在同一实验室,对取自同堆煤炭样品进行测定,两次测值的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3t/m3。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 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 1 2v v m -= V m = ρ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排水=m1+m2-m3 V石=V排水 =(m1+m2-m3)/ρ水 ρ石=m 1/V石=m 1ρ水/(m1+m2-m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石块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石=m3-m1 V石=V排=(m2-m1)/ρ水 ∴ρ石=m石/V石=(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水 水 牛 牛 = ρρm m

液体的相对密度测定法

液体的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如图1或图2)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3)。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2020r 9982.0r r 2020204?=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g/mL r C 2020420=?ρ时的密度供试品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 (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 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3),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油品计量工习题集及答案

综合计量工初级习题集 一、填空题 1.量油尺由()、()、()和()组成。 2.。 3.油品消耗可分为()、()和()三种。 4.油库安全技术包括()、()、()、()、()和()。 5.石油体积系数的含义是(),表达式是()。 6.离心泵并联工作时,是为了在同一()下获得一台泵所不能达到的( )。 7.泵的密封包括()和()两部分。 8.测量时对提尺的时间要求为:轻质油要在尺铊触及罐底的()提起;重质油品要待尺带周围 凹进的油面呈水平后()再提尺。 9.测量时对读数要求:一手握住读数位置的上端,另一手握住下端,两手拉直尺带,视线( )尺带。读 数时先读()。 10.整列铁路罐车内油品取样时,如果储油是相同油品,取样时除列车()两车必采外,中间的车 辆可任意确定。 11.铁路罐车的测量点为()。 12.测实法的投尺应在尺铊触及油面后,放慢尺铊下降速度,待尺铊距罐底约()厘米时,停稳后再测量。 13.测定油品密度用的密度计的精度应选用()石油密度计,或相当于此精度的石油密度计。 14.无论测量任何罐内的油面,必须待油面()和泡沫基本()后再进行测量。 15.液体在静止后,其( )在各种力的作用下,自然形成了( ),这个特性称为液体的( )。 16.离心泵上部平衡管的主要作用是( )和( )。 17.比热是指单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 18.储存油品的石油容器内石油液体温度的测量应精确到()。 19.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油库可分为()和()两大类型。 20.按储油设备建筑材料可分为()和()两大类。 21.根据储罐形状,金属油罐又可分为()、()和()三类。 22.国际单位制规定容量的计量单位是()和与倍数或分数单位相结合而成的计量单位,还允许 并用的其他单位是()。 23.油罐按建造位置划分为()罐、()或半地下罐和()罐等,按设计规范要求, 目前加油站均为()罐。 24.油罐在大气和罐内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应无()和计量基准点的()不变。 25.机械呼吸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自身()来控制油罐的()和罐内()。当罐内进油或油 温升高,气体达到阀的控制压力时,阀被(),罐内气体通过呼吸阀();当油罐出油或油温降低,罐内真空达到控制的()时,罐外大气顶开呼吸阀()。 26.容积为10立方米以上新建、改建、()及()的用于液体容积计量的固定卧式圆筒形金属 罐的容积检定必须按()进行。 27.汽车油罐车是公路运输液体石油化工产品的()车。汽车油罐车由油罐、汽车

9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密度 例1、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和大头针,试测出一小块木块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1 ⑵用量筒取适量水,体积V1 ⑶用大头针使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⑷表达式:ρ木=m1 /( V2-V1) 二、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三、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3: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四、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4: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 例5、已知水的密度为ρ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铅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内盛待测液体,如图 ⑴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仪器是。 ⑵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 ⑶求出液体的密度ρ2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査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 瓶(图1a),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 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 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 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 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 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 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 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 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 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 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相对密度=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1b),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K 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

成品油计量方法

成品油计量计算标准 关于产品计量(摘自98国标) 1、产品按空气中的质量计算数量 2、当在非标准温度下使用石油密度计测得产品的视密度时,应该用表59B 查取该产品的标准密度(ρ20)。 3、在计算产品数量时,产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通常要换算成标准体积。产品的标准体积(V20)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Vt)乘以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的体积修正系数(VCF20)获得,见公式(1)。而体积修正系数是用标准密度和计量温度表查表60B获得的。 V20=Vt* VCF20 (1) 4、在计算产品在空气中的质量(商业质量)时,应进行空气浮力修正,将标准密度(kg/m3)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1.1 kg/m3,在乘以标准体积,就得到产品质量(m),见公式(2)。 m= V20*(ρ20—1.1) (2) 关于产品数量计算举例 1、某一产品侧的输油温度为40,输油体积为1240.62m3,用石油密度测得该产品在40下的视密度为753.0 kg/m3,计算输油质量。 2、由产品在试验温度40℃下的视密度753.0 kg/m3查表59B得 ρ20=770.0 kg/m3 3、由标准密度770.0 kg/m3和输油温度40℃查表的60B得 VCF20 =0.9775

V20=1240.62*0.9775 ≈1212.706 m3 输油质量=1212.706*(770.0-1.1) ≈932449.6kg ≈932.450t 4、由ρ20=770.0 kg/m3查表E1得ρ15=774.3 kg/m3,再由ρ15查表E3得桶/t系数为8.140桶/t,则 输油桶数=输油质量*桶/t系数 =932.450*8.140 ≈7590.1桶 5、为了使用方便编入了表E1——产品20℃密度到15℃密度换算表、表E2——产品15℃密度到20℃密度换算表1、表E3——15℃密度到桶/t系数换算表E4——计量单位系数换算表。 标准密度计算方法 1、实验温度:也叫杯中温度,指测量员取到样品后,在实验室测量的样品在实验杯中的温度; 2、实验密度:也叫视密度,指测量员取到样品后,在实验室测量的样品在实验杯中的实际密度; 3、关于59b表:该表是标准密度表,根据试验温度和试验密度查59b表可以获得标准密度。我公司已经将该表输入成mdb数据库文件,数据库文件名称为syjlb.mdb,59b表名称为t_p20 ;

相对密度测定法试验操作规程(2015版药典)

目 的:建立一个相对密度测定法试验操作规程,保证此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范 围:原、辅料检验。 责 任:检验员、QA 监控员、化验室主任、质保科科长、质量部负责人。 内 容: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进行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时,可用韦氏比重秤。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1.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 (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 一、堆积密度的测定: 膨胀珍珠岩堆积密度的测定 1、抽样规定: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 2、试样制备: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包试样,将每包试样按四分法缩分到0.008m3,放入袋中分别存放在干燥容器中。 3、试样干燥: 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温度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随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将烘干后的试样注入漏斗,启动活动门,将试样注入量筒。 5、用直尺刮平量筒试样表面,刮平时直尺紧贴量筒上表面边缘。 6、称量量筒及试样质量。 7、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试样呈松散状态,防止任何程度的振动。 8、计算: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 ρ= m1- m2/v 式中:ρ-试样的堆积密度, m2 -量筒的质量, m1 -量筒和试样的质量, v -量筒的容积, 9.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三为有效数字。评定见附表二 二、质量含水率试验方法: 1、抽样规定: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 2、试样制备: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袋试样,从随机抽取的5袋中每袋取出10g试样,混合. 3、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然后放入温度为110+-5℃烘箱下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 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 4、计算:质量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m=m3–m4 /m4×100 式中:m -试样质量含水率,% m3-试样干燥前质量, m4 -试样干燥后质量 试验结果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二位有效数字。评定见附表二 三、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1、试样制备:硬质材料至少取5个试样,半硬质或软质材料至少取3个试样;对硬质材料,试样的总表面积至少100cm2,对半硬质和软质材料试样的体积至少100 cm2,试样的体积要用标准的模具切割,切割时不可使原始材料产生变形。 2、试样状态调节:试样制成后,放入干燥器中23±2℃或27±2℃进行至少16小时的状态调节。 3、将调节好的试样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精确到0.5%。 4、计算:由式(1)计算表观(体积)密度,取其平均值,并精确至0.1kg/m3。 P=m/v×106 (1) 式中: P----表观密度,kg/m3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1 油品算量操作 1.1 术语和定义(国标GB/T 19779-2005) 1.1.1 游离水(FW ) 在油品中独立分层并主要存在于油品下面的水。FW V 表示游离水的扣除量,其中包括底部沉淀物。 1.1.2 沉淀物和水(SW ) 油品中的悬浮沉淀物、溶解水和悬浮水总称为沉淀物和水。其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体积和质量分别用SW %、SW V 和SW m 表示。 1.1.3 沉淀物和水的修正系数(CSW ) 为扣除油品中的沉淀物和水(SW )将毛标准体积修正到净标准体积或将毛质量修正到净质量的修正系数。 1.1.4 体积修正系数(VCF ) 将油品从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的修正系数。用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与其在非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之比表示。等同于液体温度修正系数(CTL ) 1.1.5 罐壁温度修正系数(CTSh ) 将油罐从标准温度下的标定容积(即油罐容积表示值)修正到使用温度下实际容积的修正系数。 1.1.6 总计量体积(to V ) 在计量温度下,所有油品、沉淀物和水以及游离水的总测量体积。 1.1.7 毛计量体积(go V ) 在计量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的所有油品以及沉淀物和水的总测量体积。 1.1.8 毛标准体积(gs V ) 在标准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的所有油品及沉淀物和水的总体积。通过计量温度和标准密度所对应的体积修正系数修正毛计量体积可得到毛标准体积。 1.1.9 净标准体积(ns V ) 在标准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及沉淀物和水的所有油品的总体积。从毛标准体积中扣除沉淀物和水可得到净标准体积。 1.1.10 表观质量(m ) 有别于未进行空气浮力影响修正的真空中的质量,表观质量是油品在空气中称重所获得的数值,也习惯称为商业质量或重量。通过空气浮力影响的修正也可以由油品体积计算出油品在空气中的表观质量。 1.1.11 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 将油品从标准体积换算为空气中的表观质量的系数。该系数等于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孔隙率试验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孔隙率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以及堆积状态下的间隙率。 2仪具与材料 ①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②容量筒:适用于粗集料堆积密度测定的容量筒应符合表下表的要求。③平头铁锹。④烘箱:能控温105℃±5℃。⑤振动台:频率为3000次/min±200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0.35㎜,空载时的振幅为O.5㎜。⑥捣棒:直径16㎜、长600㎜、一端为圆头的钢棒。 容量筒的规格要求 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容量筒容 积 (L) 容量筒规格(㎜) 筒壁厚度(㎜) 内径净高底厚 ≤4.75 3 155±2 160±2 5.0 2.5 9.5~26.5 10 205±2 305±2 5.0 2.5 31.5~37.5 15 255±5 295±5 5.0 3.0 ≥53 20 355±5 305±5 5.0 3.0 3试验步骤 ①自然堆积密度;取试样1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

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空隙,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 2)。②振实密度;按堆积密度试验步骤,将装满试样的容量筒放在振动台上,振动3min ,或者将试样分三层装 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填到试样超出容量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 2)。③捣实密度;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公称最大粒径,确定起骨架作用的关键性筛孔。将矿料混合料中此筛孔以上颗粒筛出,作为试样装入符合要求规格,的容器中达1/3的高度,由边至中用捣棒XXXX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XXXX-03-3.3 第2页 共 2 页 主题:粗集料堆积密度及孔隙率 试验方法 第B 版 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7年8月 15日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 i ?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 V=abh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量筒、水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V=V 2-V 1 ③ .表达式: 「物 = ------- V 2 -V 1 3.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 .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待测液体。 ② .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 m 2。 ③ .表达式: 【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 液体 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1.实验原 理:亠巴 V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3基本思路 (1)解决质量用:①天平 ②弹簧秤 (2)解决体积用: ① 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G m ③量筒和水 g 漂浮: ② 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 天平(弹簧 秤) V 物 =V 排水 利用浮力 F 浮 G - F 拉 '水 g '水 g 、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 P 物>P 液,就是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abh 式: m i 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2.解决两个问题:

【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

第二种方法:重锤法(卩液>P物) 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 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 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记下体积V2 3.表达式:m H物= -------------- V2 -V i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i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 丄一一m2 +m i — m3 V i 3:表达式: m1 m3 一m 2 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涉骤:m3一m2 3.表达式: m1 m2 m j - m3 1.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 2涉骤: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1 简述 1.1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得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得密度与参考物质(水)得密度之比、通常用d表示,除另有规定外,均指20℃时得此值,即d,。 1。2 组成一定得药品具有一定得相对密度,当其组分或纯度变更,相对密度亦随之改变;因此,测定相对密度,可以鉴别或检查药品得纯杂程度。 1、3相对密度测定法有二种,即比重瓶法与韦氏比重秤法。一般用比重瓶法,采用此法时得环境(指比重瓶与天平得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测定易挥发液体得相对密度时,宜采用韦氏比重秤法、 2仪器与用具 2.1比重瓶常用规格有容量为5、10、25或50m1得比重瓶或附温度计得比重瓶(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附图)。测定使用得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 2.2韦氏比重秤由玻璃锤、横梁、支柱、砝码与玻璃筒等五部分构成(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附图)。根据玻璃锤体积大小,分为20℃时相对密度为1与4℃时相对密度为1得韦氏比重秤。 2。3 恒温水浴。 3试药与试液 水应为新沸过得冷却纯化水。 4 操作方法 4、1 比重瓶法 4.1。1比重瓶重量得称定将比重瓶洗净并干燥,称定其重量,准确至毫克mg数。 4。1.2供试品重量得测定取上述已称定重量得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 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得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得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得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得上升,过多得液体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此现象意味着温度已平衡),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 2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排水=m 1+m 2-m 3 V 石=V 排水 =(m 1+m 2-m 3)/ρ水 ρ石=m 1/V 石 =m 1ρ水/(m 1+m 2-m 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 、石块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 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石=m 3-m 1 V 石=V 排=m 排/ρ水=(m 2-m 1)/ρ水 ∴ρ石=m 石/V 石 =(m 3-m 1)ρ水/(m 2-m 1) 3、等体积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12v v m V m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质量相等, m 牛=m 水 ∴ ρ牛V 牛=ρ水V 水 ρ牛h 牛S =ρ水h 水S ρ牛h 牛=ρ水h 水 即 ρ牛= 二、利用浮力测固体密度: 1、浮力法——天平 器材:天平、金属块、水、细绳 实验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 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 2; 3) 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 3。 表达式:ρ=(m 2-m 3)/ 【(m 1-m 3)/ ρ水】=ρ水(m 2-m 3)/(m 1-m 3) 2.浮力法----量筒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实验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 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 3。 表达式:ρ=ρ水(V 2-V 1)/(V 3-V 1) 水 水水牛牛--==ρρρ0 10 2m m m m m m m m 水 牛水ρ h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